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饮食健康生活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58329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9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饮食健康生活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科学饮食健康生活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科学饮食健康生活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科学饮食健康生活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科学饮食健康生活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饮食健康生活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科学饮食健康生活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饮食健康生活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饮食健康生活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科学饮食健康生活MicrosoftWord文档

XX学校校园零食情况调查

我们学校是一个半封闭式管理的中小型学校,学生有1800多人。

学生进校园到放学之前都是不能出校门的,但是每天早读前和放学后校门前的卫生情况都很差,这些垃圾又都以食品包装袋为主。

说明同学们吃零食的现象很普遍,同学们平时似乎首先关心食品的味道,其次只关心是否过期。

对于食品中使用的原材料和添加剂则知之甚少。

所以这些食品是否会对身体有害要调查之后才知道,单是一天买这些东西的钱如果集中起来都是一笔数量可观的财产。

所以我们科技小组决定做一次调查。

目标:

希望通过调查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少买零食

活动计划:

一、选择星期三一整天所消费的零食作为每天的零食总数。

理由:

星期三是一周的中间住校生的零花钱处于中间状态,比较有代表性。

二、每个课间到各班收集食品包装袋,放学收集各公共垃圾桶内的食品包装袋。

三、对食品包装袋的数量和种类进行统计。

四、将包装袋信息抄写以供查询和同学参观。

理由:

包装袋上的字太小同学们看不见。

五、做一个展板展示这些食品的成分、数量、价格。

六、展览前后校门前的卫生情况对比

七、总结活动的收获与体会。

活动时间及内容:

1、2012年10月17日(星期三)上午6:

30-----晚上9:

30收集食品包装袋。

2、2012年10月18日下午放学对食品包装袋进行统计。

实际情况:

由于素材太多当天放学未完成。

改在星期天下午2:

30开始统计,到下午5点左右统计结束。

方法及标准:

对于破损严重的只要超过一半的,杜绝重复统计的问题。

还有的零食没有包装袋,还有的是在放学与上学路上吃的这类无法统计。

3、根据统计数字算出一天的消费额。

4、抄写每种食品包装袋的信息,上网查有关知识,并作展示。

后来在展板制作好的时候查知识的同学未能及时完成展板就没有体现食品添加剂的危害这方面的教育改由化学生物教师或班主任来完成。

5、制作一块展板,展示零食及成分,再将有害的食品添加剂有哪些危害展示出来。

实际制作了两块一块用于展示零食包装袋,有一块用于展示食品安全。

6、活动总结与评价。

活动人员:

校科技小组第二组全体同学:

刘香吴洪青王洪英舒显华刘信易余兴林余禄

活动的收获:

1、政教处老师反映校园卫生有所改善

2、数学老师反映学生上课有尺子三角板的人数多了

3、校园外的老板反映包装零食生意淡了一些

4、科技小组的同学说:

我们再也不敢吃这些东西了

上图为同学们在观看辅导员讲解有害的食品添加剂下图为同学们在制作展板

检查一下有没有字迹不清的标签

 

请政教处吴老师帮忙写标题

同学们抄写的食品包装袋信息

真聪明没有查找到的就搞这种,你们都找不到那其他同学找得到吗?

 

我们的劳动成果

好多人围观哦

我们记住这一天:

科技小组的生日

上图为校内小卖部与校外的小卖部的比较:

学校关掉了校内的小卖部但校外的仍然卖着大堆的零食哦

还好,同学们买的是老板自己做的熟食,零食也仍然在卖

零食数量有所减少了

大多数是自己制作的食品

学校内的小卖部关门了

 

结束一天的学习,同学们慢走!

完全禁止是不可能的,减少就达到目的了

 

在上级的安排下我们的科技小组开始筹备

 

同学们抄写的包装袋信息

 

整理出的食品添加剂,触目惊心

包装袋统计表

序号

名称

产地及有无批号

类别

单价(元)

数量

1

烧土豆

河南郑州有

0.5

15

2

好多鱼

1.0

19

3

面制品

四川成都

方便食品

0.5

108

4

真好吃

河南郑州

1.0

22

5

开心豆腐

河南郑州

1.0

76

6

干吃香芋

1.0

18

7

回家的诱惑

广西桂林

1.0

14

8

笑辣辣

湖南平江

1.0

133

9

素羊肉串

湖南长沙县

1.0

24

10

牛奶代可可脂巧克力

香港有

2.5

10

11

巧克力香烤面包

贵州贵阳

1.0

19

12

木糖醇口香糖

河南孟州有

4.5

43

13

彩逗

广东潮州有

2.0

12

14

小狐狸OPQ橡皮糖

湖南湘乡有

1.5

17

15

芙列浓

天津

1.0

19

16

红油薯片

1.0

322

17

夏宝牛牛

有标准号无产地

1.5

28

18

青稞酥油饼

成都有

挤压型膨化食品

1.0

26

19

坤旺瓜子酥

1.0

330

20

未来星(韧性饼干)

