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黑龙江省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4193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黑龙江省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届黑龙江省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届黑龙江省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届黑龙江省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届黑龙江省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黑龙江省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届黑龙江省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黑龙江省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黑龙江省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届黑龙江省东北三省三校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汉字书法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信号系统,传导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人格。

它以特有的形态,将中国人或规范或潇洒的人格价值,中国人或守格或破格的文化精神暗传出来。

在线条的飞扬和变化的布局中,你会时不时感觉到中国人平衡与欹侧、协调与矛盾、统一与变化、齐整与错落等等独特的哲理气息和思辨方式。

汉字由象形的图画经由简化、抽象、变形,逐步演变为符号,每个汉字最初都是描摹事物的一个单幅画(如鱼、龙),或由两幅、多幅图画拼接起来的一幅组画(如有偏旁的好、安)。

音指与象指在汉字中合一,笔划与结构中均有图像、意象和情象内容。

后来随着字的日渐功能化、实用化、符号化,书与画在实用功能层面开始分离。

自从书法进入了愈来愈重视以真草隶篆、特别是行草来表达书写者感情的阶段,艺术的功能重又上升,书与画在艺术审美层面重又结合。

弹性幅度极大的毛笔,可浓可淡可枯可润的水墨,以及能够以吸水度和印迹感天然造成原生效果的宣纸,使中国书法因毛笔、水墨、宣纸的书写,能以在快慢、提按、推拉、扭折、顿挫、转甩、浓淡、湿枯、晕涩、虚实中相映相辉、相生相克,能以比其他纸笔无比丰富的艺术语汇,给书法作品的构思和表现提供无限张力,给精神创造和艺术创造提供了其他文字书写无可比拟的阔大空间。

汉字的点、划、撇、捺、钩、方框(圆)和三角的多形态笔法,以及毛笔笔划的多方向性写法,这些在别的文字中罕有的特色,为各类线条和几何图形大量进入书法铺就了通道,使得现代逐步发展起来的徒手线艺术、点画造型艺术、符号化艺术、空间造型艺术的许多观念,很早就进入了汉字书写,同步提升了中国书法具象和抽象的双向表达能力。

汉字书写由具象的图画在漫长的岁月中逐级简化、变异、提升为书法艺术抽象的符号,却又草蛇灰线,留下了各种象形图画的印痕。

中国书法在发生学领域的这一由形而神、由画面而符号的过程,其实全息着、也发酵着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

始终重视形神关系、持续解读形神关系,也就逐渐成为中国书论、画论、艺论、文论,乃致整个中国哲学文化思想的一大特色。

中国书法的特征,不是孤立的文化现象,它具有中国文化思维共有的“三易”质地,也就是说,在总的方面它诠释了“简易、变易、不易”的思维。

西汉易学家总结出来的这个“三易”思维,“简易”不是简单化,而是统摄、宏观、浑一地在各种关系的综合把握中看问题,是统摄提升具体而又庞杂的现象,简化、转化为总体感觉的能力。

“变易”不能乱变,要根据你创作的具体情况去实现符合规律的变化发展,但又要有“不易”精神,执守本质、执守原则、执守规律。

字体和书风就是“不易”,经典和传统就是“不易”,碑帖和程式就是“不易”。

在“简易”思维和写意表神精神统摄下,辩证处理好“不易”和“变易”的关系,是书法创作之精要,也是中国文化发展之精要。

(摘自肖云儒《中国书法的文化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书法以特有的形态,体现着中国人既规范又潇洒的人格价值,体现着中国人既守格又破格的文化精神。

B.汉字书写经历了描摹事物到音指与象指结合,再到书与画实用功能分离,最后书与画艺术审美重又结合的过程。

C.中国书法因毛笔、水墨、宣纸的书写,比其他纸笔拥有更丰富的语汇,在书写和表达内容上空间也更阔大。

D.中国书法的特征与西汉就总结出来的“三易”思维有着紧密联系,“三易”思维完全可以诠释中国书法这一文化现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提出观点,汉字书法能够体现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人格,人们在汉字的变化与布局中能感受到中国人特有的哲理气息和思辨方式。

