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议论类文章与阅读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55094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话题议论类文章与阅读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话题议论类文章与阅读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话题议论类文章与阅读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话题议论类文章与阅读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话题议论类文章与阅读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话题议论类文章与阅读分析.docx

《话题议论类文章与阅读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话题议论类文章与阅读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话题议论类文章与阅读分析.docx

话题议论类文章与阅读分析

第三章话题议论类文章与阅读分析

话题议论类文章,是指围绕某个话题或观点,而展开论述的文章综合,它通常会借助一些事实性材料或论据,结合推理、对比、比喻性象征等手法,来证实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二、话题议论类文章

(一)、谈吃苦

(1)吃苦,是一种资本。

(2)只是在影片里见过那被击倒的拳手,他躺在沙发上喘着粗气,

浑身伤痕累累,嘴角还淌着血,却没有一个人给他送花,给他鼓掌;只是在旅途中看过那赤脚的纤夫,喊着震天动地的号子,弯着腰将沉重的纤绳勒进隆起的胸肌……

(3)你充其量是个旁观者。

(4)没有经历挨饿的历史,你便不知道一粒米的可贵,不知道那些被太阳晒黑了皮肤的耕种者的可敬,当然更无从感受饿得头昏眼花或者伸手乞讨的可悲和可怕。

终日打着饱嗝的人,除了需要一两根牙签剔牙齿,爱心和同情对他们都是多余的东西。

(5)你没有受过寒流睥抽打,你的血液里,你的骨髓中就不可能孕育出抗争的细胞。

你必然十分脆弱,容易发抖,容易胆寒,周身缺少足够的热流和火焰,靠什么温暖爱人冻僵的脸庞和手指。

(6)没有尝试过寄人篱下的滋味,听不到凉语,看不到冷脸,过多的奉承让你长出发育不全的性格。

突然某一天,你背靠的大树倒下,你开始失宠,在坑坑洼洼的路上,你绝对不如别人那样行走自如。

(7)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锻炼人。

蜜可以养人,也可以害人。

这个道理,近期报上刊载的两篇文章可以佐证。

(8)《中国青年报》驻京记者在盛夏深情地写下一篇报道:

《“火炉南京”:

栖身墙下啥滋味》,文中描述了那些进城打工的农民在蚊虫的叮咬和暑热的炽烤中,夜宿墙下、桥下、树下的艰辛,而农民却说:

“日子过得比家好。

(9)《新民晚报》报道上海一上年仅18岁的姑娘陈琳琳,因“考后感到一点信心也没有”,虽考分超过高校录取线7分,却在成绩单发下的前一天悬梁自尽。

她是船长的女儿,父母的心肝宝贝,一直泡在蜜罐里长大。

蜜喝多了,竟会这般神经兮兮,这般脆弱。

(10)聪明的日本人在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面前,已经洞察了这种病变。

据说,为了保存父辈创业的秉性,不少学校特地设立劳动场所,让孩子使用锉刀、榔头,目的是学会吃苦。

(11)相比之下,我们这一代过于娇嫩了。

我们怕风怕雨,怕冷怕热,怕打怕骂,怕受刺激……真可怜啊!

(12)我曾在下班路上看到,有个弹棉花的乡下人家,一个瘦弱的婴儿在母亲背上睡了,两根布拴住他的身体,他的小头额像被吹倒的麦穗儿在母亲背上晃呀晃呀,我真替他捏了一把汗。

可没几天竟见他下地跑呀跑呀,一双眼睛很亮很亮,证明他有极强的生命力。

(13)吃苦,全让人的生命力更加强健。

(14)还狠狠心把自己推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吧,在成长的季节,吃苦经历是你成长的养分。

以后你就会知道这种养分的价值无穷。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证明中心论点的三个分论点依次是:

(1):

(2):

(3):

2、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和。

3、本文多次运用了对比,试简要说明运用对比的段落及内容。

(1)第四段饥饿的人与打着饱嗝的人对比。

(2)

(3)

(4)

4、第(8)段事例所要证明的观点是:

第(9)段事例所要证明的观点是:

 

