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茶具.docx
《唐朝的茶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朝的茶具.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唐朝的茶具
唐青瓷荷叶盏、托
这组荷叶盏、托,为唐代越窑烧制,系青瓷。
它由一盏一托组成。
盏呈五瓣莲花状,口敞侈,深腹,有圈足;盏托呈四片卷边荷叶状,托中心部下凹形成一定深度,正好与盏的下腹部套合;通体一色青釉,犹如一朵盛开的荷花。
荷,亦称莲。
《尔雅·释草》中说:
“荷,芙渠……其实莲”。
在古乐府《江南》中亦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之说。
它夏季开花,为淡红色或白色,有单瓣和重瓣之分,可观赏,能作药;由根茎膨大形成的藕,是美食,也能入药,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说它“出污泥而不染”,常被看作是洁身自好的象征。
因此,仿荷作盏,用茶怡性,反映了古人的追求。
这件荷叶盏的造型端庄清丽,灵秀潇洒,有强烈的装饰美,给人以庄重中不失秀美之感,从而使该件青瓷茶盏更具文化品位和艺术价值。
相传,茶盏始于唐代,因它的下部衬有托子,所以又叫茶托子,即后来的盏托。
据李匡义《资暇集》载:
盏托始于唐代宗宝应年间, 成都府尹崔宁,生活十分讲究。
其女喜欢饮茶,但茶盏注入茶汤后,端茶时易烫手,深感不便。
一日,她灵机一动,把蜡烤软,做了一个大小与盏底相同的蜡环,放在碟子上,再将茶盏置于环内,如此端盏饮茶,既不烫手,又不会使茶盏倾倒。
后来,她让漆工按此做了个漆托,用它置盏饮茶。
其父崔宁见了,十分高兴,因它是用来托茶盏的,就将这种碟子称做“托”。
从此以后,逐渐流传开来,“人们愈新其制,以至百状焉”。
所以,茶学家一般认为,盏托始于唐代。
现今出土的众多古代茶具亦表明:
还没有出土过比唐代更早的茶具盏托,这也就从一个侧面为盏托的起始年代做了“注脚”。
∙2005-8-2110:
49
∙回复
∙
∙西北回回马家军
∙0位粉丝
∙
2楼
白瓷茶杯,为唐代制品,现收藏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此杯造型为撇口直腹,釉色白中泛黄,胎体坚致。
装饰上,重视胎质釉色质地之美,不加任何纹饰,给人以简洁自然的美感。
唐代,我国南北方烧造的瓷器,出现了以青瓷和白瓷为代表的两大系统。
青瓷以越窑为代表,白瓷以邢窑、曲阳窑为代表。
我国的白瓷,南北朝时初创,经历隋代的发展,到唐代,工艺制作和烧造技术都已与青瓷一样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唐代李肇在《国史补》中说:
“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
杜甫在《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诗中称大邑烧造的白瓷“轻且坚”,“扣如玉”“胜霜雪”。
在中国
陶瓷制造史上,白瓷工艺技术水平的发展,对以后各代的瓷器生产,产生过很大影响。
由于唐代烧造出精美的白瓷,才有元、明、清三代的瓷器生产百花争艳的景象,才会出现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制造,才会有各类彩绘瓷的产生。
唐代的白瓷器,为以后的瓷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也正是这件唐白瓷茶杯的宝贵之处。
∙2005-8-2110:
50
∙回复
∙
∙西北回回马家军
∙0位粉丝
∙
3楼
唐时,人们饮的主要是饼茶,在饮茶前先得将饼茶碾成细末,方可煎茶,否则很难将茶汁煎出来。
茶碾的作用,就是将饼茶碾成细末,所以,它是煎茶用的一种器具。
出土于河南偃师唐代崔防墓中的瓷茶碾,按照墓主葬于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计算, 迄今已有1150多年的历史了,是迄今实难觅见的茶具珍宝。
这件唐瓷茶碾,由碾槽,碾轴两部分组合而成。
碾槽整体呈长方形,中部有一窄长弧形的沟槽,碾茶时能使碾轴在沟槽内来回转动。
沟槽长22.0厘米,宽4.1厘米,深2.8厘米。
槽身两侧外壁用细线浅划花鸟及飞天花纹。
关于碾轮,陆羽在《茶经》中称其为“堕”,呈车轮形,中间厚,边缘薄。
轮径9.5厘米,最厚处1.6厘米。
碾轮中部有一圆孔,可穿木。
可惜出土时,轴木已无存。
唐代诗人元稹《茶》诗曰:
“ 茶。
香味,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诗中在谈到煎茶时,用白玉雕琢的碾把饼茶碾成末,用红纱茶罗过筛,再入茶铫煎茶,注入茶碗,茶汤泛起黄花“饽沫”,终成清香美茶。
碾是唐、宋及其以前煎饼茶不可或缺的重要器具。
从出土瓷茶碾的墓葬分析墓主属唐代中下层官吏。
这件瓷茶碾,与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宫廷用的鎏金壶门茶碾相比,无论是做工和造型,还是原料和饰纹,都要略逊一筹;但与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提及的民间茶碾 ---“用橘木制成,其次为梨、桑、柘木制成”相比,又略胜一筹,是一件颇有代表性的碾茶用具。
∙2005-8-2110:
50
∙回复
∙
∙西北回回马家军
∙0位粉丝
∙
4楼
为河南偃师出土的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穆悰墓中的茶具之一, 距今已有1150余年的历史,是唐代中下层官吏的饮茶专用茶具。
这件唐瓷茶盏,一式三件,即由盏、托、盖组合而成,通高为11.0厘米,圈足直径5.5厘米,通高6.9厘米。
盏的内外壁均施以白釉,呈淡青色。
这与唐代崇尚茶汤以“绿”为贵有关,认为青色瓷,可使茶汤呈现绿色,有益于茶。
陆羽在《茶经》中说的“青则益茶”,就是这个意思。
盏上的盖,呈倒浅盘形,上有低矮圈足,便于提手握盖。
盖表外壁施全釉,釉色白中泛青,而内壁仅中心部位施釉。
盖的最大直径12.0厘米,通高2.7厘米。
托呈浅盘状,下有低矮圈足。
除圈足底部外,均施以淡青釉。
托的最大直径9.3厘米,圈足直径为3.5厘米,通高2.2厘米。
从整体看,这件唐瓷茶盏、托,全套呈淡青色,色泽调和,符合唐时对茶的审美观。
并增加了盖,这是饮茶器具的一种改进,它对注茶和饮茶时的保香、防污、增温,都有较好的作用。
但这套饮茶器具,从整体看,托盘似乎偏小,因此,有人怀疑它可能当初并不配套,或许是下葬时乱中出错所致,但这仅仅是一种猜测,不足为证。
∙2005-8-2110:
52
∙回复
∙
∙西北回回马家军
∙0位粉丝
∙
5楼
这件釉下彩执壶,出土于1975年湖南省望城县长沙窑址,属晚唐至五代制品。
现珍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长沙窑釉下彩执壶, 高21.7厘米,口径8.0厘米,为灰白色胎,青黄色釉,撇口,矮颈,椭圆形腹,平底,低圈足;腹的一侧有管状短流,与此相对的一另一侧有长曲形把手;壶身通体彩绘,用褐绿相间的联珠纹组合成重叠山峦图案,画面显得洒脱奇特,颇有变化。
整件作品,无论是造型,还是装饰,使人有拙朴其外,秀慧蕴内之感。
长沙窑产品以茶具、酒具等饮食器具为主。
