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2第一课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40881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2第一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历史必修2第一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历史必修2第一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历史必修2第一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历史必修2第一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2第一课教案.docx

《历史必修2第一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2第一课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必修2第一课教案.docx

历史必修2第一课教案

历史必修2第一课教案

【篇一: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课】

合阳县路井中学2014级学案:

历史期数:

第1期时间:

2012年2月16日教师寄语:

世上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只有不可逾越的心障。

要想战胜困难获得

成功,关键在于自身,只要下定决心,便会于密中见疏处,于崎岖见坦途。

编写:

雷院欣同智强领导审核:

班级:

组名:

姓名: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问题导读单

【课标要求】

1.识记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的进步,农业进步的表现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耕作技术的发展及其基本特点。

3、从小农经济成长的历程中,认识到封建政权对小农经济的双重作用与影响

【重难点】

学习重点:

认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

学习难点:

理解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感悟历史】

我国是世界农业的发源地之一,古代农业起源早、耕作技术先进,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早期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是历史的创造者,小农经济缔造了封建社会两千年辉煌的封建文明。

然而小农经济又必然会被更先进的生产方式所取代,历史必然向强发展。

【知识体系梳理】

【探究一】:

中国农业的起源和早期农业生产的状况:

【探究二】:

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原因。

在完成下面表格的基础上,谈谈你对精耕细作这一概念的理解。

【探究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牛郎织女的传说可谓国人皆知,《天仙配》的歌词可谓众人耳熟能详。

(1)天仙配歌词“寒窑虽破能避风雨”、“你耕田来我织布”形象说明了牛郎织女的理想经济生活模式是什么?

简要指出这种经济模式是如何形成的?

(2)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有何特征?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小农经济?

【教师点拨】

1、“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最突出的特点,请指出“精耕细作”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提示:

(1)农业劳动力的大量投入。

(2)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3)耕作技术和耕作制度的不断成熟。

(4)农田基础设施(水力工程)的兴修和维护。

2、生产工具的演变:

(1)、从材质方面:

石,骨,木---青铜,铁

(2)、从工艺方面:

打制---磨制---冶炼,铸造

(3)、从牵引动力方面:

畜力、自然力

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1)、以种植业为主,家庭饲养业为辅

(2)、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4)、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

4、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这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推行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3)重视水利的兴修。

(4)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5)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6)外来移民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

(7)民族融合加强,各民族间相互学习交流,促进经济发展。

(8)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

5、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

(1)小农经济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以家庭生产、生活为基本单位的小规模的个体农民经济。

它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其性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等特点。

(2)自然经济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本身需要而产生的经济形式,其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

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是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相适应的,带有闭塞性和迟滞性。

问题解决单

1.下图出自汉代的画像石。

这幅图片所描绘的生产场景盛行于()

a.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两汉时期d.隋唐时期

2.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的出现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d.单位亩产量提高

3.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4.2009年为农历己丑年。

1月3日,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限量制作发行的“牛年生肖贺岁金银盘”在青岛开始销售,金银盘正面为中国历代特色生肖牛图案纹饰,背面为甲骨文“牛”字组合。

其中,“牛”成为十二生肖之一,这源自()

a.中国古代神话传说b.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d.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5.旧中国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b.农民生活富裕安逸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6.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耕作方式的发展b.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

c.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d.生产力的提高

7.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耜耕b.石器锄耕c.火耕d.铁犁牛耕

8.小农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井田制的瓦解

b.铁犁牛耕的普及

c.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d.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9、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所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括()

a.铁制农具出现并广泛运用b.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c.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d.使用畜力的水排鼓风冶铁

10、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

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11、我国古代下列生产工具中,无需使用人力操作的是()

a.曲辕犁b.翻车c.筒车d.提花机

12、被称为“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的是()

a火耕b牛耕c耜耕d铁犁的运用

13、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是()

a农业b、手工业c、商业d、工业

14.“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反映的是()

a.商品经济b.自然经济c.瓜果生产d.刀耕火种

15.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吉祥”为主题的词句、对联、图案非常丰富,作为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一种文艺表现形式,它们与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文化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反映了小农经济背景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

请回答:

(1)我国传统文化中以“吉祥”为主题的图案巧妙地运用动植物、人物、器物等,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

