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隐谦先生谈东方智慧与格物致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8496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隐谦先生谈东方智慧与格物致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周隐谦先生谈东方智慧与格物致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周隐谦先生谈东方智慧与格物致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周隐谦先生谈东方智慧与格物致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周隐谦先生谈东方智慧与格物致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周隐谦先生谈东方智慧与格物致知.docx

《周隐谦先生谈东方智慧与格物致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隐谦先生谈东方智慧与格物致知.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周隐谦先生谈东方智慧与格物致知.docx

周隐谦先生谈东方智慧与格物致知

周隐谦先生谈东方智慧与格物致知

周隐谦先生谈东方智慧与格物致知

1、被误解的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这个词,不知什么时候成为了儒家的专有名词。

这也使得格物致知这一种具有东方智慧的哲学逐渐被世人遗忘。

不能因为儒家的误传而致使格物致知被歪曲下去。

尤其是在当下这个文化时代,需要道学去续脉传承的情况下。

这是今天这节课我要给你们讲格物致知这个词的原因。

格物致知的精神,更要为世人所精确了解。

格物致知,最早出现在《大学》词中: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要想真正理解格物致知,那么对于这个词的理解是必须的。

并不能依靠古人言语就产生一种知识权威,如此无法精通到学术里面去。

对于格物致知尤其如此。

现在与你们讲解格物致知,三个方面作为了解它的手段。

一是从它的出处而言,二出格物致知这个词而言。

三从这个文化学术绝对而言。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那么大学本身的含义是对格物致知的一种侧面解释。

这个《大学》是传统的四书五经之一,虽然只是一篇短文,但是确实谈及到了很多传统文化的核心。

虽然很多人认为大学是儒家的内容,但是大学这个词表达的并非儒家,当然也不是讲现在所谓的大学学业。

你们还记得前几天我讲过一个和字的解释吗?

和字代表着生生不息,五行运行。

和则生,和则合,和则生合。

而生合之道便是五行相生,五行相生则圆运动不断的运转,因而太极运行,时间万物得以生育繁衍,所以一个和字给老子讲出了一个境界。

现在这个大字也一样。

你们要知道,这个大字是老子重点提到的。

“强名曰道,强字曰大。

”这是老子对于他想要表达的这个天地的代名词。

因此所谓的大学,你可以称为道学,或者是天地之学。

在这个大学书名的格解下,或许你们就能知道格物致知到底是在讲什么的了。

大学,即是天地之学,讲述学天地万物。

故而有格物致知一词而出。

事实上,单从词的理解来说。

格物致知是分开四层境界的,这个格就是格解,是一种能够认知天地万物的手段,方法。

物,即是天地之物。

致,是一个动词,让人认知天地万物的东西。

所以说所谓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就是要你学会能够看透万物,了解万物的一种思维方式。

它与佛家看破所有相并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儒家本身没有格解天地万物的能力,也没有什么哲学体系。

这就使得格物致知这一个东西在儒家变成了千百年的争斗对象,一人一个理解。

只有在宋明理学,儒释道三教汇流的情况下,格物致知才变得有那么一点价值,这点价值还是心学给予的。

你们应该知道什么是知了。

我在生命运气这门学问里面,很重点的跟你们讲过知是什么。

那是一种状态,一种人体神经系统接受外界信息,输送到脑府形成记忆的一种状态。

所以说,格物致知到底是什么东西你们应该能有有所理解了吧。

可能这种理解还不是很清晰。

讲了这么多,是要告诉你们。

格物致知,实际上这个东西一直存在三套文化里面。

就是中医学,道学和易学。

因为这三套文化是支撑起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学问,都有着自身的格解手段。

你比如黄帝内经。

就是通过格解人体,从而产生对人身体的生命体系表达的一门学问。

所表达的人体生命,就是一种知,并且转化成识。

格是手段,物就是人。

通过格解一种事物,从而对这种事物产生认知度。

这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并不是儒家说的,遇到一种事情,然后处在怎样的心态等等。

