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资料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25311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复习资料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复习资料三.docx

《教育学复习资料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复习资料三.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复习资料三.docx

教育学复习资料三

教育学复习资料三(知识点汇集)

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

西方教育学的发展。

中国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和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校教育的三个构成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6、当代著名的教育理论主要有:

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赞可夫的实验教学论体系、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美国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出了早期学习和发现学习的理论,前苏联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了高难度教学、高速度教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和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五大教学原则,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为:

1.教育全民化

全民教育就是教育对象的全民化,即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它的任务侧重于普及教育。

为应对全民教育的挑战,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1)普及入学机会并促进平等;

(2)扩大基础教育的范围;(3)普及初等教育;(4)开通青年和成人学习必需的多种传授体系;(5)有效利用信息、通讯等手段和渠道传播知识等。

2.教育终身化

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始于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发展为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潮。

终身教育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且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它在时间上贯穿人的一生,在空间上,打通了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分隔;它不仅是教育内部一切因素的整合,也是教育与外部其他因素的整合,是多元的、立体的整合;主张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应是贯彻人的全面发展精神,培养个体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它的任务侧重于继续教育。

3.教育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的中心内容之一是实现教育平等,教育平等的基础是教育机会平等。

教育机会平等要求:

(1)每个人都有机会享受最基本的教育;

(2)每个人都有相等机会接受符合其能力发展的教育。

为了实现教育民主化:

(1)做到教育的普及化(教育民主化的基本保证);

(2)达到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平等。

4.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既是社会现代化的要求,也是社会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和变革在教育上的反映,是教育的整体性变革。

当代教育现代化的成果突出表现为:

(1)教育发展水平的显著提高;

(2)科学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不断普及和深化;(3)教育内容的科学化程度越来越高;(4)教育方法、手段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5)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学历不断提高;(6)教育制度越来越灵活;(7)教育结构结构越来越丰富。

7、人的身心发展:

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变化过程。

这个变化既有连续的、渐进的量的变化,又有质的飞跃;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增长和单纯的量变,而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从旧的质到新的质的为断变化的过程。

包括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两个方面。

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承的,身体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1)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

(3)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4)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教育制约着青少年儿童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教育是发展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

教育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考虑青少年儿童发展的内部矛盾,要从他们身心发展的状态和水平出发,遵循发展的客观规律。

8、人的身心发展的典型观点:

遗传决定论(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环境决定论(美国的华生)、二因素论(美国的吴伟士和德国的施太伦)。

9、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主要有遗传素质、环境和学校教育。

10、遗传素质:

通过遗传而获得的上一代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类型的特征等。

环境:

是指围绕在人们周围并对人的生存和生活发生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1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

(2)经济基础决定了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3)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内容与手段;

(4)经济体制决定着教育体制的基本模式。

社会形态与相应的教育特征

社会形态及其教育特征:

形态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特征

教育没有阶级性,具有民主性、平等性,人人平等地接受教育,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专门的活动,教育手段主要是口耳相传。

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教学人员,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教育内容开始分化。

学校教育等级森严,注重思想控制,教育内容长期保持不变。

随着教育对象、规模、种类的扩大和增多,初步形成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学校教育制度系统化、严密化,普及义务教育达到一定年限,教学内容空前丰富,对思想的控制隐蔽化。

倡导教育平等化和教育机会均等,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义务教育,教育内容强调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二、教育与政治(民主)

教育民主化应包括两个方面:

(1)把政治的民主扩展到教育领域;

(2)把教育改造成民主的教育。

教育民主化要求使教育具有平等、民主、合作、能调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积极性等特点。

教育民主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1)取消教育等级制度,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2)在学校中倡导民主精神;(3)在学校里尊重学生的个性。

教育民主的发展趋势是:

进一步改革教育制度和教育结构,不断扩大选拔和培养人才的范围,使人们能沿着终身教育的方向前进。

教育平等是教育民主化的关键,它是衡量一个社会程度的基本标准之一。

其含义包括四方面:

(1)人受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个体自由和谐地发展;

(2)教育权利平等;(3)教育机会均等;(4)差别性对待原则。

三、教育与文化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文化传统使教育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2)文化提供了教育内容。

广义的文化包括三个层面:

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狭义的文化指一定社会群体习得且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

对教育产生主要影响的,是狭义的文化。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其影响,我国的教育传统特色为:

(1)重人与社会的协调,强调社会本位;

