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地理试题汇编G3自然灾害以选择题为主与选修区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7297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8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考地理试题汇编G3自然灾害以选择题为主与选修区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全国高考地理试题汇编G3自然灾害以选择题为主与选修区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全国高考地理试题汇编G3自然灾害以选择题为主与选修区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全国高考地理试题汇编G3自然灾害以选择题为主与选修区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全国高考地理试题汇编G3自然灾害以选择题为主与选修区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高考地理试题汇编G3自然灾害以选择题为主与选修区分.docx

《全国高考地理试题汇编G3自然灾害以选择题为主与选修区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考地理试题汇编G3自然灾害以选择题为主与选修区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高考地理试题汇编G3自然灾害以选择题为主与选修区分.docx

全国高考地理试题汇编G3自然灾害以选择题为主与选修区分

G3自然灾害(以选择题为主,与选修区分)

【文综地理卷·2014届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201405)】D1G3上海水务部门某日发布消息称,受长江口咸潮(又称海水上溯或入侵,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入侵的影响,上海市陈行水库、青草沙水库取水口,氯化物浓度持续超过250毫克/升(国家地表水标准),最高超过3000毫克/升。

图5为上海市主要水源地及咸潮入侵路线图。

表1为三峡建坝前后长江安徽大通水文站流量变化统计表。

据此完成8~9题。

表1

典型年

项目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水年

建坝前

1160

11000

13900

17200

24400

基本不变

38500

23100

17800

建坝后

12316

11857

15211

19126

30570

31240

21973

17800

8.有关长江口咸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咸潮一般多发生在冬末春初     

B.受三峡大坝影响,夏季咸潮发生最多

C.三峡大坝对咸潮不构成影响   

D.三峡大坝建成后,咸潮发生次数增多

9.为了有效保护上海等城市水质安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控制流域用水总量        

B.各河段协调以法治水

C.自来水厂迁至上游        

D.加大梯级开发力度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咸潮的形成应对措施

【答案解析】8.A9.B

解析:

8题,根据国家背景材料介绍咸潮主要是在径流量较少时,海水入侵河水盐度上升而成,三峡大坝的建设使得长江口枯水期径流量增加,咸潮发生次数减少,但夏季对长江口径流量影响不大,故排除B、C、D,长江在冬末春初进入枯水期,此时海水入侵影响大,容易发生咸潮,故选A。

9题,题目提出的是保护城市水质安全,而不是水量,故排除A,将自来水厂迁到上游也不现实,故排除,而进行河流的梯级开发重点是开发水能,排除D,更重要的四流域内给地区做好水质的保护,才是根本,故选B。

【思路点拨】根据背景材料分析咸潮形成的原因和利用图表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问题的答案。

【地理卷·2015届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201409)】G3M2J1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

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图(单位:

千克/亩),读图回答16~18题。

16.以下四省区中,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是

A.江苏B.安徽C.江西D.湖北

17.与丙地相比,乙地农业生产潜力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不足B.土壤贫瘠

C.水源不足D.光照不足

18.对甲地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沙尘暴B.干旱

C.风暴潮D.洪涝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读图能力、中国各省区分布以及农业区位因素

【答案解析】16.C17.D18.B

解析:

16题,。

根据图中的等值线分布情况,结合省区形状判断省区名称。

可以看到湖北省潜力基本小于1500千克/亩,安徽生产潜力在1500千克/亩左右,江苏大部分生产潜力小于1500千克/亩,江西省生产潜力大于1500千克/亩,在1750千克/亩左右。

故选A。

17题,丙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乙位于四川盆地。

两地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故排除A、B、C错。

四川盆地云雾多,导致光照不足,丙地光照较乙地充足,所以乙地农业生产潜力小的主要原因是光照不足,故选D。

18题,甲地位于华北平原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影响时间短,故排除A,。

甲地临海是较封闭海域,不是喇叭口形海湾,不受风暴潮影响,排除C,洪涝主要发生在夏季,影响时间短,排除D,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春季、夏季、秋季都有干旱灾害发生,所以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干旱,故选B。

【思路点拨】注意读图确定题目所给省份的空间分布以及我国不同地区主要的环境特征。

【地理卷·2015届湖北省百所重点中学高三十月联合考试(201410)】C1G3下图示意亚洲部分区域2013年5月对流层CO2浓度(颜色越深表示浓度越大)的分布,读图,回答14—15题。

