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ppt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73193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PPTX 页数:118 大小:4.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pptx

《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pptx(1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pptx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要内容,我国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概况地质灾害管理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建立崩塌滑坡监测网(站)的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我国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概况,人口、资源和环境是21世纪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的三大主题。

防治地质灾害、保护地质环境是国家赋予国土资源部重要的行政管理职责之一。

(一)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日趋严重的地质灾害,直接危害着人民的生命财产,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概况,1.我国目前有400个地质灾害重灾县(市),占全国县(市)的20。

每年地质灾害(不包括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20%-25%,年平均死亡近千人,伤近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1998年我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18万起,其中重大者447起,造成10000余人受伤,1157人死亡,50多万间房屋被毁,直接经济损失270亿元。

广西省215起死亡157人直接经济损失0.6亿元浙江省151起死亡88人直接经济损失1.0亿元广东省56起死亡84人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云南省800起死亡181人直接经济损失5.8亿元重庆市94起死亡12人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四川省64起死亡74人直接经济损失1.0亿元,1999年我国地质灾害相对较轻,仍造成重大损失,据六省(市)不完全统计,发生地质灾害1390起,59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2.1亿元。

我国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概况,长江三峡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和重灾区。

目前,库区已查获滑坡、崩塌2000处,总体积38亿立方米,泥石流沟90条。

具不完全统计,自1982年以来,库区发生重大地质灾害69起。

库区近十几年来,库区地质灾害频繁发生,造成重大财产和人员伤亡。

因地质灾害造成损失年均高达5.5亿元。

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分布图,巴东二道沟滑坡1995年6月10日发生,体积4万立方米,造成5死9伤和1千万元的经济损失。

巴东新城黄土坡滑坡,黄土坡滑坡,巴东县新城的白岩沟滑坡(1998年,人工切坡形成,体积22万立方米,毁公路),1999年8月巫山老县城城墙内的登龙街滑坡(50万立方米,3600人无家可归)。

地质灾害管理,灾害管理定义:

灾害管理是指所有各级有关灾害各阶段的政策和行政决定及对其相关活动的综合管理。

目的:

采用一切必要的手段和途径,获得可靠信息,以便在灾前及时发出危险警告;灾中阻止和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灾民痛苦,减少经济损失;灾后快速恢复和重建。

地质灾害管理,灾害管理主管:

由于灾害管理包括与灾害有关的全部活动,各职能部门由于工作种类及主要职能的限制,只能进行集中一部分工作。

因此,灾害管理需要权威的部门(政府)进行统一部署、综合协调、全面管理。

或政府授权主管职能部门进行全面管理。

地质灾害管理,预防,预警,灾害管理周期的基本形式灾害侵袭,响应,恢复重建,发展,预案实施抢险救援救灾济灾排险灾情调查,灾害管理监测系统预测系统预报发布,信息管理政策法规防灾工程防灾预案救灾物质预警系统应急通讯演习公众教育,地质灾害管理,中国灾害管理体系*灾害管理方针减灾工作必须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把握全局、突出重点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和教育在减灾中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减灾国际交流与合作,地质灾害管理,中国灾害管理体系*现行管理体制实行中央统一决策,政府各部门按照统一决策和自身职能,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组织实施。

以地方政府为主,按行政区域内统一的组织指挥,实行行政长官负责制。

充分发挥军队的作用,地质灾害管理,中国灾害管理体系中国减灾委:

国务院主管主任:

李贵鲜组成单位:

外交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农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卫生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统计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某部作战部,中国灾害管理体系*现行管理体制的优势在这种体制下,发挥了三大方面的力量党政军组织体系的主要作用国务院院各部、局的纵向减灾系统:

行政立法.行政规章.监测预警.重灾防治.科研部门和大专院校的科济作用,地质灾害管理,中国灾害管理体系*现行管理体制的局限性缺乏对灾害综合统一的组织管理信息系统(中国灾害信息系统)和信息共享机制灾情评估和辅助决策系统,地质灾害管理,中国灾害管理体系*综合灾害管理系统实体机构.预警系统.通讯信息系统.灾情获取系统.灾害评估系统.辅助决策系统,地质灾害管理,地质灾害管理,*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监测系统全国总站、各省、市、自治区总站30个地市级分站160个地下水监测点19000个即将建立全国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县级地质灾害监测站、三级群策群防系统数字通讯网络系统(互联网、电话网、无线电通地质灾害信息系统(GHGIS),地质灾害管理,*行政立法宪法六大法律:

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行政法:

法规、命令、规章、规则部长令: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地质灾害管理,*行政立法地质灾害管理办法条文释义行政规章:

是指行政机关为执行、解释、说明法律和政策,而发布的具有普遍或特定适用力以及对未来具有的约束力的文件的全部或其中的一部分。

行政规章的优势:

具有专业性.比法律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在法律委任的前提下,具有其法律效力,地质灾害管理,*行政执法行政行为:

是行政机关和法定授权组织代表国家行政管理意志,为实现行政管理目标执行公务行使职权的行为。

行政行为依法行使职权并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

部长令对地质灾害监测管理共4条:

