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84833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4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docx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docx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公路工程技术

一、路基工程

※1、路基施工技术

1、路基类型:

干湿类型划分

干燥、中湿、潮湿、过湿

2、路基干湿类型由路基土的分界稠度确定

3、特殊路基类型(11种):

滑坡、岩坍与岩堆、泥石流、岩溶、多年冻土、黄土、膨胀土、盐渍土、风砂、雪害地段、延流地段

4、原地基处理:

原地面的坑、洞等应用原地土或砂性土回填;清除有机土、种植土等,一般不小于15cm;强度不足者换填,不小于30cm;路堤原地基横披陡于1:

5时,原地基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

5、路基填料的选择:

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等;

液限大于50、塑性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

钢渣、粉煤灰等材料可用作路堤填料,但应去处有害物;

捣碎后的种植土可用于路堤边坡表层;

6、路堤填筑方式:

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原地面纵坡大于12%的地段,可采用纵向分层法施工,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

山坡路堤,地面横坡不陡于1:

5,路堤可直接修筑在天然的土基上;横披陡于1:

5时的原地面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

以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于路堤下层时,应做成4%的双向横披;

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不宜小于0.5m

7、雨期填筑路堤:

每一层的表面,应做成2%~4%的排水横坡,当天填筑的土层应当当日完成压实;

取土坑距离填方坡脚不宜小于3m,平原区路基纵向取土时,取土坑深度一般不宜大于1m;

8、雨期开挖路堑:

在土质路堑开挖前,在路堑边坡坡顶2m以外开挖截水沟并接通出水口;

开挖土质路堑宜分层开挖,每挖一层均应设置排水纵横坡,挖方边坡不宜一次挖到设计标高,应沿坡面留30cm厚,待雨期过后修整到设计坡度;

土质路堑挖至设计标高以上30~50cm时应停止开挖,并在两侧挖排水沟,雨期过后再挖到路床设计标高后再压实

9、冬期路基施工:

昼夜平均温度在-3度以下,连续10天以上时,进行路基施工称为路基冬期施工。

当昼夜平均温度虽然上升到-3度以上,但冻土未完全融化时,亦应按冬期施工。

土质路堤工程均不宜在冬期施工。

挖填交界处,填土低于1m的路堤陡不应在冬期填筑。

方法:

爆破冻土法、机械破冻法、人工破冻法

堆弃土高度一般不应大于3m,弃土堆坡脚到路堑边坡顶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3m,深路堑或松软地带应保持5m以上。

10、路基排水分为:

排地面水(边沟、截水沟、排水沟、急流槽、拦水带、蒸发地)、排地下水(排水沟、暗沟、渗沟、渗井检查井)

※2、特殊路基施工技术

1、软土地基处理:

换填、抛石挤淤、超载预压、反压护道、排水砂垫层、土工织物铺垫、塑料排水板、砂井、袋装砂井、粒料桩、旋喷桩、生石灰桩

2、湿陷性黄土路基:

采取拦截、排除地表水的措施,防止地表水下渗;

考虑在路基自重和活载作用下所产生的压缩下沉,除采用防止地表水下渗的措施外,还应采取换填土、重锤夯实、强夯法、预浸法、挤密法、化学加固法等措施;

地基陷穴处理:

采用灌砂、灌浆、开挖回填等措施,开挖方法可以用导洞、竖井、明挖等。

3、膨胀土路基:

强膨胀土稳定性差不应作为路基;中等膨胀土宜经过加工、改良处理后作为填料;

压实土层松铺厚度不得大于30cm;土块应击碎至粒径5cm以下;

在路堤与路堑交界段,应采用台阶方式搭接,其长度不应小于2m,并碾压密实;

路堑开挖边坡不要一次挖到设计线,沿边坡预留厚度30~50cm一层;

膨胀土地区原地面处理: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床应超挖30~50cm,并立即用粒料或非膨胀土分层回填或用改性土回填,其他各级公路可用膨胀土掺石灰处治;地表为潮湿土时,必须挖去湿软土层换填碎、砾石土、砂砾或挖方坚硬岩石碎渣,或将土翻开掺石灰稳定并压实。

路基碾压:

压实土层松铺厚度<30cm;土块应击碎至粒径5cm以下;

4、盐渍土路基:

用石膏土做填料时,应先破坏其蜂窝状结构;

