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30055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朱元思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与朱元思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与朱元思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与朱元思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与朱元思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与朱元思书》.docx

《《与朱元思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朱元思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与朱元思书》.docx

《与朱元思书》

《与朱元思书》内容整理

【原文再现】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īng)成韵。

蝉则千转(zhuà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lún)世务者,窥(kuī)谷忘反。

横柯(kē)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重点词语】

(1)俱:

全,都。

  

(2)净:

消散尽净。

  (3)共色:

一样的颜色。

共,相同,一样。

  (4)从流飘荡:

(乘船)随着江流飘荡。

从,顺,随。

  (5)任意东西:

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东西:

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向西。

  (6)自富阳至桐庐:

此句中的富阳与桐庐都在杭州境内,富阳在富春江下游,桐庐在富阳的西南中游。

如按上文“从流飘荡”。

则应为“从桐庐至富阳”,可能为作者笔误。

自:

从。

至:

到。

许:

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7)独绝:

独一无二。

独:

独特。

绝:

妙到极处

  (8)皆:

全,都。

  (9)缥碧:

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

青白色。

  (10)游鱼细石:

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1)直视无碍:

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2)急湍:

急流的水。

  (13)甚箭:

“甚于箭”,比箭还快(胜过箭)。

甚:

胜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4)若:

好像。

  (15)奔:

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16)寒树:

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

寒,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

 

  (17)负势竞上:

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

凭借。

竞:

争着。

上:

向上。

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18)轩邈:

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轩,高。

邈,远。

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

轩邈,向高处向远处生长。

  (19)直指:

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指:

向,向上。

  (20)千百成峰:

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21)激:

冲击,拍打。

  (22)泠(líng)泠作响:

泠泠地发出声响。

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澈。

  (23)好鸟相鸣:

好,美丽的;相鸣,互相和鸣,互相鸣叫。

  (24)嘤(yīng)嘤成韵:

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嘤嘤,鸟鸣声。

韵,和谐的声音。

  (25)蝉则千转(zhuàn)不穷:

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

则:

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千转:

长久不断地叫。

千,表示多。

转,同“啭”(视版本而定),鸟婉转地叫,鸟鸣声。

这里指蝉鸣。

穷,穷尽。

  (26)无绝:

就是“不绝”。

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

绝:

停止。

  (27)鸢飞戾天;出自《诗经·大雅·旱麓》。

老鹰高飞入天,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的人。

鸢,俗称老鹰,善高飞,是一种凶猛的鸟。

戾,至。

 

  (28)望峰息心:

意思是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息:

使……平息,使动用法。

  (29)经纶世务者:

治理政务的人。

经纶:

筹划、治理。

  (30)窥谷忘反:

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反:

同“返”,返回。

窥:

看。

  (31)横柯上蔽:

横斜的树木在上边遮蔽着。

柯,树木的枝干。

蔽:

遮蔽。

  (32)在昼犹昏:

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昼:

白天。

犹:

好像。

  (33)疏条交映:

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

疏条:

稀疏的小枝。

交:

相互。

  (34)见:

看见。

日:

太阳,阳光。

【重点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4.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

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5.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

6.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7.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

8.好鸟相鸣,嘤嘤(yīng)成韵。

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9.蝉则千转(zhuà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

10.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

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11.经纶(lún)世务者,窥(kuī)谷忘反。

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12.横柯(kē)上蔽,在昼犹昏;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13.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文言知识整理】

1.通假字

  ①蝉则千转不穷转:

通“啭”(zhuàn),意为鸟婉转地叫,此处指蝉鸣声。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

通“返”,意为返回。

  ③有时见日见:

通“现”意为显现

2.古今异义

  ①许古义:

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左右。

例句: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今义:

或许,应允,赞许等。

  ②经纶古义:

筹划、治理。

例句:

经纶世务者。

  今义:

整理过的蚕丝,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③戾古义:

至.例句:

鸢飞戾天者。

  今义:

罪恶。

  ④穷:

古义:

穷尽。

例句:

蝉则千转不穷。

  今义:

贫穷。

  ⑤奔:

古义:

本文指飞奔的马。

例句:

猛浪若奔。

  今义:

奔跑

  ⑥窥:

古义:

看,观察,侦探。

例句:

窥谷忘反。

  今义:

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

3.一词多义

  

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极)

  猿则百叫无绝(断,停,消失)

  

上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边)

  

无直视无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不)

  

百一百许里(确数,十的倍数)

