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季淮军系统表.docx
《清季淮军系统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季淮军系统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季淮军系统表
清季淮军系统表
以合肥人李鸿章为核心的淮军和淮系集团是晚清时期的一支重要的军事、政治集团。
在其全盛时期,淮系集团成员执掌中枢重权和地方政事,对晚清政治、经济、军事局势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淮军是为了镇压太平军而产生的一支军事力量。
从1861年12月起,李鸿章奉曾国藩之命,开始招募庐州团练筹建淮军,以对抗太平军。
淮军的招募办法效法湘军,即由大帅选拔统领,由统领选拔营官,营官选拔队长,队长选拔勇丁,其显著特征是兵为将有,以将立军。
1862年初,由李鸿章招募的刘铭传、张树声、潘鼎新、吴长庆任营官的4营,赶到安庆集中。
后曾国藩又调拨湘军程学启2营、新募湘军4营和亲兵2营,充实新军。
1862年3月4日,李鸿章偕同曾国藩到安庆校场检阅各营,淮军正式宣告成立。
淮军甫成,适逢上海士绅赴安庆请兵,以解上海孤城之危。
4月5日至5月29日,驻安庆的淮军约9000余人陆续搭乘英轮到达上海。
清廷随即于1862年5月13日任命李鸿章署理江苏巡抚。
入沪后,李鸿章集领兵、筹饷两项权力于一身。
他充分利用当时军事形势的发展,迅速扩军。
他对当地防军大力裁汰整编,并又针对苏南太平军中皖籍将士较多的状况,积极进行策反,招降纳叛。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淮军便在最初13营的基础上,陆续增加了30多个营号。
此后,李鸿章通过回乡募捐、发展水师、大量引进洋枪洋炮和采用西方国家的治军方法加以训练等手段,继续经营、扩充淮军实力,使之成为中国第一支较为系统地接受西方先进武器装备和技术的军队。
李鸿章率领淮军在上海外围及苏南战场与太平军正面作战,随即又充当镇压捻军的主要力量。
平捻后,淮军于1868年开始裁军,共裁去马步军50营,但仍保留相当力量,计有75营,总兵力约5万余人。
从1870—1898年期间,是淮军充当国防军的阶段。
在甲午战争中,淮军士气低落,一败再败,在总体上呈衰败之势。
1898年,袁世凯的“新建陆军”练成后,淮军作为国防军的历史即告结束。
李鸿章凭借淮军的力量而位登显要,他自1862年组建淮军并东援入沪,担任江苏巡抚成为地方大员起,一直到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后去世,在近代政坛活动了整整40年。
他长期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这一要职,成为影响和执行清廷高层决策的关键人物之一。
在李鸿章的提携下,淮军将领、淮军幕僚、李鸿章的亲属也纷纷发迹,出任封疆大吏或中枢重臣,最终形成了以李鸿章为核心的淮系集团。
在淮军组建之初,李鸿章即注重征选“同里敢战之士”,最初淮军13营中的程学启、刘铭传、张树声、张树珊、潘鼎新、吴长庆及后起的周盛传等皖籍将领,都是他提携的对象。
据统计,原淮军将领中后来文职在道员以上、武职在总兵提督以上者共424人,其中皖籍276人,占65%。
除李鸿章外,担任清廷封疆大吏的淮军将领有:
张树声,合肥人,廪生,树军统领,1866年授直隶按察使,1871年任漕运总督,后历任署理江苏巡抚、署理两江总督、两广总督,一度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刘秉璋,庐江人,进士,庆军统领,1865年授江苏按察使,1875年升江西巡抚,1886年升四川总督;潘鼎新,庐江人,举人,鼎军统领,1865年授山东按察使,1876年升云南巡抚,1884年任广西巡抚;刘铭传,合肥人,铭军统领,因战功授直隶提督,1884年以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抗法,1885年为首任台湾巡抚。
淮军幕僚中出任疆吏枢臣者共20余人,如两广总督周馥、河南巡抚钱鼎铭、广东巡抚刘瑞芬、首任出使英国大使郭嵩焘、福建巡抚丁日昌、湖广总督郭柏荫、邮传部大臣盛宣怀、广西巡抚倪文蔚、刑部尚书薛允升、总理各国事务大臣胡燏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和新疆巡抚袁大化等。
李鸿章亲属中担任疆吏枢臣者亦有多人:
李瀚章,李鸿章长兄,拔贡,1865年任湖南巡抚,1867年调任江苏巡抚并署理湖广总督,旋实任,后调任两广总督兼署广东巡抚;李经方,李鸿章嗣子,举人,先后出使英、日,1895年在马关协助李鸿章与日谈判,1911年底任邮传部左侍郎;李经羲,李鹤章三子,优贡生,历任湖南盐法道,福建、云南布政使,1901年任广西巡抚调云南巡抚,1909年任云贵总督,民初曾任国务总理;张佩纶,李鸿章女婿,进士,1884年任会办福建海疆事务,署理福建船政大臣。
在淮军充当国防军后,同光年间提督、总兵以上重要将领,如吴长庆、周盛传、张树屏、丁寿昌、聂士成及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等在近代史上也有相当影响。
此外,淮系成员中后任驻外使节约有20人,如许钤身、马建忠、龚照瑗、许景澄、伍廷芳、郑藻如等;而出身淮系,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方面具有重要影响者亦有不少,如冯桂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吴汝纶、俞樾、张謇、徐寿等。
势力强大的淮系集团,成为影响晚清政局的一支重要政治、军事、经济力量。
在军事上,李鸿章创办的淮军和北洋水师,开创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先河;淮军参加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等,一些淮军将领在对外战争中表现出了爱国主义。
在经济上,李鸿章积极倡导洋务运动,对推动中国的近代化产生积极影响。
在外交上,从19世纪70年代起,淮系集团的核心人物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经办了晚清一系列重大对外交涉。
淮系集团的势力在19世纪末达到顶峰。
淮系集团靠淮军起家,也随淮军的衰弱而败落。
甲午战败和袁世凯“新建陆军”练成,淮系集团的势力逐渐下降。
1901年,淮系首领李鸿章在签订《辛丑条约》后去世,淮系作为一个政治集团的历史便告结束。
清代在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中崛起的淮军,是此后30余年中国国防上的重要支柱,由于淮军的编制独特,营头众多,为便于大家检索,现依据《晚清兵志》、《淮军志》、《淮系人物列传》等资料将其整理如下。
一、亲军
亲军最早的构成分为两支:
督标亲军、抚标亲军。
1、两江总督督标亲军。
淮军初创时,曾国藩出于加强淮军这支新生军队的战力期间,从自己湘军亲兵中抽调2营,作为“赠嫁之资”拨入淮军。
两营营官分别为韩正国、周良才,由韩正国统领。
该2营属于淮军赴援上海时的13营骨干,1862年9月韩正国在七宝之战中与太平军奋力作战,伤重不治,所部由黄元良接统。
周良才所部后另立为淮军良字营,脱离亲兵序列。
1864年1月2日,周良才所部良字军又改归程学启指挥,编入开字营序列。
黄中元管带的原韩正国营亲兵后扩编为正、副2营,营官分别为黄中元(正营)、吴胜清(副营),参加了嘉定、四江口、江阴、无锡等战。
1865年被李鸿章调拨黄中元2营归杨鼎勋部统带入闽,归入勋军序列。
2、江苏巡抚抚标亲军。
是李鸿章的弟弟李鹤章以署理江苏巡抚李鸿章的名义在安徽招募的2营亲兵,也属于淮军早期赴援的13营主力,营官分别为李鹤章、余思枢。
1863年,抚标亲军扩充至3营,由李鹤章统领,营官分别为周盛传(由哨官提拔)、李胜、颜邦桂。
后李胜接替余思枢营单独列为胜字营,脱离亲军序列。
另增加张绍棠1营,听李鸿章弟弟李昭庆指挥。
1864年3月,抚标亲军扩充至5营,仍由李鹤章总统。
其中张绍棠2营随李昭庆攻打嘉兴,颜邦桂1营攻打宜兴,李鹤章自率周盛传、余思枢2营攻打常州。
常州攻克后不久,李鹤章因受诸将排挤,以旧伤复发为由去职回籍。
1864年7月,抚标亲军的周盛传、卫汝忠2营改为传字营,后驻守江苏溧阳,列入盛军序列。
抚标亲军的余部扩编为6营,由李昭庆统率,后李昭庆奉调剿捻,亲兵由张绍棠接统。
1866年10月,吴殿元率抚标亲军1营驻防徐州城外,张绍棠率剩余5营仍驻守江宁。
11月9日,李鸿章随带亲兵3营驻防徐州。
1867年11月12日,李鸿章将亲兵马队周有材部编入唐仁廉部仁字军。
1868年12月23日,李鸿章带亲兵2营赴湖北出任湖广总督。
1870年8月,李鸿章因出任直隶总督,将驻防各地的抚标亲军共计8营全部调往直隶。
11月,李鸿章命亲军马队徐邦道部2营赴陕,归入刘铭传部铭军序列。
另由叶志超率亲军马队3营驻扎保定。
1872年10月,铭军将领刘盛藻赴陕接任铭军统帅,李鸿章拨给亲军2营,列入铭军序列,亲军余下的1营驻守天津。
除了上述两支大系统外,亲军序列内还有下属一些分支:
3、亲军护军营
1863年6月由李昭庆在安徽招募赴沪,负责拱卫淮军大营。
后由郑海鳌统1营驻防上海凤凰山,1872年7月裁撤。
另1营由朱开泰统领驻守常熟,归入淮系树军序列。
剩余1营由原湘军因围攻南京有功反而受屈的哨官曹仁美统领,后赴闽随郭松林松军序列。
北洋海防建设开始后,由张文宣统带2营驻防旅顺,后移防威海刘公岛。
4、亲军炮队
共有2支。
其中开花炮队建于1863年,由刘玉龙和洋员备雷统领,参见过常州、长兴等战,多随淮系开字营行动。
1865年以后驻防江宁下关,1880年归入吴长庆庆军序列。
亲军炮队另一支是洋炮队,1864年5月常州之战后,常胜军解散,所余火炮及士兵600余人被李鸿章编为洋炮队,由罗荣光统带,驻扎苏州城外浒关,1870年调至天津驻防大沽炮台,扩编为1800人。
5、亲军忠字营
原为太平军,1862年常熟太平军守将骆国忠与董正勤归降李鹤章,所部编为忠字2营,由2人分任营官。
1866年7月扩编为正、副、左、右4营,剿灭捻军后裁撤。
6、亲军水师营
1862年建立1营,由周兴隆任管带。
剿捻时扩编为2营,管带分别为符国华、郑国谟,剿捻胜利后裁撤。
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后,1880年建直隶总督督标水师亲兵营,由徐耀廷管带。
二、开字营
