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三八征文5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69601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香三八征文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书香三八征文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书香三八征文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书香三八征文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书香三八征文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书香三八征文5篇.docx

《书香三八征文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香三八征文5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书香三八征文5篇.docx

书香三八征文5篇

书香三八征文5篇

【篇一】

我坐在办公桌前静静整理着稿件,抚摸着一张张渗透思想的纸页,只需简单运动下手指,它们就轻轻翻转过去,而我的心绪却无法归于平静。

一直认为付出感情的文章应当用感情去欣赏,每每读到精彩之处便有想说话的欲望。

今日不再沉默,从幕后走出,选出喜欢的两篇书评与大家交流分享。

它们并非是辞藻华丽的文章,也不曾讲述感人的故事,但是深刻的思想却让我读出了两种爱——

理性又感性的爱

《和孩子共同成长》是牧野对“池莉式母爱”的剖析与延伸。

孩子像是一夜长大,我们没有时间备课,家庭教育对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同为新生事物。

在教育孩子这个令人头大又没有标准答案的命题作文考试结束时,太多的人交不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对孩子的溺爱遗传着原始的本能,“在血液中顽强地生着、发着,汹涌而澎湃着”。

每当我们看到孩子生命的旅程偏离了我们设想的轨道,彷徨,惊恐,神经质,矫枉过正,都会没由来的找上门来。

心智成熟的大人不知不觉被小孩子“绑架”,完成教育的过程常常演变为重复妥协的相互救赎。

开篇牧野就扔给我们一个看似简单却越想越郁闷的问题:

在家庭教育面前,我们谁才是孩子?

所以选择这个话题,充满了现实意义。

这篇文章的倾向性不是讨论的重心,作者精选的具有可行性的指导建议才是看点。

看看这些言论:

“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成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成人”“教育孩子靠的是直觉,是一种希望孩子自自然然、健健康康成长的直觉”。

没错,扬长避短才是培养才华的最佳办法,取长补短只会扼杀天性。

看看,一个搞文字的女性把那么多教育家们都整不明白的事儿,通过自身的经历与感悟,真就用文字给你摆明了。

牧野,写这篇书评的中年男子,也没生搬硬套那么多冰冷说教式的五四三的理由,而是将生活现实和书中言论交相融合,感性包裹着理性徐徐道来,给了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在家庭教育面前,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

我见过许多男作家,他们激扬文字挥斥方遒,作品从来不缺少粗犷豪放,甚至带点野性。

但是,我却在心底暗暗认定作者牧野必定是一位心怀爱心的温柔之人。

他的文字,饱含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

他关爱母性,关心教育,对幸福的人祝福,对不幸的人忧虑。

即便他一再以观望者的角度客观地去评述,我还是在字里行间看出他对池莉的理解与肯定。

教育是一种创造,生命启示着生命,母亲用爱与思想为这些可爱的小生命注入灵魂,多么圣洁,多么美好。

他用平实的笔法朴素地写出了那种不能超出的温暖。

但赞许并非意味全盘讴歌,他还不忘关切地告诫各位:

池莉毕竟是个职业作家,她的生活和普通人差别巨大,大家可不要盲目学她啊。

看到这里我不禁会心一笑:

这个男人,还真的是很温柔很周到呢。

对孩子的教育,不单是施于哺育的责任,还要学会用爱和理去喂养。

不要强求理解,对视我们的是天真明澈的双眼,我们亲吻他们的时候他们并未发现我们已经开始衰老。

不要追求功利,多鼓励他们去走自己的路,告诉他们荷包的充盈并不值得换取灵魂的落寞。

不要急求结果,“母亲的知识、素养、聪慧和品质对孩子的影响如同墨落宣纸漫漫洇透,这才是绝对意义上的润物无声”。

对于教育孩子,我们永远没有最完美的方案,不过能确定的是,牧野心中那理性又感性的爱,定会让过程美妙无比:

