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7418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水田园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水田园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水田园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水田园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水田园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水田园诗.docx

《山水田园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水田园诗.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水田园诗.docx

山水田园诗

1、(06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

移居(其二)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

注释:

①将:

岂②纪:

经营

①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3分)( D )( E )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的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②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4分)

答案:

②第一问:

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

第二问:

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旬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2、(07全国卷II)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

尘垢:

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

请简要分析。

答:

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

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

?

,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

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

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

3、(08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5分)

山居即事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答案:

“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案:

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

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4、(08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8分)--山水田园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

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

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

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

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

②趱:

赶快。

③苫:

用草覆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

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4分)写了两个层次。

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

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

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

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

“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试作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分)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

5、(09年海南、宁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

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

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8.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请简要叙述。

(5分)

答案:

(5分)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9.词的最后两句作者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

请简要说明。

(6分)

答案:

(6分)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

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

考点:

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及构思的分析与评价。

6、(10年福建卷)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6分)

访隐者[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

山坳。

②山翁:

此处指隐者。

(1)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______。

(1分)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应”

(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2分)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答案:

(1)踏

(2)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意思对即可)

(3)A

7、(11年湖南卷)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7分)

春暮西园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答案角度提示)

从语言的角度:

可分析总体的语言风格;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当。

从形象的角度:

可联系诗中意象做具体分析;也可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

从表达技巧的角度:

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

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

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

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8、(12年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6分)

望江南(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

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

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

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①玉花:

喻雪花。

(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

请简要赏析。

(3分)

答: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

(3分)

答:

答案:

(1)要点:

“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

“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

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

“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2)示例:

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闭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人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

`高考山水田园诗赏析导学案

一、高考真题体验

1、( 2015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

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

(4分)

【答案】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自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4分)

【答案】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3分)

【答案】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2、(2015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3分)

【答案】因为风声停止,山谷显得异常安静,幽深少人的山林,月色更加浓郁,运用听觉和视觉描写,描绘了一幅幽邈、静谧的月下山林图景。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可从内容和手法等角度入手分析。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5分)

【答案】表达了作者厌倦世俗,热爱自然,渴望归隐的情感;突出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坚贞品格的追求。

【小结】山水田园派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歌咏田园生活,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各地高考试题中,山水田园诗是重中之重,复习时,应作为重点。

二、山水田园诗知识

(1)山水田园的具体风格:

清新、韵致高远、格局阔大,气象万千。

(2)山水田园诗常见意象:

江水:

时光的流逝。

    

烟雾:

情感的朦胧、惨淡。

东风:

春天、美好。

    

西风:

落寞,惆怅、衰败。

霜:

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

  

露:

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云:

游子飘泊。

    

天阴:

压抑、愁苦、寂寞。

菊:

隐逸、高洁、脱俗。

    

梅:

傲雪、坚强、不屈不挠。

     

兰:

高洁。

牡丹:

富贵美好。

    

松柏:

傲岸坚强、生命力。

   

竹:

气节、积极向上。

梧桐:

凄苦。

      

柳:

送别、伤感、春天的美好。

(3)山水田园诗常见主题:

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三、解题技巧方法

①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即把握诗歌意象。

②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③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④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A、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B、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

C、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以动衬静,明、暗对比,以小见大,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比兴手法的运用。

四、鉴赏训练:

1、借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2007年上海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阮郎归·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问题:

就作品中画线句,联系下片内容,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答案】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细致地描绘了水花四溅(在荷叶上),水珠圆润晶莹,真切地展现了主人公轻快、喜悦的心情。

2、诗人借山水的奇伟壮丽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1)分析这首诗的景物表现手法。

(2)谈谈对最后一句诗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答案】(1)这首诗,抓住能体现初夏景色的典型景物来描写,既有远景南山、近景葵花,又有虚景柳絮、实景葵花,前后相互衬托,烘托出一种恬静的情调。

(2)作者把君主比喻成太阳,以葵花向日倾的特性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忠贞不渝的情志。

五、实战演练

1、(2010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好事近①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

两岸白蘋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

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4分)

答:

                                                                       

                                                                           

(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3分)

答:

                                                                       

                                                                           

2、(2010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北固题壁【清】郭麟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

侬也替江愁,山山不断头。

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

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无?

(1)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

”中“住”字的含义。

(2分)

答:

                                                                       

                                                                           

(2)词的上阕说“侬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

为什么?

(4分)

答:

                                                                       

                                                                           

3、(2010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陈与义①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

燕子经年梦 ,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

①陈与义(1090~1138):

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

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  (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

②祝融:

火神,这里指夏季。

③四壁:

家徒四壁,指穷困。

④衮衮:

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

繁华地:

指京城。

(1)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5分)

答:

                                                                       

                                                                            

(2)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是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请简述理由。

(6分)

答:

                                                                       

                                                                           

4、(2010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问题。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鵷鸾③。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

①徂晖:

落日余晖。

②枳棘:

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鵷鸾:

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

答:

                                                                       

                                                                            。

5、(2010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隐者   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苔,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

坞:

山坳。

山翁:

此处指隐者。

(1)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                。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答:

                                                                       

                                                                           

(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6、(2010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田园诗)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

①阑:

阻隔;阻拦。

  ②直饶:

纵使。

分付:

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3分)

答: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4分)

答:

                                                                       

                                                                           

7、(2010上海卷)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第14一16题。

[越调]        平湖乐

                                   尧庙秋社              王恽

      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

霹雳①弦声斗高下,笑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

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夕佳。

    [注]①霹雳:

琴名。

(1)简要描述尧庙社日中的村民活动。

(2分)

答:

                                                                       

                                                                           

(2)对这首散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曲描写尧庙社日活动情景,展现了当地的民风民俗。

    B.“社坛烟淡散林鸦”暗示了村民举行祭祀活动的季节。

    C.“山如画”描写远山明丽的风光,渲染烘托社日活动。

    D.本曲用词清新高雅,但是整体仍不失通俗朴茂的本色。

(3)“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

 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分)

答:

                                                                       

                                                                           

8、(2011天津)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骤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翻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请结合诗句简析。

(2分)

 答:

                                                                       

                                                                           

(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

(3分)

 答:

                                                                       

                                                                           

(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3分)

 答:

                                                                       

                                                                           

10、(2011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苏 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1)词中所写的春天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

为什么?

结合词中描写简要说明。

(3分)

答:

                                                                       

                                                                             

(2)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

答:

                                                                       

                                                                             

11、(2011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山水田园诗)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