(二)、你不必完美

[美]哈罗德斯库辛

  我们当然应该努力做到最好,但人是无法要求完美的。

我们面对的情况如此复杂,以致无人能始终不出错。

好几次,当我必须告诉我的孩子们我在某件事上做错了时,我多害怕他们不再爱戴我。

但我非常惊奇地发现,他们因为我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更爱我。

比较起来,他们更需要我诚实、正直。

  然而,有时人们并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失。

也许我们的父母期望我们完美无瑕;也许我们的朋友常念叨我们的缺点,因为他们希望我们能够改正,而他们难以谅解的是因为我们的过失总在他们最脆弱的时候触动了他们的心。

这让我们感到负疚。

但在承担过错之前,我们必须问问自己,那是否真是我们应该背负的包袱。

我是从一个童话中得到启示的。

一个被劈去了一小片的圆想要找回一个完整的自己,到处寻找自己的碎片。

由于它是不完整的,滚动得非常慢,从而领略了沿途美丽的鲜花。

它和虫子们聊天,它充分地感受到了阳光的温暖。

它找到许多不同的碎片,但它们都不是它原来的那一块,于是它坚持着找寻……直到有一天,它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然而,作为一个完美无缺的圆,它滚动得太远了,错过了花开的时节,忽略了虫子。

当它意识到这一切时,它毅然舍弃了历尽千辛万苦才找到的碎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也许正是失去,才令我们完整。

一个完美的人,在某种意义上说,也许是一个可怜的人,他永远无法体会到有所追求、有所希冀的感觉,他永远无法体会到爱他的人带给他某些他一直追求而得不到的东西的喜悦。

  一个有勇气放弃他无法实现的梦想的人是完整的;一个能坚强地面对失去亲人的悲痛的人是完整的——因为他经历了最坏的遭遇,却成功地抵御了这种冲击。

生命不是上帝用于捕捉你的错误的陷阱。

你不会因为一个错误而成为不合格的人。

生命是一场球赛,最好的球队也有丢分的记录,最差的球队也有辉煌的一天。

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让自己得到的多于失去的。

当我们接受人的不完美时,当我们能为生命的继续运转而心存感激时,我们就能成就完整,而别的人却渴求完整——当他们为完美而困惑的时候。

如果我们能勇敢地去爱、去原谅,为别人的幸福慷慨地表达我们的欣慰,理智地珍惜环绕着自己的爱,那么,我们就能得到别的生命不曾获得的圆满。

5.请用我们熟知的一句格言来洤释文题的含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提倡“不必完美”,是否意味着我们就可以以此为借口而不去努力乃至放弃追求完美?

作者对此是否有明确的态度?

请用原文回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生活中有哪些情况使你无法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失?

(至少列举3至5种情况)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引用的童话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仿照下面这句话,再写一个比喻句。

生命是一场球赛,最好的球队也有丢分的记录,最差的球队也有辉煌的一天。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思考:

当你内心抱有“不必完美”的观点与标准去对己与待人时,你分别会获得怎样不同的感受?

答:

(三)、北京地名的演变多方文化撞击产物

  地名语词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一定的地名语词和一定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联系在一起。

北京地名的命名,可以反映出统治阶级的政治理想、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愿望和他们的道德观念、审美意趣。

 

北京地名与水文地形 

  自古以来,在北京湾小平原上,河道众多,湖沼广布。

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河道变迁,河流掩埋,湖沼也日渐消失。

但是地名生动地反映了历史上的水文特征。

 

这些通名反映的水文环境有天然形成的,也有人工造成的。

沟、渠、洼、坑多是由于历代修建城墙、宫殿、官府、庙宇等掘地取土、烧窑制瓦,形成连绵洼坑。

一些洼坑因雨季积水进而形成湖沼。

如“陶然亭湖”是修建南城墙取土所致,这些河、湖、沟、坑改变或消失以后,它们的名称还留在地名里。

 

现代“海”作通名的几个湖仍然名副其实,如“北海、中海、南海、西海、什刹海、前海、后海”。

朝阳区整体地形低,所以,“洼” 和“坑”地名多,海淀区水源丰富,湖泊较多,洼地也比其他地方多见。

不过,现在已经没有坑洼的迹象了。

统治者的政治理想 

  北京作为一个将近千年的古都,其地名常常能看到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及其政治理想。

北京的通衢大道、北京的城门最能体现这个特点了。

元代十一座城门的名称分别是:

顺承门、丽正门、文明门、健德门、安贞门、肃清门、光熙门、和义门、崇仁门、平则门、齐化门。

明代减去光熙门、肃清门成为九门,两个北门分别改为安定门和德胜门,嘉靖时建外城,新增城门:

东、西便门、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广宁门、广渠门、右安门、永定门、左安门。

1926年,开通和平门,1946年,把日伪开通的启明门(东)和长安门(西)分别改为建国门和复兴门。

这些城门的命名或表达统治者的政治理想:

安定、永定、左安、右安;或表达封建正统观念:

丽正、正阳、顺承;或表达政治教化:

文明、建德、和义、崇仁、齐化、崇文;或表达武功政绩。

 

老百姓的生活愿望 

  统治阶级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寻常老百姓也有自己的生活愿望,比如祈求幸福平安、 

盼望吉祥如意、希望福寿通达、期待富贵荣华等等,在地名中都有所反映。

雅化改名,例如:

豆腐巷多福巷、打劫巷大吉巷、棺材胡同光彩胡同。

平常地名中表达上述意义的字眼也是高频用字。

 

道德观念和审美意趣 

  地名用字中常见的还有表示德行、操守意义的语词,这类地名表达了人们对某些传统 

道德和品行的肯定和认同。

表达这种观念的常用字有:

德、礼、勤、慈、善、贤、智、忠等,例如:

聚贤里、义善里、德兴街、信善里、信义大院、恩济庄、明德巷等等。

另一方面,在地名用字中还有一些被人们偏爱的字眼,并不表示特定的寓意,有的仅仅是一些生活常用词语:

花、玉、宝、香、松、梅等。

北京地名与民族接触 

  历史上在北京建都的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有四个是少数民族政权。

这些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一方面接受先进的汉文化影响,另一方面又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带进内地。

所以在北京城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其街巷名称很自然地保留了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和接触的痕迹。

北京的“旗”作通名,都是清军八旗制度的遗迹。

现在北京西郊有“旗”地名群:

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厢白旗、厢黄旗、厢红旗、厢蓝旗,是当年旗人屯兵的地方。

在东三省各有一个叫“红旗”的县市级地名。

北京地名与蒙古语也有很密切的关系。

例如,现代地名“褡裢坑”的“褡裢”,来自蒙语。

它是一种装钱物的袋子,中间开口、两头有大口袋,可以搭在肩上或马背上。

又如“孛罗营”,是因成吉思汗南下时大将军孛罗曾率部驻扎于此而得名。

 

北京的小巷称为“胡同”,“胡同”始见于元代,盛于明清。

从明代到现代,一直占很大比例。

关于其语源问题有几种观点,张清常认为是蒙古语huto(水井)的借词,代水井在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有人聚居的地方就有水井,“胡同”原义就是有水井处,后转为街巷通名。

 

北京地名与移民历史 

  北京一部分街巷以外省县地名命名,如:

苏州胡同(东城区)、苏州街(海淀区)、镇江胡同(东城区、崇文区)、陕西巷(宣武区)、山西街(宣武区)、山西营、四川营(崇文区、宣武区)、河南新营(海淀区)、安徽义园等。

但是这些地名与天津、上海以全国省区和重要城市为街巷命名的情形不同。

如天津的“河北路”、上海的“南京路”等大多数此类地名是辛亥革命国民政府时期改的新名,而北京的这类地名主要是从明清继承下来的。

其中一些地名和一定的史实相联系,如“四川营”就是历史上秦良玉率蜀军驻扎的地方,“安澜营”是明代南方少数民族俘虏获得赦免以后的安置地。

北京姓氏地名与宗族观念  

  所谓姓氏地名,是指构成地名的专名部分因姓而命名的地名,如“石各庄、罗家井、李村、侯庄、何家屯”之类。

有些地名中虽然含有姓氏用字,但不是姓氏地名,如王府井、白广路、钱局胡同、石景山等。

姓氏地名分布于城内和郊区,涉及的姓氏多达230余个(尹钧科 1989),《百家姓》中记录的姓氏大多能在北京地名中找到。

《百家姓》中未著录的姓氏也能在此找到,例如:

豆各庄(朝阳区),汉代有校尉豆如意;皋村(朝阳区),春秋越国有大夫名叫皋如;良家园 (海淀),“良”是春秋郑穆公之子子良后代的姓;苑家村(海淀),殷代武丁的儿子先,受封于苑,因此得名。