我们将会在孩子身上感受新生,共同成长,而这种感觉,足以踩碎时光。

博大而深刻的爱

《战争》是一本晦涩艰深的书,经过咸绎,这位北师大中文系研究生学院式的解读,这本书的写作手法与动机清晰起来。

“呓语”即梦话,混沌、隐喻、似此如它。

这里有爱,躁动的情绪被克莱齐奥隐蔽成地下水暗流涌动,冲撞着挤过漫长的叙述管道,喷薄出“高密度”的文字。

这种粘稠的密度让我觉得不自在,但压迫感又是那么真实。

这里有恨,却并非伴随破坏性的盲目疯狂,实质是爱的黑暗镜像。

咸绎将作者写作的动机一针见血的指出:

“爱每一个具有神性的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所在”。

咸绎认为这种爱,冰冷无情的钢铁工业社会不能将其吞噬扼杀,伪善滥情的都市物质欲望也无法弥补它的匮乏。

等等,你说他没说过?

请看他引用的话:

“任何一个美女肌肤放大一万倍也只能是粗糙的田野。

”他望穿浮华捕捉到了最原生态的东西,我们土里生,土里归,我们吃穿住的那些自然因素不应被踩在脚下践踏,而应是神圣的,崇高的,是自然的恩赐——“具有神性”。

说到底,我们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自己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这是一种博大而深刻的爱。

它讨论的是人与自然、与万物众生的关系。

我们蜷缩在叫做人文的小圈子里,过多地关注自身,心中多半不过是种种人的面相轮廓,我们满足的,归根结底是无限膨胀的物质欲望。

我们真的对这个世界太缺乏了解,甚至把握不好自己生命的纵深。

难道就放任无知无畏的我们将这个世界改造得面目全非?

不不不,是该是放下斧子的时候了,停止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砍倒最后一棵树。

厚重的题材捆绑着太多沉重,最后,他还不忘让刚松了一口气的我们又背起文学的磨盘:

以往啰嗦了一百万次“内容重于形式”的教条主义固化了我们的思维,但当内容真的扛起思想至上的大旗无所顾忌的冲锋,文学对于体裁的定义却遭遇尴尬。

如此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应该何去何从?

作者没有回答,留给我们深深的思考。

感谢咸绎这位年轻的小伙子,与他年龄不对称的深刻的思想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还存在着没有陪着这个地球疯狂旋转而扭曲的东西,他笔下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人性的隐忧蕴涵着博大的爱,这些闪光的文字对我们密语着那些亘古不变的生存的真谛,引领着我们重新找回灵魂深处那些失落的东西。

【篇二】

而诗歌是什么呢,我不知道,也说不出来,不过是情绪在跳跃,或沉浮。

不过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以赤子的姿势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

——余秀华《摇摇晃晃的人间》

我姥爷是个工人,各式各样冰冷的工具是他这大半辈子的谋生之物和伙伴,但他却并不是个普通意义上的“大老粗”。

他极爱读书,尤其是各种诗集,所以他还有另一个更要好的的伙伴,那就是诗歌。

在诗歌的陪伴下,他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意气青年变成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耄耋老人,是诗歌,让他在满地的“六便士”中,还能时常抬头仰望天上的月亮。

(一)“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姥爷一直认为,诗里包含着做人为学的准则,这就是一个人应有的风骨和气节。

小时候,他总是对坐在他膝头上的我说,做人就是要像墨荷一样“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就是无论外界环境怎么样,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这不是为了别人的夸奖,只求无愧于心,他是这么教我的,自己也是这么做的。

六十年代单位让他看管库房,这是别人眼里的“肥差”,那个年代物资紧缺,库里的人顺手牵羊不会有人发现,可他看管的货物从没一件少的。

退休之后,他义务替小区里的邻居收快递、修东西、收清扫费,有时候别人不理解他,说他是图虚名,可我知道,他为的只是“清气满乾坤”而已。

(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歌对我姥爷来说,不仅仅是为人的道理,还是给他力量的源泉,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唯有凭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才能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成功。

