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届中述职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4322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宿州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届中述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宿州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届中述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宿州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届中述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宿州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届中述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宿州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届中述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宿州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届中述职报告.docx

《宿州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届中述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宿州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届中述职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宿州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届中述职报告.docx

宿州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届中述职报告

宿州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届中述职报告

中共宿州学院委员会宿州学院

(2010年5月14日)

同志们:

按照省委教育工委的要求,我现在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对第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党政工作进行述职述廉,请同志们予以评议。

2008年5月第一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我校各项事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学校党政领导班子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发展意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的工作部署,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党建、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快速提升,开创了学校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把握学校发展方向

2008年5月,我校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选举产生了中共宿州学院第一届委员会、中共宿州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定了学校中长期发展目标以及今后五年的具体发展目标,提出了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具体任务,统一了全体党员和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

2009年3月,我校召开了二届一次教代会,修订了学校“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

同月,学校根据省委统一部署,在全校组织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紧紧围绕“践行科学发展,服务皖北崛起”的主题,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坚持把理论武装贯穿活动始终,把解决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贯穿活动始终,把解决师生员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贯穿活动始终,把指导办学实践贯穿活动始终,特别是集中力量为师生员工办好“十件实事”,扎实开展整改落实工作,基本实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达到了“明确发展思路、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学习实践活动成效显著,得到了省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在全省高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我校作了专题交流发言。

二、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一)切实加强党委领导班子建设。

加强思想建设,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提高了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增强了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驾驭全局的能力。

认真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并且注重班子成员之间的沟通,日常事务经常碰头,交叉工作经常协商,重大问题及时研究。

进一步完善了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

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政工作协调,关系融洽,思想统一,力量凝聚,形成了班子集体干事创业的和谐氛围与集体合力。

(二)积极推进民主建设。

坚持和完善学校党委会、院长办公会等会议制度,努力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

学校重要工作和重大决策主动征求专家教授、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党代会、教代会在学校发展和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体制。

成功召开了二届一次、二次教代会。

积极推进二级单位民主建设,制定了《宿州学院系(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试行)》和《宿州学院处级单位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定期召开校系两级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认真解决班子及成员在思想和工作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组织开展评选表彰“两优一先”活动。

共评选出先进基层党组织5个,优秀共产党员51名(其中学生8名),优秀党务工作者8名。

积极推进学生党支部建设,建立健全了学生党支部八项制度。

共举办四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4770多人参训。

发展党员1730多人,800多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

目前,我校有年级、班级支部10个,在校学生党员1397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0%,“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的学生党建新格局已经形成。

做好党组织和党员信息库建设工作,实现了党组织和党员信息的动态管理与更新。

出台了《宿州学院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党费的使用和管理。

(四)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稳定工作。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认真做好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进网络、进社团。

坚持以人为本,深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关注贫困生工作,构建了奖贷勤减补和社会资助多元化助学体系。

关注教职工的生活,逐年提高了教职工的福利待遇。

坚持领导联系基层单位制度、随堂听课制度和领导食堂就餐制度,坚持书记信箱、院长信箱等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广泛听取并及时处理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认真落实安全稳定工作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积极做好甲流防控工作,努力创建平安校园,没有发生一起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重大事故。

三、扎实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全力促进各项事业科学发展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成绩显著。

面对校内的种种困难、高校间的激烈竞争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学校明确提出建设“多科性、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确定“厚基础、强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大力实施“十大工程”,大刀阔斧地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积极培育和发展经济社会建设急需的应用性学科专业,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

为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步伐,我校从2008年初启动示范高校创建工作。

2009年9月9日,省教育厅专家组对我校创建省级示范高校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一致认为我校在办学定位、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地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大学精神及大学文化建设特色明显、影响较大。

9月25日,通过了省教育厅、财政厅组织的专家评审。

10月12日,省教育厅、财政厅正式行文批准我校为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发展跃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0月21日,在深入分析新建本科高校发展现状与学校当前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后,我们以“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与质量保障”为主题启动了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并组织教学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到国家及省级示范高职院校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习考察。

