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期末考试所有参考题总结附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5481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期末考试所有参考题总结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期末考试所有参考题总结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期末考试所有参考题总结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期末考试所有参考题总结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期末考试所有参考题总结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期末考试所有参考题总结附答案.docx

《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期末考试所有参考题总结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期末考试所有参考题总结附答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期末考试所有参考题总结附答案.docx

马克思经典著作选读期末考试所有参考题总结附答案

《形态》部分

1、《形态》是如何在历史的视域下,从“现实的人”出发来理解人的。

现实的人总是受到历史条件限制的,因而只能是历史的存在,而不是“纯粹的存在”。

唯物史观正是从现实的前提出发的。

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人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是任何经验都无法推翻的基本事实。

这种制约大致上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自然基础,包括人的生理条件和各种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等);二是历史基础,包括每一代人所必须面对的历史遗产和历史起点等。

这些限制总起来说就是生存条件,主要是物质生活条件。

人的生命只能在这些具体的制约中“冲动”,历史只能在这些具体的条件下“创造”,否则,就不是现实的人,而只是想象的、抽象的人。

 在马克思看来,历史的绝对前提是: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马克思给“生活”所加的边注是:

“地质学、水文学等等的条件。

人体,需要,劳动。

”就是说,地理环境、有生命的人以及他们为满足生存需要而从事的劳动构成了“生活”的基础。

作为唯物史观前提的“现实的个人”,处在自然和历史的交汇点上,是自然进化的终结和历史创造的开端,因而也就成为一切历史过程和社会关系的前提。

在其身上,浓缩着人和自然、个体和类的最简单、最基本和最普遍的关系,而任何撇开了这种关系的“人”的观念,只能导致把历史创造活动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

可见,把握“现实的个人”这一概念,有两个关节点:

一个是自然和历史,另一个是个体和类。

“现实的个人”不是“自然人”,他的生存条件连同他的本性(或“自然”)都是其实践的结果,因而他是历史的;然而“现实的个人”又不等同于“现存的个人”,或者说,“现存的个人”只是“现实的个人”的一种形态,它总是被历史超越的,而现实的个人则是一切历史活动的绝对前提,是不可能被历史所超越的。

同样,“现实的个人”不是“孤立的个人”,不是“唯一者”,而是必然与他人形成各种联系并因而总是属于一定社会形态的个人;“现实的个人”也不是没有个体性的共性人,而总是以有着非常具体个性的自主活动类型为其表现形式。

可以说,“现实的个人”是真正科学抽象意义上的人,是人和自然、个人和类之间最基本、最本质关系的规定。

说到底,“现实的个人”就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或劳动的人。

2、从“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来阐释意识和意识形态的可能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用“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概括,深刻地表达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第一,人是自己观念、思想的生产者。

就是说,观念只能是个人生产的观念,是他们的现实活动有意识的表现。

第二,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不能把意识同社会生活分割开来。

第三,意识的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社会状况决定的。

在分工的条件下,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三者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

要使这三者之间不发生矛盾,只有消灭分工。

第四,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

恩格斯指出过,“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也会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

关于一切历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页)。

从“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一原理出发,我们要合理地看待意识与意识形态的可能性。

在哲学中,意识是与物质相对应的哲学范畴,指与物质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精神现象。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即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社会的人对客观存在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

它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有机统一体。

意识形态是考察观念的普遍原则和发生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恩格斯把意识形态作为和经济形态相对应的一个历史唯物主义重要范畴。

就是指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

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

可见,意识与意识形态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意识形态是意识的一部分,尤其是主要体现在意识的社会意识方面。

意识形态与社会意识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对全部社会精神生活成果的总概括。

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

社会意识形式是自觉的、定型化的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稳定的各种形式。

在社会意识的形式中,依据各种形式之是否直接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区分为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其他社会形式,前者是社会的观念上层建筑,后者则不是。

不属于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有自然科学、语言学和形式逻辑等。

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意识形式中的特殊部分,同其他非意识形态的形式、同社会心理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积极参与社会意识系统内部诸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给予社会意识整体的发展以重大影响。

意识不等于意识形态。

前者不具有阶级性也就是说不具有政治色彩,它纯粹是一个“中性”词语,任何人都有意识,若没有意识他就不成其为人了。

但是,并非人人都具有意识形态只有某个社会阶级或集团中的人才具有意识形态,它是社会阶级或集团的一种自我意识。

意识问题与意识形态问题具有一些相同的特征,但二者之间又存在一系列的差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社会生活还是政治生活)要注意区别与联系,理解二者不同实质,达到对其深刻的理解。

 

3、请说明“人改变环境,环境也改变人”这一论述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人和环境、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上双向互动的。

人的实践就是这种互动关系的完整体现。

他说: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也就是说,实践把人改变环境和环境改变人这两者统一起来了。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这个观点得到了进一步的具体发挥。

其中说道:

这种观点表明:

“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

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4、请给出唯物史观的基本表达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

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了。

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

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

这种观点表明:

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

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作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种基础尽管遭到以‘自我意识’和‘唯一者’的身份出现的哲学家们的反抗,但它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却丝毫也不因此而有所削弱。

