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三理综测试生物试题共4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13283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1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三理综测试生物试题共4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学年高三理综测试生物试题共4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学年高三理综测试生物试题共4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学年高三理综测试生物试题共4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学年高三理综测试生物试题共4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三理综测试生物试题共4套.docx

《学年高三理综测试生物试题共4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三理综测试生物试题共4套.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三理综测试生物试题共4套.docx

学年高三理综测试生物试题共4套

2018-2019学年高三第一次理综测试生物试题

(1)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根据下面光合作用图解,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⑤过程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

B.⑥过程发生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C.图示①~④依次为[H]、ATP、CO2、(CH2O)

D.②不仅用于还原C3化合物,还可促进③与C5的结合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由图分析可知⑤过程是光反应,发生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故A错误。

⑥过程是光合作用暗反应,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故B错误。

图示①~④依次为[H]、ATP、CO2、(CH2O),故C正确。

②不仅用于还原C3化合物,但不促进③与C5的结合,故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2.将单细胞绿藻置于25℃、适宜光照和充足的CO2条件下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止光照。

发现绿藻体内C3的含量突然上升,这是由于()

①光反应仍在进行,形成[H]和ATP

②光反应停止,不能形成[H]和ATP

③暗反应仍进行,CO2和C5结合,继续形成C3④光反应停止,由于没有[H]和ATP供应,C3不能形成葡萄糖,积累了许多的C3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光反应必须在光照条件下进行。

一旦停止光照就不能形成ATP和[H],但暗反应(不需要光照)的二氧化碳固定照常进行合成C3;同时,由于ATP、[H]的减少,C3的还原去路受阻,所以导致C3的含量突然上升。

考点:

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关系

点评:

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此基础上的分析推理能力。

有一定的综合性。

3.如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3中的化学能

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

C.被还原的C3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

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

【答案】C

【解析】

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H2O)中的化学能,A错误;C3可直接被[H]和ATP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B错误;据图分析,被还原的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C5,C正确;光照减弱时,ATP和[H]合成减少,三碳化合物还原受阻,C5生成减少,最终导致C5含量降低,D错误。

4.下图表示某高等绿色植物体内的部分生理过程。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过程①④⑤可为叶肉细胞吸收Mg2+等提供动力

B.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过程有Ⅰ和Ⅲ的某过程

C.过程③④⑤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D.阶段Ⅰ生成的[H]可作为还原剂用于⑤过程生成水

【答案】B

【解析】

【分析】

对题图进行分析可知,过程①为ATP的合成;②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③表示二氧化碳的固定;④表示无氧呼吸过程;⑤为有氧呼吸过程。

Ⅰ代表光反应过程,Ⅱ代表暗反应过程,Ⅲ代表呼吸作用。

【详解】

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合成的ATP只能为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提供能量。

无氧呼吸过程(④)和有氧呼吸过程(⑤)产生的ATP能够为叶肉细胞吸收Mg2+等提供动力,A错误;Ⅰ代表光反应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Ⅲ代表呼吸作用,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均发生在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因此,生理过程Ⅰ和Ⅲ(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均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B正确;过程③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④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⑤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错误;光反应(阶段Ⅰ)生成的[H]只能用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D错误。

故选B。

【点睛】

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和场所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下列概念图中错误的是

A.①④⑤B.①③④C.⑤⑧D.⑦⑧

【答案】C

【解析】

①有丝分裂的实质是着丝点分裂,①正确;②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②③正确;④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其中一半染色体来源于父方,一般来源于母方,同源染色体汇合,④正确;⑤染色体复制形成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相同的基因,⑤错误;⑥基因分离的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时间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⑥正确;⑦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⑦正确;⑧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时间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并不是受精作用过程中,⑧错误.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受精作用

【名师点睛】本题以概念图的形式,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基因分离规律实质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等位基因分离;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6.假如图是某生物体(2n=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

B.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

C.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若图中的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图中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因此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详解】

图中显示该细胞有4对同源染色体,且该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与原细胞相同。

因此,产生的子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A正确;①和④是同源染色体,它们上有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

因此,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B正确;由分析可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C错误;②和③是同源染色体,但二者的形态大小不同,因此二者为性染色体。

若图中的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D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细胞结构及染色体的形态、行为等特点,判断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

7.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

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____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________。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B加快不变60℃条件下,t2时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应产物总量也不会增加蛋白质或RNA高效性、专一性

【解析】

分析题图:

在40℃时反应到达化学平衡所需要的时间最短,酶的活性最高,其次是20℃时,60℃条件下,在时间t2时,产物浓度不再改变,高温酶已经失活。

(1)分析曲线图可知:

在B组(40℃),反应到达化学平衡所需要的时间最短,故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B组;

(2)从曲线图来看,三个温度条件较适合的是40℃,而A组是20℃条件下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曲线,故在时间t1之前,反应尚未达到化学平衡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加快;

