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8898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评估自评报告.docx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评估自评报告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评估自评报告

一、专业定位与规划

在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我校发展目标定位是:

紧密对接广西“14+10”千亿元产业,特别是柳州汽车产业、机械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兴产业、建筑行业等产业链的需求,在已经形成的以工学为主,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五大学科的30个专业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调整专业结构,提高专业集中度,形成新的与产业链相关联的五大专业集群:

汽车专业集群、机械专业集群、建筑专业集群、电子信息专业集群、公共服务与文化产业专业集群。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作为汽车专业集群和公共服务与文化专业集群的支撑专业或辅助专业,通过与汽车化工和化工分析等产业对接,更好的为专业集群中的相关重点专业服务。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于2010年申报获批后于2011年开始招生,是食品与化学工程系学生人数最多的专业,在校学生人数为163人。

4年来,化工教研室对区域化工企业进行了调研,邀请行业专家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逐步明确了培养定位。

与母体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错位发展,采用“3+1”校企所联合培养模式,在大化工人才培养主干不变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与区域企业、研究所紧密合作,进行联合办学,充分考虑企业和学生需求,努力构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懂生产、强工艺、精检验”的应用技术型化工人才。

本专业将坚持以人为本,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依托学校对汽车专业集群和公共服务与文化专业集群的建设,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建立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专业建设体系。

力求形成“专业集群——重点专业——支撑专业——精品课程——重点建设课程”为框架的集群——专业——课程建设格局;从而使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达到办学条件先进、师资力量雄厚、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并使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在区内具有特色的本科专业。

支撑材料1:

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专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定位规划。

二、师资队伍

作为独立学院,本专业目前自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正高2名,副高1名,讲师4名,助教(硕士研究生2名。

此外我系依托母体学院教师及企业教师20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1人。

总体师资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硕博比为72.4%、高级职称51.7%,中级职称37.9%,初级职称10.4%、化学化工相关专业背景人数为90%以上。

引进教师情况:

自该专业开设以来,本专业共引进自有专任教师7人,均为硕士学历,其中已有1人获副高职称,4人获讲师职称。

专业教师参加培训情况:

2015年蔡锦源和黄艳玲老师参加“第一届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升计划”,2015年蔡锦源老师参加全国高等学校在线培训课程《化工原理》、《制药工程》和《基础药理学》;2014年7月蔡锦源、熊建文和张佳艳老师参加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教师职业发展研修班。

高职称教师授课情况:

自办学以来,本专业一直重视课程教学,积极聘请高职称教师授课,高职称教师授课比例均大于35%。

自有专任教师参与教学改革情况:

本专业专任教师积极申报或参与教学改革项目,目前自有教师主持教育厅教改重点项目1项,一般A类1项,一般B类1项,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2项,校级教改项目4项,依托项目发表教学改革论文十余篇,且部分项目已结题。

自有专任教师参与科研情况:

本专业专任教师积极申报或参与科研项目,目前自有专任教师主持科技厅科研项目1项,教育厅科研项目3项,校级科研项目2项。

详细见附表3-8

支撑材料2:

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开展科研活动的证明材料。

三、教学资源

自2011年开始,学校非常重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经费投入,每年投入的基础建设经费44.1万元,主要用于实验建设及教学仪器设备的购置,每年投入教学运行与改革23.4万元作为发放外聘教师课酬和校外实验室维护资金。

现借用母体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室4间,基础实验室3间,已建立化学综合实验室1间。

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1173677.2万元,校外实习实践基地4个,纸质图书册数8908册,电子图书资料源4个。

为了发挥这些教学资源的潜力,我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强化为师生服务的理念,使现有教学资源充分应用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所有实验室在没有课程任务的情况下,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设计实验去相关实验室进行实验。

详细见表9-12。

支撑材料3:

学校与相关单位签订的建立实习实践基地的协议。

四、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

4.1人才培养定位

经过四年的教学实践,随着本专业自有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我系每年组织专任教师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并请企业相关专家进行审定,逐步形成与母体学院化工专业错位发展,符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及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详见2011-2014届人才培养方案。

