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重点知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66574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科学重点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年级科学重点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年级科学重点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年级科学重点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年级科学重点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科学重点知识.docx

《四年级科学重点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科学重点知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科学重点知识.docx

四年级科学重点知识

第1课我们关心天气

1、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天气的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

2、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主要工具。

3、气象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运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学家。

4、我们是怎样来描述天气的?

答:

是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来描述天气的。

5、常见的天气现象有哪些?

答:

常见的天气现象有:

晴、多云、阴、小雨、中雨、大雨、暴雨、雷阵雨、雨夹雪、小雪、中雪、大到暴雪、冰雹、霜冻、雾、东风、西风、南风、北风。

第2课天气日历

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在我们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

在做天气日历时,在坚持每天观察、记录的同时,还要注意收听、收看当地的天气预报,看看与我们的记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2、天气日历的作用:

有了天气日历,我们在做长时间的天气观察时,就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记录,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3制作天气日历要注意些什么?

每天要安排不同的人记录;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观察;先讨论再记录;不能间断;记录一段时间后要对天气日历中记录的天气数据行分析,了解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特点;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一个季节或一年的气候。

 

第3课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温度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就可以知道当地气温。

2、空气的温度叫做气温,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温度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3、使用温度计应注意些什么?

答:

1).首先要选择测温范围合适的温度计,防止被测物体温度过高时,液柱将温度计胀裂。

2).在测温时,必须使温度计的感温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3).在读数时,要待温度计中的液面高度不再变化才能进行,并且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人的视线要跟液柱面相平。

4).不能将温度计当作搅拌器使用,以免碰破感温泡。

4、一天中天气是怎样变化的?

答:

从早晨到中午,气温逐渐升高,从下午到傍晚,气温逐渐降低,下午的温度最高,清晨的温度最低。

 

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共有8个方位),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是风吹来的风向。

2、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也是测定风速等级的仪器。

在记录天气日历中,可采取观察旗子的状态来估计风速,共分为三个等级:

0级—无风(旗子不动),1级—微风(旗子微动),2级时—大风(旗子展开)。

3、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它有3—4个风杯,连接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轮子的辐条上,辐条在风吹的时候带支中间的轮轴转动,安装在轮轴上的示速器就显示出风速。

4、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0—12级),

风速等级(风级)

风速(米/秒)

特征描述

0

0.0—0.2

烟柱直冲天

1

0.3—1.5

青烟随风偏

2

1.6—3.3

轻风吹脸

3

3.4—5.4

叶动红旗展

4

5.5—7.9

枝摇飞纸片

5

8.0—10.7

带叶小树摇

6

10.8—13.8

大树摇摆举伞难

7

13.9—17.1

迎风走不便

8

17.2—20.7

风吹树枝断

9

20.8—24.4

屋顶飞瓦片

10

24.5—28.4

拔树又倒屋

11

28.5——32.4

破坏性强,陆地很少见

12

32.5及以上

第五课:

降水量的测量

1、降水是天气的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3、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4、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的等级。

5、降水量的等级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到暴雨、特大暴雨。

6、做简易雨量器的杯子高度应在15厘米以上。

7、如果用饮料瓶制作雨量器,应选择底部平的那种。

8、雨量器是要测24小时内的降水量。

降水量等级表

等级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24小时内降水量(毫米)

0.1—9.9

10.0-24.9

25.0-49.9

50.0-99.9

100.0-249.9

大于250.0

9、读雨量器的刻度时,视线应与雨量器内的水平面平行。

10、雨量器应摆放在比较开阔的地点。

记录后雨量器内的水应倒掉。

11、做雨量器时,应将刻度的底部下好和杯子(内侧)底部对齐。

12、怎样做一个简易的雨量器:

(1)找一个直筒透明的杯子,杯子的高度在15厘米以上;

(2)、以毫米为单位,利用刻度尺在纸条上画好刻度,纸条的高度略小于杯子的高度;(3)、取一段长于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平放在桌子上,将纸条画有刻度的一面朝下粘在胶带的中间;(4)、把粘在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粘在杯子的外侧面,要使刻度的底部正好和杯子内侧底部对齐;(5)、用粘贴刻度条的方法把小组的名字粘贴在杯子的底部。

 

第六课

1、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它们的形状千姿百态。

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使用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

3、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的来临。

4、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时常把它们分成三类:

积云、层云、卷云。

5、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

6、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

7、纤细雨状的云是卷云,卷云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所以它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8、层云有时会覆盖大部分甚至整个天空,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层云靠近地球表面,积云高于层云,卷云只有在高空才能形成。

9、层云、积云、卷云各是什么样子的?

