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B卷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6734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0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B卷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B卷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B卷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B卷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B卷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B卷解析版.docx

《届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B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B卷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B卷解析版.docx

届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B卷解析版

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单元测试卷(B卷)

一、单选题(本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

1.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委托起草了会议宣言,在宣言的最后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口号。

这一口号()

A.体现了新中国政府主权的人民性B.表达了对建设新中国坚定信心

C.表明解放战争在全国的彻底结束D.促进了新中国政权的迅速稳定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口号显然说明以毛泽东为核心第一代中国领导人尽力新中国的信息,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新中国政权性质归属,故A项错误;解放战争在全国的彻底结束是新中国的成立,故C项错误;口号只是一种信念,不可能促进了新中国政权的迅速稳定,故D项错误。

2.《中国现代化历程》一书中指出从1949年到1956年的7年间,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经历了从资本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又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苏式经典社会主义的两次重大转变。

第二次转变的实质是()

A.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B.国家政体的变化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生产关系的变革

【答案】D

【解析】第二次转变是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苏式经典社会主义的转变,结合所学可知,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苏式经典社会主义的转变,三大改造实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即生产关系的变革,故D正确;第二次转变是从新民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排除A;第二次转变是从新民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BC不符合题意,排除。

3.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新政协的主要任务是筹划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

“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

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

”由此可以看出()

A.政协是民主政治的核心B.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D.政协变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答案】B

【解析】根据“协助国家机关……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此时政协由新中国成立前后代行国家权力的机构转变为协助国家机关的机构,体现了政协职能的转变,故选B项;我国民主政治的核心和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都是人民代表大会,排除AD;政协并非党派联合执政机构,排除C。

故选B。

4.下图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C.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D.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左图信息为孙中山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誓词,右图为开国大典,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辛亥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可知二者都开启了中国民主政治新发展,C项符合题意,D项只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影响不是二者的共同点,AB两项仅是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也不是二者的共同点。

5.1953—1957年我国不同经济类型工业产值变化(单位:

亿元)如下表

年份

全民所有制企业

集体所有制企业

公私合营企业

私营企业

个体工业

1955

281.4

41.6

71.9

72.7

81.1

1956

383.8

120.1

191.1

0.3

8.3

1957

421.5

149.2

206.3

0.4

6.5

这表明当时我国()

A.忽视客观规律大办工业B.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革

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逐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答案】B

【解析】通过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到1957年,公有制企业产值迅速上升,而私营工商业产值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在三大改造时期,私营工商业被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

故答案为B项。

忽视客观规律,大办工业是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排除A项;题干信息不能体现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排除C项;奠定工业化基础的是“一五”计划时期优先发展重工业,题干反映的是生产关系的变化,排除D项。

6.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做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的决定,毛泽东风趣地对周恩来说我们要“进京赶考”去了。

以下属于“进京”以后四年的“成绩”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②抗美援朝胜利③土地改革完成④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进京”以后四年是1949春-1953年,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①②③正确,故选C;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排除ABD。

7.“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是及其他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为此中共中央()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B.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C.发起了“大跃进”运动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B

【解析】由“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可以看出国家要实行集体生产,且是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结合所学可知只有农业合作化运动适合,故B项正确;土改时把地主土地分给农民,故A项排除;C项强调的经济建设的速度,故排除;D项是把合作社规模进一步扩大,属于左倾错误,排除。

8.下面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社会生产各部门的投资比例图。

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

7.9,这反映了“一五计划”()

A.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特点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

C.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的特点D.学习西方工业化道路的特点

【答案】B

【解析】“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

7.9”等字眼足以证明“一五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而非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农、轻、重比例并不协调,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一五计划”是学习苏联工业化道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9.1953年,我国城镇人口从1950年的6000多万突然猛增到7800多万,全国吃商品粮的人口激增到2亿,造成国家粮食供应的极度紧张状况。

于是,我国实行了粮食计划供应制度。

据此可知,这一制度的实施旨在()