14.若仅考虑CO2的影响,在海拔相同的近地面,与②地相比较,则①地

A.白天气温明显较高,昼夜温差大B.白天气温明显较低,昼夜温差小

C.夜晚气温明显较低,昼夜温差大D.夜晚气温明显较高,昼夜温差小

15.大气中的CO2增多可能使

A.地球上淡水资源增加B.北冰洋成为海上繁忙航线

C.热带雨林植被遭到破坏D.极地动物生存环境得以改善

【知识点】本题考查CO2浓度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答案解析】14.C15.B

解析:

14题,根据题目信息可知,①地比②地颜色浅,空气CO2浓度小,因此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较少,夜晚大气逆辐射若,导致夜晚气温明显较低,昼夜温差大,C正确。

15题,大气中的CO2增多,会造成全球变暖,极地冰雪融化,北极地区结冰期变短,可能使北冰洋成为海上繁忙航线,B正确。

【思路点拨】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全球变暖是常考的知识点,要注意总结和灵活应用,本题难度不大。

【地理卷·2015届湖北省教学合作高三10月联考(201410)】G3D1读“世界某地区一古城遗址分布及其附近的古河床剖面图”,据此回答9—10题。

9.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古城消失的原因可能是 

①滑坡、泥石流频发②火山喷发③人口增长过快④过度使用水资源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0.根据河流沉积物的变化,推测历史上古城附近地区环境最好、水草最丰美的时期是

A.甲B.乙C.丙D.丁

【知识点】本题考查地层剖面图判读。

【答案解析】9.B10.B

解析:

9题,根据图中经纬网可知,该古城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该地区降水相对较少,水资源匮乏,人口的快速增长,对水资源需求量增加,加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过度使用水资源。

导致其生态环境恶化,最终古城消失,结合选择项可知,B正确。

10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流流量越大,流速越快,携带能力越强,河床沉积物颗粒越大,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乙时期颗粒物较大,而且持续时间较长,B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对图表信息解读能力要求较高,正确理解河床沉积物颗粒大小与河流流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题目设计灵活,整体难度较大。

【地理卷·2015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温州中学等)高三第一次月考(201410)】C3G3读图11,回答第27~28题。

27.在图11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A.台北B.北京C.首尔D.上海

28.在图11所反映的季节里,造成我国华北地区旱灾的原因是

A.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B.植被稀少,涵养的水源少

C.降水量较少,土壤干燥D.水资源短缺,农田需水量大

【知识点】本题组考查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

【答案解析】27.B28.D

解析:

27题,5月6日:

台北吹东北风,北京吹东南风,首尔吹西南风,上海吹东南风,5月7日:

台北吹东北风,北京吹偏东北风,首尔吹南风,上海吹南风,故选B。

28题,5月份,华北地区雨季未到,降水少而越冬农作物生长旺季需水量多,形成旱灾,故选D。

【思路点拨】根据气压场的分布看等压线数值高低,确定方向。

 

【地理卷·2015届浙江省嘉兴市学科基础测试试题(201409)】D2E2I2G3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城市。

每年11月至次年4、5月,常出现严重的光化学烟雾事件。

下图为甲城市所在国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回答9——11题。

9.P、Q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为

A.寒流暖流B.生长边界寒流C.暖流寒流D.消亡边界暖流

10.控制甲城市人口规模的合理措施有

①全国推行计划生育②帮扶国内贫困地区

③甲城设经济开发区④转移甲城部分城市职能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1.该城市每年年11月至次年4、5月,光化学烟雾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取暖用煤量大B.降水少,太阳辐射强

C.工业废水排放量大D.气温高,光化学反应强

【知识点】本题考查光化学烟雾、世界地理。

【答案解析】9.D10.C11.B

解析:

9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P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Q为墨西哥湾暖流,D正确。

10题,甲城市所在国为墨西哥,该国经济相对落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而甲城市为超级大城市,故而全国推行计划生育,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帮扶国内贫困地区,减少外来人口向甲城市的迁移;转移甲城部分城市职能,分散该城市人口,是控制甲城市人口规模的合理措施,C正确。

11题,.该城市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每年年11月至次年4、5月受到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太阳辐射强,所以光化学烟雾污染严重,B正确。

【思路点拨】9题要注意审图,很容易把P当成加利福尼亚寒流,但寒流分布在海洋中,不会分布在陆地上,此题很容易选错。

另外准确的区域定位也很关键,整体该题组难度较大。

【地理卷·2015届浙江省嘉兴市学科基础测试试题(201409)】G3L8  "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这是浙江省政府近期推出的大政方针.据此回答1—2题。

1、浙江省部分城市内涝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①地势地平 ②城市地面硬化 ③基础设施落后 ④生活生产的污水排放量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五水共治”对嘉兴区产业的有利影响是