B.文章第二段逐层递进论证,汉字书写元素的多形态多方向性笔划特性,比书画同源的造型特性对我们的文化思维和艺术思维产生的影响更广泛。

C.文章第三段论述了中国书法在发生学领域的演变过程发酵着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重形神不仅是书法、画论、艺论、文论的特色,更是中国哲学文化思想的特色。

D.文章第四段进一步论述了不管是书法创作还是中国文化发展,都要在“简易”思维和写意表神精神统摄下,辩证处理好“不易”和“变易”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汉字没有飞扬的线条和变化的布局,我们也许不会从中感觉到中国人平衡与欹侧、协调与矛盾等独特的哲理气息和思辨方式。

B.简化、抽象、变形,再演变为符号,是汉字由象形的图画开始演变必经的过程,这其中也有审美层面的追求。

C.汉字的多形态笔法、多方向性写法,促使了徒手线艺术、点画造型艺术、符号化艺术等许多观念在现代逐步发展起来。

D.对形神关系的重视,对“三易”思维的总结体现者中国文化思维的独特性,这一独特性也可以在汉字书法中得以体现。

【答案】1.B2.B3.C

【解析】

1.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题中A项,原文语意是“或”,选择关系;C项,原文语意是说中国书法因毛笔、水墨、宣纸而有丰富的艺术语汇,在精神创造和艺术创造上空间阔大;D项,原文语意是中国书法特征在总的方面诠释了“三易”思维。

2.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题中B项,无中生有,没有做影响的比较。

3.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

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题中C项,原文语意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徒手线艺术等许多观念进入了汉字书写。

点睛: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

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名医

袁炳发

梅子涵是苇子沟的名医,这是苇子沟的人公认的。

梅家是鼎鼎有名的中医世家。

关于梅家的来历有很多版本,最普遍的一种说法是,梅子涵的祖父梅春鹤早年是宫里医术高深的御医,后来因为无意被牵扯进宫里的一个事件,不仅丢了差使,还险些丢了性命,就一狠心跑到了东北的苇子沟。

许多年下来,梅家在当地已是屈指可属的殷实人家了。

梅子涵自幼聪颖,勤奋好学,白天从塾师攻读经书,晚上随祖父、父亲学医。

他对医学有着特殊的爱好,在弱冠时就已通读了《本草纲目》《千金方》《内经》《难经》等医学经典,这便为日后行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祖父的教导下,梅子涵的医术日臻成熟,各科兼能,得到远近推重。

祖父过世后,梅子涵独挑大旗,继续光大着梅家祖传的医德医道。

凡是来他医室治病者,不待启口言明病情,他已在视行、听声、切脉、望色中,即能揭示是何病症,言之确凿,就似见到病人体内的五脏六腑一般。

对于疑难杂症,有的就在患者平日不良嗜好中找到得救之法;有的并不示方,只告患者谨慎起居饮食,化病于不药之中。

大凡别人医不好的病,到最后就只能求到梅子涵的门下。

如果梅子涵再治不好,这个人恐怕就时日不多了。

今天来的病人是这样的,家里已经为他备好了入殓的棺木和寿衣,来这里是因为仰慕梅子涵的大名,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情来此一试。

梅子涵一边细听家人讲述病人的病史,一边走上前为病人细细切脉,回头开出一个方子,而这方子外人是难得一见的,只留作自家的医案。

随后,梅子涵又亲自到后院自家药房配药,梅家的这一规矩始自于梅春鹤。

待药配好后,梅子涵又亲自将药煎好,要病人立时服下。

他嘱咐病人的家人:

“如果此人能在子夜时分醒来,说明还有存活希望,不然就真的无药可救啦!

