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教育者 不要太有为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7003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为一个教育者 不要太有为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作为一个教育者 不要太有为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作为一个教育者 不要太有为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作为一个教育者 不要太有为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作为一个教育者 不要太有为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为一个教育者 不要太有为了.docx

《作为一个教育者 不要太有为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为一个教育者 不要太有为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为一个教育者 不要太有为了.docx

作为一个教育者不要太有为了

作为一个教育者不要太有为了

自己培养自己

我作为领衔名师代表发言。

那天接到通知请我准备个发言,我就在心里想了想,但因为实在太忙,我没写稿子,连提纲都没有。

临上去发言之前,我感到没有个稿子好像不太严肃,因此叫旁边的一位校长给我一张纸。

我拿着这张纸就上去了。

我是这样说的——

各位老师,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地被邀请作为领衔名师的代表在这里发言。

在上台之前,我没来得及和各位领衔名师商量我说什么,但我相信,或者说我希望我的发言能够代表其他各位领衔名师。

首先,我想明确我们这些所谓“领衔名师”和各位学员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相学习的关系。

这次武侯区成立名师工作室,我认为不只是我们这些所谓“名师”向年轻的老师传授什么,其实这也是互相学习的机会。

我这真不是客气话。

我特别荣幸能够和一批年轻人一起学习。

其次,我想强调的是,一个人的成长更多的是个人的事。

请不要误以为进入了“名师工作室”,自己就能自然而然成为名师了。

不,不要有任何依赖思想。

我从来认为,任何人才都是自己培养自己的。

我们能够说陶行知是国民党反动派培养的吗?

我们能够说苏霍姆林斯基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培养的吗?

显然不能。

他们成为教育家,是他们自己培养自己的成果。

人才不是“打造”出来的,而是成长起来的。

“打造”是别人的事,而成长是自己的事。

“打造”是顷刻间的事,而成长则有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这不是宣扬什么“个人主义”,也不是否定别人的支持。

各级政府部门当然应该为年轻人的成长创造条件,但这只是创造条件而已,只是提供阳光、空气和水,并不能取代每个人自由而自主地成长。

所以,我再次说,各位学员千万不要以为靠着名师就能够成为名师。

我不是基督徒,但我知道《圣经》上有一句话,大意是说,上帝只帮助那些自助的人。

因此,名师工作室只是为你们成长提供了条件,但并不能取代你们成长。

你们的成长还得靠你们自己。

第三,我想说说我的成长体会。

刚才我说了,每个人都是自己培养自己。

那么一个年轻老师,如何“培养”自己呢?

今年我从教刚好三十年。

回顾三十年来,我从一个只有理想与热情其他就什么都不懂的年轻人,成长为现在有一点成就感和非常充分幸福感的老教师,还是有些体会的。

上周在北京,我参加了一个为我举行的从教三十周年研讨会。

在会上我做了个发言,发言中我谈到我成长的七个关键词,这七个关键词,估计对大家是有参考价值的。

限于时间,我不详细说,只简单说说。

第一个关键词是“机遇”。

一个人在时代大潮面前其实微不足道,但只要顺应潮流,把握时代,一个普通的人也能成为时代英雄。

我有幸赶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并与改革开放同行。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相对比较宽容,比较自由的时代,我很可能一事无成。

有才华的人多了,钱梦龙难道没有才华吗?

他26岁就以初中学历担任高中语文教师,但只教了一学期,便被时代打成右派,沉冤20多年。

直到改革开放,他才得以“重生”。

所以,一个人的成长,机遇很重要。

机遇还包括遇到帮助你的人,所谓“贵人”。

在座各位应该说遇上好时代,现在武侯区成立名师工作室,就是为各位创造条件,大家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机遇,珍惜这么好的条件。

第二个关键词是“实践”。

教师的生命在课堂,一刻都不离开校园,一个教师才可能真正成功。

但我这里所说的“实践”不只是不停地做,还指不重复自己,不断创新。

当班主任每个班都要有研究重点,多年过去了,你的实践就会成就你。

有人工作了三年,甚至三十年,其实他只工作了一天,因为他每天都在机械地重复同样的事,没有突破没有创新。

他手里攥着一大把旧船票,每天都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这样的老师很多的。

而有的老师工作了三年,则工作了一千天,因为他每天都不重复自己。

我说的“实践”,就是指这个。

第三个关键词是“阅读”。

阅读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尤其是对教师。

但是现在教书人不读书是非常令人忧虑的现象。

我希望在座各位学员能够以书为友,勤于阅读,是自己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第四个关键词是“写作”。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写作成就了我。

但这里的写作必须以实践为前提,只有做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

写作就是反思的过程。

当然,我没要求大家和我一样,我是学中文的,多年的写作让我现在写得很快。

估计你们达不到。

但是你一个星期写一篇,如何?

