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周练试题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4671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周练试题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周练试题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周练试题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周练试题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周练试题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周练试题三.docx

《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周练试题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周练试题三.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周练试题三.docx

河北省定州中学届高三生物下学期周练试题三

河北定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生物周练(三)

一、单选题:

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下图表示油菜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种子有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下对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第36天,种子内含量最高的有机物可用苏丹Ⅲ染液检测

B.细胞代谢利用大量糖类,导致淀粉含量降低

C.糖类不断转化为脂质,导致脂质含量持续增加

D.糖类不转化为蛋白质,导致含氮物质含量不变

2.结合题5图分析,下列传述错误的是

A.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也可以流向RNA

B.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

C.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

D.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

3.已知人的红绿色盲属X染色体隐性遗传,先天性耳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对d完全显性)。

图中Ⅱ2为色觉正常的耳聋患者,Ⅱ5为听觉正常的色盲患者,Ⅱ4(不携带d基因)和Ⅱ3,婚后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患耳聋、色盲、既耳聋有色盲的可能性分别是

A.0、0、1/4B.0、1/4、0

C.0、1/2、0D.1/2、1/4、1/9

4.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A.玉米田中毎1平方米土地上分布1棵野稗

B.毎毫升培养液中有9个大肠杆菌

C.某湖泊毎平方米水面上全部鱼的数量

D.木棉树在路旁毎隔5米种植一棵

5.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侵入层析液,可导致滤纸条上没有色素带

B.低温诱导大蒜根尖过短,可能导致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需保持细胞活性以便观察有丝分裂过程

D.将洋葱表皮放入0.3g/mL蔗糖溶液中,可制成装片观察质量分离过程

6.在自然条件下,下列关于高等植物柠檬酸循环和卡尔文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柠檬酸循环消耗二氧化碳,卡尔文循环产生二氧化碳

B.柠檬酸循环中,葡萄糖中的化学

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C.卡尔文循环只在光照条件下进行,柠檬酸循环只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D.卡尔文循环中,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转化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7.丽藻细胞液中K+浓度比它们生活的池水高1065倍,

而生活在同一片水域的轮藻仅高63倍。

对两种藻类细胞积累K+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K+的积累保证了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

B.吸收K+的过程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C.K+积累量的差异取决于它们细胞内外K+浓度差的不同

D.K+吸收速率与池水中的溶解氧的浓度有关

8.下列探究酶特性的相关实验设计,最合理的是

9.c-myc蛋白调控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c-myc蛋白在正常细胞中很不稳定,合成后很快就被降解,而在癌细胞中稳定性显著提高。

研究者用分化诱导剂(PA)处理某种癌细胞,并检测c-myc

基因

的表达情况,结果如右图。

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PA诱导剂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B.c-myc基因表达增强抑制细胞癌变

C.c-myc蛋白能促进细胞的分化

D.正常细胞的凋亡与基因表达无关

10.科学家通过对前列腺癌细胞的研究发现,绿茶中的多酚可减少BCL﹣XL蛋白,而这种蛋白有抑制癌细胞凋亡的作用,这表明绿茶具有抗癌作用的原因是由于绿茶细胞中具有

A.合成多酚的酶的基因B.分解多酚的酶的基因

C.BCL﹣XL蛋白D.BCL﹣XL蛋白酶

11.下列是有关生物实验的四幅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由左向右转换时,视野中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图乙表明,当pH从5上升至7的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是先上升后降低

C.图丙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必须用高倍镜才能观察到

D.图丁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部位是④

12.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过程中细胞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

C.e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

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

13.QB噬菌体的遗传物质(QBRNA)是一条单链RNA,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QBRNA立即作为模板翻译出成熟蛋白、外壳蛋白和RNA复制酶,然后

利用该复制酶复制QBRN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QBRNA的复制需经历一个逆转录过程

B.QBRNA的复制需经历形成双链RNA的过程

C.一条QBRNA模板只能翻译出一条肽链

D.QBRNA复制后,复制酶基因才能进行表达

14.赫尔希与蔡斯用32P标记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含细菌的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