(3)C组为60℃条件下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曲线,看图可知,在时间t2时,产物浓度不再改变,高温酶已经失活,此时向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也不变;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其特性有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

8.下列有关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问题,请按要求回答:

在真核生物的有氧呼吸全过程中

(1)水的分解和合成分别发生在____和___阶段;

(2)产生二氧化碳的阶段是________,场所为____________;

(3)吸进的氧气在________(场所)中被消耗,参加________阶段的反应,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产生ATP的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ATP最多的阶段是__________;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

有机物被彻底氧化的阶段是__________。

【答案】第一第三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第三O2与[H]结合,生成水第一、二、三阶段第二阶段线粒体第二阶段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

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

1C6H12O6(葡萄糖)

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

第二阶段:

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

2C3H4O3(丙酮酸)+6H2O

20[H]+6CO2+少量能量(2ATP)

第三阶段:

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反应式:

24[H]+6O2

12H2O+大量能量(26ATP)

【详解】

(1)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C6H12O6(葡萄糖)

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2C3H4O3(丙酮酸)+6H2O

20[H]+6CO2+少量能量(2ATP)。

因此,水的分解和合成分别发生在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2)由

(1)分析可知,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该过程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3)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24[H]+6O2

12H2O+大量能量(26ATP)。

因此吸进的氧气参加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与[H]结合生成水。

(4)由

(1)和(3)的分析可知,有氧呼吸第一、二、三阶段均产生了ATP,其中第三阶段产生的ATP最多。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因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将丙酮酸与水结合彻底氧化分解为无机物。

【点睛】

明确有氧呼吸过程中各个阶段发生的物质变化、场所以及产生的能量,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9.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

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_______________。

(2)b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___________(填“CO2浓度”或“O2浓度”)。

(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

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光照强度CO2浓度乙组光合作用强度与甲组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低光照引起的,而非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

【解析】

(1)题图显示:

光照强度低于a时,甲组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光照强度。

(2)b光照强度下,甲组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限制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因子不再是光照强度,而是CO2浓度等。

所以,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继续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CO2浓度。

(3)依题意可知:

导致曲线图中甲、乙两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光照强度不同,即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所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其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曲线与甲组的相同。

据此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乙组光合作用强度与甲组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低光照引起的,而非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

考点: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0.如图是某经济作物光合作用的研究结果,据图回答:

 

(1)图甲为该作物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下,净光合速率受CO2浓度和光强影响的变化曲线。

在CO2浓度小于a时,中光强下该作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________(填“>”“=”或“<”)光合作用利用的CO2量;在CO2浓度为b时,高光强下该植物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________(填“>”“=”或“<”)m。

(2)图乙是初夏某天在遮光50%的条件下,温度、光强、植物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气孔开张的程度)的日变化趋势。

8:

00到12:

00光照强度增强而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6:

00时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若此时去掉遮光物,短时间内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____________。

【答案】>>温度升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增强,但呼吸速率增加更多,使二者的差值减小线粒体和叶绿体减少

【解析】

【分析】

1、有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

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

1C6H12O6(葡萄糖)

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

第二阶段:

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

2C3H4O3(丙酮酸)+6H2O

20[H]+6CO2+少量能量(2ATP)

第三阶段:

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反应式:

24[H]+6O2

12H2O+大量能量(26ATP)

2、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阶段:

H2O

O2+[H](或NADPH);ADP+Pi+能量

ATP

暗反应阶段:

CO2+C5

A2C3;C3+ATP+[H]

C5+(CH2O)

【详解】

(1)对图甲进行分析可知,在CO2浓度小于a时,中光强下该作物的净光合速率小于0,说明呼吸速率大于总光合速率,因此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大于光合作用利用的CO2量。

在CO2浓度为b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m。

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植物叶肉细胞的实际光合速率–植物所有活细胞的总呼吸速率,而植物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植物叶肉细胞的实际光合速率–植物叶肉细胞的总呼吸速率。

因此,该植物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大于m。

(2)由图乙可知,8:

00到12:

00气孔导度基本不变,因此光合速率的降低与气孔导度无关。

8:

00到12:

00光照强度增强而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原因是随着温度升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均增强,但呼吸速率的增幅大于光合速率,使净光合速率降低。

由图乙可知,6:

00时净光合速率大于0,说明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中水光解产生氧气、[H]和ATP,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由分析可知,有氧呼吸第一、二、三阶段均有ATP产生,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

因此,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若此时去掉遮光物,光照增强,光反应产生的[H]、ATP增加,被还原C3增多,因此短时间内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减少。

【点睛】

对图甲的曲线进行分析,根据公式:

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进行相关计算、分析便可解答

(1)题。

对图乙进行分析获取相关的信息,结合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进行分析、解答

(2)题。

11.回答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问题:

(1)高等动物在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会发生________,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________,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基因重组,从而产生基因组成不同的配子。

(2)假设某物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在其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细胞,甲、乙2个模式图仅表示出了Aa、Bb基因所在的常染色体,那么,图甲表示的是________(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图乙表示的是________(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

(3)用32P标记某动物精原细胞的全部核DNA,然后将细胞置于31P的培养液中培养,使其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MⅠ、MⅡ)。

则,有丝分裂后期与MⅠ后期细胞中,32P标记的DNA分子数_________(相同/不同)、染色体数_________(相同/不同);有丝分裂后期与MⅡ后期细胞中,32P标记的DNA分子数_________(相同/不同)、染色体数_________(相同/不同)。

【答案】自由组合交换初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相同相同不同不同

【解析】

【分析】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

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

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

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

染色体散乱地排列在细胞中。

中期: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

着丝粒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

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共形成4个子细胞。

【详解】

(1)高等动物在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随之自由组合。

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基因重组,从而产生基因组成不同的配子。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甲图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含有染色单体,说明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所以甲表示的是初级精母细胞。

乙图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也不含染色单体,说明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所以图乙表示的是精细胞。

(3)在细胞分裂间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分子完成复制后,DNA分子数加倍、染色体数不变,此时每条染色体含2个DNA分子,这2个DNA分子分别位于组成该染色体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上。

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一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均有一条链被32P标记。

有丝分裂后期,因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不变。

而MI后期的主要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有丝分裂后期与MI后期细胞中,32P标记的DNA分子数相同,染色体数不同。

MII后期细胞中的32P标记的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均为有丝分裂后期的一半。

【点睛】

识记基因重组的实质和特点便可解答

(1)题。

掌握减数分裂各个时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识别图甲、图乙细胞图像代表的时期是解答

(2)题的关键。

可以通过图示法理解细胞分裂和DNA复制间的相互关系,进而解答(3)题。

2018-2019学年高三第一次理综测试生物试题

(2)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细胞器和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中双层膜结构只有①和②,都与能量转换有关

B.若需单独观察图中①~⑤的结构和功能,可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开各种细胞器

C.若细胞中④受损,则植物细胞中细胞核的数量可能会增加

D.新细胞都由老细胞分裂产生,故所有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都含有中心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①为线粒体,双层膜,线粒体基质中有核糖体,DNA和RNA,是半自主性细胞器,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与能量转换有关;②为叶绿体,双层膜,叶绿体基质中有核糖体,DNA和RNA,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光合作用的场所,与能量转换有关;③内质网,单层膜,与蛋白质的加工和脂质的合成有关;④高尔基体,单层膜,与动物细胞的分泌物形成有关,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⑤中心体,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的物质构成,无膜,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分裂有关。

【详解】

(1)细胞中双层膜结构除了线粒体和叶绿体外,还有细胞核,A错误;要单独观察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可用差速离心法分开各种细胞器,B错误;高尔基体受损,会影响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形成,因此,植物细胞核的数量可能会增加,C正确;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中心体,D错误。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是: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器,也没有中心体。

因此,不是所有动物细胞都有中心体。

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周期的有序进行需原癌基因的严格控制

B.胰腺细胞和心肌细胞中均含有指导合成淀粉酶的mRNA

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会大量利用T和U

D.细胞分化具有普遍性、持久性和可逆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进行适度的生长。

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

分裂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们为了研究的方便,把分裂期分为四个时期: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是不同的。

【详解】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因此,细胞周期的有序进行需原癌基因的严格控制,A正确;胰腺细胞和心肌细胞均不能合成淀粉酶,因此不含有指导合成淀粉酶的mRNA,B错误;DNA复制需要消耗T,RNA合成需要消耗U,均存在于分裂间期,C错误;细胞分化具有普遍性和持久性,一般不可逆,D错误。

【点睛】

本题的难点是:

胰腺细胞和心肌细胞中均含有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但没有指导合成淀粉酶的mRNA,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在兔子的精细胞核中,DNA重量为4×10-12g,那么在有丝分裂前期时,其骨髓细胞核中DNA的重量为

A.4×10-12gB.8×10-12gC.1.6×10-11gD.3.2×10-11g

【答案】C

【解析】

精细胞是减数分裂的产物,其核内DNA重量为体细胞的一半,有丝分裂前期时,其骨髓细胞核中DNA经过了复制,为体细胞的2倍,故有丝分裂前期时,其骨髓细胞核中DNA的重量为4×10-12×4g=1.6×10-11g。

故本题选C。

4.真核细胞某DNA分子中碱基A占全部碱基的30%,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DNA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

B.该DNA的一条链中,(C+G):

(A+T)=3:

2

C.该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通过氢键连接

D.该DNA分子中,(A+G):

(T+C)=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