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徽因作品《九十九度中》透出的现代性.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8706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林徽因作品《九十九度中》透出的现代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林徽因作品《九十九度中》透出的现代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林徽因作品《九十九度中》透出的现代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林徽因作品《九十九度中》透出的现代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林徽因作品《九十九度中》透出的现代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林徽因作品《九十九度中》透出的现代性.docx

《浅谈林徽因作品《九十九度中》透出的现代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林徽因作品《九十九度中》透出的现代性.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林徽因作品《九十九度中》透出的现代性.docx

浅谈林徽因作品《九十九度中》透出的现代性

浅谈林徽因作品《九十九度中》透出的现代性

摘要:

林徽因的小说虽少,但她的作品熔中外技巧于一炉,虽洋犹土,篇篇精品,堪称“京派灵魂”。

《九十九度中》是其为数不多的小说中的代表作,小说极具现代性,采用了现代建筑上的“打散重构”原理为文章的结构原理,也采用了“人生横断面”的对照手法、现代反讽手法和电影蒙太奇手法,同时表达出了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和对阿淑婚姻悲剧的愤慨和无奈。

关键词:

林徽因;九十九度中;现代性

ModernityofLinWhei-yinwith“Ninty-NineDegree”

Abstract:

LinWhei-yin’snovelsarenottoomany,butallherworksarecombinedwithChineseandforeignskills.Althoughinwesternstyle,theyaremorechinizationinfact.Everyworkisclassicandcansaidtobe“thesoulofBeijingStyle”.“Nine-NineDegree”,Lin’smagumopusofherfewnovelswhichembodymodernity.Itadoptedtheprincipleof“Deconstruction”ofmodernarchitectureasthearticle’sstructureanditalsoadoptedtechniqueof“Lifesection”contrast,modernironyandmontage.Atthesametime,itexpressedtheuncertaintyofthemodernsocietyandherindignationandhelplessnesstowardsthemarriagetragedyofAshu’s.

Keyworlds:

LinWhei-yin;Ninty-NineDegree;Modernity

 

目录

一、引言..........................................................1

(一)林徽因.......................................................1

(二)现代性.......................................................1

二、“打散重构”的结构原理........................................2

三、形式上的现代性革新............................................2

(一)人生横断面的对照.............................................3

(二)现代反讽手法.................................................3

(三)蒙太奇手法...................................................4

四、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4

五、阿淑的婚姻悲剧................................................5六、结束语........................................................7

注释...............................................................7

参考文献...........................................................7

致谢..............................................................8

 

一、引言

“五四”时期,在新思潮的影响下,优秀的文学作品像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但是林徽因的作品却能够在那个时期成为独当一面的旗帜。

林徽因的短篇小说打破了传统短篇小说的写作手法和结构模式,充满了“现代性”,使得小说描绘的社会画面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与长篇小说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本篇论文将从1、现代性的文章结构;2、现代性的写作手法;3、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和4、阿淑的婚姻悲剧这四个方面具体论述林徽因作品《九十九度中》透出的现代性。

(一)林徽因

林徽因(1903—1955),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文学大家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代表作品有《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

林徽因早年游学欧洲,受到西方开明的文化思想和艺术氛围影响很深,她的小说因为极富“现代性”而让她被誉为京派作家的“灵魂人物”。

(二)现代性

“现代性”这个观念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观念,在不一样的学科领域,它都有不一样的内涵。

三十年代,众多的小说家和各界的评论者对小说的“现代性”的理解各执一词。

我认为,所谓的“现代性”,就是作者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运用创新的写作手法和创作理念使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达到以往不能到达的境界。

林徽因作为京派小说的灵魂人物,她在小说创作技巧的创新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方面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她的小说极富现代性,《九十九度中》更是其中的代表作。

“五四”时期以来的新小说借鉴了西方小说的描写技巧和表现手法,在总体上淡化了故事以及故事的情节,加强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注重主人公内心情感的表达。

那个时期,文学界出现了大量日记体、书信体等表达作家自己本身的对当代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无奈之情的文学。

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相比较而言,长篇小说能够用完整的篇幅和充沛的字数描绘出一个宏伟壮阔的现实社会,给予读者一个完整的想象空间,而短篇小说在面对现实社会的复杂多变、人物背景的复杂繁丰和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时,精短的篇幅和寥少的字数似乎很难将宏伟壮阔的现实社会和巨大的历史事件都包含在里面。

让短篇小说也能完美地展现出现实生活的复杂多变,让读者读过之后有更具体、形象的想象,这是90年代作家们都积极攻克的难题。

如果没有善于思考的大脑,没有勇于实践的能力、没有积极创新的勇气,是无法解决这个难题的。

但是,林徽因做到了,一个女子做到了许多文豪都做不到的事情!

