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山东研修文本资料5文化史抓重点解盲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6031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09山东研修文本资料5文化史抓重点解盲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09山东研修文本资料5文化史抓重点解盲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09山东研修文本资料5文化史抓重点解盲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09山东研修文本资料5文化史抓重点解盲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09山东研修文本资料5文化史抓重点解盲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9山东研修文本资料5文化史抓重点解盲点.docx

《09山东研修文本资料5文化史抓重点解盲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山东研修文本资料5文化史抓重点解盲点.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9山东研修文本资料5文化史抓重点解盲点.docx

09山东研修文本资料5文化史抓重点解盲点

历史“必修Ⅲ”专题一

抓重点解盲点

——历史必修Ⅲ的整体结构与教学重点

主持:

赵亚夫(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嘉宾:

王永平(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郝万清(北京第二中学历史教师)

郭艳芬(北京第二中学历史教师)

戴晶(北京第二中学历史教师)

(上)

一、备课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赵:

参加这次远程研修活动的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来到北京二中,邀请历史组的老师们一起研讨历史必修Ⅲ备课中的主要问题,同时也会借鉴到不少好的教学经验。

郝:

大家好!

有机会和山东、海南的同行们一同研讨必修Ⅲ的主要问题,并分享大家在教学中获得的经验,我们也很高兴。

毫无疑问,在高中的三个必修模块中,必修Ⅲ的教学内容最不容易把握。

也可以说,它是最难上的一个模块。

赵:

我常常听到大家说“必修Ⅲ不好上”。

从你们自己的教学实践看,它难在哪里呢?

自由发言:

(现场发挥)

要点:

1、从传统的观点看,其中的不少内容超出“历史课的范围”;

2、有些内容,原来是逐渐被弱化的(如理学),现在为什么被强化?

我们自己很难说清楚;

3、中国当代文化部分,很难和政治课相区别,但“又不能讲成政治课”,的确难为我们。

4、对于科技史、文学艺术史的定位,似乎很难让老师们上出“历史味”。

赵:

在准备这一讲之前,我要山东和海南的主持专家专门就老师们关心的问题在当地做了调查。

结果和你们说的差不多,在这里我仅把山东泰山中学高秀泉老师整理的观点呈现几条:

一、对于知识问题的困惑

1、孔子的“仁”能否体现“以人为本”?

2、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有没有破坏自然状态的局限性?

3、董仲舒的“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其目的是要人民相信“天人感应”还是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

4、李贽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至论,是不是对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

5、近代科学,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专制、不民主是其根源?

6、无产阶级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弱化,使今天的中国人权、民主缺失,这种观点有道理吗?

7、“阶级斗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吗?

8、网络能促进民主的进程吗?

9、教育产业化与科教兴国背道而驰吗?

我只是摘了几条,请你们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看看从中能够提炼出什么问题?

自由讨论:

(结合上述条目)

要点:

1、教学中的困惑,与追求有效教学直接相关;

2、老师们提出的问题,更多地从学生的理解出发;

3、教学问题被深刻化了,因为历史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有了更紧密的联系。

赵:

我完全同意大家的见解。

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问题反映了不少可以深思的“操作”性问题。

比如,1—4题是一类,这些问题在教学中,只要课堂足够开放,教师对教科书钻研的到位,学生大致可以提出这些问题。

但是,学生提出来后,我们如何有效的解决它们,显然是个挑战。

再有,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其中的关键词,诸如“以人为本”、“局限性”、“全盘否定”和“限制君主制”等,“现代味道”很浓。

暂且不说其中的合理性,我们从中看到的是一种历史教学倾向,就是“历史教学内容被现代化”了。

这种在学术研究领域普遍存在,我个人是不赞同。

古人“做了的”用今天的眼光看,与某种现代观念似乎很一致,但他们是否真的具备现代意识则是另一回事。

在这里不能“偷换概念”。

仅从这些关键词看,如果不恰当的放大,就造成了两个后果:

历史教学的非历史化——事实上的政治教育或充当政治宣传工具;无故地造成了历史教学的难度。

第二后果可能在5—9题更明显些。

这些问题,不是不能说,备课时我们思考到这里,但不必都下放给学生。

总之,从老师的问题上看,一方面老师们较强的敬业精神,另一方面则把问题搞难了。

历史教学还是要先把基础知识讲明白,这是老师的本分。

郝:

那么,是不是可以把这些问题看成是老师们自我提升呢?

赵:

当然是。

所以,我们今天请王永平教授专门为老师们解决这样的困惑。

其实,我们从这些困惑中,的确还看到了新课改的成果和我们自身的进步。

我们再接着看:

二、对于教学问题困惑

1、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教学一般都侧重科技成就的记忆,如何理解其意义与影响?

