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装与测绘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34362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拆装与测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拆装与测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拆装与测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拆装与测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拆装与测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拆装与测绘报告.docx

《拆装与测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拆装与测绘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拆装与测绘报告.docx

拆装与测绘报告

 

模具拆装与测绘实训

报告

 

2012年10月8日至2012年10月19日共2周

 

系部机电工程系

专业班级11模具2班

学号115305228

姓名谭秀成

同组姓名吴国庆沈鑫刘浩

贺成玉刘士权吴海涛

模具名称

实训教师徐长寿

2012年10月26日

 

目录

一、实训的目的………………………………………………………………3

二、拆装和测绘的任务………………………………………………………3

三、冲模拆装和测绘过程……………………………………………………4

四、塑模拆装和测绘过程……………………………………………………8

五、塑模的工作原理…………………………………………………………11

六、冲模(或塑模)零件和结构草图……………………………………见附录1

七、塑模(或冲模)主要零件和装配图…………………………………见附录2

八、对实训的体会与收获(不超过100字)………………………………13

参考文献…………………………………………………………………………14

 

一、实训的目的

(1)通过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拆装实训,了解典型冲压模具结构,工作原理。

(2)了解组成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的零件名称及其作用,结构及常用材料和一般热处理要求。

(3)熟悉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装配顺序,装配方法及装配工具的使用。

(4)复习巩固机械制图及机械零件测绘相关知识。

(5)通过这一实践环节,增强感性认识,锻炼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模具设计与制造的理论课,实践课学习和工作奠定实践基础。

二、拆装和测绘的任务

(1)按要求正确拆卸模具。

(2)测画模具非标准件零件草图。

非标准件包括:

凸模、凹模、凸凹模、固定板、卸料板、垫板、侧刃及侧刃挡料(始用挡料、固定挡料)、导料板、承料板、模柄、推板、打板、上下模座等。

(3)按拆卸过程的逆向顺序,重装模具。

(4)绘制模具零件图和装配图。

三、冲模拆装和测绘过程

1:

冲压模具拆卸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步骤和顺序。

1)了解、分析模具结构

拆卸前对需要拆卸的模具进行观察、分析,了解其用途、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紧固方法、相对位置和拆卸方法,并按钳工的基本操作方法进行,以免损坏模具零件

2)拆卸时的注意事项

(1)拆卸前,应先测量一些重要尺寸,如模具外形:

长*宽*高。

为了便于把拆卸的模具零件能装配复原和便于画出装配图,拆卸过程中,各零件及相对位置做好标记,并保存原始记录,以免安装时搞错方向。

(2)在拆卸过程中,切忌损坏模具零件,对老师指出不能拆卸的部位,不能强行拆卸。

对少量损伤的零件应及时修复,严重损坏的零件应更换。

不准用铁锤直接敲打模具,防止模具零件变形。

(3)上、下模的导柱和导套不要拆下,否则不易还原。

(4)用塑料盒或铁盒把所拆零件按顺序放好,便于装模时易找。

对于拆下的上、下模座板和固定板等零件务必放置稳当,防止滑落、倾倒砸伤人而出现事故,特别是大型的冲压模具更要注意这一点。

3)拆卸顺序

(1)把模具翻转,基准面朝下放在平台上。

(2)打开上、下模。

用紫铜棒向模具分离方向打击导柱、导套附近的模板。

开模上下模要平行,严禁在模具歪斜情况下猛打。

大型模具要水平放置即模具在设备的使用状态,用方木或平行垫铁垫在模具下面,需要起重设备吊起上模,用铜棒击打下模(导柱、导套附近的模板),保证平行分开上、下模,避免斜拉损坏导柱、导套及其他模具零件。

