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方案.docx
《工程测量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测量方案
海青铁路物流大道新建工程
测量方案
编制单位: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编制人:
日期:
2017年3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1
第二章工程概况1
第三章测量部署2
3.1测量人员组织机构2
3.2测量仪器的配备2
3.3测量工作基本要求2
3.4测量工艺流程3
第四章施工测量方法3
4.1.控制测量3
4.1.1平面控制系统的建立3
4.1.2高程控制系统的建立4
4.2施工图审核4
4.3道路工程测量方法5
4.3.1工艺流程5
4.3.2操作方法5
4.4布设施工控制网6
4.4.1现况调查及原地貌测量6
4.4.2路基施工测量6
4.5排水工程测量方法8
4.5.1施工前测量准备8
4.6市政排水工程施工测量8
4.7测量注意事项9
4.7.1平面控制测量9
4.7.2高程控制测量9
4.7.3仪器管理9
第五章成品保护10
第六章施工测量技术保证措施10
第七章安全措施11
第一章编制依据
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
1.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1.4《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68-2008)
1.5《土方开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
1.6工程建设其它强制性条文
第二章工程概况
拟建海青铁路物流大道位于平度市区西南部,起于现状309国道(青岛路),终于规划高新二路,全长4325.003m,红线宽度46m;拟建太原路(物流大道至站前路)起于规划物流大道,终于拟建站前路,全长818.688,红线宽度36m,拟建高新二路(站前路至物流大道)起于拟建站前路,终于物流大道全长464.66m,红线宽度50m;拟建临时路起于规划太原路,终于规划高新二路,全长949.861m。
拟建项目建设范围为现状农田、树林、苗圃和部分村庄。
其中物流大道太原路至高新二路段由于涉及到较大面积的现状村庄拆迁,计划远期实施。
设计基本参数如下:
1.道路等级:
青海铁路物流大道和高新二路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太原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临时路道路等级为城市之路。
2.设计车速:
海青铁路物流大道50Km/h;
太原路(物流大道至站前路)40Km/h;
高新二路(站前路至物流大道)50Km/h。
3.车道宽度:
3.5m、3.25m
第三章测量部署
3.1测量人员组织机构
项目部组建以总工(技术负责人)为总负责人,专业测量工程师为负责人,各施工队成立现场测量小组的管理模式,用来保证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的测量放样。
3.2测量仪器的配备
本标段工程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排水工程及附属工程。
测量要求精度高,测量误差应严格控制在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内,采用GPS和水准仪作为主要测量控制仪器,配备的主要仪器如下:
表3.2-1主要测量设备表
测量工具
仪器厂家
型号
精度
单位
数量
GPS
南方
银河6
2″
台
2
水准仪
赛得
DS32
±1mm
台
4
钢卷尺
50m
把
2
钢卷尺
5m
把
15
塔尺
把
10
3.3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3.3.1施测原则
3.3.1.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3.3.1.2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3.3.1.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3.3.1.4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3.3.1.5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