小说《九十九度中》的现代性主要表现在1、“打散重构”的结构原理;2、形式上的现代性革新(包括人生横断面的对照、蒙太奇手法、现代反讽手法)3、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以及4、阿淑的婚姻悲剧。

“打散重构”的结构原理和形式上的现代性革新的创新性运用,将林徽因的这篇小说与其他短篇小说区别开来。

整篇小说描写了炎热的一天——“九十九度中”,北平复杂的市井百态。

整篇小说看上去好似杂乱无章,没有组织,它既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固定的男女主人公,但其实作者正是独具匠心地运用了现代性的手法,将一个个看似破碎分散的故事画面像拼图一般组合成了一幅完整的“清明上河图”。

整篇小说看上去好像只是描写了北平市井大众普普通通的一天生活,实际上却只是通过这些生活片段折射出现代社会广大劳苦人民的悲惨生活和上层阶级纸醉金迷的糜烂生活的普遍现状。

最后通过描写阿淑的婚姻悲剧,表达作者对三十年代时旧中国的旧封建思想下青年男女的无爱婚姻悲剧的感慨及无奈。

接下来,我将从这四个方面具体谈谈林徽因作品的现代性。

二、“打散重构”的结构原理

“打散重构”是现代造型设计上面的艺术用语,它的含义是:

先对原有形态进行科学分解谓之“打散”,然后又将分解而成的各元素按照新的美学构想重新排列、组合出与原型完全不同的新形态谓之重构。

是在不断的运动中求得变化,又在不断的变化中获得美感。

总体来说,小说《九十九度中》包含了五组人物画面:

挑夫、卢二爷、张宅、车夫以及阿淑。

作者在文章的第一个章节就将这五组画面全部展开,但却是犹如蜻蜓点水一般点到为止,并没有对其中任何一组画面进行情节上的深入展开。

整篇小说的五组人物画面中只有阿淑结婚这个故事在时间上有连贯性,是一气呵成的。

这个故事被作者别出心裁地安排在了整篇小说的核心位置上,像是浓雾笼罩下大海中明亮的灯塔,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其他被分解的四组画面事件在之后的叙述中也不是紧密相连,而是穿插在其他同样被分解的事件中轮流进行的,读者在阅读文章时的第一感觉是很难察觉每组人物画面之间的潜在逻辑的,从而因为这些不连贯的人物画面感到故事情节发展的扑朔迷离。

“五四”时期以来的小说,都有固定的结构模式,像下棋一样,故事情节的展开都有步骤、章法可言,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每一个故事情节都有完整的开端与结尾,读者可以不用自己思索便能知道故事的发展情节。

但是,这种打散重构的结构手法打破了这个传统,它将每个故事都切碎,像是串烧一样,将不同故事的不同部分串在了一起,使小说产生了极大地跳跃性和不稳定性,极大地锻炼了读者思维的跳跃性,更让读者会不自主地想不停歇地看下去,因为只有不断地看下去,才能在下一个故事中发现上一个故事片段的情节发展。

三、形式上的现代性革新

1、“人生横断面”的对照

林徽因在整篇小说中描绘了许多不同的人物形象以及那些人物形象他们自己的故事和命运,她把这么多不同的故事和命运都放在了一个幕光灯之下,就形成了一幅幅人物命运之间的相互对照的画面。

比如,烈日炎炎下,主人和车夫都戴着草帽,但是帽子的价格却是天差地别的;两个人都是向东安市场奔去,一个坐在车上舒适地观察市井百态,另一个却是拼了命似得拉车,表现出了贫富贵贱的差别;挑夫汗流浃背,肩负着重物,为着生计拼命干活,同一时间,卢二爷却舒适地坐在人力车上为中午吃什么而徘徊不定,这形成了一幅讽刺的画面;李挑夫没有钱和人脉,被医生拒之门外,孤独无缘地死于霍乱,与同一时间张家大宅祝寿的热闹场景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健吾对此评论说:

在这纷繁的头绪里,作者隐隐埋伏下一个对照,而这对照不替作者宣传,却表示出他人类的同情。

林徽因并没有满足于每个故事表面的现象和意义,而是通过这一件件的故事,这一个个的对比,描绘了一幅幅富裕、悠闲、挥霍的上层阶级和受剥削、卖苦力的下层劳动阶级鲜明对比的画面。

如果作者因循守旧,追求文本的连续性,单纯连贯地描绘其中的某一幅画面,读者很难将这些虽然处在同一时间、同一场景但是不出现在同一故事情节中的画面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更加不能引发出读者的振憾与感悟。

林徽因打破了传统的写作手法,运用了具有现代性的对照手法,带给读者更大的心灵冲击与感悟。

2、现代反讽手法

“反讽”从字面上解释就是“说反话”,也就是当人的感情发展到了极限时,就会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

施莱格尔说:

反讽是一种永恒的自觉叙事基础。

当作家为了表达自己内心极度的蔑视和嘲讽,会用称颂的语言来描绘丑陋、虚伪的社会现实,使得所表达的感情更为强烈,也更加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现代反讽手法与传统反讽是不同的。

传统反讽手法是说教式的,是毫不含糊的显性讽刺法,而现代反讽手法是隐蔽的、含蓄讽刺法。

林徽因在小说《九十九度中》里面将现代反讽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例如,当她写张太太的出生:

六十九年前的今天,江南一个富家里又添了一个绸缎金银裹托着的小生命。

经过六十九个像今年这样流汗天气的夏天,又产生过另一个同样需要绸缎金银的生命。

以后,那个生命乃被称为长寿而又有福气的妇人。

“绸缎金银”、“长寿”、“福气”这些具有褒义色彩的词语,被用在了描述张太太的身上,很显然作者并不是为了赞扬张太太,而是用了反讽的手法,含蓄地讽刺了富贵人家的奢侈浪费。

比起直面地讽刺、抨击,这样使得作者的感情表达得更加强烈。

现代反讽手法的运用一方面增加了小说语言词汇的丰富性和文明性,使得小说即使不使用任何贬义的、粗俗的、负面的词语也能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愤慨、无奈之情;另一方面,让读者在阅读小说的同时,也能够身临其境,激发读者的自我想象,上层阶级和下层民众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立即能够在读者的脑海里浮现。

反讽手法的运用使读者更能够体会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能使读者激发出和作家同样的思想感情。

3、电影蒙太奇手法

蒙太奇是电影的剪辑原则,电影是一种晚期出现的现代艺术,因此蒙太奇手法在文学中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现代性。

整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蒙太奇的剪辑手法,巧妙地将一个画面瞬间跳转到另一个画面,让读者的思维瞬间从一个故事情节跳转到另一个故事情节中,让读者在不感到任何的唐突和不适下培养了读者的整体画面感。

例如,第二个部分是用挑夫们渴望喝到冰凉爽口的酸梅汤结束,而第三个部分则是以拉夫的口渴为开头:

“怪天热多赏点吧。

”又一个抿了抿干燥的口唇,想到了方才胡同的酸梅汤摊子,嘴里觉着渴。

就是这样嘴里渴得难受,杨三把卢二爷拉到东安市场西门口,心想方才在那个“喜什么堂”门前明明看到王康坐在洋车脚踏上睡午觉。

王康上月底欠了杨三十四吊钱,到现在仍不肯还,只顾躲着他。

在这两段话所描写的两个人物——挑夫和车夫之间,除了都觉得口渴之外是没有任何联系的。

炎热的天气,口渴的心理,在这里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这种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使整个故事没有一个中心人物,没有一个主要故事,而是由好几组的人物镜头所构成;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内涵,这么多内涵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小说的内容变得庞杂而丰富,也使得林徽因的小说跳脱了传统小说的框架结构。

这一方面锻炼了读者的跳跃性思维,另一方面增加了读者的画面感,给读者带来传统小说所不能带来的宏伟壮观的现实感。

四、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

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都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外来的事物和思想文化也在不断与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融合。

