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81211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docx

《浙江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docx

浙江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专业:

国际经济贸易

题  目:

 浙江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一、引言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也随之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

目前关于我国外贸竞争力尤其是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研究还属于一个较新的领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较为有限。

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又综述了与高技术产品相关的经济贸易理论,认为在新的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中,基于空间扩散理论,增长极理论,苗床理论、创新理论和企业家能力理论,三元参与理论,高新技术区域发展战略理论等五大类理论,为发展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

因此,我国也格外关注这方面的研究,特别重视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出口能力的提高。

本文主要叙述了国内外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以及高技术产品的相关理论,另外也查阅了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一些主要研究,下面作简要的评述。

二、国内外关于国际竞争力理论综述

(一)国外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国外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而在中国,此类研究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落后了国外近20年。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中国参与全球竞争步伐的加快,有关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倍受关注。

1980年美国提出了第一份正式的国家竞争力报告——美国竞争力的总统报告,该报告就美国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民间组织“世界经济论坛(WorldEconomicForum,WEF)”从1980年开始进行工业化国家竞争力指数的排名[1]。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InstituteforManagementDevelopment,IMD)也从1985年开始与WEF合作出版《世界竞争力年鉴》。

其它发达国家的政府也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或协调机构。

不同学者和机构对于国际竞争力的理解和看法存在着较大的争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出发,最早的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赫可歇尔一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邓宁的内部化优势理论,以及按照新贸易理论的解释,竞争力是某种技术优势、规模优势的反映。

另外,许多学者如Markusen(1992)和RiadAjaaa(1992)等将其定义为该国出口占世界出口的份额及其增长。

经合组织(OECD)(2004)还提出,“国家经济的竞争能力是建立在国内从事外贸的企业竞争能力之上的,但又远非国内企业竞争能力的简单累加或平均的结果"[2]。

从效率角度出发,McKee和Sessions.Robinson(1989)以及波特(MichaelE.Porter,1990)认为,企业、国家或产业竞争力的概念就是生产率;克鲁格曼(PaulKrugman,1996)也认为,竞争力概念如果有意义的话,也只能是生产率的代名词。

从企业角度出发,Cohen(1989)认为,国际竞争力实际上是企业的盈利能力;Carmichael(1978)、石原正太郎(HideoYamashita,1998)将国际竞争力定义为:

一个国家的企业或者产业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的能力;钱德勒在研究了美国、英国、德国发展的原动力之后认为,现代企业在各个国家发展的不同道路说明各个国家企业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上的差异,是一种组织能力或管理模式上的差异;C.Prahalad和G.Hamel(2003)认为企业竞争力在于企业内部的核心技术和技能[3]。

(二)国内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国内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或流派,而主要是在国外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不同经济领域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原国家体改委(1989年)与世界经济论坛、瑞士洛桑管理学院进行了国际竞争力方面的合作研究,并于1993年将中国的部分数据纳入《全球竞争力报告》,1994年中国加入该报告的部分项目比较中,1995年加入该报告的全部项目比较中,并参加了全球竞争力的排序[4]。

狄昂照,吴明录等(1992年)出版了《国际竞争力》一书,该书论述了国际市场占有率问题,在对亚太15国和地区国际竞争能力进行比较的同时,专门对中国的市场占有率问题进行了讨论。

1998年裴长洪出版了《利用外资和产业竞争力》,对中国出口竞争力、外商投资与中国产业竞争力等进行了实证研究[5]。

武汉大学经济系邹薇(1999年)应用国际竞争力的显示性比较优势(RevealedComparaliveAdvantage,RCA)指标,对中国1965年至1995年9大类产业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依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人民币贬值来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是不正确的。

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认为,竞争优势理论的追随者往往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两个范畴对立起来或者干脆使用竞争优势理论来否定比较优势理论。

并证明,对两种理论相互关系的上述理解基本上是错误的。

提出竞争优势的建立离不开比较优势的发挥。

发展中国家只有充分依靠和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才能够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的经济发展[6]。

金碚在他的《竞争力经济学》一书中提到研究产业竞争力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客观地描述产业竞争力的实际结果,而更重要的是要发现决定或影响特定产业竞争力的因素,即寻找导致产业竞争力的实际结果以及未来趋势的原因,从而揭示和论证产业竞争力形成的因果关系。

一般而言,决定产业在市场上竞争结果有价格因素和非价格因素两方面因素,与之相对应,竞争力还可分解为价格竞争力和非价格竞争力,这两种因素又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