淮军初创时由湘军曾国荃部抽调2营皖人军队所成,是淮军早期赴沪13营主力之一,正营营官程学启,副营营官何安泰。
1862年8月新桥之战时,新增王永胜营,扩编为3营。
9月四江口之战时,扩编为6营。
1863年由增加后营,共计7营。
至1863年5月至9月包围苏州待攻时,含奇字8营,已统辖陆军14营、水师4营,计达18营。
1864年初,练开花炮队,由陈忠德统领。
后淮系介字营、良字营编入,全军扩编为9营。
3月攻打嘉兴时,程学启、何安泰阵亡,开字营由王永胜统帅,含所统各部已达万余人。
5月攻克常州后扩编至10营5500人。
1866年,开字营10营北上剿捻。
1867年10月,淮军休整,李鸿章以王永胜治军无方,开字营几至颓废,将开字营军队一分为二,分别编入鼎军和勋军序列。
至此,淮军第一悍将程学启开创并遗留的开字、奇字两军归并无存。
除开字营本身外,曾受开字营统领指挥或隶属于开字营系统的军队还有:
1、奇字营
又称奇军。
原为江苏巡抚薛焕在湖南招募的镇竿兵700人,由刘士奇(湖南凤凰人)统领,编为正、副2营,用于驻防上海。
淮军抵达上海后,被李鸿章收编。
1863年2月14日太仓之战时,奇军被派归程学启指挥,列为开字营系统。
攻打昆山时,奇军新增谭正武1营,变为3营。
1864年3月攻打嘉兴时,奇军扩充至8营。
1866年,奇军北上剿捻。
1867年,李鸿章亲率奇军8营由徐州赴周家口,6月,由沈宏富(著名文学家沈从文的祖父)接统奇军8营3500人。
10月29日,李鸿章将奇军8营并入郭松林部,列入武毅军系统。
2、华字营
淮军援沪时,吴毓芬(字伯华)在营务处经理钱粮,1862年冬在上海成立华字正营,加入战斗。
1863年9月,华字营新增炮队1营,扩编为2营,炮队营官(华字副营)吴兆楣。
遂并入开字营序列。
1864年1月7日,收降嘉善太平军陈占榜、余嘉鳌部,编为华字左、右2营,成为4营。
3月攻打嘉兴时,新建罗义胜水师1营(一说2营),扩军为水陆5营,成为仅次于九大主力营头的淮军二线勇营。
4月华字营调往江苏溧阳驻守,7月移扎长兴夹浦口,9月攻克湖州。
1865年4月17日,华字正、副、左、右4营赴扬州接防。
1867年,由孔昭右统领华字3营1500人北上剿捻,余部仍驻守扬州。
1868年,吴毓兰(吴毓芬之弟)部华字营擒获捻军首领赖文光。
同年,裁孔昭右部3营、吴毓兰部2营。
剩余的2营华字营仍驻守扬州,由吴育仁统带,又称仁字营。
1894年朝鲜事起,华字2营被派往朝鲜增援叶志超部,乘坐的“高升”号商轮在朝鲜丰岛海面被日本军舰击沉,士兵大多罹难。
3、良字营
淮军亲军副营营官周良才率军入沪后,1862年8月因追击落水受暑致病请假离队,1863年归队后自立良字营。
1864年1月2日,莺脰湖之战时拨归程学启指挥,并入开字营。
4、垣(介)字营
原为曾国藩所募湘军,淮军初创时拨入淮军,为垣字营,是淮军赴援上海的13营之一。
1862年9月中旬统领马先槐去职,改由符信统领,更名为介字营。
1863年3月并入开字营。
5、熊字营
原曾国荃部湘军,淮军初创时拨入淮军,是淮军赴援上海的13营之一。
1862年9月,增为正、副两营。
10月末,拨归程学启指挥,成为开字营一部分。
1863年刘长佑赴直隶总督任,路径上海向李鸿章借兵,得以陈飞熊等三将,却只分给三四百人。
三、铭军
铭军的前身是1854年刘铭传在合肥西乡大潜山筑堡寨所办的团练,由六安绅士李元华统带。
1862年2月由张树声大力推荐,被李鸿章招至安庆加入淮军,称铭字营,是为淮军最初的13营之一,也最受李鸿章倚重。
是年4月赴沪与太平军作战,与鼎字营协守浦东的周浦。
8月北新泾之战时,统带铭、建4营回援。
11月四江口之战,更统铭字、树字、桂字及抚标亲兵各营,当中路之敌。
