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选修3选修5目标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79028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选修3选修5目标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二地理选修3选修5目标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二地理选修3选修5目标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二地理选修3选修5目标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二地理选修3选修5目标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选修3选修5目标答案.docx

《高二地理选修3选修5目标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选修3选修5目标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地理选修3选修5目标答案.docx

高二地理选修3选修5目标答案

 

学习目标与检测

高二地理选修

参考答案

 

教师手册

(内部参考不得翻印)

 

朝阳区教研中心中学教研室

2010年2月

 

第一部分选修3旅游地理

第一章现代旅游及其作用

第一节现代旅游

一、单选题

1.D2.A3.A4.B5.D6.D7.B8.D9.D10.B

二、综合题

(1)交通基本条件

(2)科学技术交通工具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3)游(4)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第二节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一、单选题

1.D2.B3.C4.A5.D6.A7.C8.A

二、综合题

(1)B12国民经济

(2)A外汇(3)D就业

第一章检测题

一、单选题

1.C2.A3.A4.C5.C6.C7.D8.D9.A10.D

11.B12.D13.A14.B15.C

二、综合题

1.

(1)大众化

(2)扩大化多样娱乐③

(3)逐年增长外汇国民经济(4)ABCD

2.

(1)英

(2)近代大众(3)国内旅游者三(4)D(5)文化

第二章旅游资源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一、单选题

1.D2.D3.C4.A5.A6.B7.C8.B9.A10.C

二、综合题

(1)太平洋,大洋洲

(2)自然旅游,人文旅游,自然旅游

(3)D(4)非凡可创造永续(5)科学经济

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一、单选题

1.C2.C3.B4.D5.C6.B7.B8.D9.B10.C

二、综合题

1.游览价值高:

延安是革命圣地,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旅游景点多,集群状况好;既有革命旧址、安塞腰鼓等人文景观,又有壶口瀑布、黄土高原等自然景观,地域组合状况好。

交通便利:

有铁路、国道和航空港。

2.

(1)经济较发达地区和邻近地区

(2)交通便捷(交通通达性强),与市内其他景区距离较均衡;服务设施较齐全。

第三节我国的旅游资源

一、单选题

1.D2.D3.B4.C5.A6.A7.D8.B9.C10.D

二、综合题

1.EGHILMABCDFJKNOPQRS

2.

(1)人文自然

(2)美学历史文化(3)5(4)紫金明清

(5)江苏明孝陵

第二章检测题

一、单选题

1.C2.B3.A4.C5.B6.B7.D8.C9.A10.D

11.A12.B13.D14.A15.C

二、综合题

1.

(1)黄山、苏州古典园林(或皖南古村落、南京明孝陵) 

(2)自上海向外逐渐降低(离上海越远,出游市民越少) 

(3)品质高多样性 (4)D 

(5)国庆节增加新的游客高峰,减轻客源的时间的集中度

2.

(1)南高北低,温带大陆性气候。

(2)地下水的过量开采;水利工程建设;水面蒸发量大;农业用水量增加。

(3)莫高窟。

(4)A,B,D.

(5)日照强;昼夜温差大;水源(或灌溉)有保证。

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

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一、单选题

1.C2.B3.B4.C5.D6.D7.D8.C9.A10.D

二、综合题

1.

(1)华山峨眉(山)青城

(2)春翡、夏翠、秋金、冬银

(3)形象动态朦胧人工

2.形态各异的石灰岩峰林和蜿蜒曲折的漓江组合,展示出形象美;翠绿的山坡和清澈的漓江水,展示出色彩美;船在漓江中漂流和山体随着船只运动而位移,展示出动态美;筏子碰击水面的和谐节拍声和山歌在山谷、水面的回荡声,展示出听觉美。

各种景观的组合,产生了动与静、刚与柔、旷与幽等不同的美感。

第二节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一、单选题

1.B2.B3.B4.B5.D6.B7.B8.B9.D10.B

二、综合题

(1)人文自然

(2)历史文化美学经济(3)把握观赏时机(4)CD

第三节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

一、单选题

1.A2.C3.B4.D5.A6.C7.B8.C9.D10.A

二、综合题

1.

(1)岸

(2)堡下沉(3)环岛屿下沉,没入海中湖

(4)大堡礁澳大利亚东北部海岸水面温度高,温度的垂直变化和季节变化都比较小,平均盐度3.5%,海水清晰度高,水面较平静。

第三章检测题

一、单选题

1.D2.B3.B4.B5.C6.B7.C8.C9.A10.D

11.B12.A13.A14.B15.B

二、综合题

1.(

(1)特定观赏地点

(2)形象 听觉

(3)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避免对旅游景观背景环境的破坏

(4)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西游记》

2.