当然,他们的观点等等我讲完真正的格物致知理解后,再给你们解释一遍。

2、运气哲学与格物致知格物致知,道理我跟你们讲了。

但是要真正去做,你必须要有深厚的哲学功底才可以。

我们的太极哲学本身就是一套格解天地万物的道家哲学。

当然,能够格解天地万物的不仅仅道家哲学,易经的八卦体系也是一种格解体系。

或者说黄帝内经也是一种体系。

形成了医易道三分天地。

中医的精髓全在格解人上,道家全在格解境界上,就是超物质的宇宙境界。

而易经则在格解天地万物上。

你们想,格解人,格解天地,格解宇宙。

是不是各有所主。

准确的跟你们讲,你想要认知一种事物,你必须要懂得格解这事物。

我们道家的太极哲学以三界哲学观为主。

觉知出物以载气,气体存性。

形成有极,太极,和无极三种境界。

并且认知出三种境界的根本属性。

无极的境界,是性的境界,本质是光。

太极的境界,是气的境界,本质是气。

有极的境界,是物的境界,本质是水。

然后通过这种无极,太极,有极境界的手段,去格解一种事物。

从而分析他们所存在的境界,意义及信息。

并且产生认知度。

但是道家哲学的格解属于境界性的,自然也有自身的缺陷所在。

这种缺陷就是只能进行境界性的格解认知。

但是这种格解无法达到天人合一的互转状态。

亦即是格解无法转移。

所以我才创立了《运气哲学体系》,就是要找出一个最大的物去进行全面的格解,然后在格解其他的物时候只需要格解出一个境界。

然后找出他们事物与人之间的境界对应,便可以达到格物致知的一个过程。

而我选择的物就是人,因为人是宇宙最完善的模拟体,代表着整个宇宙。

只要把人体格解了,并且将这种人体生命程序归纳到太极哲学所代表的境界上。

如此不就等于在人与天地万物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

只要找到这座桥梁的坐标,就可以轻轻松松的走到河的彼岸。

这样的一种形式,即是格物致知的形成。

也是格物致知最核心的精神所在。

我给你们打一个比喻。

以前的福摩斯代码,就是通过一定监听,得到一定的密码。

这就是一种格解,就好像我们去格解事物一样。

比如一个杯子,是兑卦。

这也是一种格解。

那么就要找他相对应的信息去破译。

福摩斯代码就是在密码本里面找相对应的文字,组合起来。

就形成一种密电信息。

而我刚才讲的这个杯子呢,兑卦代表的是什么?

在人体是肺,肺对应的是人事是事业。

那么这个杯子格物致知出来的就是一个信息。

当然,这个比喻是一个易学的格物致知手段。

我是用这个来打比喻,是要告诉你们,人本身就是一个密码本。

如果是站在易经的文化角度上讲,格解事物,然后在人这个强大的宇宙模拟体(密码本)上,找到对应的信息,然后进行认知。

那么这个万事万物的信息就很多都与我们人息息相关了。

这也是现在一直很流行讲的什么全息文化。

实际上还是脱离不了格物致知范畴。

只不过大家方式不同而已。

我们道家哲学是通过三界哲学观来进行格解,而易经是通过八卦万物类象来进行格解的而已。

如此的解说,你们明白格物致知到底是什么东西了吧?

明白你们在学什么了吧?

运气哲学就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格物致知文化体系。

而且这不是单面的文化体系,而是形成一个信息网络体系。

易经文化,中医文化,道家文化都在这张网当中。

你随便进入一个点,都会经过任何的交集点。

我所创立运气哲学基本上可以说是以太极哲学作为最根本的哲学理论。

然而不同的是我将太极哲学用于格解人体生命奥秘,再以人体的时空宇宙理论对万事万物进行格物致知。

可以这样说,太极哲学是格物致知最主要的依赖方式,但是运气哲学却是一种格物致知的思想理论。

它在传统的格物致知方式上,以人作为中转站,通过人对一切的相,进行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知。

这就是格物致知。

就好像修修前两天说的理解王阳明的核心四句。

事实上,就是用太极哲学去格解并且认知阳明心学的要点。

中国五大文化主流医易儒释道上,对格物致知的运用最弱的就是儒家,偏偏讲格物致知最多的又是儒家。

除了心学在这方面有部分的片面建树外,真正讲到核心的并不多。

历史上对于格物致知解释争论可以说千年不休,从东汉郑玄开始,就一直有一种文化现象,就是针对儒家的学问进行个人观点个人注释,你对我错,论个不停。

这些东西我们没必要理会。

而是来看看历代这些学者的理解。

东汉郑玄就认为格物致知是:

“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

“格,来也。

物、犹事也。

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

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

”认为这个格字,就是来的意思。

这一个开端,就惹得千古错论。

来物自缘,这是郑玄对于格物致知的理解。

这种理解含糊,实际性意义不大。

无不知道什么时候格字变成来自的意思了。

这个也无法说个对错,但就对郑玄的这个理解,与我所感悟的格物致知,完全是两码事。

事实上,并不能说郑玄的理解有多错误,这跟对错没关。

只是个人的智慧能否到达这个领悟阶段而已。

最主要的是,儒家学者无法去参破道家千年秘传的哲学体系。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情况,起码到目前为止,除了几个理学家,其余的对于道哲的理解反而儒家不如易家。

孔颖达,是唐代很出名的大家,在正统文化上占有很高的位置。

你们可以看一下,他对于格物致知的理解。

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

“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学习,招致所知。

格,来也。

已有所知则能在于来物;若知善深则来善物,知恶深则来恶物。

言善事随人行善而来应之,恶事随人行恶亦来应之。

言善恶之来,缘人所好也。

物格而後知至者,物既来则知其善恶所至。

善事来则知其至于善,若恶事来则知其至于恶。

既能知至,则行善不行恶也。

”这一段的理解,是直接把格物致知变成了因果论。

一代学术大家,你们自己去评论去吧。

我不做评论呢。

反正这种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已经歪曲了。

而且孔颖达很明显在格物上,是继承了郑玄的体系和理解。

格,来也。

我也无话好说。

格字,在最起初的说文解字讲,是术的样貌。

到后来就引申为格子,一种承载物。

实际上,对于格子,朱熹的理解是对的。

但是他去用去做了不对的事情。

朱熹对于格物致知的注释,导致了后来的三纲五常的出现。

他认为,格就是格子,是困住物品的东西。

所谓的格物,就是格子困住物品,那么衍生到人的身上,那就囚牢困住人的行为。

用一定的框框将物体约束。

对于人来说,生存于社会用法律约束,归依佛门是接受戒律,日常生活符合规矩。

都是格物。

朱熹所言达的知,即是一切真善美,“知”是知性─包含了智慧、心得感悟与知识。

以强行囚牢的人行为,从而达到对于纲常伦理的正常,符合天理,应天而行。

这是朱熹对于格物致知的理解。

这种理解,用浅白的语言讲,一切违背道德的事情都不能做,做了就得要受到老天爷的惩罚。

可以这么去形容。

事实上,朱熹这个时候已经是三教合一的时候,所以这种解释是参合的道家的天人合一,还有佛家的因果论在里面。

也是让人性被困住千百年的一种文化。

有人说他是真学,有人说他是伪学。

一直到现在都还在为朱熹的学术在争吵不休。

你们认为朱熹的理解怎样?

事实上这家伙是很聪明。

对于很多事物的理解都有一定的领悟能力。

但是,他的做法偏偏就有点偏离正常轨道。

这种作风与我这种剑走偏锋是不同的。

他是硬要把刀片磨锋利了,要不砍人,要不砍柴。

就看你砍那样,是把学问推到了风口浪尖,进不得,退不了。

所以好的一面重振了三纲五常的纲常伦理和道德,产生了一定的价值观。

使得人在伦理道德上起到了巩固作用,这点是他的贡献。

不对的是,他的做法跟宗教文化很相似,你不得杀生否则你会被判到十八层地狱。

中国各代历史大家对对于格物致知的看法不同,各自有各自的领悟。

我现在给你们讲这个,是要告诉你们。

格物致知在起源时候的本质。

之后后代的历史学者大家的各自领悟,都有学习的地方。

但是,又不可尽听尽信。

他们的对错不重要,纠结在这些东西上面去只会浪费时间。

既然你们知道格物致知的根本含义就可以了。

至于给你们看的这些历代学者对于格物致知的理解,你们好好看看就行了。

这里就王阳明说的还可以,其余的歪曲的地方很多。

现在给你们一个题目:

总结一下我表达的格物致知是什么?

