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41974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docx

《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docx

煤矿联合试运转报告

第一章矿井建设项目概况

第一节矿井基本建设情况概况

山西吕梁中阳桃园鑫隆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是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45号文核准的单独保留矿井,兼并重组整合主体为山西桃园腾阳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兼并重组整合后的矿井井田面积13.4026km2,矿井保有资源/储量9622万t,设计可采储量3734.4万t。

设计生产能力90万t/a,服务年限29.6年。

矿井采用斜开拓方式,开采水平标高为+855m。

本井田总体上为一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局部有次一级宽缓波状起伏,地层倾角8-14°,平均10°左右。

矿井设计初采4#、10#煤层,4#煤厚0~1.2米,平均厚度0.54米。

10#煤厚3.35~7.27米,平均厚度6.23米。

根据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

目前矿井正常涌水量1200m3/d,最大涌水量1500m3/d,矿井生产受水害影响很小。

2012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24m3/min,属瓦斯矿井。

4#、10#煤层为Ⅰ级容易自燃煤层,6#煤层为Ⅱ级自燃煤层;各煤层均具有煤尘爆炸性。

目前矿井通风、提升、运输、供电、排水、消防洒水、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信联络、压风自救、供水施救、两个综采工作面、4个综掘工作面和地面生产系统等均已严格按照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建设完成。

井下共布置,并经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办基发[2013]963号文批准,矿井于2013年7月9日正式进入联合试运转。

第二节矿井设计概况

设计利用新建主斜井、副斜井及其相应的场地设施,并利用原南翼回风立井。

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前期开采水平布置在4号、10号煤层,开采水平标高+855.0m。

新建的主斜井,装备带宽1000mm胶带输送机提升,担负整合后全矿井的煤炭提升任务,兼做进风及安全出口。

新建的副斜井,采用绞车矿车运输,担负全矿井矸石、材料及设备等全部辅助提升任务,兼做进风及安全出口。

利用原南翼回风立井,设置封闭梯子间,担负全矿井回风任务兼作安全出口。

矿井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共布置两个综采工作面,一个4号煤层一次采全高综采工作面、两个4号煤层综掘工作面;一个10号煤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两个10煤层综掘工作面,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方法均为全部垮落法。

井下煤炭运输均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方式,辅助运输采用绞车牵引矿车运输。

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

主、副斜井进风,南翼回风立井井回风。

第三节项目批复情况

矿井在兼并重组批复后,我矿先后委托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和太原市明仕达煤炭设计有限公司分别编制了《山西吕梁中阳桃园鑫隆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和《山西吕梁中阳桃园鑫隆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及变更、《山西吕梁中阳桃园鑫隆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及变更。

《地质报告》以晋煤规发[2010]1841号文批复。

《初步设计》和《初步设计变更》分别以晋煤办基发〔2011〕859号文和晋煤办基发[2013]528号文予以批复。

《安全专篇》和《安全专篇变更》分别以晋煤监安二字〔2011〕348号文和晋煤监安二许[2013]43号文予以批复。

项目以晋煤办基发〔2011〕1254号文批准于2011年9月8日开工建设,建设工期为21个月。

本次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由山西宇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监理,建设项目中矿建单位工程由江苏省矿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安装单位工程由江苏省矿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土建单位工程由中煤建设集团工程公司、山西宏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吕梁市建筑安装总公司承建。

上述监理、施工队伍均在省基建局进行了资质备案和项目备案。

矿井建设期间,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从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材料质量等方面严格审核,在施工过程中,强化监督管理,严把安全及工程质量关,保证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第二章各系统安全设施设计及建设情况

第一节采掘系统

根据各煤层的间距、主要可采煤层的赋存特征和主副井落底点的层位,本矿共设1个水平:

水平标高+855.0m,开采全井田的4号、5-上号、6号、10号煤层。

4号、5-上号、6号煤层,通过石门与10号煤水平连接。

根据矿井资源储量、井下大巷布置的特点及井田边界的特点,将全井田4号、5-上号、6号、10号煤层划分为五个采区进行开采,各水平内采区划分如下:

一水平五采区:

位于井田4号煤西北部为一采区,主采4号煤;位于井田5-上号煤层西北、东北部的二采区,主采5-上号煤层;位于井田6号煤层西北、东北部的三采区,主采6号煤;位于井田10号煤中西部为四采区,西北、东北部为五采区,主采10号煤层;

矿井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共布置两个综采工作面,一个4号煤层一次采全高综采工作面、两个4号煤层综掘工作面;一个10号煤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两个10煤层综掘工作面,采掘比为1:

2,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方法均为全部垮落法。

一、采区设计情况

1、采区巷道布置

4号、10号煤层采用条带式布置方式,开拓、准备巷道合一,布置有北胶带大巷、北辅运大巷、北回风大巷,三条大巷相互平行,水平间距30m。

4号煤回采工作面的胶带进风顺槽(兼进风)沿4号煤层底板布置,通过4-6号煤溜煤眼与6号煤北胶带大巷连通,溜煤眼上口通过4-6号煤进风斜巷与6号煤北胶带大巷联络;轨道回风运输顺槽(兼回风)均沿4号煤层底板布置,直接和4号煤北回风大巷(4号煤层)相通,并通过设有两道风门联络巷与4号煤北轨道大巷相通。

10号煤回采工作面的胶带进风顺槽、轨道回风运输顺槽均沿10号煤层底板布置,10号煤胶带进风顺槽(兼进风)直接与10号煤胶带大巷相通,10号煤轨道回风顺槽(兼回风)直接和10号煤回风大巷相通,并通过设有两道风门联络巷与10号煤轨道大巷相通。

2、采区生产系统

(1)运煤系统

4号煤运煤系统

4号煤综采工作面(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胶带进风顺槽(可伸缩带式输送机)→4-6号煤溜煤眼→6号煤层北胶带大巷(带式输送机)→6-10号煤采区煤仓→10号煤北胶带大巷→10号煤西胶带下山→10号煤井底煤仓→主斜井(带式输送机)→地面生产系统。

10号煤运煤系统

10号煤综采工作面(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胶带进风顺槽(可伸缩带式输送机)→10号煤西胶带下山→10号煤井底煤仓→主斜井(带式输送机)→地面生产系统。

(2)通风系统

新鲜风流:

地面→副斜井(主斜井)→井底车场→胶带下山(轨道下山)→运输顺槽→回采工作面。

污浊风流:

回采工作面→回风顺槽→回风下山→总回风大巷→回风立井→地面。

(3)排水系统

工作面积水自流至回风顺槽至轨道下山水仓,再由采区水泵房水泵排至井底车场,由井底车场自流到主、副水仓,在由主、副水仓经副斜井排至地面。

二、采区建设情况

一采区4001工作面于2012年3月9日形成,四采区10401工作面于2012年6月30日形成,且采区两首采工作面的各项生产准备工作就绪,采区通风系统形成,为首采工作面服务的采区各生产和安全系统均按设计施工完成。

三、采区工作面设计情况

一采区4001首采工作面顺槽平均长度1214.4m,工作面长度150m,倾角8°—10°,煤层厚度平均1m。

采煤方法为长壁后退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法。

四采区10401首采工作面顺槽平均长度750.95m,工作面长度150m,倾角8°—14°,煤层厚度平均6.23m。

采煤方法为长壁后退放顶煤综合机械化采煤法。

一、工作面机械设备配备见下表:

1、4001工作面:

4001综采工作面机械设备配备表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单位

备注

采煤机

MG100/240-BWD

1

液压支架

ZF5000/17/32

104

刮板输送机

SGZ630/150

1

带式输送机

SSJ800/2×75

1

转载机

SZZ630/75

1

乳化泵

BRW

2

喷雾泵

BPW

2

破碎机

PLM500

1

(1)采煤机:

采煤机主要技术特征

型号

采高(m)

牵引机构

截割机构

截割电动机

质量

(t)

牵引力

(KN)

速度

(m/min)

牵引

方式

滚筒直

径(mm)

截深

(mm)

卧底量

(mm)

功率

(KW)

电压

(V)

MG100/240-BWD

0.8-1.42

250

0-6

交流变频无极调速、

齿轨式无链牵引

800

630

80

100

1140

15

(2)液压支架:

该工作面液压支架自机头至机尾排列顺序为1#~104#,具体技术参数如下:

支架性能及结构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工作阻力

kN

3200

2

初撑力

kN

2617

3

支护强度

MPa

0.62

4

对底板比压

MPa

1.46-1.96

6

支架高度

m

0.8-1.8

7

推溜力/拉架力

KN

179/306

8

支架中心距

m

1.5

9

移架步距

m

0.8

10

泵站压力

MPa

31.5

11

外形尺寸(长·宽)

mm

4630×1470×830

12

质量

t

8

2、10401工作面:

10401综采工作面机械设备配备表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单位

备注

采煤机

MG200/468-WD

1

液压支架

ZF5000/17/32

103

刮板输送机

SGZ-764/264

2

带式输送机

SSJ1000/2×110

1

转载机

SZZ-764/200

1

乳化泵

BRW

2

喷雾泵

BPW

2

破碎机

PLM1000

1

2、采面机械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

采煤机主要技术特征

型号

采高(m)

牵引机构

截割机构

截割电动机

质量

(t)

牵引力

(KN)

速度

(m/min)

牵引

方式

滚筒直

径(mm)

截深

(mm)

卧底量

(mm)

功率

(KW)

电压

(V)

MG200/468-WD

1.6-2.5

420

0-7.7-12.7

交流变频调速、

销轨式无链牵引

1600

630

180

200

1140

33

(2)液压支架:

该工作面液压支架自机头至机尾排列顺序为1#~103#,具体技术参数如下:

支架性能及结构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工作阻力

kN

5000

2

初撑力

kN

4597

3

支护强度

MPa

0.79-0.82

4

对底板比压

MPa

1.7

6

支架高度

m

1.7-3.2

7

推溜力/拉架力

KN

360/633

8

支架中心距

m

1.5

9

移架步距

m

0.63

10

泵站压力

MPa

31.5

11

外形尺寸(长·宽)

m

12

质量

t

17.3

四、首采面建设安装情况

4001首采工作面及10401首采工作面,综采设备于2012年10月到2013年3月10日安装完成。

工作面通风、运输、排水、供电、通信照明等各生产系统已经形成,运行正常。

1、回采工作面产量:

工作面采用“四六”制作业方式,三班生产,一班检修,检修班时间为6个小时,生产班时间为每班6个小时。

试运转期间按6个月计算,计划产煤40.11万t,其中:

10401综采工作面为综采放顶煤采煤,煤层厚度6.23m,容重1.37,回收率93%,计划日循环数为2.7,每月生产天数按25天计算,6个月计划产煤量为28.9万t。

4001综采工作面为一次性采全高,煤层厚度1m,容重1.54,回收率97%,计划日循环数为4,每月生产天数按25天计算,6个月计划产煤量为8.1万t。

2、掘进工作面产量:

10403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掘进煤1.1万t;10403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掘进煤1.3万t;4002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掘进煤0.38万t;4002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掘进煤0.33万t。

经过对采掘系统的测试和评估,满足设计和安全生产要求。

详见采掘系统测试一览表(表1)。

第二节供电系统

一、供电设计概况

1.供电电源

矿井工业场地35kV变电所设在工业场地主斜井西北侧约90m处,采用35kV电源线路供电。

矿井有两回电源线路,一回35kV电源引自城关110kV站(主变容量40+31.5MVA),导线为LGJ-185,线路距离为1.5km,作为矿井35kV变电所工作电源。

另一回35kV电源引自百草110kV站(主变容量40+40MVA),架空导线LGJ-185,线路距离3km.

2.地面供电

矿井工业场地设35kV变电所,矿井工业场地10kV电源均引自该所10kV母线段。

其中通风机房配电室2回,主斜井胶带机2回,井下主变电所2回,副斜井绞车房2回,地面空压机站2回,所内低压变压器2回,综采设备库1回。

变电所内设置低压主变2台SGB10-1000/1010/0.4kV1000kVA配电变压器,2台变压器1台工作1台备用,0.4kV侧选用GCK型开关柜。

以双回路0.4kV电缆线路向副斜井绞车房、锅炉房、主井空气加热室、副井空气加热室、生产系统配电室、二级加压泵站、井下水处理站、矿办公楼、灯房浴室联合建筑等一、二级负荷供电,以上双回电源均引自0.4kV不同母线段。

以单回0.4kV电缆线路向机修车间、职工食堂、综采设备库、单身公寓、主斜井井口房及场地照明等供电。

主扇供电:

主扇配电室设在回风立井场地内,主扇为10kV直接供给,引自35kV/10kV站10kV侧不同母线段;两回10kV电源引自矿井35/10kV变电所10kV母线不同母线段,一回工作,一回备用。

高压柜内设10/0.4KV50kVA所用变压器为通风机附属设备及风井场地照明等低压负荷提供电源。

3.井下供电

井下中央变电所两回10kV电源引自地面场地35kV变电站10kV侧不同母线段,井下主变电所10kV和690V母线均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

井下主变电所配电,高压选用PJG47-10Y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低压选用KBZ型矿用隔爆型真空馈电开关。

