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史真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30116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行政史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行政史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行政史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行政史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行政史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行政史真题.docx

《中国行政史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行政史真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行政史真题.docx

中国行政史真题

中国行政史真题2017年04月

第Ⅰ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______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答案:

A

[解答]隋朝废除了门阀政治下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正式确立科举制度,即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隋炀帝大业年间正式开科取士,从此确立科举制度,并成为以后整个封建社会中晚期选官制度最主要的方式。

2.真正解决王位继承顺序问题的是周朝确立的______

A.军事民主制

B.王子王位继承制

C.兄终弟及制

D.嫡长子继承制

答案:

D

[解答]商朝虽然确立王子王位继承制,但并未完全解决王位继承的顺序问题,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的是周朝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即在嫡庶所生诸子中,必须确定嫡正所生之子的优先继承地位,而在诸嫡子之中,又必须确定嫡长子的优先继承地位。

3.秦汉中央政府职能机构的长官称为______

A.今

B.曹

C.卿

D.丞

答案:

C

4.西汉初年,一些功臣被封为彻侯,其食封的领地称为______

A.属国

B.侯国

C.郡国

D.王国

答案:

B

[解答]西汉初年,一些功臣被封为彻侯,其食封的领地称侯国。

受封者不享有封地的治民权,但可在国内自置征收赋税之吏。

5.魏晋以后,御史台完全独立,其长官为______

A.治书侍御史

B.御史大夫

C.御史中丞

D.殿中侍御史

答案:

C

[解答]魏晋以后,御史台不再隶属于少府,从而使行政与监察的分离最后完成,即御史台完全独立。

御史台长官为御史中丞,其属官依据职能分为治(持)书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和侍御史三部分。

御史大夫是秦及西汉初年的中央最高监察官员。

6.在隋朝三省制度中,实际成为行政运转轴心所在的“政本之地”是______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内史省

答案:

A

[解答]隋文帝改革三省体制,确定了三省之间的分权方式,使尚书省掌行政、中书省掌诏令、门下省掌封驳,将三省长官均列为宰相,并确定尚书省总署都省为“政本之地”。

这一措施奠定了隋唐中央行政体制的基本构架。

7.中晚唐时期宦官之所以能把持朝政,直至废立皇帝,进退宰相,是因为宦官控制了京城的军队,宦官藉以控制军队的官职是______

A.司隶校尉

B.都督军事

C.太尉

D.神策左右军中尉

答案:

D

8.唐朝依法制定,以诏制形式颁布的行政规则称为______

A.律

B.令

C.格

D.式

答案:

B

9.宋朝路一级行政机构中俗称“宪司”的是______

A.转运使司

B.提举常平司

C.提点刑狱司

D.经略安抚司

答案:

C

[解答]宋朝时,提点刑狱司俗称“宪司”,主管一路司法工作,主官称提点某路。

神宗以后职权扩大,对一路治安、矿冶、兵器等事务均可过问,并有举荐官员之责。

A、B、D三项的俗称分别是“漕司”“仓司”和“帅司”。

10.金朝负责从七品以下官员任免的是______

A.吏部

B.尚书省

C.枢密院

D.礼部

答案:

A

[解答]金朝对官员升迁是按官员品级分段管理的。

从七品以下官员由吏部负责任免,但其中正八品以上官员任免需呈报尚书省,正八品以下则由吏部全权处理,称为部选。

正七品以上官员由尚书省统一管理,称省选。

11.明朝最高审判机关是______

A.刑部

B.大理寺

C.都察院

D.御史台

答案:

B

[解答]明朝大理寺和唐宋时期的大理寺不同,它是最高审判机关,长官为大理寺卿,下设左、右少卿等。

大理寺下设左、右寺,各设左、右寺丞。

明朝司法制度规定,由都察院掌纠劾,刑部负责审判,大理寺主持复核,以上三机构合称三法司。

12.清朝最高一级地方行政组织是______

A.道

B.郡

C.省

D.州

答案:

C

[解答]省是清朝最高一级地方行政组织。

清朝(1840年以前)共设十八省,另有两个较为特殊的行政区域,即首都所在的顺天府和关外时期都城所在的奉天府。

两府均为正三品衙门,高于一般的府,地位相当于省。

13.近代中国行政体制半殖民地化开始的标志是______

A.增设学部

B.增设巡警部

C.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D.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答案:

D

[解答]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就其性质来说,它是一个既有买办性又有近代性的行政管理机构。

总理衙门的买办性表现在它基本是适应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要求而设立的,各国列强正是通过这个特殊的机构加强了对中国内政和外交的干涉和控制。

因此,总理衙门的设立,成为了中国行政管理机构半殖民地化的重要标志。

14.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的是______

A.同治皇帝

B.光绪皇帝

C.溥仪皇帝

D.慈禧太后

答案:

B

15.辛亥革命后,独立各省都成立了军政府,其中湖北军政府基本上属于______

A.总统制类型

B.内阁制类型

C.议会制类型

D.委员会制类型

答案:

A

16.南京临时政府在官员的任用上主要采取______

A.简任制

B.委任制

C.荐任制

D.聘任制

答案:

B

17.袁世凯政府建立后,对外蒙古进行管理所采取的主要组织形式是______

A.行省制度

B.伯克制度

C.盟旗制度

D.谋克制度

答案:

C

[解答]袁世凯政府建立后,将蒙古地区分为内蒙古、青海蒙古和外蒙古三个部分。

盟旗制度是外蒙古的主要组织形式。

旗是基本的编制单位,也是实际的行政单位。

盟是数旗的合称,主要办理各旗不能决定的事务和蒙藏院及地方官交办事务,实际上是各旗的协理机关。

18.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行政决策的中心是______

A.国民政府委员会

B.国民政府主席

C.五院院长

D.国民党中政会

答案:

D

[解答]在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决策的中心是国民党中政会。

中政会的决策范围十分广泛,它不仅有权议决建国纲领、训政的根本政策方针,确定立法原则,而且有权议决军事大计、财政计划,决定施政方针,任免重要官员。

19.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抗战建国纲领》,决定改变领导体制,实行______

A.总裁制

B.总统制

C.议会制

D.委员会制

答案:

A

20.抗战期间,国防最高委员会为有效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管理所设立的决策技术系统是______

A.委员长侍从室

B.中央设计局

C.军事参议院

D.中央审议会

答案:

B

[解答]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形成一套新的行政决策体系:

(1)决策的权力中心——国防最高委员会;

(2)决策的技术系统——中央设计局;(3)决策的参谋系统——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

国防最高委员会为了有效地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根据“行政三联制”的原则,于1940年冬设立了中央设计局。

中央设计局主持设计的机构是审议会。

21.“行宪国大”后,按照宪法的规定,南京政府的行政体制有所变化,其中考试院院长的产生程序是______

A.由总统直接任命

B.由考试院选举产生

C.由总统提名经监察院同意后任命

D.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后任命

答案:

C

[解答]“行宪国大”后,按宪法规定重新设计了五院。

考试院作为国家最高考试机关,掌理考试、任用、铨叙、考绩、级俸、升迁、保障、褒奖、抚恤、退休、养老等事项。

考试院院长、副院长以及考试委员若干人均由总统提名经监察院同意后任命。

22.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______

A.广州

B.瑞金

C.上海

D.嘉兴

答案:

B

2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所属各部和地方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所属各部均实行______

A.议行合一制

B.委员会制

C.合议制

D.首长负责制

答案:

D

[解答]在苏区政府中,中央人民委员会所属各部和地方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所属各部,实行首长负责制。

法律规定:

中央各部人民委员“在他的权限范围内有单独解决一切问题之权”,地方苏维埃各部部长“管理本部全部工作”。

24.在多数抗日根据地,区公署是县政府的______

A.助理机关

B.派出机关

C.执行机关

D.代表机关

答案:

A

[解答]在多数抗日根据地,区公署(或区公所)是县政府的助理机关,承县政府指令监导所属乡(村)行政,区长、副区长由县政府任命,对县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

25.解放战争时期,作为新解放城市的军管会和市政府传达政策联系群众的咨询协商机关是______

A.贫民大会

B.各界座谈会

C.各界代表会

D.临时参议会

答案:

C

[解答]1948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根据各地提供的经验,发布了《关于新解放城市中组织各界代表会的指示》,规定:

“在城市解放之后实行军事管制的初期,应以各界代表会为党和政权的领导机关联系群众的最好组织形式。

”各界代表会作为军管会和市政府传达政策联系群众的咨询协商机关,只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意见,对政府无约束权。

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时期,最先设立县郡的是______

A.晋国

B.楚国

C.齐国

D.韩国

E.鲁国

答案:

AB

2.宋朝会议制度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______

A.九卿议

B.大臣廷议

C.例行常朝

D.便殿议政

E.临时朝议

答案:

CDE

[解答]会议制度发展到宋朝已十分成熟,宋朝会议制度可分为例行常朝、便殿议政和临时朝议三大类。

A项为一般干扰项,B项是唐朝的会议形式,故排除。

3.清朝在官员选拔任用上被视为入仕正途的是______

A.科举

B.荐举

C.捐纳

D.举贡

E.吏道

答案:

AD

[解答]在清朝,通过科举、举贡做官均被视为入仕正途。

清中叶以后,通过荐举和捐纳涌入官场者日益增多,被称为异途出身。

吏员入仕也是一条获得任官资格的途径,但并不被视为正途。

4.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对旧的官吏制度进行了革新,文官大致分为______

A.简任官

B.荐任官

C.委任官

D.特任官

E.聘任官

答案:

ABC

[解答]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对旧的官吏制度进行了革新,初步建立了一套与资产阶级共和国相适应的官员管理制度。

在官员的任用上,主要采取委任制。

文官大致分为简任官、荐任官和委任官三等。

5.鉴于战争环境,苏区行政人员的选拔任用主要采取的方式有______

A.调任制

B.聘任制

C.荐任制

D.选举制

E.委任制

答案:

DE

第Ⅱ部分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

1.三公宰相制

答案:

汉成帝为加强皇权、分散相权,分别改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三公官,中央政务被一分为三,由三公共同担任相职,分别直接对皇帝负责,以取代丞相制。

2.司礼监

答案:

明朝宫中掌内外章奏及批红大权的机构。

司礼监太监因掌握对内阁票拟的批红大权而成为皇帝的代言人。

司礼监虽非正式政府组织,但实际已成为中枢决策机构的一部分。

3.行政三联制

答案:

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国防最高委员会根据蒋介石的指示,按照行政运行的顺序,将一切工作过程分为计划、执行、考核三个阶段。

每项工作在实施之前,必须有实施计划及经费预算;执行中,必须按计划逐步实施;实施结果必须进行严格考核。

国防最高委员会是将三者统一和联系起来的最高指挥机关。

4.行政公署

答案:

抗战期间,各边区政府(陕甘宁边区除外)为便于推行政务,加强对下级政府的领导,按照实际需要,划分若干行政区,设置行政公署,代行边区政府的职权。

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边区政府的代表机关,二是本地区最高行政机关。

5.九品中正制

答案:

九品中正制是从汉朝察举制演变而来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担任原籍地的大中正或中正,负责考察本州士人并定出品和状,其中品有上上至下下九品,状是对德才行为的简短评语,以品、状作为政府选官的依据。

四、简答题

1.简述唐朝为压抑尚书省地位所采取的调整措施。

答案:

(1)将宰相议事之所从尚书都省搬出,致使尚书省地位骤降。

(2)剥夺尚书仆射的决策参与权,使尚书省完全变成奉行机构。

(3)在尚书省内部进行权力调整,以架空尚书省长官的行政权。

2.简述近代中国行政体制演变经历的大致阶段。

答案:

(1)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建立。

(2)从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到1928年6月奉系军阀统治垮台。

(3)从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简述抗战期间省临时参议会的职权。

答案:

(1)省政府重要施政方针于实施前,提交省临时参议会决议。

(2)省临时参议会对于省政兴革事项得提出建议案于政府。

(3)有听取省政府施政报告和向政府提出质询之权。

(4)选举国民参政会各该省的参政员。

4.简述夏商周时期原始氏族公社痕迹的残留对君主权力的制约。

答案:

(1)盛行于部落联盟时代民主制的某些残留使得诸侯国君和宗室贵族对朝政拥有相当的参与权,制约着王权的发展。

(2)贵族议事制度的影响。

(3)王权受到宗教信仰的限制。

5.简述解放战争时期新解放区城市的军事管制委员会的任务。

答案:

(1)镇压反革命活动,肃清一切残余敌人。

(2)接收并管理一切公共机关、公共产业、公共物资及其他一切公共财产,没收官僚资本。

(3)保障我国人民和守法侨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工农商学各界一切正当权益,迅速恢复和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

(4)动员组织一切公私力量,沟通与建立城乡经济关系,解决城市人民的粮食和燃料供应。

(5)组织革命群众团体,帮助建立系统的人民民主政权机关。

五、论述题

1.试述秦汉中央政府针对少数民族现实所采取的管理方式。

答案:

(1)在杂居区,采取郡下设道的方式。

道相当于县,其长官秦称道啬夫,西汉称道长。

这种道是郡下的一种与县有所不同的特殊行政区域,采取的是既直接统治,又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其内部特殊性的管理方法。

(2)在南方归附地区,采取虽置郡县和汉人长官,但对归附少数民族首领仍赐侯、王印,保持内部原有统治方式的双轨制管理模式。

这是一种高度自治的方式。

(3)对内属迁入边郡的北方少数民族,一方面保留原有的国号和建制,称属国,另一方面,朝廷直接派出官吏加以监督。

这是一种有限度的内部自治方式。

(4)持节领护官。

这是汉朝对北部叛服无常的少数民族派出的进行羁縻的一类武官,如匈奴中郎将、西域都护等,他们对各少数民族政权只采取武装监护而不干预其内部事务。

这种管理方式以中央政府自身实力强大为前提,一旦自身实力衰落,前世经营的成果就会付诸东流。

2.试述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答案:

(1)旧的管理体制已经崩坏,改革成为时代潮流。

鸦片战争将清政府乃至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腐朽本质暴露无遗。

清政府为了维持其统治,对原有行政体制进行了局部改革。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将行政体制改革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所有这些,都给以后历届政府的行政管理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2)新的社会因素逐步壮大,行政管理日趋民主化和科学化。

行政体制中从机构名称到职能都发生了变化;施政过程中的决策体制的变化,“乾纲独断”的寡头决策体制被抛弃,代之的是集体讨论、集体决策的委员合议制;人事行政中的废科举、兴学堂、建立公务员制度等项变化,标志着人事管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3)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政权,为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在工农民主政权、抗日民主政权和人民民主政权方面取得的经验,不仅有力地推动了革命根据地行政管理活动的开展,而且代表了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