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60274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docx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导学解疑)

设计说明:

本课的教学主要聚焦于一个“苦”字,展开两个层面的探究:

第一,“苦”在什么地方;第二,为什么愿意这样受“苦”。

通过情境创设、关键词句揣摩、联系生活实际等途径,引导学生自主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深度对话,感受师徒俩长年累月在外奔波所遭受的种种苦楚境遇以及所表现出来的豁达坦然。

然后,再引导学生直抵人物内心世界,晤见作者,叩问李时珍为何愿意受这样的苦,从而感受李时珍“为民造福”的精神。

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层次清晰、结构简洁,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围绕“苦”字与本文、主人公、教师的多重对话中获取了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实现了情感的感召、思想的交融。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搜集有关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资料。

(2)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

(1)搜集有关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资料。

(2)预习、自学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畅谈人物,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长河中,历来都不缺乏值得我们敬佩的人物,他们或者一身正气,或者威武不屈,或者精忠报国,或者一心为民。

那么,在你的心目中,谁最让你敬佩呢?

2、今天我们要穿越近500年的历史,去认识一位了不起的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

(板书:

李时珍)

3、你对李时珍有哪些了解?

(学生根据课外搜集的资料作简要介绍,教师适当补充。

4、板书课题,提问:

通过课题,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一个课题七个字,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这样四个基本要素。

5、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课题往往是一篇课文的文眼,简短的一个课题往往包含了文本的许多内容。

引导学生阅读课题,从课题中读懂文本信息,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基本方法。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课文读通顺。

2、出示课文生字词语,指导学习。

(1)第一组:

夜幕 降临 皎洁 轮廓 隐隐约约 飞鸟归林 大好月色 晓行夜宿

①指名朗读,齐读。

②选用其中的一些词语,描述夜晚的景色。

(2)第二组:

药材 师徒 修订 端详 灰尘

煮沸 破庙 笔墨砚台 行囊 陶碗 垒成 胭脂 捣烂 呃逆 扯下 饥餐渴饮

①指名朗读,齐读。

②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

3、指名朗读课文,师生以“五不”要求评读,正音。

4、默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方法一: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课文分为三段,并写出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4自然段):

写因赶路而错过了客店,李时珍和弟子庞宪决定在一座破败的古寺住一夜。

(小标题:

夜宿古寺)

第二部分(5~7自然段):

写师徒俩虽然啃干粮、住破庙,但为修好《本草纲目》都不觉得苦。

(小标题:

寺中谈苦)

第三部分(8~13自然段):

写入夜后,李时珍不顾劳累,借着月光在认真记载着白天的寻访收获。

(小标题:

连夜记录)

方法二:

画出课文中描写夜色推移的句子,将课文分为四段。

第一部分(1~4自然段):

写太阳渐渐下山,李时珍和弟子庞宪因赶路而错过了客店,决定在一座破败的古寺住一夜。

第二部分(5~7自然段):

写夜幕渐渐降临,师徒俩在破庙里啃干粮,但为修好《本草纲目》都不觉得苦。

第三部分(8~12自然段):

写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李时珍不顾劳累,借着月光在认真记载着白天的寻访收获。

第四部分(13自然段):

写皓月当空,李时珍还在月光下研究药草。

5、运用段意综合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

选用文本中的词语描写月色,意在为学生搭建一座连接词语积累与词语运用的桥梁,促进学生在情境中表达能力的提高。

运用不同的方法给课文分段,意在拓宽学生的思路。

特别是第二种分段方法,让学生领会文中月色描写在推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学习作者的表达思路。

三、学习第1自然段,初步感受“苦”。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2、思考:

从这段话中你有什么体会和感受?

3、组织交流。

从这段话中可以感受李时珍为了察访药材,历尽千辛万苦,特别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体会:

(1)“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可以感受到他们吃、住都很艰苦。

(2)“安徽、河南、湖北等地”说明他们走了很多地方。

(3)“好几个月”说明他们察访药材的时间很长。

4、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

这一自然段虽然简单,但为全文定下了一个“苦”的基调。

采用自读自悟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自然段,为下文的深入学习打好基础。

四、教学生识字,指导书写。

1、教学生识记生字字形。

(1)学生自学生字字形(田字格里的生字),同桌交流生字的记忆方法。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2、指导书写,提醒学生注意“左窄右宽”的特点,重点指导“宿、尘、煮”。

“宿”要注意上小下大;“尘”要注意上下大体相等;“煮”要注意上大下小。

3、练习描红,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

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识字与写字”目标中提出: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总结课堂,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课堂。

2、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为复述课文打好基础。

(2)抄写课文中的词语。

(3)完成课后练习4。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回顾文本。

1、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一起读读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

2、你能竖着读好这些词语吗?