2010年1月14日,学校邀请安徽理工大学、中煤集团等高校和企业的专家对我校“示范校建设方案”进行评审。

1月25日建设方案及任务书上报到省教育厅。

5月7日,学校召开了建设省级示范应用型高校动员大会。

目前,示范校建设的各项工作正按照计划有条不紊进行。

(二)“质量工程”建设不断取得新进步。

学校高度重视“质量工程”建设,积极实施“规范化”及“精细化工程”,教学管理不断强化,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例会和学生工作例会,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得到切实加强,教风、学风、校风明显好转。

2008年召开了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后一段时期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

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学士授权单位评估。

两次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确定了“厚基础、强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强化“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建设力度,在2008年省级“质量工程”评选中,23个建设项目获得批准,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获批为省级重点学科、“应用化学”获批为省级特色专业、“测绘信息实验示范中心”获批为省级实验示范中心、“生物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获批为省级教学团队,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在2009年省级“质量工程”评选中,获得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精品课程1门。

两年的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率在全省同类高校中位居前列。

(三)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新成绩。

把强化学科专业建设作为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抓手,召开了第二次学科专业建设研讨会,按照“专业跟着市场走,条件跟着专业走,经费跟着条件走”的思路,每年投入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改造专项经费100万元,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

加强重点专业建设,遴选出6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3个省级示范建设专业及专业群。

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注重新设应用型专业师资、实验条件保障,新建了网络综合布线、化工工艺等10多个专业实验室,保证了新设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

目前,全校34个本科专业中理工管类应用性专业比例提升到71%,初步形成了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受到省教育厅的充分认可,省级重点教研项目“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学科专业调整、改造与建设研究及实践”获2008年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四)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建设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主要支撑。

学校采取措施继续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职称、学位、素质有较大提高。

2008、2009年,共引进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115人,有8人晋升教授(含研究员)、23人晋升副教授(含高级实验师)。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获省模范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先进工作者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评选出10名校级“师德标兵”、20名校级“师德先进个人”。

在“双师”队伍建设方面,制定出台了《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实施意见》,2009年组织27名青年教师到企业参加岗位实践锻炼,各专业都建立了由企业专家为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事业单位专家50多人次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取得较大进步。

(五)学术科研工作取得新突破。

规范科研管理,大力推进“品牌工程”和“创新工程”,学术科研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绩。

新设了2个专职科研机构,成立5个校级科研中心,“自旋电子与纳米技术实验室”获批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获得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3项,市厅级项目80多项,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科技部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省科技计划项目等多个“零”的突破。

教师发表学术论文605篇,其中国家级以上104篇,被SCI、EI收录43篇,出版各类著作11部。

邀请校内外专家举办222场学术报告。

1项发明成果获国家专利授权,7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鉴定,2项成果入选“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成果摘要”。

获2005—2006年度省社科文艺出版奖三等奖1项,分获2009年度宿州市、淮北市科技奖一等奖各1项。

与宿州市科技局组织开展了科技文化周活动,向地方派出技术指导专家10人。

顺利完成第二届大学生科研项目结项和第三届大学生科研立项工作,学生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强,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全省“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等国家级、省部级比赛中多次获奖。

(六)招生就业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高度重视招生工作,严格落实招生“阳光工程”,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13934人。

认真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创新工作机制,以创业带动就业,学生就业工作成绩显著,2008年获得“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荣获“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和“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称号。

学生专业素质不断提升,2009年120多名学生考入重点大学攻读硕士或硕博连读研究生,2010届本科毕业生607名学生参加考研,373名学生超过国家控制分数线,达线率超过60%。

(七)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文化是大学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的血脉,学校加大“校园文化工程”实施力度。

一是充分发挥孟二冬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编写出版了《不朽的师魂——孟二冬》。

加强孟二冬纪念馆建设,两年多来接待来自国内外不同行业的两万多名参观者。

以弘扬孟二冬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线,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举办了校园文化节、科技文化节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二是按照省委副书记王明方同志关于“宿州学院一定要把孟二冬精神作为学校的精神支柱,进行大力弘扬”的指示,加大孟二冬精神和大学文化的研究力度,在《学报》开辟“孟二冬精神与大学文化研究专栏”,刊发专题论文11篇,“师者典范,学者楷模——孟二冬评传”项目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弘扬孟二冬精神,促进高校教风学风建设”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成功举办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建设征文活动,评选优秀论文14篇。

承办了安徽省首届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研讨会,收到来自30多所本科高校的大学文化研究论文60多篇,并向全省高校发出“建设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文化论坛”的倡议。