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32P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放射性

B.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

C.本实验的目的是单独研究DNA在遗传中的作用

D.本实验说明了DNA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具有连续性

15.如图为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图中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③上的某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B.组成②的单体是核糖核苷酸,②在生物体内共有61种

C.该图表示翻译过程,丙氨酸的密码子是CGA

D.若合成蛋白质的基因中有3000个碱基对,则合成的蛋白质中最多有氨基酸500个

16.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

果蝇缺失一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两条则致死。

一对都缺失一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子代中

A.白眼雄果蝇占1/12B.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雌果蝇占1/4

C.红眼雌果蝇占1/2D.缺失一条Ⅳ号染色体的果蝇占1/3

17.兔子的毛色是由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的。

C+控制野鼠色,对其他3个复等位基因为显性;Cch控制灰色,对Ch和Ca为显性;Ch控制喜马拉雅白化,对Ca为显性;Ca是一种突变型,不能形成色素,纯合时兔子毛色为白色。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控制兔子毛色的复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若某种群仅含有三种与毛色相关的复等位基因,则杂合子有6种基因型

C.喜马拉雅白化兔相互交配产生白色兔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D.C+Ch与CchCa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接近野鼠色∶灰色∶喜马拉雅白化=2∶1∶1

18.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A.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B.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C.抗病株×感病株

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19.已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鸡的羽毛颜色,BB为黑羽,bb为白羽,Bb为蓝羽;另一对等位基因CL和C控制鸡的小腿长度,CLC为短腿,CC为正常,但CLCL胚胎致死。

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

一只黑羽短腿鸡与一只白羽短腿鸡交配,获得F1。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蓝羽短腿:

蓝羽正常=1:

2

B.若让F1中两只蓝羽短腿鸡交配,F2中出现6种不同表现型,其中蓝羽短腿鸡所占比例为1/4

C.这个种群中个体随机交配,CL基因频率不变

D.从交配结果可判断CL和C的显隐性关系,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L是显性;在控制致死效应上,CL是隐性

20.下图中甲、乙分别代表某种植物两不同个体细胞的部分染色体与基因组成,其中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卷叶(B)对直叶(b)为显性,红花(C)对白花(c)为显性,已知失去

图示三种基因中的任意一种都会导致配子死亡,且甲、乙植物减数分裂不发生交叉互换。

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两植株均可以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若要区分甲、乙植株,可选择矮茎直叶白花植株进行测交实验

C.由图判断图乙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的易位,因此两植株基因型不同

D.甲、乙植株自交后代中,高茎卷叶植株所占比例分别为9/16和1/4

二、综合题:

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21.有三个通过不同途径得到的纯种白花矮牵牛花品系,将它们相互杂交,得到如下结果。

请回答:

(1)结合杂交实验1、2、3,假设花色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与杂交实验的结果不符,故可推知,可推知,花色性状与基因的关系不都是简单的关系,而是至少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2)再联系杂交实验4、5、6,特别是杂交实验的结果,可推知,花色性状应该由对独立的等位基因控制,且F1红花的基因型为。

(答题时请依次使用基因A,a,B,b,C,c,等)

(3)根据上面分析,结合杂交实验4,6,可推知杂交2亲本基因型的组合类型可能有。

(2分)

(4)用杂交1中的F1白花与杂交2中的F1红花作亲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代中红花比例为

(2分)

 

22.下面图1和图2分别表某一生物体内细胞有丝分裂图像与图解,其中字母表示时间点,O→F时间段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细胞处于图2中的段,图1细胞的前一个分裂时期处于图2的段。

(2)O→B时段为细胞有丝分裂的期,AB段形成的原因是。

(3)图中B→C时段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数目比例为。

(4)DE段变化的原因是。

(5)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是图2中段。

(6)若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某高等植物细胞(正常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所处时期为图1的前一个时期,请在图3的方框内画其分裂模式图。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第36天,种子内含量最高的有机物是脂肪,脂肪可用苏丹Ⅲ(或:

苏丹Ⅳ)染液检测,A项正确;淀粉属于糖类物质,细胞代谢需要糖类物质,所以细胞代谢利用大量糖类,导致淀粉含量降低,B项正确;随着油菜开花天数的增加,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都逐渐减少,前者在第36天已经降至很低水平,后者在第36天几乎为零,而脂肪的含量却一直在增加,据此可判断,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由可溶性糖或淀粉转化而来,C项正确;蛋白质是细胞的结构成分,糖类可以转化为蛋白质,含氮物质的(百分比)含量不变,但由于种子干重增加,因此蛋白质总量实际在增加,因此糖类能转化为蛋白质,D项错误。

考点:

细胞的分子组成

2.B

【解析】

试题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DNA复制时,遗传信息从DNA流向DNA,转录过程中,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A项正确;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两条单链,但两条链上相应位置的碱基序列互补,由此可推知两条链代表的遗传信息不同,B项错误;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因此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C项正确;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有些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有些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由此可知:

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D项正确。

考点:

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3.B

【解析】

试题分析:

设色盲基因为b,根据题意,Ⅱ5为听觉正常的色盲患者,则他的色盲基因来自他的母亲Ⅰ3,所以母亲Ⅰ3基因型为XBXb,又因为Ⅱ4不携带d基因,则她的基因型为1/2DDXBXB和1/2DDXBXb,Ⅱ3的基因型为DdXBY,。

Ⅱ4和Ⅱ3婚后生下一个男孩,则这个男孩患耳聋(dd)的可能性为0,色盲的可能性为1/2×1/2=1/4,既耳聋有色盲的可能性是0。

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考点: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4.D

【解析】

试题分析:

玉米田中每平方米土地上野稗的数量、毎毫升培养液中有9个大肠杆菌均属于种群密度,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A、B项错误;某湖泊的全部鱼不属于一个种群,C项错误;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

例如木棉树在路旁毎隔5米种植一棵,即属于种群空间特征中的均匀分布,D项正确。

考点:

种群的特征

5.C

【解析】

试题分析:

层析液是由有机溶剂组成,而叶绿体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中,因此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会使滤液细线上的叶绿体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导致滤纸条上无色素带,A项正确;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加倍,若低温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分生区细胞可能没有经历一个细胞周期,则导致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B项正确;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过程包括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解离过程中细胞已被杀死,C项错误;将洋葱表皮放入0.3g/mL蔗糖溶液中,可以制成装片观察质壁分离过程,D项正确。

考点: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

6.D

【解析】

试题分析:

柠檬酸循环产生二氧化碳,卡尔文循环消耗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A错误;柠檬酸循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中的化学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B错误;卡尔文循环在有光和无光条件下都能进行,但不能在无光条件下持续进行,而柠檬酸循环在有光和无光条件下都能持续进行,C错误;卡尔文循环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将CO2还原为糖的一系列反应,在光反应提供的[H]、ATP作用下,形成有机物,并将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转化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D正确。

考点: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7.C

【解析】

试题分析:

K+的积累保证了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A正确;这两种藻类吸收K+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正确;这两种藻类K+积累量的差异取决于它们遗传基础的差异,C正确;这两种藻类吸收K+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而能量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因此K+吸收速率与池水中的溶解氧的浓度有关,D错误。

考点:

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

8.B

【解析】

试题分析:

pH值不仅影响酶的活性,pH也会影响可溶性淀粉的水解,不宜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实验④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可以选择过氧化氢和肝脏研磨液,B正确;实验②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本尼迪特试剂需要水域加热,影响实验结果,C错误;实验①探究的是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但是过氧化氢在高温条件下也会分解,D错误。

考点: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9.A

【解析】

试题分析:

PA诱导剂可以诱导细胞分化,抑制癌细胞的增殖,A正确;癌细胞中c-myc蛋白含量高,可见c-myc基因表达增强,细胞癌变,B错误;根据试题的分析,分化导致c-myc蛋白降低,癌细胞中c-myc蛋白含量高,可见c-myc蛋白能抑制细胞的分化,C正确;正常细胞的凋亡也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错误。

考点:

恶性肿瘤的防治

10.A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题意,BCL-XL蛋白具有抑制癌细胞凋亡的作用,而绿茶中的多酚可减少BCL-XL蛋白,所以具有抗癌作用,抗癌的根本原因是绿茶细胞中具有多酚酶基因。

考点: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细胞的分化

11.B

【解析】

试题分析:

图甲由左向右转换时为换上高倍镜,当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时,细胞数目变少,细胞变大,视野变暗,A错误;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的影响,图乙表明,PH值为6时底物剩余量最少,故PH值为6时酶的活性最高,当pH从5上升至7的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是先上升后降低,B正确;低倍镜下也可以看到质壁分离的现象,C错误;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过程中,首先在低倍镜找到根尖分生区,即图中③,D错误。

考点:

细胞观察实验;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酶的特性;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2.D

【解析】

试题分析:

a~b表示有丝分裂过程,该过程中细胞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因为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正确;cd段之前用秋水仙素处理过,而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B正确;e点后的细胞为纯合体,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完全相同,C正确;f~g为有丝分裂后期,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因为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错误。

考点:

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13.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题意知Qβ噬菌体的遗传物质(QβRNA)是一条单链RNA,且可直接作为模板进行翻译(即+RNA),不含逆转录酶,复制时直接以RNA为模板进行复制:

先以+RNA为模板合成-RNA,此时正负链之间是结合在一起的(即双链RNA形式),再以双链中的-RNA为模板合成新的+RNA,A错误,B正确;由图可知,一条模板可翻译多条肽链,C错误;由题意知,QβRNA可直接翻译出蛋白质,D错误。

考点: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14.B

【解析】

试题分析:

用32P标记T2噬菌体的DNA,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也有可能有少量噬菌体为侵入到细菌中,导致上清液有少量放射性,故A正确;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体内释放,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升高,故B错误;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噬菌体只将自身的DNA注入到细菌内,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故C正确;噬菌体DNA注入到细菌内,会产生许多同样的子代噬菌体,说明DNA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具有连续性,故D正确。

考点: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15.B

【解析】

试题分析:

③上的某一个碱基发生改变会导致基因突变,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A错误;②为t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核糖核苷酸,种类有61种,B正确;图示表示翻译过程,丙氨酸的反密码子是CGA,其对应的密码子为GCU,C错误;DNA(或基因)中碱基数:

mRNA上碱基数:

氨基酸个数=6:

3:

1.若合成蛋白质的基因中有3000个碱基对,则合成的蛋白质中最多有氨基酸3000×2÷6=1000个,D错误。

考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16.C

【解析】

试题分析:

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用B、b表示).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即Ⅳ_XBY×Ⅳ_XBXb,由于缺失两条Ⅳ号染色体的果蝇不能存活,因此子代为Ⅳ号染色体正常的果蝇占1/3,缺失1条Ⅳ染色体的果蝇占2/3;子代中红眼果蝇占3/4,白眼果蝇占1/4。

A、XBY×XBXb,子代白眼雄果蝇占1/4,A错误;

C、Ⅳ_XBY×Ⅳ_XBXb,后代Ⅳ号染色体正常的果蝇占1/3,红眼果蝇占3/4,所以后代中染色体数目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3×3/4=1/4,B错误;

B、XBY×XBXb,子代红眼雌果蝇占1/2,C正确;

D、缺失1条Ⅳ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2/3=1/6,D错误。

考点: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伴性遗传

17.D

【解析】

试题分析:

兔子的毛色是由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但不遵循的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若某种群仅含有三种与毛色相关的复等位基因,则杂合子有3种,B错误;喜马拉雅白化兔相互交配产生白色兔是基因分离的结果,C错误;C+Ch与CchCa杂交后代情况为C+Cch(野鼠色):

