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第一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4696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一第一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专题一第一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专题一第一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专题一第一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专题一第一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一第一讲.docx

《专题一第一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第一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一第一讲.docx

专题一第一讲

专题一第一讲:

高中物理新课程新在哪里(上)

专家介绍:

廖伯琴教授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

《物理教学探讨》主编

赵保钢教授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生导师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

《物理教学探讨》副主编

王慧君博士河南科技学院副教授

高忠明博士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

王老师:

各位老师大家好。

首先欢迎大家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

我们这次培训是在教育部直接领导下,由教育部基础司、师范司统一部署和安排的。

我们这次高中物理课程研修团队是由教育部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西南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福建省教研室、福州市教育学院以及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等单位组成。

希望通过我们这次培训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今天在座的嘉宾有西南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导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廖伯琴教授;西南大学物理学院硕士生导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组成员赵保钢教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高忠明老师;我叫王慧君。

今天我们将就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有关问题展开讨论。

在研制这个专题节目之前我们曾做了一个采访。

我们向老师提出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他们的认识如何,他们的理解如何。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

采访:

王老师:

李老师,您好,据我了解您所在学校将在09年进入高中新课改。

我发现每个老师手里都有一本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大家对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已经了解了一部分。

那么你认为这次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它有什么特点吗?

李老师:

我们对新课程的理解到目前为止主要是这样的,大体上新课程应该是一种模块教学,分很多层次的教材,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种类的教材。

从我们的角度讲还是比较期望这种新课程课本或者新课程这种教学。

因为他有利于我们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散教学.从现在这个教学情况来看,我们用的老课本,不管他是层次好一点还是层次差一点基本上都用相同的教学模式,这对学生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有不利因素。

新课程如果能够比较好的把这种层次分出来,比如以后学理科的学生、学工科的学生以及学文科的学生,对于物理这个学科都应该是有所了解的,如果能够比较好的编写一些教材,比较好的对他们分层次加以引导,这对他以后的进一步学习肯定有比较好的作用。

王老师:

咱们现在要进入新课改了,您觉得老师们在这方面将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吕老师:

现在从教材来看,从知识的角度来说还感觉不到什么。

但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可能以往我们的实验器材和实验设置这些都不够,老师这方面的培训也不够。

老师以前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模式把书上的实验能够讲清楚,学生会做就行了。

但是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做的话,一整套配合的东西现在还没有。

而且老师为了应付高考也就是做题,讲题比较多,题海战术比较多。

王老师:

从刚才看到的画面可以看出,老师们对这次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普遍是表示赞同的。

特别是他们强调这次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增加了选择性,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

而且还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实验等能力的培养。

但老师们也有一些顾虑,比如模块教学如何实施,科学探究怎么教等等,他们提到了这样一些问题。

高老师对这方面一定有一些了解,请你谈一下你的看法。

高老师:

关于课改和非课改的情况,我做过一个调查,了解一些。

对课改区最突出的变化就表现在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一些认识上或者说掌握上,他们对以往的传统教学进行了比较大的改动,特别是在三维目标的落实上。

学生突出的表现就是对新课程学习的主动性有所提高,学起来比较感兴趣。

对于非课改的学校我走访过,调查了一些情况。

我首先问到他们的是关于课标的问题,他们中很多人说课标他们还没有见过。

虽然知道一些或间接的知道一些新课程的理念,但是新课程的详细情况他们掌握的很少,甚至根本没有什么太多的了解。

所以对于即将进入新课程的老师来讲,他们感觉压力很大,新课程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究竟要怎样改,我们如何去做,这是他们很迷惑的事情。

赵老师:

就现在已经进入课改实验区的老师而言,当他们刚进入课改的时候,也像高老师说的有许多的困惑,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对新课程不是很了解,第二对于探究教学这种新的教学形式他们没有实践过,有担忧,还有一个担忧就是高考,也就是课程改了之后高考怎么来适应课程所带来的变化,这是老师普遍担忧的。

王老师:

是这样,尽管说初中课改已经全面铺开,高中课改实验已经有将近4年的历史,但是有很多没有进入课改的老师还是感觉到对新课改革不太了解,他们很想了解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整体的研制过程是怎样的,整体实验区的推进又是怎样的。

廖老师:

刚刚王老师问到普通高中的课程实施情况,要说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回到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研制以及相关教材的编写过程。

从回顾来看,正式的启动从1999年开始,1999年到2001年期间我们侧重研制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并且编写了相关的教材。