(1)热带雨林西双版纳人与生物圈

(2)元阳梯田哈尼族山地高差大丰沛降水人工修筑梯田、引水渠

初春三、四夏末初秋冬季水稻

(3)三江并流自然长江澜沧江怒江

(4)喀斯特路南石林(5)丽江古城(6)A

第四章旅游开发与保护

第一节旅游规划

一、单选题

1.B2.C3.A4.C5.A6.B7.C8.A9.D10.C

二.综合题

(1)此举不妥。

因为填湖造地、大量捕杀野生动物都会造成这里的生态结构失调,以致环境功能减退

(2)此举不安。

因为砍伐大批千年古树既是对植物资源的破坏,更是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3)提示:

这是开放性试题,只要建议可行都对。

例如根据云雾山的环境承载量,通过预售门票的方式,限制每日游客量;通过调节旅游淡、旺季的门票价格,调节旅游淡、

旺季的客流量。

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一、单选题

1.D2.C3.D4.D5.D6.D7.C8.C9.A10.D

二、综合题

(1)雪山湖泊石林傣族风情

(2)优势:

自然风光秀丽、人文风情独特;资源种类多样;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

不利条件:

市场距离远;交通不便、通达性差;地区接待能力小;环境容量有限。

(3)A线路短:

建路成本低,但经过农田,会占用耕地

B线路长:

要考虑地形、地势,会加大成本,但节约耕地,景点连线较好,景点间交通便利。

(4)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旅游区的环境容量相适应,该地区有石林、高地,环境脆弱,开发不合理极易造成对生态的破坏。

第四章检测题

一、单选题

1.C2.C3.B4.B5.B6.B7.D8.C9.B10.C

11.D12.D13.D14.D15.D

二.综合题

1.

(1)环境污染对文物古迹的破坏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对背景环境的破坏、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等。

(2)ACD

2.

(1)地区旅游接待能力旅游市场需求

(2)A图:

旅游接待规模大于旅游市场需求。

投资规模过大,造成资金、设施等的浪费。

B图:

旅游接待规模小于旅游市场需求。

景区社会秩序、生态环境、背景环境等易受到破坏,且市场得不到应有开发。

(3)增加旅游项目:

吸引更多的游人,开拓旅游市场,从而提高旅游资源、旅游设施的利用率。

采取季节差价:

淡季降价,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旺季适当提价,以减少游客数量,避免游客过多而地区接待能力不足带来一系列问题。

 

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

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

一、单选题

1.A2.B3.B4.B5.C6.D7.C8.B9.B10.B

二、综合题

1.

(1)南京、扬州、苏州、杭州、绍兴、镇江等(任选一个,历史文化名城都可选)

上海、南京、杭州(任选一个)宜兴、杭州(任选一个)

周庄、乌镇(任选一个)普陀山

(2)多样把握观赏时机

(3)区域内最优吸引半径

(4)旅游资源丰富、游览价值高;地区经济发达,市场距离短;

交通便利,景点交通通达性好;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

(5)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就业,带动相关部门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一、单选题

1.D2.D3.A4.D5.C6.D7.B8.B9.D10.D

二.综合题

(1)非凡性B、C

(2)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一方面有利于各个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另一方面对当地文化起同化作用,可能对本民族文化造成冲击,从而不利于摩梭风情的保护和保存。

(4)政策扶持;加强宣传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规模;环境整治。

第五章检测题

一、单选题

1.B2.A3.A4.D5.A6.A7.D8.C9.D10.D

11.D12.C13.C14.D15.C

二、综合题

1.

(1)如天安门广场,是开国大典的革命纪念地,旅游质量高;京、津、冀汇集了人民英雄纪念碑、西柏坡、平津战役纪念馆等革命纪念地,集群性和地域组合好。

(2)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保护旅游区的资源和环境。

(3)川黔线、湘黔线。

2.

(1)优势:

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独特性强)、科考价值高。

(2)饮用水和食物短缺,防风沙,防晒防暑,保暖;防迷路。

选修3模块检测题

一、单选题

1.D2.D3.A4.B5.B6.B7.C8.B9.C10.C

11.B12.A13.D14.C15.C16.C17.C18.C19.C20.B

21.A22.C23.B24.D25.C26.A27.C28.C29.B30.A

二.综合题

1.