2、对书法、绘画,老师们往往都是制作很多的图片,让学生去欣赏,最终还是落脚在背课本上。

如果过度的讲解如何欣赏书法、绘画,可能就会把历史课上成了美术课。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3、对文学知识,老师大多强调对代表人物和代表作的记忆,如果让学生去解读诗歌、散文、小说,历史课就变成了语文课。

又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4、中西科技成就、文学艺术成就,各种版本的教材选取的代表人物、代表作不仅相同,有的老师把所有教材涉及到的都要求学生记住。

如何处理这一问题?

这些备课中、教学中的困惑,你们有吗?

你们又是怎样看这些问题的呢?

自由发言:

(现场小结)

讨论要点:

1、这些问题有的涉及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

2、有的涉及对当代历史教育的理解不够。

3、有的问题也与对课标内容的不同理解有关。

赵:

确实这样。

第一个问题,显然是老师的知识储备问题。

当然,还有一个对科技史的理解问题。

第二、三个问题是教学中的常见病,主要问题还是出于对内容的理解。

历史是反映真善美的,从内容上最直观的说,科技反映真,思想反映善,艺术反映美。

这个分法不确切,但是比较好懂。

真善美无处不有,也不能够完全分割,不过,为了教学认识上的方便,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看,起码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挖掘教学内容内涵,从更实际的角度看必修Ⅲ的学习价值。

至于,第四点,从做法上我不能理解,为了考试,没有办法嘛。

但是,我不赞同这样做,因为做老师太累,也妨碍学生对历史的真兴趣。

必修Ⅲ在内容选择上有三个基本特点:

内容广泛;联系生活;帮助学生从生活角度看历史。

这是对的。

所以在教科书不断修改的过程中,老师们还发现:

1、现在不同版本的教科书,据课程标准和教学中的意见反馈做了不少调整,更多地考虑地教师教和学生学。

比如,2007年修订的各个版本教科书,在知识排序和内容的取舍方面有“趋同”现象。

2、所以,不需要太关注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差别。

只要能选用恰当的史实把应该表达清楚的内容说清楚就可以了。

因为,无论依据哪种教材,我们都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该合格的教师了解这两点,我想,课是能够上好的。

自由发言:

(阐述各自的看法,小结)

二、怎样理解和运用课程标准

赵:

有关老师们的困惑,大家有太多的话要说,我们今天不可能解决这么多问题。

必修Ⅲ共有5讲,今天这一讲我们解决一些结构性、整体性的大问题,具体的问题,交给下面三讲的主持专家,他们分别是:

赵亚夫主持:

依据课程标准解读必修Ⅲ的具体思路、明确备课的重、难问题;帮助教师们梳理备课中的盲点和重点问题。

齐健主持:

本模块思想部分。

从单元教学设计到课时教学设计,理出备课思路,重点解决备课中的重、难点和备课技巧问题;切入一个较完整的实录课,较充分地展示教学设计思路。

展示备课流程、帮助教师把握备课的关键点。

李惠军主持:

本模块科技部分。

(内容同上)。

张汉林主持:

本模块文学艺术部分。

(内容同上)。

各主持集体出场:

重点解决教师们在研修中提出的问题。

还有,前面已经提过,我们今天还请来了一位我国知名的中国古代文化史专家,一会儿将由他为我们做些画龙点睛的解读。

王:

我先提一个问题。

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理解课标”呢?

赵:

我还是想听听你们平时是怎样做的。

自由发言:

(只说要点,不展开)

赵:

好的。

我们先从“课标”的结构入手,看看大家的做法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有待改善的。

看屏幕:

(PPT4)

历史课程必修

内容结构

内容概要

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共8个专题。

(学什么?

思想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了解中外思想文化发展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进一步从思想文化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为什么学?

你们从这里看到了什么?

可以找几个关键词来说明吗?

稍加活动:

(小互动)

赵:

很多老师,认为这样的写法很笼统,没有什么很读的。

其实不然。

其一,“内容概要”告诉我们学什么、为什么学,解决的是学习范围和视角问题;其二,在这里“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针对人类社会而言,“发展进程”和“活动”蕴涵的意思需要我们有确切的理解。

否则下面的“学习要点”掌握起来会有问题。

比如范围的宽窄和顺序的逻辑关系等。

我们再往下看。

历史课程必修Ⅲ内容结构

本模块的学习要点: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5.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7.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8.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艺术

我们从这些内容中又能够体会些什么?