  猿则百叫无绝(概数,表示多)

直直视无碍(一直)

  争高直指(笔直)

负负势竞上(凭借)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背)

穷蝉则千转不穷(穷尽)

  穷冬烈风(深)

4.词类活用

  ①任意东西(“东西”:

名词作动词,往东西飘逸)

  ②猛浪若奔(“奔”:

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③互相轩邈(“轩邈”:

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④望峰息心(“息”:

使动用法,使……停止)

  ⑤横柯上蔽(“上”:

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

  ⑥风烟俱净(“净”:

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⑦皆生寒树(“寒”:

形容词作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人感到有寒意)

  ⑧负势竞上(“竞”:

动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争着)

  ⑨负势竞上(“上”:

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上的意思)

5.省略句

  ⑴“(船)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主语省略)

  ⑵“急湍甚(于)箭”(省略介词“于”)

  ⑶“(高山)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省略主语“高山”)

6.对偶句

  

(1)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全文翻译】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段解]文章开篇以简洁的笔触,给人们勾画了富春江山水的背景:

阳光明媚,天高云淡,空气清新,山色苍翠,并总述自富阳至桐庐水上之游的总体印象: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段解】第二段写“异水”。

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出了其晶莹清澈的静态美:

水仿佛透明似的,可以一眼见底,连那倏来忽去的游鱼,水底累累的细石,都可以一览无余。

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动态美:

这水有时又迅猛奔腾,一泻千里,使人感到惊心动魄。

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显示出了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īng)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kē)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段解】第三段写“奇特的山”。

首先从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

山本是静止的,而在作者笔下,却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层峦叠嶂。

其次从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

空山幽谷之中,泉水叮咚,百鸟和鸣,知了叫个不停,猿猴啼个不住,这些欢快的声音,汇成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和谐、欢乐、祥和的世界。

山包容了这些生命,这些生命给这山以无限生气。

再次从色的角度写山林中有日无光之奇。

山外虽然晴光万里,山中却别有景象。

作者笔锋又从动到静,写出了谷中枝密林茂,浓荫蔽目,在白天也只是“有时见日”的幽暗的景象。

这一段写山之形之声之色,都紧扣一个“奇”字。

【总结】作者抓住此山此水特征,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山水图,让读者充分享受到了富春江两岸的“山川之美”。

【课后练习及答案】

1.作者说: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段中“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水之清澈;

段中“夹岸高山,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山之俊俏)

【相关练习】

(一)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风烟俱净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窥谷忘反

2.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独绝B.一百许里

猿则百叫无绝猿则百叫无绝

C.风烟俱净D.在昼犹昏

皆生寒树有时见日

3.文中写出的富春江的特点是、。

4.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

5.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

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

参考答案:

1.消散干净;争着,竞争;伸向更远的地方;看,看到2.C3.清澈湍急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5.寒远上寒山石经斜或寒蝉凄切

(二)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2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负势竞上()

(2)好鸟相鸣()

2.写出文中概括富春山全貌的句子并翻译。

(4分)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3.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的情态。

在分写“异水”时,用“”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

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的特点。

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的思想。

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一句相照应。

参考答案:

1.①凭依(或:

凭借、依仗)②美丽(若答“友好”也可给分)

2.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

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3.从容出游,怡然自得(或:

舒畅自如,游兴极浓等);

千丈见底;

幽静(或:

寂静、静等);

鄙弃名利(或:

淡泊功名、淡泊人生等);

皆生寒树

(三)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奔:

转: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

3.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

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

水“异”在哪里?

(2分)

参考答案:

1.飞奔的骏马;转,同“啭”,这里指蝉鸣。

2.①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②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3.写山的“奇”在“山之峻峭”。

写水的“异”在“水之清澈”。

(四)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小石潭记》)

【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晌。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贝《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以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去()(3)窥谷忘反()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摆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

参考答案:

1.因为;离开;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2.(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或:

(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或:

(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

或:

(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3.水的特点:

[甲]清澈(或:

清);[乙]清澈(或:

清)和湍急(或:

急)。

描写角度:

[甲]间接描写(或:

侧面描写);

[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五)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

(1)良多趣味。

(2)窥谷忘反。

2.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译文:

3.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很

2.通“返”,返回。

3.甲文“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一句通过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忧伤。

乙文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同时也反悔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和向往之情。

(六)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许:

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文中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参考答案:

1.许:

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窥:

看。

2.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3.示例:

宁静淡泊或淡泊名利,向往宁静闲适生活。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