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18853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

《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docx

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

12《夜晚的实验》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14《学会合作》,是围绕“探索与发现”主题来组织的,宣传现代文明和现代科技成果,洋溢着时代气息,渗透着现代意识和价值观。

亲近自然、关注环境、崇尚科学、探索创新、学会合作,这些现代理念和精神必将给学生的心灵以丰富而强力的滋养。

教学中播撒的那些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种子,将成为未来的参天大树、栋梁之材。

教材的现代性不仅仅是为了现代,更重要的是着眼未来。

   

12《夜晚的实验》让学生在深入阅读中,感知斯帕拉捷历次实验的目的、方式、结果和结论,以及他的思维活动和实验的调整情况,通过感情朗读体验斯帕拉捷在实验中的情感变化,从而感悟斯帕拉捷那认真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的可贵品质。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词语丰富,要引导学生感悟、积累,文中出现的科学技术方面的语言比较多,可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作一般了解,教师则不必过多讲解。

让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讨论交流理解,发散思维,自主学习,再借助直观资料,引导朗读感悟,从而深刻体会到:

海洋确实是人类新世纪的希望。

课后带领学生查阅、搜集有关开发、利用、保护海洋的资料,写读后感或制作摘记小卡片,激发爱科学、爱自然的情感。

   

14《学会合作》是一篇演讲稿,属于说明事理的文章。

教学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文的相关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思维与学习。

同时,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他们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与活动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全面发展。

《习作4》是要求观察一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或自己做一个实验,并做好记录,养成勤于观察、多动手、多动脑的良好习惯。

写作中要写清楚实验目的,过程和结果。

   

  《练习4》共五项,语文与生活和口语交际是训练的重点。

通过训练让学生体会到选择义项需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并引导学生预习中加以运用。

12夜晚的实验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3.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不断

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不断

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正确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二、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实验经过及写法。

三、教学时间: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同学们知道吗,你们看见过蝙蝠吗?

什么时候、在哪里看见的?

可以谈一谈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蝙蝠的情况吗?

2、关于蝙蝠能够夜晚飞行,这得从意大利--位科学家的实验说起。

3、板书课题:

12夜晚的实验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1.齐读课题。

2.为什么实验是在夜晚进行的?

谁做实验,结果如何?

 

将“雷达”的介绍变成对“蝙蝠”的介绍,学生可能稍微熟悉一点,可说的内容丰富一些,学习的兴趣也稍微浓一点。

 

二、出示学习目标,指名读。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理解斯帕拉捷的四次实验的目的、方式、结果和结论,以及他的思维活动和实验的调整情况。

3.能正确说出引号的用法。

三、检查预习。

1.开火车读课文,比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提醒学生注意画出长句子的停顿符号)

2.本文写了两部分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四、出示自学指导

(一)

1.自读第1-6节,想想,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在夜晚进行?

这个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请画出有关语句。

2.自读2-5节,想想斯帕拉捷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共做了几次实验,每一次实验的做法、结果、结论各有什么不同?

请填写表格。

3.在几次实验中,哪一次实验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

时间:

6分钟

写好后交流

五、小结

 

开火车读课文,随机正音

归纳主要内容并评价

 

实验

做法

结果

结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学生交流

 

 

因为本篇课文中的长句子比较多,对学生的读书来讲,存在一定的难度。

所以先让学生画出停顿的符号,然后再来读读课文,降低学生读书的难度。

 

表格的运用,让学生可以清晰地梳理出“斯帕拉捷做过四次实验的过程”,而且也可以看出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有详有略”的写作手法。

 

三、作业

1.生字描红。

2.朗读课文。

3.完成作业纸第

蝙蝠夜间飞行不是靠        ,不是靠          ,不是靠         ,而是靠                   来确定方向的。

连线题,你们会吗。

奇怪     “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呢?

猜想    “不用眼睛,蝙蝠凭什么来辨别前方的物体,捕捉灵活的飞蛾呢?

好奇    “难道他薄膜似的翅膀,不仅能够飞翔,而且能在夜间洞察一切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

用法。

2.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不断

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二、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不断

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时间: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做作业纸上看拼音写汉字。

2、填空

啊!