说来也奇,这位病人在服下药不多时,便有了动静,不到子夜时分,只见他已能微张双眼。

此后数日,几副药服毕,病人的状况竟一天好似一天,最后竟能自己起身了。

病人的家人为此感激不尽,特地将一面写有:

“妙手神医起死回生”八个烫金大字的匾额送到了梅子涵的府上。

梅子涵治病救人的奇事轶闻,在苇子沟几乎是妇孺皆知,人们都尊称他为神医,称他的医术为仙术。

经他手医好的病人到底有多少,就连梅子涵自己也记不清了。

多年行医下来,有一件事一直深深困扰着梅子涵。

这就是他始终没有找到可以传承他医术的合适人选,梅子涵膝下有一儿一女,但这一儿一女对祖传的医术竟都毫无兴趣,谁也不肯去接续梅子涵的衣钵。

 

岁月如驷之过隙,转眼梅子涵已年届花甲,眼看着祖传的医术就要在他这一代失传,梅子涵心急如焚。

无奈之下,他只好登出启示,招徒传艺。

最终从应招者中挑选了两个人跟自己学医。

这时的梅子涵恨不能在一日里,就把自己的所知所学都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徒弟,但他又深知欲速则不达这个理,这最是急不得的事,只能慢慢来。

不料,天有不测,三年之后,梅子涵突然患病,他自己给自己配了一副药,服下却未见好转。

不久,病情竟日益加重。

两徒弟见状痛心不已,于是各自小心翼翼为师父切脉、诊病,并各自开出了一个方子,可踌躇半晌,竟都不敢轻易给师父下药,都怕自己药方不当,而延误了师父的病。

几日后,梅子涵病势加重,两徒弟只得跟梅子涵的家人商量,把师父送进省城的一家中医院。

一名年轻的中医在诊过梅子涵的病后,马上开出了方子,谁料,不等药煎好,梅子涵就断气了。

师父突然撒手人寰,两徒弟心存疑惑,便追问那位年轻的医生,问自己的师父究竟患的是什么病,竟会这么快就走了!

那位医生告诉他们,其实也不是什么大病难病,只是一般普通的肺热,但因医治不及时,虚火上升转而成了急症,如果当初医治及时是不致搭上性命的。

两徒弟听后立时都红了脸,愧疚地低下头。

后来,当省城的那位年轻的医生得知被自己诊治的人,就是苇子沟大名鼎鼎的梅子涵时,禁不住大惊,继而摇头叹息:

“想不到救人于起死回生的一代名医,自己竟然死于轻如鸿毛的小病之上,可悲呀!

(选自《小说月刊》2008年12期)

4.下列对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交待“梅子涵是苇子沟的名医”,开门见山,既点明标题,也引出下文,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B.小说介绍梅子涵的家世,意在说明梅子涵的艺术来自家传,没有祖父的悉心教导,他就不会成为一代名医。

C.小说的语言平实朴素,在疾徐有度的叙述中向读者讲述了一个具有讽刺意味,同时也令人唏嘘的故事。

D.在梅子涵救活垂危病人的情节中,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梅子涵的艺术高超,不负“名医”盛名。

5.请结合小说分析作者创设“省城年轻医生”这一人物有何作用。

6.小说以“想不到救人于起死回生的一代名医,自己竟然死于轻如鸿毛的小病之上,可悲呀!

”一句结尾,请结合文本说明造成这可悲结局的原因。

【答案】4.B5.情节上:

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部分,省城的年轻医生诊治,并告知没有大病,使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

人物上:

用省城的年轻医生与两个徒弟构成对比。

两个徒弟慑于师傅的名气,不自信,不敢给师傅用药,以致延误了病情,导致了悲剧。

主题上:

最后由年轻医生点明故事的主旨,一代名医死于小病上,道出故事的可悲性。

有讽刺意味。

6.