(出示词语)

渐渐下山    破败    饥餐渴饮

夜幕降临    灰尘    晓行夜宿

月光皎洁    青苔    长年累月

大好月色   断垣残壁  若有所悟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三列词语分别是写了什么吗?

(第一列写的是夜景,第二列写的是寺庙,第三列写的是李时珍的表现。

)你能选择其中几个词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设计意图:

通过归类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词语,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积累,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回忆。

二、以“苦”为线索,走近李时珍。

1、上节课我们已初步体会到了李时珍的经历很苦,(板书:

苦)那李时珍为什么要吃这些苦呢?

谁能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

(出示):

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1)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了李时珍愿意吃这些苦是为了什么?

(板书:

万民得福)

(2)一起读读这句话。

2、那李时珍经历的到底是怎样的苦,就让我们走入那个夜晚,走近李时珍,探寻答案。

(出示学习要求: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3~13自然段,在你感受到苦的地方做上记号,抓住关键词写写你的阅读体会,留下你思维的痕迹。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1)出示句子1:

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①你觉得这是哪方面的苦啊?

住之苦。

(板书:

住)

②你是从哪里感受到李时珍住宿条件艰苦的?

(引导学生抓住“到处”“长满”“厚厚”“断垣残壁”来感受这座古寺的破败。

③同学们,“断垣残壁”是什么意思?

(生交流:

倒塌破败的样子。

④(出示断垣残壁的图片)从这张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交流:

倒塌的墙,破败的窗,漏光的屋顶……荒凉,简陋,破败……)

同学们,这就是——断垣残壁。

谁来读好这个词?

⑤让我们把词语放到句子里,好好读这个句子,来感受李时珍住宿条件的艰苦吧。

⑥住宿的条件如此艰苦,但是李时珍是怎么说的?

一起读!

(出示:

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2)出示句子2:

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①这又体现了哪方面的苦啊?

吃之苦。

(板书:

吃)

②从“啃”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食物硬,干干的,难吃。

③联系生活实际:

同学们,我们在吃什么样的食物时是用啃的?

你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吗?

④谁能用朗读把这种苦表达出来?

⑤住的是这样苦,吃的又是这样差,但是李时珍又是怎么说的?

一起读!

(出示:

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3)同学们,李时珍为编撰《本草纲目》,住得简陋吃得简陋只有这么一晚吗?

你从哪里知道的?

出示句子3: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

①“长年累月”是什么意思?

(表示时间很长。

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周两周,而是好几个月好几年。

)你能读好这个词吗?

②让我们一起来把时间长、吃苦多的意思读出来。

(4)是啊,长年累月奔波在外,比在家里苦多了,这份苦,可能是夏日顶着烈日赶路,可能是冬天大雪封山陷入绝境,可能是雨天山洪暴发的危险,也可能是赶夜路的突发状况……同学们,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情况,来说说李时珍会遇到怎样的艰难。

(出示):

夏天,烈日炎炎,李时珍(         )。

冬天,大雪封山,李时珍(         )。

雨天,山洪暴发,李时珍(         )。

夜晚,路遇猛兽,李时珍(         )。

这些苦对于长年累月在外奔波的李时珍而言,真是家常便饭,面对这样的艰难,李时珍又是怎么说的?

一起读!

(出示:

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5)同学们,一边是万民得福,一边是个人吃苦,两者放在一块,这些苦在李时珍眼里瞬间都变得渺小了。

此时此刻,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以苦为乐、甘于付出、不怕吃苦……)(板书:

不怕吃苦)

(6)同学们,李时珍仅仅是住得苦、吃得苦吗?

你还找到了什么样的苦?

出示句子4:

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

李时珍说:

“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

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

①从这段话你读出了什么?

(李时珍的工作条件太简陋了。

)这个我们可以称之为写之苦。

(板书:

写)

②联系生活实际:

同学们,如果让你在月夜下趴在桌子上写作业,你会有什么感觉?

而现在李时珍用的还是什么样的桌子啊?

(砖块垒成的桌子。

)在这样的桌子上写字可能会怎样?

(写不好字,高低不平,来回摇晃。

③谁能用朗读把这份苦读出来?

④白天翻山越岭那么辛苦,晚上还要抓紧时间在月光下做记录,但李时珍依然坚定着自己的信念,那就是——一起读!

(出示:

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7)从住到吃,再到工作的条件,李时珍的这番经历可真是一个字——苦,其实李时珍二十多岁时就由于医术精湛,被推荐到太医院当御医,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他的生活过得怎么样?

(衣食无忧,吃得好,住得好,工作条件也优越……)

(8)是啊,现在的生活和太医院的生活比起来,真是有着天壤之别,但是他为了纠正前人在医药学上的许多谬误,毅然穿上草鞋,背起药筐,远涉深山旷野,搜求民间药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他一心要做的就是写好《本草纲目》。

让我们再次走进他编撰《本草纲目》的不眠之夜,说不定,你还能品出另一番苦。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提到了哪些药材?