用一段小文字表达即可。

有空做一下。

3、历代学者对于格物致知的理解“格物致知”[1]的真正意涵,已是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

从最早为《大学》作注的东汉郑玄,一直到现代的儒学学者,已经争论了一千余年,至今仍无定论。

明末刘宗周就说:

“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

”而由刘宗周至今,又历三百余年,更增加了许多不同见解。

中国历代学者对于“格物致知”的观念争议,以下就重点例举一千余年来儒学界的主要各家解释原文:

东汉【郑玄】:

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

“格,来也。

物、犹事也。

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

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

言事缘人所好来也。

此致或为至。

”唐朝【孔颖达】:

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

“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学习,招致所知。

格,来也。

已有所知则能在于来物;若知善深则来善物,知恶深则来恶物。

言善事随人行善而来应之,恶事随人行恶亦来应之。

言善恶之来,缘人所好也。

物格而後知至者,物既来则知其善恶所至。

善事来则知其至于善,若恶事来则知其至于恶。

既能知至,则行善不行恶也。

”【李翱】:

万物所来感受,内心明知昭然不惑。

“物者,万物也。

格者,来也,至也。

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应于物者,是致知也。

”北宋【司马光】:

抵御外物诱惑,而后知晓德行至道。

“人情莫不好善而恶恶,慕是而羞非。

然善且是者盖寡,恶且非者实多。

何哉?

皆物诱之,物迫之,而旋至于莫之知;富贵汩其智,贫贱翳其心故也。

”“格,犹扞也、御也。

能扞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

郑氏以格为来,或者犹未尽古人之意乎。

”【程颢】:

穷究事物道理,知性不受外物牵役。

“格、至也。

穷理而至于物,则物理尽。

”“物来则知起,物各付物,不役其知,则意诚不动。

意诚自定,则心正,始学之事也。

”【程颐】:

穷究事物道理,致使自心知通天理。

“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

穷其理然后足以致之,不穷则不能致也。

”“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皆有理。

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

”“格,至也,谓穷至物理也。

”“问:

“格物是外物?

是性分中物?

”曰:

“不拘,凡眼前无非是物。

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

至于君臣、父子之间,皆是理。

””“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由曰穷齐理而已也。

”“物,犹事也。

凡事上穷其理,则无不通。

”南宋【朱熹】:

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

“格,至也。

物,犹事也。

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

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至于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贯通,则众物之表裏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故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

格者,极至之谓。

如“格于文祖”之格,言穷之而至其极也。

”【陆九渊】:

修持心性不为物牵,回复天理之知。

“天之与我者,即此心也。

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心即理也。

”“此理本天之所与我,非由外铄。

明得此理,即是主宰。

真能为主,则外物不能移,邪说不能惑。

”“心不可泊一事,只自立心,人心本来无事胡乱。

彼事物牵去,若是有精神,即时便出便好;若一向去,便坏了。

格物者,格此者也。

伏羲仰象俯法,亦先于此尽力焉耳。

不然,所谓格物,末而已矣。

”“学问之初,切磋之次,必有自疑之兆;及其至也,必有自克之实;此古人格物致知之功也。

”【黎立武】:

通彻研究《大学》所述的事物内容。

“物有本末,指心、身、家、国、天下而言。

事有终始,指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而言。

由心身而推之天下,自本而末也。

由平治而溯至格物,终必有始也。

”“格物即物有本末之物,致知即知所先后之知,盖通彻物之本末,事之终始,而知用力之先後耳。

夫物,孰有出于身心家国天下之外哉!

”明朝【王阳明】:

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

““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

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

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良知明觉者也。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

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

归於正者,为善之谓也。

夫是之谓格。

”、“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发,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

如意用於事亲,即事亲之事,格之必尽。

夫天理则吾事亲之良知,无私欲之间,而得以致其极。

知致则意无所欺,而可诚矣;意诚则心无所放,而可正矣。

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归於正。

”、“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

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

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

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

即是穷理。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

”【王艮】:

规范反省自身行为,了知德行根本。

“格如格式之格,即后絜矩之谓。

吾身是个矩,天下国家是个方,絜矩,则知方之不正,由矩之不正也。

是以只去正矩,却不在方上求,矩正则方正矣,方正则成格矣。

故曰物格。

吾身对上下前后左右是物,絜矩是格也。

”“物格知至,知本也;诚意正心修身,立本也;本末一贯,是故爱人治人礼人也,格物也。

不亲、不治、不答,是谓行有不得于心,然后反己也。

格物然后知反己,反己是格物的功夫。

反之如何?

