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模块第二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8699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11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基础模块第二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语文基础模块第二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语文基础模块第二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语文基础模块第二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语文基础模块第二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基础模块第二册教案.docx

《语文基础模块第二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基础模块第二册教案.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基础模块第二册教案.docx

语文基础模块第二册教案

五年高职1101、1102班

第一次课《包身工》

夏衍

教学目标

1.了解包身工的涵义及包身工制度。

2.学习《包身工》的写作手法。

A.刻画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B.艺术构思;C.细节描写;D.语言风格。

3.了解《包身工》的影响。

一、作者作品介绍

夏衍先生原名沈端先(1900——1995),优秀剧作家,戏剧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主要进行话剧和电影创作,长期而多方面从事创作实践。

著名的电影剧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并改编鲁迅《祝福》、茅盾的《林家铺子》为电影剧本。

解放后任文化部副部长。

《包身工》发表于1936年6月上海《光明》月刊创刊号,是作者仅有的一篇报告文学作品,但在我国报告文学发展史上有较大的影响。

文学在我国是三十年代新兴的一种文学样式。

它以散文手法报导真人真事,它的特点是新闻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

它的新闻性表现为严格的真实性、报导的时间性以及内容的倾向性,它的文学性主要在于语言优美形象生动。

《包身工》之前的报告文学往往存在偏重事实报导而缺乏艺术加工的弊病,而夏衍先生提炼生活中材料真实而生动,富有鼓动性,成为名副其实的报告文学作品,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作者夏衍先生当时为了写《包身工》这篇文章,选择一家日本工厂,名叫“三井系”,当时作者靠厂里一位朋友帮忙,以“外头工人”的身份混进工厂,并且对包身工的生活进行观察。

他每天早上四点半左右出发,从上海郊县步行至三井系工厂。

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他总在工房周围兜来兜去引起带工头的注意,认为他是“挑乱”来了,戒备很森严,夏衍先生只好中止对包身工的观察。

二、分析课文

1、了解包身工的生活

一)住房:

“七尺阔,十二尺深”,约为9个平方多。

“在不到十个平方的房间里”住着十六七个人;

平均居住面积是0.6个平方

房间除了作寝室外,还作“吃喝拉撒”用,生活如猪猡。

二)生活安排:

作者描写了包身工起订时的混乱情景,紧张忙乱。

她们为何这么紧张,可以慢点吗?

作息时间:

四点一刻:

起床要做多少事?

其忙乱程度可想而知

五点上工

中餐及午休一小时

下午六点收工

除了十二小时强劳动,还有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务,而她们的年龄与在座的同学的年龄差不多。

恶劣的生活条件,繁重的体力劳动,严重摧残着这些未成年少女的身心健康。

在这样的环境里,她们变得麻木,像机器一样。

差不多失去了作为女性最起码的羞耻感。

三)生活条件

“穿”——穿着短衣,上面是褪了色的油脏了的湖绿乃到青莲的短衫,下面是无色或是柳条的裤子。

长头发,很多还梳着辫子。

破脏的粗布鞋,缠过而未放大的脚,走路也就有点蹒跚的样子,

“吃”——早晚吃粥,中午干饭。

中午的饭和晚上的粥,由老板差人给她们送进工厂里去。

粥,它的成分并不和一般通用的意义一样。

在南方,碎米和豆渣根本就是猪食。

“住”——每间工房七尺宽,十二尺长——面积约9.32平方米。

要容十六、七个人,吃喝拉撒睡都在这里。

“行”——她们没有自由,只能在严密监视下往来于工房与工厂之间,两点一线。

可见所谓“供给住食”用“饲养”一词更符合实际——猪狗不如的生活。

2、带工老板如何压榨包身工的?

