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评定量表终极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93619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评定量表终极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评定量表终极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评定量表终极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评定量表终极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评定量表终极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评定量表终极版.docx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评定量表终极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评定量表终极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评定量表终极版.docx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评定量表终极版

小组成员:

李珏12991829

刘美杨12991837

邹静12991855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论题的确立

大学生一度被称为“时代骄子”,大学校园也成了“象牙塔”。

这些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虽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大学生仍旧是少数,他们仍然是同龄人羡慕的群体。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祖国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应该受到关注。

在很多人看来,他们聪明、自信,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

然而,当人们真正走进大学校园,深入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就会发现情况远比想象的复杂,有些至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

“郁闷”、“无聊”、“没劲”、“憔悴”成了经常挂在大学生嘴边的口头禅。

那么大学生对目前自身生活状态的认识、感受究竟怎样?

它们存在什么样的特点呢?

目前的大学生研究多集中于消极情感,如抑郁、焦虑等等,不能全面地反映他们的主观生活质量,有必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展开研究,深入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

主观幸福感研究立足于积极情感,是不同于过去心理学研究的全新的研究视角。

研究有助于丰富正处发展中的主观幸福感理论内容,对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大学生的自我保健,从而改善大学生生活质量,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主观幸福感的涵义

幸福感在英语中有不同的表达:

happiness,well-being,eudemonia,psychologywell-being,subjectivewell-being(SWB)等。

目前,心理学家倾向于合成词subjectivewell-being,这个词直译就是主观好的存在,它的意思就是指健康、快乐的状态。

《新英汉词典》释义为健康、幸福、福利。

我国学者一般将其译为“主观幸福感”,有时也简称为“幸福感”。

(一)国外学者关于主观幸福感概念的观点

关于主观幸福感的概念问题,心理学家们的意见并不统一,从他们各自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解,可归纳为五种看法。

1、以Neugarten和Cantril为代表,将主观幸福感界定为人们对自身生活满意程度的认知评价。

Neugarten编制的生活满意感指数量表(LSI)和Cantril编制的自我标定梯形量表(SAS),都是从被试对自己生活是否满意的认知评价角度评定其主观幸福感。

由于这种测量是和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对生活质量的主观指标体系研究相结合的,也可以称作生活质量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

2、以Bradburn和Watson等为代表,主张幸福感是当前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平衡的结果,个体较少体验负性情感、较多体验正性情感就是幸福的。

Bradburn(1969)编制情感平衡量表(ABS),包含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认为同一幸福感水平可能由不同水平的正性、负性情感平衡得到。

Watson等人编制积极与消极情绪量表(PNAS)、Kamman和Flet编制的情感量表,对于幸福感的概念他们的思路是一致的,都是从情感角度命名主观幸福感。

3、以Revicki和Krause为代表,从负面来反映主观幸福感。

Revicki(1990)、Krause(1992)认为心理健康是幸福感的基础,使用SCL-90量表和抑郁量表从负面来反映主观幸福感,在这些量表上得分低被认为是幸福的一个重要标准,即幸福感强的个体是负性情绪较少的。

但以后的研究证明,正性情感与负性情感相互独立,从负面反映主观幸福感可能会失去一些重要指标。

这种思路己经被许多研究者否定。

4、以Ryff为代表,从心理发展意义上阐释主观幸福感。

Ryff等(1995)从正面心理功能的角度对幸福感进行诊释,认为幸福不仅是获得快乐,而且包含了通过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完美的体验。

人们的自我接受性、生活目的、自我成长、是否掌握自主性和人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与把握能力是决定人们是否幸福的主要内容。

他们认为以往的主观幸福感仅仅局限于人们的正向感受,而正向的感受并不等同于健康向上的生活。

为了区别起见,他们将其命名为“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well-being)”。

心理发展意义上的幸福感的定义涉及到了幸福感的表现和内在根据,是不同于以往的主观幸福感观点。

5、得到大多数研究者认同的是Diener(1984)对主观幸福感的定义: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的评价。

”Diener定义中的主观幸福感有三个特点:

(1)主观性,是以评价者内定的标准而非来自他人的标准来评估。

它依赖的评价指标是主观的。

每个人做出评价结果可能相同,但他们心中发生的一系列的评价过程,他们依据的评价指标,评价中的方方面面的衡量却是各不相同的。

(2)稳定性,主观幸福感要测量长期而非短期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

研究证明,主观幸福感有跨情境的一致性。

(3)整体性,是综合评价,包括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

Diener认为,主观幸福感包含两个主要成份:

情感成份与认知成份。

情感成份为个体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的情绪体验,分为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

正性情感包括诸如愉快、高兴、兴趣等情感体验。

负性情感有忧虑、抑郁、悲伤等体验。

体验较多的积极情感,较少的消极情感的个体无疑要幸福些。

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相互独立,并非一维的两极。

正性情感的得分并非必然预示在负性情感上的得分,不同变量与他们之间相关程度也存在不相同。

认知成份是指对生活质量的认知评估,即生活满意感,包括整体生活满意感和具体领域的生活满意感,如工作,婚姻,健康等领域。

Diener提出的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得到许多研究者的实证支持。

(二)我国学者关于主观幸福感概念的观点

在我国目前研究使用的概念中,主观幸福感、幸福感、幸福度、主观生活质量、心理福利等涵义基本接近,都是基于主观幸福感(SWB)的概念模式。

程灶火等(1998)认为,主观生活质量或主观幸福感包括两个主要成份:

情感成份为个体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的情绪体验,认知成份为个体按自己独特的标准对客观生活状况总体的认知评价。

景淑华、张积家(1997)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人的一种重要态度,它反映了人对个人生活总体的评价和满意程度,主观幸福感也是反映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参数,它标志着个体心理生活的质量;和人其他态度一样,主观幸福感对人的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郑雪、严标宾、邱林(2001)认为,主观幸福感是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

黄希庭、郑勇等(1999)认为,幸福感是人们根据个人的标准对自己的生活质量的整体性的、肯定的评估,它包括认知和情感成分。

刘次林(1999)认为,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一种主观的心理体验,是基于感受主体的价值体系和标准,而不是基于他人的标准。

杜小陆(2000)认为,幸福感是主体与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及自我到达完满统一,并对这种完满统一自我认同及欣赏的感觉。

李靖、赵郁金(2000)认为,主观幸福感是对生活满意度和个体情绪状态的一种综合评价,它不仅敏感地反映出人们对自身生存质量的关注和感受,而且与许多重要的心理健康指标,如乐观、适应性、焦虑与抑郁以及自杀行为有密切关系。

刑占军(2002)认为,幸福是现实生活的主观反映,它既同人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又体现了人们的需求和价值。

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正是由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个体对自身存在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

从形式上讲,主观幸福感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体验。

从内容上讲,主观幸福感是人们所体验到的一种理想的(或非常满意的)存在状态。

前者反映的是人们的身心健康状况,后者反映的是人们的享有发展状况,它涉及到了特定社会条件下人们生活的主要方面。

苗元江(2002)认为,所谓幸福感,就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的心理状态。

可见,国内研究者大都认同Diener等学者提出的主观幸福感是个人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的内涵。

主观幸福感包括认知和情感两方面内容,认知成份由总体生活满意感和具体领域的生活满意感组成,研究者多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

本研究也将在此基础上展开,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就是大学生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

二、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历史回顾与进展

(一)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兴起

1、国外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兴起

幸福是个古老的话题,人们对它的探讨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

苏格拉底把幸福和智慧联系在一起,认为幸福是由智慧和知识决定的。

柏拉图则认为幸福只不过是“善”的理念。

相对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而言,伊壁鸠鲁对幸福感的阐述更直接和丰富。

他说“幸福是一种快乐的体验”,“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标乃是得到快乐。

”。

费尔巴哈提出“生活的东西都是幸福”,认为生活中的一切追求都是为了幸福的追求,追求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标。

穆勒提出,不应盲目追求快乐的数量,而应注重其价值,他的名言是:

“做一个不满足的人比做一个满足的猪好些。

”从人生哲学和伦理学的角度对幸福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不胜枚举,这些研究其方法基本上是采用哲学思辨的方法,而从心理学的角度,以心理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幸福进行研究,还是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