釉下彩绘,是长沙窑的首创,它突破了以往茶具的单一釉色,又为以后茶具釉下彩的发展开了先河。
长沙窑釉下彩执壶,在茶具发展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执壶,古人又称之为瓶,今称为壶,主要用来作为汲水或盛茶水的器具。
在长沙窑中,执壶的造型很多,如壶腹就有圆形、扁圆形、瓜棱形、椭圆形等形状;壶口有喇叭口、直口、洗口等式样;壶流(嘴)有直管、八角、方形等形式;壶柄随壶身变换款式。
总之,唐代壶的造型之多,长沙窑是首屈一指的。
∙2005-8-2110:
52
∙回复
∙
∙西北回回马家军
∙0位粉丝
∙
6楼
这件秘色瓷茶碗,出土于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通体为五瓣葵口圈足状,高9.4厘米, 口径21.4厘米,深7.0厘米,足高2.1厘米, 底径9.9厘米,腹斜下收,素面无花纹,既有造型活泼之感,又不乏典雅大方之美,打破了唐初及其以前茶碗造型平板的格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茶碗在供藏时,因用印有簪花仕女图案的纸包装,至今其图案印痕还在碗壁留有痕迹,为茶碗增添了姿色。
法门寺,是我国古代安置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的著名寺院,被誉为“关中塔庙之祖”。
而塔下地宫秘色瓷茶碗的出土,揭开了历史上只闻其名,不见其物的秘色瓷茶具之迹。
据查,秘色瓷茶具,最先是根据宋人的解释而提
出来的,史书记载,在五代十国时,割据江、浙一带的吴越国钱氏,曾下令当时烧制青瓷质量最上乘的越窑,生产供皇宫使用的器物,地方庶民不得使用,独尊于世,以示皇威。
于是,这一青瓷器,被称之为“秘色瓷”。
由于秘色瓷茶具由朝廷命官员严密监制,因此,民间实属难觅,连它的釉料配方、烧制工艺等外界也不得而知。
近代,有人根据杭州及其近邻临安等地相继发掘的钱氏墓地中出土的瓷器,推断可能为秘色瓷。
而这次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僖宗供奉的秘色茶具,终于揭开了带有神秘色彩的秘色瓷茶具之迹;同时,还将原来推测最早始于五代十国的秘色瓷茶具,提早至唐代中期或更早。
所以,秘色瓷茶具的发现,为中国的茶文化又增添了新的一页。
∙2005-8-2110:
53
∙回复
∙
∙西北回回马家军
∙0位粉丝
∙
7楼
这件调达子, 是1987年4月重建陕西扶风法门寺塔时,在塔基地宫中发现的大批唐代稀世珍宝之一, 是唐懿宗李漼于咸通十五年( 公元874年) 最后一次将佛骨连同历代帝王珍品一齐密封于塔基地宫的。
伎乐纹调达子, 通高11.7厘米,盖口径5.6厘米,其中,杯高5.8厘米,杯口径5.4厘米,足径6.3厘米。
直口, 深腹呈圆筒形,平底,喇叭形高圈足。
盖作立沿,沿面饰有蔓草,盖面边缘錾有水波和莲瓣纹,中心是一个宝珠形的钮,下衬一周莲瓣纹。
座四周錾有鸳鸯、飞禽等。
腹壁中部刻有三名吹乐、舞蹈的伎乐,并衬以蔓草。
底部圈足饰花纹,上部为圆箍棱,棱上饰四出扁团花,下部錾莲叶叶脉纹。
这个调达子的纹饰图像,精美异常,使人遐想连绵。
调达子作为茶具,主要供调茶、饮茶时使用,这是因为古代饮茶犹如吃茶一般。
据三国魏·张揖《尔雅》记载:
饮茶时,先要将加工好的饼茶,“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芼之。
”此外,也有用椒、桂、盐等作佐料的。
调达子就是先将茶末放入其内,加上适当佐料。
然后,用沸水在调达子内将茶等调成糊状;再加沸水调成茶汤供人饮用。
这种饮茶方式在唐时曾受到陆羽等茶人的反对,但直到宋、元时,还有人乐于此道。