在学校整体转型发展中,化工专业形成“一主多方向”人才培养定位,即以大化工培养主线为基础,顺应企业需求,巧妙利用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实现多方向的人才培养,以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懂生产、强工艺、精检验”的应用技术型化工人才。

首届毕业生毕业就业对口情况较好,首届毕业生70%以上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工作如生产、工艺、化验等,详细见就业统计表。

为更好地达到“校、企、生”共赢,实现“懂生产、强工艺、精检验”的应用技术型化工人才培养,设置在不断修订和完善中,将难以实现的石油化工课程体系转变为日用化工课程化工专业的课程体系,经过4年的不断实践,逐步形成培养日用化工的课程体系。

总体来说完善修订的课程设置基本满足学生对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要求。

4.2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或修订情况

自2011年招生以来,我们认真要求企业专家、自有化工专业教师、母体学院教授等认真制定了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

此后为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化工应用技术型人才,化工教研室每年均组织本教研室专任教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并交由教授级职称专家以及企业高管审定。

此外我们不断走访企业,就企业提取的办学意见及时做好调整,力争培养符合行业需求。

专业特色或优势在于化工专业形成“一主多方向”人才培养定位,即以大化工培养主线为基础,顺应企业需求,巧妙利用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实现多方向的人才培养,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懂生产、强工艺、精检验”的应用技术型化工人才。

4.3教育教学改革方面

自专业创办以来,本专业专任教师积极开展了相关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如郑燕升教授申报了教育厅重点教改课题“构建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特色平台的研究与实践”,并就化工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孙松老师就食品与化学工程系校企长效合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课题研究;罗应老师就化工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进行了课题研究,并就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进行了研究;黄艳玲老师就化学与人课程进行了教学探索;韦剑锋老师就提升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关键点以及从科研能力角度就教师教学能力进行了探讨,蔡锦源对《仪器分析》课程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和考试方法改革研究等等,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详细见表4、5。

支撑材料4:

2011-2014年人才培养方案,2门核心专业课的2014/2015学年教学大纲(仪器分析、化工原理,以及主要教育教学改革的相关支撑材料(可见支撑材料2。

五、教学质量保障

5.1教学规章制度、监督机制及实施情况

5.1.1化学工程与工艺建立教学监控机制的意义

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教学工作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

是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和教学管理的重中之重的中心任务。

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核心,是整个学校管理的目标。

在大众化教育下,建立与学校定位相吻合、与培养目标相符合、与不同的就业需求相适应的多元化的教学质量标准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于实现教学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完善教学运行机制,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使其符合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需要,将会使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一个质的飞跃。

教学质量监控的有效进行具有评价、激励和引导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专业依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的相关要求,在学校已有的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的基础上,以坚持过程与效果相结合、强调过程质量控制和结果质量考核为理念,建起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经过近四年的研究和实践,使该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1.2教学监控机制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情况

为保证对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落到实处,我系于2011年就成立了化学工程与工艺教研室,该教研室的主要职能是对该专业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和教学运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

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专门人才,必须在全系上下形成教学质量意识,确立全面的人才质量观,以质量求生存,并参与全过程教学质量管理。

除此之外,本专业的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体系包括由教学督导组、教学管理人员、同行专家及学生信息员队伍四个层次所组成。

教研室督促、协调质量监控工作的实施,同时每学期进行一次全面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调查作为了解教师授课情况的重要手段。

系领导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了解对人才质量、人才能力和素质要求的贯彻落实状况;二是对学校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做出决策;三是在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的工作中起表率作用。

系主任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和学风建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进行教学过程管理的主要执

行者,因此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纽带和推动者,也可以说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系主任全面组织参与教学建设、教学改革和检查课堂教学,指导教学实践。