比如把莲花和金鱼放在一起,寓意为“连年有余”,把麦穗与花瓶结合在一起,寓意为“岁岁平安”等。

请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任选三幅图分别用四字词组概括每幅图的寓意。

图一仙鹤与松树图二喜鹊与梅花

图三花瓶与月季花图四大象与玉如意

(2)在小农经济背景下,反映“吉祥”内容的词句、对联非常丰富,试举三例。

(比如:

瑞雪兆丰年)

(3)简述我国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篇二:

历史必修

(1)第一课教学设计孙焕亚】

历史必修

(一)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理解夏朝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并对西周政治制度产生直接影响;

(3)探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历史比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是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

(2)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来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3)宗法制是西周又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与分封制密切相关。

教学方式: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本节课图片较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分封制、宗法制;

难点: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宗法制。

教学过程:

①出示课件,向学生简介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

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有5000年文明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从国家诞生起,中国历代在制度安排方面凝聚的政治智慧和治国经验,及其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线索之绵长、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或民族所难与相比的。

──摘自《中国政治制度通史》

夏商周时期正处在中华早期政治文明形成的阶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②出示大禹治水图并讲述故事:

尧对鲧不大信任。

首领们说:

“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

”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

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

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

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

有一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忍着真心没进去探望。

舜年老以后,也像尧一样,物色继承人。

因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选禹。

到舜一死,禹就继任了部落联盟首领。

这种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就叫禅让制。

后来为什么被世袭制所取代了呢?

③大禹在治水中的丰功伟绩,大大提高了他在部落联盟首领中的威信和权力。

于是,原始的民主气氛渐渐淡了下来。

有一次,禹到东方视察,并且在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一带)召集许多部落的首领。

去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仪式十分隆重。

有一个叫做防风氏的部落首领到会最晚。

禹认为他怠慢了命令,下令把防风氏杀了。

各部落的首领们见大禹把防风氏杀了,竟然面面相觑,都不敢多说什么。

经过这次事件后,大禹事实上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名副其实的国王了。

禹年老后,按照传统的“禅让”制,指定伯益作为他的继承人。

但此时,大禹的儿子启已经拥有相当大的实力,并在各部落联盟之间积极活动,企图代替伯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

大禹死后,伯益继承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

后来启率领部下攻击伯益,并杀掉了他,当上了部落联盟首领。

由于启本人非常贤能,所以各部落首领们也都拥戴他。

这样一来,部落联盟任人惟贤的“禅让”制正式被废除,变成父死子继的世袭制了。

出示戴冠冕的夏禹图及第一目标题(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④出示材料三:

孔子:

(氏族公社时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是谓大同。

(夏、商、西周时期)“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是谓小康”。

引导学生探究:

有人说:

禅让制体现了民主,王位世袭制体现了专制。

请你思考: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理由是什么?

老师总结:

历史的进步。

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私有制发展的结果;阶级对立的产物。

⑤请学生看书总结夏商的政治制度(同时展示课件)。

⑥设问:

从课本p3学思之窗中的资料看商朝的相权有多大?

老师总结:

相是商朝中央最高官吏,相权很大,包括参定政制、主持政务、辅佐商王等,甚至有时可废立商王。

⑦出示西周分封地图,材料四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子成王诵继立。

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辅政,而带兵驻守在殷都周围的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对周公极为不满,致使纣子武庚有机可乘,拉拢二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等部起兵反周,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

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材料五据史料记载,周初封建的诸侯,主要是同姓(姬姓)子弟;《荀子〃儒效篇》说: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也说: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引导学生探究:

1.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和内容是什么?

2.是哪些人分封到地方做诸侯?

老师总结:

巩固统治。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⑧出示西周分封制示意图,设问:

从图中你能看出分封制的特点吗?

(层层分封,带有

宗族统治的色彩)。

⑨设问:

诸侯应尽哪些义务?

出示材料六、七、八,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⑩出示材料九并请学生回答分封制的影响。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6归纳分封制破坏的原因。

⑾归纳整理分封制。

⑿出示材料十,引导学生讨论:

你认为应该由谁来继承王位?

⒀看课本p6,回答实行宗法制的目的是什么?

(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⒁出示宗法制度示意图,引导学生探究:

大宗、小宗示意图反映出西周的宗法制有何特点?

(①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②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和“家”紧密结合;③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④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⒂出示《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引导学生回答:

分封制与宗法制是什么关系?