只是到明代后,由于茶类加工方法革新,条形散茶在全国范围内兴起,除边陲部分兄弟民族外,在茶中不再有人放任何佐料,重清饮雅赏,追求茶叶香真味实的“本色”,以领略饮茶的真趣。
所以,调达子乃是古代的一种特有的饮茶器具,当今已经消失。
有鉴于此,唐鎏金伎乐纹调达子的出土,其地位与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2005-8-2110:
53
∙回复
∙
∙西北回回马家军
∙0位粉丝
∙
8楼
唐代煎茶,首先要用炉煮水。
唐代陆羽在其《茶经》中这样说道:
“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
又说:
“其炉,或锻铁为之,或运泥为之。
”表明风炉通常由铜、铁,甚至揉泥制作而成。
而这件唐壶门高圈足座银风炉,乃是宫廷御用茶具,无论是材料与制作,还是工艺与装饰,都非常讲究,是民间风炉所无法比拟的,它为研究唐代宫廷茶文化提供了最好的物证。
壶门高圈足银风炉,通高为56.0厘米,盖高31.3厘米,口径17.7厘米,炉身高25.2厘米,全重3920克。
通体素净,钣金成型,由盖和身组成。
炉盖的顶部有三层银片做成仰莲瓣,并承托锥顶状莲蕾。
盖面为半球形,上部镂空,还有两层莲瓣。
盖沿有渐收的三层棱台。
炉身系敛口,深腹,筒状,平底,圈足,其口沿亦有三层渐收的棱台。
腹部上小下大,有稳定感。
腹壁分内外两层;内层与炉底铆接;外层亦作圈足。
腹的下部有六个壶门,以利通风发火。
炉底与炉壁铆接,下焊十字铜片,以承托木炭,供燃烧生火。
炉身两侧,各装一个提耳,以便移动。
出土时,盖面贴有封签,墨书:
“大银熏炉,臣杨复恭” 字样。
表明这件高圈足座银风炉,是由杨复恭奉献的。
据查,杨复恭(公元?
—894年),字子烙。
原为唐懿宗时的一名宦官,福建人。
为唐天下兵马都监杨复光从兄。
他通文墨,常监诸镇兵。
唐僖宗时,因参予镇压庞勋起义有功,由河南监军升为宣徽使,旋为枢密使。
后因黄巢起义军克攻长安(今陕西西安),僖宗逃居兴元,杨氏代田令孜为左神策中尉。
僖宗回长安,任观军容使,封魏国公。
后定策立昭宗,专典禁兵,操纵朝政。
昭宗大顺二年(公元891年) 被迫致仕,后为李茂贞擒杀。
由于杨复恭深得唐懿宗、僖宗、昭宗宠爱,职位显赫,因为,在唐懿宗咸通十五年(公元874年) 正月初四在封闭法门寺佛塔地宫时,在对佛供俸的“供养道具及金银宝器、衣物”之中,杨复恭的高圈足座银风炉也就赢得了一席之地。
它为了解茶在唐代贵族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2005-8-2110:
53
∙回复
∙
∙西北回回马家军
∙0位粉丝
∙
9楼
唐摩羯纹蕾纽三足盐台
这件三足盐台,为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宫廷系列茶具之一。
它是古人煎茶调味时存放盐、胡椒等佐料的用器。
三足盐台由盖、台盘和三足架组成,通体高25.0厘米。
盖上有中空的莲蕾提手一个,有铰链,可开合为上下两半,并与盖相焊。
中空的提手,通常是放胡椒粉用的。
与之相连的盖心,饰有团花一周,还饰以摩羯四尾,盖沿为卷荷形,其下是一个与之相配的台盘,用于存放食盐。
三足架与台盘焊接,整体形似平展的莲蓬莲叶。
支架以银管盘曲而成,中部斜出四枝,枝头为两花蕾、两摩羯。
支架上錾有铭文,曰:
“咸通九年文思院准造涂金银盐台一枚。
”表明该三足盐台制造年份是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 是文思院为皇上专门制造的;它作为盛盐的盐台是确定无疑的。
陆羽《茶经·五之煮》中说:
“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谓弃其啜余,无乃而钟其一味乎?
