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三高考冲刺卷二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66193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6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三高考冲刺卷二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苏省高三高考冲刺卷二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江苏省高三高考冲刺卷二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江苏省高三高考冲刺卷二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江苏省高三高考冲刺卷二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三高考冲刺卷二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苏省高三高考冲刺卷二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三高考冲刺卷二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高三高考冲刺卷二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江苏省高三高考冲刺卷二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_______。

此刻,寺院周围庄重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_______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浮动,犹如_______的佳人。

  

A.钟爱飘飘洒洒形单影只B.喜爱纷纷扬扬遗世独立  

C.热爱洋洋洒洒绝世独立D.欣赏沸沸扬扬倾国倾城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按照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对志愿者精神的理解,志愿精神是一种在自愿的、不计报酬或收入的条件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活动。

B.路遥文学奖的发起人高玉涛表示,近日他将在西安召开路遥文学奖专家研讨会,并邀请陕西文学界、艺术界、评论界、教育界的知名人士参加,探讨路遥文学奖如何取得公信力与权威性。

C.“财政悬崖”问题只是表象,它的根源是美国长期积累的高债务、高赤字问题造成的,是美国式“经济结构”问题,它的化解也需要较长的过程。

D.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提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理论:

我们的智力和情感能力正在损失,因为赋予我们脑力的错综复杂的基因网特别容易受基因突变的侵害。

3.下面的八句诗句,可组成四幅题写园林景色的对联,选出上下联组合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水清石出鱼可数②桃花含露柳含烟③石含太古水云气④竹里登楼人不见⑤阑干摇红水

摇绿⑥竹带半天风雨声⑦花间觅路鸟先知⑧竹密花深鸟自知

A.⑧①②⑤③⑥④⑦B.①⑧⑤②⑥③⑦④

C.①⑧⑤②③⑥④⑦ D.⑧①②⑤⑥③⑦④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山水田园在文学中出现并非从隐逸文化的意义上开始的,但对山水的表现方式却存在很大差异。

,。

,,。

因此,刘勰以为“庄老告退,山水方滋”,正表明了隐逸文人对自然审美的独特视角。

①诸子作品中自然景物也止于“山水比德”式人格化比衬

②山水自然逐渐上升为一种纯粹独立的审美对象

③随着隐逸文人对自然的真实切入

④《诗经》中的山水自然风景常常是赋比兴的渲染手段

⑤不再仅仅是一种陪衬或象征

A.④⑤③②①B.④①③②⑤C.③②①④⑤D.③①②⑤

5.对下面这幅丰子恺漫画蕴含的道理,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育不能模式化,否则抹杀学生个性,阻碍特长发展。

B.教育只有遵循一定的套路,才能保证多出人才,快出人才。

C.只有教育能够改变人,把人培养成合符社会规范的人才。

D.教师不能眼睛盯着结果,要关注教育的过程。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卫臻字公振,陈留襄邑人也。

父兹,有大节,不应三公之辟。

太祖之初至陈留,兹曰:

“平天下者,必此人也。

”太祖亦异之,数诣兹议大事。

从讨董卓,战于荥阳而卒。

太祖每涉郡境,辄遣使祠焉。

会奉诏命,聘贵人于魏,因表留臻参丞相军事。

追录臻父旧勋,赐爵关内侯,转为户曹掾。

文帝即王位,为散骑常侍。

及践阼,封安国亭侯。

帝幸广陵,行中领军,从。

征东大将军曹休表得降贼辞:

“孙权已在濡须口。

”臻曰:

“权恃长江,未敢抗衡,此必畏怖伪辞耳。

”考核降者,果守将诈所作也。

明帝即位,进封康乡侯,加侍中。

诸葛亮寇天水,臻奏:

“宜遣奇兵入散关,绝其粮道。

”乃以臻为征蜀将军,假节督诸军事,到长安,亮退。

还,复职,加光禄大夫。

是时,帝方隆意于殿舍,臻数切深。

及殿中监擅收兰台令史,臻奏案之。

诏曰:

“殿舍不成,吾所留心,卿推之何?