三是积极抓好学生文化、体育、学术、科技、创业活动,创办了省属高校第一家大学生创业园,在全校形成了好学上进的良好氛围,连续四年获得全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并获2009年安徽省共青团高校工作特色组织奖。

四是积极推进校徽、校训、校歌的普及教育工作,开展了“学唱校歌、理解校歌、宣传校歌、践行校歌”主题活动。

围绕“节俭务实办校庆,齐心协力谋发展”主题,组织编纂了校史,举办了建校六十周年成就展、书画奇石精品展、万人红歌赛、校庆文艺晚会、学术活动月等庆国庆、校庆6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学校的向心力、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全校上下形成了积极向上、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2008年我校被评为安徽省第八届文明单位。

(八)继续教育和对外交流合作开辟新局面。

开展继续教育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我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大力推进继续教育管理和改革,严把出口关,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新增了5个成教本科专业、1个专科专业。

2008年录取成教新生1975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90%,2009年录取成教新生1702人,完成年度计划的126%,成教在校生规模达到4820人。

2008年承办了宿州市初高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13000多人,2009年培训中小学教师和市直公务员7727人,取得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把对外交流合作作为拓展办学空间,提升学校形象的重要工作,积极贯彻落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支持皖北和沿淮部分市县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主动与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对口支援合作,与两所高校分别签定了对口支援合作协议及2009—2010年第二学期具体支援项目实施计划。

承办了2008年省高校共青团考评会、省语言文字学会第14届年会、省教育学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学校影响力明显提高。

(九)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认真落实财务工作规范化、精细化工程,修订完善了10多项财务制度,合理编制并严格执行预算,加大财务监督,建立财务月审制。

顺利通过省审计厅对学校财务工作的审计。

多渠道筹措资金2300多万元,重新约定3000万元贷款期限,落实建设资金7282万元,保证了基本建设和日常经费运转。

建成6#、7#、8#、11#四栋38500平方米的学生公寓楼和3300平方米的第二食堂、14360平米的艺术楼、20000平方米的工科实验楼。

20000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顺利获得邵逸夫基金立项,今年6月将动工建设。

投入资金400多万元进行大小维修项目120多项,维修房屋160多间。

新建12块篮球场等一批学生体育活动设施;新增了变压器及其相关设施,全校供电能力增加1倍。

美化食堂就餐环境,提高公寓服务质量,后勤保障得到进一步改善。

购买了300多万元的纸质图书及相关设备,获赠30万册电子图书,馆藏图书和文献利用率逐年增长,校园网服务教学科研的功能进一步增强。

(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高。

我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切实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的联系,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2008年12月,我校与宿州市联合召开了“校地合作共同发展”项目对接会,与宿州市政府签署了《宿州市支持宿州学院发展框架协议》,与相关行业企业签订了29项合作协议,建立了33个实习实训基地,成立了7个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了校外专家和客座教授30多人。

强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煤矿防治水及煤矿环境治理技术、观赏花卉快速繁植、慧泉开源ERP等一批产学研项目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厚松散层及超薄覆岩条件下回收防水(砂)煤柱资源防水防砂关键技术研究”研究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已创产值21亿元,实现利润14亿元,该项目案例被《2008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优秀案例集》收录(此《优秀案例》收集190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安徽省高校仅3个项目入编)。

2009年9月,中央电视台CCTV—10专门来我校对宿州书画艺术研究所、中国灵璧石研究所进行相关采访和报道。

学校被省教育厅、科技厅、经委授予“产学研合作鼓励奖”。

程艺厅长在不同场合多次肯定我校校地合作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并指出,宿州学院为“在全省高校开拓服务地方发展,走产学研合作的校地校企合作之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提供了一个典型范式。

四、认真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一)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

认真学习贯彻中纪委七次、八次全会,省纪委三次、四次全会,全省高校纪检工作会议精神。

开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促进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效能建设”活动和党风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活动。

(二)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切实做好规章制度清理工作,修订、完善了60多项规章制度,形成了用制度管权、管人、管财、管物、管事的体制机制。

(三)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制订并实施《宿州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要任务分解表》,将任务细化分解,将责任落实到人、到岗、到位。