答:

层云是扁平状的,积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卷云成纤细的羽状。

10、根据什么来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

答根据云在天空中所占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

11、不同的天气状况是如何划分的?

答:

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

,就是晴天,如果云量不超过

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

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第7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1、总结观察分析天气的好处?

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记录了很多相关的天气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些规律。

2、根据云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根据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第二单元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1、水里溶解了食盐,叫做食盐溶液。

2、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虑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3、水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物质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

4、在做过虑实验时,倒入漏斗中的液体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5、溶液是由溶质和溶济组成的,我们把能溶解的其它物质叫做溶济,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在食盐溶液中,属于溶质的是食盐。

6、做过滤实验应注意些什么?

答:

(1)玻璃棒应放在三层滤纸的上面;

(2)、滤纸要略低于漏斗的边沿;(3)、倒入的液体要略低于滤纸的边缘;(4)、漏斗的下部要紧贴烧杯的内壁;(5)、烧杯要紧贴玻璃棒并缓慢沿玻璃棒倾倒液体。

第二课:

1、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防腐和消毒、漂白,高锰酸钾溶液是一种混合物;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小匙来取。

2、高锰酸钾在水中化成了极小的颗料,而且均匀的分散在水中,这种现象叫溶解。

3、溶解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第三课:

1、一些液体能均匀的、稳定的分散在水中,溶解在水中,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2、胶水和洗发液倒入水中搅拌后,发现它们可以形成稳定的水溶液,均匀地分散在水中。

3、醋和酒精能与水很好的混合在一起,它们溶解于水中,而食用油则浮在水面上,不能溶于水中。

4、食用油不能溶于水中,但能溶于洗涤剂中。

5、溶解现象不仅发生在液体与固体之间,还发生在液体与液体之间及液体与气体之间。

第4课:

1、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2、了解某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以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帮助。

3、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了。

4、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5、汽水中的气体是加压的二氧化碳。

6、气体的既能溶于水中,又能从水中析出来。

7、在20摄氏度的水中,通常情况下,50毫升的水大约分别能溶解度多少克食盐和多少克小苏打?

答:

通常情况下,50毫升的水大约分别能溶解18克食盐和5克小苏打。

8、夏天,我们喝汽水、啤酒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你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答:

会有汽泡冒出来。

因为人们在生产汽水、啤酒过程中把二氧化碳等通过加压等形式溶解在其中,所以,只要一打开气体就会冒出来。

第5课:

溶解的快与慢。

1、搅拌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2、食盐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

3、加快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速度可以采用搅拌、切碎、加热水等方法。

4、给盛有食盐溶液(未溶解完)试管加热,边加热边振动试管,剩余的食盐固体会怎样变化,你怎么解释?

答:

食盐固体完全溶解了。

因为加热和搅拌(振动)都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5、搅拌能加快溶解吗?

请设计实验证明。

实验目的(我的问题)

检验搅拌能否加快溶解

改变条件(假想)

 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相同条件

 1.水量相同。

2.水温相同。

3.盐量相同。

4.同时加盐。

5.观察时间相同。

需要材料

 烧杯、水、玻璃棒、食盐、小匙、

实验过程

在两个烧杯中装上同样多的水,同时放入同样多的盐,观察时间相同,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实验结论

 搅拌能加快溶解

 

第6课:

10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1、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2、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量的,如100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3、不同物质在100毫升水中的溶解质量是不同的。

4、可以用量筒量100毫升的水。

5、不能把一大包食盐完全溶于100毫升水中。

6、可用天平称食盐的质量。

7、100毫升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请制定一个研究计划。

1)、研究问题

100毫升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2)、研究准备(实验材料)

量筒、天平、小匙、搅拌棒、食盐、记录单

3)、研究方法

1、用量筒量取100毫升水倒入杯中。

2、用天平把食盐分成两克1份,,平均分成20份,每份约2克。

再一份一份的加入水中,直到不能溶解为止,算一算加了几份盐,就可以得知多少克了。

4)研究结果:

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第7课: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1、在盐水还未完全蒸发之前熄灭酒精灯。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

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要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

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3、酒店精是容易挥发和烧烤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4、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自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份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5、点酒精灯进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

6、纯净水是一种经过特殊过滤装置,经过多层过滤的饮用水。

7、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

答:

(1)酒精灯里的酒精不少于酒精灯容积

又不能超过的

(2)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要用火柴引燃,以免失火。

(3)用完酒精灯后,应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盖灭后还要重盖一次。

(4)万一酒精洒出,在桌面燃烧,用湿布扑盖或沙土扑盖。

(5)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因此用外焰加热。

8、盐水分离实验设计?

