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上石桥高中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3387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上石桥高中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高一语文月考试题

一、课内文言文知识(每小题2分,共12分)

1.(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朝济而夕设版焉(济:

渡河。

B.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

对待。

C.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

遭受。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

感谢。

2.(2分)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B.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使工以药淬之

C.不如因善遇之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窃为大王不取也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

烛之武退秦师。

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B.燕王拜送于廷,使使以闻大王

C.项伯杀人,臣活之

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4.(2分)下列句子中句式结构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

沛公安在。

A.夫晋,何厌之有B.君安与项伯有故

C.籍何以至此D.大王来何操

5.(2分)下列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晋侯、秦伯、郑伯皆是用爵位称呼。

B.“郎中”本是君王侍从官的通称。

战国始有,秦汉沿置。

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后世以侍郎、郎中为各部要职。

C.“寡人”即“寡德之人”。

古代君王认为如果失德就会失去权位,所以谦称自己是“寡人”。

类似的谦称还有陛下、孤。

D.宗庙,是古代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宗的场所。

古人把宗庙、国家视为一体,常以宗庙代指国家。

6.(2分)下列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韵文体裁,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长短句、诗余等。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由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传”是指人物传记。

C.《战国策》是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以国分类,各自成策,反映了各诸侯国之间尖锐复杂的兼并斗争和谋臣策士往来游说的言行。

D.《史记》是由西汉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史记》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2分)

7.(32分)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

当此时,赵歇为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巨鹿城。

章邯令王离、涉间围巨鹿,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

楚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

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

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

项羽曰:

“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

”宋义曰:

“不然。

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故不如先斗秦赵。

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因下令军中曰:

“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

天寒大雨,士卒冻饥。

项羽曰:

“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

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

“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

”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

“首立楚者,将军家也。

今将军诛乱。

”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涉间不降楚,自烧杀。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战胜则兵罢

罢:

通“疲”,疲劳。

B.故不如先斗秦赵

斗:

争斗。

C.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假:

暂时代理。

D.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壁:

营垒。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B.即其帐中斩宋义头

吾其还也

C.项羽乃悉引兵渡河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

以乱易整,不武

(3)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B.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C.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D.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错误的一项是  

A.宋义认为,披战甲,执兵器,勇战前线,他比不上项羽;坐于军帐,运筹决策,项羽比不上他。

B.“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充分表现出项羽及其军队的勇猛和超强的战斗力,为后文做铺垫。

C.宋义率领军队长时间停留,不合力救赵攻秦,并且固执己见,让士卒受冻挨饿,于是项羽杀了他。

D.项羽军破釜沉舟,抱着必死的决心,于是士气大增,无不以一当十,战胜了秦军。

(5)翻译

①章邯令王离、涉间围巨鹿,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

②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

③因人之力而弊之,不仁。

(《烛之武退秦师》)

④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烛之武退秦师》)

⑤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荆轲刺秦王》)

⑥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

四、诗歌鉴赏与默写(共16分)

8.(8分)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

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

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

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1968年)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前三节反复吟唱“相信未来”,强调自己内心坚定的信念。

B.“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C.“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说明作者当时还很幼稚很年轻。

D.诗歌前三节写怎样“相信未来”,之后三节写为什么要“相信未来”。

(2)诗歌第一小节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何特殊含义?

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9.(8分)默写

(1)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

(《沁园春•长沙》)

(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

(《沁园春•长沙》)

(3)寻梦?

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

(《再别康桥》)

(4)高渐离击筑,  ,  。

(《荆轲刺秦王》)

五、作文(40分)

10.(40分)生活中,有许多人和事是我们高度重视、感触颇深的,但也有一些人和事,我们司空见怪却熟视无睹。

也许有一天,你在偶然间突然发现,那些看似平淡的人和事中却蕴含着美好的情感、深刻的哲理……从而深深地震撼了你的心灵。

请以“曾被我忽视的世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书写工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上石桥高中高一12月份月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课内文言文知识(每小题2分,共12分)

1.(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朝济而夕设版焉(济:

渡河。

B.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

对待。

C.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

遭受。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

感谢。

【分析】此题是考查文言实词的使用,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

【解答】D.“谢”解释为“感谢”有误,应解释为“谢罪”。

句子翻译为:

明天你不能不早些来亲自向项王谢罪;

故选:

D。

【点评】解释文言实词的意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必考内容,要提高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能力,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方能奏效。

2.(2分)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B.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使工以药淬之

C.不如因善遇之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窃为大王不取也

【分析】本题是考查的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做好这类题,前提是我们必须熟知整个文言句子的含义,还必须熟悉语法

【解答】A.第一个“焉”,疑问代词,哪里;第二个“焉”,语气词,表陈述语气,可不译。

两句意义用法不相同;

B.第一个“以”,介词,按照;第二个“以”,介词,用。

两句意义用法不相同;

C.两句里“因”都是副词,趁机;

D.第一个“为”,介词,替;第二个“为”,动词,认为。

两句意义用法不相同。

故选:

C。

【点评】做此类题一定要熟知常见虚词的常见用法,同时要熟悉课文中虚词的意义与用法,还要能翻译整个句子,了解语法,只有做到这些,我们在做这类题时才会轻松而简单

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

烛之武退秦师。

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B.燕王拜送于廷,使使以闻大王

C.项伯杀人,臣活之

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的现象.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辨别词语的词性,然后再看其在后面词语的词性,最后辨别该位置需要一个什么词性的词语,由此确定其活用类型.

【解答】解析:

例句“退”,动词使动用法,“使…撤退”;

A项“迟”,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迟缓”,与例句用法不相同;

B项“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C项“活”,动词使动用法,“使…活”;

D项“从”,动词使动用法,“使…跟从”,带领;

故选:

A。

【点评】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主要有:

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做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

3、形容词用做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4、数词的使动用法.

辨别词类活用最好的方法是进行成分分析,就是把句子的成分先画出来,然后看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

4.(2分)下列句子中句式结构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

沛公安在。

A.夫晋,何厌之有B.君安与项伯有故

C.籍何以至此D.大王来何操

【分析】此题是考查文言文中文言句式知识点.平时学习要多积累一些判断文言文句式的标志性词语,还要熟悉现代语法,才能判断词语的位置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解答】解析:

例句,宾语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