”臻上疏曰:

“古制侵官之法,非恶其勤事也,诚以所益者小,所堕者大也。

臣每察校事,类皆如此,惧群司将遂越职,以至陵迟矣。

幽州刺史毋丘俭上疏曰:

“陛下即位已来,未有可书,吴、蜀恃险,未可卒平,聊可以此方无用之士克定辽东。

”臻曰:

“俭所陈皆战国细术,非王者之事也。

吴频岁称兵,寇乱边境,而犹案甲养士,未果寻致讨者,诚以百姓疲劳故也。

且渊生长海表,相承三世,外抚戎夷,内修战射,而俭欲以偏军长驱,朝至夕卷,知其妄矣。

”俭行,军遂不利。

后迁为司空,徙司徒。

正始中,进爵长垣侯,邑千户,封一子列侯。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辄遣使祠焉祠:

祭拜

B.及践阼践阼:

即位;登基

C.诸葛亮寇天水寇:

侵犯

D.未可卒平卒:

最终

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不应三公之辟均之二策

B.战于荥阳而卒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因表留臻参丞相军事

不如因而厚遇之

D.而俭欲以偏军长驱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8.文中哪几件事能体现卫臻的深谋远虑?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分)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是时,帝方隆意于殿舍,臻数切深。

(4分)

(2)俭所陈皆战国细术,非王者之事也。

(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天末怀李白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

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本诗作于乾元二年(759年),至德二载(757)李白因参与李璘军事行动系浔阳狱,次年长流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

(1)请分析首联在诗中的作用。

(3分)

(2)古人评尾联说:

“不曰吊而曰赠,说得冤魂活现。

”又有人说:

“赠字说得精神,若用予字,则浅矣。

”请作简析。

(4分)

(3)“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为何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西风愁起绿波间。

(李璟《浣溪沙》)

(2)是处红衰翠减,。

(柳永《八声甘州》)

(3)一川烟草,,梅子黄时雨。

(贺铸《横塘路》)

(4),帘卷西

风,人似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5),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6)夫列子御风而行,,旬有五日而后返。

(庄子《逍遥游》)

(7),老大嫁作商人妇。

(白居易《琵琶行》)

(8),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我另外的一生已经开始

刘亮程

①我说不出有四个孩子那户人家的穷。

他们垒在库车河边的矮小房子,萎缩地挤在同样低矮的一片民舍中间。

家里除了土炕上半片烂毡,和炉子上一只黑黑的铁皮茶壶,再也没有什么。

没有地、没有果园、没有生意。

四个未成年的孩子,大的十二三岁,小的几岁,都呆在家里。

母亲病恹恹的样子,父亲偶尔出去打一阵零工。

我不知道他们怎么生活。

快中午了,那座冷冷的炉子上会做出怎样一顿饭食,他们的粮食藏在哪里。

②我同样说不出坐在街边那个老人的孤独。

他叫阿不利孜,是亚哈乡农民。

他说自己是挖坎土曼的人,挖了一辈子,现在没劲了。

村里把他当“五保户”,每月给一点口粮,也够吃了。

但他不愿呆在家里等死,每个巴扎日他都上老城来。

他在老城里有几个“关系户”,隔些日子他便去那些人家走一趟,他们好赖都会给他一些东西:

一块馕、几毛钱、一件旧衣服。

更多时候他坐在街边,一坐大半天。

看街上赶巴扎的人,听他们吆喝、讨价还价。

看着看着,他就瞌睡了,头一歪睡着了。

他对我说,小伙子,死亡就是这个样子,他们都在动,你不动了。

你还能看见他们在动,一直地走动,却没有一个人会走过来,喊醒你。

这个老人把死亡都说出来了,我还能说些什么?