C+Ca(野鼠色):

CchCh(灰色):

ChCa(喜马拉雅白化)=1:

1:

1:

1,可见,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接近野鼠色:

灰色:

喜马拉雅白化=2:

l:

1,D正确。

考点:

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18.A

【解析】

试题分析:

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据此可以判断显隐性关系,A正确;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只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时才能判断显隐性,B错误;抗病株与感病株杂交,若子代有两种性状,则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C错误;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后代肯定为抗病(或感病),据此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D错误。

考点:

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19.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题意,一只黑羽短腿鸡(BBCLC)与一只白羽短腿鸡(bbCLC)交配,F1基因型及比例为BbCLCL:

BbCLC:

BbCC=1:

2:

1,其中CLCL胚胎致死,所以F1的表现型及比例是蓝羽短腿:

蓝羽正常=2:

1,A错误;若让F1中两只蓝羽短腿交配,由于CLCL胚胎致死,所以F2中出现3×2=6种不同表现型,其中蓝羽短腿鸡(BbCLC)所占比例为1/2×2/3=1/3,B错误;CLCL胚胎致死,因此这个种群中个体随机交配,CL基因频率会下降,C错误;从交配结果可判断CL和C的显隐性关系,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L是显性;在控制致死效应上,CL是隐性,D正确。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20.B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甲可以产生4中不同的配子比例相等,而乙因为一条染色体发生了易位,Aac和BbC的胚子致死,所以只能产生2种配子,A错误;因为乙只能产生2中配子,所以测交后代只有两种表现型,可以区分出甲乙植株,B正确;由图判断图乙为变异个体,但由于发生的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所以甲乙两植株基因型没有改变.均为AaBbCc,C错误;甲植株自交后代高茎卷叶占9/16,乙自交后代中因为缺失一种配子,自交后代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三种,比例为1:

2:

1,高茎卷叶占1/2,D错误。

考点: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21.

(1)2线性

(2)53AaBbCc

(3)AAbbcc与aaBBCC或aaBBcc与AAbbCC或aabbCC与AABBcc(2分)

(4)3/16

【解析】

(1)纯合子自交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白色纯种品系自交仍然是白色,第2组不符合,所以假设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第2组不符合。

性状与基因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

(2)杂交实验5的后代比例是1:

7。

三对基因测交得到,F1红花的基因型是AaBbCc。

(3)由题意可知红花是三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显现。

由组合4的后代表现型的比例知由两对基因测交或一对基因自交得到。

组合6是一对基因测交得到的结果。

组合2的结果是得到红花。

F1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Cc。

杂交组合4可以是AaBbCc×AAbbcc,杂交组合6是AaBbCc×aaBBCC符合条件。

同理可得aaBBcc与AAbbCC和aabbCC与AABBcc。

(4)假设品系1的基因型是AAbbcc,品系3的基因型是aaBBCC。

品系2的基因型aabbcc。

杂交1的F1为Aabbcc,杂交2中的F1为AaBbCc。

红花概率为3/4×1/2×1/2=3/16。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遗传的基本规律,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考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2.

(1)EFCD

(2)间DNA复制

(3)2:

1:

2

(4)着丝点分裂

(5)CD

(6)如图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1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

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图2中的DE段每条染色体中DNA数目由2减至1,说明发生了着丝点分裂,而着丝点分裂是细胞刚进入有丝分裂后期发生的变化,所以图1细胞处于图2中的EF段,图1细胞的前一个分裂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处于图2的CD段。

(2)由题意“O→F时间段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并结合图2分析可知:

O→B时段为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AB段每条染色体中DNA数目由1增至2,这是由于DNA复制导致的。

(3)图中B→C时段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此时每条染色体由2条姐妹染色单体组成,含有2个核DNA分子,因此细胞核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数目比例为2:

1:

2。

(4)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