(3)拆开下模

a)由下模座底面向凹模方向打出全部销钉,用内六角扳手卸下凹模紧固螺钉和卸料螺钉,分开凹模、卸料板和下模座。

b)卸下到料板螺钉和销钉,使导料板与凹模分开。

若凹模是镶拼结构,应首先拆出紧固凹模的内六角螺栓,拆卸时用平行垫垫起固定板两侧,垫铁尽量靠近凹模外形边缘,以减小臂力。

用铜棒打出凹模,凹模受力要均匀,禁止在歪斜情况下强行打出,保证凹模和固定板完好不变形。

(4)拆开上模

a)如果是螺钉固定式模柄,拆下螺钉和销钉,分离模柄和上模座;如果是嵌入式模柄,需拆出上模座后用紫铜棒打出。

b)用内六角扳手卸下卸料螺钉,取下卸料弹簧(或卸料橡胶)及卸料板。

c)由上模座顶面向固定板方向打出销钉,用内六角扳手卸下螺钉,分开上模座、上垫板、固定板。

d)用紫铜棒将凸模从固定板中打出。

2:

草绘零件

测量上模、下模各零件并绘制草图。

组成模具的每种零件,除标准件外,都应画出草图,包括凸模、凹模、凸凹模及固定板、顶料版、卸料板等主要工作零件,各关联零件之间的尺寸要协调一致。

对于标准件,只要测量出其规格尺寸,查有关标准后列表记录即可。

3:

组装模具

冲压模装配顺序是按照拆卸模具记录的逆向顺序进行模具装配。

1)上(凸)模的安装

(1)用游标卡尺测量凸模固定直径及固定板孔径尺寸,防止凸模装错位置。

用铜棒把凸模打入凸模固定板对应的孔中,保证凸模底部与固定板相平。

(2)把固定板、上垫板、上模座按照拆卸时所作的标记合拢,对正销钉孔,打入销钉,用内六角螺栓紧固。

M8以上螺栓需用加力杆(4分水管)来拧紧。

(3)安装卸料板,紧固卸料螺钉,保证卸料板工作面高出凸模1~1.2mm。

(4)安装模柄,打入销钉,紧固螺栓,禁止装不上时强行装入。

2)下(凹)的安装

(1)若凹模是镶拼结构,应首先把凹模装入固定板,用平行垫铁垫起固定板两侧,垫铁尽量靠近固定板孔边,以减小力臂。

用铜棒打入凹模,凹模受力要均匀,禁止在歪斜情况下强行打入,保证凹模和固定板完好不变形,装入后的凹模两底面应与固定板相平。

凹模中若有卸料块,装配前应把卸料块放入凹模中。

将固定板或凹模(整体结构)按照工作位置放在下模座上,对正销钉孔,打入销钉,紧固螺栓。

(2)安装导料板,打入销钉,紧固螺栓。

(3)倒装复合模中凸凹模卸料板工作平面,安装时应高出凸凹模1~1.2mm。

(4)正装复合模凹模由下顶出装置,按拆卸逆顺序装好相关模具零件。

3)上、下模合模

合模前,导柱、导套需加机油润滑。

合模时,上、下模应处于工作状态,即上模在上,下模在下,中间加等高垫铁或方木,防止合模到位后引起冲击。

上、下模要平行,导柱、导套要顺滑,用铜棒轻击即可自动合拢,禁止在上、下模歪斜情况下强行合模。

4:

绘制模具装配图

绘制完成正规的冲压模具装配图,而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应包括下列内容:

1)两组图形

一组用来表示模具装配体的结构形状、工作原理、各零件的装配和连接关系以及零件的主要结构形式。

另一组表示模具所产生的制件形状和尺寸、公差。

2)必要的尺寸

在装配图上标出模具的长、宽、高尺寸。

3)技术要求

用符号或文字注明模具在装配、检验、调试、使用等方面应达到的技术要求。

(1)装配要求,指装配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及装配后应达到的技术要求。

(2)使用要求,对模具的性能、维护、保养、使用注意事项的说明。

4)序号、明细表和标题栏

为便于阅读模具装配图和生产过程的图纸、技术文件管理、标准件采购、生产过程控制,装配图中各零件必须填写序号、图号、标题栏、明细表。

在绘制模具装配图时,如果图纸幅面不够大,在一张纸上画不下所有内容,那么制件图和明细表可另外画出。

5:

绘制模具零件图

模具零件图应包括模具零件公差、表面粗糙度,注明零件名称,材料及必要的热处理等技术要求。

四、塑模拆装和测绘过程

1)模具外部清理与观察

仔细清理模具外观的尘土及油渍,并仔细观察典型塑料模具外观。

记住各类零部件结构名称,明确它们的安装位置,安装方位。

明确各零部件的位置关系及其工作特点。

2)模具的拆卸

(1)首先要拆出模具锁板(在模具搬运和吊装时,防止动、定模自动分离而发生事故,因此用锁板把动、定模固定在一起)和冷却水嘴。

若是三板模且定距拉板(杆)在模外,要拆出定距拉板。

(2)把动模和定模分开。

(3)动模部分拆卸顺序。

紧固螺钉、销钉、推管内型芯顶丝,动座模板,垫块(模脚),推板上的紧固螺钉,推板,推杆、拉料杆、推管,推杆固定板,支承板,动模板或顶出板,动模型芯,导柱

(4)定模部分拆卸顺序

定位圈紧固螺钉,定位圈,定模座板上的紧固螺钉,定模座板,定模板,浇口套,导套(是热流道结构的,要小心把热流道系统从模具内拆出,避免损坏加热元件和热传感器)

(5)用煤油、柴油或汽油,将拆卸下来的零件上的油污、轻微的铁锈或附着的其他杂质擦拭干净,并按要求有序存放。

对所拆下的每个零件进行观察、测量并作记录,避免在组装时出现错误或漏装零件。

3)拆卸注意事项

(1)正确使用拆卸工具和测量工具,拆卸配合件时,可采用拍打、压出等不同方法对待不同的配合关系的零件。

注意受力平衡,不可盲目用力敲打,严禁用铁榔头直接敲打模具。

(2)不可拆卸零件和不易拆卸的零件不要拆卸,拆卸遇到困难时要分析原因,并请教指导老师,不放过问题。

(3)拆卸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安全,不损坏模具、工具。

遵守课堂记律,服从老师安排。

4)草绘零件图

塑料模的组成零件按用途可分为3类:

成型零件、结构零件和导向零件,观察各类零部件结构特征,并记住名称。

(1)成型零件:

凹模、凸模、型芯、螺纹型芯、螺纹型环等。

(2)结构零件:

动模座板、垫块、推板、推杆固定板、动模板、定模板、定模座板、浇口套、推杆、推管、复位杆等。

(3)导向零件:

导柱、导套、小导柱、小导套、导轨、滑块等。

测量各零件尺寸,并进行粗糙度估计,配合精度测估,画出零件图,标注尺寸公差。

5)模具装配

(1)装配前,先检查各类零件是否清洁,有五划伤等,如有划伤或毛刺(特别是成型零件),应用油石油平整。

(2)拟定装配顺序。

装配顺序是按照拆卸的逆向顺序进行的,即先拆的零件后装,后拆的零件先装。

(3)动模部分装配。

将凸模型芯、导柱等装入动模板,将支承板与动模板的基面对齐。

将装有小导套的推杆固定板套入装在支撑板的小导柱上,将推杆和复位杆穿入推杆固定板,支撑板和固定板。

然后盖上推板,用螺钉拧紧,再将动模座板,垫块,支撑板用螺钉与动模板紧固连接。

最后安装水嘴。

动模安装要点如下:

a)导柱装入动模板时,应注意拆卸时所做的记号,避免方位装错,以免导柱或定模上导套不能正常装入。

b)推杆,复位杆在装配后,应动作灵活,尽量避免摩损。

c)推杆固定板与推板需有导向装置和复位支承。

(4)定模部分装配。

将导套和凹模镶件装入到定模板内,将浇口套装入到定模座板上,是热流道结构的,要小心把热流道系统装入模具内,再用螺钉将定模板与定模座板紧固连接起来,然后将定位圈用螺钉连接在定模座板上。