③我只有不停地走动。

在我没去过的每条街每个巷子里走动。

我不认识一个人,又好似全都认识。

那些叫阿不都拉、买买提、古丽的人,我不会在另外的地方遇见。

他们属于这座老城的陈旧街巷。

他们低矮的都快碰头的房子、没打直的土墙、在尘土中慢慢长大却永远高不过尘土的孩

子。

我目光平静地看着这些时,的确心疼着在这种不变的生活中耗掉一生的人们。

我知道我比他们生活得要好一些。

我的家景看上去比他们富裕。

我的孩子穿着漂亮干净的衣服在学校学习,我的妻子有一份收入不菲的体面工作,她不用为家人的吃穿发愁。

可是,当我坐在街边,啃着买来的一块馕、喝着矿泉水,眼望走动的人群时,我知道我和他们是一样的,尘土一样多地落在我身上。

我什么都不想,有一点饥饿,半块馕就满足了。

有些瞌睡,打个盹儿又醒了。

这个时刻一直地延长下去,我也可以和他们一样,在老城的缓慢光阴中老去。

我的孩子一样会光着脚,在厚厚的尘土中奔来跳去,她的欢笑一点儿不会比现在少。

④在这一刻里,我另外的一生仿佛已经开始。

⑤我清楚地看见另一种生活中的我自己:

眼神忧郁,满脸胡须,背有点驼。

名字叫亚生,或者买买提,是个木工,打馕师傅,或者是铁匠,会一门不好不坏的手艺。

年轻时靠力气,老了靠技艺。

我打的镰刀把多少个夏天的麦子割掉了,可我,每年挣的钱刚够吃饱肚子。

⑥我没有钱让我的女儿上学,没有钱给她买漂亮合身的衣服。

她的幸福在哪里我不知道,她长大,我长老。

等她长大了还要在这条老街上寻食觅吃,等我长老了我依旧一无所有。

⑦你看,我的腿都跑坏了,还是找不到一个好的归宿,我的手指都变僵硬了,还没挣下一点儿养老的粮食。

我会把手艺传给女儿,教她学打铁,像吐迪家的女铁匠一样,打各种精巧耐用的铁器,挂在墙上等人来买。

我不知道她是否喜欢这种叮叮当当的生活,不喜欢又能去做什么。

如果我什么手艺都没有,我就教她最简单简朴的生活,像巴扎上那些做小买卖的妇女,纱巾蒙面,买一把香菜,分成更小的七八把,一毛钱一把地卖,挣几毛钱算几毛。

重要的是我想教会她快乐。

我留下贫穷,让她继承;留下苦难,让她承担。

我没留下快乐,她要学会自己寻找,在最简单的生活中找到快乐,把自己漫长的一生度过。

⑧我不知道这种日子的尽头是什么。

我的孩子,没人教她会自己学会舞蹈,快乐的舞蹈,忧伤的舞蹈。

在土街土巷里跳,在果园葡萄架下跳。

没有地毯也要跳,没有弹拨儿伴奏也要跳。

学会唱歌,把快乐唱出来,把忧伤唱出来,唱出祖祖辈辈的梦想。

如果我们的幸福不在今生,那它一定在来世。

我会教导我的孩子去信仰。

我什么都没留下,如果再不留给她信仰,她靠什么去支撑漫长一生的向往。

⑨如果我死了——不会有什么大事,只是一点小病,我没钱去医治,一直地拖着,小病成大病,早早地把一生结束了。

那时我的女儿才十几岁,像我在果园小巷遇到的那个叫古丽莎的女孩一样,她12岁没有了父亲,剩下母亲和一个妹妹。

她从那时起辍学打工,学钉箱子。

一家人靠她的收入维持生活。

古丽莎长得清秀好看,一双水灵的大眼睛里,闪烁着她这个年龄女孩子少有的忧郁。

那个下午,我坐在她身旁,看她熟练地把铜皮包在木箱上,又敲打出各种好看的图案。

我听她说家里的事:

母亲身体不好,一直呆在家,妹妹也辍学了,给人家当保姆。

我问一句,古丽莎说一句,我不问她便低着头默默干活,有时抬头看我一眼。

我不敢看她的眼睛,那时刻,我就像她早已过世的父亲,羞愧地低着头,看着她一天到晚地干活,小小年纪就累弯了腰,细细的手指变得粗糙。

我在心里深深地心疼着她,又面含微笑,像另外一个人。

⑩如果我真的死了,像《古兰经》中说的那样,我会坐在一颗闪亮的星宿上,远远地望着我生活过的地方,望着我在尘土中劳忙的亲人。

那时,我应该什么都可以说出来,一切都能够说清。

可是,那些来自天上的声音,又是多么地遥远模糊。

(选自春风文艺出版社《在新疆》,有改动)

12.⑤-⑩主要从哪两个方面写自己的“另外的一生”?