A、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B、有利于高耗水产业的发展

C、促使工业的转型升级             D、促使磨光材料产业的发展

【知识点】本题考查城市内涝、产业结构分析。

【答案解析】1.C2.C

解析:

1题,本题要注意审题,抓住人为原因。

造成城市内涝的人为原因,一是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使地表硬化率不断提高,地面下渗能力下降;二是城市河湖的蓄洪和泄洪设计能力偏低;三是城市排水系统管网的排水设计能力偏低等。

C正确

2题,“五水共治”体现的是对环境保护更高的要求,这会促使工业向节水、节能、环保等方面发展,促进其转型升级,C正确。

【思路点拨】城市内涝是常考的知识点,要根据不同的题目类型灵活分析,本题难度不大。

【地理卷·2015届江西省师大附中高三10月月考(201410)】D1G3M2下图为黄河部分河段示意图,据图中所提供的的信息,结合相关知识,完成3—5题。

3.关于A、B两河段水文、水系特征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河段水量小于B河段,但水质要好于B附近河段

B.A河段附近农耕区农业用水最大,所以水量小

C.B河段径流量明显增大,因为有众多支流注入

D.B河段工农业及生活废水排入量大,所以水质更差

4.甲、乙两地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甲以水土流失为主,乙以荒漠化为主B.都以水土流失为主

C.甲以荒漠化为主,乙以水土流失为主D.都以荒漠化为主

5.土壤盐碱化是图示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的障碍,其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B.春季气温升高快,蒸发旺盛

C.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D.过度放牧,水土流失严重

【知识点】本题考查黄河水文特征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土壤盐碱化原因分析。

【答案解析】3.D4.A5.C

解析:

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河段流量大,B河段流量小,因为从A到B河段途径河套平原,工农业用水量大;据图可知,B河段位于包头附近,而包头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工农业及生活废水排入量大,所以水质更差,D正确。

4题,甲为黄土高原地区,其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乙为鄂尔多斯高原,其主要的环境问题实荒漠化,A正确。

5题,图示平原地区,人们引黄河水,进行大水漫灌,造成土壤盐碱化,c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都是基础知识点,整体难度较小。

【地理卷·2015届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201410)】D1G3读下图,分析回答21~22题。

21.2001年3月17日,该河流在P处突然决堤泛滥,这主要是因为(  )

A.上游开河解冻,漂流的冰凌壅塞而造成的

B.上游水库大量泄水而造成的

C.河堤防洪标准过低所导致的

D.上游突降大暴雨而引起的

22.同样类型的水患,还容易发生在该河的()

A.P处以上河段B.中游C.下游D中下游

【知识点】本题考查黄河凌汛。

【答案解析】21.A22.C

解析:

21题,p位于黄河河套平原地区,河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在初冬和初春时期,因结冰和融冰时间不同会造成凌汛,A正确。

22题,黄河凌汛发生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河套平原地区,一个是下游山东境内。

C正确。

【思路点拨】熟悉黄河凌汛原因及分布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地理卷·2015届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10)】C1G3据石家庄机场透露,7日,16时30分,受雾霾影响石家庄机场能见度由1400米骤降能至100米,导致个航班被迫取消。

10时8分石家庄机场能见度提高,达到起飞标准,第一个离港航班NS3267石家庄至深圳顺利起飞,机场航班陆续恢复正常。

下图为我国四个雾霾多发地区。

回答12~13题。

12.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雾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B.雾霾削弱了地面辐射

C.雾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D.雾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13.图中四地深秋初冬时节多雾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知识点】本题考查雾霾影响及成因。

【答案解析】12.C13.B

解析:

12题,雾霾对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导致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C正确。

13题,图中四地深秋初冬时节,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容易形成雾,B正确。

【思路点拨】雾霾是近年常考的热点,对其成因、影响要及时总结和灵活分析,本题难度不大。

【地理卷·2015届山东省潍坊一中高三10月第一次月考(201410)】D1G3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附近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2-33题。

32.有关图中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处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B.乙处多峡谷,水能资源丰富

C.丙处多曲流,径流季节变化大

D.丁处含沙量小,有结冰期

33.有关甲、乙、丙、丁四处多发灾害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处易发生旱灾 B.乙处易发生泥石流

C.丙处易发生洪灾 D.丁处易发生滑坡

【知识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判断、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答案解析】32.C33.C

解析:

3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等高线稀疏,水流平稳,但河谷狭小,A错;乙处多峡谷,但无河流发育,所以水能资源不丰富,B错;丙处多曲流,因位于我国南方季风区,所以径流季节变化大,C正确;该地位于我国南方,无结冰期,D错。