但同时,中国传统的封建思想文化在中国人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不断与新鲜事物、新鲜思想文化发生激烈碰撞,使现代社会表现出“不确定性”,《九十九度中》的“不确定性”集中表现在人物思想的迷失、失落和不安上。

酷热的天气下,李挑夫在送完东西后,为了缓解身体的酷热难耐,他买了冰镇的酸梅汤喝,可是回到家就感到了不舒服、疼痛难忍:

继续着呻吟,挑夫开始感到苦痛,不该喝那冰凉东西,早知道这大暑天,还不如喝口热茶。

······不到一刻他肚子里像纠麻绳一般痛,发狂地呕吐使他沉入严重的症候里和死搏斗。

在我们看来,高温的天气下喝冷饮降温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但李挑夫万万没有想到,正是这新事物——一碗冰镇酸梅汤,断送了自己的性命,在临死之前,李挑夫是迷惘不安的。

阿淑心里的结婚对象是拥有新思想的九哥,尽管她受到婚姻自由思想的熏陶,但不得不在传统文化下低下了头,接受父母的安排,和未曾见过面的陌生人拜堂成亲。

她没有勇气说什么,她哭了一会,她妈也流了眼泪,后来妈说:

阿淑你这几天瘦了,别哭了,做娘的也只是一份心。

······现在一鞠躬,一鞠躬地和幸福作别,事情已经太晚得没有办法了。

短短的“没有办法”四个字便决定了阿淑的后半辈子幸福,多么得荒唐可笑啊,阿淑在拜堂时肯定也是无奈与不安的。

回归林徽因的一生,我尤其可以感受到这种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给她的影响。

林徽因出身官宦之家,家境殷实,1920年跟随父亲到欧洲游学,之后又赴美攻读建筑学,1928年和梁思成结婚后在东北大学建筑系任职。

看到这里,你会觉得林徽因的一生是完美无缺的,但其实不然,在短短的51年时间里,她经历过亲人间的生离死别,生活上的艰难困顿,事业上的停滞不前...所有你能想象到的挫折她都经历过。

1937年,“卢沟桥事变”引爆了抗日战争,无情的战火很快便蔓延到了北平,林徽因夫妇不得不中止建筑考察事业,离开北平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战火的洗礼和长期极度贫困、艰辛的物质生活,使她的美丽正在暗中被侵蚀着,未满四十的林徽因虽然远远称不上年老,却由于严重的疾病而像风中残烛一般。

正是这种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才让波澜起伏、颠沛流离成为林徽因短暂人生的主要内容。

五、阿淑的婚姻悲剧

阿淑算得上是那个时代的新女性代表,她经历过新思想的熏陶,渴望婚姻自由。

虽然已经25岁,但是在封建旧思想下却属于“大龄剩女”了。

父亲一直认为这么大年龄的女儿呆在家里是一个巨大的经济重担,强迫阿淑同意这一门早已安排好的亲事,即使对方是一个离过婚的人。

母亲是心疼阿淑的,但她在这个家里没有任何的话语权,每当父亲训斥阿淑时,她都只能“低着头装作缝衣”,帮不上任何忙。

阿淑读过不少书,看过不少杂志,相当关注里面所讨论的婚姻问题、家庭问题、恋爱问题,但是这些书纸上的理论在面对现实生活时显得微不足道,“‘理论和实际似乎永不发生关系’,现实让她的幻想成为泡影”。

知道自由恋爱这个道理却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强大的心理落差使阿淑的情感在婚礼那天发生了变化:

理论和实际似乎永不发生关系;理论说婚姻得怎样怎样,今天阿淑都记不得那许多了。

实际呢,只要她点一次头,让一个陌生的,异姓的,异性的人坐在她家里,乃至于她旁边,吃一顿饭的手续,父亲和母亲这两三年——竟许已是五六年——来的难题便突然地,在他们是觉得极文明地解决了。

在这一段话里,林徽因不断地重复“陌生的,异姓的,异性的人”,说明了对方在阿淑心里完全就是白纸一般空白的人,这给脑子里充满恋爱自由的人带来了强烈撞击,“五四”自由恋爱的理论在阿淑的脑子里已经渐渐淡化了,留下的就只是一种空想,一种嘲讽,“爱情”这个词对她而言,已经失去任何意义了。

