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孤独感孤独症研究综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8232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孤独感孤独症研究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外孤独感孤独症研究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外孤独感孤独症研究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国外孤独感孤独症研究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国外孤独感孤独症研究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外孤独感孤独症研究综述.docx

《国外孤独感孤独症研究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孤独感孤独症研究综述.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外孤独感孤独症研究综述.docx

国外孤独感孤独症研究综述

孤独感是30年来中西方心理学家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

“孤独”这个词汇来自医学领域,最初用来表示人际交往沟通以及情感表述方面的功能障碍。

“孤独感”是人类普遍的情绪体验,己成为现代人的通病(黄洁华,2000)。

总的说来,孤独是由社会关系方面问题所引发的一种消极情感体验(Uruk&Demir2003)。

对孤独感的体验有些是情境性的,其作用时间比较短。

然而,某些人在很多场合下都频繁地体验到孤独感,以至于孤独就发展成为他们的某种长期的人格特征(Neto&Barros,2000;Nilssonetal,2006)。

虽然孤独感是一种令人较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但它也起到一定的信号作用,它表明个体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在某些较为重要的方面存在某种缺陷。

如周宗奎、范翠英(2001)发现,在同伴交往中产生的孤独感,是儿童在同伴群体中感到不安的重要指标。

儿童长期处于状态会导致适应不良。

JeromeKagan(2009)认为,孤独感会导致高血压、学业失败等问题。

Belmer(2011)的研究也发现长期处于孤独中的学生在学术研究和学业考试上都无法取得成功。

Weiss(1973)发表了论文《孤独,一种情绪及社会性孤立体验》,从此开创了有关孤独感领域的研究。

在此文的启发下,PePlan等开始对成人孤独感进行了研究。

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成人孤独感研究的推动,对儿童孤独感的研究也开始逐渐开展起来了。

当前,在心理学界,有关于孤独感的研究大部分是关于孤独感的研究取向、定义、结构、测量指标、预测指标的测量、孤独感的时间性问题和影响因素的分析等方面。

孤独感的定义

在20世纪40年代,Leokamer就对孤独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孤独感的概念:

孤独是一种情绪性问题,是个体的主观情绪性体验,是社会人际交往和沟通模式的质的异常,是个体在各种场合中的社交技能、认知或交流能力等均发生广泛性迟缓的现象。

(好像是儿童孤独感)随后,研究者把孤独概念引入心理学领域,并对其概念、结构进行了广泛探讨。

Weiss(1973)认为孤独是源于个体渴望社会人际交往却感到与同伴群体疏离或感到被同伴拒绝,由此而产生一种长期弥漫性的令人苦恼的心理状态。

Sermat(1978)则认为孤独是由于个体想要有的朋友数量与现实有的朋友数量差距或社交关系网络缺乏所致(朋友改掉)。

Perlman和PePlau(1981)则指出孤独感指的是个体由于社交关系网络不足导致的消极情绪体验,这种社交关系网络不足包括数量不足和质量低下。

PePlau,Russell和Heim(1979)认为,当个体的社交关系网络现实远远低于个体对其的期望时就会产生孤独感。

Cassidy和Ber1in(1999)认为儿童孤独感是一种负性情绪体验,是儿童感觉自己在需要别人时却不可得到时产生的悲伤沮丧和不愉快体验(Cassidy&Berlin,1999)。

长期以来,国内研究者对孤独感定义的描述大多是对国外学者观点的直接或者间接引用,或者是定性的描述。

朱智贤认为孤独感是人在某种陌生、封闭或特殊的环境中所产生的一种孤单和不愉快的情感。

而李传银(1999)、邓丽芳(2006)等则认为:

孤独是当个体感到人际关系实在不让人满意时,由于对社交的期待与实际交往水平差距不小时从而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

黄希庭(2004)指出孤独是一种负向的情绪体验,是个体期望具有满意的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却又无法满足,从而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

近十年来,国内研究者开始对孤独感开展本土化的实证研究,并由此导致对孤独感的定义做出了一些新的探讨。

李艺敏(2004)认为孤独感是个体觉知到的渴望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与这种需要的真正满足程度之间存在不一致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其并不总是消极的。

吴立奇(2008)认为,孤独感是当个体实际的社会关系网络比预期的更小或更不满意时所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虽然人们对孤独感的理解有比较大的差异,但综合上述定义,仍然可以发现孤独感所共有的三个方面重要特征:

(1)孤独感源于人际关系不令人满意或人际关系缺陷;

(2)孤独感是一种主观情绪性体验,并非客观的社交孤立状态;(3)孤独感体验是使人痛苦的(Plau&Perlmen,1982)。

孤独感研究的理论取向

从社交需要理论角度看,孤独感是个体对社交需要未得到满足的反应。

Sulnvan(1953)认为孤独感是人的某种亲密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不愉快体验。