(1)医术传承断档:

梅子涵药方不外传,亲自配药,没有及时找到医术传承人。

(2)收徒晚,又不能速成:

无奈之中招收两个学生,教授医术只能慢慢来,不能急于求成。

(3)学生不自信,不敢轻易医治:

学生小心翼翼地为师父切脉、诊病,都怕自己的药方不当,延误了师父的病。

(4)名医在盛名之下,给别人造成了威慑,也造成了自己的悲剧。

【解析】

4.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

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项考核结构,B项考核情节,C项考核语言,D项考核手法,其中B项,“没有祖父的悉心教导,他就不会成为一代名医”不当,祖父只是成为名医的一个因素。

点睛:

此题考核欣赏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答题时一般首先分析其形象特征,然后分析和主人公的关系,对主人公的命运或性格特征产生什么影响,然后分析对揭示文章的主旨方面产生的作用。

6.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概括文章内容的题目,要求回答说明造成这可悲结局的原因,注意从主观和客观的角度分析,从主观的角度看,医术传承断档,收徒晚,又不能速成是主要的原因;从客观的角度看,学生不自信,不敢轻易医治,名医在盛名之下,给别人造成了威慑,也造成了自己的悲剧。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高颜值、高速度、近乎完美的乘车体验……”更重要的是:

WiFi网络全覆盖!

坐上“复兴号”,长途旅行再也不用担心流量不够用了!

“复兴号”用“中国标准”的“纯血统”正式开启中国高铁的2.0时代,再一次完美演绎了世界版的“速度与激情”。

还记得20个国家在华留学生们评出的“新四大发明”吗?

当问到“你最想把中国的什么带回国”时,高铁可是拔得头筹,成为留学生们最想带回国的中国现代生活方式。

那么,在歪果仁心目中,中国高铁又是怎样的存在呢?

网友ChrisEdwards对中国高铁的准时印象非常深刻,“中国的高铁准时得残忍——你很有可能在迟到一分钟的情况下,眼睁睁看着火车开走……”

在中国生活多年的外国留学生Adam Richards对高铁的舒适程度赞不绝口,“当你坐在座位上,你会发现在这里你可以自由伸展你的腿,即使起身要穿过身边乘客也完全不会打扰到他们,简直以为自己一秒变瘦了!

2016年4月,澳大利亚的球队“阿德莱德36人队”来中国参加2016年中澳篮球争霸赛。

他们纷纷被300公里/小时的高铁时速震惊了,然后球队全员兴奋地比出剪刀手跟时速显示牌合影留念……

那么,在时速几百公里的高铁内,你会不会担心自己左摇右晃,甚至要飞起来?

答案是:

完全不用。

早前一位外国人拍摄了一段在中国高铁上立硬币的视频,在网络上一度引发热议。

在这个长达数分钟的视频里,列车飞速行驶,硬币却始终立得稳稳的,惊呆了一众歪果仁。

“我曾经乘坐从桂林到深圳的高铁,非常惊讶车上竟然还供应咖啡和哈根达斯!

”外国摄影师AndyBeales表示惊呆了!

(摘编《环球网》)

材料二:

中国高铁在过去五年取得了巨大成就,运营里程快速增长,高铁布局更加均衡。

到2020年,我国高铁规模将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与公路、民航、水运、城市轨道交通有效衔接,以高铁为大动脉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展现出“交通强国”的英姿。

今年9月21日,7对“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中国重新成为世界铁路运营时速最高的国家。

10月25日,时速2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复兴号”家族又增添新成员。

中国高铁不仅速度快,而且运营规模大,截至2016年末,我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逾2.2万公里,比2012年底增长了1.4倍,稳居世界首位。

在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加快捷方便的轨道交通需求的同时,中国高铁越来越注重布局的均衡。

五年来,我国中西部高铁营业里程从2012年底的0.3万公里增加到2016年底的1.3万公里,增长了3倍多,在路网中占比超过半壁江山。

“支撑如此大规模运输量的关键,就是中国铁路的自主创新实力。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院长王玉泽介绍,从京沪高铁开通到“四纵四横”中国快速铁路主骨架网形成,中国只用了5年时间,靠的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走好了这条路,中国才迈出了高铁强国的铿锵步伐。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