如果你能够一月写1000字,一年就12000字,那时候你会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

“哇,我居然写了一万多字!

”有了丰富的实践,又善于记录,善于积累,善于总结,就能成长起来。

第五个关键词是“思考”。

教育者应该养成思考的习惯。

现在我写文章,有人说我深刻,“一针见血”,其实我的思考没那么高的理论水平,不过就是常识而已。

所以我说我现在是用良知说话,凭常识质疑。

“大跃进”期间,彭德怀说这样搞不行,他有多高的理论水平吗?

当然不是,我看党内比他有水平的高级干部多的是,谁看不清楚呢?

但彭德怀有良知,他凭常识就知道那样搞是胡来!

现在也是,教育上许多做法,凭常识就可以知道其荒谬。

当然,对普通老师来说,更多的是思考自己的工作,一堂课上完都可以反思的。

带着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就是最好的成长。

关键是要养成思考的习惯。

第六个关键词是“个性”。

我的个性一直富有争议,按世俗的观点,因为我这个个性,我失去了很多,但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我的个性成就了我。

我们这个时代,对个性已经很宽容,武侯区之所以能够任命我为校长,就是一个证明。

教师的成长,并不是要你成长为别人,而应该是成长为你自己。

我们的每个名师工作室都以领衔名师的名字命名,但千万不要以为这就是要让每个学员都成为领衔名师。

不,“李镇西名师工作室”的成果,不是又一批李镇西,而是各自保持自己个性的老师。

第七个关键词是“童心”。

关于“童心”我想讲我校老师一个真实的事。

2009年10月的一天,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陈淑英老师进教室上计算机课。

她给同学们说:

“因为学校工作调整,我下周就不给你们上计算机课了,你们的计算机老师改成某某某老师。

”学生听了一下子惊呆了,教室里一片沉默。

过了一会,一个男生站了起来,说:

“老师,我们会想你的!

”就这一句话,激起了其他同学的共鸣,几乎全班同学都叫了起来,七嘴八舌,此起彼伏:

“老师,我们会想你的!

”“老师,我们会想你的!

”……陈老师非常感动,她感到了教育的幸福。

当天晚上,她把这件小事写进了博客,标题就叫做《老师,我们会想你的!

》。

第二天早晨我上网读到这篇短文,也被感动了。

当天下午的教工大会上,我给全校老师朗读这篇短文。

我说:

“22岁的陈老师因为这句话,感到了教师的幸福。

那么,我想问的是,如果是一位32岁的老师,听到这句话他还感动吗?

可能也会有一点点感动,但不会流泪了;如果是一位42岁的老师呢?

听到这句话估计不会被感动,因为他的心已经很麻木了;如果是52岁的老师呢?

听到这句话估计会不耐烦:

‘吵什么吵?

上课!

’老师们,所谓‘童心’就是一颗容易被感动的心。

当你的心不再容易被感动的时候,幸福已经远离你而去了。

”老师们,愿大家永远保持这么一颗随时被感动的童心!

最后,我送大家一句话:

“不必用堆叠的荣誉来证明教师的成功,教师的光荣就印刻在学生的记忆里!

谢谢!

启动仪式结束后,我把申请参加“李镇西名师工作室”的老师留了下来,先照了几张合影——很遗憾,刘迦允老师没来。

照完相后,我单独再给他们说了一番话——

非常感谢你们能够报名申请参加我的工作室。

这次报名要求加入我工作室的人很多,有三十多位,但按规定我只能收8位,如果要增加,最多不能超过12位。

在选择人员的问题上,我颇费脑筋。

之所以我把我校的9名申请者全都收下了,是因为如果不收他们,其他20多位我更不好选。

反正,本校的申请者被我收下,这大家都可以理解的。

余下的三位,叶志庆我本来比较了解,另外还有赵敏敏的关系。

另外两位,我的标准是教龄最低,只有两年多或三年。

你们是“李镇西名师工作室“的开门弟子,也可以说是关门弟子,因为每一期工作室学员的期限是五年,而五年后我已经59岁,很难再继续收学员了。

所以我们彼此都要互相珍惜。

现在网上每天向我求教的老师太多太多。

昨天我还写了一篇博文,是我给一个老师的回信,他请我给他的著作写序。

而请我写序的著作,我的信箱里已经有17本了!