 

 

第三单元

第一课: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2、人们根据听到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3、我们的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人们也可以利用各种物体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4、一个音叉比另一个音叉大,分别轻轻的击打,大的产生的音调低,小的产生的音调高。

5、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第二课:

1、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发出声音,轻轻拨动钢尺,钢尺就会发出声音。

2、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不发出声音,轻轻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就会发出声音。

3、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的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5、用击打过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水波。

6、人体感受振动的器官是耳。

7、只要物体振动能发出声音。

8、为什么当我们用不同方式将力作用在物体时,物体并不发出声音?

答:

因为我们用力没有引起物体振动。

9、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吗?

怎样来证明?

答:

发声物体都在振动,可把击打过的音叉放入水中,观察水面产生的波动。

 

第三课、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很多物体长短或粗细发生化时,它发出的声音也会发生变化。

3、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4、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得紧,声音高,拉得松声音低,轻轻拨,声音弱。

第四课:

1、尺子伸出桌外的长度不同,尺子振动的频率不同,会使它发出的声音的高低发生变化。

2、尺子振动频率受尺子伸出桌面长度影响,改变这部分尺子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

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3、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4、我们大声说话,声带振动得历害,声音越洪亮。

5、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音量与物体振动幅度大小的关系?

 

第五课;1、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

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2、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

如果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抽掉,里面成真空,我们就只能看到闹钟的铃在动,却听不见声音。

3、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人即使相逼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4、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同物体传播声音的本领不同。

5、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向四面八方。

第六课:

1、我们耳朵里有一个鼓膜,它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不同的声音并产生振动。

2、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3、鼓膜还有另外一种特殊的保护:

耵聍。

4、人的耳朵是由:

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的。

5、耳中的听小骨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振动。

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答:

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第七课:

1、耳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

2、在声音的世界里,有些声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旷神怡,有些声音嘈杂刺耳,使人心烦意乱。

3、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都很重要。

4、过多过强的声音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5、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甚至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所以我们要避免长时间使用便携式视频或音频播放器。

6、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可能出现听力问题,一旦听力严重下降,通常需要配戴助听器。

第四单元:

第一课:

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

头、颈、躯干、四肢几部分。

人的身体的左右两部分是基本对称的。

2、身体能够很好的工作,而且工作时总是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3、人体的有些组成部分从外形上看是看不到的,但是我们却能听到、触摸到或者是感觉到它们的存在。

 

第二课:

1、我们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胳。

2、骨胳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3、身体的肢体活动是由骨胳、关节、肌肉共同完成的。

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胳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第三课:

1、一呼一吸算呼吸一次。

2、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

3、我们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呼进去的气体是氧气。

4、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

在呼吸器官中,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5、一般正常人的呼吸每钟在60次左右。

6、使心脏变得强壮,肺活量增加的有效方法是运动。

第四课:

1、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2、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氧气。

3、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流出心脏,心肌舒张时,血液流进心脏。

心脏每次跳动后都有短暂的休息。

 

第5课:

1、当我们跳动奔跑的时候,都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能量来于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

2、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

3、食物在口腔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

4、食物的养份主要在人体的小肠里被吸收的。

5、食物在体内是怎样旅行的?

答:

食物在口腔里经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由食道进入胃里的,胃再把食物进一步磨碎和分解,初步消化食物,经过胃的蠕动再进入小肠,小肠足够长,食物营养被充分吸收,大肠比较短以便食物的残渣从这里排出体外。

第6课:

1、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

2、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地方,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

3、经常刷牙可以防止蛀牙。

4、人的牙齿分为门牙、犬牙、臼齿,门牙能切碎食物,犬牙有个尖,能撕开食物,臼齿能磨碎食物。

5、老人常说“细嚼慢咽”是什么道理?

答:

牙在消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牙齿将食物磨碎有助于消化。

第7课:

1、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如肢体活动是由骨胳、肌肉、关节共同完成的,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的血液,需要的能量来自小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经常运动,心脏会变得强壮,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更充足的氧气。

3、达芬奇是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家,他的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