33题,丙地河道弯曲,水流缓慢,容易发生洪灾,C正确。

【思路点拨】准确解读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地理卷·201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201409)】M2G3读某地区的经纬网和等高线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地区土地盐碱化较轻、耕地质量较好的自然原因是

A.人类长期耕作,形成了肥沃的水稻土

B.多为紫色土,冲积土壤比较肥沃

C.土壤中水、肥、气、热条件协调较好,肥力高

D.土壤中含钙质较多,黑土分布广

2.图中乙地区的经济作物和林木主要为

A.甘蔗、柑橘B.甜菜、柑橘

C.花生、苹果D.棉花、茶树

【知识点】本题考查中国地理。

【答案解析】1.C2.C

解析:

1题,根据图中经纬网可知,甲地位于华北地区,而水稻土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A错;紫色土分布在四川盆地,B错;黑土分布在东北地区,D错;土壤中水、肥、气、热条件协调较好,肥力高,所以土地盐碱化较轻、耕地质量较好,C正确。

2题,乙地位于山东丘陵地区,其经济作物和林木主要为.花生、苹果,C正确。

【思路点拨】正确的区域定位和了解我国不同土壤分布地区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较小。

【地理卷·2015届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201409)】A2G3M242.根据“中国沿北纬32°地势剖面图”(下图)中的地形、地势梯级代号,填写下列内容。

(9分)

(1)A高原,B盆地,C平原;

(2)①山脉,②山脉,③山。

(3)C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从农业可持续发展来看,C地形区发展农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知识点】本题考查中国沿北纬32°地势剖面图判读。

【答案解析】

(1)青藏四川长江中下游

解析:

根据中国地理地形图和图中信息可知,A为青藏高原,B是四川盆地,C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2)喜马拉雅横断巫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和中国山脉分布状况可知,①是喜马拉雅山脉,②是横断山,③是巫山。

(3)水稻水土流失旱涝灾害

解析: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该地处于季风区,而季风强弱变化不稳定,所以旱涝灾害频繁;同时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思路点拨】准确定位和熟悉中国地形分布状况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较小。

【地理卷·2015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0)】G3D12014年8月10日傍晚,洛阳市区突降暴雨,城市部分地区内涝严重,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图13),完成23—24题。

23.这次造成市区内涝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异常导致①环节增强,热岛效应导致②环节增强

B.排水设施不足导致③环节受阻;城市化导致④环节增强

C.极端天气导致①环节增强,排水设施不足导致③环节受阻

D.热岛效应导致②环节增强;城市化导致④环节增强

24.为减轻城市区内涝,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B.提倡营造“绿色屋檐”

C.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D加强城市道路硬化.

【知识点】本题考查城市内涝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答案解析】23.C24.C

解析:

23题,根据题目信息可知,该此城市内涝主要是洛阳市区突降暴雨,降水量大,另外城市排水不畅,导致地表径流受阻。

结合选择项可知,C正确。

24题,本题要注意审题,选择最合理的措施。

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增强城市排水能力,是最合理的减轻城市区内涝的措施,C正确。

【思路点拨】城市内涝是常考的热点,要注意总结和灵活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

【地理卷·2015届河北省冀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201409)】G36.如在山谷中突遇泥石流,他们应尽可能选择

A.沿山谷谷底向较高处逃生B.沿山谷谷底向较低处逃生

C.向与等高线平行的方向逃生D.向与等高线垂直的高处逃生

【知识点】本题考查人们对泥石流灾害的逃生方式。

【答案解析】6.D

解析:

根据泥石流运动、重力作用下流向低洼处,应向与等高线垂直的高处逃生。

D正确。

【思路点拨】人们对泥石流灾害的逃生方式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技能,本题难度较小。

【地理卷·2015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9月月考(201409)】G3F2K1读图1,回答1~3题。

1.甲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该国洪涝

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

②泥沙淤积严重,阻塞河道

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气温高,山地冰川融水量大

A.①④B.①③

C.②③D.①②

2.图中a、b两河流域之间的山脉,其南坡雪线比北坡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地形D.降水

3.图中通往乙城市的铁路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地表崎岖、冰川广布、地质灾害频繁

B.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保护

C.生态保护、资金短缺、建筑材料运输困难

D.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科技水平低

【知识点】本题考查洪涝灾害成因、雪线、铁路建设区位分析。

【答案解析】1.B2.D3.B

解析:

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国位于恒河下游,地势低平,且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故多洪涝灾害。

B正确。

2、雪线高度主要受气温和降水量影响,a、b两河流域之间的山脉为喜马拉雅山脉,其南坡为向阳坡,气温较高,故雪线应该较高,但南坡雪线较低,主要是由于南坡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故雪线低。

D正确。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的三大难题:

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保护,B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