学生代表座谈会制度和学生课堂教学信息员是教学质量信息的反馈通道,每周一次的信息统计可让教务办及时了解教学运行状况,以及做出相应的决策。

5.1.3教学监控机制覆盖教学全方面与全过程

(1教学前准备情况监控

i.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试讲制度。

年轻教师在正式走上讲台前,必须要进行试讲,并接受由系主任、教学督导员、学生代表组成的评估小组的评估,经过试讲合格后方能走上讲台。

ii.教学系集体备课制度。

通过集体备课,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并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确保课堂教学内容统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iii.教案检查制度。

要求教师上课必须有规范的教案及课件,定期组织专家对教案进行检查和优秀教案、课件评选。

以监督教师备课和提高备课质量。

(2教学过程中多方位监控

i.科学制定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为做好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我们建立了学生评教制度,在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监测要点的基础上,于每学期的第十三周对所有参加理论课授课的教师进行学生课堂教学测评,根据评价方案从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每一位教师进行量化排序,作为对教师教学考核的重要依据。

这项工作的工作量大,分测评准备、评估实施、数据处理、结果反馈等四个阶段。

ii.坚持督导组、管理人员、专家同行随堂听课制度

有关制度要求系领导、教学督导员及教研室主任及任课教师每学期的听课

次数不少于一定的次数,并在年终对其完成情进行公示。

使系领导及专业负责人对本专业的教学状况、教风和学风都能掌握第一手资料。

iii.建立学生信息员统计报表制度,对课堂教学全程进行监控。

在每个班级确定一名教学质量监控学生信息员,学生信息员每周上报一次课堂教学情况,通过他们及时收集、汇总、反馈教学一线信息,为教学管理和教学监控提供参考。

对于在学生信息员反馈中所反映有问题的教师,将由督导组及同行专家进行“诊断性”听课,并给予授课教师一个指导性意见,以帮助其顺利渡过“教学关”。

(3教学完成后监控

i.完善考试制度。

考试是课堂“教”与“学”效果最有效的评价手段之一。

加强对考试的改革与管理,提高考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对于促进教学工作,形成健康向上的学风具有积极作用。

在学校相关制度的基础上,自2011年以来本专业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整套的考试管理制度,对考试的各环节实施规范化管理。

对于专业课程,则由任课教师进行命题,教研室主任审题。

同时加强对考风考纪的监控与管理,对违纪行为当天发现当天处理;严格阅卷环节,所有课程要求在考完10日内阅卷并上报成绩。

对统考课程要求统一标准、统一流水阅卷,避免任课教师的主观影响。

通过加强对考试工作各环节的管理,为我系师生提供了一个教与学的公平竞争环境。

考风的建设带动了学风的好转。

严格的考风,优良的学风,如今已成为我院的办学特色之一。

ii.学生座谈会制度。

学生座谈会已形成一项制度,每学期期中教学检查期间分年级组织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学生代表对各门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对教师授课情况的意见和建议,以此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iii.教师座谈会制度

根据学生座谈会对教师授课情况所提意见和建议,召集任课教师集中进行交流,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iv.建立成绩分析制度。

每门课考试结束后要求教师对试卷及成绩进行分析,对试卷难易度及学生成绩进行全面分析评估,认真总结。

通过四年的分析、监控、反馈,在扩招的形势下,本专业的学生成绩不及格率已明显降低。

(4实践教学环节的监控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实践教学环节是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本专业对实践教学非常重视,对各个环节都制定了较完善的过程管理与监控程序。

i.课程设计环节的过程管理

课程设计是将一门或几门课程中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加深学生对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掌握基本设计方法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

教研室对课程设计的命题、内容、难度、工作量的大小、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等都做了严格的要求。

特别强调每班要有多个课程设计题,同题的课程设计应给出不同的设计参数。

任务书应包括:

设计题目、原始条件及参数、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如:

设计方案的选择与确定、设计计算、图纸绘制、程序编制、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时间安排等。