(2)重人伦观念,强调师道尊严;(3)重人文精神,强调教育的世俗性等。

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和民族,由于文化传统不同,其教育也呈现不同的特点,如德意志民族重理性思维,美利坚民族崇尚实际。

文化是教育的内容,教育则是文化传递和发展的手段。

在我国古代,在当时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支配下,学校教育不选择作为形而下者的技术文化,而选择文史文化作为正式的教育内容。

教育对文化的反作用:

(1)教育使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播;

(2)教育使文化得到整理、发展和创新;(3)教育创造了独特的学校文化。

教育活动传递着文化中最重要的习惯、传统和经验,持续与文化发展的始终,包含着三项基本内容:

(1)为生存所必需的活动训练;

(2)使社会成员接受为一定社会秩序和社会目的所必需的规则和仪式;(3)促使每个受教育者接受最基本的价值观念。

教育过程实质上就是创造文化的过程。

学校文化指的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并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有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它具有鲜明的特点:

(1)社会组织文化的一种表现;

(2)整合性较强;(3)多层面、多类型。

四、教育与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对教育起着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

(1)科学促进教育观念、教育内容的更新;

(2)科学技术渗透到教育活动各环节,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和技术条件。

科学发展水平的提高,直接地增加了教育者了解世界的途径和方法,促进他们对客观世界的了解,从而改变他们的世界观。

在当代社会中,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础学科直接地构成了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成为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

科学的发展与教育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培养科技人才;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通过教育,科学技术进入生产过程,与劳动对象结合起来,从而由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学校教育是其中最主要的途径。

科学的体制化有两条主要途径:

(1)在学校中设立专门的科学教席;

(2)设立专门的研究组织和机构。

由于学校,特别是大学具有气氛宽松、便于传播科技知识的优点,一批专门的科学教席开始在大学中得到设立,科学首先在学校中找到体制化的母体,并最终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建制。

五、教育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萌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形成于80年代,在90年代被广泛接受。

1972年,以米都斯为首的一批西方科学家组成的罗马􀂾俱乐部,提出了关于世界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并把它定义为可持续发展1987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布兰特拉报告)中提出。

1992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全球《21世纪议程》,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达成共识: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迈向新世纪的目标和行动纲领。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机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其两个基本观点:

(1)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

(2)发展要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三方面:

(1)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教育是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

我国一些学者将可持续发展中教育的指标具体为三类:

(1)压力指标(主要表现为就学人口比例、小学入学率、中学入学率、大学入学率、文盲比例);

(2)状态指标(主要表现为适龄儿童的入学率、男女入学比例差异);(3)响应指标(主要表现为用于教育的开支占GDP的比例)。

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支柱,是支持科学、技术、立法和生产领域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进步的关键。

教育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通过传播有关可持续发展的信息,争取社会成员的理解;

(2)通过解释和宣传,改变人们对于环境与发展的态度,使保护生存环境、争取长期发展成为人们共同的取向;(3)培养善待环境的道德观和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4)培养人们评估和处理所关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能力;(5)培养公众有效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与行为。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包括:

态度和价值观、技能、知识和行动四个方面。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原则:

(1)启发性原则;

(2)参与性原则;(3)渗透性原则;(4)批判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学方式:

(1)参与式学习;

(2)探究式学习;(3)合作式学习;(4)提供交流的机会;(5)直接体验,进行实践;(6)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材料。

教育目的

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培养目标:

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或专业的培养要求。

教育方针:

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二者的区别在于,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总要求,而培养则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具体要求,二者的联系在于,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14、教育目的的作用:

(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

(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15、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的两种对立的观点:

一是个体本位论,代表人物在中国有孟了,在西方有卢梭和裴斯泰洛齐,二是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在中国有荀子,在西方有柏拉图和康德。

16、确立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及理论基础。

答:

(1)教育目的的确立要依据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需要

(2)教育目的的确立要依据个体的身心发展需求。

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7、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答:

(1)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3)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19、试述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关系。

答:

要实现教育目的和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受教育者获得全面发展,就必须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它由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

各“育”既具有相对独立性,以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依存于一个有机整体之中。

(1)“五育”的相对独立性

“五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各育都有各自特定的内涵、任务、内容和方法。

(2)“五育”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在,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1、创新教育及其在素质教育是中地位。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它是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育。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22、如何正确理解素质教育。

(1)要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国际竞争激烈,文化渗透越来越快,要想在这种形势下发展,归根结底要靠人的素质,而提高人的素质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教育。

(2)树立素质教育观念,要树立素质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师生观。

23、实施素质教育应避免的误区:

(1)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

(2)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3)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学生留课后作业;(4)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5)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6)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7)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

3、学校教育制度:

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有三种类型,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和分支制学制。

4、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答: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5、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

答:

(1)教育终身化

(2)教育全民化(3)教育民主化(4)教育多元化(5)教育技术现代化。

简述教师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化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的社会化,教师是教育者。

25、简述教师的作用。

答: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与纽带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键性作用(3)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

26、教师的一般角色和在新课程中的角色。

答:

(一般角色)传道者、 授业、解惑者、榜样、管理者、朋友 (新角色)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有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27、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和创造性

(2)示范性(3)系统性。

28、教育职业道德素养的主要内容:

(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①依法执教,严谨治教②爱岗敬业,廉洁从教

(2)热爱学生①全面关心学生②尊重和信任学生③严格要求学生④理解和宽容学生⑤解放和放飞学生(3)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①善于与同事合作②善于与家长和社会合作(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①加强修炼②言行一致。

28、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

(1)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2)精深的专业知识(3)宽厚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

29、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

(1)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析、预测和指导的能力

(2)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的能力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5)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6)较高的教育机智(7)教育科研能力。

30、教师应具有的个性素养:

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诸如热情、有责任心、仁慈友善、耐心周到、有幽默感、善于交际、乐于助人、合群合作、公平客观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31、实现教师专业化的条件。

答:

教师专业化的实现依靠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条件,从客观上看,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法律、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教师教育、制定法律法规、提供经济保障),从主观上看,需要教师的个人努力(加强理论学习、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不断反思、加强实践锻炼)。

32、试分析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

(1)学生是人。

第一,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个体,第二,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性。

(2)学生是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的需要的人。

第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第二,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第三,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

(二)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第一,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第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第三,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第一,学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第二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

33、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原则:

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

34、试分析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

⑴教师中心论,代表是赫尔巴特,他认为,学生的成长完全仰仗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让主宰作用。

⑵儿童中心论,代表是杜威,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的成长,所以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整个教育过程都要围绕着儿童转。

 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教师中心论仅仅看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实践中,很容易使教育活动脱离学生的实际,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儿童中心论则过分夸大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这一基本事实,结果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

我们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5、试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一)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2.真正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与帮助的关系

(三)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人”关系。

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的智力上,而且体现在思想和人格上。

课程论

36、课程及其内涵。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

课程内涵:

第一,课程是指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美等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第二,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第三,课程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设置的顺序的课时分配、学年编制的学周的安排。

37、课程的类型:

(一)按课程的设计形式,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二)按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三)根据课程的任务,可分为基础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四)根据课程的制定者,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38、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和学生。

39、课程计划及构成要素。

答: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开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六要素:

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周学时安排。

40、编制课程计划的主要原则:

(1)以教育目的与任务为前提,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

(2)以科学的课程理论为依据,体现基础与多样性。

(3)以学生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体现知识的衔接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4)以课堂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各项活动。

41、课程计划对中学教师的要求:

(1)认真学习和熟悉课程计划,了解中学教学和其他活动的全面安排要求。

(2)了解自已任教学科开设的年级、顺序、教学时数,了解自已任教学科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

(3)了解自已任教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与衔接。

综观学校教学、教育全局,明确自已的任务与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好自已的教学、教育工作。

42、课程标准:

亦即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41、课程标准包括的内容:

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

42、怎样理解和执行课程标准。

答:

(1)认真研究和把握课程标准

(2)严格执行课程标准(3)以课程标准作为自已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4)全面系统地理解课程标准。

43、教材:

是教师的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其中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44、试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答: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45、教科书及其作用。

答:

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它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等,明晰而系统地阐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作用:

(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教学的主要材料。

(2)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3)教科书是统筹教学与各种活动的根据。

46、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正确使用教科书?

答:

(1)认真钻研和深刻理解教科书中各章、节、目之间以及各篇课文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掌握教科书的框架、脉络、知识、技能体系,并且通过教学,使学生也要对其正确理解和大体掌握。

(2)透彻理解教科书中每个章节的内容,备课时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来设计教学过程,设法调动一切教学手段,把重点和难点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信息。

(3)充分利用教科书,包括有关图表、附录等,都应当给予重视。

(4)由于最新的科学成果尚未在教科书中及时得到反映,教师还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知识基础等实际情况,灵活引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学生能理解的有关学科的新知识。

(5)结合本地区的需要,适当补充本民族、本地区的乡土材料。

(6)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好教科书。

47、课程资源:

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