Weiss(1973)认为孤独感是因为较为明确的人际关系不足而造成的结果。

BeverleyTerrellDeutsch(1999)认为,人有与人持续交往及被人关爱的需求,若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人就会体验到孤独感。

由上述观点可见,社交需要理论比较关注孤独感的情感层面。

Weiss(1973)认为孤独感包括社交性孤独感和情绪性孤独感。

社交需要理论认为孤独感可以以社会性和情绪性两种形式的进行区分,然而这两者并非是完全独立的。

研究发现,在社会性和情绪性孤独感之间有着高度共同的变异。

从认知加工理论角度看,孤独感是由于个体期望的人际关系与当前的人际关系状态之间有差距并由此感到不满意而产生的不愉快感觉。

因此,孤独感的认知加工观点也被称为“差距观”。

当研究孤独感时,认知加工理论一般站在当事人角度,重点分析孤独个体如何觉知和评价其社交生活。

从这个意义上看,因为人们以不同的标准评判自己的社交状况,并且认知加工理论强调的是孤独感的认知成分,而不是孤独感的情感成分。

因此,在认知加工视角的孤独感研究中比较关注个体对社交关系的知觉和评价方面。

PePlau&Periman(1982)认为,当个体知觉到两种因素—渴望的社交关系模式和实际的社交关系模式一之间存在差异时,个体就会体验到孤独。

Altman(1975)也推断,孤独感可能产生于对实际的和渴望的社交关系质量、数量的比较。

因此,认知加工理论认为,当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比其期望的更不满意时,就会产生孤独感(Peplau&Perlman,1984)。

相比较于生活需要理论的研究,认知加工理论更关注能预测孤独感的认知加工过程及对独处和社交拒绝解释的归因而非需要的满足。

行为理论认为,社会强化不足容易导致孤独感:

而孤独感常被认为是对较为重要的社交强化不足的反应。

从行为角度看,孤独感可以定义为某种负性的,令人不愉快的情绪,常当做归因的函数被个体用来解释令人不愉快的社交关系和挫折(Young,1982)。

1990年,Marooen和Goossens总结了关于成人孤独感的理论研究取向之间的一些共同点。

第一,孤独感是在个体间的社会交往中产生的。

人类需要理论与认知加工理论的研究均支持此观点。

(2)孤独感是一种使人痛苦的消极体验。

三种研究均主张孤独感是一种令人痛苦的主观体验。

(3)孤独感是一种主观的体验。

孤独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对其研究的一般方法是自我报告法。

(4)孤独感与独处及独居均有差异。

孤独感是指个体对其社交关系网络不足的主观知觉,不同于独处,因为独处所指的是真实的状态。

而独居指的是主观有意选择的独处。

孤独感的分类

情绪孤独感与社会孤独感个体所体验到的孤独感是一致还是有差异,是一维的还是多维的,对此,学术界迄今为止尚无共识。

Russell,peplau和Cutrona(1980)认为孤独感是一种单维度的情绪反应,系由个体对社交的渴望和期望值与实际水平差距过大引起的,他们认为,孤独的核心感觉在性质上是一致的,感到孤独的人均以相同的方式理解和体验孤独。

然而Weiss则认为孤独感应该包含情绪孤独感和社交孤独感。

情绪孤独感指的是个体由于其依恋需要无法得到满足而引起的孤独感;社交孤独感则是指个体因为其社会整合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或由于缺少社会感而引起的孤独感。

调查表明,Weiss的二元观点影响最大。

Vineenzi和Grabosky(1987)又提出孤独感的类型是多维度的,包括四个方面:

情绪孤立、社交孤立、情绪孤独感和社交孤独感。

(职场孤独感基本是二元的,学会对应起来)

状态孤独感与特质孤独感

从孤独感与时间的关系角度可以将孤独感分为状态孤独感和特质孤独。

Young和Beck把孤独分为情境性孤独、暂时性孤独和长期性孤独。

情境性孤独指的是对个体而言较为重要的人际关系破裂、瓦解或改变时,个体所体验到的孤独;暂时性孤独是指多数人都能体验到的偶然出现的孤独;长期性孤独是指较长时期内个体总是感到缺少使其满意的人际关系或者因长期与人社交不足及存在社交技能缺陷而产生的孤独。

Gerson&Periman(1979)依据孤独感在时间方面的特征将孤独感分为暂时和境遇性孤独感和慢性的素质孤独感。

实际上,前者就是Young等人所说的暂时性和情境性孤独,统称为状态孤独感;后者称之为特质孤独感。

由此可见,状态孤独感是对环境变化的暂时反应,但是如果个体长期无法适应这些环境变化就可能转化为长期性孤独;而长期性孤独的人则很难与他人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会为此感到极为痛苦。

