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议论文阅读15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0174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议论文阅读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议论文阅读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议论文阅读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议论文阅读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议论文阅读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议论文阅读15篇.docx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议论文阅读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议论文阅读15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议论文阅读15篇.docx

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议论文阅读15篇

议论文阅读15篇

一、(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7分)

从“读书好”走向“读好书”

①世界读书日前夕,一项阅读调查显示,在半数成年国民更倾向于传统纸质图书阅读时,近一成国民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1/3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

“屏”阅读,已与传统的“平”阅读平分秋色。

【A】

②几年前,就有人惊呼,我们已经进入读屏时代,青少年成为被电子屏夺走的一代;更有人简单将读屏与碎片化的浅阅读画上等号,呼吁多读书、少读屏。

事实上,无需将读屏和读书割裂,乃至对立起来,不同的人群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无可非议。

【B】

③对于那些互联网原住民来说,他们选择读屏,拥抱更简捷的阅读方式,实则属于阅读本能。

而一些人爱读纸质书报刊,也多与阅读习惯有关。

双方不妨少一些“洁癖”,多一些接纳。

两种阅读方式并存,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阅读时代。

无论读屏还是读书,要义在读。

与其纠结于读屏与读书之间的轩轾,不如反身自问:

今天我阅读了吗?

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

读书也好,读屏也罢,惟有热爱阅读,精神才能挺立,深切理解“再卑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把阅读当成生活方式,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

每个人的心怀都是一道河水,多阅读多吸收,方能心灵丰沛,奔流向前。

④对于热爱阅读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堪称最丰盛的时代。

然而,与过去单一的选择相比,如今“过剩”的选择机会,也让人困惑与惶恐。

在五花八门的新书中,什么书才是好书?

有作家说,在信息海啸中,读书要会做减法,要学会找“小岛”、找“海床”、找“支点”、找“自己”。

诚哉斯言!

当前,“读书好”已是社会共识,但得承认,“好读书”和“读好书”仍是需要努力的目标。

更堪忧的是,为数不多的阅读时间,往往被营养价值不大的无效信息所裹挟,被缺乏深度的平庸书籍所填塞。

于是,我们变得无所不知,却无一精通;我们看似很忙,实则很盲。

更有甚的是失去了自我。

这愈发证明:

读屏时代,更需价值坚守。

⑤蒲松龄尝言: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把阅读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生活方式,这样的人一定拥有开阔的精神版图;建设书香社会,提升全民阅读的品质,这样的国家一定拥有勃勃生机和巨大潜力。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减)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2.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3.以下这段文字应该放在文章中【A】处还是【B】处?

请说明理由。

(4分)

“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

”有人在纸质书中嗅到了书香,感受到了阅读审美;也有人将视野浓缩于方寸之间,在手指翻飞的滑屏中获取信息,同样找到了阅读的乐趣。

在互联网时代,却非要固守黄卷青灯不可,未免显得有些迂腐。

 

4.文章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5.文章结尾说“建设书香社会”,请你再为“读书有益”补充一个道理论据。

(3分)

一、(17分)1.(3分)在阅读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今天,我们要坚持“读好书”。

(共3分,意思对即可)

2.(3分)B【解析】文章第①段引出“屏”阅读与“平”阅读平分秋色;第②~④段具体讲了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无可非议;第⑤段总结全文。

故选B项。

3.(4分)放在【B】处。

理由:

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事实的例证,引起下文从两个不同方面的论证。

同时增强文章说服力。

(共4分。

判断正确1分,理由3分。

意思对即可)

4.(4分)比喻论证,通俗易懂地告诉我们要学会挑选好书读,强调这一点的重要性,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明白,更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共4分。

意思对即可)

5.(3分)示例一:

腹有诗书气自华。

示例二: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共3分。

意思对即可)

二、(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7分)

“不够”与“足够”

庄永明

①如今,对物质的“不满足”,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心态。

我有一位朋友,已经拥有好几套房产,可每次与人聊天,总绕不开房子的话题,他经常对同事说,还想再要一套房子。

同事就问,你有那么多房产,供自己和家人住早就绰绰有余了,难道还不够吗?

