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6947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15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docx

《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docx

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

第一章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1)设计图纸;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现行建筑结构和建筑施工,设备安装施工的各类规程、规范及验收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规定;(3)湖北省、恩施市有关建筑工程管理、市政管理、环境保护等地方性法规及规定;(4)公司有关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管理的规定。

2、工程建设标准

序号

名称

编号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4

湖北省建筑工程有关的地方标准和政府有关建筑施工管理规定

5

ISO9001《质量体系》和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

6

湖北省关于环境管理规定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定

7

企业有关的管理规定要求

8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定

9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建标[2002]219号

10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

1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1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13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

1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15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16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

17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02

18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19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20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104-97

2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22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50018-2002

23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24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

JGJ81-91

25

《压型金属板设计施工规程》

YBJ216-88

26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JGJ130-2001

27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2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29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04-93

30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3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3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规范》

GB50303-2002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特点

第一节工程概况

工程地点:

恩施市金桂大道(恩施经济开发区硒都工业园区);建设单位:

恩施经济开发区标准厂房建设指挥部;设计单位:

湖北省建科建筑设计院;合同工期:

260日历天;结构类型:

钢混结构;建设规模:

总建筑面积约7971.74平方米。

1、建筑设计概况:

建筑高度18.3米,室内外高差0.45m。

(1)墙体工程:

±0.00以下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灰砂砖;±0.00-1.2米标高处墙体采用M5水泥砂浆砌筑M10灰砂砖墙;室内隔墙采用M5混合砂浆砌筑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2)门窗工程:

铝合金中空玻璃窗和钢质防火门。

(3)室内装修做法

①楼地面:

厂房楼地面采用细石混凝土地面;楼梯间、电梯前室镶贴600×600及600×300米色防滑地面砖;卫生间镶贴300×300米色防滑地砖。

②内墙面:

卫生间墙面镶贴釉面砖,其他内墙面采用混合砂浆抹灰,面罩涂料。

③顶棚:

卫生间顶棚采用轻钢龙骨吊顶,石膏板基层,面层镶贴铝塑板,其它天棚面采用混合砂浆抹灰,涂料面层

(4)外墙装饰:

外墙±0.000-1.2米标高处采镶贴280×140外墙面砖,防撞墙部分镶贴200×60面砖。

2、结构设计概况:

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及轻钢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框架结构抗震等级四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1)基础

本工程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本工程±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为466.0m。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本工程基础设计为夯扩桩,以漂石层为持力层。

要求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000Kpa。

桩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混凝土保护层:

桩体70mm。

承台及基础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桩身混凝土充盈系数不小于1.10,并应从桩顶起超灌500mm,并在施工基础梁前将其凿掉。

桩基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现场静载及小应变试验,对桩基础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作出评定。

本工程桩基数为202根,根据设计要求,桩基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现场静载及小应变试验。

(2)主体结构工程:

本工程主体结构为框架与轻钢结构相结合。

框架柱、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构造柱、圈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第二节工程目标

1、质量目标:

确保达到国家现行质量验收合格标准,争创省优质工程“楚天杯奖”。

2、安全目标:

确保实现无人身伤亡事故、无人身群伤事故、无重大火灾事故、无设备重大损坏事故,争创省安全文明施工现场。

3、工期目标:

确保在施工合同约定的260日历天的总工期内完成全部工程内容。

4、施工环境目标:

为保持施工现场周围安静、清洁的环境,我公司将采取施工全封闭作业,合理进行现场平面布置,办公区、生活区、施工作业区分离,对噪声、粉尘影响控制在构架标准范围内和施工区域内。

5、服务目标:

服务周到、业主满意、信守合同,认真协调与有关各方面的关系,接受并积极配合业主和监理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计划协调、现场管理的控制与监督。

6、项目管理目标:

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制定了相关的管理程序,在施工中实现三个体系的整合,以达到工程预定目标。

第三章施工部署和施工准备工作

第一节项目组织机构

 

第二节临时设施布置原则

1、现场平面随着工程施工进度进行布置和安排,阶段平面布置要与该时期的施工重点相适应。

2、由于受场地的限制,在平面布置中须充分考虑好施工机械设备、办公、道路、现场出入口、临时堆放场地、加工制作车间等的优化合理布置。

3、施工材料堆放须尽量设在垂直运输机械覆盖的范围内,以减少发生二次搬运为原则。

4、中小型机械的布置,要处于安全环境中,要避开高空物体打击的范围。

5、临时电源、电线敷设要避开人员流量大的楼梯及安全出口,以及容易被坠落物体打击的范围,电线尽量采用暗敷方式。

5、控制粉尘、排污、废弃物及噪声处理设施的布置。

6、充分利用现有的临建设施为施工所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临建投入。

第三节施工部署原则及总体部署

1、施工部署原则:

贯彻执行各项建设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程,遵循合理的施工顺序,以准备充分、方案先进可行、资源充足、过程控制严格、管理优秀的全过程全面管理组织施工策划。

积极配合业主、设计、监理单位,协调工作,确保按合同要求完成施工任务。

2、施工总体部署:

公司将组织专业齐全的施工队伍进行作业,采用交叉流水作业法施工。

3、机械设备的选择:

本工程所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由公司统一调配,在公司领导下,由项目经理充一指挥。

其中阶段性及加工性机械随工程进度情况逐步进出场,部分设备外租。

第四节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图纸会审:

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审图,作好图纸会审的前期工作,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

工程开工前及时与业主、设计单位联系,做好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工作。

(2)备齐技术规范、验收标准:

根据施工图纸、现场备齐与本工程有关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标准图集系列、施工手册等技术工具书籍。

(3)技术工作计划

①方案编制计划

根据施工进度编制各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如下:

a.应急救援预案;b.桩基施工方案;c.主体施工方案;d.钢结构施工方案e.装饰施工方案;f.临时用水、用电施工方案;g.安全施工组织设计;h.季节性施工方案。

②施工试验工作计划

根据工程情况,及时计算各种施工物资(主要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用量,并按规范、标准进行试验工作。

(4)高程引测与定位

测量人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高程及坐标位置,做好工程控制网桩的测量定位,同时做好定位的闭合复测工作,并做好标识加以保护。

2、现场准备

编制临时用水、用电设计方案,搞好施工现场临时用水、用电管线敷设工作;修建并硬化场地内临时道路,修建办公、生活、生产等临时设施。

做好施工现场道路、水、电、通讯工作,按公司的统一要求砌筑围墙,并进行美化装饰,做好临近建筑物、道路安全防护工作。

3、材料准备

(1)按照施工部署,对各种材料的进场时间、数量等提前做好计划,认真组织,专人负责,分阶段陆续进场。

提前订货,按时进场,保证使用。

(2)开工前落实各项材料用量计划,按照程序要求选定合格厂家和产品,签订供货协议,并分期分批组织进场。

第五节工程进度部署

1、工期目标:

施工合同总工期为260个日历天,保证在合同约定的工期内完成全部工作内容。

2、施工关键点控制:

施工进度关键线路为:

施工准备→桩基施工→承台及基础梁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包括主体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装饰工程施工→收尾及清理→竣工验收。

第四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布置原则

(1)保证施工方便的条件下,尽量节约施工用地。

(2)保证施工需要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规划、布置好临时设施,同时还要保证经济、适用,达到文明施工现场的标准。

(3)在保证场内交通运输畅通和满足施工对材料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场内运输,避免造成二次搬运。

(4)平面布置上,尽量避免土建、安装与办公区相互干扰,达到文明施工标准要求。

(5)符合施工现场卫生及安全技术要求和防火规范。

2、施工总平面的总体布局规划

(1)平面功能划分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施工平面的要求,计划拟把施工现场分为施工区域、办公区和生活区三个区域。

施工区域周围砌2.5m高临时围墙进行全封闭,入口处设立五牌一图(即:

工程概况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应急救援预案、消防保卫牌和施工平面布置图),建筑物四周防护随主体施工进度用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全封闭。

施工现场大门入口设立门卫室,对所有出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均进行登记。

(2)施工区规划

施工现场的布置根据创标准化文明工地的具体要求,力求现场做到干净整洁,平面布置合理。

结合规划道路和地下管线情况,对材料堆场及临时道路进行硬化,使其成为以后永久道路的基层。

施工临时用水、用电从甲方指定地点接入,各种管线穿硬质PVC管后埋地敷设,埋深≥200mm,以免被车辆压坏。

如临时用水、用电地点发生变化,施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另作调整。

施工区其他临时设施的布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附图三)》。

(3)办公区域规划

办公区临时设施本着方便生产管理的原则来布置,依次布置有项目办公室(医务室)、业主办公室、监理办公室、项目部会议室、档案资料室、卫生间等。

办公区的布置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附图三)》。

(4)生活区规划

根据现场踏勘实际情况,本工程施工现场比较狭窄,生活区拟租用附近民房或布置于距施工现场较近的空地上。

项目生活区根据实际需要及文明施工标准要求,依次设置有食堂、卫生间、洗澡间等。

第五章施工总进度计划

1、工程施工时间安排:

施工工期为260个日历天。

2、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1)编制原则

①根据建设方提供的施工图纸、施工合同。

②根据拟建项目建设用地周围环境、现场情况及施工总平面所确定的平面规划。

③根据国家现行的各种建筑施工验收规范、规程和质量评定标准。

④现行全国统一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

⑤根据我公司颁发的文件、工艺标准、施工方法、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总结及公司拥有的技术力量。

(2)施工进度计划表:

计划开工日期为:

2009年11月12日;计划竣工日期为:

2010年9月7日。

施工进度详见《施工进度横道图(附图一)》和《施工网络计划图(附图二)》。

第六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1、施工测量

(1)测量依据

①本工程定位图、施工图以及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

②《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测设要求

①测量前应对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钢尺等测量仪器进行校验,使其达到规范要求的精度。

②现场测量应固定人员。

采用钢尺测距时,应采用三次读数然后取中数的读数方法。

③所有量距尽量保证在同一水平面上、同一方向上进行,如不能保证在同一水平面,所得数据应进行高差调整。

(3)测量方法

本工程测量方案分为四个部分:

平面控制、高程控制、垂直度控制、沉降观测。

①平面控制

a.用全站仪放出建筑物主要轴线点,并引出作好引桩,引桩采用C20砼浇筑,内埋φ20圆钢作标识;b.用全站仪、50m钢尺进行轴线检查校正,直至满足施工要求,用混凝土对引桩进行保护,并做好醒目标记;c.绘制详细的控制轴网图;d.基础施工完毕后,在±0.000结构面进行一次轴线闭合检查;e.轴线控制用经纬仪向上传递,控制点设置在建筑物外侧,平面分别位于建筑物四角处,逐层向上传递。

②高程控制

a.在首层平面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布设基本传递高程点,用S3水准仪往返测,测设合格后,用红色油漆标记“”并在旁边注明建筑标高,以红“”上顶线为标高基准,同一区域、同一层平面内红“”不得少于三个,间距分布均匀并在满足结构施工的需要,且红“”需设在同一水平高度,其误差控制在±5mm以内则认为合格,在各层标高施测时,应后视其中的两个红“”上顶线以作校核。

b.±0.000以上各层的标高传递均利用首层红“”上顶线为标高基准,用检定合格的钢尺向上引测,并在投测层标记红“”,复检合格后,方可在该层施测。

c.在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后,应重新引测相应的结构标高,以保证拟建建筑物的质量要求。

d.标高测量误差:

±10mm;

竖向高度测量误差:

±5mm。

e.高程基准点的测设:

对场内设置的水准点,每月定时检测一次,以作相互检验。

仪器采用AFL320精密水准仪,精度按二等水准技术指标执行。

对检测后的数据采用微机电算,电算成果须作分析,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

f.控制点的保护:

控制桩按测量规程规定的标准进行埋设,一般埋设在有坚固土层的地方,桩顶周围砌筑200mm高的保护台。

③垂直度控制

a.室外各大角的垂直度采用经纬仪控制,室内垂直度控制采用激光垂准仪进行控制。

同时应在适当位置预留150mm×150mm垂直度检测洞口。

b.垂直度测量细则:

根据结构平面图,在±0.000标高处确定工程垂直度控制点,室外控制点一般设置在结构转角处或结构柱上,室内应在预留洞口处设置。

随着楼层的增加,及时用经纬仪和激光垂准仪将各控制点引测至适当位置,按照测出的控制点对工程柱、梁及墙体等进行复核,将垂直度偏差控制在规范允许偏差以内。

④沉降观测

根据总平面图及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分别在拟建建筑的四周布设沉降观测水准点,布置成闭合环型,水准基准点应埋设在变形区以外的岩土层上,使其稳固可靠且通视条件良好,以保证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各点的坐标和绝对高程待布设完毕后进行实测,记录测量成果资料。

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布设沉降观测点时,观测点的埋设要求与主体结构连接可靠,注意移开影响观测点的障碍物,并注意填充墙体砌筑和设备安装时避免使观测点受到破坏。

