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周口中英文学校2019-2020学年上期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下文学创作最大的挑战是,有了生活积累的厚度,却缺乏思想观念的穿透力,往往停留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阶段。
有的作者不缺生活积累,他们常年固守在生活的黄土中,像农民一样苦作耕耘,其中不乏高产的能工巧匠,却难得有更高水平的突破。
不少作品,有生活,却无新意;忠实于写实,却呆板没有灵气;会讲故事,却不会提炼意义;即使能够读下去,却很难再回味。
对这些作者来说,有了生活积累却不一定会有好作品。
缺乏足够的思想储备,即使是专业作家“身入”到生活中,由于未能“心入”,同样会陷入惯性写作或复制生活的困境,难有大的突破。
当下文坛思想的贫乏,已成为不断滋长的倾向。
文学对思想的疏远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对过去的文学政治化、公式化、概念化的警觉。
政治过多地干涉文学固然有问题,但过度“去政治化”以致疏离思想性,就又酿成新的恶果。
在一些人眼中,这个时代一切服从并依赖经济,对思想的需要已不那么迫切了。
的确,在一个社会冲突缓和、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深挖社会题材的文学丧失了新奇感和震撼力,因而易于“弃思”而趋向技术性、娱乐性。
社会生活的安宁、温馨、闲适也促使人们转向注重文学的娱乐功能和“玩技巧”。
但文学的“过度娱乐”,会损害一个民族智力的健康。
文学的思想性是与作家的生命情感体验、艺术直觉以及作品的艺术形象融为一体的。
肯定一部作品的思想价值的同时也意味着对其艺术价值的肯定。
作家的思想秘密就隐藏在“怎么写”、“写什么”的艺术话语中。
愈是伟大的作家、伟大的作品,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融合度愈高,而且,在这种融合中,其思想性的生命力往往占据更突出的地位。
仅就审美感觉的细腻、文笔的优美、生活积累的厚实、学问的专精等而言,现代作家中与鲁迅相当甚至超过者不乏其人,但却无法与鲁迅媲美,其原因就在于鲁迅作品思想的深刻性无人比肩。
要在变幻的生活流中做出深层艺术真实的发现,更需要仰仗思想的穿透力。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生活写生活、为艺术而艺术、为娱乐而娱乐的“背朝天”式的写作,往往局限于思维或材料的自身,难以超拔而出,给人以“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精神震撼和思想提升。
回头看,没有上世纪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就没有新时期文学;向前看,新世纪文学的辉煌同样离不开思想的支撑。
对作家来说,生活的“黄土”永远是文学的源泉,但必须用心灵去审视和耕耘,才有可能产生“天高地厚”的文学经典。
每一次对生活的新发现,每一次艺术上的新突破,都以思想上的突破为先导。
思想有深度,文学才有力度。
(摘编自江岳《思想有深度,文学才有力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家如果有生活的丰厚积累,就不会再陷入惯性写作或复制生活的困境。
B.对曾经的文学政治化的反感,是导致当下文学创作思想贫乏的唯一原因。
C.作家想要让自己创作的作品成为经典就必须将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融合。
D.生活是文学的源泉,只要用心灵去审视和耕耘,就会产生伟大文学经典。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摆问题、析原因、树观点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论证兼顾历史与现实,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史上创作的反思。
C.文章将现代作家的创作与鲁迅作品进行对比,论证了思想性之于文学的重要。
D.文章在上文充分论述的基础上,最终得出“生活永远是文学的源泉”的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下的文学创作者不乏高产的能工巧匠,缺乏的是思想深刻的文学大师。
B.当下文学创作的“过度娱乐”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活安适相背离。
C.就生活写生活、为艺术而艺术、为娱乐而娱乐的写作同样具有精神震撼。
D.思想上的解放让每位作家对生活都会有新发现,且在艺术上会有新突破。
(二)实用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思维导图,英文是TheMindMap,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使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
我们知道发散性思维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香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你的记忆,就如同大脑中的神经元一样互相连接,也就是你的个人数据库。