②这也不够,那也不够,说到底是不知足。

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不少,有的盲目攀比,别人买了一个名牌包,自己就一定也要有一个;有的看到别人在网上红了,自己就无底线地炒作,也想在网上一夜成名……凡此种种,对待名利“没个底”,物质欲望“无底洞”,如此“不够”,实际上是摆位“不正”,把自己看得太重、把利益看得太重,而把职责使命、责任义务看得太轻。

如此重利的结果,最终将被利所缚,被利所害。

③更进一步说,这种“不够”,实际上暴露的是个人的浅薄,根本原因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出了问题。

与此相反,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计较一时的名利、个人的得失,心里想的是长远的事业,谋的是人民的幸福。

④“时代楷模”钟扬视事业重于生命,一生心系西藏,即使自己病倒了,想的还是工作,他用53岁的人生,做了一般人100岁都做不完的事。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退休后放弃到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回到家乡种树20多年,带领群众植树造林7万多亩,经济价值超过3亿元,最后把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无偿上交给国家,兑现了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的诺言。

在新时代,还有很多人像他们一样,付出足够努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他们为党工作、为民奋斗的事迹启示我们: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物质的厚度,而在于精神的高度。

⑤周恩来同志曾说,物质生活方面,我们领导干部应该知足常乐,要觉得自己的物质待遇够了,甚至于过了,觉得少一点好,人家分给我们的多了就应该居之不安。

他一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淡泊名利,为我们树立了典范。

⑥新时代,物质生活更充裕,事业舞台更广大,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重任的广大青年,更应把“不够”放在事业上、追求上、奋斗上,同时做到“足够”努力,立志成为新时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如此才能不负时代重托。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5月22日第18版,有改动)

1.第①段列举作者朋友的情况,用意何在?

(4分)

 

2.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3分)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不够”与“足够”的根本原因。

(6分)

 

4.联系本文内容,简要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做到“足够”努力。

(4分)

二、(17分)1.(4分)论证“如今,对物质的‘不满足’,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心态”这一说法;引出“不够”的议论话题。

(共4分。

每点2分。

意思对即可)

2.(3分)举例论证,列举“时代楷模”钟扬与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的事例,证明了新时代“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计较一时的名利、个人的得失,心里想的是长远的事业,谋的是人民的幸福”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共3分。

论证方法1分,作用2分。

意思对即可)

3.(6分)“不够”:

实际上是摆位“不正”,把自己看得太重、把利益看得太重,而把职责使命、责任义务看得太轻。

“足够”:

不计较一时的名利、个人的得失,心里想的是长远的事业,谋的是人民的幸福。

(共6分。

每点3分。

意思对即可)

4.(4分)示例:

我们应该不计较一时的名利与个人的得失,不只是追求物质的享受;心里想的是长远的事业。

(共4分。

意思对即可)

三、(2019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8分)

①据载,唐代天德军判官任迪简一日赴宴,倒酒的侍卫一时马虎,误把醋壶当作酒壶,给任迪简斟了一大盅醋。

任迪简一喝,酸不可耐,但他知道军使李景略治军极严,部下稍有过失便遭重咎。

于是,他咬牙饮尽,结果“吐血而归”。

这件事情传出去后,“军中闻者皆为感泣”,任迪简也日益受到官兵爱戴。

因崇敬他宽厚仁恕、与人为善的人格魅力,后人誉之为“呷醋节帅”,《旧唐书》亦为他作良吏传。

②人格魅力是什么?

就是人的信仰、气质、品德、才智等汇聚而成的感召力量。

心理学家称之为冬天里的火把,夏日里的清风;管理学者言其为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凝心聚力的吸引力,潜移默化的感染力。

对于从政为官者而言,它就是感人、服人、率人的软实力。

③崇高的人格成就伟大的事业。

在革命战争年代,工农群众文化不高,对马列原理知之不深,但为什么共产党人能“唤起工农千百万”?