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3.3.2准备工作学习设计文件和相应的技术标准,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
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坐标,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坐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
3.4测量工艺流程
图3.4-1测量工艺流程图
第四章施工测量方法
4.1.控制测量
4.1.1平面控制系统的建立
4.1.1.1开工前,对业主或设计部门提供的施工区平面控制起始坐标点(应不少于二个点)采用GPS按多边形导线网或一等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联测复核(此项测量工作进行时与专业监理工程师联合测量以避免增加不必要的外业工作量)。
若发现标志不足、不稳妥、被移位或精度不符合要求时,将进行补测、加固、移设或重新测校,并通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
联测点复核完成并经内业平差计算,测量精度指标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后,按工程监理部规定报表格式填写联测复检成果报告,报送工程监理部专业测量监理工程师和项目总监签认,否则不得进行后序测量工作。
4.1.1.2起始平面控制坐标网点经联测复核合格并经工程监理部签认后即可进行平面控制坐标点加密测量。
a.加密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及布点埋石:
鉴于该工程的特点,其加密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在道路中线。
b.平面控制点加密导线测量采用全站仪,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范中精密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指标进行。
c.平面控制加密导线点外业测量完成,并经内业计算满足技术要求后,应填写测量成果报验单,连同加密导线计算表一同报送工程监理部专业监理工程师签证,如监理工程师提出疑议和要求对加密导线进行复核,应密切配合,并提供所需测量设备和相关测量人员。
d.经工程监理签认的测量成果即可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否则应进行补测或重测,并重新进行报验。
e.在工程施工中,应定期对所布设的加密控制网进行复测,以防止因施工而引起控制点的位移变形而影响施工放线的质量及精度,复测结果应形成文字资料,报送工程监理部。
4.1.2高程控制系统的建立
4.1.2.1对业主或设计部门提供水准基点(不应少于2个点)进行水准联测复核,测量水准基点时采用S1型精密水准仪配水准尺,按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复核测量结果报送监理部签认(此项工作在外业作业时,亦应请专业监理工程师到场监督)。
4.1.2.2水准点加密测量水准路线的确定按点埋石:
在标段施工区间范围内,沿线路两侧的稳定位置埋水准点标志桩并与业主或设计部门提供的水准基点形成符合或闭合水准路线,相邻两加密水准点间距离控制在80~120m,以确保在进行施工测量高程放样时能引测高程。
4.2施工图审核
工程开工施工放线之前,项目部专业测量工程师应对整个工程施工图中给出所有测量放线起始数据进行认真的复核计算,并以表格或附图的形式形成书面资料,对经过复核计算与施工图不符的测量放样数据,连同原图纸给定的数据以及其所在的施工图的位置记录一起报送工程监理部,以便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处理,这些数据只有在原设计部门有明确答复和确认后才可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