材料二:
思维导图利用图像、分支和关键词等元素,充分调动全脑来记录和表达思想,它有四大原理,分别是图像原理、发散原理、收敛原理和主动原理,它有四大要素,分别是图像、颜色、线条和关键词。
思维导图的结构也很简单,主要结构是中心图、主干和分支,除了中心图、主干和分支之外,还有关键词和小图像。
中心图占据了思维导图的中心,是将思维导图的主题以一幅大的图像或者“图像+文字”的形式表示出来;主干也叫思维导图的一级分支,它与思维导图的中心图相连,是信息组织的主要几个大的方面;一级分支下面又有二级分支,是每一个大方面下的几个小方面。
逻辑层次非常清晰。
主干和分支以线条的形式表现,关键词写在线条上,简洁明了。
关键词和分支旁边可以画一些小图像,加以颜色等,就可以更好地刺激大脑,印象更加深刻。
材料三:
从系统思维的要求来看。
思维导图并不是一个很理想的工具。
主要原因是:
思维导图表面上看是一张放射性的大网,但如果把枝叶都垂下来,就会发现这只不过是一个树形结构。
而现实中的系统绝不会都只是树形结构这么简单,系统的结构是非常多样的,并且有的复杂系统很可能是多种基本结构的组合,会非常复杂。
所以,如果凡事都用思维导图,那么我们其实是曲解和简化了原本的系统。
不少人把思维导图既当作自己思考某个问题的起点,又当成了终点。
当把一张思维导图画完时,就以为已经大功告成、万事大吉。
思维导图的流行使很多人误以为系统分析就是这样一个简单、可控的过程,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给剖析清楚。
它使人们忽视了系统的复杂性,低估了系统思维的艰巨程度,从而逐渐形成一种浅尝辄止的思维习惯。
所以对待思维导图正确的做法是:
适度地使用它,把它作为思维工具之一,而不是全部。
以问题的本质、本原为起点和终点进行思考,思维可视化的形式应依不同问题的性质而自由变化和创造,不必拘泥于思维导图的结构和风格。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有效而又极具实用性的图形思维工具,它可以将人们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形象化展示。
B.人类的发散性思考方式决定,进入大脑的每一种资料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向外发散出无数的关节点。
C.材料二的“思维导图图例”具备了图像、线条和关键词三大思维导图要素,但是颜色这一要素展示得不够充分。
D.材料三认为“思维导图不是一种理想的思维工具”的主要原因是,思维导图比较简单,是浅尝辄止的思维成果。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能有效提升人的左右脑的机能,协助人们实现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的平衡发展。
B.思维导图的主干部分是以一幅大的图像或者“图像+文字”的形式表示出来的,主要呈现信息组织的主要几个大的方面。
C.思维导图实际上还是一种树形结构,而现实思维系统却复杂多样,可能是多种基本结构的组合,树形结构只是其中之一。
D.思维导图并不能表现思维的全貌,但作为一种工具,它能将思维可视化,因而可以大大激发我们大脑的无限潜力。
6.根据材料信息,按序号补齐下面三则材料中所述的思维导图的空缺内容。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谁毒死了村长的狗
陈永林
村长的狼狗竟被哪个吃了豹子胆的人毒死了。
村里人都担心村长怀疑自己毒死了那条狼狗,便都去村长家向村长表明自己的清白。
当然去村长家不能空手,都拎着鼓囊囊的包。
村长听了村人的表白,说,谁毒死了我的狗,我心里清楚。
村里人就说,那就好,那就好。
村里人很想知道村长怀疑谁毒死了他的狼狗,但又不敢问。
村长便说,村里这么多狗,可为啥单单毒死我的狗?
村长这话传到村里那些养了狗的村里人耳朵里。
那些养了狗的村人惶惶不安。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们都毒死了自己的狗。
但他们都装模作样地站在村头骂:
哪个短命鬼毒死了我的狗?
毒死了我的狗的人有命做二十岁没命做三十岁……啥恶毒的话都骂出口了。
他们心里暗笑,自己骂自己还骂得这么起劲。
村里再没一条狗了,一到晚上村里变得死静。
原来村里不是这只狗叫,就是那只狗叫。
有时一只狗莫名其妙地叫一声,村里所有的狗都跟着叫起来。
村里人总要被吵醒几次。
特别是那些上了年岁的人,晚上本来很难睡着,好不容易睡了,又被狗叫声吵醒了,只有睁着眼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熬到天亮。
他们心里都感激那个毒死了村长的狗的人。
如果不是二狗想讨好村长,那么村长的狗被毒死的事就会成为无头案。
可是二狗有许多事要求村长。
二狗想当村里竹器厂的厂长,二狗想在公路旁申请一块宅基地,这些事都要村长点头。
二狗就找到村长拍着胸说,村长,我一定要查出谁是毒害你狼狗的凶手。
村长说,这事就算了,查出谁是凶手又有什么意思呢?
村长这态度很让二狗失望。
但二狗又一想,村长表面不支持他追查凶手,不见得心里也不支持他追査凶手。
二狗这样一想,很为自己的聪明高兴,很得意地笑了。
二狗四处寻找线索。
二狗的工作得到全村人的支持。
二狗尽管没说是村长让他追查凶手,但二狗话里弦外之音让村里人觉得二狗追查凶手是村长授意的。
村里人很是羡慕二狗。
如果村长不信任二狗,会让二狗干这事?
