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教案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9697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卫填海》教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卫填海》教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卫填海》教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卫填海》教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卫填海》教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卫填海》教案3.docx

《《精卫填海》教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卫填海》教案3.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卫填海》教案3.docx

《精卫填海》教案3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精卫填海|人教(部编版)

教学课题

精卫填海

课时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故事内容。

2、借助注释翻译课文。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初步进行自主、合作学习,进行思、说、读的训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勇敢”的行为,学习这种精神,培养正义感。

2、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

重点

精卫的勇敢行为

难点

1、引导学生认识精卫的行为是怎样的行为。

教学练习设计分层

 

教具

 

德育融透点、渗透点、结合点

按既定的目标坚毅不拔地奋斗到底

绿色教育结合点

勇敢

教学过程:

一、阅读原文

  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二、译文

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

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

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三、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1、精卫填海这篇文章与夸父逐日同出自我国最早的地理书

( 山海经     )

2、精卫是一只什么样的鸟?

(用原文回答)

其状如乌,纹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

3、“精卫”以前叫什么名字?

为什么会变成鸟?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帝断其首   断

(2)乃以乳为目   为

(3)文首,白喙   文

(4)以堙于东海   堙

答案

断:

斩断

为:

作为

文:

通“纹”,有花纹的

堙: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

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

(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3)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女娃在东海游泳,淹死在里面,死后化为精卫。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的一项是(A)其他三项都是“的”

A葬之常样之山B不能称前时之闻

C常衔西山之木石D于厅事之东北角

7、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神话故事,表现了远古人们怎样的精神?

后来人们常用“精卫填海”这句成语,比喻按既定的目标坚毅不拔地奋斗到底。

四、教学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一个勇敢的、坚定的、顽强的、不畏艰险的精卫。

象《精卫填海》这样启迪我们做人,丰富我们情感的神话故事还有很多,例如:

《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夸父逐日》……让我们课后走进更广阔的神话世界,去阅读更多更好的神话故事。

五、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改写成600字的故事。

【传说故事】

  据说中原北边,有一座发鸠山,它在山西省东南部的长治市长子县,漳河就是从发鸠山流出来的。

  发鸠山上有一种柘树,样子像桑。

柘树林里生活着一种小鸟,叫“精卫”。

  精卫鸟的身子黑黑的,有点像小乌鸦。

可是它的嘴白白的,爪子红红的,脑袋上还有花纹。

它常常叫着自己的名字:

“精卫!

”声音很凄厉,所以人们叫它“精卫鸟”。

  发鸠山在长子县的西面,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的石子、树枝往东飞,飞到东海,就把石子、树枝扔到海里,然后再回来叼。

  它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这里有一个悲惨的故事。

  精卫本来是太阳神“炎帝”的女儿,是个没成年的小姑娘。

中原人把孩子叫做“娃”,这个小姑娘,大伙儿都叫她“女娃”。

  炎帝不但管太阳,还管五谷和药材,因此,他的另外一个名字叫“神农”。

有时候,人们把他的两个名字连起来,叫他“神农炎帝”。

神农炎帝的事情很多,每天一大早,他就要到东海去指挥太阳升起,一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家。

  女娃是个懂事的好孩子,爸爸不在家,她就自己玩。

她常常穿着一双小红鞋跑到田野里,把很多花插在自己头上,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她在田野里看着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高高兴兴地沐浴着阳光,欣赏着周围的一片生机。

万物在阳光下生长,鸟兽在阳光下欢腾,她感到很自豪,因为大地的光明和温暖是她爸爸带来的。

  有时候,她跑到东海边上去看日出,当她看到霞光万道、光芒四射,一轮红日从海面上跳出来的时候,她喜欢极了。

因此很想去看看东海以外太阳升起的地方。

  可是,女娃太小,炎帝不能带她去。

因为太阳升起的地方在东海以外几亿万里的“归墟”,那地方很热很热,小孩子受不了。

  女娃老是因为这件事生气。

神秘的归墟太吸引人了。

有一次,她不听话,等爸爸走了以后,自己跳到东海里向归墟游去。

  游啊,游啊,起先她很快活,游得很起劲。

后来越游越远,不料,一阵风浪袭来,把女娃吞没了。

  女娃沉入了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可是,女娃的精魂没有死,她恨海中的恶浪,她的精灵化作小鸟,头上的野花化作脑门的花纹,脚上的小红鞋变成了红爪,她发誓要填没东海!