从心理学诞生之初至20世纪50年代初,在有些心理学家的理论与研究中涉及到幸福与快乐的问题,产生了一些有关幸福感的重要思想,例如弗洛伊德提出最大的幸福感来自能,尤其是性本能的满足;而阿德勒则把幸福感同生活的意义联系起来,认为“生活的意义不是为个人优越而奋斗,而是在于如何满足人类和谐友好的生活,渴望建立美好社会的需要,在于对人类全体发生兴趣。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对幸福感的研究蕴涵在其他心理研究之中,缺乏专门的和系统的幸福感研究,还缺乏对幸福感的实证研究及科学研究方法。

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真正兴起大致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主要得益于生活质量研究运动和积极心理学运动的推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的增长却总是落在后面。

于是有的学者开始怀疑幸福生活的客观物质条件对于人类幸福的决定意义,为此,他们提出“生活质量”的概念,强调主观的精神生活水平对人的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他们还发展了生活质量的评价和测量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实证性研究,并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这就是生活质量研究运动,该运动对生活质量所作的实证研究直接推动了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兴起。

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兴起还与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密切联系。

过去心理学研究对人的社会生活产生最重要影响的临床心理学,包括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的诊断、咨询与治疗等。

长期以来,心理学家们更多地关注人心理和行为的消极方面,包括非正常的(或有心理变态的)人的心理与行为,或者关注一般人的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极少有研究关注人心理和行为的积极方面,如健康心理、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等。

有统计资料表明过去的100项研究中有99项是有关消极心理的,而只有一项研究是有关积极和健康心理的。

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Grant、Maslow、Martin、Seligman等人倡导积极心理学运(包含人本主义心理学),该运动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幸福感和自我实现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关幸福心理的重要理论观点和测量工具。

在生活质量研究和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共同推动下,兴起了主观幸福感的科学研究。

在这之后的30多年里,主观幸福感研究蓬勃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2、我国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兴起

我国学者对主观幸福感的探讨也源于古代。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幸福既是一种生活方式,又是一种心灵体验,同时也是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并且幸福与道德存在着复杂关系。

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就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

”孟子也说,人生有三乐“父母双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柞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这里的“悦”与“乐”即是一种情感的满意状态,也即是一种幸福感。

另一位对我们的幸福观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是范仲淹。

他的至理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阐述的是一种广博的、深遂的幸福感。

这种幸福是建立在别人快乐的基础之上的,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幸福。

与强调个人幸福为主的西方幸福观相比,这种幸福观也可以看作是它的一种有代表性的对立。

建国以来,对幸福感的理论研究取得较丰富成果的仍是在哲学和社会学领域。

关于幸福的涵义,林永鸿等人提出快乐论,认为幸福就是快乐或者是持续的快乐,是对不幸的否定,既包括肉体快乐也包括精神快乐。

罗国杰、唐凯麟等人提出满足论,认为所谓幸福就是处于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历史环境中的人们,在创造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实践中,由于感受和理解到目标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的满足。

赵汀阳提出意义论,认为幸福是完全不同于产生快乐的另一种行动所产生的,快乐的积累无论多少都不可能产生幸福。

所以幸福只能被理解为一种具有自成目的性、无限意义性、创造性和给予性的生活效果。

这种幸福观在理论渊源上是对康德幸福观的继承;周国平提出状态论,认为幸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从来都不是一个事实,它是以一种一开始人人都以为能够得到最后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己经拥有的东西。

这些研究的共同特点是其研究方法仍然是理论思辨性的,缺乏实证研究。

我国现代从心理学视角、采用科学研究方法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有学者关注幸福感的问题,有心理学工作者对老年人、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进行了调查与测量。

但这些研究还比较零星,缺乏系统性,对我国主流心理学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正在步入富裕的小康生活阶段。

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与经济收入的同时,开始更多地关心自己的生活质量与幸福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受到国外积极心理学的影响及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心理学者开始步入这一研究领域。

(二)主观幸福感研究的进展

1、国外主观幸福感研究的进展

国外现代科学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始20世纪60年代,以Wilson(1967)撰写的第一篇综述《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为标志。

Diener(1997)在其论文《主观幸福感研究新纪元》中,把西方幸福感研究划分出描述比较、理论建构、测量发展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在第一阶段研究中,幸福感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统计学的维度,描述与比较不同人群幸福感,其基本假设是人口统计变量和社会结构(诸如年龄、性别、收入和物质状况等)会影响主观幸福感。