这些带姓氏的地名绝大多数是明朝开始出现的,这可能与明朝大规模移民有关系。

移民新到一个地方,聚族而居,同姓必同宗,同宗必同族,以姓氏为一种纽带,把一部分家庭、人群联系在一起,增强了在异地他乡谋生的凝聚力,这是小农经济生产阶段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姓氏地名反映了传统农耕社会中家族、血缘关系的重要性,个人以家族作为立身安命的后盾,走向社会。

(注:

本文为现场附题,问题答案此处略)

 

 

1.文言文每周积累

《北冥有鱼》(片段)

(来源:

阅读写作网)

北冥有鱼

(1),其名曰鲲

(2)。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3)。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4),其翼若垂天之云(5)。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6)。

南冥者,天池也(7)。

齐谐者,志怪者也(8)。

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9),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0),去以六月息者也(11)。

”野马也(12),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3)。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4)?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15),则芥为之舟(16);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注释:

(1)冥:

亦作溟,海之意。

“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

下文的“南冥”仿此。

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2)鲲(kūn):

本指鱼卵,这里借表大鱼之名。

(3)鹏:

本为古“凤”字,这里用表大鸟之名。

(4)怒:

奋起。

(5)垂:

边远;这个意义后代写作“陲”。

一说遮,遮天。

(6)海运:

海水运动,这里指汹涌的海涛;一说指鹏鸟在海面飞行。

徙:

迁移。

(7)天池:

天然的大池。

(8) 志:

记载。

(9)击:

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10)抟(tuán):

环绕而上。

一说“抟”当作“搏”(bó),拍击的意思。

扶摇:

又名叫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11)去:

离,这里指离开北海。

息:

停歇。

(12)野马:

春天林泽中的雾气。

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13)生物:

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

息:

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

(14)极:

尽。

(15)覆:

倾倒。

坳(ào):

坑凹处,“坳堂”指厅堂地面上的坑凹处。

(16)芥:

小草。

本周学习重点词:

其、也、为、而、若、于

“其”:

 1、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2、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以残年之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3、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4、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唐雎不辱使命》)?

?

?

?

?

?

?

?

?

?

?

?

“也”:

1、用在句末时:

a.表示判断语气: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黔之驴》)

b.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c.表示语气停顿: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师说》)

d.表示疑问语气: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

e.表示反诘语气: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过秦论》)

f.表示祈使语气: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左传·肴之战》)

2、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师说)》)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过秦论》)

“为”:

1、成为,变成: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史记·廉蔺相如列传》)2、作为,当作:

“霓为衣兮风为马”(《梦游天姥吟留别》)3、以为,认为:

“窃为大王不取也!

”(《秦王欲见顿弱》)4、将来,将: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鸿门宴》)5、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6、治理: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

“而”: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2、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3、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4、表示偏正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若”:

1、如果,假如: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赤壁之战》)2、像,好像: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辞》)3、你(的),你们(的):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4、至于: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孟子·梁惠王》)

“于”:

1、对,对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师说》)2、在:

“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

”(《伤仲永》)3、被: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4、与,跟,同: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隆中对》)5、到: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列子·汤问》)6、比:

“苛政猛于虎也。

”(《论语》)

译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

“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

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再说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

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

 

1.清代文学之章回小说

1.章回小说界定

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是由宋元讲史话本嬗变而来,是中国古代小说与笔记、传奇、白话短篇分途并行的一种文学样式。

二、特点

1.分章标回,分回标目。

故事内容漫长,一次不能说完,须分多次讲说。

为了使听众便于记住,加深印象,每次讲一个中心内容,就有一个醒目的标题,这样就逐渐形成了分章节、立回目的格局。

(一次称为一回)。

例如《五代史平话》等。

2.由于是从长篇说话(讲史话本)派生而来,这也决定了章回小说艺术上的拟说话艺术特征。

在叙事上所采用的全知叙事视角。

在叙述语言上,更经常采用说话人惯用的术语如“话说”、“且说”、“看官听说”、“且听下回分解”以及说话人习用的修辞手段如设问、提示、重复等来强化重点,以提醒读者注意。

在形态结构上,承袭话本体制,改造运用了篇首、入话、正话、篇尾等形式。

3.章回小说故事情节繁复,故事时间跨度大,故事头绪繁复,出场人物众多。

4、文备众体。

三、章回小说发展概况

《水浒》、《三国》,《红楼梦》发展到顶峰,以后章回小说盛极而衰。

到了近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也逐渐改变,觉得“话说”、“且听下回分解”之类的陈腔旧调累赘可厌。