我高考那年,邻近考试,数学成绩却是一落千丈,甚至到了一看到数学卷子就准备放弃的地步。

恰巧姥爷来看我,看着我愁眉苦脸的样子,他却问我有没有见过长在石头里的竹子,他说无论石头多坚硬,却也阻止不了坚强的竹子生长,只有不怕困难迎头而上的人,才能不被困难击倒。

七十年代,他受了工伤右眼失明,姥姥下岗,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他就是凭借着这股“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自己外出摆摊,支撑这个家庭走出了困境,真正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才让他能支撑下去。

而我听了这番话之后,也拿起笔继续学下去,最后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诗是姥爷的为人准则和力量源泉,更带给他很多人生的哲理。

这些哲理不仅指引着他走过漫长的人生旅途,更传给了我,让我也获益匪浅。

2019年,我刚刚参加工作,走出象牙塔,面对平凡的工作岗位,我常常会感到不耐烦,我甚至有点骄傲的想,我作为一个大学生,为什么要做如此基础、如此简单的工作?

这些想法在聊天中被姥爷得知,他告诉我,陆游有一首《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他对自己儿子说的,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需要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这也是我对你要说的。

我记住了姥爷的话,在工作中也开始沉下心来认真学习,虚心向老师傅们请教,我越来越发现课本上与实际中的不同,在一次次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我的进步也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七十多年来,诗歌如同一根拐杖,支持着指引着我的姥爷走过了风风雨雨。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如今,这根拐杖交到了我的手里,它让我得以领略千百年前古人的智慧,体会他们的情感,这是姥爷给我最为珍贵的财富。

【篇三】

幼时贪玩,读书也坐不住,喜欢静坐的父亲就拽住我说:

“诗书有百味,你可知这本是什么味?

”我禁不住好奇,凑上去嗅了嗅,书名倒忘记了,只记得是本旧书,除了时间和尘土的气息,似乎并无其他味道,父亲听了便笑,声音温暖了一段时光。

小孩儿心性,未曾细品书里淡雅的书香。

后来翻阅的书籍多了,倒品出来那时父亲所讲的“诗书百味”自当是人间多种愁苦和美,生活中百般滋味,尽在书中。

少年时期的记忆,父亲看到好书就会买来,戴上厚厚的棕框眼镜,别有兴致的看,也常从楼下的旧书摊淘一些书回来,摆满了半面墙,我读书也尽如集市观灯,走马观花,父亲很少禁忌说哪种书不准看,或者读课外书影响学习。

“倒是不必精,但当涉猎。

”温言笑道,如孟子云: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所以年幼,不能体会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只当大千世界,光怪陆离。

很多时候还需要他带着我被动看书,甚至有些还需要他讲解。

他没有带我行走远方,可远方我似已到过。

又忆起父亲说有的书中充满了烟火味,诸如余华的《活着》、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老舍的《茶馆》,里面写满了市井百态,生活千状。

对大多数人来讲,历史只是模糊的年代更替和事件罗列,但对于每个老百姓来讲,历史只有切切实实的日子。

徐福贵和老牛已离我们远去,破窑洞也已不见,茶馆里物是人非,只是人间烟火味照旧。

我从一本本书中阅到了作者对人生百态的观察、思考和提炼,也看到了普通百姓对于生活的坚持和热爱。

父亲还说有的书中充满了辛辣味,如鲁迅先生的杂文,字字如刀,深深割开了那个时代国民脸上的遮羞布;有的书中则充满了心酸味,如曹雪芹的《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而有的书则如一杯白水,什么味道也无,但于世人迷茫时出现,解其饥渴,如林清玄的散文,反复品尝,方悟其沉淀。

