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考前指导材料40个高频考点与35个易混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6510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历史考前指导材料40个高频考点与35个易混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届高三历史考前指导材料40个高频考点与35个易混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届高三历史考前指导材料40个高频考点与35个易混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届高三历史考前指导材料40个高频考点与35个易混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届高三历史考前指导材料40个高频考点与35个易混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历史考前指导材料40个高频考点与35个易混点.docx

《届高三历史考前指导材料40个高频考点与35个易混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考前指导材料40个高频考点与35个易混点.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考前指导材料40个高频考点与35个易混点.docx

届高三历史考前指导材料40个高频考点与35个易混点

2019届高三历史考前指导材料

——40个高频考点与35个易混点

高频考点1: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涵、特点及影响

(1)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维系纽带、具有宗族色彩的政治制度,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对后世影响深远——祭祖、姓氏、族谱、祠堂、重男轻女、尊宗敬祖、任人唯亲、传统节日等大都受其影响。

(2)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核心的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体现了古代中国早期贵族政治的特点。

分封制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是其现实表现。

高频考点2:

古代中国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

(1)古代中国对地方的管辖主要有分封制(奴隶社会的地方制度,西周确立、春秋战国瓦解)、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秦朝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国并行制(西汉前期实行,引发七国之乱,后汉武帝采取“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行省制(元朝开始实行,为明清的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等重要制度。

(2)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反映任官原则由宗法血缘向行政任命的变化,标志着我国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

郡县制向行省制的转变反映出地方区划越来越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趋严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

高频考点3:

三省六部制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1)内容:

中央的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尚书省下设六部: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处理日常事务。

(2)特点:

相权三分;职权分明;节制君权。

(3)影响:

共议国政,可以减少决策失误;分工负责,可以提高行政效率;分散相权,可以防范宰相擅权。

高频考点4:

古代中国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措施:

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趋势:

古代中国君主专制演变趋势是君权不断加强并发展到顶峰,相权不断削弱,最终丞相被废除。

高频考点5: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及其趋势

(1)演变: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主要有西周实行的世卿世禄制、战国至秦时实行的军功制、汉代实行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实行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开始实行直至1905年废除的科举制。

(2)趋势:

选官的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日趋科学合理;选官的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并趋向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选官的权力从地方收归中央,体现中央集权的加强。

高频考点6:

古代中国耕作方式与土地制度

(1)耕作方式:

古代中国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原始农业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

铁犁牛耕是古代中国主要的耕作方式。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生产模式,它推动了古代中国精耕细作技术的进步。

(2)土地制度:

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包括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分封制的经济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瓦解)、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包括地主土地所有制(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土地改革后消失)、农民土地所有制(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消亡)。

北魏孝文帝改革至唐中期的均田制是在不触动现有土地所有权基础上、旨在增加政府赋役收入的封建土地国有制度,它不能真正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高频考点7:

古代中国商业(商品经济)发展

(1)从西周至唐——商品经济初步发展:

①坊、市分置,商业活动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②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草市)和夜市开始出现。

(2)宋元时期——“市”的变迁:

①时间上:

汉唐时期有严格的开市、闭市时间规定,宋朝出现早市、夜市,打破了时间限制。

②空间上:

汉唐时期坊市严格分开,宋朝“坊巷桥门以及隐辟处,俱是铺席买卖”,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普遍,在一些交通方便之地出现了数十座市镇,著名的是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四大商业名镇。

③管理上:

汉唐时期设有市长和市令对市进行严格管理,而宋朝时市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

(3)明清时期——城(市)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出现徽商和晋商等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即“商帮”。

高频考点8: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

在封建社会初期,它有利于农业发展、社会稳定和封建统治的巩固。

在封建社会后期,强化了小农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成长,造成中国近代社会的落后。

(2)闭关锁国政策:

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高频考点9:

西汉新儒学的内容和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1)西汉新儒学的内容: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以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以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提出“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规范,以维护统治秩序。

(2)汉武帝尊儒措施:

思想上,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政治上,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教育上,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高频考点10:

宋明理学的主张及影响

(1)主张:

①程朱理学:

宇宙观上,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伦理观,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宣扬三纲五常,要人们“存天理,灭人欲”。