” 其意是说,煎茶待水初沸时,须放适量盐调味。
当然,也提出不应使太咸,否则岂不成了喜欢喝盐水一种味道了吗?
茶汤中用盐等佐料调味,在唐以前用得较多。
所以,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曾提到茶具“鹾簋,以瓷为之,圆径四寸,若合形。
或瓶、或,贮盐花也。
”这与上述提及的三足盐台,其用途同出一辙,亦为煎茶器具之一。
不过陆羽还提及与“鹾簋”配套的有“揭”。
它用竹制成,是取盐的用具。
这在出土的唐三足盐台中未曾见到。
唐时已有人提出反对在茶汤中用盐调味,唐薛能就认为“盐损添常诫”( 参见《蜀州郑使君寄鸟嘴茶因以赠答八韵》),说盐有损茶味,不宜加得多。
所以,唐以后,很少再见到在茶汤中加盐调味的了。
∙2005-8-2110:
54
∙回复
∙
∙西北回回马家军
∙0位粉丝
∙
10楼
唐鎏金壶门座茶碾
为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系列茶具之一。
根据同时出土的地宫藏宝《物账碑》记载:
“茶碾子”为“新恩赐物”,自唐懿宗咸通十五年( 公元874年)正月四日封入地宫,因唐时人们饮的是饼茶,煎茶前先得将饼茶碾成末,方可煎煮。
茶碾用于煎茶碾茶用。
这件茶碾,由碾槽、辖板、槽身,以及与其配套的碾轮(轴)组成。
除碾轮外,其余三者合一,钣金成型,纹饰鎏金。
整体呈长方形,通高7.1厘米,长27.4厘米。
碾槽深3.4厘米,为半月形,尖底,口沿平折,与槽座焊接。
槽口可平插辖板,辖板为长方形,长20.7厘米,宽3.0厘米。
槽身两侧各饰一只鸿雁及流动纹。
槽座整体呈“Ⅱ”形,碾槽嵌于中间。
座壁有缕空壶门,壶门间錾饰流动奔马。
与之配套的碾轴由执手和圆轮组成,显得小巧别致。
执手长22.0厘米,中间粗,两端细,横穿圆轮中间,以便用手来回滚动圆轮。
圆轮直径为9. 0厘米,中间厚,四周薄,边缘有齿口,便于碾碎茶叶。
鎏金壶门座茶碾,为唐僖宗御用之物,所以,显得流光溢彩,富丽堂皇。
其碾座底外,錾有铭文:
“咸通十年文思院造银金花茶碾子一枚,共重廿九两,匠臣邵元审,作官臣李师存,判官高品臣吴弘谷,使臣能顺。
”表明这件茶碾是文思院专门为唐僖宗煎茶打造的。
而器物的重量,以及监制者的姓名,既表示对这件器物各司其责,又说明对这件器物重视有加。
在碾轮上,还刻有“五哥”字样,表明该器的主人是“五哥”,即宫廷对唐僖宗小时的爱称。
另外,在碾轮上还有半圈錾文:
“锅轴(轮)重十三两十七字号”。
这种做法,在古代金银等贵重器物上对重量、成色等加以注明,也时有所见。
此外,这件茶碾一改当时民间茶碾造型的正方体为长方体,更适应碾茶之需。
而茶碾加盖,也更符合卫生要求,这也许是宫廷茶具与众不同之处吧!