慢慢的我明白了,阅读,是智者之举,除了获取知识,思接千载,视达万里,也是一次灵魂的晤对,引导我获得更深层次的智慧。

初时是父亲带着我静读,每每抚卷阅读,便觉那些书籍向我敞开了一扇扇大门。

于我而言,父亲犹如引路人,带我走进书籍的殿堂,而书籍犹如心中的导师,在无形中,指引我在迷茫中清醒,在睿智中决策,于豁然清朗中,迈向更广阔的人生。

于生活中,我未曾经历父亲的青少年时光,他只是带我于阅读中静对,仿佛他要用书中智慧教我生活百般滋味如何慢慢体会。

青年时期离家渐远,经济独立,精神也追求成长与独立,便很少有机会和父亲一起读书。

在面对人生的迷茫期,我更愿意寻找同龄人来倾诉和抱怨。

但同龄人除了一起抱怨也无法给出生活的答案,我选择了在书中去寻找答案。

急切依赖于书籍的指引和智者的点播,往往忽略了生活最本真的感受,人生千百转,前途不可欺。

兜兜转转,倒悟不清哪本所言是虚,哪本又金玉良言。

父亲说,女在他乡父牵挂,我不懂啥大道理,有些话藏在心里很久,想对你说上一说,不是什么心灵鸡汤,不过是一碗胡辣汤罢,读书不应成为开启生活的钥匙,时时抱以目的读书,欲从书中找寻答案,实是将生活过成了自己的枷锁。

我们急于从书中过渡点什么有用的东西,浮躁的年代,阅读趣味已发生了质的变化。

急于一目十行,急于检索资料,急于求解若渴,失了心的感悟、没了情的涌流、少了等待的渴望、丢了新奇的触动,应付论文、丰富谈资倒成了目标。

再次与父亲静读,他倒说读书如对饮,生活如独酌。

古人云:

不为因果方行善,岂因功名始读书。

书中没有固定答案的,尽管诗书百味,自己的生活还是要自己慢慢品酌,万不可功利心太重而迷失了自己。

读书,是自身心性的修持与引渡。

时时与智者对话,如春雨润花、清渠溉稻、朝露泽木,好书在侧,或信手翻来,或静心品读,手不释卷,作为生活中的习惯,自然是生命中极为美好的状态。

书籍,可以在任何时候都会带来一种心灵的抚慰,思想的超脱。

它使人得以释放现实的压力与情绪,在庸常的忙碌中寻求心理平衡的基点。

书之睿智与馨香,于经年中已浸透岁月的尘烟与沧桑,浸润入灵魂。

所经历的未解开的谜,不过还是要自己走一遭罢了。

这份滋味,自然要独自慢慢品尝。

若说阅读是一个量变的积累,而生活则是一个质变的提升。

在阅读中,思维会拓宽至一个新的宽度,思想也会更加成熟,心界也会随之阔达,境界亦会有了新的提升。

但春秋更替岁月流逝中,人生至理还是源于自青涩至皓首的百般体验之中,这需要我们慢慢品味。

花红花落,冬逝春来,年年复复,时光若水逝,岁月亦不言。

在光阴的沁染下,在时间的丈量中,生命才缓缓入了书,生发出一种灵魂的馨香,暗香飘溢,历久弥香,宛若一朵幽兰,芬芳清远,意味隽永。

时至今日,我不管是与父静读,还是于清寂时光中坐对一山青,灵魂深处也已寂静安然。

不再叫嚣着哪句是生活的答案,哪段能芬芳流年,书籍慰藉我的,生活赐我的,早已水乳相容,安暖了岁月寒凉,丰盈了灵魂寂静,厚实了生命底蕴。

百味生活百味书,到哪一刻都不可放下。

【篇四】

重读父母这部书,感觉厚重、温暖,好像一部生活百科全书。

它囊括了生活的茶米油盐、酸甜苦辣……

重温父母这部书,感觉这部书里,有生活的磨难,有工作的启迪,有为人的幸福……

打开这部书的扉页,一幅简单的黑白素描映入眼帘:

宽阔平坦的大道上,有一辆疾驰的笨重挂车,这是父亲养家糊口的工具,全家人的用钱渠道,基本来自父亲的方向盘。

田间的阡陌上,有一位耕作的农村妇女,她把所有的心思全用到了这上面,不敢有任何的闪失,因为这是我们全家人填饱肚子的重要来源。

不远处树荫下,有三三两两玩耍的孩子,他们时而劳作,时而玩耍,像自由的风筝随风摇曳。

掀开儿时记忆的画册,它在父母这部书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这部画册的每一章节,都耗费了父母大量的心血。