我当然无能无力,我给他解释,并表示歉意。

但是,我在网上也说过,我们学校的老师向我求助,我肯定会全力以赴,因为我在这学校领工资嘛!

你们的求助,我也会全力以赴,因为我是武侯区的老师嘛!

最近不停地还有其他学校的老师,不,还有我校的老师,给我发短信打电话,希望能够加入我的工作室。

昨天,我校的赵敏敏还给我电话,说她开始以为自己没资格申请,现在想补个申请加入我的工作室。

你们看,我这手机里还有昨天晚上收到的短信,这是位校长,她希望能够成为我的编外弟子,自带经费学习。

我真是感动!

对于所有报了名但没能正式加入的老师,我都作为编外弟子,每次活动都请这些老师参加。

反正都是学习成长嘛,不比在乎名分。

我校的蒋长玲老师在申请里说,自己比较懒散,希望在李校长的“威逼利诱“下成长为名师。

呵呵,我读到这一句话笑起来了,也非常感动。

好,那我就要”威逼利诱”你们了啊!

是的,既然参加了我的工作室,我自然就要给你们提要求了。

我们这个工作室的项目是“新教育实验与新教师成长”,其实也没有具体的课题,只要你们按新教育的生活方式成长,就是我们的成功。

具体说,要用新教育理念进行教育教学,一定要当班主任,要不停地阅读和写作,要建立博客,把每天的思考每天的实践都记录下来,点点滴滴地记下来,时间一长,就是一笔财富。

我愿意为大家提供平台,你们的文章只要我这里通过了,绝对能够发表的。

我还希望大家以后著书立说呢!

我肯定会帮助大家的。

大家想想,我现在名也有了利也有了,这些对我来说,已经没有吸引力了,现在感兴趣的,就是培养帮助年轻老师成长。

你们是我最后的教育成果!

工作室具体的运行方案我还没来得及细想,不过我会认真考虑的。

我们以后争取一个月搞一次活动,不是网上的活动,而是面对面的的活动,可以握手可以拥抱的面对面活动。

当然,平时我们可以在QQ群里交流。

经费有限,但我可以自己掏钱赞助,我们还可以自己积攒活动经费,比如我们以后可以面向全国搞培训。

还有,你们发表了文章,出版了著作,都会有稿费的。

当然,我们现在不要老想着名利,如果功利心太强就不会真正成功的。

我还是希望大家如我刚才发言所说,永远保持一颗童心,保持单纯,保持理想,你们就想着怎么把班带好,怎么把学生教好,把工作当做自己的事,和别人无关,和校长无关,只和自己的幸福有关,这样你们肯定能够成功!

晚上,我在从成都飞呼和浩特的航班上,凭记忆把上午的两次讲话记录了下来,记录文字应该和我的现场发言差不多。

 

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自学,而不是课堂听讲

……我已经混进大学了,考上考不上研究生无所谓,跟谁学更无所谓。

……在谁名下,分配在哪个方向,对我毫无差别,我不是来跟谁学哲学的,大学提供的不是学问,而是容我继续自学的闲暇,再加上个图书馆。

(陈嘉映《无法还原的象》华夏出版社2005年1月北京版28页)

实际上,研究生三年,我一共听课不超过十堂,多数老师只在各门考试那天见到过我。

(陈嘉映《无法还原的象》华夏出版社2005年1月北京版32页)

陈嘉映显然不是好学生。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当年陈嘉映所在班级实行“严格管理”,不来上课就算旷课,旷课一定的节数就开除,则我们这位未来的哲学家会是什么“下场”?