4.3道路工程测量方法
4.3.1工艺流程
测量桩位交接→桩位复测→布设施工控制网→现况调查及原地貌测量→路基施工测量→路面基层施工测量→路缘石、边坡与边沟施工测量→路面面层施工测量→竣工测量
4.3.2操作方法
4.3.2.1测量桩位交接
a.测量桩位交接工作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或勘测单位向施工单位测量工程师交桩。
交桩要有桩位平面布置图。
桩位交接后办理交接手续。
b.交接桩数量应根据工程的大小确定。
如果与另外施工段连接,应在连接处向界外多交至少一个坐标点和水准点。
c.接桩时应察看点位是否松动或被移动,若已松动或被移动,应及时向勘测单位提出补桩的申请。
d.施工单位应逐一记录现场点位,并做好桩位标记录,桩标不突出的应用钢尺拴桩,做好标记,便于寻找复测。
e.接桩后应及时进行标桩保护,采取混凝土加固、砌保护井和钉设标志牌等措施,容易被车撞轧的控制点应钉设防护栏杆。
4.3.2.2桩位复测
a.接桩后依据设计图纸和交桩资料进行内业校核,检查成果表中的各项计算是否正确。
b.桩位的坐标复测宜采用附合导线法进行,高程复测宜采用附合水准测法。
c.复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交桩单位联系解决。
复测合格后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提交复测报告,以使复测成果得到确认后使用。
4.4布设施工控制网
a.在桩位交接工作结束后,按照要求的精度等级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宜采用沿线路方向的除合导线;高程控制宜采用附合水准线路或三角高程测量。
b.外业观测应选在能见度高、无风的清晨或傍晚进行,以减小大气折光及气压、温度的变化对观测的影响。
c.水准测量可采用一组往返或两组单程进行,往返测或两组单程测高差不符值在限差以内时采用平均值。
d.内业计算必须使用监理工程师认可的表式。
计算步骤应清晰、有条理,成果合格后必须报监理工程师确认。
e.控制桩必须采取拴桩等有效保护措施。
4.4.1现况调查及原地貌测量
4.4.1.1在施工前,应先放出路基征地线(红线),并调查与记录征地线范围内需拆迁或改移的建(构)筑物、树木、文物古迹、各类地下管线等。
若征地线范围不能满足施工需要,应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及建设单位。
4.4.1.2在现况调查结束后,应计算每一桩号中心坐标与对应的路基宽度,放出路基中线与边线。
为保证填方段路基边坡的压实度,在每侧路基设计边线外加宽500mm作为填筑边线。
如遇到路基范围内有不适宜材料需挖除、换填,必须在开挖之前与换填之前测量其范围及深度,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
4.4.1.3路基清表前,均应按纵向50m测设一断面,横断方向6~10点测量原地面高程。
若地形复杂,可以按纵向10~20m测设一断面,所有点位及高程数据应记录在册。
在清表后,恢复所有点位并测量此时地面高程作为清表后的地面高程。
4.4.2路基施工测量
4.4.2.1线路中边桩测量放样直线上中桩测设的间距不应大于50m,平曲线上宜为5~10m。
i.路基施工前,应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路堑堑顶等的具体位置桩。
在距路中心一定安全距离处设立控制桩,其间隔不宜大于20m。
桩上标明极号与路中心填挖高,用(+)表示填方,用
(一)表示挖方。
ii.路基施工期间每月复测一次水准点。
iii.机械施工中,应在边桩处设立明显的填挖标志,宜在不大于50m的段落内,距中心桩一定距离处埋设能控制标高的控制桩,进行施工控制。
发现桩被碰倒或丢失时应及时补上。
iv.施工过程中应保护所以标志,特别是一些原控制点。
v.根据工作需要,可测设线路起终点桩、百米桩、竖曲线的变化情况加桩。
4.4.2.2填方路段填方段路基每填一层恢复一次中线、边线并进行高程测设。
在距路床顶0.7m内,应按设计纵、横断面数据控制;达到路床设计高程后应准确放样路基中心线及两侧边线,并将路基顶设计高程准确测设到中心及两侧桩位上,按设计中线、宽度、坡度、高程控制并自检,自检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i.清表后,根据坐标法和填挖宽度计算法,放样出路基填方的坡脚线,直线段每20米一个桩,曲线段视曲线半径分别为10米和5米一个桩,并注明填方高度。