现在回看,我好像看到了一张褪色的照片,虽有些模糊,有些斑驳,有些不整,但感情却极为纯真。

哥哥儿时的风疹,危中求生;弟弟的脓疱,遍布全身;落后年代,姐弟几个的轮番生病,把母亲煎熬的身心俱疲。

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徜徉其中,但因为有了时间的冲洗,有了距离的变迁,留下的都是美好的回忆。

不知何故,儿时的春节给我留下了一道幸福的印记,是我最最不能忘却的。

不过春节,我就好像没长一岁。

到现在我还是很享受儿时过春节的氛围。

全家人围坐一起,你说我笑,其乐融融。

没有了过往的争吵,没有了田间的劳作,留下的是温馨,是感动,是和谐。

穿新衣,戴新帽,走亲戚,拜邻居。

上香,磕头,熬夜,压岁钱,乐此不疲,欢愉多多。

依稀还记得大年三十猪头肉的味道,那可是一年中仅有的一次。

它好像成了一个时代的标记。

在那个时日,能吃上这东西,也算是上等美味了。

所以,猪头肉的味道,也因此在我的脑海里打上了很深的美食烙印。

几十年过后,再次回味,那香味依然诱人,令人垂涎三尺。

生的猪头下货,经过母亲浸泡、搓洗、过滤等工序,待煮熟出锅的那一瞬间,应该是我们姐弟几个最开心的时刻。

猪头肉的香气像是施了魔法,一下子飘满了整个院子,飘到了大街上,沁入我们每个人的心脾。

在外面疯玩的我们,不用母亲再大喊大叫,我们会准时一个不少的全部到场。

一口二盆飘着诱人的香气,盆边挤着五个张着大嘴等肉吃的孩子。

母亲会把刚出锅的猪头,边吹着热气边拆骨头,小骨头一人一个分到我们的手里。

骨头上、骨缝里留下的小肉渣,成了我们姐弟几个轮流啃食的美味。

吸吸骨髓,舔舔小手,生怕漏下一丝一毫。

大块的,成型的好肉,用母亲的话说,留下过年,招待年后串门的亲戚。

猪头肉的味道毕竟只有年三十才能闻到。

家境的贫寒足足持续了我们整个小学生涯。

还记得二弟偷卖家里的大花锡,遭到了母亲一顿毒打。

弟弟头上带着露水的血迹,时至今日仍让我记忆犹新。

温饱之后的嘴馋,大人们是无法满足的。

弟弟满身的脓疮让他的生活苦不堪言。

但这个嘴馋的家伙就是这样也不会消停,他竟然把家里的值钱的大花锡偷着卖给了小卖部,换得了他喜欢的小食品。

香味还没散尽,就被母亲用木棍毒打了一顿。

发疯的母亲,喘着粗气,瞪着双眼,挥舞的棍子断了几截。

弟弟头上、身上的大小伤痕不止一处,最显眼的就是额头上的那个大包,带着露水,带着血迹。

每每想到此,我百感交集,感慨万千。

感慨贫穷带给人的磨难,感慨日子的无奈艰辛。

唉,岁月的磨难,让弟弟知道了想吃好东西,也不是乱卖东西就能解决的!

在疼痛的同时,母亲的棍棒也教会了他如何做个好人。

童年的记忆,散落如珍珠,秋夜摸地瓜干应该是过往印象中最深的一颗。

事过境迁,但现在回想起来,仍是抱怨。

怨老天不睁眼会捉弄人。

早不下雨,晚不下雨,非等我们这些活蹦乱跳的小马驹撒完欢睡得正香的时候,来个晴天霹雳。

黑灯瞎火,夜深人静,睡意正浓,真真是不想起床啊!

但每次母亲的感觉比天气预报还准确,只要天气不好,我母亲便能提前预知。

我母亲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赶紧起床,到地里去摸地瓜干!

