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小结知识点归纳新教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7297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小结知识点归纳新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小结知识点归纳新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小结知识点归纳新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小结知识点归纳新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小结知识点归纳新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小结知识点归纳新教材.docx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小结知识点归纳新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小结知识点归纳新教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小结知识点归纳新教材.docx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小结知识点归纳新教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知识小结知识点归纳

第五单元知识小结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搂(lǒu) 揪(jiū) 扳(bān) 铸(zhù) 颧(quán)

揩(kāi) 浆(jiāng) 袱(fú) 蘸(zhàn) 诈(zhà)

怔(zhèng) 堪(kān)

(2)难写的字

“挠”:

右部的“尧”不要多写一点。

“喉”:

“亻”右部没有一小竖。

“浆”:

下面是“水”,不是“氺”。

“馅”:

右下部是“臼”,不要写成“白”。

(3)多音字

 屏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摔跤 欺负 抓挠 破绽 脚腕 扳不动 肢体

无疑 格局 监生 侄子 喉咙 粉刷 刷浆

师傅 绝活 派头 包袱 手法 鼓点 屏障

芝麻 神圣 露馅儿 难堪 有诈 傻小子

发怔 一叉一搂 手疾眼快 精神抖擞

仰面朝天 不可侵犯 轰然倒塌 一模一样

半信半疑

(2)近义词

立刻~马上 欺负~欺凌 破绽~漏洞

挺脱~结实 计划~盘算 威严~威武

出色~卓越 结实~壮实 问候~慰问

穿梭~穿行 吩咐~嘱咐 登时~顿时

规矩~规则 派头~架势 清脆~响亮

搜索~搜寻 侵犯~侵略 发怔~发呆

半信半疑~将信将疑 天衣无缝~万无一失

考试点睛:

近义词辨析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的考点。

常见的考查形式:

(1)写出词语的近义词。

(2)把几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分别填入句子中。

(3)写出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3)反义词

退后➝前进 手疾眼快➝笨手笨脚

精神抖擞➝萎靡不振 挺脱➝虚弱 直硬➝柔软

出色➝平庸 结实➝虚弱 侵犯➝保卫

清爽➝沉闷 雪白➝漆黑 稀溜溜➝稠糊糊

天衣无缝➝漏洞百出 平平整整➝坑坑洼洼

一模一样➝迥然不同

(4)词语归类

①量词

一块疤 两茎灯草 一屋人 一盏灯 一个规矩

一间屋子 一个小包袱 一身黑衣黑裤

一面雪白的屏障 一袋烟 一碗茶

②修饰词

高等的车夫 铁扇面似的胸 直硬的背

最出色的车夫 四四方方的小包袱 白得透亮

白得清爽 衔接得天衣无缝 不可侵犯的威严

如山般的形象

③动词

使巧劲 下冷绊子 占上风 塌了腰 合了裆

杀好了腰 睁得滴溜圆 揩揩眼泪 伴着鼓点

和着琴音

④特殊词语

ABB式词语:

红扑扑 稀溜溜 

类似的词语:

软绵绵 硬邦邦 脆生生

二、四字互为近义词的词语:

手疾眼快

类似的词语:

见多识广 东奔西走 高瞻远瞩

一✕一✕式的词语:

一模一样

类似的词语:

一心一意 一板一眼 一唱一和

描写人物精神状态的词语:

精神抖擞

类似的词语:

气宇轩昂昂首阔步容光焕发斗志昂扬

二、佳句积累

1.动作描写

(1)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这是对严监生咽气前的一段描写。

严监生病得很重,尽管这样,他还伸出两个手指头,惦记着什么,为下文他的吝啬鬼形象作铺垫。

(2)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这些是对刷子李刷墙动作的细致描写,写出了他的娴熟与优雅,透着自信与潇洒,给人的感觉不是在刷墙,而是一位艺术家正在创作一件伟大的作品。

2.外貌描写

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

这里描写了祥子的外貌,从“铁扇面似的胸”和“直硬的背”可以看出祥子的强壮。

3.比喻句

(1)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这句话写出了墙壁被刷子李刷过后的效果,更加衬托出他高超的技艺。

 

(2)俩人把“抢”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

“公鸡鹐架”形象地写出了两个人虎视眈眈、各不相让的情景。

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刻画出了两个孩子好胜和可爱的儿童形象。

三、考试热点

1.《人物描写一组》重点段落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出现,描写方法及对句子的理解常以填空的形式出现。

2.《刷子李》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常作为课内阅读出现。

四、“1+X”阅读

推荐篇目:

冯骥才《苏七块》

推荐理由:

《苏七块》讲述的是一个传奇的正骨医生,他的正骨手法,不像治病,倒更像变魔术。

他给人正骨快速又不痛苦。

医术高明的人,在天津卫挂头牌,但是这个苏医生有个规矩:

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圆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绝不搭理。

苏七块的外号也正从这来。

本章叙事一波三折,曲折动人。

选材精当,借小事表现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

语言本色朴素,活泼幽默,极富表现力。

阅读方法: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可以结合本单元的学习,看看作者运用了哪些刻画人物的方法,和老师、同学交流学习。

 

二、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周恩来妙答美国记者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

那位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

“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

”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

“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

我无功不受禄,就拒收。

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

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

”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就是个典型的事例。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无功不受禄:

________。

②哑口无言:

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无意——________     喜欢——________

(3)对于美国记者的问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4)周总理的回答妙在哪里?

