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论文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中商业银行体系建设初探.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72434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中商业银行体系建设初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中商业银行体系建设初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中商业银行体系建设初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中商业银行体系建设初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中商业银行体系建设初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中商业银行体系建设初探.docx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中商业银行体系建设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制度经济学论文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中商业银行体系建设初探.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中商业银行体系建设初探.docx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中商业银行体系建设初探

新制度经济学论文:

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中的商业银行体系建设初探

摘要: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骨干,发挥着深化市场进程、优化资源配置和稳定社会经济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地位的提高,商业银行体系存在的问题亟待改革。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产权、交易费用、委托-代理机制和制度变迁的理论,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建设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银行体系建设;商业银行;新制度经济学

2007年世界金融海啸后,欧美的商业银行体系遭受重创,而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强大的盈利能力被推向了世界的最前端。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作为金融体系的主导力量,我国商业银行在制度体系上的弊端却随着金融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凸显,其运行效率和竞争能力与欧美商业银行还有较大差距。

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能否坐稳世界商业银行的头把交椅以及能否应对着力整顿后的欧美商业银行所带来的冲击,在当前显得尤为引人关注。

本文试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如何完善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浅探讨。

一、现代商业银行的重要地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进程加深,现代商业银行的功能和作用日益扩展,其地位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骨干和主导力量

在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一般占据着主导地位。

这种主导地位是由其本身的主要经营业务即吸收存款与发放贷款所决定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公众存款,其凭借众多的营业机构,巨大的渗透影响力和信誉保证,可吸收巨额的社会分散资金,在占据大量资本的前提下开展贷款与投资业务,其优势和作用是其他金融机构所不能比拟的。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全部资金流量分配中,由商业银行分配的社会资金就占50%以上。

①其次,商业银行通过接受企业开户,办理转账结算业务,实行支付结算和非现金周转,发挥着创造存款货币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已经成为国家金融体系的中坚力量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根据我国上市公司2009年年报披露,两市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等11家上市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4027.75亿元,占发布年报的1272家公司净利润总额9248.58亿元的43.55%。

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骨干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二)商业银行具备一系列重要的金融职能

一般而言,商业银行作为一种金融机构,在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中具有独一无二的职能。

一方面,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吸纳社会闲置货币资本,再通过资产业务放贷或投资到社会经济部门,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其信用中介职能;另一方面,它以储蓄存款账户为基础,接受客户的委托办理货币收付、结算、转移存款业务等,减少现金使用,节约流通费用,形成其支付中介职能;与此同时,它通过支票流通,转账结算、同业拆借等业务影响货币供给量,形成其信用创造职能;不仅如此,它还可以通过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递和实施,达到扩张或收缩社会信用量,最终刺激或控制经济增长速度,形成其调节经济职能;凭借其联系面广,掌握信息量大且及时,以及现代金融技术的广泛应用,形成其金融服务职能。

②这些职能成为了完善金融服务的关键,也是其他金融机构所不可替代的。

(三)完善商业银行体系是经济稳定的重要环节

商业银行具有鲜明的外部性特点,其出现风险甚至倒闭具有极强的传染效应,③因而其脆弱性也历来受人关注。

在当今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通常从银行体系开始爆发。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基础性因素之一,就是经济泡沫导致银行产生大量不良贷款,进而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海啸,也是从几大投资银行相继破产开始的。

这些现象充分说明,完善的商业银行体系对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这也是金融改革不可忽视的一环。

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制度缺陷

2007年世界金融海啸后,遭受重大挫折的欧美商业银行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调整与改革改革。

例如,美国通过了金融监管改革方案,限制大型金融机构规模和业务范围,尤其是禁止商业银行“坐盘交易”,与投资银行划清界限,使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再向前推进一步;欧盟委员会提出对现行银行法规实施修订,其中包括引入流动性标准,提高资本金质量、连续性和透明性,加强交易对手风险头寸的资本要求和引进反周期措施等七条提案;英国则提出了开征银行“风险税”的要求,就英国银行的高风险投机活动征收税款,以降低金融危机再现的机会。

这些改革一方面整顿了商业银行的问题,提高了其竞争力,另一方面降低了金融体系的风险,提高了其稳定性。

相对而言,我国的银行体系改革则显得较为迟缓,商业银行系统基本没有实行根本性、全局性的改革,这与欧美的积极举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时,历史原因使我国商业银行本身就遗留下一系列制度性问题,这使得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缺陷日益凸显。

(一)产权结构调整缓慢

研究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在产权制度上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具体表现在:

其一,公司治理结构混乱。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与制衡还不够完善,与经营盈亏直接相关的董事会还没有真正起到内部控制的作用,内部控制实际上仍由经营层主导,④而董事会对经营层缺乏有效的制约,没有形成有效地管理体系,导致经营层缺乏效率;其二,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的股权结构,导致政府拥有最大话语权而社会股东缺乏有效地发言权,政府一股独大的现象较为普遍,而掌握信息较多的社会股东缺乏对公司的影响力,长期以来形成了国有控股专权独行,广大社会股东对公司治理缺乏参与意识,甚至许多社会股东对公司的投资只是一种投机行为。

