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21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73591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总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21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21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21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21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21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21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21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总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21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总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21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21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

第21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知识框架

即时巩固的入场劵

考情分析

 

引领考试的风向标

 

考试说明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及其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T7(洋务运动的指

导思想)

T7(晚清经济结构

的变化)

复习建议:

1.准确掌握历史概念,比如经济结构变动、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等

2.从横向的角度,把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3.从纵向的角度来分析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程,从中归纳出发展特征和历史影响

 

考点导学

 

扬帆启程的导航灯

考点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原因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

表现

洋纱输入取代土纱,造成“纺”与“织”分离

洋布输入,取代土布,造成“耕”与“织”分离

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副土特产品,以丝、茶为大宗,使中国农产品日趋①______________

影响,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②______________的发展;

中国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中国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巧学识记

图示法理解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解体

【点题训练1】 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

“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

”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

“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

”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

                   

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

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

考点二 洋务运动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面临③____________的窘境

兴起

洋务派从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

活动

a.近代军事工业:

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④____________、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b.近代民用工业:

李鸿章创办的⑤______________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c.筹划海防

d.近代教育

影响

a.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对⑥______________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巧学识记

洋务运动

【点题训练2】 洋务运动期间,张之洞办厂时委托薛福成在英国购买设备,英方提出要化验煤焦及铁砂样品,再决定设计设备,张之洞认为:

“中国之大,何处无佳煤佳铁?

但照英国所有者购买一份可也。

”结果所用铁矿石正好是含磷质较多的,而设备却是针对含磷较少的,造蹴的钢铁因含磷较多容易脆裂折断。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长官意志左右经济决策,容易造成失误

B.移植西方资本主义套路,缺乏科学认识

C.属于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生产方式改变

D.没有社会政治变革前提,注定最终失败

考点三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背景

中国⑦______________,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和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概况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东南沿海地区,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代表

企业

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⑧______________、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影响

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中国无产阶级壮大,资产阶级产生;产生了早期的改良思想

巧学识记

图示法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点题训练3】 鸦片战争以后,地处长江口北岸的通海地区,因运抵的洋纱“条干均匀,不易断头,渐为机户所乐用,作为经纱,于是就出现了洋经土纬的改良土布”。

当地众多农户扩大土布生产而对机纱的大量需求,促使通州大生纱厂在19世纪末应运而生。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洋纱大量涌入导致手工棉纺织业破产

B.自然经济在近代社会始终占主导地位

C.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诞生

D.中国近代手工业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要点一 全面认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1)含义:

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一方面表现为传统的家庭手工业,主要是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走向衰落,并且与农业分离,以男耕女织相结合为特征的小农经济结构开始走向瓦解;另一方面表现为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其中包括经济作物的扩种和粮食生产的商品化。

(2)原因:

①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②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商品流通空前活跃。

国内市场的扩大,特别是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在流通中比重的加大,不断诱使农业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③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经济的联系,是促使自然经济解体的重要因素。

④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是其解体的内部根源。

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个体手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低下,生产规模小,分工和协作不发达,生产的发展、成本的降低、质量的提高,都受到了限制,终究抵挡不住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强有力的进攻。

(3)特点:

动力

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速度

国内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

结果

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

(4)评价:

①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从根本上冲击着封建专制制度,是历史的进步。

②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必要的财富积累,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前提条件。

③近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也是中国经济逐步沦为资本主义附庸的过程。

【典例训练1】 下表为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输出货物总值的统计情况表,造成表中反映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年)

1842

1844

1846

1848

1850

1852

1854

输华货物总值(万英镑)

96.9

230.5

179.1

144.6

157.4

250.4

100.1

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较少

B.中国人不喜欢英国的货物

C.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表现

D.中国自然经济的排斥

要点二 利用不同史观解读洋务运动

史观类型

结论

革命史观

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现代化史观

迈出了中国经济、军事、教育近代化的第一步

世界史观

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人才

文明史观

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文明,奠定了中国现代工业文明系统的初步基础,并促使中华文明逐步融入世界现代工业文明

社会史观

是传统社会与近代社会的重要分水岭,促使思想观念、生活习俗、文化教育等逐步向近代社会迈进

唯物史观

没有变革旧的封建关系,以西方先进科技来维护腐朽的封建制度,不可能走向富强

  【典例训练2】 有学者用“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来评价中国近代的某一历史事件。