蝙蝠夜间飞行,捕捉食物,原来是靠         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蝙蝠飞行的奥秘,以及超声波给人类带来的恩惠。

2.感受斯帕拉捷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试验、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读拼音写汉字,看谁写得最规范最美观

Biānfúzhàngài

()()

mǐnruìmǐnjié

()()

bómèdòngchá

()()

lǐnhuòēnhuì

()()

这项复习是为了检查学生字词的巩固情况。

 

三、出示学习指导一:

认真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斯帕拉捷为什么能解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边读边概括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5分钟

交流:

可以概括为:

细心观察善于思考敢于实验

坚持不懈潜心研究做出杰出贡献……

学生概括一点就要在书上找到有关句子,分析要透彻。

这里要重点让学生明白前六个小节写夜晚的实验,为什么还要写后三个小节的作用。

四、出示自学指导二:

斯帕拉捷解开蝙蝠夜行的秘密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把你的感想凝聚成你的名言写下来。

交流

学生边读边思边写。

斯帕拉捷是一个            、             、             、       ……的科学家。

 

斯帕拉捷解开蝙蝠夜行的秘密给我们的启示是

1、要求学生说出“斯帕拉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是对他主要精神品质方面的概括。

2、要求他们根据课文的内容说出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这是对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一个能力方面的训练。

 

五、总结。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

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生词,会用“由于”造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搜集课外资料进一步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理解海洋和人类关系密切。

二、教学重点:

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时间: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

你亲眼见过海洋,了解海洋吗?

提到海洋,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

2.板书课题,读题:

 3.质疑:

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学生各抒己见

()的海洋

 

齐读课题

此项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二、检查预习

1.看拼音写词语,写完把句子读一遍。

2.开火车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三、出示自学指导一:

1.自由朗读第2、3小节,思考:

过去人类对海洋怀着怎样的情感?

圈出两个关键的词语。

再边读边思考:

人类为什么会对海洋产生这两种情感的?

划出有关的句子,画好后读一读。

3分钟

交流:

 理解“喜怒无常”和“望洋兴叹”。

了解把海洋当成人来写的拟人写法

画出中心句

指导朗读,读出过去人类对海洋的又恨又爱的情感。

四、看视频。

(表现大海“喜怒无常”的样子。

学生做题,同桌互批订正。

大自然是一个yùncáng()着无数矿藏的宝库。

huímóu()人类发展史,它曾经kāngkǎi()地为人类提供了丰富而liánjià()的自然资源,如天然气、煤、líu()měng()等。

但是由于人类长期无节制地开采,已经面临着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的wēixié()。

学生理解词语意思

画中心句

有感情地朗读

 

这一填空练习非常精彩,真正做到了“精练”的效果。

通过训练,学生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了课文中的生字词。

五、作业:

做《评价手册》

               第二教时

一、教学目标:

理解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原因。

能复述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原因。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3课,齐读课题 

1.齐读第1、2、3段:

2.说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学生读课文

回答问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

说海洋是21世纪希望的原因。

2.说说你心目中未来海洋的样子。

三、出示学习指导一

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从哪些方面对海洋进行了开发、利用?

默读课文第4-8小节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1、人类为什么要开发和利用海洋?

2、人类是如何开发和利用海洋的?

3、开发和利用的结果和效果怎么样?

交流:

这几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这篇课文第二大段从五个方面阐述了人们怎样开发、利用海洋。

每个部分都叙述了两方面的内容:

陆地上遇到什么危机和困境;人们怎样开发、利用海洋。

写法基本相似

表格填好后,请同学复述

四、人类过去为什么只是敬畏海洋、热爱海洋,没有想起来利用海洋呢?

第四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三、拓展:

海洋是个大宝库,你还知道这方面的知识吗?

海洋里的资源真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齐读第三段说说你的体会

六、总结:

  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

所以我们要保护、珍惜海洋资源。

七、畅想未来:

说一说,写一写

你心目中未来的海洋是什么样子的?

说一说。

 

学生自读,填表格。

面临现状

开发利用

条件

学生交流

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食物

能量浪费——利用海水发电

水荒——淡化海水

生存空间狭小——建设海底城市

复述样句:

“我是海洋中的 ***,陆地上遇到什么危机和困境,人们怎样开发、利用我。

学生找到第四节回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学生交流搜集的海洋资料

 

齐读最后一节

保护海洋、珍惜海洋

 

先说后写

你心目中未来的海洋是什么样子的?

结合课文和资料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

 

这一个表格的内容学生在填写时不能够按照要求填写清楚。

所以我改成了三个稍微降低难度的问题,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1、人类为什么要开发和利用海洋?

2、人类是如何开发和利用海洋的?

