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作业指导书(2018).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3961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作业指导书(201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作业指导书(201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作业指导书(201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作业指导书(201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作业指导书(201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作业指导书(2018).doc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作业指导书(201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作业指导书(2018).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作业指导书(2018).doc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有限公司

**年**月

17

目录

1.适用范围 3

2.编制依据 3

3.总体要求、目标 3

4.职责分工 3

5.术语和定义 3

6.工作程序和内容 6

7.文件管理 9

8.隐患排查的效果 9

9.持续改进 10

10.附录 11

附录A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附录B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附录C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附录D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台帐

附录E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程序

1.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公司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编制依据

本指导书编制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及相关政策要求,并充分结合公司安全管理实际。

3.总体要求、目标

3.1总体要求。

实现作业现场事故隐患的动态管理,按照责任制要求,确保事故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治理,最大限度防止各类事故发生。

3.2总体目标。

实现作业现场隐患排查治理的“全覆盖、无死角、无空档”;实现“零隐患、零伤害”目标。

4.职责分工

按照专业特点、区域特点、职能层级等进行职责分工。

5.术语和定义

5.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简称隐患、事故隐患或安全隐患。

隐患通常指潜藏或不易发现的危险或祸患。

在安全生产领域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5.2隐患分级

隐患的分级是以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影响范围为标准的,可以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5.2.1一般事故隐患

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5.2.2重大事故隐患

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对重大隐患,相关行业可制定重大事故隐患目录。

确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的一般原则是:

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或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的;

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10人以上的;

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的;

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

设区的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监管职责部门认定的。

5.3隐患排查

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风险点进行隐患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

生产现场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

——设备设施;

——场所环境;

——从业人员操作行为;

——消防及应急设施;

——供配电设施;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

——辅助动力系统;

现场其他方面。

基础管理类隐患包括以下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

——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

——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管理档案;

——安全生产投入;

——应急管理;

——职业卫生基础管理;

——相关方安全管理;

——基础管理其他方面。

5.4隐患治理

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

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5.5隐患信息

隐患来源(企业排查、监督检查、举报投诉、标准化评审),排查日期,隐患地点,隐患类别(基础管理类、现场管理类),所属风险点,所在部位,地理位置,隐患报告摘要,整改期限,整改完成日期,整改类型(立即整改、限期整改、停业停产整顿),整改责任单位,整改责任人,整改状态(未整改、整改中、已整改),核查日期,核查单位,核查情况,挂牌督办时间,挂牌督办级别,挂牌督办文号,挂牌督办单位,整改资金,纳入治理计划情况,纳入治理计划日期,整改目标到位情况,整改目标到位日期,治理措施到位情况,治理措施到位日期,整改资金到位情况,整改资金到位日期,整改责任到位情况,整改责任到位日期,整改时限到位情况,整改时限到位日期,应急预案到位情况,应急预案到位日期,销号日期。

6.工作程序和内容

6.1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6.1.1基本要求

企业应依据确定的各类风险的全部控制措施和基础安全管理要求,编制包含全部应该排查的项目清单。

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包括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

应以各类风险点为基本单元,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标准、规程要求,编制该排查单元的排查清单。

至少应包括:

与风险点对应的设备设施和作业名称;

排查内容;

排查标准;

排查方法。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应依据基础管理相关内容要求,逐项编制排查清单。

至少应包括:

基础管理名称;

排查内容;

排查标准;

排查方法。

6.1.2确定排查项目

实施隐患排查前,应根据排查类型、人员数量、时间安排和季节特点,在排查项目清单中选择确定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排查项目,作为隐患排查的内容。

隐患排查可分为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或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两类隐患排查可同时进行。

6.1.3组织实施

排查类型

排查类型主要包括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专项或季节性隐患排查和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检查等。

排查要求

隐患排查应做到全面覆盖、责任到人,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

组织级别

企业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和频次。

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公司级、车间级、班组级。

治理建议

按照隐患排查治理要求,各相关层级的部门和单位对照隐患排查清单进行隐患排查,填写隐患排查记录。

根据排查出的隐患类别,提出治理建议,一般应包含:

针对排查出的每项隐患,明确治理责任单位和主要责任人;

经排查评估后,提出初步整改或处置建议;

依据隐患治理难易程度或严重程度,确定隐患治理期限。

6.2隐患治理

6.2.1隐患治理要求

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分类实施的原则。

主要包括岗位纠正、班组治理、车间治理、部门治理、公司治理等。

隐患治理应做到方法科学、资金到位、治理及时有效、责任到人、按时完成。

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治理前要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监控责任,防止隐患发展为事故。

6.2.2事故隐患治理流程

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包括:

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治理情况反馈、验收等环节。

隐患排查结束后,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措施要求等信息向从业人员进行通报。

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制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应对隐患整改责任单位、措施建议、完成期限等提出要求。

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可靠的治理措施。

隐患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

6.2.3一般隐患治理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根据隐患治理的分级,由企业各级(公司、车间、部门、班组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安排专人进行确认。

6.2.4重大隐患治理

经判定或评估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应当及时组织评估,并编制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

评估报告书应当包括事故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对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

企业应根据评估报告书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

6.2.5隐患治理验收

隐患治理完成后,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实现闭环管理。

重大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企业应当组织对治理情况进行复查评估。

对政府督办的重大隐患,按有关规定执行。

6.3隐患排查周期

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结合企业生产工艺特点,确定综合、专业、专项、季节、日常等隐患排查类型的周期。

7文件管理

企业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策划、实施及持续改进过程中,应完整保存体现隐患排查全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

至少应包括: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隐患排查项目清单等内容的文件成果。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评估记录,隐患整改复查验收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8隐患排查的效果

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企业应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风险控制措施全面持续有效;

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各级排查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

员工隐患排查水平进一步提高;

对隐患频率较高的风险重新进行评价、分级,并制定完善控制措施;

生产安全事故明显减少;

职业健康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9持续改进

9.1评审

企业应适时和定期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评审应包括体系改进的可能性和对体系进行修改的需求。

评审每年应不少于一次,当发生更新时应及时组织评审。

应保存评审记录。

9.2更新

企业应主动根据以下情况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影响,及时更新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隐患等级和类别、隐患信息等内容,主要包括:

法律法规及标准规程变化或更新;

政府规范性文件提出新要求;

企业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机制发生变化;

企业生产工艺发生变化、设备设施增减、使用原辅材料变化等;

企业自身提出更高要求;

事故事件、紧急情况或应急预案演练结果反馈的需求;

其它情形出现应当进行评审。

9.3沟通

企业应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隐患信息,提高隐患排查治理的效果和效率。

企业应主动识别内部各级人员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培训需求,并纳入企业培训计划,组织相关培训。

企业应不断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使其熟悉、掌握隐患排查的方法,消除各类隐患,有效控制岗位风险,减少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10附录

附录A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附录B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附录C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附录D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治理台帐

附录E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程序

附录A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风险点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日常检查

专业性检查

综合性检查

……

编号

类型

名称

风险点等级

责任单位

作业步骤

(检查项目)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

(标准)

管控措施

交接班

巡检

设备

电气

车间级

公司级

序号

名称

排查周期

/

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

/

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

/

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

/

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

/

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

/

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

/

组织级别

排查周期

/

组织级别

作业活动或设备设施

1

工程技术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

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