(1)②①③

(2)ABD

(3)距北京近人数多,离北京远人数少(客源地人数随距北京距离增大而减少)。

原因:

距北京越近,旅游成本越低(离北京越近,旅游费用越低,时间花费越少)。

(4)积极意义:

①弘扬民族传统文化;②减轻节假日的交通压力;

③减少对工作、生活的不利影响;④平衡游客数量的季节分布。

2.

(1)夏季雨过天晴

(2)选择特定的观赏位置

(3)有非凡的秀美山景,旅游价值高;与九华山等景点相距不远,集群状况好;黄山

与沪、宁、杭等经济发达地区相距不远,市场距离近;

附近无雷同的景点,资源地域组合好;黄山及附近景点交通位置优越,通达好性。

(4)人文和自然世界地质公园

3.

(1)原始的高原雪域风光;独特的藏族文化(藏传佛教、民族风情)。

(2)

项目

线路

川藏线

青藏线

地貌景观

高山深谷

水域景观

湖泊、河源风光

植被景观

以原始森林景观为主(森林、草原)

观赏视角

以平视为主

 

4.

(1)井冈山自然景观的美学价值,山地自然环境的科学价值,红军革命遗迹的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

(2)交通位置的通达性差。

应重点发展交通,修建连接京九、京广线的快速道路。

第二部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一、单选题

1.A2.C3.D4.D5.B6.C7.A8.D9.A10.B

11.C12.A

二、综合题

(1)东部山脉纵横,西部平原广阔,地势东高西低地震

(2)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市较多,交通设施密集

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一、单选题

1.C2.B3.B4.C5.B6.D7.B8.C9.D10.D

11.B12.B13.D

二、综合题

1.特点:

分布于南方为主的广大地域、强度大、持续时间长

原因:

南方冰雪灾害少,防寒实施和意识薄弱;电力和交通设施损失严重,影响能源调入

2.

(1)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2)都构成了自然灾害。

因为它们既以自然异变为诱因,又造成人员、财产等受灾体的严重损害。

(3)斯里兰卡地狭人稠,苏门答腊岛人口稀少,受灾体的数量和密度不同。

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一、单选题

1.C2.C3.D4.B5.C6.C7.A8.D

二、综合题

1.

(1)乙图时期:

河流两岸土地被广泛开垦,城市更加密集、人口密度加大,水土流失加剧

(2)在河流两岸洪水高风险区不建永久性居住设施

2.

(1)波状变动,逐渐上升自然因素变化的规律性或周期性导致波动性,人类活动诱发自然灾害或加重其危害程度,导致逐渐上升

(2)逐渐上升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口和财富密度增加

(3)防灾意识和社会救助能力

第一章检测题

一、单选题

1.C2.C3.C4.B5.D6.C7.C8.B9.C10.B

11.C12.D13.B14.C15.D

二、综合题

1.

(1)②区该区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C)都最高

(2)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③区:

夏秋季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3)森林火灾遥感技术

2.

(1)该地区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山体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2)人类破坏植被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

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一、单选题

1.D2.A3.D4.A5.C6.B7.C8.B9.A10.C

11.A12.B13.D

二、综合题

自然灾害种类

集中多发区

集中多发的原因

旱灾

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夏季风还未到达

洪涝

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

夏季降水多且集中,地势低平

地震

台湾省以及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处于板块构造边缘地带

滑坡、泥石流

西南地区

山区面积广,夏季降水多,植被破坏

低温冷害

东北地区

维度位置高,气候寒冷

台风

东南沿海地区

位于热带、亚热带,靠近台风源地

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

一、单选题

1.C2.D3.B4.A5.C6.C7.C8.A

二、综合题

1.

(1)关联

(2)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明显,暴雨集中山体断裂发育对植被的破坏(3)植树造林,保护植被

2.

(1)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环太平洋地震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

(2)亚欧非洲印度洋(3)我国地处两大地震带交界地带,东部、南部和西南部地震频发。

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

一、单选题

1.D2.A3.A4.A5.A6.A7.C8.D9.A10.B

11.D12.A13.B

二、综合题

(1)台风袭击夏秋季节

(2)准静止锋长期停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3)夏季锋面雨的影响或夏季快行冷锋的影响

(4)河流中上游森林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剧增,加大了因暴雨而酿成洪灾的可能性。

水土流失导致的泥沙淤积和人们大量围湖造田,对河流的调洪、蓄洪能力大大减弱,家中了洪涝灾害的程度。

(5)暴雨集中,降水変率大;暴雨历时长,强度大

(6)②③⑤

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

一、单选题

1.B2.B3.A4.A5.B6.B7.C8.B9.D10.C

11.C12.A

二、综合题

1.