走出中国前,我以为全世界都像中国一样发达。

后来到了欧洲后,一度怀疑自己到了假欧洲。

除了城市基础设施和科技服务落后外,欧洲落后的交通也让人头疼。

当中国高铁将巨大的土地连接为“一日生活圈”的同时,欧洲的高铁却已经在速度与里程、质量上逐步落后了。

中国高铁速度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欧美国家的铁路盘山而走的时候,中国人依靠着自己领先世界的隧道与桥梁技术,过五关斩六将,架起的铁路多半是直的。

遇山开山,遇水修桥,这就是中国的科技带来的时代变化。

此外,中国高铁的车身科技含量也是领跑世界的。

早在2014年,中国的高铁就已经跑出了605km的时速。

而要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奔腾,中国高铁必须能经受住中国南北与东西不同地理环境的考验与挑战,于是,中国人靠着自己的科技,研发出了全世界绝无仅有的、能够适应所有气候与地理条件的超级高铁。

也许你还不知道,到2025年,中国高铁的总里程将达到目前的两倍,中国将进一步用中国技术与中国科技,向世界编织起一个“时空一体化”的“超级中国”。

(摘编自《高铁网》)

7.下列关于材料二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快速增长,高铁布局更加均衡,2012—2016年间,中国高铁营业里程增长了1.4倍,中西部更是达到了3倍多。

B.中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对高铁投资力度大,2012-2016五年间,高铁固定资产投资连年增长,2015年更是达到了历史新高。

C.动车组客运量在全国铁路客运量中占比逐年增长,2012年占比不到三分之一,2016跃升为一半还多,显示出良好的态势和发展前景。

D.依托于中国铁路的自主创新能力,中国铁路只用了短短5年时间,就形成了“四纵四横”的快速铁路主骨架网。

8.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材料一以外国人的视角来看待中国的高铁,侧面展示了中国高铁的优势,但其中“残忍”一词也形象地指出了其人性化不足的缺点。

B.材料一告诉我们,中国高铁是外国留学生最想带回国的生活方式,这是因为中国高忒具有领先世界的高速、平稳、舒适等诸多优点。

C.材料二指出,中国高铁规模大,覆盖面广,其与公路、民航、水运、城市轨道交通构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展现出交通强国的英姿。

D.我国观众渴望看到国家历史、国家形象、英雄人物等在电影中被展现和抒写,凸显了以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等为主旨的主旋律电影,在2017年得到了人们全新的认知和亲睐。

E.2017年的中国电影市场硕果累累,与这一年中国电影注重从技术到文化层面提高质量,提倡能够惠及所有从业者的工业化,带着中国的故事走出去有紧密联系。

9.根据以上材料,简析中国高铁令国人骄傲的原因。

【答案】7.B8.AD

9.⑴取得了领先世界的巨大成就⑵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⑶隧道桥梁和车身等技术领先⑷近乎完美的乘车体验

【解析】

7.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以及图文转换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B项,“连年增长”不当,2015至2016下降。

8.试题分析: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A项,“人性化不足的缺点”不当,“残忍”为了说明“精确准时”;D项,“不足为信”表达有误,通过旅客的感受写是文章显得真实可信。

9.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回答中国高铁令国人骄傲的原因,主要你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在中国生活多年的外国留学生AdamRichards对高铁的舒适程度赞不绝口”“我曾经乘坐从桂林到深圳的高铁,非常惊讶车上竟然还供应咖啡和哈根达斯!

