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参考教案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9100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参考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参考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参考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参考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参考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参考教案1.docx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参考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参考教案1.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参考教案1.docx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参考教案1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A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理论的过程及其主要内容。

了解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家为实现三民主义而领导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推行有利于发展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政策和法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史实。

了解新三民主义提出的时代背景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教师应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了解1905—1925年20年间孙中山提出、发展三民主义理论,为实现三民主义而不懈努力奋斗的历史轮廓;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表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研究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并实地考察了西方社会后,提出了“振兴中华”的蓝图,它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理论作用。

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家高举“三民主义”旗帜,组织、发动和领导了一系列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斗争。

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B重点难点:

重点:

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辛亥革命时期三民主义的实践。

难点:

如何理解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巨大的进步?

C教学方法:

比较法、资料收集法

D教学过程

【导言分析】

江泽民指出: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结合引言,回答下列问题。

1、江泽民指出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变”分别是什么?

它们对中国人民各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

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2、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分别创立了什么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分别创立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导入新课】

面对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残酷现实,先进的中国人通过中外比照,思考着怎样才能救中国。

继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之后”,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则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然他们都不主张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封建统治,而封建统治的腐朽是导致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源。

因此,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社会实践都以失败而告终。

历史的发展证明,要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创立革命的理论,并在它的指导下用暴力推翻封建统治。

这一历史任务的承担者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对于孙中山先生很多称谓:

1940年,国民政府尊称其为:

中华民国国父”。

中国国民党尊为“永远的总理”;中国共产党则称他为“革命先行者”。

在中国大陆也有人称他为“现代中国之父”,而民间普遍称他为“中国国父”。

【讲述新课】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背景

(1)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自然经济也随列强入侵加剧而进一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发展,促进了思想理论的发展。

同时,清政府实施新政,奖励实业的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民资的发展。

(2)政治原因:

社会危机日益严重。

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泱泱文明古国更走到了亡国的边缘,中华民族陷入苦难的深渊(P78《时局图》)。

(3)社会现实:

救国探索不断碰壁。

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不同的救国主张。

这些主张,都想在维护或基本保持封建制度的前提下,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改良,使中国免遭列强侵略、摆脱危机。

但是,在无情的社会现实面前,这些方案屡屡碰壁。

(4)思想基础:

随着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之队伍迅速壮大。

他们把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的思想武器,大力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邹容、陈天华等,积极宣传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民主思想,上海和日本的东京成为宣传中心。

(5)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6)个人因素:

孙中山由改良走上革命道路。

19世纪末,当中国面临瓜分危机的时刻,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孙中山个人转变。

1894年,孙中山在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影响下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改革纲领,但遭到冷遇。

他深刻感到,清政府已腐朽不堪。

从此,孙中山放弃了改良思想和行医职业,走上了用暴力推翻清政府反动统治的革命道路。

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孙中山先生号逸仙,又号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岁入村塾读书,14岁到檀香山读书,17岁毕业于意奥兰尼书院。

1883年夏回国。

1884年与本县卢慕贞女士结婚。

1886年至1892年先后在广州、香港学医。

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并致力于救国的政治活动。

在甲午战争前,孙中山受早期维新思潮的影响,尚未形成反清革命的思想。

1894年春,孙中山北上天津,投书李鸿章,希望清政府能实行资本主义改革,做到“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

上书失败后,孙中山毅然弃去和平改革的幻想,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这年冬,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二十多位华侨人士,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小团体——兴中会。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导师,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一个开创世纪奇迹的伟人,他为祖国的独立、和平、统一,为振兴中华,不屈不挠,鞠躬尽瘁,耗尽了毕生的精力。

2、“三民主义”理论提出的过程:

(1)1894年,孙中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兴中会的时候,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最早方案。

(2)1895年,兴中会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起义未发动就被镇压。

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遭到通缉,被迫流亡海外。

在英国,他一边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一边考察西方社会政治,大大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

他“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美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这就形成了三民主义的雏形。

(3)1905年,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组建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时间:

1905年8月

地点:

日本东京

成员组成: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员

主要领导人:

孙中山、黄兴、宋教仁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机关刊物:

《民报》

性质: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意义:

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总章》中明确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

同年,他在《民报·发刊词》上,又将这个纲领阐发为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作为革命指导思想正式形成。

3、内容

(1)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前提);

民族主义将推翻清王朝,同建立统一民族国家及共和制度相结合,因而被赋予了新时代的挽救民族危亡的新内容和新含义。

但是,民族主义所反的只是满族贵族封建统治,且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

在革命派看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由于中国的积弱,只要推翻清政府使中国振作起来,帝国主义各国就会与中国平等相待,并且可能会赞助中国革命,甚至幻想以承认帝国主义各国在中国的既得利益和特权,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承认,这不能不说是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表现。

(2)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

民权主义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愿望,对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起了推动作用。

但是,民权主义的矛头主要指向皇帝和封建贵族,并没有把地主阶级作为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来反对,反而对汉族地主阶级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这就为汉族的旧官僚、地主、军阀混入革命阵营以可乘之机。

(3)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补充发展)。

孙中山认为,在民族、民权革命成功之后,实行民生主义,就可以“思患预防”西方社会的弊端。

通过平均地权实现土地国有,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封建剥削依然存在,它不能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斗争自然也就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合作探究】1:

三民主义内在的关系

三民主义中民族、民权、民生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第一,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展开表述;第二,在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是核心,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它是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民族主义是前提,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

【合作探究】2:

【学思之窗】孙中山为什么主张进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

这三种革命和三民主义是什么关系?