  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精卫就和海燕结成配偶,繁衍后代,让自己的精神世世代代流传下去,以继续填海的事业,直到把大海填平为止。

精卫和海燕生下的孩子,雌的就像精卫,雄的就像海燕。

  精卫鸟一刻不停地从西山衔来石子和树枝,往东海扔。

早也扔,晚上扔,今天也扔,明天也扔,即使遇到狂风暴雨,它也在风雨中穿行。

有时候,它离水面太近了,海上的恶浪又一次把它吞没,可是,它仍然不罢休,还有新的精卫鸟继续来填海。

  精卫填海的事惊动了天神。

水神共工很佩服精卫的精神,于是就降下洪水,把高原上的泥沙冲进大海,把海水都搅黄了。

于是,人们把东海北部发黄的海域叫做“黄海”。

 当大海发觉自己真有被填平的危险时,赶紧采取措施,把那些泥沙用潮汐推向岸边,泥沙在岸边沉淀下来,就形成了海涂。

海涂厚了、大了,人们就把它匡围起来,改造成良田。

  人们忘不了这片土地是精卫填海而来的,就教育自己的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要爱鸟、护鸟,学习精卫精神,矢志不渝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去奋力拼搏。

课后小结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13.《精卫填海》人教(部编版)

13.《精卫填海》课堂实录

师:

同学们,你们日常见过的鸟儿都是什么样的?

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

生:

机灵的!

生:

活泼的!

生:

自由自在的!

生:

欢蹦乱跳的!

师:

同学们,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鸟儿都是自由自在的,欢蹦乱跳的。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只不一样的鸟儿,(出示图片)大家来看,这只鸟儿和你平日见到的鸟儿有哪些不一样?

(生观察后回答)

生:

我觉得这只鸟儿的眼神有些愤怒!

生:

它的表情像是要复仇!

师:

同学们,这只不一样的鸟儿名字叫精卫,它是从《山海经》里飞出来的。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话(出示),了解一下《山海经》这本书。

这部书最重要的价值之一就是为我们保存了大量的神话传说。

其中《精卫填海》就是其中的一个。

(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思考后提问)

生:

精卫鸟儿为什么要填海?

生:

精卫是什么样的?

生:

精卫在哪里填海?

师:

答案都在文章中,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生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指两名学生读,都读得很流利。

师:

大家齐读一遍!

师:

老师听出刚才有个同学有一个字音读得不够准确,“常衔西山之木石”中的“xian”,“衔”是什么意思?

生:

用嘴巴叼着。

师:

刚才那个同学重读一边这句话。

生: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凐于东海。

师:

现在请同学们对照注释,轻声读课文,看看你能弄明白什么?

(生自由读,边读边看注释。

师:

读完了吗?

同学们一起来交流一下,看看我们都弄明白了什么

生:

我弄明白了这只鸟儿的样子。

它的样子像乌鸦,脑袋上有花纹,嘴壳是白色的,脚是红色的。

生:

我弄明白了“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娲。

女娲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凐于东海。

师:

这句话讲的是精卫的来历。

你继续说。

生:

它本来是炎帝的小女儿。

她去东海游玩,被水淹没了,没能回来,所以就变成了精卫,它经常从西山上衔来树枝和石头,用来填埋东海。

师:

同学们真棒!

能自己弄明白这个故事的大体意思。

现在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然后试着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讲一下这个故事。

生:

炎帝的小女儿东海游玩,被水淹没了,没能回来,所以就变成了精卫,它经常从西山上衔来树枝和石头,用来填埋东海。

师:

同学们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儿?

它为什么要填埋东海?

生:

它为了不让别人再淹死在东海,它很关心别人。

师:

用个什么词语更合适?

善良,是吧?

生:

它很勇敢。

师:

它明明明知道东海很难填埋,他却坚持去做?

这是?

生:

不屈不挠。

师:

对,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来,大家一起看一下这一段。

(师生一起来学习)精卫鸟儿就是这样一个勇敢善良、不屈不挠的神话形象。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诵读这篇文章吧。

教师范读。

学生诵读。

师:

大家能不能试着背诵一下?

学生练习背诵。

师:

背过的同学合上书背诵。

没背过的同学可以照着书读。

大家一起来一遍。

师:

《山海经》除了《精卫填海》之外,还有很多个神话故事。

看这些图(出示),大家能不能猜出是哪个神话故事?

生:

第一幅图是后羿射日!

生:

第二幅图是夸父追日!

生:

第四幅图是愚公移山!

师:

这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我是在课外书上看到的。

师:

真棒!

第三幅图老师告诉大家,是神农尝百草。

师:

《山海经》里有很多有趣的神话故事,希望同学们课后去读一读。

古文比我们的白话文语言更简练,意蕴更丰富。

希望同学们能爱上我们的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更多的营养,来丰富我们的头脑。

下课!

四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3《精卫填海》人教(部编版)

13 精卫填海

导学案设计

课题

精卫填海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帝、曰”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少”,会写“帝、曰”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够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精卫填海的故事。

4.学习精卫不畏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知道人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赞扬精卫填海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精卫不畏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

2.能够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精卫填海的故事。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搜集神话及《山海经》的资料。

(师生)

3.熟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看图导入,激发兴趣(用时:

3分钟)

1.出示图片:

一只小鸟在辽阔的大海上,投石子,扔树枝。

2.提问: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猜测一下它为什么这么做?