(职场孤独感应该是状态孤独感)

朱智贤认为可以将孤独感分为主动孤独感和被动孤独感,主动孤独感是出于符合特定文化要求而刻意追求的心理隔离状态,通常与宗教阪依结合在一起;被动孤独感却是由于个体被迫与他人隔离,由于社会因素等原因无法满足个体强烈的社交需要所致。

Sealiseetal(1984)将孤独感概括为以下四种情绪的组合:

(l)“不安”感,如紧张不安的情绪体验;

(2)被“遗弃”感,如抑郁、沮丧等情绪;(3)“损耗”感,如空虚、无聊等;(4)“孤立”感,如不被接受、被忽视等情绪体验。

当然,对于这些孤独感的分类方法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没有哪一种是绝对正确的标准,每一种分类都有其侧重点,这就要求研究者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综合考量。

以上来自《不同孤独感农村留守儿童对亲情缺失信息的加工特点研究》文章1

国内心理学家朱自贤(1989)把孤独定义为是一种主观自觉与社会隔离而只身孤立的心理状态。

李传银等(1999)在综述国内外孤独的定义后提出:

孤独是当个人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产生差距时而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常伴有寂寞、孤立、无助、郁闷等不良清绪反应和难耐的精神空落感。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孤独概念的界定仍存在很大的分歧,但都是在基于对孤独四个基本假设上提出的自己对孤独概念的界定,其假设是:

(1)孤独源自于社交不足与人际关系缺陷,是在人际关系中产生;

(2)孤独不完全是客观的,部分是主观的,并依赖于个人的期望和感觉,而非客观的社交孤立状态;(3)个体对孤独的体验是不愉快的、痛苦的;(4)孤独会促使个体自身努力去减轻孤独。

〔4」因此,可以看出孤独者往往是社交不足,或者存在人际关系上的缺陷,并为此而深感痛苦。

对于表面上不与他人接触或接触很少,或表面上显得孤独,其实在心理层面上没有感到痛苦的个体,则不能定义为孤独者;相反,客观上人际关系和社交状态表现出一种良好和充足的状态,但仍对现有水平和状态不满而深感痛苦的个体,那么他依然是孤独的。

依据孤独的不同症状和治疗方法分类

1973年Weiss根据孤独所表现的不同症状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把孤独分为两类:

社交孤独与情感孤独。

社交孤独是一种由于缺乏社交网络或不被自己所需的团体所接受而形成社交孤立的孤独。

情感孤独是一种由于缺乏在个体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且能给予个体情感和安全的关系而导致的情感孤立形式或状态。

1980年Young根据对孤独进行评定和考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时间维度,将孤独划分为三类:

长期性孤独、暂时性孤独和情境性孤独。

长期性孤独指个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感到缺乏令自己满意的人际关系或长期社交不足和存在社交缺陷;暂时性孤独是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常常会体验到的偶然的一时性的孤独感;情境性孤独是当个体至关重要的人际关系的遭到破裂、瓦解和改变时或者个体处在陌生、封闭、孤单的社交环境中而体验到的一种孤独感。

Gerson和Perlman(1979)及Shaver等(1985)也从时间维度对孤独进行划分。

认为孤独既可为短期的、一时性的和境遇性的;也可以是长期性的或特质性的。

以上来自《2、大学生孤独感_社会支持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文章3是一篇主要写孤独感的,文献综述比较全。

关于孤独的心理学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国外各种学派都从自己的角度给孤独下了定义,精神分析学派对孤独的关注最早。

Sullivan(1953)在1953年将孤独定义为个体与人接触的需要不能满足而产生的一种负向体验。

PePlau,RuSSel和Heim认为当个体的社会关系网比预期的更小或更不满意时,孤独就会出现。

SChmit(1983)则认为孤独是由于个人感受到他所拥有的人际关系与希望的人际关系之间的不一致而导致的。

Rook(1984)认为,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和人际情境都可能成为孤独产生的导火索,因而孤独的定义应是个体被他人疏远、误解或拒绝,或者缺乏亲密的社会同伴,或者缺少获得人际融合和情感亲密的活动时,体验到的一种持续的令人痛苦的情感。

我国学者也对孤独进行了描述,黄希庭(2004)认为孤独是一种负向的情绪体验,是个体渴望人际交往和亲密关系却又无法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

岑国祯(1996)将孤独定义为个体因在人际关系中未能满足自己的社会期望,在主观上产生自己被忽视、被遗忘、被他人认为是无足轻重的感受,从而引发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

在对孤独感的分类上,WeiSS(1973)将孤独分为两类:

情绪孤独感和社会孤独感。

情绪孤独感是指人们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孤独感,表现为缺乏亲密感;社会孤独感是人们社会整合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缺乏社会感时产生的孤独感。