其结果是带来了商业银行决策失误和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

(二)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

完善的信用体系对于弥补风险缺口,降低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企业和个人仍然没有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现有体系存在诸多不足,例如评价指标参照值和权重没有统一的标准,定性指标过多,定量指标只占小部分以及信用评级存在极大地主观性⑤,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增加了商业银行的风险,导致呆账、坏账比率过高,影响了银行资本的良性运行,另一方面使得搜寻成本,交易成本过高,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资本-收益率。

(三)激励约束机制缺乏

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由于经理层无需承担经营风险,且其个人收益与业绩联系并不密切,降低了经理层工作的积极性。

另外,精细化的经营理念起步较晚,使得商业银行在业绩价值考核上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如过分倾向于规模扩张,对存、贷款的增长要求占比过高,忽视对银行的盈利水平、创利能力、风险控制、发展潜力、成本压缩及劳动力生产率等指标的采用,如此等等。

同时,管理型会计体系亟待建立。

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长期采用核算型会计体系,侧重于从总体上反映经营成果,忽视了对分产品、分部门、分机构细化来反映不同层次经营实体的经营成果,⑥这种会计体系不能真实地反映辖属机构的经营业绩。

激励约束机制的不合理,也引起了一系列财务风险,近年来,财务人员做假账、收受贿赂甚至携款潜逃等现象屡见不鲜,足以印证这一问题。

(四)外部治理上存在问题

外部治理是商业银行良性竞争和合理发展的土壤。

外部治理机制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竞争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高成本和高交易费用。

就我国而言,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基本形成寡头垄断局面,其他民营商业银行在资本力量上基本无法与之竞争,这种倾向,一方面导致民营商业银行市场生存状况恶化,另一方面,竞争压力在国有商业银行中没有体现出来,使之严重缺乏活力。

根据2009年的财报,中、工、建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利润占到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78.50%,国有商业银行利润大幅攀升的同时,招商银行2009年净利润下滑13.5%。

商业银行间的不合理竞争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必将影响整个行业的生存与发展。

三、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考察商业银行建设的优势

对于银行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以往较多的研究侧重于从公司治理结构、资本结构、财务体系和会计体系等方面的考察,而对于完善银行体系建设,也往往偏重于风险评估、绩效管理、内部控制和外部治理等方面的探讨。

事实上,这些观点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甚至根本不能触及本质。

笔者认为,我国商业银行问题的根源在制度层面,是制度缺陷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运行效率和发展状况。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预言,二战后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应该是非洲、南美这些拥有丰富资源、劳动力要素优势明显的地区,而很快他便发现这是一个错误的预测。

真实情况是,日本和西欧这些拥有制度优势的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其他地区。

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因此指出,决定经济绩效和知识技术增长率的是政治经济组织的结构,西方世界的兴起依赖于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反观今天的中国,在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广大的资本需求和广阔的市场潜力的基础上,商业银行体系在运行效率和竞争能力上存在的问题,同样是制度原因。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商业银行体系建设问题是究其本质的,同时也是全面的。

四、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新制度经济学在产权、交易费用和制度变迁方面的理论,对于完善我国的商业银行体系建设提供了路径选择,具有较为现实的指导作用。

(一)优化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

新制度经济学定义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施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产权确定了人们的行为规范,是一些社会制度。

⑦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人们对物的使用所引起的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用来界定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受益、如何受损,以及他们之间如何进行补偿的规则。

产权制度对经济运行具有强大的作用,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产权的初始安排将影响到资源的最终配置,而产权的清晰界定有助于降低人们在交易过程中的成本,提高效率。

归纳起来,产权制度具有激励和约束功能,将外部性内部化以及资源配置功能。

对于商业银行体系来说,合理的产权制度是其良性竞争和健康发展的基础。

没有清晰的产权界定,必然造成交易成本的上升,市场效率下降,甚至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市场。

此外,商业银行的行为影响整个金融系统的效率。

要想实现金融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合理的商业银行产权制度。

一般而言,合理的产权制度有以下基本要求:

清晰的产权关系,产权高度可分,多元化产权主体和市场化的产权交易。

具体而言,一方面需要加强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加大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另一方面,要加快商业银行上市进程,建立合理的产权流动机制。

(二)降低商业银行的交易费用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交易费用必然存在,它影响着市场上生产什么和什么样的交换会发生,进而决定何种组织得以生存以及何种游戏规则能够持续。

⑧交易费用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所以制度的安排是至关重要的。

制度的作用在于减少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交易费用,优化资源配置。

总而言之,有效率的制度应该是交易费用较小的制度。

交易费用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发展。

交易费用越高,交易发生的概率就越低,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就越差,当交易费用过高甚至超过交易行为带来的收益时,交易就会停止,其后果必然导致商业银行破产危机和金融环境的恶化。

降低商业银行的交易费用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二是完善委托-代理机制,三是健全银行法律制度。

完善信用体系建设是降低商业银行交易费用的重要途径。

新制度经济学家阿罗指出,机会主义的存在使交易费用增加,而风险和不确定性是引起机会主义的主要原因。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主体,存在一系列内外部环境风险,如经营风险,行业风险,市场风险,人事风险,体制风险,会计风险等⑩,有效地控制风险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目标。

完善的信用体系能够降低不确定性,改善环境风险。

同时,商业银行与企业、个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状况,使得其客户存在违约甚至是有效违约的可能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呆账坏账。

完善的信用体系能够使商业银行在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博弈中占据主动。

健全委托-代理机制是降低商业银行交易费用的有效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