一)“两年来带工老板从‘芦柴棒’身上实际已收入二百三十元钱了。

第三年若按第二年末的日工钱三角八分计算,并且就算是“芦柴棒”一年仅干340天,带工老板三年从她身上的收入是359块,除去包身费二十块,带工老板从“芦柴棒”身上至少榨取了纯利润339块。

每个带工老板带三十、王十甚至一百五十以上的包身工,三年至少可赚10170块钱!

多者可赚50850块钱以上。

全上海当年有24000以上的包身工,她们仅在三年之内至少被带工老板榨取了8136000块钱以上。

包身工身受日本资本家和带工老板双重剥削的,日本资本家获得会更多。

3、作者为什么要描写那个穿着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

被他连踢带骂吆喝起床的“猪猡”如此“懒惰”?

A:

豪华的不合时宜的穿着,揭示了那个男子的身份、地位和内心世界,与包身工们“衣服破烂”形成鲜明对比。

在恶劣的劳动环境(音响、尘埃和湿气)的威胁下,经党挨打受罚而又只有两粥一饭的包身工们,每天从事繁重的工作长达十二小时,因而身体衰弱、精疲力竭,而“清晨四点一刻”那么早就又得起床,难免一些人一时起不来。

但这不能说明包身工们懒惰,反而和包身工们所受的非人折磨和牛马般的生活,充分暴露出包身工制度的黑暗。

4、包身工们的“女性所有的那种害羞的感觉”为什么“似乎已经迟钝了”?

她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

为什么朝夕相处两年多的同伴却“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

”这合不合情理?

A:

这些都是一些反常的现象,是当时包身工们被压近得麻木不仁的悲惨生活的写照,完全合乎当时特定的“情理”。

5:

她们是如何沦落到这种地步的?

A:

在家乡无法活命,又受骗签下了“包身契据”,所心“她们的身体”“包给了叫做‘带工’的老板”,成了“替带工赚钱的‘机器’”。

在“包身契”上早已写明“生死疾病,一听天命”。

当女孩子真的有事时,她们真的没脸见人了吗?

6:

“包身工”制度是如何造成的?

它形成的政治经济原因是什么?

6-8由包工头“招工”的实例指出包身工制度的起因

12-17由“芒柴棒”等人的实例分析包身工制度得以发展的三个原因。

24、25以大量确凿的数据阐明包身工制度发展的实况。

19-23以包身工所受的三大威胁和三大罚规为例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我们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包身工制度的形成原因及本质有了一个全面、概括地的了解,那么对于具体的例子也就是书上所说的点面结合的中典型人物“芦柴棒”、“小福子”遭遇:

烧火、生病、抄身、挨罚。

这样写的作用是:

具体形象的面上的材料使课文的内容充分,典型突出的点上的材料使课文内容深刻鲜明。

点面结合,相得益彰,增强了课文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二次课《故都的秋》

郁达夫

教学目的:

一、引导同学通过作者故都所特有的秋景的描写体味故都的秋的清、净、悲凉,领悟作者的内心深处的悲凉,并感受作者对故都的眷恋与挚爱。

二、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了解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课堂引领学生品读,考虑三个方面。

1、提供阅读帮助。

包括作者简介与欣赏散文方法的介绍。

2、指导具体品读。

首先落到教材实处;其次要进行必要的迁移。

3、启发再行感悟。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语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由盛而衰的季节。

在我国文人笔下既有“轻寒正是可人天”的惬意;“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畅快;也有“悲哉,秋之为气也”的“悲”;“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愁;“天凉好个秋”的无奈……可见,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心境的人,对秋天有不同的感受。

二、简介作者

郁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代表作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1913年,郁达夫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爱国热忱。

”1921年,郁达夫与郭沫若等人组织了创造社。

后来,郁达夫参加了“左联”。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经新加坡,流亡到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斗争,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本文写于1934年,当时我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年代:

日本侵略者长驱直入,国土沦丧;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剿杀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这一切在作者内心投下了忧虑和落寞的阴影。