(1)偏北偏南偏南

(2)(强热带)气旋东南沿海地区

(3)带来丰富降水,缓解旱情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威胁生命财产安全

2.

(1)C副热带高气压(或单一暖气团)

(2)梅雨天气准静止锋

3.

(1)我国雨涝分布大体是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原因:

a我国的降水量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b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排水不畅。

(2)原因:

上游地区乱砍滥伐,陡坡开荒;中游围湖造田。

措施:

上游地区植树种草,退耕还林;修建水库(三峡工程);

退耕还湖,裁弯取直。

(3)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减少污染、浪费,提高水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价;控制人口数量;海水淡化。

(4)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虽然降水充沛,但是由于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横断山区地势起伏,落差大,水流急,水分的存留时间短

第五节中国的生物灾害

一、单选题

1.D2.A3.B4.A5.C6.C7.B8.A9.C10.B11.A

二、综合题

1.

(1)区域40025℃地形气温

(2)大量单一人工林替代种类丰富的原始森林;外来有害物种入侵

2.

(1)华北和华东沿海各省黄淮海平原农业区旱涝频繁

(2)气候异常,生态环境恶化

第二章检测题

一、单选题

1.A2.B3.D4.B5.A6.C7.B8.B9.B10.A

11.C12.C13.A14.A15.B

二、综合题

1.

(1)A地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土质疏松,降水季节变化大

B地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壳活动剧烈,岩石破碎;暴雨集中

(2)C地区因黄河从纬度较低处流向维度较高处,在春季和初冬有凌汛;降水集中在夏季;地势低平,河道淤积。

2.

(1)夏秋东南沿海西北太平洋

(2)台风眼云墙漩涡风雨区外围大风区

(3)伏旱旱情

第三章防灾与减灾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

一、单选题

1.A2.C3.A4.B5.D6.A7.A8.A9.A

第二节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

一、单选题

1.A2.A3.A4.C5.C6.B7.D8.A9.B10.B11.A

二、综合题

(1)从左到右依次为:

应急时间救灾物品救灾人员

(2)灾中应急交通通行能力

(3)生命财产安全灾害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第三节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一、单选题

1.C2.B3.D4.B5.B6.B7.A

二、综合题

(1)山坡、高地

(2)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高坡(3)山体滑坡、泥石流

(4)预防流行病的药物

第三章检测题

一、单选题

1.C2.C3.B4.C5.A6.A7.C8.A9.D10.D

11.A12.C13.B14.D15.D

二、综合题

1.

(1)哈尔滨天津长沙西安南宁

(2)救灾物资种类和数量救灾物资储备地点

物质基础救援物资到达时间储备救灾物资(3)郑州成都都江堰

2.

(1)应急机构职责应急救助准备灾害评估准备

(2)按照救灾预案进入应急状态

(3)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高速高效不可预测性

选修5模块检测题

一、单选题(60分)

1.C2.D3.A4.D5.C6.D7.C8.A9.A10.C

11.D12.B13.D14.B15.B16.D17.B18.D19.D20.B

21.A22.B23.C24.C25.A26.B27.C28.B29.B30.B

二、综合题(40分)

1.共11分

(1)气象灾害,如干旱;地质灾害,如泥石流;水文灾害,如风暴潮(6分)

(2)干旱、洪水、风暴潮、台风等(3分)

(3)泥石流(2分)

2.共8分

(1)南方少北方多,西北最多(主要分布在北方)(3分)

(2)气象干旱等(2分)

(3)出现大风、沙尘(能见度降低)、降温等(2分)

3.共9分

(1)干旱与洪涝(2分)

我国东部季风区降雨主要来自夏季风及相关锋面雨带,而季风环流不稳定,引起不同地区旱涝灾害(或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由西太平洋副高的强弱、进退决定的,副高的位置和强弱异常,会引起我国不同地区的旱涝灾害);我国众多的人口和大规模农业生产使得旱涝灾害影响加大(4分)

(2)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人类活动对灾情有“放大”作用。

(3分)

4.共12分

(1)④②(2分)

(2)A(1分)

主要类型:

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

(2分)

原因:

①地处板块碰撞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频繁;②地势起伏,坡度较陡;

③降水集中,植被较少(3分)。

(3)B(1分)

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年内分配均匀,少旱灾;

远离热带气旋生成地,少台风灾害;

处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