盐渍土路堤应分层铺填分层压实,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20cm,雨天不得施工;

原基底土的含水量如超过液限的土层厚度在1m以内时,必须全部换填渗水性土;如含水量界于液限和塑限之间时,应铺10~30cm的渗水性土后再填粘性土;如含水量在塑限以下时,可直接填筑黏性土;

当清除软弱土体达到地下水位以下时,则应铺填渗水性强的粗粒土,并应高出地下水位30cm以上,再填黏性土;

路基侧有取土坑时,取土坑底部距地下水位不小于15~20cm;底部应向路堤外有2~3%排水横坡和不小于0.2%的纵坡;

排水困难或取土坑有被水淹没可能时,应在路基侧的取土坑外设置高0.4~0.5m、顶宽1m的纵向护堤;

盐渍土不宜采用渗沟排水

5、滑坡路基:

对于滑坡顶面的地表水,应采用截水沟等措施处理;

滑坡不大时:

可采用刷方(台阶)减失明、打桩或修建挡土墙;

滑坡较大时,可修建挡土墙、钢筋砼锚固桩或预拉应力锚索;

同时宜修筑深渗沟、排水涵洞(管)或集水井;

填方路基发生的滑坡,可采用反压土方或修挡土墙;

沿河路基发生滑坡,可修建河流调沿构造物(堤坝、丁坝、稳定河床等)及挡土墙;

滑坡表面处治可采用整平夯实山坡,填筑积水坑,填塞裂隙或进行山坡绿化固定表土

6、填石路基:

填石路堤的石料强度不应小于15MPa(用于护坡的不应小于20MPa),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2/3;

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不宜大于0.5m;其他公路不宜大于1m;

填石路堤倾填前,路堤边坡坡脚应用粒径大于30cm的硬质石料码砌;

填石路堤高度小于或等于6m时,其码砌厚度不应小于1m;高度大于6m时,码砌厚度不应小于2m;

按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卸料,并用大型推土机摊平;

人工铺填粒径25cm以上石料时,应先铺填大块石料,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摆平放稳,再用小石找平,石屑塞缝,最后压实;25cm以下石料时,可直接分层摊铺,分层碾压;

※3、路基防护与加固

1、边坡坡面防护目的:

主要是保护边坡表面(水、温、风化、碎裂、剥蚀、稳定性、美容)

2、坡面防护2种方式:

植物防护、工程防护(框格、封面、护面墙、干砌片石、浆砌片石、砌预制块、锚杆铁丝网喷浆、喷射砼)

3、沿河河堤河岩冲刷防护:

直接防护(植物、砌石、石笼、挡土墙)

间接防护(丁坝、顺坝等导治构造物以及改河营造护林带)

4、封面的类型:

抹面、捶面、喷浆、喷射砼

5、护面墙的类型:

实体、窗孔式、拱式

6、各防护工程的适用条件:

种草防护:

坡面冲刷轻微的边坡;

铺草皮:

需要迅速绿化的土质边坡;

植树:

1:

1.5或更缓的边坡上,或在边坡以外的河岸;

框格防护:

土质或风化岩石边坡;

抹面:

易风化的软质岩石挖方边坡;

捶面:

易受雨水冲刷的土质边坡河易风化的岩石边坡;

喷浆和喷射砼:

边坡易风化、裂缝和节理发育、坡面不平整的岩石挖方边坡;

护面墙:

易风化或风化严重的软质石或较破碎岩石的挖方边坡以及坡面易受侵蚀的土质边坡;护面墙防护的挖方边坡不宜陡于1:

0.5;

干砌片石:

易受水流侵蚀的土质边坡、严重剥落的软质岩石边坡、周期性浸水及受水流冲刷较轻的河岸或水库岸坡;

浆砌片(卵)石:

流速较大、波浪作用较强、有水流、漂浮物等撞击的边坡;

浆砌预制块:

适用于石料缺乏地区;

锚杆铁丝网喷浆、喷射砼:

直面为破裂结构的硬岩或层状结构的不连续地层以及坡面岩石与基岩分并有可能下滑的挖方边坡;

抛石:

经常浸水且水深较大的路基边坡或坡脚以及挡土墙(一般用于抢修工程);

石笼(钢丝石笼、钢砼框架石笼):

沿河路堤坡脚或河岸,当受水流冲刷河风浪侵袭,且防护工程基础不易处理或沿河挡土墙、护坡基础局部冲刷深度过大时,可采用石笼防护;