对此,邓小平同志曾一语道破:

共产党人干事业,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

当年,面对众多佃农,彭湃毅然烧毁地契,抛却“鸦飞不过的田产”;面对数百万革命经费,掌管它们的方志敏,自己却身无分文;面对反动派的屠刀,夏明翰舍身昭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读懂了革命先烈的人格底蕴,才能真正理解他们带领群众革命的魅力所在、成功所能。

这些人的人格魅力,个性或千差万别,但共性却多有可循——惟其平民情怀,故能赢得民心;【A】惟其清正廉明,方能受到信赖;惟其心胸博大,才能凝心聚力。

④人无贵贱之分,但人格有高下之别。

高尚的人格能让权力者信而有威,卑劣的人格会使权力者“威”而无信。

权力者失去公信力,纵使他吐真言、为善行,社会也会给予负面评价。

当下,一些党员干部缺的不是文化水平,而是精神境界;浅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道德修为;弱的不是工作能力,而是人格力量。

有的人感叹官不聊生,抱怨群众工作难做,解决问题难成。

究其症结,原因之一就是为官失去了人格底蕴。

【B】倘若讲信仰的丧失信仰,怎能信服群众?

做“公仆”的热衷官威,怎能贴近群众?

为官的不思作为,怎能激励群众?

喊操守的自己缺德,怎能感召群众?

领导干部若表里不一,患了“人格分裂症”,即便位高权重也难以服人率众。

⑤播下一种人格,收获一种命运。

党员干部能否收获人民感念、青史留名的灿烂人生,就看他是否播下了信仰坚定、品高行端、亲民为民的人格种子。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减)

1.请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3分)

 

2.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3.文中【A】处画线的两个句子的顺序能否颠倒?

为什么?

(4分)

 

4.试分析【B】处句子有什么作用。

(4分)

 

5.请为本文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并阐述理由。

(3分)

三、(18分)1.(3分)人应当涵养人格的魅力。

(共3分。

意思对即可)

2.(4分)举例论证。

举彭湃毅然烧毁地契,方志敏清正廉洁,夏明翰舍身为主义的事例,论证了共产党人干事业,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崇高的人格成就伟大的事业。

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共4分。

论证方法1分,作用3分。

意思对即可)

3.(4分)不能。

这句话与上文方志敏清正廉洁的事例和夏明翰舍身为主义的事例一一对应,如颠倒则不符合逻辑。

(共4分。

判断1分,原因3分。

意思对即可)

4.(4分)运用反问的句式,突出了高尚人格的魅力影响力之大;引人思考,发人深省。

(共4分。

每点2分。

意思对即可)

5.(3分)涵养人格的魅力。

选文对人格魅力进行了解释,同时围绕人格魅力的作用来进行详细说明。

因此可将本文标题拟写为:

涵养人格的魅力。

(共3分。

意思对即可)

四、(2019原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12分)

读书宜循序渐进

刘忠全

①青年人学习欲望很强,学习劲头很大,这是可喜的现象。

但有时也容易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的人学习内容包罗万象,学习方法贪多求快,忽视打好扎实的基础,而“在空中起跳”,违背了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的规律,因而收效甚微。

②古今中外学者,都懂得学习要循序渐进。

南宋学者朱熹曾说: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杂乱地读书就好像一个饿肚子的人走进了饭馆,看到鱼肉糕点恨不得一口都塞进嘴巴,于是粗嚼快咽急忙吞了进去,虽然也填饱了肚子,但是没有尝到菜肴的滋味。

这种贪多嚼不烂的学习方法,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③人们常说:

“万丈高楼平地起。

”求学问也好比盖高楼,必须先打好基础,而且要一层一层往上盖,这就是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

如果违背这个规律,好高骛远,去学习自己暂时还不能理解和接受的东西,就会如打造“空中楼阁”般摇摇欲坠。

④数学家华罗庚说过:

“学习上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

学得不扎实,你想来得快些,结果反倒慢了。

”的确,如果在读书和学习的过程中贪多求快,跳过某些必要的阶段,到运用时才发现并不能活学活用,不得不回过头来返工重学,速度反而慢了。

这说明,任何事物都有个渐进的发展过程,读书也是这样,必须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消化、吸收。