河南舞阳有

1.0

31

21

非常1+1棒棒糖

河南郑州

0.5

145

22

米脆

1.0

23

23

果味饮料(星星之恋)

贵州兴义有

1.0

126

24

花生牛奶

山东济南有

复合蛋白饮料

3.0

35

25

悠嗑瓜子

辽宁锦州有

0.5

22

26

脆皮夹心糖

广东汕头

0.5

46

27

吐司面包

0.5

139

28

麻辣土豆丝

贵州开阳有

1.0

239

29

荧光棒

福建泉州有

棒棒糖

1.0

91

30

唐僧肉

河南郑州有

调味面制品

1.5

238

31

优滋乐

1.5

48

32

瑞士糖

山东临沂有

硬质糖果

4.0

5

33

香辣鸡脖

山东聊城有

1.5

268

34

小滑头

河南新密有

1.0

241

35

麦花香夹心巧克力

无产地有

1.0

66

36

烤鸭皮

长葛有

其他方便食品

1.5

147

37

清凉蛋糕

河南商丘

1.0

26

38

燕麦乳球

广东汕头有

1.5

16

总计:

全校买包装食品3207件/次消费1063.5元

活动总结:

此次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校园周边的很多食品是不规范或不合格的从使用的添加剂来看用到碳酸氢铵等不是食品添加剂的东西,怪不得别人闻起来那么难闻。

学生们能将这些钱买一些文具对学习起到了帮助。

科技小组的同学学到了一些搞科学调查的方法。

为以后独立的开展这类活动打下基础。

此次活动有些地方做得不好就是在展板上没有出现食品添加剂的害处。

同时我也在思考虽然很多食品都有执行标准但是执行得如何?

同时商家连化肥都敢往食品中加那食品添加剂的超标使用似乎就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了。

总之我觉得这次的教育意义大于科学意义

活动反思:

我们科技小组的第一次活动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比如:

有的照片在其他同事的相机上已遗失了。

在我们收集素材的时候使用的塑料袋没进行反复使用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附件:

收集到的关于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知识

食品安全问题绐终是广大消费者所关心的根本问题,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直接影响食品的安全性,也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指导消费,让消费者了解国内市场上销售的部分食品中含有人工合成甜味剂(糖清钠,甜蜜素)和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正确选择和食用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北京市场上购买了果冻,八宝粥,饮料,蜜饯,糖果,口香糖,无糖食品,酱莱等8大类,103个样品,委托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研究所,依照国家标准对样本进行测试,具体检测项目为糖精钠,甜蜜素等两种人工合成甜味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两种防腐剂,以及食品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卫生指标.这是中国消费者协会继200,2001年之后第三次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进行广泛测试.

本次测试结果显示,糖精钠,甜蜜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这四种食品添加剂被广泛使用,103种样本,有87个含有甜味剂或防腐剂.但样本的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卫生指标情况较好.只有4个样本的细菌总数超标,其他样本没有发现存在微生物方面的问题.

本次测试发现,样本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甜味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问题依然严重

我国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限量,在标准中没有提及的食品种类,表示国家尚未批准在该类食品中使用某种添加剂.通过对此次测试结果的分析,几类食品样本中近50%的样本存在甜味剂和防腐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的情况.果脯蜜饯类20个样本中有17个样本存在超限量使用甜味剂现象,其中有14个样本糖精钠使用超标,占果脯蜜饯样本的70%;9个酱莱样本中有4个样本的甜味剂超标;44个饮料类样本中有7个样本甜味剂超标,均为甜蜜素超限量使用;果冻,糖果,口香糖和八宝粥样本中未发现超量使用的问题,但八宝粥中存在甜味剂超范围使用现象.具体情况如下:

蜜饯类食品中,有70%的样本糖精钠测试结果高于国家规定的使用限量,糖精钠最高含量超出允许限量12倍之多.有40%的蜜饯样本甜蜜素测试结果高于国家规定使用限量,检测出的最高含量是国家允许添加量的6.5倍.