简要概括。

(4分)

13.联系全文,说说尾段中“亲人”这—形象的内涵;作者在他们的身上寄托了怎样的情怀。

(4分)

(1)死亡就是这个样子,他们都在动,你不动了。

你还能看见他们在动,一直地走动,却没有一个人会走过来,喊醒你。

(2)我的孩子,没人教她会自己学会舞蹈,快乐的舞蹈,忧伤的舞蹈。

在土街土巷里跳,在果园葡萄架下跳。

没有地毯也要跳,没有弹拨儿伴奏也要跳。

15.“在这一刻里,我另外的一生仿佛已经开始。

”此句话不仅在结构上有重要作用,而且揭示了文章写法上的创意。

请联系全文,具体分析。

(6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历史应该记住谁

王兆贵

①人们通常把那些为人类社会进步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称为英雄。

他们出类拔萃,是民族脊梁,大众楷模,人中精英。

有许多英雄人物都有过失败的记录,有的结局还很悲凉,但这并不影响后世将他们视为英雄。

滑铁卢战役的赢家是联军统帅威灵顿,但到滑铁卢镇参观的人,瞻仰的却是失败者拿破仑,没人去理会威灵顿。

再如,人们提及麦城时,首先想到关羽,那个战胜关羽的吕蒙却被忽略了。

②为何会出现“不以成败论英雄”这种非常规的历史观呢?

历史真相只有一个,然而,当它被还原为文化记忆时,往往会因见识不同而有所选择和补遗,甚至曲解和编造。

经过时间长河的冲刷和积淀,思想潮流的碰撞和修正,民间流传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已不再是原初史料,而是集体无意识的公共作品。

因此,提出“历史应该记住谁”,就不再是简单逻辑所能求证的“解”。

人们之所以不用成败作为论定英雄的唯一标准、终极标准,不单是情感偏向问题,而是价值认同问题。

③拿破仑一生指挥过60多场战役,比亚历山大、西泽、汉尼拔、苏沃洛夫这些名将所指挥的战役总和还要多,滑铁卢一役一败涂地,并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但是,“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

倒了的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更为高大”。

后来的事实,印证了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提到的这些话。

④称得上英雄豪杰的人,其业绩可以不昭彰,但人格一定是高尚的。

他们通常以坚贞的气节、刚毅的血性、不屈的斗志、无私的奉献而著称。

荆轲失败了,但他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就像他朗吟的《易水歌》那样,传为千古绝唱。

李广出击匈奴,屡战败北,死后未获封侯,但在人们心目中,他仍然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号称西楚霸王的项羽,不仅霸业未成,而且输得很惨。

一曲垓下之歌,回肠荡气,长使英雄泪满襟。

项羽尽管偏执自大,蛮横暴戾,但因他光明磊落,率直坦荡,向来为世人推崇。

当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为世人所敬仰时,即便其最后结局是失败的,也不会动摇他在历史上的地位。

⑤在中国,正统观念根深蒂固,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解读。

三国争雄,刘备尽管未能胜出,但因沾了汉室宗亲的光,身后享有“英雄之器”的盛誉。

曹操尽管胜利了,但因有篡位之嫌,身后背有“乱世奸雄”的恶名。

其实,曹操不论在军事、政治还是文学上都卓有建树,鲁迅说他“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⑥再高大的英雄人物,也不可能完美无瑕,英雄之过乃白璧微瑕,难掩其丰功伟绩。

林则徐在中英商贸关系的处理上和对英军发动战争报复的判断上,均有不当之处,并导致清廷误判。

我们不能因此否定林则徐的历史功绩,说他不是民族英雄。

再者,对英雄人物是非功过的论定,并不存在终极标准,时代背景不同,审视角度不同,答案也不相同。

比如说,将相中的袁崇焕、曾国藩、李鸿章,帝王中的嬴政、雍正,以及介于帝王将相之间的曹操,历来毁誉参半,说法不一。

(选自2014年4月19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6.简要概括“文化记忆”具有怎样的特征。

(6分)

17.第③自然段在论述上有什么作用?