3、开发和利用的结果和效果怎么样?

学生在阅读完成的时候也稍微轻松了一些。

 

在要求学生对未来的海洋展开想象时,我没有铺天盖地的让学生随性所想,而是紧紧扣住文中“在海底建设城市,开拓人类生存的空间。

”这一方面,引导学生想一想,海底的城市是怎么建造的?

用什么建造的?

人类的衣食住行和在陆地上生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等等。

让学生有“抓手”的去想,有目的的去想。

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想象作文的训练效果。

 

14学会合作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当众演讲。

2.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

激励学生树

立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等可贵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理解“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2个生字。

理清课文脉络。

仿写第二节。

二、教学重难点:

仿写第二节。

三、教学时间: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14 学会合作

2.齐读课题后,提出质疑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生词,齐读生字词。

2.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做作业纸第一项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读完做填空第一题,梳理文章脉络。

交流:

三、出示自学指导一

1.小声读第二节,思考这节主要写什么?

在写法上采用了什么构段方式?

还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2.仿写第二段,用上“总之”。

交流:

第一题解决后,要分角色朗读体会写法。

写好后交流

四、什么是合作呢?

齐读有关句子。

这里采用了什么写法?

(设问)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文后练习2。

 

课文中的“合作”指的是什么

人们为什么必须相互合作?

怎样才能与人搞好合作?

……

钥匙  嘴唇  倾泻  协作 和谐

 瓶子  牺牲  一幢  顾名思义

顾名思义

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顾顾名思义()奋不顾身()三顾茅庐()事太多,顾不过来。

()

典典范()引经据典()盛典()

人们常说:

小合作,大合作,不合作。

课文先写的是,接着告诉我们,然后作者加以说明,最后得出结论:

成功的合作()要有,要尽力做好,()还要,心中想着集体,有的精神。

仿写第二段,用上“总之”。

学生针对课题提出自己存在的疑问,教师则按照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教学,真正做到了“教在学生的困惑处”。

 

学生在用“总之”练习说话的时候,往往没有注意将前面的分局说清楚、说具体。

直接说“总之”之后的内容,这种说话的内容是不可以的。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理解只有具有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才能取得卓有成效的合作。

练习演讲。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句子“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练习演讲

三、教学时间: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人新授内容

指名读1-3节,说说这一大段说了什么?

二、出示自学指导一:

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

作者举了哪两个例子?

默读4-6节,用简洁的句子概括。

交流:

填空

三、出示自学指导二

为了说明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作者举了两个事例。

只举前个例子够不够?

为什么?

交流:

“我在许多地方做过这个实验.从未成功。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齐读第4和6节最后一句话。

四、理解第三段。

自由读,谈谈你对既要“竞争”,又要“合作”的理解,请举例说明。

由此,你想到哪些有关合作的名句?

四人小组互说。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老师可以让学生填空

五、总结全文,指导学生练习演讲

1.理清层次,抓住要点。

本文是一篇演讲稿,围绕“合作”话题展开议论。

作者先亮名观点:

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论你在何时何地,都离不开与别人的合作;然后用一个设问句引出两个例子阐述卓有成效合作的方法;最后再次点明观点:

只有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2.演讲要求

声音响亮,目视前方,语速稍慢

表情自然站姿挺立稍加手势

学生回答

作者为了说明有成效的合作,他列举了两个事例,一个是另一个是。

 

学生边读边思考

(不够。

因为只举前一个例子只说明合作需要有协作精神,而后一个例子是说明合作需要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只有举两个例子,才能把问题说得很全面)

补充下面的语句,并体会其中蕴含的合作的道理。

1.三人同心,;人心齐,,满招损,。

2.再写一句有关合作非常重要的名句:

 

自己先练说,再讲给同桌听,同桌提意见,全班交流。

 

 

在学生表达课文的主要两个例子时,特别是第二个事例,有学生小结为:

外国教育家做关于“火屋逃生”的实验;还有一部分学生小结为:

从小口瓶中拉七个小彩球的实验。

两种说法哪一种正确呢?

我也不能判断。

 

指导学生演讲之前,我觉得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再读读课文,了解演讲稿应该怎么写?