ii.施工过程中,每填筑一层,根据坐标法和填方宽度计算法,放样出路基填方的实际需要宽度,并在桩上标明填方深度。
iii.每填筑到一定的高度,根据坐标法和填挖宽度计算法,放样出路基填方的实际需要宽度,根据此宽度再修整坡面。
4.4.2.3挖方路段路基挖方段应按设计高程及边坡坡度计算并放出上口开槽线;每挖深一步恢复一次中线、边线并进行高程测设;高程点应布设在两侧护壁处或其他稳定可靠的部位。
挖至路床顶1m左右时,高程点应与附后的高级水准点联测。
清表后,根据坐标法和挖方宽度计算法,放出路基挖方的开口线。
d.路面基层施工测量i.路面基层施工测量重点在控制各层厚度与宽度。
平面测设时,应定出该层的中心与边线桩位。
边线桩位放样时应比该层设计宽度大100mm,以保证压实后该层的设计宽度。
ii.高程测设时,应将设计高程按一定下反数测设到中线与边线高程控制桩上;在使用摊铺机作业时,此时高程控制桩应采用可调式托盘;且桩位间距不应大于10m。
在摊铺机行进中,应有专人看管托盘,若发现托盘移动或钢丝绳从托盘掉下时,应立即重测该处高程。
iii.当分段施工时,平面及高程放样应进入相邻施工段50~100m,以保证分段衔接处线型的平顺美观。
iv.在交叉口或其他不规则地段,高程放样应根据设计提供的方格网进行。
4.4.2.4路面面层施工测量i.路面下面层施工测量:
在使用摊铺机进行路面下面层施工测量时,其施工测量方法同路面基层。
只是应在摊铺压实后及时复测,以保证摊铺厚度。
必要时,应适当调整压实系数。
ii.路面中、上面层施工测量:
当摊铺机采用下面层同样的方法作业时,其施工测量方法路面基层。
若采用浮动基准梁作业时,在摊铺机起步阶段应测量熨平板的平整度及高度;进入正常摊铺后,应在摊铺压实后及时复测高程,以保证摊铺厚度。
iii.在交叉口或其他不规则地段,高程放样应根据设计提供的方格网进行。
4.4.2.5路缘石、边坡施工测量路缘石放样时,直线上桩位测设的间距不应大于10m,平曲线上宜为5m;当公路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小于30m或采用回头曲线时,桩位间距不应大于3m。
高程控制桩的间距与上述一致。
4.5排水工程测量方法
4.5.1施工前测量准备
4.5.1.1熟悉图纸和现场情况施工前,要认真研究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及工程进度安排。
到现场找到各交点桩、转点桩、里程桩及水准点位置。
4.5.1.2校核中线并测设施工控制桩中线测量时所钉各桩,在施工过程中会丢失或被破坏一部分。
为保证中线位置准确可靠,应根据设计及测量数据进行复核,并补齐已丢失的桩。
在施工时由于中线上各桩要被挖掉,为便于恢复中线和其他附属构筑物的位置,应在不受施工干扰、引测方便和易于保存桩位处设置施工控制桩。
施工控制桩分中线控制桩和附属构筑物的位置控制桩两种.
4.5.1.3加密控制点为便于施工过程中引测高程,应根据原有水准点,在沿线附近每隔150m增设一个临时水准点。
4.5.1.4槽口放线槽口放线就是按设计要求的埋深和土质情况、管径大小等计算出开槽宽度,并在地面上定出槽边线位置,划出白灰线,以便开挖施工。
4.6市政排水工程施工测量
4.6.1设置坡度板及测设中线钉市政排水工程施工中的测量工作主要是控制市政排水工程中线设计位置和管底设计高程。
为此,需设置坡度板。
坡度板跨槽设置,间隔一般为10-20m,编以板号。
根据中线控制桩,用经纬仪把市政排水工程中心线投测到坡度板上,用小钉作标记,称作中线钉,以控制市政排水工程中心的平面位置。
4.6.2测设坡度钉为了控制沟槽的开挖深度和市政排水工程的设计高程,还需要在坡度板上测设设计坡度。
为此,在坡度横板上设一坡度立板,一侧对齐中线,在竖面上测设一条高程线,其高程与管底设计高程相差一整分米数,称为下反数。
在该高程线上横向钉一小钉,称为坡度钉,以控制沟底挖土深度和管子的埋设深度。
4.7测量注意事项
4.7.1平面控制测量
测量过程中,要做到小心、仔细、认真,做到测量前要先计算,测量过程中要复算,测量完之后,做好复核工作。
4.7.2高程控制测量
4.7.2.3水准测量,仪器要经常检校,读数时要仔细,测量采用闭合线路或者附和线路,以减小测量误差或出现测量错误。
4.7.2.4水准后视点选用已批复的可以使用的加密水准点。
测量完之后,先复核,后要与现场仪器测量点位相比较,核对是否有出入。
4.7.3仪器管理
施测人员进入施工场地必须戴好安全帽。
技术室要按贯标程序文件要求建立测量仪器台账。
测量队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保证仪器的完好性,始终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并定期进行保养。