在课程设计开始前,教研室对指导教师提交的课程设计题目,指导书,任务书,平分标准等进行审核,经审核通过方能进行课程设计环节。

ii.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过程管理

毕业设计是将大学四年学习的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最重要实践环节,这一环节对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本科教学评估的深入,我系对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尤其重视,按照《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从工作程序、管理职责、选题、指导教师资格、学生的表现、任务书、论文撰写规范、答辩要求、成绩

评定、资料管理都作了规范的要求。

根据学校的要求制定了更加具体的毕业设计(论文细则,其具体的监控步骤与措施如下:

初期审查: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需做到一人一题,而且设计题与科研题占80%以上。

对题目的工作难易程度、可操作性、工作量等进行严格审查与把关。

中期检查:

系部每两周组织对设计室和实验室进行检查,主要对教师的指导情况、学生出勤率、学生的课题进度等进行检查,并召开学生座谈会,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以便及时整改。

后期检查:

主要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格式、学生答辩资格(包括学生设计阶段中的态度、出勤率、论文质量等、指导教师的评语等进行审查。

答辩工作:

系部成立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并成立若干个由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组成的答辩小组,严格按照学校评分标准对公开答辩和分组答辩的学生进行认真的答辩评分。

最后组织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自查,学院和督导进行复查。

5.2教学质量监控

每学期开学前教研室主任认真检查任课教师的教学进度表、教案、讲稿或者多媒体课件以及其它教学工作的准备、落实情况。

学院领导、教研室主任和教学督导员采取随堂听课、查阅学生笔记、召开学生座谈会等方法,了解每位教师的讲课情况,同老师一道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严把考试和考查课的命题关。

每学期结束之前,教研室主任组织任课老师对学生的考试和考查成绩进行质量分析以及学期教学总结。

每学期结束,各教研室主任督促老师将教学资料归档。

通过院、系两级督导和学生教学联络员三条线全方位监控和指导教学过程,重视两级督导教师和老教师对中青年教师的传帮带,组织中青年教师观摩优秀教师授课,举行公开课,开展教师相互间听课、评课活动,对每个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录像,开展观摩评教,进行学生评教的测评和反馈工作,并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讲课比赛,不仅使青年教师讲课水平得到了提高,而且使他们的专业

知识和外语能力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利用每周一下午教师集中时间,开展本专业教学经验交流与教学研究活动。

5.2.1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在教学质量评价进程中,突出自下而上的全面评价与自我评价和同行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充分依靠教学督导组,运用听课、评课等评价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态度、考试成绩等做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科学评价,并对每位教师教学状况做出优秀、良好、一般、差的具体评价,促使教师找准自己的坐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控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

5.2.2加强了教学信息的交流

通过集体备课、教学比赛以及教学课件等资源共享,使教师能充分汲取各家之长,通过对课堂测评、信息统计等反馈,使各教师了解自己在全院教学中的相对水平和具体情况,不断改进教学、完善自我。

5.2.3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促进了教学研究工作

通过各方面对教师评价的导向作用和教师教学水平的直观判断,促进了教师主动地探讨和研究教学工作;也促进系部对各反馈系统搜集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开发研究,从中总结出一般规律,并进一步指导教学工作。

5.2.4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几年来的运作,“质量意识”已深深扎根于本专业的管理者和任课教师脑海之中,教学过程中注重“质”的提高已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同时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的过程中,用人单位对本专业学生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评价较好。

5.3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情况

5.3.1建立有效的教师教学评价机制

根据教学规律所揭示,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教学质量,因此教学质量提高

的难点与关键在于教师的作用。

而评价体系的建立在注重“以学生为本”的同时,应以“教师为本”,注意体察教师心理,解除顾虑,以评优评先和树立先进典型,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为保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四年来我们先后开展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青年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竞赛、教案评比等教学优秀奖励活动,初步建立起教学活动中的激励机制。