由于受到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过着游山玩水的隐逸生活。

这期间,作者写了大量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故都的秋》便是1934年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后,写下的一篇优美的散文。

讨论题目的含义

明确: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不写“北平”,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三、阅读散文,离不开这五个方面:

把握情感、探究情缘、整理情物、挖掘情言、鉴赏情艺。

四、整体把握

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思考:

1、本文写故都的秋,是紧扣住什么来写的。

2、理清结构。

明确:

1、本文是紧扣“清”、“静”和“悲凉”来写的。

问:

故都秋的“清、静、悲凉”表现在作者笔下的那些人事景物上呢?

速读课文,找出相应的段落,并概括出5个画面的内容。

明确

(1)院中的晨景(2.)槐树的落蕊(3)秋蝉的残声

(4)秋雨话秋凉(5)秋树的奇景

2、结构

五、课文鉴赏

1、第一自然段最后说“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这里的“秋味”指的是什么?

明确:

秋味即“清”、“静”和“悲凉”。

2、第二段中的“半开半醉”用来形容什么?

明确:

形容南方的“秋味”不足,看不饱,尝不透,赏不足。

3.分析五幅秋景图

院中的晨景

本段写了那些景物?

这些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

这些景物同第一段中那处相呼应?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体会本段是怎样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的?

具体物象:

破屋浓茶小院碧天鸽声漏光残垣蓝朵秋草

作者欣赏的景物的特点:

天色——很高很高的碧绿的,给人一种明净高爽,天无纤尘之感,写出了“清”。

鸽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写出了“静”。

日光——一丝一丝漏下来的,阳光本是给人温暖和希望的,作者却让它多了几分冷落与萧条。

牵牛花——蓝朵,欣赏的是冷色调。

秋草——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感受到生命的衰竭与凄凉。

还有作者赏秋的背景——破屋残垣小院

景语皆情语,在清、静、悲凉的景后是一颗清、静、悲凉的心。

——以情选景,情景交融,景语皆情语。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其中“每、总”让我们感受到什么?

——作者对故都的眷恋。

在故都,火一般的香山红叶,明镜似的昆明湖水,何尝不能映照出“秋”的倩影?

”文章第三段开头,作者写“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这些名胜之秋只寥寥数语,为什么写普通院落,市井之秋却不惜笔墨呢?

明确:

名胜之秋是历来文人吟咏的对象,难以表现新意。

而且著名景点游人云集,难以表现作者所追求的“清”、“静”,笼罩着淡淡的“悲凉”的意境和感情。

而最主要的是,作者凭其敏锐的观察力,从人们熟悉的常景中挖掘出其中存在的特殊意味。

使人深切地感受到秋意之于北京,果真是无处不在的。

他的色与味来得特别浓,意境与姿态来得特别深沉动人。

槐树的落蕊

清: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

静: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悲凉:

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这时的他,早已成为知名文人,正直的他曾多次遭到当局的通缉,人至中年的他“以没有一个归宿为可虑”,1932年1月4日他写了幅对联:

“岂有文章传海内,欲将沉醉换悲凉。

”33年的去杭州,天真地想图个消闲自在,圆个名士梦。

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年近不惑的他对人生的领悟——悲凉、落寞。

但作为爱国的知识分子,他的那份追求并没有泯灭,对脚下泥土的热爱并没有削减。

由落蕊而自己而时局,一种隐含的忧虑便油然而生,但又不便直说,于是,只好借“一叶知秋”的成语来曲折的加以表达。

——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情语见景语。

秋雨话秋凉

南方的雨没完没了;北方是天阴风来雨下,雨过云卷天晴;

人的穿着,人的背景,人的动作,人的神态,人的语调。

感悟到的是一种悲凉。

像样---息列索落

有风有雨声。

4、在描绘了五幅秋景图后,有一大段议论,这段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从记叙到议论,是由“”到“神”的一个深化的过程。

在记叙的基础上,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

使全文增加了理趣,不仅增强了文采,而且使文章含义更加隽永,耐人寻味。

5、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多次写到南国之秋呢?