因而村里人对二狗极热情,二狗到谁家找线索,谁都会递烟递茶,有的人还下面条下鸡蛋,还留二狗吃饭。
吃饭时二狗当然坐上席。
谁都不敢怠慢二狗,都担心二狗怀疑自己毒死了村长的狗。
二狗怀疑谁毒死了村长的狗,那么村长自然也怀疑谁毒死了他的狗。
通过几天的调查,鸟蛋成了二狗怀疑的对象。
村长的狗在被毒死前的几天,鸟蛋还拿扁担打过村长的狼狗。
那时鸟蛋还说要毒死村长的狗。
二狗找到鸟蛋说,你拿什么毒死了村长的狗?
鸟蛋忙说,二狗,你莫乱说,我哪敢毒死村长的狗?
二狗说,你没毒死村长的狗,那么是谁毒死了村长的狗?
鸟蛋说,我干吗要毒死村长的狗?
二狗说,你恨村长的狗!
村长的狗咬死了你十几只下蛋的鸡,那天你拿扁担打了村长的狗。
这就是你作案的动机。
鸟蛋急了,我的好二狗兄弟,你真的别乱猜疑,我有这心也没这胆。
我如果毒死了村长的狗,我全家人都没命过年。
二狗听不进鸟蛋的话,二狗去村长家报喜,可村长到沿海农村考察去了。
但全村人都知道鸟蛋毒死了村长的狗。
村里人在路上遇见了鸟蛋,都冷着脸不搭理。
鸟蛋主动打招呼,村里人也聋子样没听见。
村里人都想疏远鸟蛋。
如果跟鸟蛋亲近了,会被怀疑是鸟蛋的同谋,谁会那么傻?
再说疏远了鸟蛋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那就是亲近了村长。
鸟蛋便见一个村里人就解释,我真的没毒死村长的狗,我如毒死了村长的狗,那我就断子绝孙。
村里人说,毒没毒死村长的狗,自己心里最清楚。
鸟蛋去了村长家,对村长的女人说,大嫂,你要救救我,现在全村的人都说我毒死了你家的狗。
全村的人都不理我了……
村长的女人打断鸟蛋的话,村里人咋都说你毒死了我家的狗,咋不说別人毒死了我家的狗?
鸟蛋的腿一软,扑通一声跪下来,大嫂,你也以为我毒死了你家的狗,这真冤枉我,我如果毒死了你家的狗,出门就遭雷打死……村长的女人再不理鸟蛋了,任一脸泪水的鸟蛋跪在那儿。
村长考察回来时,鸟蛋已疯了。
疯了的鸟蛋一见人就说,我没毒死村长的狗,我没毒死村长的狗。
鸟蛋翻来覆去的就这一句话。
村长很痛心,他叫来了二狗,狠狠地扇了二狗一巴掌,都是你这狗日的办的好事!
二狗挺委屈,村长,你的狗真是鸟蛋毒死的,他恨你的狗,有作案的动机……
村长打断二狗的话,放屁!
我的狼狗是我自已毒死的!
二狗不懂,愕愕地望着村长。
村长说,我这狼狗不是条好狗。
一到晚上不管什么人到我家里来,它狂叫着要咬人,吓得人都不敢进我家的门了。
二狗听了村长的话,脑子开窍了,因为有了那条儿狼狗,那些送礼的不敢进村长家的门,村长自然恨它。
二狗说,那真不是条好狗,是该毒死。
后来,二狗当上了竹器厂的厂长了。
7.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村长家的狗被毒死了,村民们怕村长误会是自己毒死了村长的狗,于是纷纷拿着礼物到村长家表明自己的清白。
B.标题“谁毒死了村长的狗”设置了悬念,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是小说的线索,小说围绕这个疑问,展开情节。
C.小说讲述了一个富有悬念的故事,在故事中叠加“误会”,从而形成“悬念——误会——反转(解开悬念)”的情节模式。
D.村里没有了狗晚上也就没有了狗吠声,村庄格外安静,人们终于能够睡一个安稳的觉了,所以大家都很感激那个毒死狗的村民。
8.小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章简要说明。
(6分)
9.小说中安排了“二狗”这个人物有何用意?
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
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公与语,数日不厌。
景监曰:
“子何以中吾君?