护坝:

当沿河路基挡土墙、护坡的局部冲刷深度过大,深基础施工不便时;

丁坝:

适用于宽浅变迁河段,用以挑流或减低流速,减轻水流堆河岸或路基的冲刷;

顺坝:

适用于河床端面较窄基础地质条件较差的河岸或沿河路基防护,调整流水曲线度河改善流态;

改移河道:

沿河路基受水流冲刷严重,或防护工程艰巨,以及路线在短距离内多次跨越弯曲河道时可改移河道

7、路基加固工程的功能:

主要是支撑天然边坡或人工边坡以保持土体稳定或加强路基强度河稳定性,以及防护边坡在水温变化条件免遭破坏

8、加固工程的类型:

坡面防护加固、边坡支挡【路基边坡支撑(护肩墙、护脚墙、挡土墙)、堤岸支撑(驳岸、浸水墙、石笼、抛石、支垛护脚)】、湿弱地基加固(碾压密实、排水固结、挤密、化学固结、换填土)

※4、路基施工测量技术

1、坐标法放样、传统法放样

2、传统法放样(没有全站仪,利用经纬仪和钢尺):

切线支距法(直角坐标)、偏角法(极坐标)

※5、公路工程施工综合排水:

1、当路基范围内出露地下水或地下水位较高,影响路基、路面强度或边坡稳定时,应设置排水沟、暗沟(管)、渗沟、渗井、检查井等地下排水设施。

2、排水沟、暗沟:

当地下水位较高,潜水层埋藏不深时采用,沟底宜埋入不透水层内。

排水沟可兼排地表水,在寒冷地区不宜用于排除地下水。

沟壁外侧应设反滤层,沿沟槽每隔10~15m或当沟槽通过软硬岩层分界处时应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

3、渗沟:

为降低地下水位或拦截地下水。

渗沟有填石渗沟、管式渗沟和洞式渗沟三种形式,均应设置排水层、过滤层和封闭层。

4、渗井:

当路基附近的地面水或浅层地下水无法排除,影响路基稳定时

5、检查井:

为简称维修渗沟,每隔30~50m或在平面转折和坡度由陡变缓处宜设置检查井。

6、路基地面排水可采用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急流槽、拦水带、蒸发池等设施。

7、边沟:

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均应设置边沟。

边沟应设置出水口,多雨地区梯形边沟没段长度不宜超过300m,三角形边沟不宜超过200m。

8、截水沟:

截水沟长度超过500m时应选择适当的地点设出水口,将水引至山坡侧的自然沟中或桥涵进水口。

9、排水沟:

尽可能采用直线形,转弯处宜做成弧线,其半径不宜小于10m,排水沟长度通常不宜超过500m;

距路基坡脚不宜小于3~4m

10、跌水与急流槽:

11、拦水缘石:

为避免高路堤边坡被路面水冲毁,可在路肩上设拦水缘石

12、蒸发池:

用取土坑作蒸发池时与路基坡脚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10m。

面积较大的蒸发池至路堤坡脚的距离不得小于20m,坑内水面应低于路基边缘至少0.6m。

蒸发池的容量不宜超过200~300m3,蓄水深度不应大于1.5~2m。

池周围可用土埂围护,防止其他水流入池中。

※6、主要爆破技术

1、爆破类型:

光面爆破、预裂爆破、微差爆破、定向爆破、洞室爆破

2、光面爆破:

使之形成一个光滑平整的边坡

3、预裂爆破:

预先炸出一条裂缝,使拟爆体与山体分开,作为隔振减振带,起保护和减弱开挖界限以外山体或建筑物的地震破坏作用

4、微差爆破:

两相邻药包或前后排药包以毫秒的时间间隔依次起爆,亦称毫秒爆破

5、定向爆破:

利用爆能将大量土石方按照指定的方向,搬移到一定的位置并堆积成路堤的一种爆破施工方法

6、洞室爆破:

为使爆破设计断面内的岩体大量抛掷出路基,减少爆破后的清方工作量,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可采用以下洞室爆破方法:

抛掷爆破、定向爆破、松动爆破

二、路面工程

※1、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技术

1、粒料类型:

嵌锁型(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填隙碎石)

级配型(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符合级配的天然砂砾、部分砾石经轧制掺配而成的级配砾、碎石)