明确:

写南国的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

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北国之秋的“浓”,以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六、总结写作特点

苏轼赞王维说,摩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郁达夫评朱自清说,朱自清散文如诗,读过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大家有什么感觉

——如诗如画。

我们正是在这情景交融中,感受着如诗如画的境界美

幅幅画面让我们感受故都的秋清、净、悲凉,是否感到凄凄惨惨,目不忍视?

——不是,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故都的热爱。

提问:

故都秋景丰富多彩,为什么选取上述秋景来写?

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来分析。

客观——秋天景物的自然色彩。

主观——1)社会环境的黑暗。

2)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

文人见落花而伤春,流水而感时。

他需要这样的景物来排遣、净化内心的忧郁烦闷,把复杂微妙而又难言的情怀寄寓秀丽的幽邃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的表达出来。

3)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就这样,作者以情选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情、景、理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感受到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疏朗不羁,挥洒自如的美。

七、小结

“一粒沙中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里,作者为我们选取故都的实景,在一椽破屋、一方小院中看漏光、秋草、蓝朵,听驯鸽的飞声,还有瓣瓣落蕊、声声蝉鸣、层层秋雨、枚枚秋果,把我们带到旧北京的寻常巷陌,体味秋的清、净、悲凉,在这字里行间感受到的是作者的真情,即对故都秋的挚爱,也有内心深处的悲凉。

作者曾说:

“要把情感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

”在这里情中有秋的落寞,秋中有情的眷恋,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第三次课《故乡的榕树》

黄河浪

一、教学目的 

体味本文“寄情于物”的写法并借鉴之。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启发学生领悟本文以榕树为眼前景与思乡情的触发点、联系点,并以此联想到诸多琐细平凡的故乡生活的 掠影,来表达自己真挚、浓烈而怅惘的思乡之愁。

 

三、具体的教学实施步骤 

(一)借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课堂教学。

 

(二)速读“自读提示”及课文来总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以设疑的方式导入课堂学习与讨论。

 

1.请学生根据“自读提示”提炼本文的主题,选材及写作特色。

(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2.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真挚、浓郁的思乡之情?

 

3.找出抒发浮想联翩的思乡之情的段落,并体会哪些词语写出了这种强烈而真挚的情感?

 

4、思乡之情包括了以下内容:

 

•小时候在“驼背”之船上的“水手”梦 

•有关“驼背”的古老传说 

•女人们对榕树之神的祈求及祖母的疼爱 

•农人们酷热时在榕树下的纳阴乘凉 

•儿时在榕树下度过的夏夜生活 

这些抒写出作者对故乡亲情、友情和乡情的眷恋、思念。

讨论以学生自圆其说为妥。

 

5.文章在描述完思乡的景物后,重在表现真挚、浓郁而怅惘的思乡之愁,请学生根据课文加以体会。

 

(让学生朗读有关的讨论文字,即208页末段头两句。

提问学生体会相应内容,即认识课文的叙事与抒 情的有机性。

) 

6.这种思乡情感的深沉、浓郁是贯穿课文始终的,请让我们再次借助朗读来加深体味。

 

(教师朗读204页末段,让学生齐读与之呼应的209页的末三段。

) 

(四)导入课堂练笔。

 

1.以点明板书内容含义为教学过渡,说明本文是典型的“寄情于物”写法,启发学生根据相应文字结合 自己的生活经历等写个仿写性的片断(例如可以幼时生活的某个场面、事物;或家乡的某个景物、生活中的某 个难忘的时刻或事情来写)。

 

2.在给一定的时间后请写好的学生当堂朗读,教师进行简要的评价。

 

(五)教学附记。

 

1.课堂讨论应注意渗透的问题。

 

A.标题与内容的关系 

故乡的景物诸多,但作者为什么如此偏爱榕树呢?