∙2005-8-2110:
55
∙回复
∙
∙西北回回马家军
∙0位粉丝
∙
11楼
唐鎏金仙人驾鹤纹壶门座银茶罗
为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系列茶具之一。
根据同时出土的《物帐碑》载:
“茶槽子、碾子、茶罗子、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两”, 以及从茶罗子、碾子、轴等本身錾文看,这些饮茶器具成于唐懿宗咸通九年至十二年。
同时,银匙、长勺、茶罗子上还都有器成后用硬物刻划的“五哥”两字。
史料表明,“五哥”乃是唐僖宗小时的爱称2杪尴匀皇翘瀑易谒┓睢L剖币瑁胂冉柚恕⒛搿⒙藓螅娇杉宀枰茫杪弈耸巧阜植枰断改┯玫钠骶摺?
br> 该茶罗呈长方形, 通体高9.5厘米,长13.4厘米,宽8.4厘米。
由盖、罗、屈、罗架和器座组成。
钣金成型,纹饰涂金。
盖顶长方直沿,与罗架框子母口开合。
盖面錾有首尾相对的两体飞天,翔游于流云间。
罗架框架为上下双层,上层置罗(筛),端有方口置屈(屉或合)。
罗架两侧为仙人驾鹤流云纹,端面为山、云纹。
罗、屈均为匣形。
罗分内外两层,中夹细纱罗网。
罗下的屈,实为屉,用来盛接罗下的茶末。
陆羽在《茶经》中称为合。
其长为12.7厘米,宽7.5厘米,高2.0厘米。
罗架下焊有台形器座,有镂空的桃形壶门。
其长为14.9厘米,宽8. 9厘米,高2.0厘米。
整个茶罗子,无论是做工,还是结构、质地,都呈现出豪华气派,不同凡响。
它既显示了唐代饮茶之风的盛行,也说明了茶在古代上层社会,乃至皇宫贵族中的地位与作用。
鎏金仙人驾鹤纹壶门座银茶罗,现藏于陕西扶风法门寺博物馆,可算是迄今为止,世界最早、最贵重的茶具稀世之宝。
∙2005-8-2110:
56
∙回复
∙
∙西北回回马家军
∙0位粉丝
∙
12楼
.
∙2005-8-2110:
56
∙回复
∙
∙西北回回马家军
∙0位粉丝
∙
13楼
唐鎏金银龟茶盒
这件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基出土的茶盒,是唐僖宗李儇(公元874—888年)的供奉之物。
因唐代饮茶,先要将饼茶经炙、碾成细末,再过罗筛分后方可煎茶。
而这件银龟茶盒,它的功用是贮存茶末,属茶具中的贮茶器具。
这件银龟茶盒,通高13.0厘米,长28.0厘米,宽15厘米,全重818.0克。
整体呈龟状,昂首曲尾,四足内缩在地。
龟甲为盖,盖甲上有龟背纹,整体造型维妙维肖。
盖与腹焊有圆子母口相接。
首、腹及四足中空加焊。
尾部焊接。
腹部供贮放碾碎的饼茶细末。
取茶时,既可揭盖(甲)舀取,也可以龟口中倒出,十分方便。
银盒作龟状,这是因为古人认为龟是吉祥和长寿的象征。
唐皇室选用鎏金银龟茶盒贮茶,既显示了皇室的高贵富丽气魄,又显露了皇上祈求长生不老的心态。
这与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所述的“合”(即盒),虽然用途相同,但材料、做工大相径庭。
陆羽提及的茶盒,“其合以竹节为之,或屈杉以漆之”,材料用的是竹节或杉木,再涂上油漆就是,无须银质加鎏金,这大概就是民间茶具与宫廷茶具的一个重要差别吧!
