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民族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35题) (1).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73551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民族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35题)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0年民族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35题)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0年民族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35题) (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0年民族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35题) (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0年民族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35题) (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20年民族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35题) (1).doc

《2020年民族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35题)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民族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35题) (1).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20年民族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35题) (1).doc

2020年民族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35题)

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以强化“四个高度认同”,即对祖国的高度认同、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A)的高度认同为核心。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2、“三爱”主题教育包括爱党、爱祖国、( A  )教育。

A.爱人民       B.爱解放军     C.爱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包括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 C  )的教育。

A.人生观     B.价值观       C.文化观

4、“三股势力”是指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 A )。

A.暴力恐怖势力   B.境内外敌对势力  C.社会黑恶势力

5、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少数民族总人口为l.06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B  )。

A.7.33%      B.8.41%       C.9.74%

6、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 B  )的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A.高度聚居 B.大杂居、小聚居    C.小集中、大分散

7、我国边疆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2.2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有( C  )多公里在民族地区。

A.1.5万     B.1.7万        C.1.9万

8、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为( C )。

A.民族自决     B.联邦制     C.民族区域自治

9、目前,我国各少数民族中,共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 C  )左右。

A.50%     B.54%        C.64%  

10、目前,我国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 B )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A.20        B.30        C.40   

11、我国最早建立的省一级民族自治地方是l947年5月1日成立的( B  );最早建立的自治州是l950年11月24日成立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最早建立的自治县是1950年5月6日成立的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

A.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广西壮族自治区

12、全国55个少数民族有50个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 A  )左右,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开发。

  

A.75%     B.64%        C.60%

13、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维吾尔等( C  )个少数民族。

 

A.8         B.9            C.10 

14、国务院分别于1988年、l994年、l999年、( A  )年、2009年召开了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A.2005       B.2006         C.2007

15、公元前60年(汉神爵二年),汉朝在新疆设( A ),新疆从此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

A.西域都护府   B.安西都护府    C.北庭都护府

16、( B  )时期新疆建省,取“故土新归”之意,由西域改称为“新疆"。

A.明朝     B.清朝        C.民国

17、新疆于l949年和平解放,( C  )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A.1949年9月25日B.1954年10月1日C.1955年10月1日   

18、新疆面积166.49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国土面积的( B  )。

A.五分之一   B.六分之一     C.七分之一 

19、《宪法》规定:

“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 C  )。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A.自主权   B.自决权    C.自治权

20、《宪法》规定: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 C  )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A.维持或者改变  B.发展或者创新     C.保持或者改革

21、《民族区域自治法》于1984年5月31日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1984年( C  )起施行。

A.7月1日   B.8月1日      C.10月1日

22、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 A  )。

A.自治县    B.自治县、民族乡     C.民族乡

2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 C  )的原则。

A.委员会制    B.行政首长负责制   C.民主集中制

24、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下列顺序组成( C  )。

  

A.民族名称、地方名称、行政地位      B.行政地位、地方名称、民族名称   

C.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

2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 C  )。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政府

26、《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

“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C  )。

”   

A.主任     B.副主任    C.主任或者副主任

27、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 C  )。

A.暂缓执行  B.拒绝执行  C.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28、《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领导成员和工作人员中,应当有( A  )的人员。

A.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  B.少数民族     C.汉族

29、《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

“上级财政逐步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通过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财政转移支付、( A  )以及国家确定的其他方式,增加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资金投入。

A.民族优惠政策财政转移支付 B.财政补贴  C.税收返还

30、《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

“上级国家机关应当组织、支持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与民族自治地方开展经济、技术协作和多层次、多方面的( C  )。

A.交流合作     B.互助合作    C.对口支援

31、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收新生的时候,对少数民族考生( B  )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对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特殊照顾。

   

A.应当       B.适当        C.必须

32、《刑法》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特别严重的,处( B  )有期徒刑。

   

A.三年以下    B.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C.十年以上

33、《刑法》规定:

“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 A  )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A、三年         B.五年         C.十年

34、《刑法》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 B  )。

A.有期徒刑B.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C.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5、《公务员法》规定:

“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为( C  )、维护社会稳定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

A.促进社会和谐   B.促进民族平等  C.增进民族团结

36、《矿产资源法》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和国家的统一规划,对可以由本地方开发的矿产资源,( A  )开发利用。

A.优先合理     B.自主         C.联合  

37、《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分的规定》规定:

“个人的民族成分,只能依据( C  )的民族成分确定。

A.父亲       B.母亲       C.父或母

38、《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分的规定》规定:

“不同民族的公民结婚所生子女,或收养其他民族的幼儿,其民族成分在满十八周岁以前由父母或养父母商定,满十八周岁者由本人决定,年满( B  )者不再更改民族成分。

A.十九周岁    B.二十周岁     C.二十二周岁   

39、《立法法》规定: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C )批准后生效。

A.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0、《城市民族工作条例》规定:

“清真饮食服务企业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配备( A  )的食用清真食品的少数民族职工和管理干部。

A.一定比例 B.不少于20%比例  C.不少于30%比例   

41、《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务院制定的实施该法的第一部行政法规是( C  )。

   

A.《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细则》

C.《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  

42、国家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根据( C  )的原则,从国家、区域、产业三个层面,通过财政转移支付、项目支持等措施,对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贡献的民族自治地方,给予合理补偿。

A.开发者付费 B.开发者付费、受益者补偿 C.开发者付费、受益者补偿、破坏者赔偿   

43、国家规范省级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确保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转移支付、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落实到( C )。

A.自治区       B.自治州       C.自治县

44、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基础,以( A  )为主要内容,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民族方面的规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在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法律法规体系。

   

A.《民族区域自治法》   B.《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实施细则

C.《国务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

45、新时期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 A  )。

A.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B.加快发展      C.团结互助

46、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 C )。

A.具体表现     B.一般性质     C.本质特征

47、现阶段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A  )。

A.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B.增强民族团结     C.抓好民族地区的教育

48、( A )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

A.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    B.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C.实施西部大开发

49、( A )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都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A.国家统一     B.发展教育      C.提高教育水平

50、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体现了( C  )的基本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

A.民族融合    B.祖国统一  C.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51、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三个离不开”是指( C  )。

A.少数民族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发达地区的帮助,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

B.民族关系的和谐离不开经济发展、离不开民族政策教育、离不开法制建设

C.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52、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时,我们通常所说的“四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