幸亏那时候老师还不糊涂。

我感觉近年来许多大学的管理日益中学化了,迷信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管”字,看来不把学生管傻是不会罢休的。

学习的最佳场所不在课堂,学习的最佳方式也不是听讲,这个道理已经被无数事实证明了。

可是我们的老师们往往在有意无意地强化课堂迷信。

你不进教室,就是不想学习,你不注意听老师讲,就得不到知识,“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

恕我直言,这颇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

事实上课堂没有那么重要,教师也没有那么重要,陈嘉映的哲学水平就不是跟老师学的。

有人会说,那是大学,中小学生的知识和本领一定是从课堂上学的,一定是跟老师学的。

也未必。

我上中学时的语文能力就主要是从课外书获得的,语文教师教我那点东西太可怜了。

所以,一个真正懂教育的老师绝不会把课堂和教师的作用强调过分,以免学生从小产生一种误解,以为学习就必须进课堂,学习就必须找老师,(当然理科与文科在这方面稍有差别)那就麻烦了。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人注定了不会有多大出息,上了大学他不善于自学。

所以我劝各位老师,对上课不爱听讲的学生要做具体分析,不要一概断定是“厌学”。

更重要的是,课堂迷信和和教师迷信恰好是创新的杀手。

凡是创新的东西,都决不是教出来的,因为什么知识只要一变成“被人教”的材料,它就不再是新的了。

创新的东西必定是“没人会教”的东西,找老师没有用的。

很多中小学老师一提到专业发展就找培训班,就找老师,找专家。

恕我直言,单凭这一点,就可以说他们不懂教育。

张健柏是“从体制学校出来”,而不是“培养出来”的!

体制内的应试教育到底好不好?

我看这个问题基本不是什么问题,只要有一点基本的思维和观察能力,就能够做出判断的。

首期培训班上,这些来自全国的,大学甚至研究生毕业的学员们,在事实面前,承认自己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写作能力等还不如学堂13岁的小助教。

这几个小助教绝非天才,只是正常人,两个人来学堂学习的时间仅仅才两年多。

为什么这些在体制内读了十几年的书,过了几十年生活的大人们,在学堂孩子们面前却不敢自以为“有学问”呢?

为什么他们在培训中,发现自己原来学到的东西,居然是如此垃圾的时候会痛哭流涕?

就是因为学堂走的是真教育的路子,每一步都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进;而体制内的应试教育,走的是反教育的路子,越走离真理越远。

因此在体制内学校上学的时间越长,就离真学问的距离越远!

然而,面对如此清晰的,山一样大的真理和事实,很多家长依然在为体制学校辩护。

这说明了我培训期间讲的一个事实:

中国人目前的状态,就是他们自己选择的命运;国人既然喜欢这种教育,因此我没有必要来改变它。

我只是在这里发表我的观点,让喜欢改变的人自己来看,自己来改变。

不想改变的人,让他们自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不会去干扰他们。

据说有不少家长,非常反对我对体制学校的批判。

他们的理由非常充分:

张校长说体制学校这不好,那不好,但他自己还不是体制学校培养出来的吗?

他当年也没有上过今日学堂呀?

据说不少家长们还根据这个逻辑,面对自己孩子的质疑,要求自己的孩子在体制内安心学习,好好读书。

因为就算上体制学校,也完全有机会成为未来的张校长;也可以去开办未来的今日学堂。

因此,体制学校没什么不好的,关键还是看自己!

真是这样吗?

这句话其实似是而非!

首先,我肯定是“从体制学校出来”的人。

我小的时候,根本就不可能会有“非体制学校”供选择。

所有的人,都只能有唯一的选择----“体制学校”。

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一路读来,上的都是“体制学校”。

因此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当年的学习选择自由度大得多。

目前这个世界显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还是要感谢时代的进步!

但是,我肯定“不是体制学校培养出来”的。

相反,我从小到大,一直就不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而是一直让老师不太喜欢的,不好好上课,不好好听课,也不好好做作业的的“叛逆者”。

只是因为我最终的考试成绩还好,因此老师也算是“能够接受”。

而且,我成长的年代,与现在已经很不相同。

即使是我本人重新再来一遍,重新去读体制学校,我也不再能够“成为我自己”了。

因为“时代不同了”。

首先,我当年很小就是一个“书虫”;很早母亲就教我认字了。

还在小学阶段,就会直接看大部头的“字书”了;这在当时的同龄人中基本上只会看“画书”(现在所谓的“绘本”,当时的连环画)相比,很让大人们惊讶。

小学五年级以后,我的阅读速度就达到了每分钟1500字以上;一天就可以看完两本书,因此常常感到“读书饥渴症”,要到处去弄书来看。

那时候得到书籍的条件很有限,幸好我们家有一点藏书。

另外家里会给我些零用钱,基本上我都用来买书了。

而小伙伴们基本上是用来买零食吃的。

同时我父母还有县图书馆的借书证,基本上都是我在用,保证了我的“书源”。

当时的课本,我是基本不太看的,因为刚发的新课本,我几天就“消化完毕”;曾经有一次(中学阶段),一个同学无意中发现刚发两天的语文课本我已经读过了,就拿新课本来考我,结果发现课本的全部内容我基本都知道,连每一个作者的名字都烂熟于心。