∙2005-8-2110:
57
∙回复
∙
∙西北回回马家军
∙0位粉丝
∙
14楼
唐鎏金镂空鸿雁球路纹银笼
这件银笼,为唐代宫廷系列茶具之一。
唐懿宗时秘封于法门寺地宫,已有1100年以上历史。
它是唐、宋及其以前的特殊茶具,供煎茶时烘烤饼茶用。
属煎茶器具之一。
这件银茶笼,由盖、笼体和足组成,呈桶形。
通高17.8厘米,足高2.4厘米,全重654.0克。
盖面隆起,盖上冲出飞鸿15只。
笼体腹壁錾飞鸿3圈,计24只,均做展翅飞翔状,栩栩如生,充分展示了唐代工艺精美,装饰雅丽的风貌。
鹅形提梁,四足分别呈花瓣状倒品字形。
纹样鎏金,底有铭文:
“桂管臣李杆进”字样。
另有银链一条, 两头分别系在提梁和笼盖之上。
史载,唐时民间烘焙(烤)茶的器具比较简单。
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仅提到当时民间烘焙饼茶用的是“竹夹”,由桃、柳、蒲葵木制成。
而法门寺出土的茶笼,采用银质鎏金镂空加工而成。
显然与民间的烘焙茶具无论是工艺,还是质地,有着很大的差别。
作为烤茶器具的笼、竹夹等,虽不过是古代饮茶方法的见证,但它对研究我国饮茶的发展历史,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当为十分珍贵的古代茶具珍品。
∙2005-8-2110:
57
∙回复
∙
∙西北回回马家军
∙0位粉丝
∙
15楼
唐鎏金飞鸿纹银匙
为唐懿宗李漼(公元860—874年)时供宫廷使用的茶具之一。
唐懿宗咸通十五年 (公元874年)封存于陕西法门寺地宫,历时1100余年。
为唐、宋及及其以前特有的贮茶器具,用于烘烤饼茶,以利煎茶之前将烤过的饼茶碾成细末。
金银丝结条笼,呈椭圆筒形,通高15.0厘米,14.5厘米,宽10.5厘米。
笼子由盖、笼体和足组成,整体用金、银丝编织而成。
盖面隆起,盖的顶端装饰塔状丝织物。
盖的面与沿的棱线,用金线织成小圈,连珠一周。
盖沿和笼体上沿均为复层银片,成子母嵌接。
笼体的下沿边有四个盘圆圈足。
每个足,饰成狮头形,足与笼体相接。
提梁以银丝织为复层,宽0.5厘米,厚约0.2厘米,长20.0厘米,编织于椭圆形长径两侧的笼体外缘。
盖与提梁之间,用银链相连。
整个笼子,通体剔透,工艺精巧,是罕见的茶具珍品。
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开列的民间28种专用茶具中,并未提及茶笼,表明在民间,乃至僧侣、墨客饮茶,对于贮茶、炙茶器具还不甚讲究。
而唐金银丝结条笼的出土,为研究中国茶具的发展,尤其是贮茶器具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2005-8-2110:
58
∙回复
∙
∙西北回回马家军
∙0位粉丝
∙
16楼
唐系链银火筋
筋,又称箸,俗称筷子。
火筋,煎茶时生火挟炭的器具,所以,火筋也就成了必不可少的茶具。
而古人对茶具的认识,又不同于今人,古人认为凡与烹茶饮茶有关的器具,都称为茶具。
这样,煎茶烧水时生火加炭用的火筋自然也就归纳到茶具中去了。
古代特别是唐宋期间的一些茶著中,凡提到茶具时,都提到了火筋。
系链银火筋, 通长27.6厘米,上端径0.6厘米,下端径0.3厘米,链长10.3厘米,全重765.0克。
整体呈圆柱形,上粗下细, 链为银丝编成。
火筋上端顶部为宝珠形,其下有凹槽,环鼻嵌入其中,将两筋用链系结成一体。
这件火筋,造型设计精巧,风韵雅典,充分体现了唐代制造金银器具的高超工艺水平。
火筋,在陆羽《茶经·四之器》中称之为火筴,并说:
“火筴, 一名筋,若常用者,圆直一尺三寸,顶平截,无葱台勾鏁之属,以铁或熟铜制之。
”其意是说,火筴鏁又名筋,和常用的相同,圆而直,长一尺三寸,顶端扁平,不用“葱台勾 ”之类装饰物,用铁或熟铜制作而成。
这里说的火筋,乃是民间用的茶具,而作为宫廷或达官贵人的家用的火筋,常用金银制作而成。
这件火筋作为唐皇朝向佛供俸,祈求海晏河清、国运昌盛的茶具之一,其珍贵是可想而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