例如,Bradburn(1969)研究表明,高收入者有较多的积极情感,而低收入者则产生较多的消极情感。

Allen和Haccoun(1976)发现,女性与男性在情绪的体验频率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别,但是她们体验的强度高于男性。

这种早期研究模式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人口统计变量的“副产品”(by-products),研究人员对各种不同群体被试进行简单的幸福感或满意度测量,然后描述了这些群体的幸福感的平均水平。

在此基础上Wilson于1967年在《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一文中首次对主观幸福感研究领域进行了总结,这篇综述标志着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初步形成。

Wilson对前期幸福感的研究进行总结之后,提出了以下结论:

高幸福者是“年轻,健康,受过良好教育,收入丰厚,外向,乐观,没有烦恼,有信仰的,已婚,具有高自尊、工作热情、与其性别和智力相适应的志向和期望”。

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在1969年仅有20余篇,而在1968一1983间增加到600多篇(Diener,1984)。

1979一1982年间Michalos(1986)用“满意”、“幸福”作主题词通过计算机检索发现有2546篇文献。

到1980年,就有550项研究探讨了与主观幸福感有关的人口统计因素。

Kammann等在1984年对这一领域研究进行了综述时指出;“幸福感是人类经验中的一个强劲的首要的维度,幸福感研究生机勃勃。

虽然有不少研究支持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假设,但是这一阶段总结性的结论却是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主观幸福感的解释力极为有限。

例如Campbell,Converse和Rogers(1976)发现了人口统计学因8素(例如教育、年龄、社会地位、婚姻)仅能说明20%以下主观幸福感变异。

另外,这个阶段虽然提出了某些测量主观幸福感水平的量表,但这些量表多数是简单的单个项目测验,且往往缺乏信度和效度指标,对主观幸福感产生的心理机制的研究也非常缺乏。

在第二阶段以Diener(1984)撰写的《主观幸福感》为标志,Diener在文中对主观幸福感领域早期的描述比较研究进行了概括总结,区分了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外部与内部因素,一种是探讨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生活质量和各种人口统计学变量两类因素的影响,另一种是着手从个体的人格特质角度加以解释。

Diener主张将研究重点转向内部因素(如个性、气质、认知方式等),提出要建构幸福感的理论,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因此,从1984年以后,主观幸福感研究重心转移到理论建构方面,开始建构解释主观幸福感形成的心理机制,形成了诸多理论解释模型,主要包括:

(1)状态理论,认为个体经历的幸福事件越多则主观幸福感越高。

Forayce(1986)研究发现,减少消极情绪可以增加幸福感,而缺乏愉快的事件确实会导致抑郁。

(2)人格理论,认为具有幸福特质的人其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

Gray(1981)提出外向者和非神经质者的主观幸福感较高。

(3)判断理论认为,幸福是比较的结果,取决于判断的标准。

Schwartz和Strack(1991)发现,人们若与过去相比发现自己在许多方面都有了长进,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提升当前的幸福感;相反,若这种比较发现自己与过去产生了差距,认为自己的目前状况不如从前,就会降低幸福感水平。

(4)目标理论认为,主观幸福感产生于需要是否满足和目标是否实现。

如Freud认为最大的幸福来自本能,尤其是性本能的满足。

Maslaw提出需要层次论,将人的潜能和价值的实现看作是人类最高的幸福感。

(5)Aristole等人提出活动理论,认为快乐来源于有价值的活动。

(6)Heady,Wearing(1989)提出动力平衡理论,认为主观幸福感水平虽然会随着生活事件的波动而变化,但是稳定的人格特点具有重要的平衡功能,会使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都回返到平衡水平。

各种理论解释模型从不同侧面理解主观幸福感作用机制,促进了对主观幸福感本质认识的深化,也引发了对主观幸福感本质的思考。

但各种理论也有各自的问题,例如目标理论存在的问题是,目标的实现导致的是主观幸福感的长期变化还是仅仅只是短时的激动。

判断理论存在的问题是,人们何时在何种领域里的比较会占优势,人格特点对比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活动理论存在的问题是,活动这一概念过于广泛和模糊,而且活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还依赖于反映者的人格特点。

动力平衡理论则还需要进一步考察不同生活事件的变化对主观幸福感的相应影响。

总之,对主观幸福感作用机制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第三阶段的研究重心侧重主观幸福感测量技术的完善与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发展中,幸福感评估己经建构起庞大的技术体系,那就是以自陈量表为主体,并结合其他评估技术,以正面评价为主,并兼顾负面指标的新格局。