”“中国高铁在过去五年取得了巨大成就,运营里程快速增长,高铁布局更加均衡”“支撑如此大规模运输量的关键,就是中国铁路的自主创新实力。

”“中国高铁速度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欧美国家的铁路盘山而走的时候,中国人依靠着自己领先世界的隧道与桥梁技术

,中国高铁的车身科技含量也是领跑世界的“概括答题要点。

点睛:

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伏湛字惠公,琅邪东武人也。

湛性孝友少传父业教授数百人成帝时以父任为博士弟子五迁至王莽时为绣衣执法使督大奸迁后队属正。

更始立,以为平原太守。

时仓卒兵起,天下惊扰,而湛独晏然,教授不废。

谓妻子曰:

“夫一谷不登,国君彻膳;今民皆饥,奈何独饱?

”乃共食粗粝,悉分奉禄以赈乡里,来客者百余家。

时门下督素有气力,谋欲为湛起兵,湛恶其惑众,即收斩之,徇首城郭,以示百姓,于是吏人信向,郡向以安。

平原一境,湛所全也。

光武即位,知湛名儒旧臣,欲令干任内职,征拜尚书,使典定旧制。

时,大司徒邓禹西征关中,帝以湛才任宰相,拜为司直,行大司徒事。

车驾每出征伐,常留镇守,总摄群司。

建武三年,遂代邓禹为大司徒,封阳都侯。

时,彭宠反于渔阳,帝欲自征之,湛上疏谏曰:

“今京师空匮,资用不足,未能服近而先事边外;且渔阳之地,逼接北狄,黠虏困迫,必求其助。

又今所过县邑,尤为困乏。

种麦之家,多在城郭,闻官兵将至,当已收之矣。

大军远涉二千余里,士马罢劳,转粮限阻,今兖、豫、青、翼,中国之都,而寇贼从横,未及从化。

渔阳以东,本备边塞,地接外虏,贡税微薄。

安平之时,尚资内郡,况今荒耗,岂足先图?

而陛下舍近务远,弃易求难,四方疑怪,百姓恐惧,诚臣之所惑也。

复愿远览文王重兵博谋,近思征伐前后之宜,顾问有司,使极愚诚,采其所长,择之圣虑,以中土为忧念。

”帝览其奏,竟不亲征。

时,贼徐异卿等万余人据富平,连攻之不下,唯云:

“愿降司徒伏公。

”帝知湛为青、徐所信向,遣到平原,异卿等即日归降,护送洛阳。

其冬,车驾征张步,留湛居守。

时,蒸祭高庙,而河南尹、司隶校尉于庙中争论,湛不举奏,坐策免。

六年,徙封不其侯,邑三千六百户,遣就国。

十三年夏,征,敕尚书,斋择拜吏日,未及就位,因宴见中暑,病卒。

赐秘器,帝亲吊祠,遣使者送丧修冢。

(节选自《后汉书·伏湛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湛性孝/友少/传父业/教授数百人/成帝时/以父任为博士/弟子五迁/至王莽时为绣衣执法/使督大奸/迁后队属正

B.湛性孝友/少传父业/教授数百人/成帝时/以父任为博士/弟子五迁/至王莽时为绣衣执法/使督大奸/迁后队属正

C.湛性孝友/少传父业/教授数百人/成帝时以父任为博士弟子/五迁/至王莽时为绣衣执法/使督大奸/迁后队属正

D.湛性孝/友少/传父业/教授数百人/成帝时以父任为博士弟子/五迁/至王莽时为绣衣执法/使督大奸/迁后队属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徇首,指传首示众,以达到警告民众的目的,在古代,被徇首的都是十恶不赦的犯人。

B.尚书,中国古代官名,执掌文书奏章。

汉朝时,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地位逐渐重要。

C.中国,古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文中指中原地区。

D.策免,帝王以策书免官,汉代皇帝任免官吏,书于竹简,称为策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伏湛心念苍生,为政众信郡安。

他任平原太守期间,与百姓同甘共苦,官民信任并归向他,郡内得以安定,平原郡得以保全,伏湛起了重要作用。

B.伏湛深受重视,并被委以重任。

光武帝征召他做尚书、司直等重要职务,皇帝每每出外征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