测量仪器应经过有关部门鉴定,具有检验合格证,鉴定周期满后,要技术送检校验。
测量所使用的仪器精度要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在基坑边投放基础轴线时,确保架设的全站仪稳定性。
操作仪器时,同一垂直面上其他工作要注意尽量避开。
施测人员在施工中应坚守岗位,雨天或强烈阳光下应打伞。
仪器架设好,须有专人看护。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旁边的模板或钢管堆,以免仪器碰撞或倾倒。
所用线坠不能置于不稳定处,以防受碰被晃掉落伤人。
测量人员持证上岗,严格遵守仪器测量操做规程作业。
使用钢尺测距须使尺带平坦,不能扭转折压,测量后应即卷起。
钢尺使用后表面有污垢技术擦净,长期储存时尺带涂防锈漆。
第五章成品保护
5.1所有测量成果,资料应有专人保存、管理,不得涂改、遗弃或丢失。
5.2测量控制点应先在不易被破坏的位置且应做明显标识,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各种控制桩一律用水泥加固和砌砖围护;在桩位旁注明点号。
5.3已测设完的高程、中线桩应标识清晰,同专人负责,不得改动或破坏。
一旦发现被改动或破坏,应立即停止使用,由测量人员重新测量。
5.4做好桩位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使施工人员和当地群众高度重视,做到不碰桩位、不在桩位上堆压物品、不遮挡桩位之间的视线。
5.5施工中测放好的临时点位应及时交付施工人员保管使用,需要进行复测或报验时应有专人在现场负责保管。
5.6测量资料应及整理,原始测量数据应保留原件,需要使用时可采用复印件。
第六章施工测量技术保证措施
6.1平面控制网:
各层控制网确立后,必须经严格的闭合校验,平面控制网中,各水平角误差90度角为±20秒,距离测量精度高于1/10000。
各楼层闭合检验所形成的记录资料均应报监理复核认可,然后方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测量。
6.2为保证测量误差满足要求,水平角测设采用测回法进行测量,即在每测设完一个水平角后,倒镜测回观测,然后取前后两个半测回角读数的平均值对已测设的水平角进行修正。
6.3用于测量的全站仪、水准仪、钢尺在施工前应进行校验,并按计量规定进行周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测量仪器设备进行校核并应记录在册。
6.4定期将施工控制点与高程控制点进行联测,避免使用误差超限的控制点。
6.5应及时、准确掌握工程设计变更或其他情况的变化,建立健全技术交底与测量交底签字制度,避免因资料或数据交接的错误而导致测量质量事故的发生。
6.6所有内业计算成果应建立复核制度。
6.7测量作业前要严格审核起始依据的正确性,测量中坚持测量作业与计算工作步步有校核的工作方法,以保证测量成果的正确可靠。
6.8水准测量前要对仪器严格检校,观测中注意消除视差,尽量使前后视线等长和选择奇偶测站的操作方法,必要时采用上午往测、下午返测的方法进行观测,以避免闭合差超限。
6.8角度交会法定位时应尽量使交会角接近60°。
除了布设控制网时考虑这一因素外,交会时也不能将仪器始终固定在某控制点上,而应根据交会点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控制点。
必要时也可在控制网上增设插点,以保证定位精度
第七章安全措施
7.1测量人员施测时,应设专人指挥过往车辆、机械。
交通繁忙的路口应设置明显标志,并由专人指挥交通。
尽量避免在交通繁杂的路口或通道架设仪器,遇有特殊情况时应设专人负责安全监护和疏导交通。
7.2测量人员在下沟槽作业时,应配备安全帽等设备;在通行道路上作业时,测量人员要穿着反光背心;如在高压输电线或其他易燃、易爆品仓库附近作业时,应保持安全距离,并谨慎使用对讲机等带电设备。
7.3仪器应由专人使用、保养和保管,架设的仪器禁止离人,严防碰撞,不得将仪器架设在不稳固的基础上及易坍塌的沟槽边,架设仪器的场地应清除杂物。
危险地区设专人负责安全监护。
使用中要采取防撞、防雨和防晒措施;远距离或复杂地区迁站应装仪器箱内搬运。
仪器的长途运输要采取防震措施,存放仪器要采取防盗、防火和防潮措施。
7.4夜间作业时测量人员应穿着带有荧光反射标志的作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