(①二者是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②分封制是权利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⒃出示《周星驰宁波寻根问祖》、《蒋孝严抵达桂林祭祖》照片引导学生回答:

结合课本p6及社会现实回答宗法制有何深远的影响?

(①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②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③有利于凝聚宗族,如尊宗敬祖的传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齐家治国”、“家国一体”等;④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观念及家长制、任人唯亲等作风的流行)。

⒄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4——6相关材料归纳总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①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具有神秘色彩。

②以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制定等级秩序。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并且层层分封,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

④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

⒅小结、布置作业。

【篇三:

必修一历史第一课教案】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_评价______________时间2013-09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习目标】

1.熟悉商、周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过程:

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2.通过学习夏、商、周三个朝代政治体制的变化情况,认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应用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政治体制的变革。

3.夏、商、周三代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早期的政治文明,是值得中国人自豪的事情国。

【学习要点】

重点:

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难点:

商代的内服、外服制度;周礼与周朝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

课前预习学案

【自主预习】

1

1、许多地名和称谓有悠久的历史。

比如山东称为齐鲁,河北称为燕赵,山西称为三晋等。

这些称谓起源于()

a.宗法制度b.西周分封c.当地地理特征d.古代地名

2、《说文解字》解释说:

“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是以什么为纽带的()

a、财产业界b、地域c、信仰d、血缘

3、周王封邦建国的过程中,被分封的主体对象是()

a.殷商旧族b.殷商降族c.功臣d.同姓亲族

4、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b.形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

c.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d.保证了贵族的政治特权地位

5、西周时天下共主局面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西周疆域的扩大b.分封制的实行c.内服与外服制度的形成d.等级制度的形成

【重点难点突破】

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紧密结合。

2、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我国早期政治制度以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为主体,以宗法制为核心。

(2)血缘关系与政治制度紧密结合。

(3)带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4)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5)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

(6)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知识体系构建】

课堂探究学案

【课堂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许,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祀。

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

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

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记.周本纪》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周初分封的对象有哪些?

依据材料二,分封的主体是谁?

材料三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材料四(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

(2)材料三和四说明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有哪些?

诸侯与周天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说明了通过分封制确立了周天子的什么地位?

材料五(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

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

……(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摘自《左传》

(3)材料五反映出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变化的实质?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课后练习案(好成绩是练出来的)

1、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3

2、唐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害弟,夺得皇位,历来为史学家所非义。

这是因为他

违反了()a、内外服制度b、分封制度c、宗法制度d、礼制

3.观察右图,对其体现的政治制度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c.以血缘关系来维系

d.确立封建等级秩序

4、某历史兴趣小组对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他们研究性学习中形成的一些观点,其中不准确的是()

a.王位世袭b.等级森严c.有浓厚血缘色彩d.中央高度集权

的一项是()

a.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是分封制的突出特点

c.反映了诸侯之间的经济关系d.体现了嫡长子继承制是分封制的核心

6、(2010高考广东文综12题)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

源头是()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

c.大宗和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8、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叔”或“爷爷”。

永定俗谓:

“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

这一现象反映了宗法制()

a.强调血缘纽带b.强调尊老爱幼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d.有利于凝聚宗族

9.(2009山东文综)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

“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

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10、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b鲁国国君c卿大夫d士

【规律总结】判断宗法制的标准

(1)看题干中的材料内容是否与“血缘”“亲情”“宗族”有关,如祠堂、庙宇

(2)判断大小宗的标准:

关键看其所在范围。

如:

在周朝内,周王是大宗,其他诸侯是小宗;在各诸侯国内,诸侯是大宗,卿大夫是小宗。

(3)判断谁继承王位、财产和土地的标准:

嫡长子继承,即正妻长子继承。

【课后作业】《课时作业》p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

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老师同你一起解决?

4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答案】

【预习诊断】

bddab

【课堂探究案】

(1)分封对象:

先代贵族、功臣、同姓亲族。

分封主体:

同姓亲族。

(2)①义务:

服从周王室命令;向周王贡献财物;派兵跟随周王作战。

②关系:

臣属关系。

③地位:

“天下共主”,周王权威得到加强。

(3)变化:

周天子不能再对诸侯发号施令,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实质:

宗法分封制崩溃

原因:

生产力发展;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王权衰落;血缘关系疏远

【课后练习案】

1——5:

acdbd6——10:

abacb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