从01年到04年期间我们侧重研制的是普通高中的课程标准并且编写相应的新教材。

从04年开始就把普通高中的新课程推向了实验省。

04年第一批国家级的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有广东、山东、海南、宁夏,05年有江苏,06年有安徽、辽宁、天津、浙江、福建,07年进入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的有吉林、黑龙江、北京、陕西、湖南,今年进入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的有山西、河南、江西、新疆等。

从整体的推进来看,按计划预计在2010年将在全国推广普通高中的新课程。

王老师:

是这样的一个研制过程,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自2004年秋季开始到现在将近4个年头,那么课改实验区这几年通过课程的实施他们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赵老师:

通过四年的课程改革实验,实验区产生了许多的变化。

这些变化归结起来大致可以包括这几个方面:

第一构筑了一个多样化的高中物理课程体系。

这样一个多样化的课程体系的实施,包括学分制的管理给学校的管理水平带来了许多提高;第二个变化就是教材的多样化,以往的教材基本上是在一个大纲之下的一套全国通用的教材,而课程改革所带来的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我们国家的各个学科的教材都呈现了一个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就高中物理而言,现在全国使用的课标的高中物理教材就有5套,这5套教材都在各个实验区实验,这促进了我国教材的发展;再一个变化就是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的实现必须使得我们的教学方式有相应的变化。

以前的教学方式更多的局限于传授式的教学,这次课改一个很重要的进步与发展就是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可以说探究式教学给我们学生的学习,给我们的课程教学都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再一个变化就是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如果你还要去挖掘变化的话你会发现还有许多的变化都在慢慢的发展之中。

比如教研也在发生变化。

许多专家深入到课改实验区和老师共同研究怎么做好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教学。

这对整个实验区老师的成长,对整个教学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高老师:

正如赵老师所说,在新课改实验区的确发生了很多很大的变化,无论是从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从老师的教学方式上以及评价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但在变化的同时课改区的老师也反映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就高中物理来讲是三个系列,学生在选择课程系列的时候,具体操作的时候有一些问题,再有就是全校在对课程的管理上,由于学生的选择自由度大了,学校原有的固定班级管理就要发生调整。

这给学校的管理以及课程的测评带来了一些挑战。

王老师:

确实是这样,在课改实验区也存在了一些问题,比如对于科学探究课应该怎么上,老师们对这个问题把握的不是那么准确,特别是有些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严格按照科学探究要求的七个要素来上,第一是干什么,第二是干什么。

这样就完全背离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初衷,完全变成了程式化的教学方式,其实这是和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的。

另外老师们在实施科学探究教学时,在教学时间和教学任务的把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老师就比较迷茫,不知道到底应该让学生探究到什么程度,这个时间不够了怎么办等等。

所以他们在科学探究上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赵老师:

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比如说评价。

新课程倡导过程性评价,倡导科学探究,倡导要按三维目标来培养学生。

那么课程所强调的评价也就一定要强调,有些评价方式对老师来说还是陌生的。

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验区的老师在实践上也做了很多努力,这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

我想这些经验对未来的将要进入实验区的老师来讲,可以带来很多有益的材料供他们参考。

廖老师:

刚刚像高老师谈到课程结构的调整,调整之后带来管理上的问题,还有刚刚王老师谈到的科学探究,老师们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这就是我们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上出现的问题。

在课程理念里我们强调注重科学探究,还要强调多种教学方式的融合。

怎样去把握这个度,老师们在这个操作的过程中就会有一些疑惑。

像赵老师谈到的评价,过程性评价,或终结性评价会有一些什么样的改革,会有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都是实验区普遍出现的问题。

除此之外可能还有课程内容有些什么调整、有些什么改革等,这些问题都归结到课程功能是怎样调整的,课程的功能必然和课程目标有关系,所以根据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就设置了下面的10大专题。

这10大专题分别从宏观的和微观的角度展示了我们的新课程。

从宏观角度展示的有3个专题,这三个专题分别是,专题一:

高中物理新课程新在哪里,专题二: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必修与选修模块解读,专题三: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教学设计。

在这三个宏观设计的专题中我们想让老师整体了解新课程。

到底新课程新在哪里,它的课程结构,课程的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等有哪些新。

第二个专题想老师整体了解我们物理12个模块,必修和选修模块是怎样构建的,含有怎样的内容。

第三个专题侧重讲了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这是我们设计这三个专题的主要思考。

接下来是七个具体的微观的专题,七个专题中有三个专题侧重教学方式的改革,分别是,专题四:

物理探究教学中的问题及问题解决,专题五:

高中物理新课程实验教学探究,专题六:

新课程理念下的概念和规律的教学,这三个专题主要为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接下来还有四个专题分别是,专题七:

高中物理新课程中的疑难问题案例剖析,专题八: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课程资源开发。

专题九: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评价探索,专题十:

校本教研的问题与对策。

这四个专题分别对应课程资源,课程评价的改革以及校本教研的改革等等这些具体的问题提出了这四个专题的研修内容。

整体上这十个专题的设置希望老师从宏观上了解课改,见森林。

再从微观上具体的专题上了解课程改革的一些具体内容,希望老师们见树木。

这就是我们大体的设计思路。

王老师:

首先进行专题一的讨论,专题一是《高中物理新课程新在哪里》。

这个专题主要针对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课程目标设置和研制的过程以及高中物理课程目标如何在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中落实。

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对学生做了个采访。

题目就是“你为什么要学物理”。

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对学生的采访。

采访:

学生:

当然首先是针对高考了,因为他毕竟是理综里分值比较大的一门科目。

在高考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因为高考对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首要目的,所以学好物理是必然的。

而且在学习物理同时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在学习物理之后,因为物理跟我们的生活联系的非常紧密,而我们以后要面对生活踏入社会,从而学习物理之后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本质的东西能够更准确的把握,更深刻的认识,而且能够更正确的理解它。

以后面对生活中就不是一个傻子,不仅仅停留在其他人对物理问题的道听途说或者只言片语上。

而是能全方位的抓住问题的本质。

所以说也是我们面对生活的一个必要的技能和本领。

王老师:

胡巧你好,我想问你你喜欢学物理吗?

学生:

对于我自己而言,在这些学科中我最希望学好的就是物理。

但在学习过程中我觉得学得最辛苦的也是物理。

我觉得物理方面有些知识性的东西比较枯燥乏味,提不起我的兴趣。

也许也是自己融入不了其中。

王老师:

你能回答我这样一个问题吗?

你为什么要学物理。

学生:

物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最紧密,我自己对建筑学方面比较感兴趣,我想学好物理之后就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以后想要做的一些,不能说是丰功伟绩吧,就是自己喜欢的理想。

赵老师:

我从你的班主任那了解到你是班上学物理学得最好的我也感到非常高兴。

我想问下你为什么喜欢学物理呢?

男学生:

因为学物理的时候我认为自己比较容易理解,考试的时候考的比较好,得到老师的表扬比较多,心中当然是非常高兴。

而且平时遇到的题基本上能解决,所以心中也是非常高兴。

我认为物理对于应用生活也是比较有用的,所以我就比较喜欢学物理。

王老师:

喜欢不喜欢学物理?

女学生:

还是比较喜欢,学习物理主要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考试,物理是考试中的一科。

其次第二个原因就是学习物理本身就是学习一种知识、一种技能、生活的技巧,它可以丰富自己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大的用处。

比如我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

家里人叫我去买整流器,而我当时不知道整流器是什么,我就拿着一个模型到商店里去买,那样感觉自己很尴尬,让人觉得你这个人怎么连这点知识都没有呢。

没过几天我们老师就讲了整流器,讲了它的作用,然后我对它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从这件事中我感受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王老师:

从刚才看到的视频大家可以发现,不同的学生对学习物理的目的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学习物理是为了考大学,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想从物理课上能够学到一技之长,更希望物理课上的内容增加动手能力的培养,能够做一些实验、小制作等等。

其实还有的学生他就是出于兴趣,出于好奇心,想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希望能通过物理课的学习,通过物理知识能够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能够对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处理。

看来不同的学生他学习物理的目的也是不尽相同的。

赵老师:

是这样的,在采访中我们也发现不同的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我就采访了一个学生,他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展示出他在学习物理方面有很大的潜力,正因为他有很大的潜力,而且他学习物理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你会发现他边学物理也在边欣赏物理,从而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也被同学所欣赏。

在这样的过程中他的学习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而有的学生我们发现由于和学习物理有特长的学生学习共同的物理,但是他不善于演算,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学习压力就很大。

在这样大的压力下总是面临困难,甚至失败,最后就不太想学物理了。

高老师:

正如前两位老师所说一样,高中物理的学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或有不同的渴望,事实上现在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为考试学的人比较多。

廖老师:

我注意到这个现象了,我们采访了好几个学生他们共有的一个回答就是我们的考试,我们的高考要考物理,而且有的同学还说在理综卷里物理的分数占的比例是比较大的,这也说明他们学习物理其中一个很大的动力是为了考试。

当然这也成为很多老师教学设计的主要追求,但是还可以从学生们的回答看出他们另外学习物理的目的,比如他们认为物理很有用,他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从他们的回答还能反映一个他们学习物理的动机,就是物理能够解释大自然的神奇,奥秘无穷,而且物理是很有趣的。

所以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来自不同的方面。

其实学生们为什么要学物理,我们的教师为什么要教物理这就涉及到我们在研制物理课程时课程目标的制定,也是我们研制物理课程标准的时候最主要研制的,在我们研制物理课程标准时,我们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的内容以及相应的课程结构等等都基于一系列的基础研究。

比如国内的现状分析、国际的比较、学生的学习心理研究以及社会需求调查等等。

基于这样的一些基础研究我们才完成了我们的课程标准,由此才制定了课程目标。

大家也清楚我们现在的课程目标是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我们这样的界定是基于我们的基础研究而得出的。

赵老师:

我们在研制课程标准的初期有好几个课题在进行专题研究,其中就国内的课程改革以及社会需求就有两个专题在做,比如就国内的需求研究我们调查了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人群,有科学家、教师、工人、农民,这样的不同群体,物理对他们有什么用呢?

这是一个专题研究,还有一个专题研究就是我们国家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历史研究。

比如我们国家的课程改革从文化大革命结束,我们国家处于百废待兴的时代,大家对知识充满着渴求,在1978年的时候就颁布了一个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在这个大纲中有这么一个特点就是对知识的难度要求比较高,随着课改实验的进程我们发现,这样高要求的内容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不适应。

到了1983年又制定了一个新的大纲,这个大纲对高中阶段所学的物理知识分两个目标来进行要求,一个是基本目标,一个是较高的目标。

在这个大纲的基础上就产生了对我们今天都有一定影响的甲种本和乙种本这样的高中物理教材,在实践中由于高考是根据乙种本来制定的考纲,结果甲种本选的人很少,在实际中又产生了一种现象,过早的文理分科。

一年级学生就过早的进行文理分科了,这对物理学的普及是不利的,为了解决这个现象,1990年又对大纲进行修订,就产生了必修加选修的教学大纲模式。

实践看来它较好的解决了过早分科的问题,但又带来了物理知识的逻辑联系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97年又在两省一市的课改基础上重新又修订了大纲,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的必修和必修加选修的这样两类课程的模式,这个模式到1999年又在国际上课程改革注重科学研究基础之上加入了课题研究。

可以说我们这轮的课程改革,正是在充分吸收了我们国家在这一段时期的课程改革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之上,根据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需求再来重新制定面向21世纪的新的物理教学的课程体系。

廖老师:

我也仔细研读过文革后的第一套高中教材,接下来是甲种本,乙种本,在接下来就是你说的必修加选修教材,后来才是两省一市教材,我在研读这些教材时发现他们很多都是继承,在这个基础上再有一些发展,当然课程结构有一些变化,他们既有共性又有不同时期的特点,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和下面老师交流的时候,他们特别喜欢那个时候的甲种本和乙种本教材,尤其喜欢甲种本,还有的年纪比较大的老师还喜欢文革后的第一套教材,常常把它作为参考书,你们当时用教材的时候是怎样选择教材的。

高老师:

我是从87年开始教高中的,这时候全国到处都是使用的甲种本,我们当时选用是这样一个程序,根据学生的情况,学生学得好的,或者快班慢班,快班用甲种本,慢班用乙种本这样一种情况。

我在使用时既使用过甲种本又使用过乙种本,这在当时我们学校的教师也没什么选择权,指定学生用什么就是用什么,我们使用的过程中发现甲种本难度比较大,知识体系很完整。

乙种本相对简单一点,但是这两种版本的共同特点就是知识的系统性较强。

当时的情况就如赵老师所说的,高考的考纲是依据乙种本制定的,人们在教学中就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与其考的简单我们为什么还上得难了。

虽然对不少老师来讲甲种本讲起比较顺,顺的原因是什么,知识比较完整,跟老师所拥有的知识结构恰好能配套,所以就觉得很顺道。

但我感觉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就是实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基本没有。

或者说更适合老师讲学生听这样一种情况。

廖老师:

从那个时候的教材来看它在知识与技能这个维度的完善还是有一定的长处的,当然从当时的教学大纲或者我们从后期的教学大纲来看,其实在教学大纲里并没有仅仅注重知识。

我们如果打开教学大纲看看教学目的,其教学目的也是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知识,在知识这个维度强调对物理概念、规律的学习,而且也强调物理知识的应用,也强调物理学与社会进步相关的联系;除知识维度之外,还有在能力方面的要求,而且对情感也有要求,但是从教学实践来看老师们体现比较好的是知识这个维度,后面两个维度还比较弱。

针对这个情况我们这次课程改革基于这个现实要做调整,所以这是我们做的第一个基础研究,也是我们研制课程目标的第一个依据。

我们还有一个依据是来自国际比较,看看国际上不同国家的高中课程设置,目标是怎样制定的,我们在做国际比较的时候,比较了美国的、英国的、法国的、德国的等国家的高中课程,而且对韩国、日本、新加坡等邻国的高中课程目标也做了比较。

比较后我们发现有这样的特点,例如美国的国家课程标准,在这个标准里对科学教育的目标就有一个制定。

我们来看下,首先第一条让他的学生通过学习科学,具有因认识自然界而产生的充实感和兴奋感。

第二条是在个人决策时能恰当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能理智参加与科学技术有关的公众对话和辩论,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能利用所学提高效率。

廖老师:

总体来讲,通过国际比较之后,我们发现国际的高中课程,他们在制定课程目标的时候都有共性,其中特别突显的有四大方面,比如说第一方面,仍然强调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这是很重要的物理技能的训练等等,第二个方面呢,就是强调研究方法,物理学的思想的学习,第三大方面,也强调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培养,第四大方面就是把现在的科学技术社会的一些理念渗进我们的课程,渗进我们的目标。

高老师:

对,是这样的,这就是近年来所倡导的STS教育,也就是说无论国内的课程改革,还是国际的课程改革,它实际上都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比如我们说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学习型社会,那么学习型社会所要求的就是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要具有与人交往的这样一种能力。

廖老师:

除与人交往之外呢,比如说还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体来讲就是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必须提高科学素养。

王老师:

其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更多的是从学生的发展的角度来提出的,我们这一次的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目标的研制,还有一个研究,就是基于学生发展需求的研究,我们这一次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特别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我们的目标定位就是进一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其实我们在以前的教学当中也在注重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刚才老师们都已经提到了,但是由于高考这个指挥棒,所以教学更多的还是注重知识维度的培养,忽略了实验能力,交往能力等等,更多的来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的这样一种能力的培养,我们其实是没有跟上的,那么这些学生万人争过独木桥,使得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精英教育。

其实就象刚才老师们讲到的,78年的教学大纲也好,以致于后来的一再修订的各个时期的教学大纲也好,其实它也在注重学生,也在围绕着学生做一些改变、调整,但是更多的还是在知识维度上或深或浅,或把知识增加一点,或把知识减少一点,在这个维度上来进行调整,其实对学生的这样一种能力的培养,始终还没有落实到实处。

那么我们的这一次课程改革,就是对学生来做这样一个研究,看看到底学生在这个发展当中,他们需要什么。

你看咱们前边对学生的采访,其实学生就说得很好,去考大学是大部分同学的意愿,但是迄今为止,还不是每一个同学都能够考上大学,能够实现这种大学的梦想,还有相当的一部分学生还要踏入社会,要进行工作,那么我们以往的这种教学,可能就把这一部分的学生忽略掉了,很少去顾及这些学生的发展需求,我们这一次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就更多的注重了以人为本,注意到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我们的宗旨就是要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廖老师:

其实刚刚大家谈到的就是一个课程功能的调整,在我们这次课程改革中,第一个具体的课程改革目标,就是课程功能的调整,这个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上有明确的关于课程功能调整的内容,我们来看一下。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里,关于课程功能的调整是这样说的: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那么我们的课程目标基于我们的一些前期研究,也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其中的一个具体的改革目标,在这样的基础上制定的。

当然我们这个目标的制定,其实也基于以前的教学大纲的一个继承,刚刚大家都说到了,以前的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的制定上,仍然是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那么这次我们的课程标准也是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是在具体条目的细化上,我们的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细化,所以从教学目的,到课程目标,应该讲这有一个继承,从大的维度来看,我们对以往的教学大纲是继承的,但什么地方有发展呢,以前的教学大纲更侧重的就是在教学目的中强调了三个维度,但一旦落实到教学内容的时候,就更侧重对知识内容的要求,比如说其中有一个例子,牛顿第二定律,这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