请大家结合自己的困惑和问题,针对“课标”看看,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课标”问题,多大程度上是自己理解有误呢?

自由讨论:

(相互对照磨合,知道怎样去“理解课标”。

主持人尊重老师们的意见,适当做些插话,提示讨论的中心问题。

赵:

在这里,“科学技术”的内涵是不同;“文化”的外延不同;对“思想”的陈述角度也不同。

这说明什么呢?

其一,“学习要点”的每条内容都各有侧重,侧重的内容是教科书的编者和教科书的使用者必须掌握的;如此不同的侧重点实际上内在地包含了学习方式的不同,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同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所有内容都处理成一个样子。

王:

谢谢赵老师的点播,您不说我们还不容易把握的了。

我还有个问题,在实际中,常常看到老师把“课标”的内容一开始就用PPT告诉学生,您怎么看这个现象。

赵:

研究“课标”,以“课标”为准绳来上课,是此次课程改革形成的新风尚,我个人是十分推崇的。

不过,这个做法值得商榷。

我已在很多场合对此提出质疑。

理由一,这个“课标”内容,即教学的“内容标注”不是写给学生的;理由二,我们研究“课标”的结果需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传导给学生,不必上来就没头没脑地告诉他们“你们应该记什么”或“你们要帮助我完成什么任务。

”;理由三,事实上,摆在那里的“课标”没有用处。

你没有吃透的东西给学生,他们怎么能消化?

况且,“课标”不尽人意,拿本来就有问题的内容说事,会得不偿失。

所以,我是确定“课标”的精细化,既要在结构上个宏观把握,也要从具体的内容陈述中找到教学的落脚点。

王:

您能举个例子吗?

赵:

好的。

比如,刚才大家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时,没有关注到“总体说明”和“学习要点”的关系。

基本上是只关注了“具体内容”。

有的研究者,在大胆质疑课标“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条时,提出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是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否只存在于思想一个领域?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艺和社会习俗等领域的一些内容是否属于传统文化?

中国有传统文化,西方有没有传统文化?

”回答这样的问题并不难啊!

只要将“总体说明”和“学习要点”联系起来分析,还是可以看到编者的良苦用心的。

其一,编者是把“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作为两个(领域)“发展进程”来处理的;其二,编者强调思想文化的“多元化”特征,而且这个特征是由点呈现的(即重大事件、现象和人物);其三,特色是由“相互碰撞和交融”方面呈现出来的。

如果你认为“课标”有误或“课标”本身的确存在不足,我想,问题应该是这里去找在才是!

郝:

单就“传统文化”和“主流思想”而言,课标“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条下面的4个具体内容标准是站得住的。

赵:

是的,起码它可以自圆其说。

(1)条说的是儒家形成的背景;第

(2)条的重点讲它在何时、为什么能够成为正统思想;第(3)条是突出它的发展期,着重说它变化在哪里;第(4)条凸显了它的又一个变化期,这个时期充满了矛盾,但依然承认它是在“发展”。

从学习的特色上说,则主要是由具体的人物贯穿的。

你们看,其线索以及学习方式视角,都是站得住的,而且在其中还蕴涵了新的史学研究观点。

总之,对于“课标”的解读,忌讳孤立地去看“模块”,更不要一头就扎到“专题”内容中。

王:

有些地方在培训时,将“模块”和“模块”做适当的整合,老师们反映这样做的好处除了应对考试外,对“内容标准”的把握也可以更清楚一些。

赵:

熟悉“模块”与“模块”的横纵关系,虽然需要老师们花费一些时间,这没有什么难度。

为了节省大多数老师的时间,教研部门可以承担这部分工作。

这类工作的价值,在于整体地看历史,“先整体,再分解”,从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上讲,都是必要的。

这就是所谓的“长时段”备课。

郝:

在日常的备课活动中,我们必须关注“长时段”备课吗?

赵:

我想,最好有这个环节。

有以下理由:

其一,现在的教学“模块”是按照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设计。

这样,“模块”内的“专题”内容必须照顾到“模块”所设定的范围,所以一个历史学习“主题”往往被分解在不同的“模块”中。

如:

辛亥革命(主题)

必修I: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必修II:

(1)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必修Ⅲ: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显然,教师如果没有“整体意识”,就会造成教学上的盲动,其结果是:

一、为了避免各“模块”之间内容的重复,使教学内容过于单薄,甚至缺少基本的逻辑线索;二、为了使本“模块”的内容上富有层次而内容严谨,要么将后面的内容提前,讲了前边不顾后边,要么就是使教学来回重复。

王:

但是,在我们看来,这些内容的确是不可分割的。

比如,讲辛亥革命,怎么能够不知道三民主义呢?