如果违背这个规律,其结果必然是走马观花,快而不精,知识难以掌握。

而且,读书求速者往往缺乏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劲头大时急不可耐,劲头下去时则松懈疲沓。

⑤任何学问都有各自的基础知识,我们学习就要从基础知识开始,这是攀登高峰的起点。

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从最简单的加减乘除开始学起;杰出的画家最初的基础课是练简单的素描。

不从起点开始打下坚实的基础,则难以进一步提高,更不会有后来的成功。

因此,学习须从基础知识学起,狠下功夫,锲而不舍,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否则,难以建成知识领域里的高楼大厦。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5月29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③段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有力地论证了求学问必须先打好基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

B.第④段引用数学家华罗庚的话,从反面强调读书必须做到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消化、吸收。

C.所有追求读书速度的人,都缺乏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劲头大时急不可耐,劲头下去时则松懈疲沓。

D.文章最后一段是结论,强调了学习须从基础知识学起,狠下功夫,锲而不舍,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2.第②段加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3分)

 

3.下面这段话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适用?

请说明理由。

(3分)

清人陆清献在《示儿书》中所说,读书“一日所读虽不多,日积月累,自然充足,若刻刻欲速,则刻刻做潦草工夫,此终身不能成功之道也”。

 

4.联系你的阅读经历,谈谈循序渐进的读书给你带来的好处。

(3分)

 

四、(12分)1.(3分)C【解析】C项对应原文第④段,根据“读书求速者往往缺乏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可知,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2.(3分)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把杂乱地读书比作一个饿肚子的人走进饭馆粗嚼快咽地填饱肚子,强调了这种读书方法收效甚微,论证了“古今中外学者,都懂得学习要循序渐进”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与说服力。

3.(3分)这段话放在本文第④段中最适用。

清人陆清献《示儿书》强调读书要重视日积月累,不能追求速度。

这与第④段阐述的“读书也是这样,必须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消化、吸收”的观点一致。

4.(3分)示例:

循序渐进读书,有利于理解、消化、吸收书中的知识。

我曾经囫囵吞枣地阅读《名人传》,在期末考试中竟没有完整地写出书中三位伟人的名字。

后来,我重新认真细致地阅读。

现在,书中的人物、事情、道理,我都能清晰地回答出来。

五、(2019原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9分)

傲骨

①“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此言直接透过人的表相,深入骨髓。

②“傲气”与“傲骨”,一字之差,含义决然不同。

盛气凌人是傲气,自命不凡是傲气,不可一世、目中无人,当然是傲气的极致表现,如果没有实力做内在支撑,便不免透着一种浅薄,一丝内荏。

用现在的话说,这是性格里一种土豪式的张扬,是人格中低级别的傲态。

而傲骨是不露声色、虚怀若谷的内敛,是有志向、有自信、有定力的品质,是力量和尊严的内蕴,也是对人“貌相”还是“斗量”的依凭。

傲骨是一种风度一种气质,是高写的人格姿态,是超标于庸俗的自我要求。

有傲气的人,常人觉得难以接近,更难相容,或让人敬而远之,视而疏之,及至因为走不近、看不惯而生反感,见不得、受不了而感压抑。

而有傲骨的人,表面和蔼而沉稳,使人深感有亲和力,有愿与其交往的欲望,发散出一种和谐和包容的气度,流露着从善如流、天高地广但绝不苟同流俗的开阔与坚守。

与有傲骨者相处,便似与善良、正直与真谛相行,不觉难堪而备生尊重,不觉偏狭而可以被他带向高处望远。

③傲气看似趾高气扬,一口吐完,若无内里氤氲,顿化作空虚;傲骨不卑不亢,却有定海神针在,是风里浪里屹立不倒的大写人格。

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诗仙李白此句,把酷爱自由、桀骜不驯的一身傲骨展露得淋漓尽致。