(结合学生回答出示)文中的药材:

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变为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消热。

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

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

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①鸡肠草和鹅肠草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

(出示图片)李时珍有什么办法区别它们呢?

(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

“端详”是什么意思?

(仔细地看)从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可光靠端详,李时珍觉得还不能辨别,他又放在嘴里嚼嚼。

同学们,是药三分毒,有的药甚至还能带来生命危险,李时珍作为一代名医,他难道不知道吗?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知道,他是为了让修订过的《本草纲目》更准确。

他亲自品尝,为的是避免后人因为开错药方而出现危险。

是的,这一切的担忧写在纸上,就变成极简练的14个字,读!

出示:

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字数不多,但字字可靠,字字准确,字字严谨。

②尝药草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啊!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李时珍以身试药》的小故事吧。

看看从这个故事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李时珍?

(教师讲故事)

生听完故事后交流感受。

③李时珍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尝草药,这份认真,这份严谨,(板书:

认真严谨)都源于他说的这句话,一起读!

(出示:

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④同学们,第12自然段最后有个省略号,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省略了其他的药材,说明李时珍还在记录其他的药材。

是啊,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记录的药材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吧。

(出示):

凤仙子能透骨软坚

银杏入肺可除痰浊

常山可治疟疾

延胡索能够止痛

……

设计意图:

以“苦”为线索组织教学,使课堂有了一条核心的主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围绕着它展开,它贯穿了整个课堂教学。

这条主线鲜明地指向教材的核心内容和教学的核心目标,通过这条主线的探究,学生很好地感受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为民造福的可贵精神以及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在研读过程中,除了对重点词句的揣摩品析外,还辅之以联系生活、想象场景等,以获取更加真切深入的体悟。

三、学习最后一段,体会写法。

1、(音乐起)夜已经深了,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

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而此时的李时珍在干什么呢?

(他把白天的寻访所得一一写下来。

他还在尝草药。

他还在和弟子庞宪讨论药材……)

2、教师语言渲染:

山风透过破败的墙壁吹进来,李时珍感到一阵寒意,但他裹紧衣服继续做记录。

连弟子帮他披上衣服也浑然不知。

他顾不上想念父母,想念孩子,抓紧时间记录药材。

他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

赶紧修订好《本草纲目》,让万民得福。

但是,同学们,课文最后没有写李时珍记录药材,仅仅写了环境,为什么?

(这样的环境描写就是为了衬托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和认真严谨的态度,这样的结尾耐人寻味。

3、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文本写了什么”,还要让学生领会文本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即知道“文本是怎么写”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写”,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

“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物语皆心语”,这篇课文以环境描写结尾,意蕴丰富,值得让学生好好体会。

四、拓展延伸,复述故事。

1、出示《本草纲目》图和资料:

《本草纲目》全书近200万字,共52卷。

书中编入药物1892种,其中新增药品374种,并附有药方11000余首,插图1100余幅。

其规模之大,超过了过去的任何一部本草学著述。

它综合了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天文学、气象学等许多领域的科学知识。

它是我国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世界性影响。

2、此刻,你对这“苦”一定有了更深的感悟,你想对李时珍说些什么呢?

3、复述课文。

(1)整体回顾,整理复述提纲:

夜宿古寺——啃食干粮——寺中谈苦——记载草药——冒险品尝。

(2)复述课文:

同桌相互复述;指名全班复述,师生共同评议。

4、布置作业:

(1)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继续搜集关于李时珍修订《本草纲目》的相关故事,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

拓展《本草纲目》的资料,意在让学生感受其博大精深的同时,更感受李时珍为此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然后通过适度地表达将人物形象进一步升华。

复述课文是本课的一个学习要求,通过整理复述提纲,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这一学习目标。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精读感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步感知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重点生字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读通读好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昨天我们认识了两位“勤奋成才”的伟人,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中国古代的另一位名人,他叫李时珍。

板书:

李时珍。

2、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李时珍这个人物有多少了解?

(在中国的医药学史上,他编了一本空前巨著《本草纲目》,它是医药科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3、今天我们就要阅读一则他在创作《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写全课题:

李时珍夜宿古寺

二、质疑

1、指名学生朗读课题。

2、读了这个课题以后,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李时珍晚上寄宿在古寺中。

三、学生自学课文

要求:

能够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词语,指名学生朗读

(1)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药材 师徒 煮沸

寺庙  修订  砖头  详细  扯下

夜幕  降临  隐隐约约  飞鸟归林

皎洁  轮廓  大好月色

断垣残壁  青苔  长年累月  垒成  笔墨砚台

胭脂草  捣烂  呃逆  庞宪  陶碗  行囊

(2)重点出示、练读:

呃逆、生嚼涎滑、生嚼无涎

奔波、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对于难读的词语,请学生多读两遍。

3、交流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的?