A.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B.适应工业化战略的需要

C.满足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D.推动三大改造顺利进行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造成国家粮食供应的极度紧张状况。

于是,我国实行了粮食计划供应制度。

”结合一五计划的相关历史知识可知,粮食计划供应制度服务于工业化战略。

故答案为B项;材料仅仅涉及城镇人口和全国吃商品粮的人口,排除A项;抗美援朝战争的时间是1950到1953年,不符合前因后果的逻辑思维,排除C项;三大改造本质是生产资料公有化,涉及面广,与粮食供应制度无关,排除D项。

10.孔子主张“和而不同“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新中国在外交方面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求同存异“方针B.不结盟政策

C.“另起炉灶”政策D.“一边倒”政策

【答案】A

【解析】“和而不同”,承认分歧,但要寻求共同点,实现和谐。

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思想,即所谓搁置争议,寻求共同利益诉求,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故A符合题意;不结盟政策是改革开放时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体现,强调不同任何大国和大国集团结盟,故B不符合题意;“另起炉灶”指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政策指“一边倒”政策指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故D不符合题意。

11.“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

”(选自LS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这三次“革命”分别是指()

A.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封建制度被推翻、新中国成立

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封建制度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D.秦朝统一全国、武昌起义胜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的封建国家;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故此题选B;辛亥革命后,我国的还有封建制度,故A可排除;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的是在1956年,故可排除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意义远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重大,故可排除D。

12.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主要是因为它()

A.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

B.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C.指导处理了中国和印度的关系

D.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已经成为国际法中的重要一部分,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它之所以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所建立国际关系满足各方面利益,跨越了意识形态的差异,有广大的适用性。

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13.1953年7月27日,《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签订。

签约双方在协定中明确规定:

“为保证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双方军事司令官兹向双方有关各国政府建议在停战协定签字并生效后的三个月内,分派代表召开双方高一级政治会议,协商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以及和平解决朝鲜等问题。

”据此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A.促成了中国全方位多边外交局面的出现

B.为新中国走上国际大舞台奠定基础

C.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

D.宣告了美国遏制新中国政策的破产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中国在维护亚洲太平洋地区安全上有了发言权,这为新中国参与亚洲国际事务、走上国际大舞台奠定了基础,1954年,中国作为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重要方应邀参加日内瓦会议,故选B项;中国全方位多边外交局面出现于改革开放新时期,A项错误;C、D两项表述是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意义,排除。

14.中共八大提出: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应该允许私有制经济存在”,“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互为补充的,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手段。

”这一思想()

A.体现了“左倾”冒险的倾向B.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奠基

C.是对苏联经济模式的突破D.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作全面准备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学习的经济模式主要是斯大林模式,这种模式的显著特点就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主张实行计划经济。

根据材料“中共八大提出: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应该允许私有制经济存在、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可知1956年八大主张利用市场来活跃经济,说明对斯大林模式有所突破,C选项符合题意;左倾在经济上最大的表现就是不顾本国实际,照搬他国经验,提出不切实际的口号或者指标,A选项排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提出是在1992年,而八大是在1956年,这种说法十分牵强,B选项排除;中共八大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正确探索,随后被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打断,因此D选项说法错误。

15.在20世纪50年代编制的国民经济草案中出现了“三本账现象”。

“中央两本账,一本是必成的计划,这一本公布;第二本是期成的计划,这一本不公布。

地方也有两本账,地方的第一本就是中央的第二本,这在地方是必成的;第二本在地方是期成的。

评比以中央的第二本账为标准。

”这一现象()

A.经济调整取得明显成效B.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失衡

C.加快了国民经济的发展D.改变了国民经济的构成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三本帐现象”反映了中央和地方在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出现“左”倾错误。

依据所学知识,20世纪50年代,为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衡,故选B;国民经济调整是在20世纪60年代,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两本账说明是计划经济时代,有虚夸的成分,不利于促进经济发展,选项C排除;20世纪50年代的国民经济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没能改变国民经济的构成,故D项错误。