这已是除了驻守浦东的鼎、庆二营之外,李鸿章最初自募六营之四,外加另一淮勇的统将,地位远出其他五营营官之上。
当年底又由合肥新募2营,扩编为3营。
1863年5月,攻占江阴县属的杨库之役,由法兵教练的3门开花炮已初见功效。
同月,胁降南汇守将吴建瀛、刘玉林所部时,已自有5营,并节制得字、有字二营,又与鼎军、常胜军先后攻占奉贤、金山卫等处,尽取浦东,深得李鸿章赏识。
8月,淮军进攻江阴时,铭军已有正、副、左、右、前、后共6营,另有水师2营。
9月20日攻打无锡时,铭军已扩充至9营,由刘铭传、刘盛藻(刘铭传的族侄,曾为刘铭传的私塾老师)、唐殿魁分别统领,由赵宗道总理营务。
12月15日,攻打常州时,并统骆国忠部忠字2营、荣字2营、张桂芳的桂字1营。
1864年5月16日,攻克常州后,铭军计有步队10营,水师冯席珍、靳春和2营,计达7000余人,洋枪4000支。
刘铭传自2年前的千总,因积功以提督记名。
12月,铭军北上剿捻,李鸿章命唐殿魁新募6营,编为铭右军,刘盛藻统领原铭军步队5营,称铭左军,刘铭传统剩余5营,为铭中军,计达16营,一举超越开字营,成为淮军中独一无二的大营头,其兵力、营数均相当于除鼎字以外的其他大枝营头的两倍。
1865年,处于剿捻战争需要,铭军新募5营马队,由陈振邦统领。
1867年2月19日,铭军20营万余人在湖北尹隆河大败,总兵唐殿魁、田履安、记名提督刘朝熙、中国籍法人教习毕乃尔、副将胡衡章、吴维章、刘朝珣等也力战阵亡,伤亡达2000余人,刘铭传已坐以待毙,幸被鲍超大军救出,是为铭军最为惨败的一次。
铭字右军6营由唐殿魁之弟唐定奎接统。
4月,淮系树军统领张树珊阵亡后,李鸿章拆拨树军步队6营、马队1营归入铭军序列,编为铭字左军,由黄桂兰统领(10月黄桂兰病退,改由树军旧将刘克仁统带),并将河南调来善庆马勇2营,及吉林、黑龙江马队3营拨归刘铭传统带,可谓垂青之极。
至是年11月山东安丘、潍县交界之战时,发展成为马队竟达12营、步队20营、水师1营,总计33营的特大枝营头。
1868年初,刘铭传因平灭东捻军功大赏轻,大闹脾气,又因未能及时赴援京畿堵截西捻军回师直捣直隶,大受清廷严厉苛责,遂借伤病为由,告假回籍。
李鸿章只得将善庆、温德的马队5营调随鼎军北援,而将铭军剩余28营交铭军营务处道员丁寿昌代统,驻防江苏邳州,后调山东东昌;同时,李鸿章为刘铭传争取到得膺一等男爵之封。
1868年,铭军共有马队5营、步队24营。
分为唐定奎(唐殿魁的5弟,现代著名史学家唐德刚是唐定奎3兄的后裔)右军6营、刘克仁中军5营、刘盛藻左军5营、亲兵2营,兼树军6营,另有水师2营。
4月12日,马队统领陈振邦、副将刘正同在滑县阵亡,所部马队4营并入盛军,将另1营于12月23日大裁军中象征性地裁撤。
步队24营由刘盛藻统领,铭军仍是淮军乃至全国兵力最为雄厚的营头。
1870年11月12日,铭军西调赴陕,共有马步28营,李鸿章又调拨武毅军步队10营,鄂军亲军马队徐邦道2营归刘铭传指挥,并入铭军序列,计40营2万余众,其中新划入的武毅军10营由唐定奎统编。
1871年底,刘铭传请假离队,由湘军将领曹克忠接统铭军20营。
1873年,刘盛藻接掌铭军,留置保定的亲兵枪炮2营归建。
1872年,唐定奎所部铭武军马军3营、步军13营与楚军徐邦道马队2营回防徐州,分为铭军武毅左军和铭军武毅右军,开始脱离铭军序列。
该部原准备全部遣撤,后又议裁数营,再后则从缓。
延至1874年6月,因日本入侵台湾,驻扎徐州的唐定奎部铭字武毅军(简称铭武军)奉抽调13营步队6500人赴台湾作战,留陈凤楼马队3营1哨继续巡抚徐州、宿迁一带。
7月22日,调铭军刘盛藻部马步22营由陕西回防济宁、徐州一带。