最后安装水嘴。

(5)动模在下,定模在上,按标记把动定模合模,保证导柱导套顺滑无卡阻现象。

用螺栓和锁板把动定模锁紧,确保在搬运和使用吊装过程中的安全。

(6)检查装配后的模具与拆卸前是否一致,是否有装错或漏装现象。

6)绘制模具装配图

绘制完成正规的冲压模具装配图,而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应包括下列内容:

(1)两组图形

一组用来表示模具装配体的结构形状、工作原理、各零件的装配和连接关系以及零件的主要结构形式。

另一组表示模具所产生的制件形状和尺寸、公差。

(2)必要的尺寸

在装配图上标出模具的长、宽、高尺寸。

(3)技术要求

用符号或文字注明模具在装配、检验、调试、使用等方面应达到的技术要求。

a)装配要求,指装配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及装配后应达到的技术要求。

b)使用要求,对模具的性能、维护、保养、使用注意事项的说明。

(4)序号、明细表和标题栏

为便于阅读模具装配图和生产过程的图纸、技术文件管理、标准件采购、生产过程控制,装配图中各零件必须填写序号、图号、标题栏、明细表。

在绘制模具装配图时,如果图纸幅面不够大,在一张纸上画不下所有内容,那么制件图和明细表可另外画出。

7)绘制模具零件图

模具零件图应包括模具零件公差、表面粗糙度,注明零件名称,材料及必要的热处理等技术要求。

五、塑模的工作原理

任何注射模都可以分为定模和动模两大部分,定模部分安装在注射机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形过程中始终保持静止不动,动模部分则安装在注射机的移动模板上,在注射成形过程中可随注射机上得合模系统运动。

开始注射成型时,合模系统带动动模朝着定模方向移动,并在分型面处于定模对合,其对合的精度由合模导向机构,即由导柱和开设在定模板上得导柱孔保证。

动模和定模对合之后,固定在定模板中的凹模与固定在动模板上得凸模与制品形状和尺寸一致的闭合模腔,模腔在注射成型过程中可被合模系统提供的合模力锁紧,以避免它在塑料熔体的压力下涨开。

注射机从喷嘴中注射出的塑料熔体经由开设在定模中央的主流道进入模具,再由分流道和浇口进入模腔,待熔体充满模腔并经过保压,补缩和冷却定型后,合模系统便带动动模后撤复位,从而使动模和动模两部分在分型面处开启。

当动模后撤到一定位置时,安装在其内部的顶出脱模机构将会在合模系统中的推顶装置下与动模其他部分产生相对运动,于是制品浇口及流道中的凝料将会被他们从凸模上以及从动模一侧的分流道中顶出脱落,就此完成一次注射成型过程。

动模和定模对合——锁模力锁紧——注射机浇注——熔体充满模腔——保压补缩和冷却定型——动模后撤——顶出制品和凝料——动定模合模开始下一周期

六、实训的体会与收获

转瞬间两周的测绘实训已经结束了,通过和同组同学的合作,让我对模具的测绘的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

通过对注塑模和冲压模的拆装与测绘,让我对模具的结构和组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熟悉了注射机的结构、注射成型原理和注射工艺参数的选择,也真正了解了影响塑料制品质量的因素很多。

此外,在测绘中,自己很难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的运用。

如怎样选择剖型面才能更好的表现模具结构,图纸的布局,以及如何测量准确。

通过这次测绘让我明白了只有把所学的知识及时的运用到实践中去,才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七、参考文献

《模具拆装与测绘》杨海鹏

《机械制图》刘哲

《模具制图》傅宝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