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身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74292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 人身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 人身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 人身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 人身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 人身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 人身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

《1 人身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 人身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 人身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x

1人身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人身事故应急预案

 

批准:

审核:

编写:

 

批准日期:

年月日

 

人身事故应急预案

目次

前言

本标准由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安监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设备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设备部锅炉点检长。

本标准主要审定人:

设备部部长。

本标准批准人:

总经理。

本标准委托设备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是首次颁布。

人身事故应急预案

11 总则

11.1 编制目的

为及时、有效而迅速地处理人身事故,避免由于救治处理不及时造成人员的伤情加重和事故扩大,避免和减轻重大经济损失及政治影响。

11.2 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安全生产法》、《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机部分、电气部分)、《消防法》、《交通》、《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及《中国xx公司集团xx公司安全生产危急事件管理工作规定》、《中国xx公司集团xx公司典型应急预案范本》、《防止人身伤亡重点规定》等国家和电力行业的法律、法规,上级对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要求以及xx公司xx公司的实际情况而制定。

1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所属生产、生活区域。

1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本预案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预防和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以危急事件的预测、预防为基础,以对危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核心,以建立危急事件的长效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应急响应快捷,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处置措施快速有效,密切配合政府应急指挥机构,资源调配合理保障,以全力保证人身安全为目标,将危急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13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3.1 概况

xx公司。

人身事故是指在机组检修、设备改造、日常生产运行、维护、清扫等工作中,因执行制度不严、安全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习惯性违章、意外情况等原因造成人身伤亡的事件。

本应急预案根据实际情况需每年修订一次。

13.2 事故风险的来源、特性

物体打击,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机械伤害,机械设备运动或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挤压、碰撞、冲击、剪切、卷入、绞绕、甩出、切割、切断、刺扎等伤害。

起重伤害,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械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物体(吊具、吊重物)打击等。

触电,各种设备、设施的触电,电工作业时触电,雷击等。

灼烫,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的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的灼伤)。

火灾引起的烧伤或死亡。

高处坠落,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害事故。

坍塌,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

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建筑物坍塌等。

物理性爆炸,包括锅炉爆炸、压力容器爆炸、高温高压管道及阀门超压爆破或泄漏等。

化学性爆炸,可燃性气体、粉尘等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接触引爆源发生的爆炸事故。

中毒和窒息,包括中毒、缺氧窒息、中毒性窒息等。

车辆伤害,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飞落、挤压等造成的伤亡事故。

异常高温、低温天气引起的人身高温中暑和冻伤事故。

其他伤害,如摔、扭、挫、擦、溺水等伤害。

13.3 事故类型、影响范围及后果

人身事故属于事故灾难类别。

xx公司xx公司可能发生人身事故的区域和作业有:

1● 汽轮机油系统检修作业,容易造成油箱内缺氧窒息,电火焊作业导致系统油气着火,触电。

2● 汽轮机凝汽器内检修作业,容易造成缺氧窒息,溺水窒息,电火焊作业通风不良或触电。

3● 高压给水泵检修作业,容易造成阀门误开,汽水烫伤。

4● 高压加热器检修作业,容易造成高温窒息,汽水烫伤,容器内触电。

5● 高温、高压阀门外漏后,在热紧压兰作业过程中,容易造成汽水烫伤。

6● 高温、高压管道外漏带压堵漏作业过程中,容易造成汽水烫伤。

7● 机、炉外高温、高压管道突然发生爆破后,容易造成汽水烫伤,高温窒息。

8● 汽包云母水位计云母片或玻璃体突然发生爆破后,容易造成汽水烫伤,高温窒息。

9● 运行中的高温、高压压力容器突然发生爆破后,容易造成汽水烫伤,高温窒息。

10● 发电机氢气系统检修作业,容易造成跑氢着火,爆炸。

11● 火焊作业,容易造成气瓶爆炸。

12● 泵类检修作业,容易造成起吊机械伤害,电机试转及误转伤害,汽水烫伤。

13● 高处作业,容易造成脚手架不合格坍塌,人员坠落伤害,触电高处坠落。

14● 空冷岛作业,容易造成平台损坏高处坠落,触电坠落,风机误转机械伤害。

15● 汽轮机本体大修作业,容易造成起吊重物机械伤害,平台不完善坠落伤害。

16● 除氧器本体检修作业,容易造成高温窒息,汽水烫伤,容器内触电。

17● 氢站检修作业,容易造成跑氢着火,爆炸,氢罐内窒息,触电。

18● 炉膛内搭设脚手架作业及炉膛内检修作业。

19● 厂区内全部电梯。

20● 储油区内的全部检修作业。

21● 电除尘室内检修作业,容易造成高空坠落、触电、烫伤、高温窒息。

22● 沟道、污水井内作业,容易造成中毒、窒息或汽水烫伤。

23● 运行操作失误造成的人身伤害等。

14 事件分级

按照人身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人身事故分为特大人身伤亡事故、重大人身伤亡事故、较大人身伤亡事故、一般人身伤亡事故四级。

14.1 特大人身伤亡事故

特大人身伤亡事故:

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者。

14.2 重大人身伤亡事故

重大人身伤亡事故:

一次事故死亡3至9人,或一次故死亡和重伤10人及以上,未构成特大人身事故者。

14.3 较大人身伤亡事故

较大人身伤亡事故:

一次死亡3人以下、1人以上者。

14.4 

一般人身伤亡事故

一般人身伤亡事故:

未构成以上伤亡事故的轻伤、重伤。

15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15.1 应急组织体系

15.2 应急指挥机构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

总经理

副组长:

生产副总经理

成员:

xx公司级领导、发电部部长、设备部部长、安监部部长、总经理工作部部长、物资部部长、云发xx公司总经理、运输xx公司经理、外委项目部第一责任人,此人不在时由该部门相关人员负责此项工作。

各专业应急小组

1● 医疗救援组医务人员及工作现场人员

2● 运行救援组当值运行人员

3● 后勤保障组总经理工作部及云发人员

4● 通讯保障组设备部继保室

5● 设备救援组设备部人员

6● 安全保卫组安监部人员、保卫人员

15.3 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职责

7● 负责本应急预案的制定,并定期组织演练,监督检查各部门在本预案中履行职责情况。

对发生事件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决策,全面指挥应急处理工作;

8● 组织成立各个专业应急小组。

9● 负责组织有关部室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10● 在人身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报告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的程序,组织各专业应急小组人员赶赴现场进行事故处理,组织现场抢救,使损失降到最低限。

11● 负责向xx公司国际、集团xx公司汇报事故情况和事故处理进展情况,必要时向地方政府汇报。

12● 根据设备、系统的变化及时对本方案的内容进行相应修改,并及时上报中国xx公司集团xx公司。

运行应急组职责

13● 在人身事故发生后,要按照保人身的原则,进行人员救治,必要时保障安全停机,避免重大设备损坏事故,尽快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14● 事故处理期间,要求各岗位尽职尽责,根据情况对设备采取相应保护、隔离措施,对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事故处理方案。

医务保障组职责

15● 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急救。

16● 和其它组配合,将受伤人员就近送到医院进行急救和治疗。

后勤保障组职责

17● 负责组织救护车辆,安排事故恢复所必须的生产车辆及提供救援人员食宿等后勤保障工作。

通讯保障组职责

18● 提供生产调度通信保障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载波通信、应急呼叫通信等,确保生产调度通信畅通。

设备救援组职责

19● 按照专业分工尽快到达现场,第一时间联系医务人员,报告位置和受伤具体情况,在路口为医务人员带路,最快时间到达现场。

20● 在人身事故发生后,要按照保人身的原则,进行人员救治。

21● 事故处理期间,要求各岗位尽职尽责,根据情况对设备采取相应保护、隔离措施,对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事故处理方案。

安全保卫保障组职责

22● 发生事故后,维持现场秩序、现场警戒,划定警戒区域。

23● 控制现场人员,无关人员不准出入现场。

24● 负责抢险现场安全隔离措施的检查,并督促相关部门执行到位。

25● 组织实施事故恢复所必须采取的临时性措施。

26● 协助完成人身事故(发生原因、处理经过)调查报告的编写和上报工作。

16 预防与预警

16.1 风险监测

风险监测的责任部门为设备部、发电部、外委项目部、安监部;