请作简要分析。

(6分)

18.请结合全文,谈谈评价历史人物应持怎样的历史观。

(6分)

七、作文(70分)

19.【题文】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儿子请乡下来的父亲陪自己一起宴请一个生意场上的朋友。

席间一对生意伙伴相谈甚欢。

回家后父亲告诉儿子:

“你的这个朋友,不可深交。

生活困窘的人吃相不雅可理解,可他不困窘,却总用筷子把菜翻来翻去专挑喜欢吃的。

”儿子不以为然:

“人的习惯不同,不可苛求,吃相不雅,未必就不可深交。

”父亲说:

“用筷子的小细节可见人品。

有大的利益诱惑,他会怎样?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要求:

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

(10分)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

(限6处)(6分)

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饰装,从衣文之媵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

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

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故其言多不辩。

(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0.断句

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

21.先秦散文分两类:

一类是包括《韩非子》在内的散文,一类是包括《左传》在内的散文。

(2分)

2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墨子学说的特点,不超过10个字。

(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下列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狂人日记》是《呐喊》的第一篇。

小说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叙述了一个得了“臆想症”的“狂人”的故事。

他害怕所有人的眼光,总觉得人们想害他,想吃掉他。

B、《子夜》中的屠维岳暗中收买了工厂闹事者姚金凤,瓦解了工潮。

然而一女工告密,工潮复起。

处于不利地位的屠维岳却仍是沉着,在厂门外迎接火冒三丈的吴荪甫,将他的布置汇报给吴荪甫,最后罢工平息。

C、宝玉到冯紫英处与薛蟠等饮酒行令。

宝玉和琪官互赠礼物。

琪官把前日北静王送的松花绿汗巾赠与宝玉,宝玉把袭人的茜香罗送给琪官。

D、哈姆雷特的悲剧本质上是性格悲剧。

他的忧郁性和延宕性使得他无法与强大的恶势力抗衡,更无法承担起重整乾坤的重任。

E、沈从文最执著追求表现的是一种纯真的带有某种原始意味的人性美,他在山清水秀的湘西边地苦苦地构筑他的人生形态。

《边城》是这方面最重要的代表。

24.简答题(10分)

(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出自哪首诗?

该诗作于哪场战役之前?

这场战事的作战双方分别是谁?

这场战事的结果和意义是什么?

(5分)

(2)请简述“刘备白帝城托孤”的相关情节。

(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上海滩上还滋生着“洋场恶少”。

鲁迅说他们虽是文人,但在文学论争中从不说出“坚实的理由”,“只有无端的诬赖,自己的猜测,撒娇,装傻”,这就颇有些流氓气了。

鲁迅曾这宿刻画上海滩上的流氓:

“和尚喝酒他来打,男女通奸他来捉,私娼私贩他来凌辱,为的是维持

风化;乡下人不懂租界章程他来欺侮,为的是看不起无知;剪发女人他来嘲骂,社会改革者他来憎恶,为的是宝爱秩序。

但后面是传统的靠山,对手又都非浩荡的强敌,他就在其间横行过去。

”可见上海流氓也是既以传统为靠山,又以洋人的“章程”为依托的,而其最基本的职责就是维护现存的“秩序”。

所以鲁迅说:

“殖民政策是一定保护,养育流氓的。

”这宿,“流氓文化”也就必然构成20世纪30年代上海现代都市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鲁迅说其特点是将“中国法”与“外国法”集于一身,可以说它是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恶俗的部分的一个恶性嫁接。

鲁迅说:

“无论古今,凡是没有一定的理论,或主张的变化并无线索可寻。

而随时拿了各种各派的理论来作武器的人,都可以称之为流氓。

”……而流氓文化的最大特点也就是无理论、无信仰、无文化,“无所谓法不法,只要被他敲去了几个钱就算完事”。

所以,流氓文化的“横行”本身就标示着社会的腐败、无序与混乱,这其实是一种“末路现象”,如鲁迅所说:

“这些原是上海滩上久已沉沉浮浮的流尸,本来散见于各处的,但经风浪一吹,就漂集一处,形成一个堆积,又因为各个本身的腐烂,就发出较深厚的恶臭来了”。

也还是鲁迅说得好:

这样的“流尸文学将与流氓政治同在”。

25.简要概括上海滩流氓的几种表现行为。

(6分)

26.怎么理解流氓文化“是将‘中国法’与‘外国法’集于一身”这句话?

(3分)

27.根据本文内容,如果要革除流氓文化,营构一种良好的文化风气,应该怎么去做?

(6分)

2016年高考语文冲刺卷02(江苏卷)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答案】B

考点: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答案】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

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

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

A项,“志愿精神是……活动”搭配不当,“志愿精神”与“活动”不搭配;B项“文学界、艺术界、评论界、教育界的知名人士参加”有歧义;C项“它的根源是美国长期积累的高债务、高赤字问题造成的”句式杂糅,“它的根源是……”和“它是……造成的”杂糅。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

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

比如A项,经过压缩即可发现,“志愿精神”与“活动”不搭配。

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

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

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比如C项,它的根源是美国长期积累的高债务、高赤字问题造成的”句式杂糅,“它的根源是……”和“它是……造成的”杂糅,这两个句子糅合为一了。

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

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3.【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联的知识,题干说的是“下面的八句诗句,可组成四幅题写园林景色的对联”,要求“选出上下联组合正确的一项”。

一看对仗关系,二看平仄关系,可以依据平仄先确定下联,因为对联要求仄起平收。

故“①⑤③④”应是上联,“⑧②⑥⑦”是下联,然后再依据对仗的知识进行排列即可。

“①水清石出鱼可数”与“⑧竹密花深鸟自知”,“⑤阑干摇红水摇绿”与“②桃花含露柳含烟”,“③石含太古水云气”与“⑥竹带半天风雨声”,“④竹里登楼人不见”与“⑦花间觅路鸟先知”。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对联,亦称“楹联”,常称“对子”、“门联”、“门对”,它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很高的文学艺术的应用价值和欣赏价值。

一、对联的效用对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从古到今,人们在新春佳节、婚丧嫁娶、乔迁住宅、庆贺祝寿等庆典活动中,都要张贴对联,宣柒气氛。

对联,从它的应用价值来说,有着特有的功能和作用。

对联像号角,催人振奋;像清洗剂,净化人的心灵;像美妙的歌舞,创造吉祥的气氛;像诗歌图画,吸引人们欣赏;像情感的黏合剂,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增进友谊,启迪智慧;像警钟、利箭,抨击黑暗,抑恶扬善。

二、对联的结构及张贴方法

(1)对联的结构一般由上联、下联和横批三个部分构成。

上联是出句;下联是对句,横批与上、下联紧密相连,高度概括,集中体现上、下联的思想。

(2)对联的张贴。

张贴对联的口诀是:

“人朝门立,右手为上,左手为下”。

意指对联的出句(上联)贴在人的右手边,即门的左边;对联的对句(下联)贴在人的左手边,即门的右边。

因为古代文体行文是竖排,是从右至左行文的。

现代文体是横排,是从左至右行文。

对联是竖写,要遵循古代文体的规则,所以要右至左张贴。

三、对联的基本规则对联的基本规则,或基本法则,基本要求,概括地说,是八个字:

“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1)对仗工整。

对仗工整的要求是四点:

一是上下联的字数相等。

一幅对联出句字数的多少没有统一的规定,可以是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六字、七字,甚至几十个字都可以,但两边的字数必须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