原来榕树一旦生长多年后,它的树枝可长成黑色的根须 直垂地下,当它扎入土中时,又成为新树干,这样一株会长成许多株。

这在乡民的生活里必然是上苍赐予的聚 集场所,孩子们玩耍的乐园了,一切乡情民俗也必然会在这里荟萃了。

 

所以标题一则体现出“寄情于物”的写作特色;二则也倾注了作者真挚、浓郁的思乡情感。

榕树正是这些 的体现与寄托之物,以此为题也便于景物描写的集中和情感抒发的浓郁感人。

 

B.材料的安排顺序与效果 

文章先借“榕树”这一事物来表现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再通过回忆发生在榕树下的往事来抒发对家乡 的眷恋、思念之情,虽形散而神聚,条理仍有机、分明。

 

C.如何看待“驼背”老树的传说、烧纸钱“祈求”树神和折树枝“祭祀祖先的神灵”等细节?

 

作者正是借写这些来形象、真实地体现出故乡的乡情与民俗,证明故乡人们的善良、正直,他们的淳朴、 可亲之处。

正因为如此,才让作者如此梦萦魂牵,对这些不应只从迷信角度片面看待之。

 

2.板书设计。

 

在“驼背”上的“水手”梦 

关于“驼背”的古老传说 亲情 令飘泊天涯的 故乡的榕树 女人的祈求及祖母的疼爱 友情 异乡游子 

农人们酷热时的纳阴乘凉 乡情 眷恋、思念 

儿时难忘的夏夜生活 

 

第四次课《风景谈》

矛盾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紧扣中心,描写多种风景片断,又以精辟的议论,把这些风景片断串在一起,连在一起,连成整体的写法。

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二)学习课文准确、精炼、生动的语言。

(三)了解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军民的生活,启发学生认识我们时代的真正的美,发扬民族精神。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篇散文是怎样用逐层深入的方式表现中心的?

分析:

第一层用骆驼队的出现引起沙漠风景变化的事实说明人是构成风景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二层用黄土高原的两个风景片断说明有人还不行,只有具有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才能构成美的风景。

第三层用石洞避雨和桃林休憩两幅画面来证明具有崇高精神的人不仅能构成美的风景,还能填补大自然的贫乏,增添景色,甚至创造第二自然。

第四层用朝阳下两个战士的形象证明象征民族精神的人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

文章叙议结合,每段议论都画龙点睛地点画了记叙的中心,文中的几段议论又体现了层进的关系。

(二)“风景谈”写出了什么?

分析:

“风景谈”即“谈风景”。

这里的“风景”既指自然风光、也包括人的活动,重点是主宰风景的人。

征服沙漠的人、充满崇高精神的人、民族精神化身的人,这三种人创造了新的风景”、新的世界,这就是所谓“第二自然”。

六幅“风景”画实际上先后写了延安军民的劳动、生活、学习、休憩和战斗,这是本文的“形”。

歌颂党领导下的延安军民崇高的精神境界是本文的“神”,即思想红线。

“形”与“神”的结合点是“风景”,寓政治于风景之中。

六幅“风景”画是按照下面的顺序排列的:

自然是伟大的——改造自然的人类更伟大——具有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尤其伟大——民族英雄乃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三)本文核心在“风景”还是在“谈”?