另外将每学期学生课堂测评结果与网上评价结果分别反馈给各教学系及教师本人。

近年来随着学校分配制度的改革,我们加大了对测评信息利用的力度,已将教学测评结果与教师的经济利益挂钩,奖优罚劣。

通过对教学、教研成果奖的评选,充分调动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从事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激励和鞭策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3.2建立规范的教师教学评价约束机制四年来,我们本着“教育思路要活、教学管理要严,严得有理,活得有序”的思路,探索建立了一套科学与严格相统一,灵活与有序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使各项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实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建立了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条例,对学生课堂测评排名靠后的教师也与系部二次分配相结合扣发奖金,以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量”,更追求“质”;在职称评审及其它教学评奖项目资格申报中,对教学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学生信息统计报表中发现问题的教师及时由院领导、教学系主任给予帮助和纠正等,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授课质量。

5.3.3建立全面的学习效果分析机制经过四年积累,本专业从社会评价、院内评价两个方面构建了多位一体的学习效果分析机制。

社会评价分析机制主要包含两种分析方式:

学生的就业出口、历年获奖和考证情况;院内评价分析机制包含三种分析方式:

学业分析表、教师试卷质量分析、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5.4近4年内基于质量评价对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调整情况我们通过坚持过程、效果相结合,强调过程质量控制和结果质量考核,构11

建了完整、全面、多方位的教学质量监体系,初步建立起领导参与、全程管理、全面介入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和层次结合、上下贯通的教学质量评价运行机制,并通过质量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进行调整。

5.4.1规范了教学过程,完善了教学管理通四年来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实施,增强了教学管理人员以及任课教师的质量意识,规范了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评估程序和方法的科学与完善,加强了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的基本建设,使系部准确地获得课堂教学反馈信息,以便及时指导和控制教学工作,保证了课堂教学合理、有序、平稳地进行。

5.4.2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经过四年的企业调研、行业需求并结合学生意愿,我系积极对化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探索,基本明确了化学工程与工艺的人才培养定位(日用化工方向)。

为将原先初定的服务北部湾石油化工方向转变为日用化工方向,化工教研室每学期期末均会开会讨论下学期的教学安排和课程设置,及时调整相关课程,并对聘用的上课教师进行严格把关,逐步转型为日用化工方向。

近4年来,2011级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计划调整最大,共有10门课程进行了异动,如删减了《石油加工工艺学》、《基本有机化工工艺学》,增设了《精细化工实验》等课程,调整了部分课程的学时和学分,如《化工综合设计》6学分调整为《化工工厂设计课程设计》2学分+《化工专业实训》2学分;2012级次之,2013和2014调整较少,基本符合人才培养定位,经过课程体系的修订,现课程设置更趋合理,很大程度上注重了学生专业基础的学习和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最重要是是逐渐趋向日用化工方向的培养定位。

5.5近4年内开展专业评估/认证的情况尚未开展过专业评估或认证。

支撑材料5:

相关制度、措施的证明材料。

六、人才培养质量6.1学生专业素质12

本专业十分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及相关教师科研项目,由蔡锦源等担任指导教师,以本专业学生为主体成立的科研小组,通过组织学生申报或参加校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吸引了大量学生踊跃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共获得4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3个校级创新创业项目,详细见表17。

学生荣获国家奖学金1人,国家励志奖学金7人次,自治区政府奖学金2人,自治区三好学生2人,自治区优秀学生干部1人,自治区优秀毕业生1人,此外我们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本专业部分学生获省级以上奖励见表18。

本专业学生以第二作者发表论文2篇,与行业相关资格证书13人次,详细见表21。

6.2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本专业十分重视学生的毕业论文,在第七学期便让学生选题,并让学生自主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和开题报告,严格按《毕业论文工作指导书》执行,保证了首届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最终1人的毕业设计获校级毕业论文丙等奖,现已组织数名学生和指导老师修订毕业论文拟参加2015年第十六届广西高校化学化工类论文及设计竞赛。

6.3社会评价首届本专业毕业生28人,截止7月14日,已签约就业的学生26人,剩余2人均为有就业意向未签约学生,总体来说就业情况良好,学生就业对口率较高,在化工类相关公司从事生产、工艺、化验、销售等相关工作达70%。

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