赵:

的确如此。

不过,这里必须明确两个问题:

第一,“模块”设计的前提是初中历史教学有了较为理想的学习基础。

王:

这一点就不实际。

如今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很不理想,是众所周知的事。

赵:

不错。

但是,国家课程本身就带有“理想”色彩,否则它就不具备规范性和标注性。

至于实际中没有做好,是另一回事,“课标”不受它牵就。

另外,中国太大,只有一个国家标注,其中表述的“基础性”也是相对的。

王:

您说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

赵:

高中课程没有必要重复初中的内容。

尽管现在的“模块”设计还存在不少问题。

但还是可以做的。

比如,第一,着眼“行为动词”。

上述例子中“简述”和“了解”后面的“认识”,不仅是内容不一样,更重要的是所探讨问题的深度也不一样。

其实,它所涉及的学习方式也应该不一样。

第二,着眼“教学目标”的提炼。

我个人认为,在高中应该允许老师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课程标准”。

从政治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着重一个“变”字。

过去,我们习惯说“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怎么就深入人心了,我们则讲得不深不透、半生不熟,所谓的革命“意义”是背出来的,是死概念。

现在可以从社会史方面下功夫,理解“意义”的视角有很多。

同样,从思想文化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需要细致解剖“三民主义”。

民族、民权、民生,在我看“民权主义”才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民权主义”就是“民主主义”。

这是先进文化,可以多阐释,在政治模块中仅作为“革命”条件是展不开的。

所以,必修Ⅲ中的该内容强调一个“辩”字,没有这个字,就没有意思了。

“辨别”和“辩论”都可以。

总之,是理解课程标准中所说的“民主革命”内涵。

郝:

“长时段”的内容和意义我们了解了,与其相对的就是“短时段”备课了吧。

赵:

中间还可以分个“中时段”,即“备专题”或“备单元”。

我们不分这么清楚,都一并放到“短时段”里。

“短时段”要解决的问题十分具体。

就专题而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专题的落脚点。

如“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立脚点是“演变”,而不是“综述”。

2.分析精选内容的意图。

比如,“模块”学习的特征,是以点带面,而非面面俱到。

如果我们不能掌握这些特点,就会过度备课。

至于,落实到具体每个课时,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短时段”备课。

如果我们把前面说的两种备课方式做得周全的话,应该说到这一层次的备课是很容易的,不需要太长时间。

王:

必修

的一个特点是内容太杂,而且不少内容太专业,老师们处理起来很棘手,该怎样解决呢?

赵:

依我看,要抓重点,“抓大放小”。

至于怎样做到这一点,老生常谈的话是让老师自己去多读书,多增加专业修养,这一点不错。

问题是,我哪有那么多时间读书,又到哪里找书?

所以,通过完善的研修制度,是最务实和便利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今天,我请来了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王永平教授,请他就专题一做个简明扼要的说明,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他。

请王教授上来。

(赵亚夫下,王永平上)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以下内容不再展现PPT)

郝:

宋明理学和心学是这个必修模块中老师们最头疼的内容,您是中国古代文化史的专家,请您就这部分内容为我们的老师做个解释好吗?

王:

好的,我先从宋明理学的关系谈起。

1、宋明理学与心学的关系

宋明理学从广义上来讲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从狭义上来讲,专指程朱理学。

2、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以北宋时期的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为代表,主张“理”是万物的本原,强调格物致知。

“二程”哲学体系的核心是“理”,即“天理”。

程颢说:

“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

”(《二程外书》卷十二)他们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先天地而存在的。

“理”不仅存在于自然界,而且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

拿二程的话来说就是“天下只有一个理”。

(《二程遗书》卷十八)他们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一切伦理道德都是“天理”。

“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大理。

”所以,他们提出了“灭私欲,则天理明”(《二程遗书》卷二十四)。

宣扬“饿死事小,失节事极大”(《二程遗书》卷二十二下)。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二程”的思想而又有所发展。

他也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他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朱子语类》卷一)伦理纲常是“理”的表现,是人性的最高境界,他认为人性本来与“天理”是一致的,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他说:

“天之生此人,无不与之仁义礼智之理,亦何尝有不善。

”(《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玉山讲义》)但却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主张以天理来克制人欲,以道心来主宰人心,强调“去人欲,存天理”。

(《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七《与刘共父书》)

二程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朱熹更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这些理论理解起来非常不容易,可以先从一些成语和普通道理来入手讲解。

如让学生解释成语“天理良心”(天理:

天性。

指人的天性和善心)、“天理人情”(指人的天性和人之常情)、“天理难(不)容”(天理:

天道)、“天理昭彰(然、昭)”(天能主持公道,惩恶扬善,报应分明)中的“天理”是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

“还有没有天理?