风险监测的主要对象是生产过程中可能导致事故的安全管理薄弱环节和重要环节,收集各种事故征兆,对事故征兆进行纠正活动,防止该现象的扩展蔓延,逐渐使其恢复到正确状态,并建立相应信息档案;

风险监测所获得信息的报告程序:

获得的信息人直接报告值长,值长按汇报程序通知本预案相关人员。

16.2 预防措施

完善《xx公司xx公司的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责任追究制。

认真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使每位职工明确自己工作中的所负安全责任。

严格执行xx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奖惩规定》,强化责任追究、落实安全责任。

定期开展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

以预防人身事故为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不断教育职工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四不放过”。

切实提高职工自我保护能力和规避事故风险的能力。

组织职工年度“安规”学习、考试,使职工掌握必须的安全技术,熟悉了解并自觉执行安全规程。

积极开展危险源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

建立健全专业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数据库,推行标准危险作业预控分析卡,做到运行重要操作、检修工作有危险点分析预控措施。

加强工作现场的动态管理,让职工工作前充分了解作业风险并及时化解风险,创造安全可靠的工作条件,采取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预防设备、人身事故的发生。

加强生产现场的安全监督工作。

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做到安全措施落实、安全监督到位。

特别是重要运行操作、重要检修项目现场安全监督到位。

开展班组安全互保活动,做到工作中互相提醒、互相保护。

狠抓习惯性违章。

制定并落实反违章行动计划,各级领导、管理人员要带头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制定有关技术、安全措施正确、审批手续完善;现场的设备、各类安全设施符合安全规定;不断完善防止误操作事故措施,提高运行人员操作水平,杜绝误操作事故;检修人员加强作业现场防护措施,作业行为符合安全规定。

继续实施不定期反违章检查,对违章现象曝光,对违章人员进行教育、考核并实行违章积分管理及考核办法,让违章者无立足之地。

切实做到无管理性违章,消除装置性违章,杜绝因人员违章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完善生产现场安全设施。

加强对生产现场安全设施检查,按集团xx公司《安全设施标准化》统一要求,进一步完善现场安全设施和标志。

定期检查楼梯、平台、栏杆、井、坑、孔洞是否完整;安全用器具、各类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生产厂房是否照明充足完善;生产设备是否存在漏汽、漏水、漏电等不安全隐患,不断消除隐患,改善劳动作业环境。

认真执行《中国xx公司集团xx公司生产企业外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规定》,完善《xx公司xx公司外委作业安全工作管理规定》,通过对外来人员的安全培训及检修前的安全交底,确保外来人员的人身安全。

制定、完善《xx公司厂区内交通管理规定》,保证在厂区内的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16.3 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

预警信号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安全状况,按照事故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分别代表安全、一般、严重和特别严重四种级别(Ⅳ、Ⅲ、Ⅱ、Ⅰ级)。

四级预警如下:

Ⅰ级预警,表示安全状况特别严重,用红色表示;

Ⅱ级预警,表示受到事故的严重威胁,用橙色表示;

Ⅲ级预警,表示处于事故的上升阶段,用黄色表示;

Ⅳ级预警,表示生产活动处于正常状态,用蓝色表示;

获得的信息人迅速、准确地向值长报告事故现场的重要信息,值长按汇报程序通知本预案相关人员,以采取相应的行动。

当事故可能影响到人身,对人身可能造成威胁时,应及时启动警报系统。

预警时,必须告知事故性质、对健康的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等,以保证人员能够及时作出自我防护响应。

决定实施疏散时,应确保人员了解疏散的相关信息,如疏散时间、路线及目的地等。

对受伤人员采取及时有效地现场急救以及合理地转送医院进行治疗。

事故发生后,应将有关事故的信息、影响、救援工作的进展等情况及时向公众进行统一发布,以消除人员的恐慌心理,控制谣言,避免公众的猜疑和不同。

16.4 预警结束

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警戒解除、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结束后,由预警指挥部宣布预警结束。