16.1958年毛泽东视察农村时说:

办人民公社的好处是,它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

他还认为,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曰大二曰公”。

在当年的农村工作会议上,还通过了要求人民公社举办公共食堂、幸福院等决议。

这表明发展人民公社的根本目的是()

A.适应大跃进运动需要B.加强农村的政治建设

C.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了在毛泽东看来人民公社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的途径,所以发展人民公社的根本目的就是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到大跃进的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D均是目的但均不是“根本”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7.下表是我国1960年至1962年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主要反映()

年份

国民经济比例(%)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60

21.8

26.1

52.1

1962

33.6

30.3

36.1

A.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B.调整后国民经济比例趋于合理

C.新中国工业化建设严重受阻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有效开展

【答案】B

【解析】根据图表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社会主义建设中我国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及发动“大跃进”造成我国重工业比例较大,至1962年三大产业的比例趋于平衡,得益于1960年开始我国实行国民经济调整的政策,故B项正确。

A项,题干中无法看出工业分布,排除。

C项,材料中产业结构比例的变化是国民经济调整的结果,并非工业化受阻,排除。

D项,题干不能体现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国民经济结构的影响,排除。

18.下图是建国后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幅漫画,该漫画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A.片面追求生产关系变革的高程度B.片面追求生产力发展的高速度

C.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成果D.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的初步成果

【答案】B

【解析】图片反映了1958年经济上的“大跃进”。

“大跃进”是指片面追求生产建设的高速度、高指标。

A项是指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不是生产领域的革命,而是片面追求生产力发展的高速度,违背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规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错误探索,排除CD。

故答案选B。

19.1966年,国家开始将“支援农村人民公社投资”主要用于推进农业机械化,社队将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购买和维护农业机械。

这表明当时()

A.计划经济体制具有一定优势B.中央在反思农业发展的方向

C.工农业生产出现了严重失衡D.人民公社的模式发生了变化

【答案】A

【解析】根据“国家开始将‘支援农村人民公社投资’主要用于推进农业机械化”可知,国家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体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故A正确;根据“国家开始将‘支援农村人民公社投资’主要用于推进农业机械化”可知,国家已经明确了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农业发展方向,排除B;材料只涉及到农业,并没有涉及到工业,无法从题干中看出工农业发展极不协调,故C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人民公社的模式,排除D。

20.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天朝田亩制度与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似之处是()

A.斗争对象B.分配原则

C.社会性质D.思想基础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天朝田亩制度实行平均分配,人民公社化运动中采取“一大二公”,具有平均主义倾向,可见两者的分配原则具有相似之处,选项B正确;人民公社化是在阶级斗争指导思想下进行的运动,其没有明确的斗争对象,选项A排除;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而太平天国是封建社会,排除选项C;太平天国的思想基础是平均主义、小农意识以及大同思想,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左倾思想下进行的,选项D正确。

21.1949~1971年,《人民日报》论述联合国的文章有2314篇,其中政治类的2174篇,而表达对联合国不满、谴责、批评态度的有830篇,占政治类文章总数的38.18%,各年份具体情况见如图。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对联合国不满、批评、谴责文章篇数占政治类支章总篇数的百分比

A.参与多边外交的程度较低B.外交领域意识形态色彩浓厚

C.致力于建立合理的国际秩序D.与国际组织关系呈隔绝状态

【答案】A

【解析】1971年以前,受两极格局影响,和联合国长期被美国操纵,中华人民共和国被排除在联合国外,因此,《人民日报》论述联合国的文章中政治类所占比例很高,表达对联合国不满、谴责、批评态度的占政治类文章很大比例,说明中国参与多边外交的程度较低,故A正确;B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我国致力于建立合理的国际秩序,排除C;从《人民日报》论述联合国的文章中无法得出我国与国际组织关系呈隔绝状态,D表述错误,排除。