如果把决定或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各种因素的因果关系一直往前推溯,几乎可以涉及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一切方面。

显然,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因果关系错综复杂的庞大系统,它需要我们科学地界定所研究对象的边界,所以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确定一个经济分析范式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课题。

产业竞争力的直接来源包括价格、成本、质量、品牌、产品结构、服务、差异化7个因素,间接来源包括生产要素、需求因素、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组织与竞争状态、制度体系、企业文化、政府行为、机遇9个因素,其最终来源于核心能力和技术创新水平。

为此这3个方面共16个因素构成了产业竞争力来源的经济分析范式[7]。

朱冬梅(2005)通过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进行研究,得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提高很快,但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的技术附加值仍然较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成效仍不明显。

在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特点和成因的基础上,指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的迅速提高是产业转移的结果,两非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并提出一些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的对策[8]。

刘小怡等(2001年)认为,国际竞争力可根据用以进行国际比较的实体,划分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三种类型。

这三种竞争力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

国际竞争力的内容最为广泛,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谢章澍、朱斌高(2001)借鉴经济增长理论中内外生变量的概念,以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发展的协同机理为指导,从高技术产业内生竞争力和外生竞争力两方面分析,构建一套评价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内外生指标体系。

吴灼亮、赵兰香(2005)将“资源转化能力”选取劳动生产率、增加值率、产值利税率和销售利润率等二级指标来刻画;“市场化能力”选取产业规模、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新产品销售率、新产品出口销售率和出口价格指数等二级指标来刻画。

在数据搜集和统计的基础上,采用横向国际比较和纵向历史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实力及其演进态势进行实证分析。

武海峰、牛勇平(2009)介绍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基本情况,从进出口角度和我国高技术产品主要贸易伙伴的分布特点方面来研究。

还根据国际市场份额指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国际比较、贸易特化系数比较、R&D强度指标、增加值率比较方面来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还对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辛月、姜延书(2010)运用协整理论,通过建立研发经费支出(R&D),外商直接投资(FDI),实际有效汇率(REER)与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TCI)的协整方程,分析R&D,REER,FDI等因素对TCI的影响。

进而针对各个因素对TCI的关系特征,提出提高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建议。

三、国内外关于高新技术产品的理论综述

(一)国外关于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

高新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扩散理论,增长极理论,苗床理论、创新理论和企业家能力理论,三元参与理论,高新技术区域发展战略理论等五大类理论的提出和扩展上,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空间扩散理论

扩散(diffusion)是创新进行空间传播或转移的过程。

最早对扩散现象进行开创性研究并奠定了空间扩散理论基础的,是被誉为第四代区位大师的瑞典德隆大学哈格斯特朗教授[9]。

之后,一大批美英区位学者对之又做了深入的研究。

扩散理论认为,一项创新由于能够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和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或者能节约劳动和节约资本,或者提供系统的功能(质量)而创造新的市场,促使在创新者与其周围的空间里产生“位势差”。

为了消除这种差异,一种平衡力量就会促进创新者向外扩散和传播,或者周围地区为消除差异而进行学习,模仿和借鉴。

扩散可以发生在人群之间,厂商之间、地区之间和企业与地区之间等,经常是通过技术转让、信息交流、人才流动及国际贸易等方式加以实现。

技术扩散按照扩散过程中空间区位的变化特征来分,有三种类型:

一是扩展扩散,即围绕创新起源点向周围地区扩散,在空间上表现出连续扩散。

扩展扩散主要受距离因素控制,邻近效应明显;二是等级扩散,即创新循着一定的等级序列顺序扩散,如规模顺序、文化层次、社会和经济地位等,其决定因素为接受者的为势;三是位移扩散,即扩散接受者随时间产生非均衡的位移,它主要是由于移民或其他形式的人口流动而引起的。

高新技术的扩散主要是第二种,或三种类型的组合,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也更为复杂多样。

高新技术扩散在不同的空间层次上表现出不同的方式。

在微观尺度上,由于剧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对信息的严重依赖,企业围绕高新区的空间聚集使得企业立于有利区位。

技术空间扩散是科学园形成的重要基础。

罗杰斯[10](E.Rogers)在其《硅谷热》一书专门论述了硅谷的影响和扩散。

他说:

“硅谷的成功也促使高新技术工业区在美国其他地扩散。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扩散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科技园在扩散初期处于能量积蓄阶段,技术和产业的空间扩散很慢,而当积累到一定规模后则增长速度急剧加快,一个系统只有内部各单元的扩散达到这个阶段后,才能表现出明显的系统成长。