各代所面临的生活条件还决定着这样一些情况:

历史上周期性地重演着的革命震荡是否强大到足以摧毁现存一切的基础:

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的革命群众,那么,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思想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一点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5、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与个人存在状态的关系是怎样的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提出背景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与提出是在十九世纪中叶,首次提出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说到: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了。

当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物质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对高额利润的追求以及资本的本性扩张性,驱使着资本主义国家向世界各地扩张并以一种不可遏止的力量蔓延全球,把一切落后以及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入了世界交往的狂潮当中。

因此,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势必导致世界竞争、世界分工、世界市场以及世界性的交往的形成,致使一切国家、民族和个人都将从狭隘孤立的历史走向世界历史。

这也就是马克思提出世界历史理论的客观社会背景。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容与个人存在状态的关系

世界历史,是特指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即资本主义时代,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进入相互依存的状态下,形成世界整体化时代以来的历史。

它表征了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体趋向性、有机统一性,概括了由大工业和普遍交往开创的各个民族和国家走向“一体化”、“全球化”的历史时代。

马克思立足于实践的唯物主义,把世界历史引向现实的人的发展,克服了黑格尔自由的实现可以通过自身精神的缺陷,认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世界历史时代,人才能真正实现“建立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

他们的社会财富上的这一基础的自由个性。

在上述基础上,马克思得出了著名的“世界历史性个人论”。

随着历史逐渐转变为世界历史,“最后地域性的个人被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

”马克思认为:

随着人的实践的不断发展。

各个单独的个人才能摆脱各种空间局限而同整个世界发生联系,个人的发展也获得了广阔的空间。

各个个人的全面依存关系,他们的这种自发形成的世界历史性的共同活动的形式,只有到了世界历史的完成时期才能最终实现。

即共产主义世界历史时代,人才能真正地达到全面的自由。

从上述理论不难发现,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与个人存在状态是相辅相成,相互推进的关系。

世界历史的转变依赖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全面发展,而这二者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全面发展水平的高低。

反之,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个人存在状态的自由化和进步性,也是由世界历史的发展程度决定的。

只有处理好世界历史的转变与个人存在状态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世界历史和个人发展的双赢模式,为最终迎接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奠定基础。

(本题为个人发挥,大家参考即可)

6、为什么说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人们的普遍交往的基础上,没有这两个条件,共产主义就只能作为地域性的形式而存在,失去它“世界历史”意义上的本质特性。

换句话说,只有这两个条件,才能消灭资本主义的异化、私有制和分工。

在他们看来,“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没有这种发达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物质基础,则极端的贫困又会使得争夺生活必需品的斗争死灰复燃,这只能是历史的倒退。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是一种改造现存状态的现实运动,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的消灭异化和私有制的运动,这一运动的目的是要使社会关系(包括各种生产关系)重新归属于人的关系、为人所支配,而不是与人相异化、相对抗。

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说:

“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

我们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在此,马克思恩格斯显然再次向我们喻示道:

他们要使共产主义更具有现实的实践性,使之成为现实的人们改变“此岸世界”异化状态、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运动,成为“改变世界”的实际活动,而不要使之成为“彼岸世界”的纯粹理想,或成为“解释世界”的理论活动。

7、《形态》是怎样讨论国家与市民社会的

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市民社会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政治和观念上层建筑的基础。

国家是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的各个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

“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而这始终是在每一个家庭集团或部落集团中现有的骨肉联系、语言联系、较大规模的分工联系以及其他利益的联系的现实基础上,特别是在我们以后将要阐明的已经由分工决定的阶级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些阶级是通过每一个这样的人群分离开来的,其中一个阶级统治着其他一切阶级。

”国家的作用就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它把统治阶级的利益说成是共同利益,以社会共同利益的面貌出现,表现为虚幻的共同体。

“国家内部的一切斗争——民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君主政体相互之间的斗争,争取选举权的斗争等等,不过是一些虚幻的形式——普遍的东西一般说来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在这些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正是市民社会,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

因此,“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

8、谈谈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看法。

(一)对社会主义的看法

中国的社会主义已经过30年改革开放历程。

通过30年伟大实践,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变化和深化,结合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我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如下几点:

(1)发展社会主义要坚持实践的的观点

认识源于实践。

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也只能来源于这个实践。

但是,过去我们往往离开实践标准,用前人囿于历史条件作出的个别论断来看待社会主义,用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错误观点来规范社会主义。

这样用抽象的原则和僵化的模式来判断社会主义,必然会使社会主义走向岐途。

看待社会主义,只能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论断来衡量,只能用实践标准来衡量,只能用生产力标准来衡量,只能用“三个有利于”标准来衡量,而不能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的本质。

用实践的观点认识社会主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实践不仅可以检验社会主义的建设的路子正确不正确,可以检验我们对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正确不正确,还可以检验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本身正确不正确。

二是实践的成功与理论上的困惑发生矛盾时,要理论去服从实践,而不能让实践去适应理论。

(2)一定要树立和坚持发展的观点

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社会,我们不能用僵化的标准来看待社会主义,也不能把社会主义理想化。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是对社会主义固有的根本属性的高度抽象,它适用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全过程。