第十三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

地质灾害管理,*行政执法*行政侵权责任违反职责则责任(不履行职责责任)滥用职权责任(越权责任)疏忽责任严格责任(无过错责任)补偿责任返还责任合同责任,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绝对位移监测,*相对位移监测,大地测量法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法近景摄影测量法INSAR干涉雷达测量简易监测法机测法电测法,地面倾斜监测法深部(钻孔)倾斜监测,倾斜监测声发射监测应力监测地下水监测地表水监测气象监测,地震监测人类相关活动监测宏观地质调查监测,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目前,国内外崩塌滑坡监测技术方法已发展到一较高水平。

由过去的人工用皮尺地表量测等简易监测,发展到仪器仪表监测,现正逐步实现自动化、高精度的遥测系统。

监测技术方法的发展,拓宽了监测内容,由地表监测拓宽到地下监测、水下监测等,由位移监测拓宽到应力应变监测、相关动力因素和环境因素监测。

监测技术方法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测仪器的发展。

随着电子摄像激光技术、GPS技术、遥感遥测技术、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应用于崩滑地质灾害监测的仪器仪表也正向精度高、适应性好、性能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的方向发展,为崩滑地质灾害监测提供了良好的手段。

对于某一个具体的崩塌或滑坡的单体监测网建设而言,面对众多的监测方法和监测仪器来说,存在一个针对性的、适应性的选择问题。

不同的监测方法和监测仪器,有着各自的应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应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方能因地制宜的进行选择与组合,使单体监测网的建设达到预期目的。

经过一系列工作和实践,将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及其应用范围和适用条件概略分析如下。

*绝对位移监测绝对位移监测是基本的常规监测方法,用以监测崩滑体测点的三维座标,从而得出测点的三维变形位移量、位移方位与变形位移速率,分为地表和地下(平斜硐内)监测,是崩滑体监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内容。

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大地测量法一、该法主要有:

两方向(或三方向)前方交会法,双边距离交会法,以上监测二维水平位移(,);视准线法、小角法、测距法(以上方法用以监测单方向水平位移);几何水准测量、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法(观测垂直方向(向)位移)。

二、一般常用高精度测角、测距的光学仪器和光电测量仪器。

常用的有:

WLLDT3经纬仪(测角中误差+-1秒)、N水准仪(0.2mm)、MekometerME3000光电测距仪精度+-(0.3mm+1ppm),测程KM、NE5000光电测距仪精度+-(0.2mm+0.2ppm),测程KM、全站式电子速仪测角精度秒,测距精度+-(2mm+2ppm)等。

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制靠。

(工有监立直崩,三、此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量程不受限制,能大范围全面控崩塌体,构成监测网.技术成熟、精度高,成果资料可受地形通视条件限制和气象条件风、雨、雪、雾等)影响,外业作量大、周期长。

此法适用于所崩滑体不同阶段的监测,是一切测工作的基础,工作一开始,应即设站建标投入监测。

其成果可接用于变形分析、稳定性评价和滑预报。

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非内嵌在本机的视频文件,无法获取该视频文件。

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法,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法一.GPS是利用美国卫星发送的导航定位信号进行空间交会测量,确定待测点的三维座标的一种测量方法。

二.常用的仪器:

Novatel-propar型双频接收机、Trimble4000ssi、Trimble4800、AshtechGG24双系统接收机等。

三.特点及适用范围观测点之间无需通视,选点方便。

可全天候观测。

观测点的三维座标可以同时测定,对于运动中的观测点,还能精确测出其速度。

在测程大于10KM时,其相对精度可达到510-6110-6KM,甚至能达到10-7KM,优于精密光电测距仪,在控制网和基准网的建设中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目前的新一代GPS接受机具有重量轻、体积小、耗电少、智能化的快速静态定位特点。

其发展趋势是仪器质量、精度将不断提高,数量将不断增加,价格将不断下降。

目前价格较贵适用于各种崩滑体三维位移监测,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三峡库区GPS首级监测控制网布设方案图,GPS全天候观测,近景摄影测量法一.把近景摄影仪安置在两上不同位置的固定测点上,同时对崩塌体的观测点摄影构成立体像片,利用立体座标仪量测象片上各测点的三维座标进行测量。

二.特点及适用范围周期性重复摄影,外业工作简便,可同时测定许多测点的空间座标。

获得的像片是崩滑体变形的实况记录,并可以随时进行比较分析。

近景(米以内)摄影法绝对精度不及传统测量法。

设站受地形条件限制,内业工作量大。

适合于对监空陡崖进行监测。

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非内嵌在本机的视频文件,无法获取该视频文件。

INSAR干涉雷达测量,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INSAR干涉雷达测量利用INSAR技术进行地表形变监测,不仅能获得很高的精度,而且,与现有监测手段相比,雷达干涉技术监测的不仅仅是一个点,而是整个监测区,其监测结果能全面地反映地表形变随时间的动态演化过程。

利用INSAR技术进行地表变形三维监测。

目前国内已达到厘米级监测精度,初步完成干涉雷达图像数据处理和高精度地面变形三维信息的提取技术和方法。

INSAR技术进行地表变形三维监测,能够完成:

SAR影像范围内的形变图(数字版与印刷版)工作区内由INSAR生成的DEM工作区内SAR正射影像图,*相对位移监测相对位移测是设点量测崩滑体重点变形部位点与点之间相对位移变化(张开、闭合、下沉、抬升、错动等)的一种常用的变形监测方法。

主要用于对裂缝、崩滑带、采空区顶底板等部位的监测,是崩滑监测的主要内容和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