”“你还讲不讲理?

”等,这里所说的“理”又是什么?

天理就是指天道,就是为人们所普遍所认可的一些真、善、美的规则、准则。

理学家们只不过是把“天理”进一步抬高到人伦道德准则的地步。

既然是这样,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来理解“存天理,灭人欲”?

假如我们把“人欲”看作是贪欲私欲以及一切坏的想法,那么这句话又有何不可!

同样的道理,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我们不要一听到这句话,就联想到束缚妇女的封建贞节观念,我们可以把“节”理解为“气节”、“品格”,那么当你面对着到底是舍生取义,还是失节、变节享受荣华富贵?

你就会得出正确的选择。

如文天祥。

3、心学

陆王心学以宋代的陆九渊(象山)和明代的王守仁(阳明)为代表,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即是“理”,强调内心的修养。

陆九渊是南宋理学中对后世影响仅次于朱熹的学者。

他发挥了“天即理即心”的观点,提出“心即理也”的命题,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他说: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象山全集》卷二十二《杂说》),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所以他的学说被称为“心学。

”他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也即“存心、去欲、力行”。

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他提出“心外无物”的命题,认为人心是一切事物的本源,他说“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

(《王文成公全书》卷一《传习录》上)他还提出“心外无理”的命题,他认为伦理纲常是人心中所固有的“良知”,所以要认识伦理纲常之“理”即所谓的“致良知”。

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所以他颇有感触地说: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他还提倡“知行合一”,说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4、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不同

1176年鹅湖之会(江西上饶鹅湖寺)。

朱熹把伦理纲常说成是客观存在的天理,陆九渊则认为是人人所固有的“本心”。

朱熹认为道德修养要做“格物致知”的功夫,包括读圣贤书。

陆九渊认为“此心此理,我固有之”,只须存心养性就可恢复“本心”。

朱说陆的学问为“易简功夫”,陆说朱的学问是“支离事业”。

(中间自由插话)

郭:

我的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李贽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是不是对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

”您怎么看?

王: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

李贽的思想被公认为是具有“离经叛道”的意义,但是不是就意味着他对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呢?

我认为还不能就轻易地这么说。

首先,李贽师从于泰州学派王艮之子王襞。

而王艮又是王阳明的学生。

所以李贽自称是王守仁的后学,受王守仁的思想影响较深。

但他又揭露了王学的矛盾,并把王学的“良知”说变成了“私心”说。

其次,李贽是以反道学的面目而出现的。

明代中后期,政治腐败,奸佞当道。

道学家为了抬高自己,把孔子奉为“扶天纲,立地纪”的神圣。

李贽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因而提出这种论断。

其实李贽还是非常推崇孔子的,他的真正批判对象还是那些假借孔子学说欺世盗名的假道学先生。

郝:

我再提个问题;李贽的“秉赋之自然”是不是中国最早的“自由平等”主张?

王:

李贽的思想中有一些抨击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追求平等意识。

比如他反对“男尊女卑”现象,追求平等、个性。

但是具体到这句话,是否含有“自由平等”的意思在里面,这就要首先看看李贽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得这句话。

这句话来自于李贽《道古录》卷上:

吾故曰:

“虽大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

”则知势利之心,亦吾人秉赋之自然矣。

他是在抨击封建正统思想,积极肯定“人性”与“人欲”的正当性时说的这番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讲人的私心(势利之心)是自然而然就有的,连所谓的“大圣人”也不能例外。

所以单纯就这句话来说,还看不出有这样的微言大意。

郭:

那么,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还是破坏?

王:

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讲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还是破坏。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他们所反映和代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发展潮流。

我认为他们的思想反映了明末清初思想解放的潮流,具有早期启蒙思潮的意义。

具体到每一位思想家来说,他们的思想特点又各有不同。

李贽的思想具有强烈的“离经叛道”意义,他大胆地向正统思想(理学)发出挑战,揭露和批判了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的虚伪性,强调个性的发展。

著有《焚书》《藏书》等。

对儒家思想的冲击最大。

黄宗羲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

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改革君主专制,强调衡量治理天下成功的标准应当是看广大百姓快乐与否。

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

他批判了汉儒和宋儒所倡导的“君为臣纲”的思想,与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一脉相承。

代表作是《明夷待访录》。

顾炎武和倡导经世致用。

他和黄宗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