17 信息报告

17.1 当发生人身事故时,值长或设备部部长应及时汇报总经理。

17.2 由总经理向上级单位汇报。

18 应急响应

18.1 启动条件

发生人身事故时启动本预案。

18.2 响应分级

按照人身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级别分为特别重大(Ⅰ级响应)、重大(Ⅱ级响应)、较大(Ⅲ级响应)、一般(Ⅳ级响应)四级。

Ⅰ级响应:

特大人身伤亡事故:

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者。

II级响应:

重大人身伤亡事故:

一次事故死亡3至9人,或一次故死亡和重伤10人及以上,未构成特大人身事故者。

III级响应:

较大人身伤亡事故:

一次死亡3人以下、1人以上者。

Ⅳ级响应:

一般人身伤亡事故:

未构成以上伤亡事故的轻伤、重伤。

18.3 响应程序

该预案由总经理宣布启动。

各岗位人员按照本预案进行处理。

各应急小组人员及时进入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18.4 应急处置

人员轻伤处置原则

27● 当发生人员轻伤时,现场人员应采取防止受伤人员大量失血、休克、昏迷等紧急救护措施,并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地段,拨打120医疗急救电话,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28● 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协助医务人员实施各项救护措施。

29● 受伤人员在现场经过医务人员处理后,送往医院进一步进行诊治及治疗。

人员重伤及以上事故处置原则

30● 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的人员应立即采取防止受伤人员失血、休克、昏迷等紧急救护措施,并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地段,拨打120医疗急救电话,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31●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组织起所有成员及抢险装备,然后赶往事故现场,了解现场情况,实施统一的救援工作,组织事故处理。

并根据情况向xx公司国际、集团xx公司汇报。

同时宣布启动事故应急预案,要求通讯保持随时畅通。

32● 各救援队伍进入事故现场后,选择有利地形设立现场指挥部及医疗急救站。

地点应选在交通路口,但不能远离事故现场。

各救援队伍尽可能靠近现场指挥部,随时保持与指挥部的联系。

指挥部、各救援组、医疗组均应设置醒目的标志,悬挂旗帜,方便救援人员和伤员识别。

33● 由安监部部长组织保安救援组,集结全厂经警,负责安全保卫工作,值班巡逻,突击抢险工作。

保证现场不被破坏,避免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并根据现场区域做好现场警戒,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

在警戒区的边界设置警示标识,禁止其他人员及车辆靠近。

34● 由设备部部长负责组织通讯保障组,电气二次通讯班全力确保调度电话的畅通,确保值长岗位全国直拨电话的畅通。

准备足量对讲机,保障指挥系统通讯畅通。

35● 由发电部部长负责组织运行应急组,值长协助,增加抢险工作协作班完成运行设备的监视、事故涉及系统隔离、异常发生、发展阶段性汇报工作,负责系统恢复工作。

36● 由总经理工作部部长和云发xx公司经理负责组织后勤、医疗保障组,保证信息畅通,作好后勤生活和现场的救护工作。

医疗保障组在事故初起阶段就应与呼市相关医院联系,说明事故情况及人员伤亡情况,做好紧急救护的准备。

并且必须在第一时间对伤员在现场进行处理急救。

经现场处理后,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送医院时作好伤员的交接,防止危重病人的多次转院。

伤员脱离事故区域后的处理:

37● 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

38● 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s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39● 需要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正确抢救,直至医疗人员接替救治。

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

40● 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41●  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42● 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43● 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

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44● 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判断有无意识的方法:

45● 轻轻拍打伤员肩膀,高声喊叫“喂,你怎么啦?

”。

46● 如认识,可直接喊其姓名。

47● 无反应时,立即用手指甲掐压人中穴、合谷穴约5秒。

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正确进行就地抢救。

48● 通畅气道。

49●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50● 胸外接压(人工循环)。

抢救过程中的判定:

51● 对失去知觉者宜清除口鼻中的异物、分泌物、呕吐物,随后将伤员置于侧卧位以防止窒息。

52● 对出血多的伤口应加压包扎,有搏动性或喷涌状动脉出血不止时,暂时可用指压法止血或在出血肢体伤口的近端扎止血带,上止血带者应有标记,注明时间,并且每20分钟放松一次,以防肢体的缺血坏死。