在社会主义发展完善的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由于各个阶段的发展状况不同,社会主义本质必然是逐步实现的过程。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程度还是不充分、不完全的。

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又要承认共同富裕的实现要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前提。

(3)一定要树立和坚持开放的观点

过去,我们总是过多地看到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对立性,总是强调要保持社会主义的纯洁性,凡事总爱问个姓“社”姓“资”,热衷于同资本主义对着干,使得社会主义的路越走越窄。

岂不知,社会主义不仅是资本主义的对立者,也是它的后继者。

我们同资本主义有斗争的一面,也有互相学习、借鉴、合作的一面。

现代文明成果是全世界的共同财产,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作为资本主义后继者的社会主义,应该有比资本主义更有利的条件来借鉴、吸收人类社会创造出来的全部文明成果,应该有比资本主义更为宽阔的胸怀和广泛的兼容性。

(4)一定要树立和坚持进步的观点

社会主义是有史以来最进步的社会制度,它应该在追求社会进步方面比其他形态的社会制度有更突出的表现。

社会的进步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即科学发展。

我们党创立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应该为科学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

社会的进步要求越来越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社会的进步要求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保证,社会主义不仅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也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要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5)一定要树立和坚持和谐的观点

胡锦涛同志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这个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长期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这一科学论断告诉人们,社会和谐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而广之对于社会主义而言,都是题中之意。

(6)一定要树立和坚持群众的观点

社会主义实践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实践,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经验,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对思想认识、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有深刻的示范作用。

同时,人民群众的实践又是检验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坚持从人民群众的观点出发来认识社会主义,首先,必须坚定依靠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

其次,要相信群众中间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能够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方法和措施来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我们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一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这是我们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的好作风中“最根本的一条”。

我们坚持走群众路线,首先必须相信群众;其次,要创造条件,放手让群众大胆地试。

对一些短时期还看不准的事物,不要急于下结论,也不要搞无所谓的争论;第三,要坚持“以人为本”。

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要时刻谨记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对资本主义的看法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以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一直是困惑我们的难题之一,经过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多年探索,结合邓小平对资本主义的分析,本人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有如下几点:

(1)利用资本主义的立足点是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邓小平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向资本主义学习经济建设、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即据此而提出。

(2)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在发展经济方面的成果和经验

第一,凡是人类创造的共同财富,凡是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科学技术,都应大胆吸收和借鉴。

第二,一些中性的东西,要大胆试验,为我所用。

在邓小平看来,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而不是区分社会制度的标志。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第三,对于资本主义性质的东西,只要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益,也可以利用。

(3)利用资本主义在政治法制建设方面的经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虽然我国的国情、政体决定了我们不可能照搬资本主义制度,但是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进步因素,使社会主义制度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

邓小平并不讳言我们的制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在一些具体制度上,还有不如资本主义的地方,他提出在政治体制改革中要学习、借鉴西方民主法制建设的某些具体经验和做法。

比如,借鉴和采纳西方国家选拔干部制度、公务员制度、退休制度等。

(4)关于内地的私营经济和港澳台的资本主义

针对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私营经济中有一定的雇工和剥削现象以及港澳台的资本主义的存在,邓小平提出了在国内容许资本主义小范围完全存在的思想。

这就是著名的“一国两制”构想。

这也是社会主义借鉴资本主义来发展自身的典范。

(5)利用外国资本的方式和手段

邓小平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构想,一是大力举办“三资企业”,二是创立经济特区。

根据邓小平的建议,党中央在改革开放初期就作出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的重大决策,并于1984年决定在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海南岛、上海浦东新区都是以创办特区来吸引和利用外资的创举,这都是对资本主义认识的重大突破。

(三)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三十多年中,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和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治方针是分不开的。

而对于如何认识、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仍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建设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因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1)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准确把握所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是正确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提。

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好的关键在于,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去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不是从理论、原则出发,让客观现实削足适履地去适应理论和原则,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是没有意义的。

而在这个问题上,最大的实际就是对我们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是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在新时代的具体表现。

(2)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既有精华的传承。

运用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以继承为依托,适应于新的需要不断地向前发展的过程,又是一个寓继承于发展之中的过程,如果主要从继承马克思主义的侧面来看问题,这个过程就表现为:

马克思主义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

而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侧面来看问题,这个过程就表现为:

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总之,这是一个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的过程。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是具有生命的伟大理论,无论历史怎样变迁,只要立足于我们的实际国情,不断以发展的眼观看待新鲜事物,充分吸取马克思主义已形成的理论精华,它就能为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强有力的、坚实的理论保障,为中国社会主义的明天指明前行的方向。

9、谈谈对改革开放的看法

纵观古今中外,历史上各种成功的改革,尽管发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国家制度各不相同,但这些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使国家统一、富强起来。

回顾近代中华民族满受蹂躏的屈辱史,我们在铭记历史教训的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到实行改革开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在见证了改革开放后30年中国的快速腾飞的奇迹后,我们也更加坚定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