⑤李太白一生怀有远大抱负,毫不掩饰地追求浪漫和自由,黄河决堤似地挥洒着诗情、诗意和诗才。

当其政治理想与现实相碰撞时,胸中淤积了难以言状的痛苦和愤懑,他内心是挺立的,是傲慢的,不向权贵低头的本色藏在怀袖和笔墨中,支撑着他不但嘲弄皇帝身边的佞臣,有时也让皇帝难堪。

傲骨在内,被人生放逐到哪里,也都是自由。

他时常畅怀痛饮,邀朋呼友,足迹遍及名山大川,大半生过着流浪的生活。

奇险的山川与他叛逆不屈的性格相映照,斗酒留诗,留下的是大量仰怀古人、壮思欲飞的佳篇佳句,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尽情无拘地书写逆境中的心路历程,苦闷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久渴后的解放,今人读来,却感受得到李白那愁怀难遣本色不改的铮铮傲骨。

他是放浪形骸的,但那是他的表情;他的诗歌境界是瑰丽多彩的,内里却是超拔人格之孤高,傲视世俗之痛彻。

⑥傲骨是不低头,是不屈服,是寄怀山水背后无言的愤怒,是笔墨诗行里有声的呐喊。

⑦人因为有骨架,才能直立不倒;因为有傲骨,才能在精神上昂首挺胸,才能在文化上有不弯的脊梁。

⑧齐国饥荒严重,有一位衣袖遮脸、饥肠辘辘者过市,尽管走路已东倒西歪,但拒绝别人的吆喝,不去低三下四接受施舍的食物,最后饿死路边。

宁可舍弃性命,不吃“嗟来之食”,这种保持尊严、升华人格的方式,可能在当下有些人看来觉得可笑。

已过不惑之年的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郡里派督邮视察,做派了得,有人提醒道:

来头不小,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去迎接吧。

陶渊明听后长叹一声:

我才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米薪俸,去低声下气献殷勤。

言罢,毅然辞官,永远离开多少人向往的衙门。

“不为五斗米折腰”决不是一时的负气,而是长期价值判断后的郑重选择。

陶渊明用“宁可失去”来作为维护人格尊严的代价。

⑨是的,有人失去的是虚浮的光环,光鲜的车马,有人失去的是身体的自由乃至生命。

是傲骨,让他们对崇高情操、对正直不阿、对道德修为、对大义和气节,用决绝的方式执守。

如果现在的我们没有这一把“骨头”,又有什么资格去嘲哂故人?

(选自《小品文选刊》,有删改)

1.有人说文章的第②段完全可以删除,你同意吗?

请说明理由。

(2分)

 

2.请分析文章④⑤⑥段的论证思路。

(3分)

 

3.阅读文章第⑧段,说说该段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2分)

 

4.根据你的积累,请你再补充一个能够证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事实论据。

(2分)

五、(9分)1.(2分)不同意。

第②段重点讲述了傲骨与傲气的区别,让人们知道傲骨不可等同于傲气,如果删除了,就容易让读者产生误会,这样写使文章显得更加严密,体现了议论文论证的严谨性。

2.(3分)第④段总说李白的傲骨,体现在他的诗词里,第⑤段通过列举具体的诗句,举例论证李白具有傲骨,第⑥段进一步总结上文,这三段是总分总的结构关系。

3.(2分)举例论证,通过列举齐国饥荒者不吃“嗟来之食”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事例来论证中心论点,事实确凿,说服力强,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4.(2分)示例:

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抗元,失败后被俘,只要投降就可以获得官职,妻子和孩子也能重获自由。

但是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毫不动摇,慷慨激昂,用傲骨谱写了一曲正气之歌。

六、(2019原创)阅读下面一篇议论文,完成问题。

(11分)

拯救“失写症”

尹长森

①你是否遭遇过“提笔忘字”的尴尬?

某研究机构的一项社会调查数据显示,在接受问卷调查的2301人中,只有38.1%的受访者每天都会写字,62.8%的受访者遭遇过提笔忘字的困扰,85.7%的受访者认为当下有必要强调手写字的重要性,可见,“失写症”成为亟待重视的社会现实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也曾发出“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的呼吁,百余位政协委员联名倡议,唤起民众对汉字的重视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②拯救“失写症”,需要在传承中重视汉字的文化内涵,在与当代文化结合的过程中谋求创新发展,让汉字焕发魅力。

历史上,这也正是汉字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一大动力。

③正确认知汉字和书法的文化内涵是基础。

汉字只是书写和表达工具而已吗?