吾君之欢甚也。
”鞅曰:
“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卫换曰:
“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
“善。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般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将法太子。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于是以鞅为大良造。
居五年,秦人富强。
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
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印,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
而魏随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日:
“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
”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3分)()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
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于是通过景监见到孝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日不觉厌烦。
B.商鞅旁征博引,说服孝公变法。
他初步站稳脚跟后,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改革的必要,劝说孝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
C.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
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
D.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
魏国战事失利,无奈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并迁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劝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
北宋画家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在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秋风咆哮,让诗人焦急万分的情景的两句诗是:
,。
(2)在荀子《劝学》一文里,“,。
”与蚯蚓的用心专一形成鲜明对比,作者以此从反面说明学习必须持之以恒。
(3)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巧妙地把眼前之景与历史人物连缀交织在一起,这一具有高尚隽美的意境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9分)
人作为万物之灵长,有着更高的智慧与能力可以充分认识外界,还有深刻的自省精神及修改不足的可贵优点,()。
然而,将如此智慧的人类放入时间上无始无终、空间上无边无际的宇宙之中,却成为的草芥。
某科幻影片中人类通过天文观测可以预知未来发生的氛闪,可以停止地球的自转,用发动机给地球插上翅膀,将其作为一个庞大的航行工具驾驶至外太空,寻找新的之地,还可以用反物质导弹清除运行轨道上小行星的阻档一路克服各种艰难飞奔向安全稳妥的未来。
除却这些科技力量的运用之外,人们还懂得如何在严酷的环境中控制自身.缩小族群数量,牺牲当下的利益而着眼于未来。
但是,无论人类如何,却敌不过自然界一个小小的喷嚏。
地震、洪水、干旱、低温、酷热、氦闪,每一次风吹草动都可能使人类的族群在瞬间湮灭。
只要生存在宇宙留给它的狭窄罅隙中,人才不具备与自然对话或讨价还价的资产。
对自然的。
成为该影片压倒一切的主题。
这一点,正是科幻文学超越主流文学彰显自身特质的一个层面。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只要生存在宇宙留给它的狭窄罅隙中,人就不具备与自然对话或讨价还价的资本。
B.人,只能生存在宇宙留给它的狭窄罅隙中,才不具备与自然对话或讨价还价的资产。
C.人,只要生存在宇宙留给它的狭窄罅隙中,就不具备与自然对话或讨价还价的资本。
D.人,只能生存在宇宙留给它的狭窄罅隙中,而不具备与自然对话或讨价还价的资本。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因此,地球上没有哪一种生命比人类更加强悍
B.地球上因此没有哪一种生命比人类更加强悍
C.因此,没有哪一种生命比地球上的人类更加强悍
D.原来,地球上没有哪一种生命比人类更加强悍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值一提小憩费尽心机敬畏
B.不值一钱栖息殚精竭虑敬重
C.不值一钱小憩费尽心机敬重
D.不值一提栖息殚精竭虑敬畏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①,大致说来能获得以下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首先,垃圾分类可以节省土地。
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而垃圾场占用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
其次,垃圾分类能够减少污染。
通过堆放或填埋处理垃圾,即使垃圾处理地远离生活场所并采用相应的隔离技术,②,这些有害物质会随着地球的循环渗透到整个生态圈中,污染水源和土地,最终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此外,③,如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柴油,回收丢弃的食品、织物可以生产有机肥料等。
①②③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字。
(5分)
食物中含铝很可怕吗?
膨化食品是垃圾食品吗?
含乳饮料会导致白血病吗?
本年度全国食品安全周宣传活动将于6月13日至6月27日举行。
新华网科普中国将邀请权威专家解读食品安全、营养膳食等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热点话题,为大众消费者打开一扇了解食品科学的窗口。
专家们还将对食品相关的谣言、误传等进行辨伪、辟谣,帮助消费者理性对待食品安全方面的谣言。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只小鸡,它想飞过在它面前很高的一个栅栏,可是它怎么扑腾也飞不过去,试了好多次,面红耳赤,一地鸡毛。
但是,往后退几步,它突然发现那个看起来很高的栅栏,其实只有一米宽,它是可以绕过去的……
要求:
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周口中英文学校2019-2020学年上期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A.“作家有生活的丰厚积累”不是“不会陷入惯性写作或复制生活困境”的充分条件。
B.原文是“文学对思想的疏远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对过去的文学政治化、公式化、概念化的警觉”,注意“很大程度上”,这里“唯一原因”不妥。
D.原文是“生活的‘黄土’永远是文学的源泉,但必须用心灵去审视和耕耘,才有可能产生‘天高地厚’的文学经典”,注意“才有可能产生”。
)
2.D(应为“最终得出了‘思想有深度,文学才有力度’的结论”)
3.A(B.应为“有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活安适这些社会原因”。
C.应为“难有精神震撼”。
D.“让每位作家”过于绝对。
)
4、选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D项,“材料三认为‘思维导图不是一种理想的思维工具’的主要原因是,思维导图比较简单,是浅尝辄止的思维成果”错误,“思维导图的流行使很多人误以为系统分析就是这样一个简单、可控的过程,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给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