所余军队除由潘万才、徐邦道各统铭军马队2营外,另有1营亲兵马队。
1875年,刘盛藻回籍守制,铭军由刘盛藻的族侄刘盛休接统,拨出原树军吴宏洛部5营赴上海驻防吴淞口。
8月,赴台之铭武军回归,驻扬州一带休整,后驻江阴,步、马队分离,成为江防主力,至此脱离铭军,成为淮军独立营头。
1878年,清廷裁军,铭军裁正勇2成,计裁4营。
至9月,裁刘盛休部1营、铭武军3营。
剩余铭军16营、铭武军10营。
1880年4月,铭军被调往直隶天津一带驻防,补足前裁2成正勇,刘铭传奉召统帅旧部出山海关备俄,李鸿章。
1883年8月,淮系将领张树声出任两广总督,调驻防吴淞之吴宏洛5营赴两广,作为两广总督督标亲军,也算出口转内销。
1884年6月,中法关系紧张,刘铭传奉命督办台湾事务,7月调铭武军章高元、李世鸿2营赴台,时驻江阴的铭武军剩余8营。
9月,铭军步队10营,亲兵马队1营调赴台湾永平驻防。
所余徐邦道部铭军另招募步队2营,合原来的马队2营共4营,单列为拱卫军,从铭军序列分出。
1885年1月,李鸿章命令从铭、盛2军中各抽1营,由聂士成统领增援台湾。
年底,调往两广的吴宏洛部5营被从铭军中撤编,编制归于两广总督督标亲军。
1886年4月,吴宏洛新募4营,赴澎湖驻防。
1887年2月,留在大陆的铭军马步11营由刘盛休统领,开赴大连湾炮台驻防。
1891年11月23日,铭军潘万才部马队2营赴热河剿匪。
1894年9月12日,刘盛休率驻防大连湾的铭军10营2哨4150人赴大东沟登陆,支援朝鲜平壤后路,以步队10营1哨、马队1营1哨计4400人参加鸭绿江防之战。
余部骑兵6哨400人由赵怀业统领,改称怀字军。
11月6日,大连湾失守,赵怀业部铭军归徐邦道兼统。
时铭军潘万才马队2营驻防秦皇岛,扩充至4营。
驻防江阴的铭武军扩编为8营。
旅顺失守后,徐邦道奉命改编赵怀业的怀字、卫汝成的成字两军,连同本部拱卫军步队4营、马队2营,合为拱卫军马步11营,计4000余人。
11月27日,配合宋庆的毅军回援旅顺,得知金、旅已失,发起反攻,损失惨重,退守盖平。
至12月19日缸瓦寨战后,铭军统领刘盛休借“脚伤复发”,并未随宋庆赴田庄台,而是向李鸿章请假,愤而去职。
12月22日,李即爽快地准假,并撤其统领职务,另委临元镇总兵姜桂题接统铭军。
是年,潘万才部4营和铭武军8营被全部裁撤。
姜桂题率部移驻辽河下游牛庄、高坎、营口、田庄台一带,先后参加进援盖平、大平山、田庄台等诸役。
除铭军本身外,曾受铭军指挥或被编入铭军的其他营头还有:
1、忠字营。
原太平军骆国忠部,1863年1月17日投降淮军后,编为忠字2营,由骆国忠、骆国孝统带,后并入铭军。
2、荣字营。
原太平军常熟降军,投降后编为2营,由骆国忠之子骆金荣统领,后并入铭军。
3、桂字营,为李鸿章在安徽老家办理的团练,由张桂芳统领。
1862年10月攻打嘉定时归李鹤章指挥,1863年攻打常州时,归刘铭传指挥。
1865年10月27日,桂字营扩充为3营,随松字营北上剿捻,后改为李鸿章亲军。
剿捻结束后裁撤。
4、建字营,1863年5月与李秀成义子、主将李容发不合的南汇守将吴建瀛率部万余人投降编为建字营3000人。
5、玉字营。
为太平军南汇守将刘玉林部降军,投降后编为2营1000人,刘玉林阵亡后编制取消,人员并入铭军。
6、升字营。
鲍超霆军部将覃联升1862年6月在上海与太平军作战时成立升字营,改归淮军系统,驻扎奉贤。
覃联升阵亡后编制取消,所部人员并入铭军。
7、拱卫军。
1884年9月,李鸿章命令原铭军马队统领徐邦道在马队2营基础上扩编步队2营,单列为拱卫军,驻守天津军粮城。
中法战争结束后,拱卫军步队被裁撤,仅剩马队2营、炮队2哨。