53● 就地取材固定骨折的肢体,防止骨折的再损伤。

54● 遇有开放性颅脑或开放性腹部伤,脑组织或腹腔内脏脱出者,不应将污染的组织塞入,可用干净物品覆盖,然后包扎;避免进食、饮水或用止痛剂,速送往医院诊治。

55● 当有木桩等物刺入体腔或肢体,不宜拔出,宜锯断刺入物的体外部分(近体表的保留一段),等到达医院后,准备手术进再拔出,有时戳入的物体正好刺破血管,暂时尚起填塞止血作用,一旦现场拔除,会招致大出血而不及抢救。

56● 若有胸壁浮动,应立即用衣物,棉垫等充填后适当加压包扎,以限制浮动,无法充填包扎时,使伤员卧向浮动壁,也可起到限制反常呼吸的效果。

57● 若有开放性胸部伤,立即取半卧位,对胸壁伤口应行严密封闭包扎。

使开放性气胸改变成闭合性气胸,速送医院。

救护人员中若能断定张力性气胸者,有条件时可行穿刺排气或上胸部置引流管。

18.5 应急结束

当伤亡人员已送至医院得到救治和处理,情况稳定,事故现场已得到恢复,安全隐患排除后由总经理宣布本预案结束。

19 后期处置

19.1 各单位生产人员在人身事故发生后,在人身安全不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要坚守岗位,使生产、生活正常进行。

19.2 安监部门要布置好人力,做好人身事故后的安全保卫工作,保护好事故现场,以便事故调查。

19.3 根据现场恢复情况,由总经理宣布事故应急处理情况的终止,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恢复为正常状态。

110 应急保障

110.1 应急队伍:

应急队伍包括运行人员、设备点检人员、维护项目部人员、消防队员等。

110.2 应急物资与装备:

应急装备包括通信工具、人员防护装备等必备物资及专用工具等。

各应急专业组在现场相关地点存放常用应急检修工具。

110.3 通信与信息:

建立包括xx公司领导及各部门领导、专业负责人和电网调度等人员在内的通信录,并保证主管以上岗位人员手机24小时联系畅通。

事故情况下,直接拨打电话:

值长8100,8000;医务室:

8120。

值长按汇报程序通知本方案相关人员。

110.4 经费

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包括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歇工工资。

善后处理费用,包括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等。

111 培训和演练

每年定期进行一次由专业应急小组组成的本预案的桌面演练。

112 附则

112.1 预案修订

由设备部每年修订一次。

112.2 制定与解释

本标准由安监部归口,设备部起草,委托设备部负责解释。

112.3 预案实施

本预案在发生人身事故时实施。

113 附件

113.1 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

应急岗位

人员姓名

电话号码

手机

113.2 应急物资装备的名录

序号

名称

存放地点

联系电话

1

安全隔板

各集控室

2

绝缘靴

各集控室

3

安全带

各集控室

4

工具包

各集控室

5

警示牌

各集控室

6

临时遮栏

各集控室

7

绝缘手套

各集控室

8

10kV验电器

各集控室

9

20kV验电器

各集控室

10

220kV验电器

各集控室

11

绝缘拉杆

各集控室

12

人丹

各集控室

13

十滴水

各集控室

14

酒精

各集控室

15

毛巾

各集控室

16

藿香正气水

各集控室

17

冻伤膏

各集控室

18

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各集控室

19

美宝(烧烫伤外用)

各集控室;医务室

20

壮骨膏(扭伤类)

各集控室;医务室

21

创可贴(外伤用)

各集控室;医务室

22

绷带(外伤用)

各集控室;医务室

23

云药散(外伤止血类)

各集控室;医务室

24

砂布

各集控室;医务室

25

医用胶布

各集控室;医务室;化学药品储存间

26

口罩

各集控室;化学药品储存间

27

防毒面具

化学就地控制室;化学药品储存间;消防队

28

生石灰

各酸碱贮存间

29

0.5%的碳酸氢钠溶液

各酸碱贮存间、化验室

30

2%的稀硼酸溶液

各酸碱贮存间、化验室

31

1%的醋酸

各酸碱贮存间、化验室

32

担架

医务室

33

生理盐水

医务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