 

习作4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教材中“关于小蚂蚁的实验”一例,在感兴趣的基础上,尝试实

验,并边做实验边观察做记录。

初步感知在实验中如何留心观察、积累素材,如何把实验经过、结果写得具体的方法。

2.通过做实验、观察、记录,进一步促进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良好习惯

的养成。

提高学生认识生活、科学探究的能力。

3.引导学生尝试写科学小论文,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培养乐于探究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准备实验器材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作前准备,丰富素材

课前,安排学生预习《习作4》课例,发挥他们的自学能力,弄明白本次习作应该做些什么准备。

请科学课老师在科学课上,把学生分成实验学习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课外完成《习作4》中关于“小蚂蚁”的实验,并合作以表格式或其他实验记录形式。

记下实验经过及结果。

二、课上指导,快速成文

(一)、谈话导入,激活素材

1.同学们,你们是如何做“小蚂蚁”的实验的,谁能用自己的语言,借助记录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的结果。

如果能加上实验的感受就更好了。

2.同学们,课前大家做了许多有趣的小实验,还以各种形式记下了自己的观察与体会,我和你们的科学课老师很想了解每一位同学的实验发现。

今天,我想发起一次“再现科学实验”的展示活动。

大家把自己的实验经过及结果写成一篇文章,由我和×老师来做展示活动的嘉宾,看看谁的实验最有趣。

好吗?

3.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验记录,作简要的交流。

实验步骤

小蚂蚁

的表现

我的想法

或体验

①用樟脑球在蚂蚁前画一道线

 

 

②如冲破防线,再画一道线

 

 

③依上法画数次,直至蚂蚁跑累

 

 

④围着蚂蚁画稍大些的圈

 

 

⑤依上法画圈,逐渐缩小到一角钱硬币大小

 

 

⑥自己的创意实验设计

 

 

我的实验小结:

将科学课上的小实验与语文课中的习作教学联系起来,科学教师与语文教师通力合作,取长补短,一定能产生具有文学韵味的科学课,还能出现具有科学趣味的语文课。

培养学生成为文理兼通的全面人才。

(二)、谋篇构思,快速成文

请大家动笔成文,可以先结合自己的实验记录,用几句简单的话或几个词语写下自己的构思。

然后,快速成文。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

结合实验记录来介绍自己的实验过程,教师要提醒学生按步骤来记叙。

 

三、修改完善,交流习作

1.自我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大家出声读自己的作文,先从字词句三方面看看有没有要修改的。

2.指导修改。

 

自我修改

 

练习4

一、教学内容:

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感悟、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

二、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选择合适的解释,弄懂句子中带点字

的意思并学会用这样的方法预习课文。

2.诵读与感悟《古今贤文》(真理篇),让学生明白真理是认识事物的工具,是人们前

进道路上的阶梯,还说明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3.通过口语交际教学,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和奇妙幻想,并能勇敢、流畅地表达自己的

奇思妙想。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学习1至4题。

二、教学目标:

训练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选择合适的解释,弄懂句子中带点字的意思并学会用这样的方法预习课文。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内容:

语文与生活

五、教学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

学过的查字典的方法有哪几种?

1.出示句子:

学习历史的意义是什么?

一言以蔽之,就是鉴往知来。

理解“一言以蔽之”的意思。

2.出示“鉴”的五种解释,仔细读读,边读边联系刚才的句子来辨别、确定“鉴往知来”中的“鉴”最合理的解释

3.将所选的义项带进去读一读

复习查字典的方法

学生读句,讨论这句话意思

 

指名说

 

将所选的义项带进去读一读

 

从课前了解的学生情况来看,学生对“一言以蔽之”的意思理解不够到位,所以,上课时,我要求学生理解“鉴往知来”这个词语之前,先说说“一言以蔽之”的意思。

二、出示句子

(1)点水蜻蜓款款飞。

A、书法比赛时,不仅要书写工整,还要注意行款。

B、银行里面有许多人的存款。

(2)清风徐来,柳枝拂水。

A、徐州是一座文化名城。

(3)儿时,我生活在城市的一隅,住在一个小小的院落里。

(4)我鲜有同龄的伙伴,只好独自玩耍。

鲜:

xiān新鲜

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

的理解,选择合适的解释

 

学生默读,查字典,注出读音

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理解,选择合适的解释

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款、徐、拂、隅、鲜”这几个字所包含的意思。

然后选择正确的意思来写一写。

然后引导学生用这些字的另外的意思分别组词。

三、学以致用

用这个方法预习15课

用这个方法预习15课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诵读与感悟、口语交际

二、教学目标:

1.诵读与感悟《古今贤文》(真理篇),让学生明白真理是认识事物的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