对该学者评述的历史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

A.其倡导者的思想极其守旧

B.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C.其尝试完全排斥西方文化

D.开始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

要点三 多角度认识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角度

变动

实质

评价

生产

模式

商品经济逐渐取代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经济

结构

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经济的主体,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洋务企业)、民族资本是近代中国三种主要的工业资本形式

对外

交流

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闭关锁国政策和状态被打破

国家

政策

从“抑商”向“扶商”转变

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逐步走向工业化、市场化,伴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程,是被迫和痛苦的,但客观上是进步的  【典例训练3】 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

……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

”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

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

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

史料研读

 

通向成功的试金石

史料 “官督”是官督商办企业的成功之处,但同时也埋下了失败的伏笔。

……从19世纪90年代起,尤其是甲午战争后,“官督商办”企业的官权越来越重,其内在矛盾越来越深、越来越尖锐。

曾经大力主张并亲自实践“官督商办”模式的郑观应无奈地写下了《商务叹》:

“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办有成效倏忽变,官夺商权难自主”“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

官督商办模式的历史使命,到此的确已经完成。

——摘编自雷颐《历史的裂缝》

抓住“‘官督商办’企业的官权越来越重,其内在矛盾越来越深、越来越尖锐”“‘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办有成效倏忽变,官夺商权难自主’‘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等关键信息分析是破解此史料的核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中国官督商办模式失败的原因。

 

随堂验收

 

学以致用的训练营

考点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1.清末有人说“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甚有弃家者,此末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

”导致近代以来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封建礼教彻底崩溃B.民族工业短暂春天

C.男女平等基本实现D.小农经济趋于瓦解

2.鸦片战争之后的近十年,在西方工业品冲击下,如棉纺织业、制针业等行业日益衰落,但类如制茶、缫丝等传统行业却获得较快发展。

这时发展较快的行业主要是因为(  )

A.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B.继承传统工艺品质优良

C.清廷允许民间设厂

D.产品适合国际市场需求

考点二 洋务运动

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兴办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近代化水师,在近代中国海军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但福建马尾船厂曾因船政大臣沈葆桢的瞎指挥而造出了一批商船不像商船、兵船不像兵船的“怪船”,在实际海战中,这些船只“被敌炮轰、洞穿,至十一船同时漂没”。

材料直接反映了(  )

A.晚清政府统治黑暗B.封建管理体系落后

C.中国封建制度腐朽D.中国官员思想保守

4.1878-1884年,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三次达成协议,双方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

据材料可知(  )

A.洋务企业的实力得到外商的认可

B.洋务派向列强大肆出卖国家利益

C.民族资本主义突破重重发展障碍

D.列强试图垄断近代中国水上运输

考点三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5.上海发昌机器厂是中国较早兴办的民族工业之一,发展过程中发生过这样的怪事:

机器厂造了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对国外先进技术的依赖

B.清政府支持民族企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

D.抢占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6.下表是1901—1911年中国各主要工业部门发展情况

门类

纺织业

缫丝业

面粉业

火柴业

水电业

机器业

矿冶业

新增

数量

(家)

82

70

53

28

60

20

73

新增

资本

额(万

元)

1332.1

556.9

786.8

130

3813.8

352.1

2272.9

表格中各主要工业部门发展情况说明(  )

A.民族工业仍以轻工业为主

B.民族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C.近代工业的结构日趋平衡

D.民族工业发展状况极为困难

7.鸦片战争后,作为第一批开埠通商城市的福州及其周边农村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末,马铃薯开始引入福建,种植面积很快扩大,主要销往国外市场。

《闽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载:

“福州周围农村生产很多马铃薯,运往香港和新加坡售卖。

但是在35年前,当地很难买到马铃薯,外国人餐桌上的马铃薯要从澳门或者汕头运进来。

”到20世纪20年代,“栽种马铃薯已经越来越普遍了,并且获利颇佳”。

材料二 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市内及附近各村……大机坊备有布机30部,年产量1万匹;小机坊也备有数部,年产量500匹。

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庄行将原料棉纱分送给各厂织制,织成的布再由染坊收回,贴上本庄招牌出卖。

这些新兴的农家手工业从属于近代工商业资本的厂商、行号。

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

——以上材料均选自林星《近代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城市

城乡关系的透视》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概括开埠通商后福州周边农村经济呈现的新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以上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认识上述变化。

 

第21讲 近代中国经济

结构的变动【主干知识梳理】

①商品化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内忧外患 ④江南制造总局 ⑤轮船招商局

⑥外国经济侵略 ⑦自然经济的解体 ⑧继昌隆缫丝厂

【点题训练】

1.B 【解析】 本题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变动,意在考查学生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