酱莱类食品有1/3的样本糖精钠含量超出国家标准限量值.有1个样本的甜蜜素含量高达1581.14MG/KG,是国家使用限量值的2.5倍.酱莱中还有2个样本的苯甲酸钠含量高于限量值,其中1个样本的苯甲酸钠量达到2686.99MG/KG,超出国家允许限量4倍多.

在国家标准中八宝粥没有被允许使用糖精钠这一甜味剂.但测试的7个八宝粥样本中,都检测含有少量的糖精钠成分.

2>使用甜味剂或防腐剂没有明确标注或标注错误

国家标准GB7718《食品标签通用标准》中规定:

食品添加剂应使用GB2760规定的产品名称和种类名称,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应标明具体名称.本次检测出含有甜味剂或防腐剂的样本,发现部分样本没有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作出明确标注,同时还发现有些产品作了错误标注,如检测出含有苯甲酸钠,但标签标注却是山梨酸钾.标签标注问题较多的样本集中在蜜饯类和酱莱类食品.全部103个样本中,使用了防腐剂或甜味剂而没有标注或标注错误的共计67样次.

20个蜜饯样本中均检出含有糖精钠,有19个样本没有标注,只有1个样本进行了标注.11个样本没有标注含有的防腐剂苯甲酸钠,另有3个样本标注的防腐剂与实际检测完全不符,检测含有"苯甲酸钠",标签却标注为"山梨酸钾".

9个酱莱样本都没有标注出所含有的糖精钠,2个样本没有标注含有的甜蜜精,7个样本没有标注防腐剂或者防腐剂标注不全,如含有两种防腐剂只标注出一种.

44个饮料类样本中,有20.5%的样本没有明确标出其含有的甜味剂或防腐剂.

3>无糖食品中同样含有甜味剂

本次测试的样本中有14个是无糖食品.无糖食品是指不含蔗糖和淀粉糖.但必须含有糖醇等一类食糖替代品,我国提倡使用对健康有益的糖醇和低聚糖等食糖替代品,但无糖食品尚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可循,各生产企业均按照企业标准进行生产.测试结果发现有5个产品中存在糖精钠,2个样本含有甜蜜素,3个样本同时含有糖精钠和甜蜜素,糖精钠含量最高达4019.61MG/KG,同时甜蜜素的含量为3882.78MG/KG.鉴于无糖食品的受用者一般为糖尿病者等特殊人群,那么,产品的宣传说明对消费者的指导意义更为重要,但有的产品包装上对无糖食品的宣传和介绍违反国家相关规定,宣传其具有降糖疗效.《广告法》规定:

"食品,洒类,化妆品广告内容必须符合卫生许可的事项,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与药品混淆的用语."因此,消费者在选择和食用无糖食品时,不但要仔细阅读配料表,了解该产品添加何种甜味剂作为糖类替代品,还要认识到无糖食品只是一种食品,绝不能替代药物的治疗作用,更不能相信无糖食品有关降糖功效等医疗用语的宣传.

4>有些食品儿童不宜吃

果冻,饮料,蜜饯,糖果等都是儿童非常喜爱的食品,这次测试样本中果冻的质量普遍较好,其次是饮料样本中的果汁饮料和乳酸菌饮料,但蜜饯类食品样本中普遍存在问题,添加剂使用过量,该标注的添加剂没有标注等,儿童不宜食用这类食品.

食品中过量的添加剂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肝脏的解毒能力较弱,极容易对食品中的添加剂产生过敏反应.目前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对于儿童食品的安全问题相当关注,都在不断完善有关法规制度来保障儿童的健康安全.

联合国粮农组织及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所属的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日许量(ADI值).ADI值的定义为:

依据人体体重,终身摄入一种食品添加剂而无显著健康危害的每日允许摄入量的估计值,它是国内外评价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首要和最终依据.糖精钠,甜蜜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这四种食品添加剂的ADI值分别为5MG/KG,11MG/KG,5MG/KG,25MG/KG(单位MG/KG为每天每公斤体重允许摄入的毫克数).这一数值对于生产加工安全放心的儿童食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糖精钠在食品中使用依然普遍

糖精钠属于非营养型人工合成甜味剂,其稀溶液的甜度是蔗糖的300~500倍,后味微苦,与蔗糖相同甜度的重量所产生的热量不能蔗糖产生热量的2%,在食品中的应用相当广泛.