能够解决的,马上师生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留到下节课的教学中。

五、理清文章的主要段落大意

本课的大体结构是外出察访——夜宿古寺——寺中谈苦——连夜记录

六、描写生字

重点写好“徒”、“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具体的语境,凭借相应的补充材料,形象、深刻地体会文中词句的深刻内涵。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重难点:

1、由浅入深地感受“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的内涵。

2、从不同角度突感受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说你对“李时珍”的了解。

2、练读词语:

呃逆、生嚼涎滑、生嚼无涎

奔波、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1)逐行练读,体会第一行的含义。

(2)相机出示课文第1节,理解“奔波”、感知“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的含义。

(在奔波的过程中,再加上这两个词语,更能让我们感受到这“奔波”是一件什么事?

“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各表现出哪方面的苦?

二、精读课文

(一)体味生活之苦。

那课文中对“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所表现的苦有具体地描述吗?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2到7节,找出相关的句子。

1、学生交流,相机出示第4节。

体会:

住宿条件差;古寺荒凉、破败。

扣住关键词语读好;体会“就”字的含义。

2、相机出示第5节。

体会:

吃得苦。

3、小节:

师徒二人长年累月地奔波,并且吃得苦、住得苦。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文字。

再次出示第1节,练读。

4、同学们,在我们眼中,这师徒二人吃了不少的苦。

(相机板书:

吃苦)可他们是怎么认为的呢?

让我们来听听他俩的一番对话。

出示课文5到7节中对话。

(1)指名分角色读。

(2)交流:

听明白了什么?

(相机理解“笑”、“挺”。

(3)面对生活中的这些苦难,李时珍却以“笑”面对,并且说——“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练读)。

过渡:

要编好一本药书,李时珍承受的仅仅只是吃、住等这些生活上的苦吗?

请认真地听课文录音,想想李时珍还饱尝着哪些苦?

(二)品味工作之苦。

听课文录音8——12节交流:

1、做记录。

(1)相机出示文中的“记录内容”,指名读。

(2)交流:

读了李时珍的记录你获得了哪些医学知识?

读了李时珍的记录,我们这些未学过医学的小学生对医学知识也能略知一二,由此你感受到什么?

(体会记录之详细,工作之认真。

(3)同学们,奔波了一天的李时珍,在如此破败的古寺中,在这样简陋的桌子上,还要趁着月色“边忆边写”。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相机再读:

“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2、边忆边写的李时珍写到了“鸡肠草”时,突然停笔了。

他干什么了呢?

出示课文第12节。

(1)学生交流。

(2)相机理解“端详”,为什么“端详”?

(十分相似)外形看不出,就只能——读“放在嘴里嚼嚼”亲自尝试。

“若有所悟”,他悟出了什么?

——读“鸡肠草……”两种药性的不同是李时珍亲自“嚼嚼”区别开了。

(3)同学们,这“嚼嚼”二字做起来很简单,但嚼嚼这并不熟悉的草药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这是为什么呢?

是呀,在不知道药性的情况下,亲自尝草药是十分危险的。

相机出示补充资料。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想法?

(4)同学们,生活的苦,工作的苦甚至面临的种种危险,李时珍早已抛之脑后,他只有一个信念——出示:

“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相机再读)

3、指名读最后一节。

(1)读了这段景物描写,你感受到什么?

(2)在这样的境况下,李时珍也许在干什么呢?

相机出示:

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

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

古寺内,李时珍___________。

(3)交流,并且说说猜想的理由。

“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三、总结全文

1、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看看李时珍所费尽的心血和他完成的《本草纲目》吧。

出示图和文字。

2、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因为《本草纲目》而受益得福,李时珍的夙愿得以实现了,让我们再一次地重温这一句朴素却值得铭记的话语——齐读:

“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四、作业

中药是我国宝贵的遗产,课后,了解一些常用的中药,并了解它们的功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上堂课所学。

2、指导学生进行复述课文。

3、交流课外搜集。

4、完成有关作业。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生动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朗读课文。

(1)你认为这篇课文应该怎样读?

先在下面试试。

(2)选择你最拿手的一段来读一读。

点评。

(3)分角色朗读全文。

二、指导复述

1、说说你对复述的认识。

2、讨论:

如何进行本课的复述?

3、交流要点:

(1)弄清课文的脉络。

(2)抓住课文的精彩词句。

(3)把握好时间、地点。

4、学生复述练习。

(1)小组合作。

(2)指名进行

5、点评,谈感受。

三、交流课外搜集

1、你还知道哪些中药,它们有什么作用?

2、知道了这些,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帮助。

由此,你又想对“李时珍”有什么想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