材料中体现中国传统经济解体,并不是店铺增多,故A项错误;材料中说明由于洋货的冲击,中国农村传统经营的产业遭到破坏,故B项正确;材料中“殆不啻十之五“说明部分开始使用,并不是抵制,故C项错误;材料中明显是破坏传统手工业,故D项错误。

2.C 【解析】 材料中张之洞创办的铁厂属于洋务派的民用企业,不属于官僚资本主义企业,C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所办铁厂出现问题是由于张之洞错误决策造成的,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同时表明张之洞对引进西方资本主义设备缺乏科学认识,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的失败表明不改变中国的社会政治无法实现国家的自强,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3.D 【解析】 由材料“洋纱‘条干均匀,不易断头,渐为机户所乐用’”“当地众多农户扩大土布生产而对机纱的大量需求”得知,洋纱大量涌入并未导致手工棉纺织业破产,故A项错误;材料提供的信息有限,不能充分说明自然经济在近代社会始终占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依据所学,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故C项错误;众多机户大量使用机纱生产使其加深了对西方机器生产的了解,促使更多像大生纱厂一样的近代民族工业诞生,故D项正确。

【典例训练】

1.D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

材料中从1842—1854年,英国对华输出货物总值增长并不明显,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市场,从材料看并没有实现其目标,主要原因在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强烈的抵制作用,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较少并不是英国没有打开中国市场的原因,故A项错误;中国人不喜欢英国的货物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表现同样不是英国没有打开中国市场的原因,故C项错误;中国自然经济的排斥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2.B 【解析】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

材料中“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表明是洋务派,其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思想极其守旧与材料中“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不符,故A项错误;洋务派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与材料中“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相符,故B项正确;顽固派完全排斥西方文化,与材料中“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表明没有涉及政治改革,故D项错误。

3.D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自然经济瓦解的表现。

自然经济瓦解的特征有:

纺、织分离;织、耕分离;手工业者和农民破产;农产品的商品化。

下管村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并不能说明自然经济瓦解,因为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剩余产品也可以拿到市场上销售,故A项错误。

“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符合自然经济瓦解的表现,故D项正确。

B、C两项符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特征,不能说明自然经济瓦解,故不符合题意。

【读史用史】

原因:

企业所有制问题产权不明,官商矛盾尖锐;企业管理不善,多有腐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抵制。

【随堂验收】

1.D 【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经济的解体。

新文化运动彻底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封建礼教彻底崩溃,故A项错误;民族工业短暂春天是在民国初年不是在清末,故B项错误;男女平等基本实现是指男女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享有基本同等的权利,材料没有涉及到,故C项错误;“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表明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小农经济趋于瓦解,故D项正确。

2.D 【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经济的解体。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是在19世纪60年代,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传统工艺品质优良无法解释其鸦片战争后十年发展较快,故B项错误;清廷允许民间设厂是在甲午战后,与此题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迫打开,中国的部分产品适合国际市场的需求而发展较快,故D项正确。

3.B 【解析】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

材料介绍清政府积极筹办海防,无法体现统治黑暗,故A项错误;船政大臣不懂技术却在那里代替技术人员,可知管理体系落后,故B项正确;题意中政府积极筹备海防,并取得成效,不能说明制度腐朽,故C项错误;作为大臣能亲自接触新事物,不能说明思想保守,故D项错误。

4.A 【解析】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

材料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能够与洋人达成协议,说明洋务企业的实力得到外商的认可,故A项正确;材料中洋务派利用轮船招商局挽回一些水路货运的利益,没有反映出其出卖国家利益,故B项错误;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而非民族资本主义,故C项错误;材料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与洋人达成协议,但没有反映出列强的企图,故D项错误。

5.C 【解析】 本题考查民族工业的产生。

上海发昌机器厂是民族企业的代表,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产生的,深受封建官府的压制,同时还依赖于外国列强,所以就出现了题干中描述的现象,目的是减少发展的阻力。

6.C 【解析】 材料中只有“新增资本额”,没有轻工业和重工业结构的统计,故A项错误;材料中“1901—1911年”时民族工业不可能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故B项错误;材料中水电业和矿冶业“新增资本额”最多,表明重工业发展更大,有利于改善轻重工业的畸形结构,故C项正确;极为困难,与材料中大量的“新增资本额”不符,故D项错误。

7.

(1)特点:

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现了近代工业;农业生产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农村。

(2)原因:

开埠后国内外市场的扩大;通商口岸城市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

(3)认识:

开埠通商带来了西方工业文明,推动了开放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加速了近代化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