不难发现,阿淑的身上有着林徽因自己的影子。

林徽因16岁时在欧洲认识了徐志摩,徐志摩凭借着广博的知识,高雅的谈吐、俊俏的外貌,让正值豆蔻年华的林徽因对自己产生了好感。

但林由于无法摆脱志摩妻子——幼仪的影子,自动将自己对徐志摩的好感转变为同行之间真挚的友情,与徐志摩不辞而别,提前和父亲回到中国。

自此,徐志摩于她来说是爱人,更不如说是同行密友。

之后林徽因听从了父亲的安排,与著名学者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结为了夫妇。

或许有人会说,林徽因听从了父亲的安排嫁给了梁思成不也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吗?

其实不然。

林徽因与梁思成是有感情基础的。

林徽因对新诗和建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梁思成在父亲的影响下在国学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更是因为林徽因的影响而转学建筑学。

两个人志同道合,在很多话题上面都能产生共鸣。

1924年6月,林梁两个人同一时间前往美国进行深造,在异国他乡,这两个来自同一个国家的年轻人有了更多的相处时间。

虽然梁、林两家在两人很小的时候就订下了娃娃亲,但是最后两个人的婚姻可以说是林徽因自己的选择。

两人在文学方面有着共同的话题,在建筑学方面有着共同的志向,再加上几年校园生活的相处时间,林徽因与梁思成从相遇相知到相爱,最后发展成为夫妇,这段爱情历程是浪漫而又美好的,至于所谓的父母之命,只不过是让两人相识的一根引线罢了。

林徽因作为一位聪敏过人、独立自主、崇尚自由的新时代的代表女性,我想如果不是她自己选择的梁思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她来说也是无关轻重的。

在描述阿淑的婚姻时,林徽因字里行间都透露出愤慨、无奈和同情。

虽然同样是父母的安排,阿淑的结局和林徽因却是截然不同的。

作为同样接受了“五四”恋爱自由的新思想的女性,阿淑却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无奈的同时又麻木地屈服了。

阿淑是个乐于接受现代思想的女孩子,可是当面临婚姻的选择时,她感受到了那种号称拯救女性的、叫做“理论”的东西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林徽因通过阿淑这个人物形象把普通女孩子对爱情、对婚姻的自由的渴望表现出来,实际上是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女性解放”口号在实际进行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深刻揭露和讽刺。

阿淑所拥有的仅仅只是一个恋爱自由的新思想,一个“女性解放”的口号,她并没有任何武器可以与父母抗衡,与封建礼教抗衡,这才是导致她婚姻悲剧的罪魁祸首。

正是由于自己的婚姻是自己选择的,林徽因在感到庆幸的同时更能够感受到阿淑在面对婚姻选择时的无可奈何。

空洞的口号和不具震慑力的思想倡导是无法与封建传统礼教对抗的,林徽因希望广大女同胞都能够像她一样摆脱封建传统礼教的控制,勇于寻找属于自己的爱情,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婚姻生活。

这种“女性解放”的口号,在近几十年才被人们所关注号召。

可以说在我们父辈的那个时期,真正关注到女性的权利与利益,关注到女性的婚姻健康的学者并不多,“男人当家做主”、“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农村社会中占据着主流位置。

可想而知,在几十年以前,在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每个人都只求解决一天温饱问题的社会背景之下,林徽因却能够关注到这些在现代社会才被大家关注到的问题,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六、结束语

总之,西方游学的经历使林徽因受到西方开明文化思想的影响十分深刻,她的作品融中外技巧于一炉,完美得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表现方法、艺术技巧相结合,具有独到的艺术魅力和思想价值,这些在《九十九度中》可见一斑。

《九十九度中》处处透出的现代性,使得它虽然只是一篇短篇小说,但有着长篇小说的丰裕和深远,甚至描绘出了长篇小说都无法描绘的场景画面,表达出了长篇小说都无法表达出的社会现状与思想感情。

今年是林徽因逝世100周年,这样的一位女子不应该被世人淡忘,她的文学成就、事业成就、人格魅力值得我们不断去探索和学习。

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