因此上课我经常不听老师的课,自己看自己的书。

一直到大学都是这样,我是大学里面有名的逃课生。

那个时代,是“读书无用论”的时代,读书人不受尊重,读书好也没有人羡慕和表扬。

我喜欢读书,反而常常是读书不好的亲戚朋友们笑话的对象,说我是“相公”(书呆子的意思)。

我父母虽然是文革前的老大学毕业生,但对我读书好坏也不在意。

当时大学已经停止招生,就算是有大学也没有太多人喜欢上。

因为大学毕业的父母实际收入还比不上一个百货公司的营业员;当时连卖猪肉的人都比大学教师更有面子。

因此,我读书好,父母也不认为是什么特别的优点,也不见得会有更大的前途,因此其实他们是不太管我读不读书的。

当然更不会管我读什么内容的书了,都是读的“闲书”---只要找得到的书,我都看,甚至包括【赤脚医生手册】,【儒法斗争历史资料集】等等。

因此,那个时代读书的人,真的是没有任何功利之心来读书的,纯粹就是喜欢读书而已。

哪里像现在,父母和孩子读书都是很有目的性,是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才来读书的;在这种读书目标下,哪里会有我这种人存在的机会。

我80年考上的是工科大学,但是我喜欢的是文科;当年没考文科的理由很简单:

因为文科普遍被瞧不起,当年的口号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只有老师认为考不上大学,不会动脑子的笨蛋,靠死记硬背去找一条出路的人,才会被分流去读文科。

我不承认自己是笨蛋,当然就不愿意考文科了。

不过,工科大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内心还是想学文科。

于是就用了半年的时间,自学了四年哲学系的全套教材,去考了哲学系的研究生。

居然除英语科差了四分外,其他专业课程全部过关。

这可不是老师培养的,全是自己学的。

不过就是被英语害了我,因此第二次考研究生,最主要的时间都用来学英语了,一天学习7-8小时的英语(我犯的很愚蠢的错误,如果不去学十年的英语,我的成就会更高)

上了研究生,其实主要也是靠自学。

导师的作用是很“辅助性”的,真正教的东西极其有限。

很多时间我根本不是用来听讲,而是自己看喜欢的书。

当时读研究生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大量自己支配的时间,老师基本上不管你在干什么;研究生导师最大的价值,就是允许我与他的观点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

我当年写的关于德国哲学的论文,内容和逻辑都很深,据说全武大也只有少数几个人才看得懂。

当年朋友们给了我一个“才子”的称号。

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我写的论文是“初民思维研究”----原始民族的思维特征研究。

这个内容,可不是老师规定的,老师也不懂这个专题,我纯是自己感兴趣才去弄的。

其实导师很反对我去搞这类吃力不讨好的论文,生怕通不过。

当时任评委会主席的系主任私下里说:

这家伙写的东西,我都看不懂。

其他老师大多数也看不懂我的论文。

不过,当时的老师很有些国外老师的风采----自己看不懂,证明学生很优秀。

因此,我的毕业论文获得了难得的“全优”好评。

当时尚年轻的评委,后来任武大哲学学院院长的某某老师当时对我的评价也很高,要我毕业后好好就此毕业论题写本书出来。

(不过,我研究生毕业后自己认为“自古无用是书生”,就再也没有进入这种“学术领域”了,后来看书,就只关心能够服务社会人生的“经世致用”之学)。

看了我的整个“学历---学习的历史过程”,就知道我主要都是靠“自学”出来的,靠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书,才成为我“今天这个样子”的。

因此,能说是体制学校“培养了我”吗?