”母亲的话如一道军令,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萧瑟的秋风,自是给人以寒意。

走在无人的田野小道,深一脚,浅一脚……狂风的肆无忌惮,更是让人无限惊恐,甚至是毛骨悚然。

总感觉书里描述的伸着长舌头的鬼啊,电影里的披头散发的怪啊,像是约好了似的都尾随在我们身后……马灯的微光,是我们全家人指路的希望。

母亲像个男人一样,推着四轮木车在前面带路,我们姐弟几个拿着簸箕,挎着篮子,背着小框尾随其后。

此时,她也是我们姐弟几个心中的一盏明灯,她就像一名威武的将军,带着自己的士兵昂首阔步在田间小路上。

我们的胆怯,不情愿,也随着母亲坚定的步伐慢慢消失了。

黑漆漆、颤巍巍、零星的雨点无节奏的敲打着地面。

我们在和老天爷赛跑。

不知道多长时间的摸爬滚打,只知道几麻袋地瓜干已站立在自留地的中央。

装车,封车,母亲再次推起独轮木车,带着我们的战利品踏上了归程。

路窄,地滑,雨水、汗水甚至还有泪水,交织在母亲的脸颊……往事如风,吹乱了我的头发,吹不乱我的思绪。

回想当时的不情愿,回想当时的振振有词,真该好好回味“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

人们都说:

父亲是家里的靠山。

但在我的记忆里,好像是母亲给我们遮风挡雨。

父亲留给我们儿时最好的记忆,是带有太阳味道的热被窝。

他是一名货车司机,回家的时日,一年屈指可数。

可每次回家,他会把家里里里外外彻底打扫干净,会给我们姐弟几个把被子拿出来晒晒。

姐姐会因为这,在被窝里感动的偷偷流眼泪。

因为忙绿的母亲,既当男人,又当女人,根本顾不上这样的小细节。

门前的杏树长大了,房子翻盖了,姐姐出嫁了,哥哥当兵了,我师范毕业也当老师了,两个弟弟各自成家了……过往如平静的小溪,它带给了我儿时的纯真甜美,逝去了我们的青葱年少,同时也窃取了父母的大好年华。

父亲的干净、疼爱孩子;母亲的持家、田间的劳作,应是父母这部书的主旋律。

它像是精致的流动的幻灯片,在我的脑海里循环播放。

时而苦涩、时而温馨、时而艰难,时而幸福……这就是我们一家真实的生活,这就是我们一家真实的人生。

人生就像一本书,重读父母这部书,作为儿女,尽孝是人伦之本。

余下的时段,愿岁月静好;父母安康,便是晴天!

【篇五】

月色撩人,窗扇半开,纱帘与轻风缠绵着,在月光里轻摇慢晃。

一本书,半盏茶,一片活色生香……时光,美得醉人!

记得第一次与《聊斋志异》相遇,就在这样的月夜。

夏夜的打谷场,放的是电影《画皮》。

序幕以连环画的形式徐徐拉开,哇!

哇……的声音从一个个小嘴巴里发出来。

当女鬼揭下画皮的刹那,我也哇了一声,一扇神奇的大门就此打开。

当时我尚不知聊斋二字,会有如此神奇的魔力。

只觉得看完电影,周身怅然若失——那千娇百媚的鬼,青面獠牙的怪;那亭台楼阁,笙歌院落,像妖怪的幻术,呼啦啦说没就没了……

我还没看够呢!

直到有一天,我们再次不期而遇。

母亲打发我去供销社称盐,小双抱着本小人书蹦跶着迎面走来,老远就咋呼:

“新进的小人书,像《画皮》一样也是讲鬼故事的。

”小脸兴奋到通红。

“这个,多钱一本?

能借我看看吗?

”我咽了口唾沫,眼里的渴望来不及遮挡。

小双把书往身后一藏:

“我…我还没看呢!

一毛三一本!

呶!

那还有一大摞呢!