10#煤层局扇配电点设置2台KBSGZY-20010/0.69kV200kVA矿用隔爆型移动变压器为10#顺槽掘进工作面局部扇风机专用。

该所共16回10kV电缆线路出线,其中主排水泵3回、采区水泵2回、10号煤局扇专用变2回、采区变电所2回、10401综采工作面移变1回、10403顺槽掘进移变2回、10号煤西集中胶带下山大巷1回、10号煤西轨道下山1回、所内变压器2回。

该所内设2台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型号为KBSG-500、10/0.69kV、500kVA,供10号煤北集中胶带大巷、6号煤西轨道下山及附近照明等低压负荷用电。

井下采区变电所设在4号煤,负担4号煤全部电气设备用电。

所内10kV、0.69kV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

10kV配电装置选用PBG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

0.69kV配电装置选用KBZ型矿用隔爆型真空馈电开关。

该所共6回10kV电缆线路出线,其中4号煤局扇专用变1回、4001综采工作面移变1回、4002顺槽掘进移变1回、4号煤大巷掘进移变1回、所内变压器2回。

所内设3台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其中两台型号为KBSG-500、10/0.69kV、500kVA,供4号煤顺槽掘进带式输送机、6号煤北集中胶带大巷、4号煤掘进局扇及附近照明等低压负荷用电,一台型号为KBSGZY-20010/0.69kV200kVA,为4#顺槽掘进工作面局部扇风机专用。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采用“三专两闭锁”双风机、双电源连续供电方式。

启动开关选用KJZ-2x120/660ASF矿用隔爆型风机双电源组合式开关,实现局部通风机主、备互投、自动切换,并结合KJ70N瓦斯监控系统,完成“风电、瓦斯电”闭锁功能。

井上下供电系统所有设备已全部按照有关标准进行建设安装,目前试运转正常,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二、供电系统建设情况

矿井地面35KV变电站、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均已投入运行,至目前均能正常运转。

经过对供电系统全面测试,符合供电设计和安全生产要求。

详见供电系统测试一览表(表2)

第三节排水系统

一、排水系统设计

中央水泵房设有3台MD280-43×8型水泵,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额定流量为280m3/h,额定扬程为344m,配有YB560S2-4型电机,电压10kV,功率400kW,转速1480rpm。

排水管选用Φ219×8型,沿副斜井敷设二趟至地面沉淀池。

井底水仓由主、副水仓组成,长度均为270m,容积为1600m3,总有效容积为3200m3。

采区水泵房选用MD280-43×7型离心水泵三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

该泵额定流量为280m3/h,额定扬程为301m。

排水管管径:

Φ273×9,两趟排水管路沿10#西轨道下山排至井底水仓。

二、排水系统建设情况

排水系统已按设计要求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按设计要求,中央水泵房设有3台MD280-43×8型水泵,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采区水泵房选用MD280-43×7型离心水泵三台,三台水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

试生产前已对水仓和主排水沟进行了清理工作。

矿井防排水系统运行正常,进行了联合排水试验并有试验报告,符合设计和规定要求,满足安全需要,中央水泵房排水泵经山西煤矿设备技术检测中心进行测试,判定合格;采区排水泵经山西煤矿设备技术检测中心进行测试,判定合格。

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系统测试情况详见排水系统测试一览表(表3)

第四节提升运输系统

一、副斜井提升系统设计

副斜井辅助提升机完成全矿下放最大件、提矸、下料等除人员以外所有的辅助提升任务。

提升方式为单钩串车,平车场。

现有JK-2.5×2/31.5型矿用提升绞车,YR500-8电动机,功率280kW。

电压1KV,转速736r/min,绞车滚筒直径2500mm,滚筒宽度2000mm,钢丝绳30NAT6×7+FC1670ZS499310,直径30mm。

矿车一次提升数量3个。

二、主井提升系统设计

⑴主斜井提升设备

主斜井主要担负全矿井煤炭提升和人员上下井任务,井口装备一台1000mm宽的胶带输送机和架空乘人器,完成全矿井的提煤任务和人员的上下井。

安装DTL100/50/2×450带式输送机,带宽1000mm,带速3.15m/s,输送能力650t/h井底煤仓设给煤机;人员提升采用RJY(K)45—23/790型架空乘人器,钢丝绳型号为24NAT6×19S+FC-ZZ。

带式输送机、架空乘人器、钢丝绳均由山西煤矿设备安全技术检测中心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为合格。