2.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帕鲁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增长极理论概论,最初用于经济增长理论,后用于产业区位理论,增长极理论主要研究了增长推动性单位的特征及推动性单位对其他单位增长诱导的机制。

帕鲁推出了推动单位能够诱使经济活动的其他部分增长的五方面诱因:

①一种产业的发展可能获得如塞托夫斯基所提出的“金钱的外部经济”,即增加那些投入部门或产出部门的利润;②如熊彼特所提出的,一种新产业的建立可能刺激其他产业的模仿和创新;③如凯恩斯所分析的,一种产业新的投资可能对经济有乘数效应和加速效应。

同时增长极理论还认为,增长在地理空间上不是均匀发生的,它以不同强度呈点状分布,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区域经济。

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地区后,将形成集聚经济,产生增长中心,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

高新技术产业是典型的推动性产业,而高新区是主要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是所在区域最主要的经济增长极。

3.苗床理论、创新理论和企业家能力理论

①苗床理论。

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特点,“苗床理论”(又称孵化器理论)强调了高新技术企业在形成、发展的最初阶段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开发的企业减少投资和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需要创造一个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环境,即“科技企业孵化器”。

科技企业孵化器不仅仅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创业场地及其他想要的硬件设施,同时还为企业的成长提供必要的管理支持和争取融资的便利。

几乎所有的高新区都有企业孵化器,而且更重要的是,高新区本身就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型孵化器。

②创新理论。

创新概念最早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11]于1934年提出的,他认为:

创新就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经过发展,逐渐有了技术创新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也不亚于技术创新。

二十世纪80年代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科学政策研究也提出了一种基于重要性的创新分类,即创新有四种类型:

渐进创新、质变性创新、技术系统变革和技术—经济范式的变革。

不同的创新对经济的影响程度以及对产业结构和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均有很大差别。

越是重大的技术创新,越需要较高的理论突破和技术基础,研究和开发的投入就越大。

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灵魂,也是高新区发展的灵魂,这已是普遍认同的观点。

鉴于中国现有的经济技术实力和技术创新机制方面的不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具有重大技术突破的不多,一般都是以渐进性的创新为主。

③创业家能力理论。

熊彼特还在1934年推出了“创业家是创造新的产品与服务的关键”的观点,以此为基础后来逐渐形成了“创业家能力理论”。

4.三元参与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府、大学和企业三方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都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而且实践这些问题大都无法由单方面来解决。

在国家科学工业园协会第九届世界大会上,正式提出了科研机构、企业界和政府三方共同参与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三元参与理论”。

其基本特点是政府作为创新和成果转化过程的协调者,并为之提供政策和基础设施;大学为企业提供了技术和人才,同时从企业获得经费以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企业开发转化高新技术以增加效益,同时也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三方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通过高新区这个载体协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于是“三元参与理论”的构想下,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5.高新技术区域发展战略理论

20世纪70年代末,H.J.艾维斯和R.威特曼等人提出了高技术区域发展战略的新思想。

他们认为,区域经济危机、经济脆弱的根本原因不再是企业生产成本过高,而是这些企业新技术开发能力和潜力不足,应通过重视应用技术研究、加快技术成果商品化、提高企业职业技术水平,加强新技术开发活动等来促进区域企业从事新产品的生产和新工艺是开发、扩大原有销售市场、开发新市场。

因此,区域政策的重点应放在扶持现有和潜在的高新技术企业上。

通过支持新技术开发来创造新的高质量的就业机会,改善区域结构。

这一理论对西方各国高新区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很大。

(二)国内对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起步晚,但是发展快,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新增长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明显。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升不仅可以优化我国的出口结构,而且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研究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及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提高产品出口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学者已经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研究。

赖明勇、周杨(2005)认为高技术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效应以及技术外溢作用[12]。

刘欣(2008)通过研究指出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对经济增长和外贸出口的倍数效应和带动作用显著[13]。

刘孟珠(2007)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提出相应的提升竞争力对策[14]。

王分棉、丁岚(2007)通过TCI指数、MI指数和出口优势变差指数对北京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实力及潜力进行评价分析,认为虽然北京的R&D强度远远高于世界发达国家,但是北京只是拥有科技资源比较优势,不具有竞争优势[15]。

关于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特点和发展现状。

DenizUnal-Kesenci.GuillaumeGaulier.FrancoiseLemoine(2007)认为:

近年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迅速增加,其中一半以上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通过进口高新技术零件和部件来实现,属于加工出口。

一半的高新技术进口是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的中间加工,即出口中间产品。

亚洲国家生产共享促进技术转移到中国,提升了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在中国外国子公司的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处于核心地位。

朱冬梅,李宝永(2005)认为:

要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的提高有正确的认识。

文章在分析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特点和成因的基础上,指出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的迅速提高是产业转移的结果,而非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的迅速提高,主要是承接了发达国家在致力于新的技术革新以引入新产品的过程中,国际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特别是IT产业转移的结果。

这种增长是以牺牲经济效率和国民福利为代价的,使中国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处于不利位置。

余道先,刘海云(2007)认为:

对近l0年来中国九大类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贸易结构和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表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发展迅速。

邵春光(2005)认为:

随着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以及后来“科技兴贸”战略实施的推动,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增势强劲,成为拉动全国商品外贸增长的新生力量。

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对于促进全国外贸增长,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提升出口商品附加值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于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面临的问题。

余道先,刘海云(2007)认为:

贸易竞争力较弱;出口贸易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产品增加值低。

刘孟珠(2007)认为:

出口产品结构高度集中;出口水平较低;出口市场集中度过高;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出口企业类型严重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进一步拉大。

郭峰濂,盛水源(2006)认为:

目前,由于骨干人才缺乏,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差,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品牌,产品的高技术含量低。

胡元礼,王岩(2006)认为:

尽管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其主要制约因素有资金短缺、立法不完善、缺乏核心竞争力等。

郭丽峰,刘彦,朱星华(2006)认为:

技术性贸易壁垒及贸易保护主义将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环境产生持续影响;知识产权壁垒将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长期产生影响;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区域内贸易迅速增加,对中国出口形成制约。

朱冬梅,李宝永(2005)认为:

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的技术附加值仍然较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成效仍不明显。

关于寻求促进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对策。

刘孟珠(2007)认为:

应当深化改革,加强创新体制建设,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大科技开发投入,扩大中国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积极推动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推进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市场的多元化,促进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努力缩小地区差异。

余道先,刘海云(2007)认为:

继续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加大高新技术产业R&D投入、优化出口结构、提高整个高新技术产品乃至整个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仍然是中国努力的方向。

郭峰濂,盛水源(2006)认为:

要提高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应当培育高新技术主导产业,有效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政府要加紧研究和制定符合规则的高新技术产业及出口政策体系,采取措施,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主体。

胡元礼,王岩(2006)认为:

为了更快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发挥政府优势,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做好保障。

同时,企业也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促进其产品出口。

雷鸿(2008)在《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及提高竞争力》中,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我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产品结构高度集中、外资企业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占主导地位、我国高新技术出口产品的技术附加值较低,国际竞争力不强。

另外还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弱势竞争的原因及如何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

四、评述

综合上述研究表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起源和发展于发达国家,相关的理论和研究也重要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学者提出和完善的。

我国国内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或流派,而主要是在国外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不同经济领域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竞争力一直的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个企业追求的东西。

国际竞争力往往决定了一个国家或是民族的国际地位,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高兴技术产业是这些年才兴起的新型产业,不过就其影响力而言,不亚于竞争力,高新技术产品是以后发展的方向,这样看来对高新技术和竞争力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国际竞争力理论,以及对高新技术产品的理论成果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综述,从而为分析浙江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能力提供理论基础,给浙江高新技术产品的外贸竞争力提升带来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金哲松.国际贸易结构与流向[M].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6

[2]彭磊.贸易结构优化三阶段论及我国所处阶段的实证检验[J].国际经贸探索,2004,

(1)

[3]赖明勇,许和连,包群.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及实践[M].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2003.8

[4]林本初,冯莹.有关竞争力问题的理论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3期,56-59

[5]姜爱林.国际竞争力及其评价方法综述[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33-38

[6]林毅夫,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J].管理世界,2003年07期

[7]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

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8]朱冬梅,李宝永.试析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的迅速提高[J].经济师,2005年第ll期

[9]RobertG..Hangstrom,《TheDetectiveandInvestor》,Texere2004

[10]罗杰斯.《硅谷热》,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美国哈弗大学出版社1912年版

[12]赖明勇,周杨.高技术产品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及外溢效应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8):

54-58

[13]刘欣.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8

(2):

39-42

[14]刘孟珠.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及对策[J].海峡科学,2007

(2):

23-26

[15]王分棉,丁岚.北京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动态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7(5):

79-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