3.揭题并相机板书课题:

精卫填海。

4.指导学生看题目质疑。

1.学生认真观察图片。

2.汇报交流自己看到的内容,其他学生补充。

3.齐读课题。

4.学生质疑。

预设:

(1)精卫是谁?

“填”是什么意思?

(2)精卫为什么要填海?

(3)精卫是怎样填海的?

结果怎样?

1.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图片。

 

2.指导学生读准“填”的字音。

 

3.学生看题目质疑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用时:

20分钟)

1.出示学习要求,指导学生按照要求学习。

(1)学习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读一读。

(2)带着刚才的疑问读文,并想一想:

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想好后先和同桌说一说。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检查学生字词的掌握情况,相机正音。

3.引导学生再次读文,要求读准字音,尽量把课文读流利。

1.按照要求学习。

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字词,自学字词,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生字表,可以借助工具书或与同学、老师交流解决。

 

2.小组内自学生字,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如:

采用换偏旁法记忆“返”;运用比较法记忆“曰”和“衔”等。

3.指生认读,纠正字音。

1.“少”是多音字,要提醒学生注意。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3.初读课文时,教师可范读课文,引导学生用“/”画出停顿。

三、朗读课文,读准读顺(用时:

10分钟)

1.引导学生试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生尝试朗读。

3.组内朗读。

4.引导学生赛读。

5.指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

1.试着朗读课文。

同桌互读。

2.朗读评议。

3.小组内轮流朗读,读好停顿。

4.竞赛朗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5.齐读、分组读、自由读。

  学习文言文时,教学中要把“读”放在第一位,给学生大量的朗读时间,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为理解内容做好铺垫。

四、指导书写,培养习惯(用时:

7分钟)

1.出示“帝、曰、溺、返、衔”的生字卡片。

2.出示生字“溺”。

指导学生观察:

这个字有什么特点?

3.范写生字“溺”。

4.指导学生书写剩余的字并评价。

1.开火车朗读生字并组词。

2.观察字的结构,说出这个字的结构特点——左窄右宽,了解这类字的写法。

3.认真观察老师的运笔方法,和老师一起书空。

4.认真书写,力争规范、正确书写,写好后集体评议。

  提示学生带有“氵”的字多数与水有关;“弓”字三笔写成,第二笔是横。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揭示课题,复习导入(用时:

5分钟)

1.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

习《精卫填海》。

2.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朗读。

3.听写本课生字。

4.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1.齐读课题。

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3.在听写本上规范书写生字。

4.自由读、分组读、赛读、齐读。

1.学生朗读字词时要相机强调部分生字的读音。

2.在学生听写后,引导学生回顾这几个字的易错处,强化学生的记忆。

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用时:

30分钟)

1.引导学生交流学习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2.指导学生小组内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3.汇报交流,相机指导。

学习第一句话:

(1)指导学生汇报对第一句话的理解。

(2)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区分“少女”古今意思的不同。

理解“之”的意思。

(3)引导学生思考:

读了第一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4.学习第二句话:

(1)指导学生汇报对第二句话的理解。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两个“于东海”的不同。

(2)引导学生思考:

读了第二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①相机出示精卫填海的图片:

看到这张图片,你能联想到什么?

②思考:

大海和精卫鸟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

③讨论:

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精卫鸟?

5.想一想:

人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赞扬精卫填海的精神?

6.简介《山海经》并推荐阅读。

1.汇报自己知道的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2.自己理解后,在小组内学习交流。

3.汇报交流学习所得。

汇报对第一句话的理解。

(1)朗读第一句话。

(2)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第一句话的意思。

(3)思考后汇报,其他学生相机补充:

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4.学习第二句话:

(1)朗读第二句话,小组交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女娃在东海游玩时被淹死了,死后变成了精卫鸟,经常衔西山的木石填东海。

(2)组内交流后汇报:

①看图片尽情发挥想象。

②同桌模仿精卫鸟和大海进行对话表演。

③小组内讨论交流。

5.讨论交流:

人们通常在“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这种情况下赞扬精卫填海的精神。

6.了解《山海经》。

1.在学生汇报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后,教师相机在黑板一侧板书方法。

 

2.学生在小组内学习时,教师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并要深入各组相机引导点拨。

 

3.学生汇报时,教师不要急于总结,要把时间留给其他学生补充。

 

4.大海和精卫鸟的对话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的表演中。

5.介绍《山海经》时,教师要灵活些,挑选其中有名的神话故事进行介绍,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

三、总结全文,拓展阅读(用时:

5分钟)

1.总结全文,尝试背诵。

2.拓展作业。

(1)回家后把《精卫填海》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2)借阅《山海经》。

1.畅谈自己的收获,比赛背诵。

2.

(1)回家后把《精卫填海》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2)借阅《山海经》,和家人分享其中的故事。

  建议学生阅读《山海经》中自己喜欢的故事,并把故事讲给喜欢的人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