我踮起脚尖儿伸长脖子向货架望去,《婴宁》、《小谢》……心跳得怦怦作响,我不由自主地扭身往回跑。

跑到半道,心里有点小哀伤!

一毛三,那得好几筐瓜干才能换来,能买半捆油条。

两条饼干。

小三斤盐!

“我也想买本小人书……”这句话,反反复复在喉咙里上来、下去,一次又一次,最终还是没能说出口。

半夜躺在被窝,盯着墙上的白月光,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夜深人静,明月高悬的夜啊!

多么适合读书!

读书人伏在窗前的案几上,灯火如豆,月下摇曳,修长的手指缓缓翻过一页又一页;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书页上,诗意又雅致,这样的情景单是想想就觉得风光旖旎,闭眼凝思,更是令人向往!

我发现,书,像鬼怪,能勾魂、会迷人心智。

愈浓愈烈的书瘾让我寝食难安,像是被画皮蛊惑的王生,神思恍惚,茶饭不思。

眼睁睁地看着那摞书越变越薄,我挠心挠肺的难受,耐不住的时候,就跑去看一眼,以慰“相思”。

从夏天到冬天,终于!

凑够一本小人书钱。

我欢天喜地的朝供销社跑去,手被硬币硌地生疼,心里却是噼里啪啦一片鲜花怒放的声响!

欣喜戛然而止,那货架上,居然空了……

心也一下子空了。

我蹲在地上,眼泪吧嗒吧嗒的往下掉。

不惑之年,再忆旧事,忽然对席慕容那句话颔首微笑了。

她说:

“生命里有着多少无法预料的时刻啊!

无法预料的惊喜就这么悄然降临了!

年后,我随奶奶走亲戚。

走进姨奶奶家,我的天空,星星都亮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农村流行用报纸糊墙、糊顶棚。

姨奶奶家的报纸中间居然夹杂着电影画报,我看到魂牵梦萦的“聊斋”字样,俊俏的书生,妩媚的妖怪,甚至大胡子的道士们在报纸间穿行!

跪在地上,摸着墙跟看;然后脱鞋爬床,眼珠黏在墙围子上看;最后翘脚伸脖,像个大鹅般,转着圈儿打量顶棚上的内容。

姨奶奶稀罕小孩,揽着我说:

“跟自家一样,相中啥吃啥!

”我毫不客气:

“姨奶,我相中了你家画报!

归家途中,我抱着带有斑驳墙皮的画报,美到不行,奶奶气得直咳嗽。

开明的父亲知道了我的行径,默默领我从供销社买了一沓粉连纸给姨奶奶糊墙。

然后,进城给我买回10本小人书。

抱着这些小人书,我犹如中举的范进,乐得近乎癫狂。

把它们安置在枕头边,一册册的摩挲,一会哭…一会笑…直到月落西天,才沉沉睡去。

小人书的馨香氤氲了整个童年时光。

初中时,学校旁有个小商店,既卖文具也租书。

店小、书不少。

从杂志到世界名著,从武侠到言情,应有尽有。

我如鱼得水,省吃俭用抠出来的饭钱,都花在了这里。

时隔多年,当年月下夜读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半依在宿舍床头,清风微拂,月光倒泻,窗台的烛火随风摇摆。

夜阑微熹,饥肠辘辘,却无法阻挡在书里翻山越岭、金戈铁马、缠绵悱恻……的脚步!

与书相偎,物我两忘,满心欢喜。

初三那年,我随姑姑进城,第一次走进图书馆,眼都直了。

那一排排高大的书架啊!

那塞得满满当当的书啊!

那一册册散发着陈年旧香的书啊!

从脚边排到了头顶。

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给书打上了完美的阴影。

逆光而视,书本笼罩在朦胧的金光里,颗颗微尘在金光里翩翩起舞!

这景色,成为我记忆里最美好的画面。

目光在书脊上驻足,惊喜潮水般袭来,茅盾、汪曾祺、季羡林、蔡澜……诗歌、小说、戏剧、散文……一本本倾慕已久的书,安静地伫立在书架上,风姿绰约。

我的手指从书脊上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