不能;只能说,我“来自于体制学校”,但是体制学校并没有“培养我”---只是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包括不学教材的机会。

这种“不管不问”的体制教育,也导致我的“学习基础”不可思议的差;甚至我大学毕业后,却连拼音都不会。

工作后我就买了电脑,必须使用拼音打汉字,才不得不“自学拼音”的。

我其实是用英语音标来拼汉字的。

我现在打字速度很快,用的就是“双拼”。

这小学生就应该会的基本功,可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奇怪不?

我研究生毕业,连拼音都不会?

怎么可能?

现在从体制学校出来的学生,有可能不会拼音吗?

这个简单的事实,证明我们那个时代老师根本不在意你的学习和成绩,甚至家长也不在意的;因此才会闹这种笑话。

当然,我的这种独特的经历,也给了我很好的理由----不学拼音直接学汉字很容易。

这实际上就是学堂目前教学汉语的方式---直接法认识汉字。

因为中国传统上根本不学拼音的;直接学汉字。

现在学堂里面,也跳过了拼音直接学汉字。

只是因为学堂教英语,孩子们自动会学会“拼音”的---老师引导一下就可以了。

不过往往他们早就会认字了。

我创造了一套学英语的方法,可是,我的英语也不是老师教的。

我上高中的时候,才开始学ABC,而且没有人认真学,当时基本不考英语。

上了大学,我们的大学英语课本,也是从abc开始教的----因为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基础几乎是“零”。

不过,苦学四年的结果,我考研究生,其他课程都是优秀,但是因为英语不及格(差四分上线),我失去了读研的机会。

我总结考试失败教训的结论是:

第一,我不是笨蛋,第二,英语是笨蛋都能够学会的语言,不是什么“高难课题”。

第三:

我也努力按老师的要求好好学英语了,并没有混日子。

因此最终结论就是:

如果我学不好英语,肯定不是我和英语的问题,是老师的问题。

后来我准备英语考试的时候,就完全丢开了大学的教材,丢开了老师教的学英语方法,采用国外的教材(新概念的原版,无翻译版),采用我自己研究的学英语方法,再次考研究生,最终总分第一名。

英语科目也是当时本专业的文科生第一名。

可见,我取得的“成绩”,处处是与体制教育“反其道而行之”才得到的。

如果我是一个乖乖仔,现在必然是一事无成。

我的很多同学朋友,很“听老师话”的,现在他们的生活和作为,证明了我的这句话。

我当年一直是一个“问题学生”,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认为我很另类。

虽然我考高中,考大学的成绩都很好,高中考入全省重点高中重点班,是省重点中学的第一批学生;大学也考入了全国重点大学。

但是很不幸的是——老师根本就没有留意我;因为我的平时成绩很烂,我根本不去认真对付这些考试,而是忙着看闲书。

最终大考的时候,靠长期喜欢阅读带来的良好知识和思维积累,短期内突击一下,就超过了很多平时成绩远比我好的同学,考上更高一级的学校。

现在,各位家长应该知道,为什么我不承认是体制教育培养出来的了?

我其实在当学生的时候,就一直跟“体制教育”合不来。

我是靠自己看书学习出来的。

我甚至连一个内心很崇拜的老师都没有---从小就没有。

只有一个没有见过的“老子”,是我心甘情愿地佩服和学习的老师。

那么:

家长说,不排除现在的一些孩子也很有个性,很会自学;因此在体制学校内学习,多年后也成为我这样的人呀?

又错了-----即使有我这样的人,在现在的体制学校内也出不来了。

我这种“不合群”的学生,只会被不断地打击,直到成为废物,除非我早早逃离学校。

因为---时代不同了。

现在的体制学校,根本不像我当年的学校一样宽容,允许学生自由发展,允许学生不学习;不做作业;允许学生把学校仅仅当成一个游戏场。

现在的学校把学生当成了工厂的标准产品,根本不允许你“另类”,不让你成为自己,只能成为一台考试机器;不然就宣布你是“废品”!

我少年时期生活的年代,是一个“学习自由”的时代(60-70年代)。

那个时代,学习好不是一件“好事”,反而很可能是一件坏事。

有可能打成右派,反革命等等。

反而不读书的人很安全,“根红苗壮”的。

考试考零分,教白卷,敢挑战老师,甚至打老师,才是“英雄”。

因此,老师和家长,都对学习好坏不在意。

老师特别不敢管学生,生怕学生造反!

别看我父母都是文革前的老大学毕业生,他们也一样对我学不学,学的好不好根本不在意。

更别提“私下辅导”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