认识论,提出“格物致知”,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明道德之善。

②陆王心学:

宇宙观上,提出“心即理也”,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认识论上,强调“发明本心”,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2)影响:

①积极影响,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

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节制,发奋图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

②消极影响,用三纲五常维护封建专制,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望。

高频考点11:

明末清初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1)代表: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2)特点:

反传统、反教条——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否定了孔子是“天生圣人”的观点,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们惊惧不已。

反封建专制——清初黄宗羲揭露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

强调“经世致用”——顾炎武力图以此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反映时代要求——黄宗羲提倡“工商皆本”的主张。

主张唯物主义——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这启发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影响:

批判的继承传统了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高频考点12:

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1)成就:

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形式经过了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变迁过程。

《诗经》质朴典雅,具有现实主义风格;以民歌为基础的“楚辞”,句式灵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诗经》和“楚辞”代表了北、南诗歌两种不同的风格。

汉赋华丽而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唐诗风格多样,千古传诵,以五言和七言诗为主,把诗歌推向顶峰。

宋词是诗歌的另一种形式,句式灵活,极具歌唱性。

元曲是民间兴起的新的诗歌形式,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

明清小说将广阔的社会生活纳入了文学的视野,艺术而又真实地再现了时代的历史,将古典小说创作推向繁盛阶段,并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2)特征: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文学呈现了多元兼容、雅俗共赏和发展趋势的逐渐平民化等趋势。

高频考点13: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特点、意义和局限

(1)历程:

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克利斯提尼改革基本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伯利克里改革将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形成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2)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和法律至上。

(3)意义:

思想上,雅典民主氛围所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政治上,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4)局限:

民主范围的狭隘性,享有民主权利者仅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是少部分奴隶主的民主(妇女、儿童、奴隶、外邦人除外);民主性质的原始性,是一种只适用于小国寡民城邦的原始直接民主;民主方式的随意性,抽签选举、轮流坐庄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高频考点14:

罗马法的演变、内容和作用

(1)演变:

①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②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公民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调整罗马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万民法是罗马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③从零散到系统:

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2)内容:

维护奴隶制、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3)作用:

罗马法为罗马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稳固了帝国的统治。

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重要影响。

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理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

高频考点15:

人文精神的起源、兴起、发展历程及内涵

(1)历程: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经历了起源(智者运动)—复兴(文艺复兴)—发展(宗教改革)—成熟(启蒙运动)的历程。

(2)内涵:

古希腊人文主义突出人自身,突出人的作用。

文艺复兴肯定人和人性,强调人的价值。

宗教改革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力,提倡个人宗教信仰的自由,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旗帜,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科学、自由、平等,反对特权等。

启蒙运动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高频考点16:

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1)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①经济上,引起“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国家开始殖民扩张,掠夺的财富加快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②政治上,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新兴的商业资产阶级开始崛起,传统的贵族和封建主受到了削弱。

③文化上,动摇了教会的权威,加快了世界文明的交流、冲突和融合。

(2)殖民扩张的影响:

①对世界市场而言:

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②对欧洲殖民国家而言:

从殖民地掠夺的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③对殖民地而言:

促使亚非拉国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

④对国际关系而言:

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造成殖民争霸战争(英荷战争、英法战争)的爆发。

高频考点17:

两次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

(1)工业革命:

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代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自由主义思潮兴起;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工厂取代工场;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诞生,工人运动兴起;近代城市兴起;自然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列强对外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第二次工业革命:

以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产生垄断和垄断组织。

列强加紧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高频考点18: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1)过程:

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起来。

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

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有利于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特点:

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

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内阁首相掌握国家实权。

以国王为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地位(女王在现实中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高频考点19:

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及作用

(1)联邦制的原则: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的权力。

联邦法律是全国最高法律,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

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巩固;地方自治与中央集权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2)分权制衡原则:

将立法、行政、司法的权力分别授予参众两院、总统、最高法院三个部门,它们之间互不统属又互相制约。

三权分立实现了权力之间制约平衡,有效地防止了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3)主权在民原则:

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实行任期制。

这就使美国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则的基础上,使美国长期稳定。

高频考点20:

德国代议制的确立过程、特点

(1)过程: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俾斯麦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德国统一;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确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

(2)特点:

德意志皇帝控制行政权和军队,拥有广泛的权力;德意志宰相由皇帝任命,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德意志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无实权,法律须经皇帝批准。

德国是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立宪为虚,专制为实,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

高频考点21:

牛顿力学体系、相对论、量子论和达尔文进化论

(1)牛顿力学体系:

①创立:

意大利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687年,英国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②意义:

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它为工业革命及其以后的机器生产和启蒙运动奠定了科学基础。

(2)相对论:

①内容: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物体运动速度增大,会产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的狭义相对论;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时空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的广义相对论。

②意义:

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同时,它也发展了经典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相对论的提出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3)量子论:

①创立: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爱因斯坦利用量子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获得诺贝尔奖;丹麦玻尔提出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②意义:

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

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促使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4)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①创立:

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以生物进化、自然选择、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为主要内容的生物进化论。

②意义:

这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有力地挑战了神创论,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对处于危亡的国家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高频考点22: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背景、影响及特征

(1)背景:

欧美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2)影响:

对中国,使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对列强,拓展了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和资本投资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特征:

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侵华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掠夺原料产地、商品输出的特征;侵华主要国家是工业革命中经济实力较强的英、法、美等国。

甲午中日战争及之后的侵华,反映了帝国主义时代列强资本输出的需要;侵华国家增多;侵华政策从瓜分中国到扶植代理人、以华制华。

高频考点23:

国民革命运动兴起、高潮、意义及其失败

(1)兴起:

1924年初,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2)高潮: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初,北伐军占领南京、上海,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

(3)意义: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4)失败: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高频考点24:

中国共产党纠正革命中右倾和“左”倾错误的会议

(1)“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八七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内问题,它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高频考点25:

全民族抗战及其胜利意义

(1)全民族抗日:

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共同抗战。

①一对主要矛盾:

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②两个抗日战场:

在两条不同抗战路线(国民党执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的路线)的指导下,分别出现国民党负责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③三个战争阶段:

战略防御(1937.7~1938.10)、战略相持(1938.10~1945.8)、战略反攻(1945.8~1945.9)。

④正面战场四大会战: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2)胜利意义:

①国内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②国际意义: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高频考点26: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特点、影响因素和历史启示

(1)发展阶段: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辛亥革命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抗战期间,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三大改造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被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获得了新生。

(2)影响因素: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政府的政策、列强的侵华、革命运动与战争、实业救国思潮等。

(3)历史启示:

历史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业救国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高频考点27:

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1)变化原因:

经济上,近代自然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政治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推动;思想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外因上,由于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西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传入我国。

(2)变化表现: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断法易服”“废止缠足”,改变传统婚姻制度。

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民国时期,人们逐步摈弃等级观念,平等意识增强、摒弃了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权意识增强,这是近代文明发展的表现,也是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标志。

高频考点28: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1)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包括“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十年对峙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抗日战争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理论(解放战争时期)等一系列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新中国成立后)的有关内容。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邓小平理论: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从理论上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高频考点29: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余粮收集制,其特点是用军事、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经济,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实质是试图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一方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限度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军事斗争的胜利,另一方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生产力水平,引发苏俄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粮食税,其特点是以经济手段为主,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实质是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新经济政策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找到了一条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高频考点30:

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及影响

(1)内容:

工业上,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农业上,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

体制上,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2)影响:

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通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成为工业化强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但这种模式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或弊端,它日益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日后苏联经济政治发展埋下了隐患,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高频考点31:

罗斯福新政特点与“福利国家”的评价

(1)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①新的理论:

运用凯恩斯主义,实行国家干预经济。

②新的特点:

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的运行机制。

③新的模式: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其他国家所继承和借鉴。

④新的起点:

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2)“福利国家”的评价:

①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普通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故被称为“社会减震器”;同时它又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缓和供求矛盾。

②“福利国家”制度是垄断资本家为缓和国内矛盾、挽救资本主义制度而不得不付出的一种代价,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按资分配”的制度,并不能彻底消灭贫困和两极分化,不能同社会主义相提并论。

③“福利国家”制度带来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高频考点32:

“冷战”局面下两极格局的对峙

(1)一个基础: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两个原因:

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根本原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的冲突。

(3)三个表现: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华沙条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