当然不是。

古人造字时,把传统伦理道德的标准融入其中,方正的汉字满整端直、安静敦重,通过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匀称的结构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美观、灵动、天真,正能给人一种品德教育。

此外,阴阳相生、刚柔相济、虚实相间、计白当黑、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等等,作为汉字重要表现形式的书法中常见的矛盾关系无不体现对立统一的哲学观念。

“违而不犯,和而不同”“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等原则,也体现出了温柔敦厚、谦谦君子的形象和道德指引。

④当下社会充满着变化和诱惑,浮躁已经成为当前文艺领域最突出的问题。

这种氛围导致人们坐不稳、静不下。

当此之时,接触优雅的汉字、养心的书法,能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追求,引导大家克服浮躁、向美向善。

⑤然而,有人发现,他们并不能在当前的一些书法作品中看到真善美了。

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原来,一段时间以来,有人打着“创新书法”的旗号刻意求怪、博出位,所书的汉字给人以歪歪扭扭、龇牙咧嘴的印象,看不懂、摸不透。

这就给人们尤其是年轻人造成了错误印象和行为引导,开始萌生“写不好也罢了”“不写也罢了”的想法。

⑥可见,书法一定不能“任性”地“创新”。

试看中国历代优秀书法,哪个不是眉目清秀、结构匀称?

历史上每次被人们认同的书体创新,例如近现代的启功新米字格书体、刘炳森的隶书等,又哪个不是讲究“法度”和线条美?

千百年来的中国书法,无不继承着和谐、自然之美,给人们带来涤荡心灵的愉悦和审美享受。

⑦书法创新须“入得其内,出乎其上”,在掌握传统书法用笔和汉字结构的前提下,与当今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反映人民精神面貌,体现时代的大美和大爱。

事实上,书法不否定阴柔美和残缺美,但刻意求怪的“审丑”书法绝不应该成为主流。

⑧黑格尔曾说:

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

当下民众的“失写症”不仅仅是技术变革和民众不重视的结果,更与审美教育缺失、文化创新能力不足等相关。

拯救“失写症”,关键在于让民众懂得汉字之美、愿意提笔写字。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1月04日)

1.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分)

 

2.阅读第③~⑦段,说说中国书法从哪些方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

(4分)

 

3.“这种氛围导致人们坐不稳、静不下。

当此之时,接触优雅的汉字、养心的书法,能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追求,引导大家克服浮躁、向美向善。

”中“这种氛围”“当此之时”分别指的是什么?

(2分)

 

4.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上文,谈谈如何才能拯救“失写症”。

(3分)

材料一:

现在人们经常谈论汉字危机。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存在一个错觉,过去汉字很纯粹,使用汉字运用汉语的人都是用它来写作,创作书法艺术。

而今天,大部分人使用汉字是用来交流,毫无文采。

材料二:

国学大师钱穆说过,汉语之美在于“精”。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仅10个字,不仅使我心与天地大生命融凝合一,又兼及自然科学。

着语不多,会心自在深微处。

六、(11分)1.(2分)拯救“失写症”的关键是让民众懂得汉字之美、愿意提笔写字。

2.(4分)①体现出了温柔敦厚、谦谦君子的形象和道德指引;②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追求,引导大家克服浮躁、向美向善;③体现了和谐、自然之美,给人们带来涤荡心灵的愉悦和审美享受;④反映人民精神面貌,体现时代的大美和大爱。

3.(2分)“这种氛围”指当下社会充满着变化和诱惑,浮躁已经成为当前文艺领域最突出的问题。

“当此之时”指在这种氛围下人们坐不稳、静不下的时候。

4.(3分)①正确认知汉字和书法的文化内涵;②书法创新不刻意求怪、博出位;③懂得汉字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