解题关键:

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的来源,并明确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目的。

思路引领:

认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知道改革社会的迫切任务,理解三民主义提出的历史背景。

孙中山已经意识到满清专制统治是中国处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源,通过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首先是为了结束满清专制统治。

这三种革命与三民主义是一种因果关系,或者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为了完成三种革命,提出与之对应的三民主义。

4、评价

(1)性质:

是孙中山受美国“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启迪,实地考察西方政治制度、经济生活和社会现状后,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

林肯在葛底斯堡的演讲

87年以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

现在我们正从事一场伟大的内战,以考验这个国家,或者说以考验任何一个孕育于自由和奉行上述原则的国家是否能够长久存在下去。

我们在这个战争中的一个伟大战场上集会。

烈士们为使这个国家能够生存下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在此集会是为了把这个战场的一部分奉献给他们作为最后的安息之所。

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应该而且非常恰当的。

但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这块土地我们不能够奉献,我们不能够圣化,我们不能够神化。

曾在这里战斗过的勇士们,活着的和去世的,已经把这块土地神圣化了,这远不是我们微薄的力量所能增减的。

全世界将很少注意到、也不会长期记起我们今天在这里所说的话,但全世界永远不会忘记勇士们在这里做过的事。

毋宁说,倒是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勇士们已经如此崇高地向前推进但尚未完成的事业。

倒是我们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仍然留在我们面前的伟大任务,以便使我们在这些光荣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献身精神,来完成那种他们已经完全彻底为之献身的事业;以便使我们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这些死者白白牺牲;以便国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

并且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2)进步性:

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①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b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②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在推翻清王朝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局限性:

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

三民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过渡: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进行革命的政治纲领,他力图通过民族、政治、社会三大革命打通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道路,挽救沉沦在即的民族和国家。

你知道孙中山是如何实践三民主义的吗?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1、指导辛亥革命

在“三民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中国的民主进程取得了很大进展。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并取得军事成功。

1912年1月,中华民国建立,同年2月12日,清朝统治寿终正寝,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这是孙中山三民主义实践取得的最大成果。

回顾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

(1)阶级基础:

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社会基础:

清政府妄图通过“新政”和“预备立宪”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反而使更多群众看清的政府的反动本质;

(4)思想基础:

一大批爱国知识青年积极宣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如陈天华、邹容、章炳麟,号召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到回来,更有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做革命的指导思想;

(5)组织基础:

a.第一个革命团体:

兴中会(1894)——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

b.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全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6)军事基础:

一系列武装起义,如皖浙起义、黄花岗起义。

2、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

1912年,孙中山根据三民主义思想原则,领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内容:

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实质:

法律形式否定封建君主专制

(3)意义:

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

3、捍卫民主共和

(1)背景:

袁世凯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实行独裁统治,企图复辟帝制;

(2)行动:

孙中山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

孙中山为了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他先后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但都以失败告终。

孙中山逐渐认识到,过去的办法行不通了,为救国必须寻求新途径、新力量。

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背景

(1)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夺了革命的胜利果实,军事上推行独裁统治,政治上竭力破坏民主共和制度;

(2)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失败;

(3)在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下,孙中山思想实现转化。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处于苦闷与彷徨中的孙中山看到希望。

他热烈欢迎十月革命,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也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与帮助下,孙中山决定吸收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改组国民党。

2、提出: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3、内容

(1)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有两方面含义:

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帝联俄);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则指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3)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合作探究】2:

新旧三民主义的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1)相同点:

①性质:

都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

②内容:

都把民族民权民生紧密结合;都以民权为核心

③目的:

都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标

④影响:

都成功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2)不同点:

①内容不同:

a在民族主义方面,旧三民主义所突出的是“反满”,矛头指向清王朝,新三民主义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新”在反帝

b在民权主义方面,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新”在强调了普遍平等的民权;

c在民生主义方面,新三民主义在平均地权的基础上提出节制资本的办法,实行“耕者有其田”,以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新”在扶助农工

②影响不同:

旧三民主义是指导辛亥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重大推动作用;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指导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有力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

【合作探究】3: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1)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于蕴含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精神。

(2)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具体体现。

4、意义

(1)进步意义: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反帝反封建),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

(2)局限性:

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合作探究】4:

新三民主义与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何异同?

(1)相同:

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反帝反封建)一致(国共合作政治基础)

(2)不同:

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中明确提出的铲除私有制度有着本质不同。

①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八小时工作制、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②民主革命阶段之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革命纲领。

【本课小结】

【合作探究】5:

我们应该向孙中山学习什么?

(1)学习其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的精神。

(2)学习其屡败屡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学习其为民族革命鞠躬尽瘁的精神。

(4)学习其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

E布置作业:

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了?

观点一:

辛亥革命是成功的。

这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使中国进入共和时代;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带来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

所以,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丰碑,是一次成功的革命。

观点二:

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理由如下:

从政治方面来讲,辛亥革命中建立的中华民国其实是一块“空招牌”;从经济方面来讲,辛亥革命为中国资产阶级的发展赢得的仅仅是一个短暂的“春天”;从文化方面来讲,辛亥革命没有对封建思想发起直接、致命的冲击。

它既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人民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所以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