测量按Ⅱ级水准精度采用闭合法观测,每施工完一层观测一次。

建筑物竣工后的观测,第一年每三个月一次,第二年每半年一次,以后每年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对于突然发生严重裂缝或大量沉降等特殊情况,则应增加观测次数,并及时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部门报告。

每次观测前对所用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作好详细记录。

每次沉降观测时,先应检查沉降水准基准点的高程,确认无变动后,才能进行沉降观测,否则,需对水准基准点成果进行重新确认和调整,然后再进行沉降观测。

每次沉降观测时,为保证其成果的正确性,应做到:

a.采用相同的图形(即观测线路)和观测方法:

b.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

c.固定观测人员;

d.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作业;

e.作专门的沉降观测成果记录;

f.严格按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施测,遵守各项技术规范和安全规程。

及时做好沉降观测数据分析处理,以确定沉降是否稳定,均匀,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做出处理。

2、土方开挖工程施工

①土方开挖应绘制土方开挖程序图,确定开挖的路线、顺序、范围、底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位置以及挖出的土方堆放地点等。

②根据设计图纸,用石灰洒出基坑开挖线,经复核后,方可进行开挖。

③土方开挖必须分层进行开挖,开挖操作间距必须符合安全安全操作要求。

④根据以往施工经验,通过国家规范及各工程施工资料的参考,土方开挖放坡坡度用1:

0.33(若现场土质不好时进行调整)。

⑤基坑土方开挖必须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严禁超挖。

⑥基坑四周不得任意堆放材料。

⑦挖土过程中如出现土体较大位移,应立即停止挖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⑧坑周围的地表水应及时排除。

⑨基坑土方开挖可能影响邻近建筑物、管线安全使用时,必须有可靠的保护措施。

⑩雨期开挖土方,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分期完成。

如为软土地基,进入基坑行走需铺垫钢板或铺路基箱垫道。

坑面、坑底排水系统应保持良好;汛期应有防洪措施,防止雨水浸入基坑。

冬期开挖基坑,如挖完土隔一段时间施工基础需预留适当厚度的松土,以防基土遭受冻结。

3、夯扩桩基础施工

(1)施工程序:

定位测量→测放桩位及交底→桩机就位→沉护筒→填料夯实→夯干硬性砼→浇筑砼→提护筒→砼振捣→成桩

(2)主要施工方法

①定位测量

桩基础定位测量:

依据图纸坐标进行定位测量放线。

②测放桩位:

由测量班依据图纸放桩位,在施工前由质检员对所有桩位再进行一边复测后报建设单位复检,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的施工。

③桩机就位:

护筒调直,保证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在确定要打的桩位准确后,移桩机就位使护筒中心与桩位对齐,然后将护筒放至地表调整护筒垂直度达到施工规范要求。

④沉护筒:

先用细长锤锤击成孔,护筒同时下压,边成孔边下压护筒直至将护筒沉至设计标高,并按地质勘察报告应进入桩端的持力层。

⑤填料夯实:

护筒沉至设计标高后填入夯填料夯实,承载体形成实状态后开始测三击贯入度,落距6m,三击贯入度应不大于设计值20cm。

⑥夯干硬性砼:

当三击贯入度满足设计值后,夯填干硬性混凝土,夯填量不少于0.8m3,夯实后锤出护筒不少于5cm(在护筒上口的钢丝绳与护筒平齐处作标记确认)。

⑦浇筑混凝土:

夯完干硬性砼后放置钢筋笼,每个钢筋笼都要严控标高使之达到规范要求;在护筒填料口前放置铁灰槽子,灌完第一罐砼要插入振捣棒轻振5秒钟左右,保证桩身砼与干硬性砼良好结合;然后一次性灌完砼,灌注时要严禁将杂土块掉入护筒内,避免形成砼结构的缺陷。

⑧提护筒:

提护筒要缓慢匀速,保证成桩满足设计要求。

⑨砼振捣:

要振捣棒振动砼,振捣时要按规范要求做好快插慢拔,振捣棒必须插到桩底部,要充分振捣满足工艺要求。

4、土方回填

(1)施工条件

①基础结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且基础结构工程经相关部分验收合格后,方可回(夯)填土方。

②回填前,应对防潮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办好隐检手续,签字完毕。

③根据设计压实系数以及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填土的最佳含水率约为,铺土厚度约为20mm、打压遍数不少于三遍。

④基坑(槽)内的混凝土渣、木材以及其他有机杂质等在基础施工前必须清理干净。

⑤填土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必须过筛,其粒径要求为:

灰土回填不大于15mm,素土回填不大于50mm。

⑥灰土应用生石灰粉,使用前充分熟化,其粒径不得大于5mm。

(2)施工技术质量要求

①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率,并按设计比例拌合均匀,拌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

②回填素土、灰土应分层铺摊和夯实,每层铺摊厚度为200mm,每层至少打夯三遍。

③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夯填土方。

④回填时应避开雨天,如施工时遇到较大降雨,应用塑料布覆盖,并做好排水。

受到雨淋浸泡的回填土,应把上表皮松软土除去,晾干后再夯打密实。

5、钢筋工程

(1)钢筋的检验与存放

①钢筋进场具有出厂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并需分批作机械性能试验。

如使用中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和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时,还进行钢筋化学成分分析。

严禁不合格钢材用于该工程。

②钢筋取样,每批重量不大于60T。

在每批钢筋中的任意四根钢筋上各取一套,每套试样从每根钢筋端部截去50cm,然后再截取试样四根,二根作拉力试验(包括屈服点、抗拉试验和延伸率),另二根作冷弯试验。

试验时,如有一个试验结果不符合规范所规定的数值时,则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对不合格的项目作第二次试验,如仍有一根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不予验收,不能用于该工程上。

③钢筋运到加工工地后。

必须严格按分批同等级、牌号、直径、长度分别挂牌堆放,不得混淆。

④存放钢筋场地要进行平整夯实,铺设一层碎石,条件允许可浇筑地坪,并设排水坡度,四周挖设排水沟,以利泄水。

堆放时,钢筋下面要垫以垫木,离地且不宜小于20cm,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

⑤钢筋半成品要分部、分层、分段并按构件名称、号码顺序堆放,同一部位或同一构件的钢筋要放在一起,并有明显标识,标识上注明构件名称、钢筋型号、直径。

(2)钢筋制作加工场地及加工机械:

钢筋的加工在现场进行,现场安排所需各种加工机械。

(3)作业安排:

由于钢筋加工量较大,且规格、型号繁多,必须周密部署,并根据总控制进度计划,编制详细的钢筋加工计划,各加工计划除和总进度计划吻合外,同时还须满足现场实际进度需要。

(4)钢筋成型:

工程用钢筋全部在现场加工。

钢筋配料时,必须仔细核对图纸认真计算,对特殊部位的钢筋要经放大样后确定尺寸。

加工好的钢筋按配筋单的编号挂牌。

(5)钢筋连接:

对于钢筋直径d>12的水平钢筋采用闪光对焊,d<12的钢筋采用搭接焊。

竖向钢筋(柱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

①钢筋接头要求

受钢筋接头的位置相应错开,当采用非焊接的搭接接头时,从任一接头中心至1.3倍搭接长度的区段范围内,或当采用焊接接头时,从任一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35d且不小于500mm的段范围内。

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允许的百分率符合:

绑扎骨架和绑扎网中钢筋的搭接接头:

受拉区25%,受压区50%

受力钢筋的焊接接头:

受拉区50%,受压区不限制

受力钢筋的机械连接头:

受拉区50%,受压区不限制

②钢筋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符合结构施工总说明的要求。

(6)钢筋闪光对焊施工

①作业条件

a.焊工必须持有有效的特殊工种考试合格证。

b.对焊机及配套装置、冷却水、压缩空气等应符合要求。

c.电源符合要求,当电源电压下降大于5%,小于8%时,采取适当提高焊接变压器级数的措施;大于8%时,不得进行焊接。

d.作业场地有安全防护设施,防火和必要的通风措施,防止发生烧伤、触电及火灾等事故。

e.熟悉料单,弄清接头位置,做好技术交底。

②工艺流程

检查设备→选择焊接工艺及参数→试焊、作模拟试件→送试→确定焊接参数→焊接→质量检验

a.连续闪光对焊工艺过程

闭合电路→闪光(两钢筋端面轻微接触)→连续闪光加热到将近熔点(两钢筋端面徐徐移动接触)→带电顶锻→无电顶锻

b.预热闪光对焊工艺过程

闭合电路→断续闪光预热(两钢筋端面交替接触和分开)→连续闪光加热到将近熔点(两钢筋端面徐徐移动接触)→带电顶锻→无电顶锻

c.闪光一预热闪光对焊工艺过程

闭合电路→一次闪光闪平端面(两钢筋端面轻微徐徐接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