分析:

此文的核心内容不在“谈”而在“风景”。

“风景”包括自然风光,但更主要的是社会景象。

文中的六幅风景画不是“谈”出来的而是“画”出来的。

作者通过六幅绘形、绘声、绘色的风景画,展示并赞颂了大西北自然风光的美,延安社会生活的美,延安人精神境界的美,“风景”的精髓是“美”。

作者展示“美”、赞颂“美”的层次是由鸟瞰到特写,由自然风光到社会景象、再到人的精神境界。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作者简介。

(二)题解。

(三)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和全文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

(四)分析课文的第一、二、三个画面。

1.分析第一个画面。

(1)分析,提问:

作者说“看了《塞上风云》预告片,便又回忆起猩猩峡的沙漠来了”。

(2)请同学找出具体描写沙漠的语句。

老师板书。

(3)请找出具体描写驼队的语句。

(4)请同学在文中找出能概括沙漠特点的两个词语,(最单调、最平板)。

(5)请同学在文中找出写驼队出现后人们的感觉的词语(多么庄严、多么妩媚)。

板书。

解释“妩媚”一词(妩媚:

姿态美好之意,多用来描写女性,也可形容花草)。

(6)指导学生探讨这一画面所蕴含的意义。

沙漠在大自然是最单调最呆板的,加上了人类驼队的活动,就变成了庄严妩媚的风景。

作者用“完全改观”去写“改变”之巨大,又用一个反问句强调改观后的沙漠就是“风景”。

这一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了“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板书)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沙漠风光,描写驼队行进,突出景色的“完全改观”?

就是为了表达“人类更伟大”这一观点。

(7)选择最能准确概括这一“风景”的词语。

答案:

“沙漠驼铃”。

因为另一个词语“沙漠风光”没有突出“人”的活动,不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

(8)弄清描写和议论的关系。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这是作者的观点,这一观点靠景物描写来支持。

所以,文章具体写沙漠的单调平板,反衬驼队出现后的庄严妩媚,强烈的反差,证明“人类更伟大”。

段末的议论,揭示了“沙漠驼铃”这一景观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描写是“画龙”,段末议论则是“点睛”。

(9)明确这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2.第二个画面。

这一画面描写种田人晚归的情景,为什么要从山上“层层的梯田”、“颀长而整齐”的“高秆植物”写起,要以“粗朴的短歌”、“愉快的旋律”、“歌声可是缭绕不散”结尾?

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

①写山上的梯田,写山上的植物,是要写黄土高原的特色;②突出人的力量,穷山秃岭上开出了梯田,黄土高原上种上了庄稼,正好显示了人改造自然的力量,这些描写目的是为了突出人的活动。

结尾的歌声描写则着力刻画“种田人”,“种田人”心情愉快,表明他是以劳动创造为乐事的人,显示了延安人民的精神面貌。

(5)老师继续深入分析。

在这一段中,作者给人物活动安排了一个非常美的背景:

“月明之夜”、“银色的月光”、“黑的山”、“蓝的天”。

优美的景色很好地衬托了人物,显示出人物之美。

这一画面应以“高原归耕”来概括。

“高原”交代了特定的环境,“归耕”又恰当地写出了人物活动的特点。

3.第三个画面。

“夕阳在山,干坼的黄土正吐出它在一天内所吸收的热,河水汤汤急流,似乎能把浅浅河床中的鹅卵石都冲走了似的。

“这时候,太阳已经下山,却将它的余辉幻成了满天的彩霞,河水喧哗得更响了,跌在石上的便喷出了雪白的泡沫。

这一画面的概括词语应选“延河夕照”。

“延河夕照”交代了特定的环境,又表现了自然与人融合的美,具有诗情画意。

“生产归来”不明确,文艺工作者不是专门从事生产的人。

这里的议论是对第二第三个画面而发的。

“蓝天明月,秃顶的川,单调的黄土,浅濑的水”,正是这两个画面的背景。

有“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就会有美妙的图画。

这里的议论比第1段的议论推进了一层,由赞美“人的活动”到赞颂“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表达的情感也更强烈了,连用四个“伟大”,加一个“尤其”,还有句末的感叹号,表达了对延安人民的劳动和生活的赞颂。

(五)分析课文的第四、五、六个画面。

1.第四个画面。

这一个画面跟其他画面一样,先描写了自然景物:

“寂寞的荒山”,“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