正己而已矣。

反其仁治敬,正己也。

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此正己而物正也,然后身安也。

”【瞿汝稷】:

止于应止之行,而可达致至善之知。

“射有三耦,耦凡二人,上耦则止于上耦之物,中耦则止于中耦之物,下耦则止于下耦之物。

画地而定三耦应止之所,名之物也。

故《大学》言物是应止之所也。

格,至也。

格物也者,至于所应止之所也。

”【蕅益智旭】:

修持唯心识观,转意识为妙观察智。

“正其心者,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也,诚其意者,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也,致其知者,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也,格物者,作唯心识观,了知天下国家,根身器界,皆是自心中所现物,心外别无他物也。

”【憨山德清】:

感通外境万物,致以化为自心真知。

“物即外物,一向与我作对者,乃见闻知觉视听言动所取之境。

知即真知,乃自体本明之智光。

”“格即'禹格三苗’之格;谓我以至诚感通,彼即化而归我。

所谓至诚贯金石,感豚鱼;格也。

”“以妄知用妄想。

故物与我相扞格。

向之与我扞格者,今则化为我心之妙境矣!

物化为知,与我为一。

其为感格之格,复何疑问。

”清朝【孙奇逢】:

“吾性之理,本之於天,具之於心,涵而为纯一之体,发而为灵明之用,其灵明之发而为最於一之念者,则良知是也。

即良知之发,而识吾性之真,因推极其良知之用,以复还吾性之体;是王子良知之说,正有合於吾性,而不可以非者也。

吾性之理,本之於天,具之於心,统而为彝伦之大,散而为万事万物之理,是万事万物之理,即吾性之所存也。

本吾性之理,以格万事万物之理。

穷万事万物之理,而益明吾性之理,是朱子即物穷理之说,亦有合於吾性,而不可以为非也。

盖王子得吾性之要,朱子得吾性之全。

不得其要,则泛滥而无本;不得其全,则缺略而不该。

然所谓要者,即所以主宰其全,非於全理之外,而别有所谓要。

所谓全者,即所以统具乎其要,非於要理之外,而别有所谓全,是吾所谓归於一者也。

”【颜元】:

亲自实践验证,致使知性通达事理。

“格物之格,王门训正,朱门训至,汉儒以来,似皆未稳。

元谓当如史书'手格猛兽’之格,'於格杀之’之格,即孔门六艺之教是也。

”“周公以六艺教人,正就人伦日用为教,故曰'修道谓教’。

盖三物之六德,其发见为六行,而实事为六艺,孔门'学而时习之’即此也;所谓'格物’也。

”【印光】:

格物致知确解,解曰,格除幻妄私欲物,致显中庸秉彝知。

此物,即心中不合天理人情之私欲。

一有私欲,则所知所见皆偏而不正。

若格除此幻妄不实之私欲,则不偏不易,即心本具之正知自显。

一举一动,悉合情理,了无偏僻。

此圣人为天下后世所立修己治心之大法。

修齐治平在是。

超凡入圣亦在是。

于此用功最省力。

而其所得之利益,随各人之工夫浅深,为贤为圣,乃至为佛,悉由是得。

况其下焉者乎。

惜后儒不察,以物为事物,以知为知识。

则是以根本之根本,认为枝末之枝末。

又以枝末之枝末,认为根本之根本。

不但不得圣人之意,亦乱圣人之文。

何以言之,以欲诚其意,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此极省力,极简便,举念即得之法。

弃之不讲,令人推极吾之知识,穷尽天下事物之理,以期诚意正心者,则举世难得其人矣。

由宋儒误认物为外物,故后儒只云诚正,而不提格致。

此理极明显,以自命得圣人心传者错解之。

致圣人教人修己治心之道,晦塞不彰。

可不哀哉。

若专主自治,则格物一法,便可足用。

以私欲一去,则众恶悉除,众善悉生,故云足用。

若欲令举世之人悉去私欲而显正知,非提倡因果报应不可。

以凡欲自利者,固不暇计及人之利与否。

若知善恶因果,如影随形,如响应声。

声和则响顺,形直则影端。

了此,则不期格物,而自肯格物矣。

故孔子之赞周易也,最初即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积善,积不善,因也。

余庆,余殃,则果矣。

箕子之陈洪范也,末后方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

此实明前生之因,今生之果。

向,顺也。

用,以也,得也。

威义,当是违。

极,穷厄也。

由前生所行,违背正道,致今生得此穷厄之果也。

后儒不察文理,一归于王政,则成违天理而诬王政矣。

小儿生于富贵家,即享福,生于贫贱家,即受苦,岂王政令彼生乎。

五福之四,攸好德,乃前生修道修德之习性。

一寿,二富,三康宁,五考终命,乃前生修道修德所感之果报也。

六极之一凶短折,二疾,三忧,四贫,五恶,(貌丑曰恶)六弱,(身柔曰弱)乃前生多作不顺道义之事之果报,何得皆归于王政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