2、粒料适用范围:

级配碎石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

级配砾石、级配碎砾石以及天然砂砾,可用做二级及以下公路的基层,也可用做各级公路的底基层;

填隙碎石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和三、四级公路的基层;

3、沥青稳定类:

热拌沥青碎石、沥青贯入碎石、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

4、沥青稳定类适用范围:

热拌沥青碎石适用于肉刑路面上基层及调平层;

沥青贯入式碎石可设在沥青砼与粒料基层之间作上基层,此时应不撒封层料,也不做上封层;

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适用于各级公路调平层;

5、无机结合料稳定类:

水泥稳定类;石灰稳定类;工业废渣稳定类

6、无机结合料稳定类适用范围:

水泥稳定类、石灰粉煤灰稳定类材料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

石灰稳定类材料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也可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

7、沥青路面结构层:

面层(上、中、下三层)、基层(上、下二层)、底基层(上、下二层)、垫层(设置在底基层与土基之间的结构层,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

8、沥青路面透层:

作用:

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婚良好,在基层上浇洒乳化沥青、煤沥青或液体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的薄层。

9、沥青路面粘层:

作用:

为加强路面的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砼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材料薄层。

10、沥青路面封层:

作用:

为封闭表面空隙、防止水分浸入面层或基层而铺筑的沥青混合料薄层。

铺筑在面层表面的为上封层,在面层下面的为下封层。

※3、水泥砼路面的施工技术

1、普通砼路面:

指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边缘和角隅)外不配置钢筋的砼路面。

2、水泥砼路面的优点:

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好、养护费少、有利于夜间行车、有利于带动当地建材业的发展

3、水泥砼路面的缺点:

对水泥和水的需要量大;有接缝;开放交通较迟;修复困难。

4、面层砼一般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拌制和养生砼用的水以饮用水为宜。

5、水泥砼面层铺筑的技术方法:

滑模机械铺筑、三辊轴机组铺筑、轨道摊铺机铺筑、小型机具铺筑、碾压砼

※4、特殊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1、沥青玛渧脂(SMA)混合料的摊铺:

将工作面清扫干净,晾干,摊铺前必须洒一层粘层油,初压,复压,终压,压路机要紧跟摊铺机,缓慢匀速进行碾压

2、碎石沥青砼(SAC)沥青路面

3、土工合成材料:

塑料格栅、玻璃纤维格栅、土工织物

4、沥青路面的再生技术:

就地冷法、就地热法不掺再生剂、就地热法掺再生剂、旧沥青料加工再生利用方法

※5、各类沥青路面的材料

1、道路石油沥青、乳化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煤沥青;粗集料(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矿渣),细集料(天然砂、机制砂、石屑),填料(矿粉)

※7、路面工程受力计算及计算模型

1、沥青路面:

弯沉值、容许拉应力

2、水泥砼路面:

荷载应力、临界温度应力、疲劳断裂

3、沥青路面受力计算模型:

路面厚度、层底拉应力验算

4、水泥砼路面受力计算模型:

三、桥梁工程

※1、桥梁的组成

1、以下定义:

净跨径梁式桥,总跨径,计算跨径,桥梁全长,桥梁高度,桥下净空高度,建筑高度,净矢高,计算矢高

2、桥梁的分类:

基本体系

梁式桥,拱式桥,吊桥,组合体系桥

按用途分

公路桥,铁路桥,公铁两用桥,农桥,人行桥,运水桥,管路桥

按桥梁全长和跨径

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

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

圬工桥,钢筋砼桥,预应力砼桥,钢桥,木桥

按跨越障碍的性质

跨河,跨线,高架桥,栈桥

按上部结构的行车道位置

上承,下承,中承式

3、桥梁基础分类:

刚性基础,桩基础【沉桩(锤击,振动,射水,静力压桩),钻孔桩,挖孔桩】,管柱,沉井,地下连续墙

4、桥梁下部结构分类:

重力式桥墩、台,轻型桥墩、台【梁桥(薄壁墩,柱式墩,柔性排架桩墩,设有支撑梁的轻型桥台,埋置式桥台,薄壁桥台,加筋土桥台),拱桥(带三角杆件的单向推力墩,悬臂式单向推力墩,拱桥轻型桥台)】

5、桥梁上部结构:

逐段悬臂平衡施工;逐孔施工;顶推法施工;转体施工;缆索吊装施工

※2、常用支架、模板的设计

1、支架的设计原则:

支架整体、杆配件、节点、地基、基础的强度、稳定验算

2、支架的计算方法需要考虑设计荷载、预拱度、沉落值

3、设计荷载:

支架自重、新浇砼重力、施工荷载、振动荷载、雪荷载等

4、预拱度:

施工荷载的弹性变形,超静定结构砼收缩等的挠度,墩台水平位移引起的拱圈挠度,结构重力和1/2汽车荷载引起的弹性挠度,杆件接头的挤压引起的非弹性挠度

5、验算模板的刚度时的限值:

表面外露的模板为1/400;

表面隐蔽的模板为1/250;

面板变形为1.5mm;

钢棱和柱箍变形为1/500

※3、桥梁工程结构的构造

1、桩基础布置:

对称形,梅花形,环形

2、桩中距:

摩擦桩

锤击沉桩3倍,振动沉桩4倍,钻孔桩2.5倍,管柱2.5~3倍

柱桩

沉桩2.5倍,钻孔桩2倍,嵌岩管柱2倍

3、刚性基础计算:

基底应力,基底合力偏心距,基础稳定性,地基强度,地基沉降及稳定性(圆弧滑动面法)

4、桩基础的计算:

承台底以上竖直荷载全部由基桩承受;验算桩因层土施加于基桩的水平力所产生的挠曲;验算桩基向前移动或被剪断的可能性;填土荷载或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负摩阻力

5、梁桥重力式桥墩荷载组合:

第一种:

最大竖向力的情况;

第二种:

顺桥方向上可能产生的最大偏心和最大弯矩的情况;

第三种:

横桥方向上可能产生最大偏心和最大弯矩的情况;

6、拱桥重力式桥墩荷载组合:

第一种:

顺桥方向的荷载及其组合;

第二种:

横桥向的荷载及组合;

7、上部构造:

钢筋砼空心板桥;装配式钢筋砼简支T梁;压应力砼简支T梁;连续体系桥梁;斜拉桥;悬索桥

※4、桥梁施工荷载及测量

1、施工荷载:

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偶然荷载

2、测量:

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水准网)

3、施工监测和控制:

几何形态监测;截面应力监测;压应力监测;温度监测

※5、大跨径桥施工

1、挂篮悬浇:

检验,试拼,预压,对称同步施工

2、防止合拢段施工出现的裂缝:

临时连接钢构件,适当压重,适当浇注时间

3、湿接缝:

表面凿毛和清扫,干接缝应保持结合面清洁,粘合料应涂刷均匀。

4、大体积砼施工:

用低水化热的水泥;降低水泥用量或掺外加剂;降低砼入仓温度;布置冷却水管,分层施工

5、悬索桥主梁安装顺序:

先中跨(跨中向两边)后边跨(岸边向索塔)

6、块件拼装接缝:

湿接缝(高强细石砼);胶接缝(环氧树脂)

四、隧道工程

※1、隧道的基础知识

1、隧道种类:

岩石隧道、软土隧道

2、隧道的组成:

主体建筑物(洞身衬砌、洞门)、附属建筑物(通风、照明、防排水、安全设备)

3、围岩的三个分类指标:

坑道围岩的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的影响

4、隧道施工的主要技术:

1.盾构法:

(掘进作业是在盾壳的保护下进行的,盾壳的前部有刃口及切削设备,盾尾有拼装装配式管片衬砌结构的起重设备及密封件)

2.新奥法:

(坑道开挖后,在岩体松散破坏之前,及时修筑一层柔性薄壁衬砌,即第一次衬砌,通过施工中的量测监视,确定围岩变形稳定之后,修筑防水层及第二层衬砌,此法亦称复合衬砌施工法)

3、矿山法:

(漏斗棚架法、反台阶法、正台阶法、全断面开挖法、上下导坑先拱后墙法、下导坑先导后墙法,品字形导坑先拱后墙法、侧壁导坑法)

※2、隧道施工测量技术:

1、测量有:

一般规定,洞内施工测量,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竣工测量,GPS测量,施工过程的控制测量

※3、特殊地段施工技术

1、流沙地段施工:

施工需用先护后挖,密闭支撑,边挖边封的方法,必要时可采用双层插板支撑,两层板间作滤水层(如塞麻袋),避免流水过多带起泥沙而造成塌方;隧道结构应采用有仰拱的封闭式衬砌,地下水不允许经隧道排走;当遇到特大流沙时,还应采用降低地下水法、硅化法、冻结法、压气法等特殊施工方法

2、涌水地段施工:

超前钻孔或辅助坑道排水;

超前小导管预注浆;

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

井点降水及深井降水

3、软卧层地段施工:

对于塌方以预防为主。

观察分析:

如顶部围岩旁出现裂缝岩粉,或洞内无故尘土飞扬、或不断掉小石块、或围岩裂缝逐渐扩大等,说明塌方即将发生;支撑压坏或变形不断加大,说明围岩压力在不断加大,有塌方的可能性;围岩中突然出水或水压突然增加,要注意是否即将发生塌方;地下水冲走裂隙中的充填物,会使围岩松动下榻,当水有浊变清,说明裂隙中填充物已经冲走很多,水量加大,则有可能塌方;洞顶滴水位置不定来回移动,表明岩体在变形,当变形达到一定程度,有可能坍塌。

※3、隧道工程通风防尘及水电作业

1、通风(有通风机和风道):

风管式通风(压力式、抽出式、混合式)、巷道式通风、风墙式通风

2、防尘:

湿式凿岩标准化;

机械通风经常化;

喷雾洒水正规化;

个人防护普遍化;

五、交通工程

※1、交通工程主要系统

1、交通安全设施:

服务设施(服务区,停车区,公共汽车停靠站);

管理设施(监控,收费,通信,供配电,照明,管理养护);

安全设施(交通标志,交通标线,防撞设施,隔离栅,视线诱导设施,防眩设施,桥梁防抛网,里程标,百米标,公路界碑)

2、监控系统:

主要构成(即子系统):

交通监控系统(交通流信息,交通运行情况判断);视频监视系统(了解交通情况及事件,提供事件的事后分析和取证的证据);紧急电话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或人工报火警,及时灭火救援);隧道通风控制系统(送入新空气,稀释污染物质,保持环境卫生,提高能见度,保证行车安全);隧道照明控制系统(避免隧道黑洞效应,使驾驶员适应隧道内外的亮度差,并自动调节照明亮度,节约用电);供配电监控系统;调度指令电话系统;有线广播系统

主要功能:

(各子系统功能亦应掌握)

信息收集;动态显示和监视;视频监视;控制功能;交通事件的排除、救援组织功能;事件输入记录功能;报表统计与打印功能;查询功能;自动数据备份和系统恢复功能;系统具有自诊断功能;安全功能;时间统一功能;提供内部其他系统相关信息;提供对外界的服务功能

3、收费系统:

收费制式:

全线均等收费制、按路段收费制、按车型与实际行驶里程收费制。

收费方式:

人工收费、半自动收费、全自动收费

4、通信系统:

光纤数字传输系统(提供业务电话及调度指令电话,提供数据、图像的传输专用通道);

数字程控交换系统(为公路运营管理机构提供语音服务,包括业务电话和调度指令电话);

紧急电话系统(用于紧急情况进行呼救求援和值班人员、维护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

通信电源系统();

光电缆工程();

通信管道工程();

有线广播系统(用在长隧道和特大桥监控系统中,作为特定事件下交通信息发布的手段之一);

会议电视系统(同时实现两地或多个地点之间的图像、语音和数据的交互通信);

数字同步时钟系统(为各数字设备提供时钟源,全面提高专网的时钟质量,减少损伤);

5、供配电系统:

沿线设施及运营管理所需电源的供应和分配。

构成:

10KV电源线路、变配电所、配电线路、低压配电箱

6、照明系统:

低压电源线、配电箱、低压配电线、灯杆、光源、灯具

※2、交通工程机电系统软件

1、软件包括: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2、系统软件的选择要求:

可靠性高、安全性高、开发性好,高性能,技术成熟稳定,易于维护操作,应与所采用的硬件相适应,联网时,宜采用相同的或能兼容的系统软件

3、应用软件生存周期的六个阶段:

可行性与计划研究阶段;需求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实现阶段;测试阶段;运行与维护阶段

※3、智能运输系统

1、智能运输系统(ITS)的基本构成:

交通信息系统;交通管理系统;车辆系统;公共运输系统;商用车辆运营系统

2、不停车收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