自陈量表是主观幸福感测量的主流,存在两种基本取向:

一是Bradbum(1969)开创的主观幸福感的情绪测评模式,他把幸福感区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个成份,认为幸福就是较多地体验到积极情感,较少体验消极情感,并据此编制了情感平衡量表(ABS)。

沿着这种思路与方向,还有Wotson等(1988)编制的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量表(PANAS),Albert和Kozrma(1976)编制的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以及Kamman和Flett(1983)编制的情感量表2等等。

另一个方向是社会学研究者在生活质量研究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认知测评模式,即生活满意测评,包括对整体生活满意评价与具体领域生活满意评价。

生活满意测量使用最为广泛的有Diener等(1985)编制的总体满意感量表(SWLS),Neugarten等人编制的三种生活满意度量表,即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LSR)、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生活满意度指数B(LSIB))以Wood等人编制的一种生活满意度修订量表,这四种量表是专为老年人设计的。

许多研究证实自陈量表量表具有较好心理测量特征。

尽管自陈量表追求客观,避免误差,但始终会有偏见与误差。

过分依赖自陈量表测量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有社会赞许、认知偏差、反应定势等,这样会导致幸福感分值的虚假化;另外,题目的秩序和其他人为因素也会影响幸福感的测量。

因此,自陈量表测量需要结合多样化的评估技术。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研究者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幸福感评估工具系统,其中最受瞩目的是经验取样法(ESM),该方法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测量活动经验的品质,它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时间截面取样,对情绪进行即时评估,追踪1-4周。

研究表明ESM具有很好的效度,Kaimeman(1999)认为ESM应该是SWB主要的测量方法,Stone,Schiffman等(1999)在对此领域进行回顾时,也持相同的意见。

其他方法还有

(1)生理测量法,使用激素等生理指标对被试的情绪状态进行评估。

例如Vitaliano等(1993)研究了生活满意度与心率反应和恢复之间的关系。

(2)非言语行为记录法,该方法可以作为自我报告法的一种补充,手势、姿势、面部表情等都可以提供有关被试情绪状况的有价值的信息。

(3)重要他人评价法,一般是由被试的家人或朋友作出被试是否幸福的报告。

(4)认知测量法,研究发现对快乐和不快乐事件的记忆进行测量可以提供个体主观幸福感的有意义的信息,高幸福感和低幸福感的人可能在某些长期形成的观念上存在差异,因此,记忆、启动和注意范式等都可以用于幸福感的测量。

(5)深度访谈法,对人们的生活状况进行深度访谈,可以提供有关幸福感的质的信息,而且这些信息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还可以提供有关单个被试的独特信息。

另外,幸福感的负向测量指标,例如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流调中心用抑郁评定量表(CES-D)也被纳入幸福感评估中,在这些量表中得分低被认为是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标准。

应用多种方法评估主观幸福感,比使用一种方法更有益处。

主观幸福感不同类型测量的优势可以相互补充,不同测量方法得出的一致性结论将增加测验的效度,也将使研究结论更加真实可信。

即使多样化测量提供的是不同的测验分数,不同的测量之间的差异也能帮助研究者理解人的幸福感,通过不同种类的被试的反应,从更广泛角度考察并更科学地解释幸福感。

另外,如果多种的测量结果相互矛盾与冲突,它也可以使研究者对影响测量的某些特殊原因进行分析,提供解释的理由,并产生新的研究思路与线索,成为新的理论或实践生长点。

2、我国主观幸福感研究的进展

前已述及,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研究起步较晚,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类比国外研究的进展,也可以从描述性研究方面、理论建设方面以及测评工具建设等三个方面对我国主观幸福感研究作一阐述。

从描述性研究方面来看。

早期有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对成年人以及其他群体研究极少,研究大部分与老年精神心理卫生有关,这方面研究较多,例如刘仁刚、龚耀先(2000)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

张光辉(1995)对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进行了调查。

徐兰、宁长富等(2002)曾对老年公寓中丧偶老人主观幸福感和抑郁情绪进行过测评。

90年代至本世纪初,其他人群的幸福感研究逐渐开展,例如,池丽萍、辛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