22.下列对我国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最恰当的评价是()

A.我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我国依据阶级斗争这一主要矛盾制定方针政策

C.我国政治上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上实行了冒进政策

D.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重大挫折,但也取得了很大成就

【答案】D

【解析】1956~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时期,此时期有中共八大、国民经济调整等成功探索,也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失误,故D正确;A、B和C只涉及材料中部分信息,排除。

23.1972年7月,日本成立的田中角荣为首的新内阁就职当天就发表声明,要为加速日中邦交而努力。

在中日关系出现转机的时刻,毛泽东提出:

“对中日恢复邦交问题应采取积极的态度,谈得成也好,谈不成也好,总之,现在到了火候,要加紧。

”“火候”形成的主要推动因素是()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C.世界出现多极化发展趋势D.二战后第三世界的迅速崛起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72年中日关系的改善是以中美关系的改善为前提的,所以“火候”形成的主要推动因素是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选A项;中国重返联合国并不是中日关系改善的主要推动因素,排除B;CD项与题意主旨无关,排除。

故选A。

24.新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攻关会战中,短时间内聚集了26个部、委,20个省、市、自治区参与,包括组织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为原子弹的制造和试验研制出10万多种专用仪器、设备和原材料。

据此可知原子弹成功得益于()

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国内良好的经济环境

C.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D.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我国第一课原子弹的爆炸是在短时间内集中了大量资源共同努力的结果,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团结协作的优越性,故选A项;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于60年代,当时我国国内的经济环境并不良好,排除B;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是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原因,但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C;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90年代,与题意不符,排除D。

故选A。

25.罗斯福新政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但从新中国成立到1981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却没有任何文字表述。

1982年,罗斯福新政首次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出现在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中。

对这一现象最合理解读是()

A.中美之间意识形态差异日益消失B.时代变化影响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

C.历史教科书客观地反映了历史真相D.中国与世界逐步从隔绝走向联系

【答案】B

【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新中国成立至1981年间属于中美关系相对不友好的时期,所以在新中国成立至1981年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也就没有任何文字表述,其实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时代变化影响也会影响教学内容的选择,故B正确;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差异不会消失,A错误;罗斯福新政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在新中国成立至1981年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也就没有任何文字表述,所以历史教科书没有客观地反映了历史真相,C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二、材料分析题(26题20分,27题30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具有决心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之间的友好与合作,共同防止日本帝国主义之再起及日本或其他用任何形式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国家之重新侵略;亟愿依据联合国组织的目标和原则,巩固远东和世界的持久和平与普遍安全;并深信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之间的亲善邦交与友谊的巩固是与中苏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相符合的……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二:

“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紧急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

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发展。

——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之联系》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部分条款

第十一条缔约双方主张严格遵守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和准则,反对任何以武力施压或以种种借口干涉主权国家内政的行为,愿为加强国际和平、稳定、发展与合作进行积极努力。

缔约双方反对可能对国际稳定、安全与和平造成威胁的行为,将在预防国际冲突及其政治解决方面相互协作。

第十六条缔约双方将在互利的基础上开展经贸、军技、科技、能源、运输、核能、金融、航天航空、信息技术及其他双方共同感兴趣领域的合作,促进两国边境和地方间经贸合作的发展,并根据本国法律为此创造必要的良好条件……

(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说明中国与苏联结盟的原因。

(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对“一边倒”政策的基本看法。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作者观点的认识并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一、三指出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外交政策调整的认识。

【答案】

(1)立足点:

国家利益。

(2分)原因:

两大阵营形成并走向对峙;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敌视新中国。

(6分)

(2)看法:

基本否定或弊大于利。

(2分)谈谈:

肯定——“一边倒”是当时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结果,使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中不至于孤立无援。

或者否定——“一边倒”使中国过多依赖苏联;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限制了中国外交的发展。

(3分)

(3)变化:

由盟友到战略伙伴关系。

(3分)认识:

从国家利益出发制定外交政策;外交政策要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