1894年,徐邦道新募步队2营,炮队扩编为1营,连原有马队2营,驻防大连湾后路。
此后经历大连湾、旅顺、辽东诸战。
战后,逐渐裁并。
四、鼎军
原为安徽庐江举人潘鼎新在肥西三河所办的团练,归六安李元华统带。
1862年2月淮军创建时,被李鸿章招至安庆,编为淮军鼎字营,成为淮军初创时的13营之一。
8月扩编至3营,于年底赴沪作战。
1863年8月时,鼎军扩建为正、前、后、左、右5营,营官分别为唐宏成、潘鼎立(潘鼎新堂弟)、聂桂荣、夏金标、韩照扬,另有徐道奎部水师1营。
同时兼辖会字2营、有字2营(南汇降将、统带方有才),计达8营之众。
年底,太平军吴秉权、王应海部归降鼎军,编为3营。
1864年6月时,鼎军已扩充为陆军10营、水师1营,仅次于铭军、亲庆军。
分别是聂桂荣统3营、韩照扬2营、唐宏成2营,潘鼎立1营、夏金标1营。
水师2营(徐道奎、聂桂林)。
另统太平军降将各部有:
吴秉权2营、方政德2营、陈殿选3营、李交楚1营、黄开宏1营。
并兼统会字、有字各2营。
1865年2月,潘鼎新率鼎军9营,余在榜部开花炮队1营北上剿捻。
剿捻期间扩建马队3营,由万国顺统领。
6月初又将余在榜营归并鼎军,随即潘鼎新率鼎军11营经海运天津,驻景州、德州一带,堵截捻军北上威胁京畿,不久南下山东济宁。
10月,潘鼎新任山东按察使。
1866年3月,鼎军已有12营。
10月,淮军休整,开字营4营被李鸿章调入鼎军,时鼎军有步队16营,马队3营,兵力达万人。
步队由吴从发、唐宏成、潘鼎立、聂桂荣、韩照扬分统,马队由万国顺统领。
1868年12月,清廷裁军,鼎军被裁马队3营、步队8营,剩余步队7营6哨。
1869年初,因山东巡抚丁宝桢刁难军饷,鼎军裁余有5营在韩庄闹饷哗变,抢劫商铺,吴长庆闻讯自宿迁至韩庄“喻以利害”,协助鼎军代统潘鼎立带队至宿迁,缴械后全部发饷遣撤,带头滋事的勇丁及疏于约束的营哨官就地处决。
1884年,中法关系紧张,新任广西巡抚潘鼎新受命堂弟潘鼎立新募鼎军5营2500人驰援广西前线,潘鼎立旋暴卒,1885年1月谅山一役,新鼎军5营未及建树,首先败溃,战后全部裁撤。
3月,潘鼎新奉旨革职,连回光返照都未曾实现。
另,1891年湖北尚有周得升1营称为鼎字营,为李瀚章担任湖广总督时招募,也列为淮军系统。
五、良军、庆军
1、良军
1862年10月,李鸿章奏调庐江籍翰林院编修刘秉璋入淮军,命其成立良字营,兼辖吴长庆部庆字营。
虽未有大战功,但李鸿章认为其“智勇艰苦为皖才之最,可作好统领”,将吴长庆先后招募的3营,并另募数营,交予其统带,即达7营之众,营号仍未亲兵营,但外称为亲庆军,以示本以庆字营为基础。
和潘鼎新“共当浦东、嘉兴一路”。
1863年11月30日,刘秉璋率良字、庆字2营与太平军战于上海张泾。
1864年攻嘉兴时,刘秉璋所部已有7营(2营良军、5营庆军),另有水师1营。
随即,李鸿章又拨付3营,计成陆军10营、水师2营,并有开花炮队1营,驻苏州,保护淮军苏、沪饷源之地,成为仅次于铭军,超过鼎军的淮军第二号大枝营头,1866年4月16日,刘秉璋被调北上剿捻,增加荣字2营、况文榜1营,水师营调归李朝斌。
时良军共有12营。
1868年初,良军有15营,内有马队2、3营。
刘秉璋因病自求解除兵权,所部被裁去4营,剩余11营交吴长庆统带,并入庆军。
2、庆军
庆军原位安徽庐江吴廷香、吴长庆父子所办的团练,归合肥官团解先亮统带。
因谢先亮曾受合肥知县英翰所招,称官团,与刘铭传、张树声、周盛波所加入的李元华集团相对立,互相仇杀,素有宿怨。
三河之战后,吴长庆将所部500人单列为1营,称庆字营。
为淮军早期赴援上海的13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