Young和Beck(1979)曾将孤独区分为长期性孤独、情境性孤独和暂时性孤独。

Gerson和Perlman(1979)及shaver(1985)也对孤独从时间上作了区别,他们认为孤独既可为短期的、可为一时性、境遇性的,也可以是长期性的或特质性的。

前者即Young所说的暂时性和情境性孤独,统称为状态孤独;后者称之为特制孤独,可能是一种漫长的和长期存在的慢性孤独,是个体长期人际关系不良或社交不足的反应,也可以说是一种人格特

精神分析对孤独的分析主要以弗洛伊德关于童年早期经历影响到人格发展的观点—成年人的人格几乎是在儿童五六岁时就完全形成—为基础。

早期的精神分析者就把孤独的形成归因于包括婴儿期的自恋和敌对(Zilboorg,1938),儿童时期对于亲密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Fromm-Reichman,1959;Sullivan,1953)以及早期的依恋的缺乏(Bowlby,1977;Weiss,1973)。

一些认知心理学家主张孤独是起源于个体己经获得的人际关系与期望获得的人际关系之间的差距(Peplau,Miehel&Moraseh,1982;Perlman&Peplau1982);也有将孤独看作是由一系列消极、内向而稳定的关于个体人际关系缺陷的归因引起的(Anderson&Alnoult,1985:

Sehultz,&Moore,1986;Snodgass,1982);此外,也有把孤独产生的原因归就于那些支配个体生活的不合理信念(Brings,1986;Hoglund&llison,1987)。

总的说来,孤独的人可能发展了一种不准确的人际关系标准和不切实际的社交期望,而且严重依赖这种自我标准和期望过去理解和评价自己人际关系状况及社交水平,感到其他人不理解自己。

同时又害怕与他人公开比较,暴露自己的社交无能和失败,因而隐瞒自己不满意的感情或避开讨论社交问题,其结果是难以获取交往中的正常体验,造成感情上与他人的隔膜与疏离进而愈加感到孤独(PePlau&Periman,1982)。

另外,行为主义在分析孤独时,更多主张孤独的形成是由于缺乏对于发展适当的亲密关系和社交关系时所必须的社交技能(deJong-Gierveld,1987;Jones,Hobbs&Hockenbury,1982)。

台湾学者张春兴(1993)认为,经常感到孤独的人难以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或者说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唯与下列个人原因有关:

(1)缺乏社交技巧,不能在与别人接触时体察别人并适度表现自己。

(2)过分重视个人爱好的即刻满足,忽视他人的权益与要求,无从在人际间建立分忧或共乐的亲密关系。

(3)对人缺乏同情与同理心,既不能感人之感,也不能知人之所知,因而无法获得他人的感情回应。

(4)自责倾向过重,与人交往过分患得患失,因恐惧失败心理的影响而导致社会活动的退缩与逃避。

(5)个性悲观,对人无信心,与人交不能坦诚相对,不能表露自己的特点,因而无从获取对方的理解与尊重。

在考查孤独时,明确孤独者认知过程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个体孤独情绪的产生和表现强度显然要受到个体对自己人际交往水平和人际处境状况的知觉、理解和评价的制约和影响。

Perlman(1982)的观察研究发现,孤独的人在人际交往情景中常常不能有效地控制他们的注意,并且过分关注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行为表现,在交往过程中对细微的线索过于敏感,对他人的行为和意图常常加以歪曲或曲解。

而且对自己或他人的评价都比较消极。

因此他们可能以对自己和与其相互作用的人过分消极的情绪来处理人际交往(Levin&Stokes,1986),而且孤独者在信任他人方面有困难并倾向于认为其他人不信任自己(Rotenberg,1994)。

一项实验中参与者要和一位陌生人交谈五分钟,接着让参与者看这个人对他们的评价的录像片(包括积极和消极的评价),结果孤独者比非孤独者更加注意并更易回忆那些消极反馈,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的相互作用比事实上进行得更坏,孤独者比非孤独者追求友谊或寻求他人一起做事的可能性更小。

因此孤独者消极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使其陷入无法解决自身问题的循环之中。

目前对认知因素的孤独研究主要集中在归因方面。

孤独者经常为其社交不足和人际缺陷找寻合理的解释。

孤独者认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是缺乏能力的(Horowitz、French和Anderson,1982)。

这种归因方式使孤独者看到自身的自卑感:

他们当个人的人际交往失败归结于社交无能,并且不像非孤独者那样,他们不认为人际交往失败是暂时的,通过更加的努力和尝试其他方法是可以弥补的。

而且,他感到这些尝试是无用的。

因此他们更容易放弃,或者有可能的话尽量避免人际交往的情境。

这种自我强加的隔离减少了个体发展社交技能的机会,导致更为消极的自我评价和更多的社交退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