因为20世纪70年代有人发现糖精钠含量达到5%~7.5%时,用来喂养的动物的膀胱癌发病率与糖精钠的摄入量明显相关,所以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曾提出禁止使用糖精钠.但也有学者认为上述实验与实际饮食中的摄入量有极大的差异,而且流行病学研究并未发现糖精钠的使用与膀胱癌的关联.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规定了糖精钠的使用限量,同时对其使用范围加以限制.我国有关部门也曾为关于糖精钠等高倍甜味剂的生产使用下发通知,要求生产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在规定范围内限量使用.

本次测试的103个样本中,有57个样本含有糖精钠,占受检样本量的55.3%,其中19个样本的糖精钠含量超过国家标准限量值,其余38个样本中的糖精钠国家尚未批准使用.

通过本次对一百余种食品中甜味剂和防腐剂的测试,我们发现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因此,特向广大消费者提示:

1.蜜饯类食品大量使用甜味剂,普遍使用防腐剂,而且多数没有在标签中明确标注所使用的添加剂,问题较多,质量不稳定.消费者应适量,适度食用蜜饯食品,尤其是话梅,陈皮类蜜饯,其甜味剂含量较高.特别是儿童,孕妇等人群不宜食用蜜饯类食品.

2.在我国,果汁(味)饮料国家规定其防腐剂的限量高于含气的碳酸饮料,这样可能会导致果汁(味)饮料中防腐剂的含量比碳酸饮料要高,儿童饮用果汁(味)饮料要适量.

3.对于无糖食品等特殊食品,消费者购买时要仔细查看其标签中的内容,尤其是配料表,不要相信其宣传的疗效功能,因为食品不是药品,这种宣传本身就是违法宣传.

4.建议家长给孩子购买零食时应谨慎选择,现市场上销售的儿童食品中,大部分含有食品添加剂,有些食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超范围,超限量,这样的食品儿童经常食用对健康非常不利.有些油炸食品,膨化食品,也是造成肥胖儿的原因之一.

5.消费者购买食品时应选择品牌信誉度较高的产品,并尽量到正规超市,商场购买,以保证所选食品的安全性,保证自身健康.

我国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使用限量经及如何标注等都在相关标准中作出了规定,但从企业得到的反馈情况看,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及使用限量理解比较透彻,而对于标签标注问题,认为只要不超过限量值,标注与否并不重要.还有些企业对标签标准理解不透彻,认为只要不是企业作为配料主动添加的添加剂,可不标注.因此,中消协呼吁企业按标准逐步规范产品的标签标注,诚信生产经营,维护消费者知情权;呼吁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应加大国家标准的宣贯力度,加强监督和检查,更好的维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推动我国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世界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不尽相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食品法规委员会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

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和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

按照这一定义,以增强食品营养成分为目的的食品强化剂不应该包括在食品添加剂范

  食品添加剂漫画

围内。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食品法规委员会:

  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

  欧盟: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的生产、加工、制备、处理、包装、运输或存贮过程中,由于技术性目的而人为添加到食品中的任何物质。

  美国:

  食品添加剂是指有意使用的,导致或者期望导致它们直接或者间接地成为食品成分或影响食品特征的物质。

  中国: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54条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第28条,以及《食品营养强化剂卫生管理办法》第2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中国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特征

  食品添加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为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因此,它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二是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质,也包括天然物质;三是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辨析

  食品添加剂≠违法添加物

  公众谈食品添加剂色变,更多的原因是混淆了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的概念,把一些非法添加物的罪名扣到食品添加剂的头上显然是不公平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中要求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

严禁使用非食用物质生产复配食品添加剂,不得购入标识不规范、来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剂,严肃查处超范围、超限量等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同时要求在2011年年底前制定并公布复配食品添加剂通用安全标准和食品添加剂标识标准。

  需要严厉打击的是食品中的违法添加行为,迫切需要规范的是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问题。

目前食品添加剂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来源不明,或者材料不正当,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滥用。

  专家提醒市民,对食品添加剂无需过度恐慌,随着国家相关标准的即将出台,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必将更加规范。

当然,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多了解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尤其不要购买颜色过艳、味道过浓、口感异常的食品。

编辑本段主要作用

  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并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这主要是它给食品工业带来许多好处,其主要作用大致如下:

防止变质

  例如:

防腐剂可以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同时还具有防止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作用。

又如:

抗氧化剂则可阻止或推迟食品的氧化变质,以提供食品的稳定性和耐藏性,同时也可防止可能有害的油脂自动氧化物质的形成。

此外,还可用来防止食品,特别是水果、蔬菜的酶促褐变与非酶褐变。

这些对食品的保藏都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改善感官

  改善食品感官性状

  食品的色、香、味、形态和质地等是衡量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适当使用着色剂、护色剂、漂白剂、食用香料以及乳化剂、增稠剂等食品添加剂,可以明显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保持营养

  保持提高营养价值

  在食品加工时适当地添加某些属于天然营养范围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可以大大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这对防止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促进营养平衡、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方便供应

  增加品种和方便性

  现在市场上已拥有多达20000种以上的食品可供消费者选择,尽管这些食品的生产大多通过一定包装及不同加工方法处理,但在生产工程中,一些色、香、味具全的产品,大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着色、增香、调味乃至其他食品添加剂。

正是这些众多的食品,尤其是方便食品的供应,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方便加工

  方便食品加工

  在食品加工中使用消泡剂、助滤剂、稳定和凝固剂等,可有利于食品的加工操作。

例如,当使用葡萄糖酸δ内酯作为豆腐凝固剂时,可有利于豆腐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其他

  其他特殊需要

  食品应尽可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例如,糖尿病人不能吃糖,则可用无营养甜味剂或低热能甜味剂,如三氯蔗糖或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制成无糖食品供应。

编辑本段主要分类

抗氧化剂

  1.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  

 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是比较复杂的,存在着多种可能性。

如有的抗氧化剂是由于本身极易被氧化,首先与氧反应,从而保护了食品。

如VE。

有的抗氧化剂可以放出氢离子将油脂在自动氧化过程中所产生的过氧化物分解破坏,使其不能形成醛或酮的产物如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等。

有些抗氧化剂可能与其所产生的过氧化物结合,形成氢过氧化物,使油脂氧化过程中断,从而阻止氧化过程的进行,而本身则形成抗氧化剂自由基,但抗氧化剂自由基可形成稳定的二聚体,或与过氧化自由基ROO-。

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2.几种常用的脂溶性抗氧化剂  

 

(1)BHA:

丁基羟基茴香醚。

因为加热后效果保持性好,在保存食品上有效,它是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抗氧化剂之一,也是中国常用的抗氧化剂之一。

和其它抗氧化剂有协同作用,并与增效剂如柠檬酸等使用,其抗氧化效果更为显著。

一般认为BHA毒性很小,较为安全。

  

(2)BHT:

二丁基羟基甲苯。

与其它抗氧化剂相比,稳定性较高,耐热性好,在普通烹调温度下影响不大,抗氧化效果也好,用于长期保存的食品与焙烤食品很有效。

是目前国际上特别是在水产加工方面广泛应用的廉价抗氧化剂。

一般与BHA并用,并以柠檬酸或其他有机酸为增效剂。

相对BHA来说,毒性稍高一些。

  (3)PG:

没食子酸丙酯。

对热比较稳定。

PG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较BHA和BHT强些,毒性较低。

  (4)TBHQ:

特丁基对苯二酚。

是较新的一类酚类抗氧化剂,其抗氧化效果较好。

漂白剂

  这类物质均能产生二氧化硫(SO2),二氧化硫遇水则形成亚硫酸(H2SO3)。

除具有漂白作用外,还具有防腐作用。

此外,由于亚硫酸的强还原性,能消耗果蔬组织中的氧,抑制氧化酶的活性,可防止果蔬中的维生素C的氧化破坏。

  亚硫酸盐在人体内可被代谢成为硫酸盐,通过解毒过程从尿中排出。

亚硫酸盐这类化合物不适用于动物性食品,以免产生不愉快的气味。

亚硫酸盐对维生素B1有破坏作用,故B1含量较多的食品如肉类、谷物、乳制品及坚果类食品也不适合。

因其能导致过敏反应而在美国等国家的使用受到严格限制。

着色剂

  又称色素,是使食品着色后提高其感官性状的一类物质。

食用色素按其性质和来源,可分为食用天然色素和食用合成色素两大类。

  1.食用合成色素,属于人工合成色素。

食用合成色素的特点:

色彩鲜艳、性质稳定、着色力强、牢固度大、可取得任意色彩,加上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但合成色素大多数对人体有害。

合成色素的毒性有的为本身的化学性能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有的或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在生产过程还可能被砷、铅或其它有害化合物污染。

  在中国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