到五四时期,以鲁迅为首的新作家开始采取西方小说的形式,逐渐以新小说取代旧的章回小说。

《三国演义》研究

第一节作者生平、成书过程及版本

1.作者生平

在明代四大奇书中,《三国演义》的作者是争议最少的。

从其现存作品看,他阅历颇丰富,他的足迹踏遍江南浙赣一带。

他也是一为很有政治抱负的人,推崇圣君、贤相,主张忠君爱民,以仁治天下。

据记载他的作品有数十种,保存下来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隋唐两朝志传》和《三遂平妖传》,杂剧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二、成书过程

魏晋南北朝《世说新语》、《语林》中就有记载三国中人物、事迹。

唐已经有说三国故事的。

宋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

北宋时出现“说三分”专家霍四究。

《东坡志林》也有关于三国故事的记载表现出尊刘贬曹倾向。

宋元时代三国故事更被大量搬上舞台。

金元杂剧亦常用三国时事,20世纪20年代日本盐谷温在日本内阁文库发现《全相三国志平话》,只是民间传说的写定本。

从平话的内容和结构上看,已经粗具有《三国》规模,不仅拥刘反曹的倾向极为鲜明,而且刘备、关羽、张飞等人都富有草莽英雄气息,张飞的形象最可爱、最具有生气,对诸葛亮的智谋也写得很突出。

罗贯中就是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基础上,主要利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的经验,写成《三国》。

三、版本

通俗演义系统、志传系统、批评本系统、毛本系统。

第二节内容

展示战争与人才的奇书。

人才借一次次的战争的描写而展现,一次次精彩纷呈的战争描写也离不开人才的机智谋划。

它是形象的兵书与智慧书,也是以人作为叙事的中心,每一次的战争都写出人才的性格、命运与神采。

如当阳长坂溃退,张飞、赵云的神采。

赤壁之战,不同层次的人才,都得到充分的展现,曹操败走华容道,诸葛亮舌战群儒、借东风蒋干盗书、蔡中蔡和诈降,通过紧张的矛盾斗争场面来表现人物性格。

周瑜与孙权密议,庞统夜读则以安静的夜晚为背景在舒缓的环境中描写人物形象。

第三节人物形象分析

一、曹操形象分析

奸与雄的结合。

“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

(一)“雄”的表现

1.政治上的远见卓识。

洞察时代风云变幻,如对董卓、袁绍、刘备态度。

2、“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策略。

3、笼络人才,任人为贤。

如对关羽、陈琳。

4.军事才能。

多谋善断,个人意识坚忍不拔。

(二)“奸”的特征

小时装病诬叔,曹操听到汝南许劭对他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不但不恼,反而闻言大喜,就初次露出了他奸雄的本色。

不久,他杀吕泊奢一家,表现了他残忍和极端利己的面目。

以后,进攻徐州,杀戮人民;占了荆州,借仓官头,以平众怒,假人之手,以杀黄祖,为防行刺,梦中杀人。

借王垕之头以安军心等。

(三)形象意义

1.使人认识到封建统治者善于玩弄权术的本质,无论是善待、笼络人,还是暴虐人,都是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

2.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道德伦理就情感价值有时不得不牺牲。

3.他身上看到统治者极端利己,无穷的贪欲与权势欲。

二、关羽形象

1.神威

对肖像、武器的描写、正面、侧面的战斗中刻画。

如温酒斩华雄、单刀赴会、刮骨疗毒。

 2.忠义盖世,儒雅绝伦。

“降汉不降操”、千里走单骑、华容道释曹。

义是性格的核心。

 3.刚愎自用

大意失荆州、虚荣、好胜。

三、诸葛亮形象

1.忠贞

2.忠于汉室。

3.报答知遇之恩。

4.忠于统一中国的进步理想。

5.智慧

6.军事方面

7.政治方面

8.外交方面

9.悲剧人物

10.才与德之间的矛盾。

11.奉献与事业欲求的矛盾。

第四节艺术成就与影响

艺术成就

1、恰当处理历史依据与想象虚构的关系。

作为历史演义,题材来源除了有关三国的民间传说、话本、戏曲外,主要出自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还有少量的来自《后汉书》和《晋书》。

作者对历史材料和民间传说进行了取舍加工,并作了不少虚构创造。

2.通过惊心动魄的政治、军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