六、提升运输系统建设和测试情况

主斜井、副斜井提升系统已投入使用,各种保护齐全,由机电队管理,运转正常。

提升系统安装完毕后,进行了空载调试和带负荷调试,配合全系统进行联合试运转,由机电队管理。

主、副井提升设备均经山西煤矿安全装备技术测试中心进行测试,判定合格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系统测试情况详见提升运输系统测试一览表(表4)

第五节压风系统

一、压风系统设计

矿井压风机房设于工业广场,房内安装3台GA250-8.5型空压机,电机功率250KW,电压为10kV。

通过压风管路通向井上、下各用风地点。

工作方式为两台工作,一台备用。

二、压风系统建设情况

矿井压风系统已投入运行,运转正常可靠,试运转期间由机电队管理。

三台空压机经山西煤矿设备安全技术检测中心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为合格,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第六节矿井防尘、防火系统

一、设计情况:

(1)井下设立了完善的消防系统,井底车场设有消防材料库,所有机电硐室都配有消防砂箱、消防桶、消防锹、灭火器等消防器材,主要机电硐室设有防火铁门。

(2)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可对井下采煤工作面及采空区火灾标志性气体进行实时监测。

(3)矿井主要通风能实现反转反风,以便井下发生火灾时改变风流,控制火灾。

2、井下防尘

(1)采取综合防尘降尘措施,井下设有完善的防尘、洒水系统,各采掘工作面,运输系统各转载点都进行喷雾洒水,采煤机、掘进机内、外喷雾装置都能正常使用。

(2)井下设有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的设施。

定期对主要大巷清洗刷白。

(3)对胶带运输巷道,按规定合理控制风速,防止煤尘飞扬。

(4)井下所有煤仓和溜煤眼都应保持一定量存煤,不得放空。

(5)定期及时清理巷道中积存的浮煤,防止沉积煤尘再度飞扬造成事故。

(6)加强井下工人的个体防护。

二、建设情况:

地面设有两座静压水池容积均为500m3。

通过消防洒水管路通至井下,引入各主要大巷以及工作面,各主要巷道及采掘工作面用水地点,每隔100米(顺槽50米)设一“三通”和阀门,为清洗巷道用。

在井下采掘工作面、煤仓、转载点处都设置喷雾防尘装置。

在采煤工作面进回风顺槽靠近出口30m以内、掘进工作面距迎头50m内、装煤点下风向15一25m处、胶带运输机巷道及刮板输送机顺槽和巷道、采区回风巷及承担运煤的进风巷、回风大巷及承担运煤的进风大巷均设置风流净化水幕。

井下降尘洒水,主要用于掘进工作面湿式打眼、回采工作面煤层注水、巷道洒水、采煤机、掘进机喷雾洒水等。

采煤工作面煤层注水选用本煤层单侧长孔注水方式,即在采煤工作面回风顺槽内超前工作面推进度一个月,垂直煤壁打长钻孔的注水方式。

选用MYZ-200型,7.5kW钻机,钻孔直径65mm,钻孔间距5m。

注水泵型号为7GB-4.5/160型,电机功率5.5kW,注水泵流量4.5m³/h,压力4MPa。

矿井配备有专职防尘人员,配备粉尘采样器、粉尘预捕集装置,呼吸性粉尘测定仪、烘干箱、分析天平、电子天平等检测化验仪器设备,在矿井生产期间及时定期对井下粉尘进行监测。

大巷及顺槽每隔200m安设一组隔爆水棚,起到预防和隔绝采区煤尘爆炸的作用。

防尘系统运行正常,符合设计要求。

井下各产尘地点、转载点等均设置防尘水幕。

三、试运转情况:

防尘、防火、供水系统自投入运行以来,供水量、压力、消防栓、三通阀门设置等满足生产、防尘和消防使用。

试运转前对防尘、防火、供水系统进行了全面测试,详见防尘、防火系统测试一览表(表5)。

第七节通风系统

一、通风系统设计概况

1、通风方式和通风方法

根据井田开拓布置,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矿井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

2、风井数目、位置、服务范围及时间

矿井移交生产及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布置有进风井2个,回风井1个,即主斜井、副斜井进风,南翼回风立井回风。

主斜井、副斜井服务于全井田,服务年限为29.6a,南翼回风立井服务前期开采,考虑到北部采区通风距离较长,后期北部新建一个北翼回风立井。

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立井均为矿井的安全出口。

3、掘进通风及硐室通风

移交生产时井下4#煤层、10#煤层各布置两个综掘工作面、均采用独立通风,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由局部通风机对其压入式供给,选用局部通风机为FBD-6.0/2×15型。

井底水仓、主水泵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