【答案】

(1)没有功劳就不应该得到报酬;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

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2)有意;厌恶

(3)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总理:

你们中国人怎么连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

(4)周总理说钢笔是朝鲜朋友的战利品,说明美国是侵略者,被我们中朝人民打败了。

这正好揭示出美国不光彩的一页,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解析】【分析】

(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无意:

不是有意的。

喜欢:

愉快,高兴。

(3)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领悟出美国记者问话的弦外之意。

(4)要结合上下文来分析,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总理:

你们中国人怎么连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

周总理说钢笔是朝鲜朋友的战利品,说明美国是侵略者,被我们中朝人民打败了。

这正好揭示出美国不光彩的一页,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故答案为:

(1)①没有功劳就不应该得到报酬。

②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

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2)有意、厌恶(3)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总理:

你们中国人怎么连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

(4)周总理说钢笔是朝鲜朋友的战利品,说明美国是侵略者,被我们中朝人民打败了。

这正好揭示出美国不光彩的一页,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4)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雪山小太阳

   “夹金山高又高,坚持一下胜利了!

翻过雪山是晴天,嘿!

太阳暖和和,战士笑呵呵……”这歌声穿透风雪,驱散寒冷与疲惫,给前进中的队伍带来阵阵暖意。

   这名唱歌的女战士是红军队伍里最小的卫生员。

一路上,她把行进中的故事编成歌(遥 谣)鼓舞大家前进。

翻雪山时,同行(xíng háng)的大姐送给她一件红毛衣,她高兴极了,穿着这件长及膝(xī qī)盖的红艳艳的毛衣在队伍里跑前跑后,在雪地里分外耀眼,大家就叫她“小太阳”。

   红毛衣也抵挡不住寒冷的侵袭,“小太阳”的脚步也越来越迟缓了。

突然,“小太阳”停了下来,看到路边一个受伤的战士正把头埋,进臂弯里打瞌睡。

在这里,停顿就意味着死亡。

“小太阳”拼命地摇着他,受伤的战士只是含混不清地说:

“冷,冷……”

   队伍依然缓缓地前进着。

有人突然发现,队伍里不见了“小太阳”的身影。

战士们到处寻找,在半山坡的雪地里,大家看到“小太阳”静静地躺着,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气息。

她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军衣,小小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

她那件红艳艳的大毛衣,穿在一个受伤的战士身上。

受伤的战士流着泪回忆说:

“我困乏时坐在雪地里,只觉得有人在拼命地摇我,对了,我还听见了熟悉的歌声:

“翻过雪山是晴天,嘿!

太阳暖和和,战士笑呵呵……”所有人都沉默了。

受伤的战士脱下红毛衣,郑重地盖在“小太阳”身上。

红毛衣像“小太阳”快乐的笑脸,绽放在茫茫雪地中。

仰首望去,峰顶已经微现阳光,太阳红彤彤的,照在皑皑白雪之上,映出一道道金色的光芒。

(1)选择短文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歌________(遥 谣)    同行________(xíng háng)    膝________(xī qī)盖

(2)大家为什么叫最小的卫生员“小太阳”?

(3)读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联系《七律长征》中的诗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4)短文结尾有什么寓意?

【答案】

(1)谣

;xíng

;xī

(2)“小太阳”既是小姑娘的红毛衣,又是她美好精神品质的象征,在那冰封雪地的日子里,一件红艳艳的毛衣代表了小姑娘的热情与奔放,给每个人带来了信心和光明。

(3)体会出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勇于战胜一切的顽强斗志。

(4)这里的“小太阳”不仅仅指自然界的太阳,而主要喻指文中的小姑娘身上所具有的一种美好的品质。

在红军过雪山那样艰难的日子里,小姑娘身上始终洋溢着热情与活力,就像一轮灿烂的小太阳,散发着光和热,温暖着每个人的心胸,使大家充满信心,看到光明和未来。

【解析】【分析】

(1)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

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4)本题考查结尾的寓意。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

(1)谣、xíng、xī

(2)“小太阳”既是小姑娘的红毛衣,又是她美好精神品质的象征,在那冰封雪地的日子里,一件红艳艳的毛衣代表了小姑娘的热情与奔放,给每个人带来了信心和光明。

(3)体会出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勇于战胜一切的顽强斗志。

(4)这里的“小太阳”不仅仅指自然界的太阳,而主要喻指文中的小姑娘身上所具有的一种美好的品质。

在红军过雪山那样艰难的日子里,小姑娘身上始终洋溢着热情与活力,就像一轮灿烂的小太阳,散发着光和热,温暖着每个人的心胸,使大家充满信心,看到光明和未来。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