认真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

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做到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以优良的党风促作风带校风,全校没有发生一起违法违纪案件。

(四)认真抓好监察审计工作。

坚持前移监督、监察审计关口,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的监管力度,规范内部财务管理、基建(修缮)项目管理、物资(设备)采购管理、各种评审、评估、评选、评奖等。

坚持工程建设、物资采购招议标制度,开展基建工程审计,认真落实政府采购项目,获省教育厅2009年度政府采购先进单位。

开展了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

规范学校收费管理,实施招生“阳光工程”。

五、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形成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

(一)深入学习,切实增强贯彻执行《条例》的意识。

校党委把学习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作为第二轮干部聘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大学习和宣传力度。

通过召开党委会、中心组学习会等形式,认真学习《条例》等相关文件,以及胡锦涛、习近平、李源潮等领导同志关于干部选拔任用的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重要意义,带头掌握《条例》的基本规定,正确认识和把握干部选拔任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程序、方法和纪律要求,为顺利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严格程序,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校党委参照《条例》,结合我校干部实际,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了第二轮干部聘任基本条件和任职资格,并严格执行。

在选拔任用过程中,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程序规范,重点突出,严把三个关口:

一是坚持群众公认,把好民主推荐关;二是坚持考察程序,严把组织考察关;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把讨论决定关。

2009年4月初,我校完成二轮干部聘任工作。

50名正处级干部、48名副处级干部、120名科级干部全部按时到岗,岗位交接平稳正常。

下半年,附中第二轮干部聘任工作顺利完成。

1名副校长和1名党总支副书记走上新的岗位,新聘任的7名正科级干部和11名副科级干部也全部到岗,保证了附中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积极探索,进一步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力度。

在二轮干部聘任中,我校积极探索,加大创新力度。

一是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积极探索竞争上岗选拔干部的途径。

出台了《宿州学院公开竞聘部分处级干部工作实施办法》,采取演讲答辩的形式,由校领导和教师代表组成评审小组现场打分,依据面试评分结果、会议推荐、单位推荐及组织考察情况,破格提拔处级干部6人。

二是大力推进干部交流轮岗,培养提高干部素质。

处级干部平级交流11人,新提拔的干部交流14人,占实职处级干部总数的26%,既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同时实现了多岗位培养锻炼干部的目的。

三是合理安排,将首轮干部聘期考核与二轮干部聘任组织考察结合进行。

不仅全面准确考察了首轮干部聘任期内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同时对二轮考察对象进行了组织考察,考核结果也为干部选拔任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加强教育和管理,进一步提高中层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

近两年,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举办了多期处、科级干部教育培训班,多次组织处级干部赴兄弟院校学习考察,取得了良好效果。

2010年3月底启动了处级干部2009年度考核和部分新提拔处科级干部试用期考核工作,4月底完成。

考核结果说明,我校第二轮聘任工作是成功的。

5月12日下午,召开了全校处级干部大会进行了总结。

经过二轮干部聘任,我校处级干部队伍在学历、职称、年龄结构上得到明显改善,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程度明显提高,二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有了不断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团结共事能力有了不断提高,干部队伍建设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责任感不断增强,领导科学发展、治校治教和服务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

(五)采取措施,坚持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检查机制。

深入贯彻落实中组部《关于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意见》、《关于加强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的意见》,落实全省干部监督工作会议精神,强化领导,明确责任,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与纪检监察部门的联系,采取有效措施,畅通监督渠道,完善监督机制,使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认真执行中组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记实暂行办法》、省委组织部《关于干部提任前听取纪检监察机关意见的实施办法》,做好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和工作过程中如民主推荐、组织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等重要环节的记录;坚持和完善干部考察预告和任前公示制度;认真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等。

通过校园网、公告栏,适时通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有关情况,加强对干部监督工作的宣传力度。

回顾一年多的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办学经费依然十分紧张,节约型校园建设和资源优化有待进一步加强。

学科专业整体实力和社会适应度有待提高,办学特色有待进一步凝炼。

高层次高素质教师数量偏少,教师学历层次亟待进一步提高。

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压力逐年加大,办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担子越来越重。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还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等。

面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发展来破解前进中遇到的难题。

深入调查研究,注重解决师生员工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狠抓工作落实,求真务实管理,潜心竭虑工作,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努力开创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新局面,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